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

时间:2019-05-12 22:1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

第一篇: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

牟森对戏剧“彼岸”的渴望是有目共睹的。而正是因为这种渴望与理想主义精英情结产生共鸣,才使得牟森的戏剧充满了“先锋”的意味。

就这样,年轻的牟森带着这份选择,这份渴望上路了。他像许多艺术青年一样的,把艺术、把戏剧当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1987年春,蛙实验剧团成立,牟森的事业开始进入巅峰,他在众多先锋中有了很大的突破。

1989年,蛙实验剧团演出了奥尼尔的《大神布朗》,从此,揭开了中国先锋戏剧的新的一页,中国先锋剧开始呈现出蓬勃的朝气,灿烂的理想光芒,强烈的个人气质。而牟森坚定地宣称,戏剧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则代表了那一代人理想。

牟森在《大神布朗》演出时,导演的话中这样写道:我们是一群选择为艺术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说到底,艺术就是生活方式的本身。像彼得?布鲁克为格洛托夫斯基那本著名的书《迈向质朴戏剧》所作的‘序言’中说:“在世界上某个地方,表演是一种为之彻底献身的艺术,是一种苦行僧式的话,‘我对我自己残酷’,真正成为某个地方不到十二个人的一种地道的生活方式’,‘戏剧不是防空洞,也不是避难所。生活方式就是通向生活的道路。”我们选择戏剧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我们的生命能够得到最完美、最彻底的满足和宣泄。我们选择戏剧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对我们自身的意义以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给我们的每一位观众带来审美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升华、净化,像宗教一样。我们在这种升华的过程中把我们自己生命的光彩通过戏剧传达和感染给观众。我们渴望心灵的沟通。我们知道这样做是艰难的,我们不期望结果。?

从这份热血沸腾的宣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纯粹为艺术执着坚定的牟森,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年轻的牟森倔强而不计后果地选择着自己理想化的生活。而这种不计后果的生活,也恰恰体现了青年人激情荡漾的青春气息。

牟森如此强烈的选择戏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另一个层面上讲,与其说他选择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其实他选择的是一种使命。

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体现在他把戏剧当做了自己表达艺术理想,誓要创新戏剧的勃勃雄心上面。

牟森曾说:“戏剧是什么?它对我实际上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你对这个世界、这个生活的某种感受的一种方式。”?而这也是牟森对戏剧最直观的表白。他需要戏剧来宣泄自己,需要戏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他期望能在戏剧中找到,即使这仅是乌托邦,但对于他而言,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尝试也是一种满足。

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有人曾这样写道:“80年代,一个中国当代史上意蕴丰富的时期。时代的啤酒瓶被冲开了,压抑的气体和液体骨碌碌翻腾着喧嚣着溢出瓶口,泡沫着、芳香着、陶醉着、愤怒着„„那是新的理想主义被信仰和实践的时代,一个新‘乌托邦’的时代。”(《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那一代年轻人身上深深烙下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冒险主义的精神气质,他们需要向社会、向世界宣言,他们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牟森在这个时代出于对戏剧艺术的强烈热爱,把戏剧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成了他表达人生理想的最佳方式。在戏剧的世界里,他可以肆意地表达自己对理想的憧憬,亦可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足,可以将现实生活转化为艺术化、戏剧化、理想化的美好生活,将平庸的生活幻化成光彩照人、璀璨夺目的情调。

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乌托邦式的生活,使牟森在戏剧舞台中找到了自己与以往戏剧舞台迥然不同的位置。虽然他前期的作品,单从戏剧角度来看,并没有多大突破,如《大神布朗》、《犀牛》,其本土化先锋意味并不强烈,它们之所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演员们的真实写照,与戏剧本身无关。

像《大神布朗》导演的话结尾总结中牟森说:“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我们在创造历史!”这样的豪言壮语正是青春激情的迸发,理想光辉的照耀,而他们只不过借用了戏剧这一形式而已。

再看《犀牛》。《犀牛》的结尾,嚎叫的犀牛充斥着整个戏剧舞台,舞台上的布景晃动,旧照片飘飞,主人公贝兰吉绝望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优美而残酷的音乐响起,贝兰吉被众犀牛脱下衣服埋葬,同时也埋葬了他的挣扎和呐喊。这样的结局本身就是对庸俗现实的反叛。虽然,贝兰吉失败了,但在演员们眼中却看到了一种涅槃,这就是真理,即使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将义务反顾,而真理恰恰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样的矛盾是残酷的,而那一代的人正是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中选择孤独忍受,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拥有真理的人必然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这就好比处在他们同一时代的诗人海子,尽管选择了卧轨自身的结局,但是却终究得到了一个诗人的涅槃。而这本身就与当时演员们牟森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一致。

也正是这样的处境,牟森选择了实现自己的途径,同时也选择了孤独。这种孤独便是精英情结。

在《彼岸》剧中,牟森通过象征式个人表述,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精英意识。《彼岸》剧中的“彼岸”是一个无垠的梦,14个怀揣着梦想的孩子,摸打滚爬四个月,用青春、身体、语言一遍遍追问:彼岸在哪里„„。

其实剧中的彼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人理想,是一种信仰或者说是真理。剧中的人到达了彼岸,这个彼岸亦如佛家所言的脱离尘世藩篱的净化之地。可现实终究还是残酷的,在一次次到达精神的“彼岸”之后的牟森,最终连排戏的自己都成了泡影。那些指望他来引领的人,在经过了苦苦等待之后,得到了牟森这样的一句话: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应该自立,他不应该去帮他们,也帮不了。他还说,他其实并不喜欢他们,一直就没有喜欢过,即使在演出结束他们流着泪与他们拥抱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一类人„„

强烈的精英情结造就了牟森对现实的排斥,决定用戏剧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前期作品也同样体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对精英意识的情有独钟。而牟森在得到时代的共鸣之后,也掉进了“盲目探索变革”的口袋里,走上了为戏剧突破而不惜破坏戏剧性美感的极端,最终使自己光鲜的先锋戏剧沦为一场“放在舞台上的行为艺术”而这样的戏剧恰恰是被众人误称为先锋戏剧的实验戏剧。

三、牟森先锋戏剧的探索性及得失

牟森先锋戏剧的探索性是巨大的,它一方面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先锋,为广大先锋戏剧探索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却又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混乱而失控的先锋戏剧的绝境。这个矛盾结果的存在是必然的。

笔者在第二章时将牟森的戏剧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牟森辉煌的先锋戏剧时期,第二个阶段则是沦为实验戏剧时期。在这两个阶段无论结局是怎么的,牟森对先锋戏剧的探索却一直是运动着的。

1985年牟森只身一人搭乘火车离京,直奔西藏,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故事。人们愿意乐道的是,这个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生只为单纯的追寻戏剧梦而进藏。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无疑是浪漫的,然而,1985年,正值中国戏剧全面进入低谷的标志时期。当大家都在谈论市场经济、电影尤其是电视对戏剧的冲击的时候,牟森却反潮流而去。这样的勇气也许正是来源于他对戏剧的那份挚爱。

当然,在此之前,牟森已经接触过戏剧,那是在他毕业前作为毕业纪念导演的西德国作家埃尔文?魏克德创作的广播剧《课堂作业》。此剧在当时的北师大校园影响很大,就连埃尔文也写信鼓励牟森。这让牟森看到了自己导演的能力,正是因为认识了自己,牟森选择了最远的西藏,而这样的远方也许能让他的心离戏剧更近一些。

牟森没有受过专业的戏剧导演训练,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在戏剧探索的道路上不受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不拘一格。

1985年末,牟森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演剧团“未来人剧团”,但从这个剧团名字来看,我们似乎已经看出牟森这只“金鳞”即将“化龙”改革戏剧引领新潮的端倪。而真正让他一跃成龙的则是他在1987年春,创立的自由剧团“蛙实验剧团”。“蛙实验剧团”“十分活跃,它似乎接过来国家剧院实验的接力棒,在1985年后国家剧院趋于保守的时期,是中国当代戏剧与西方二战后的实验戏剧日趋接轨。”?在此期间,牟森独特的戏剧风格日渐形成。牟森自身的精英情结让他形成了“自我拯救,自我完善”的戏剧理念,而这一理念一直影响到戏剧探索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牟森排演的最重要的戏有两部:《大神布朗》以及对他转入第二个探索阶段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彼岸》。

中国传媒大学周文博士曾这样评价牟森: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一段时间,我们许多人都曾经这样幻想过: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但能真正照此去做的人很少,我们大都只在电影、小说里看到,比如《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红绫艳》里的女主角、卡洛斯电影《卡门》里的安东尼,他们几乎都以悲剧结束,因为他们面临的是身份的错位,心灵的误读,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最终将他们的身心撕裂。

牟森自然没有像程蝶衣一样把自己等同于虞姬,也没有像安东尼一样以为自己就是唐何塞,但他绝对渴望得到《红菱艳》里女主人公所渴望的那一双红舞鞋。事实上,当红舞鞋还缥缥缈缈、遥不可及的时候,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中国先锋戏剧批评》43页 周文)

在这个评价中,我们看到了牟森对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追求与渴望,同时也看到牟森做戏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也恰恰如诗人于坚对他的评价——牟森除了彼岸以外,一无所有。

对于牟森,无论是那双红舞鞋还是那个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彼岸”,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他做戏时的一种状态。牟森因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表达自己的感受,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戏剧。也是因为这中状态,牟森第一阶段做戏比较顺利。在这个阶段牟森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即在艺术里、戏剧里寻找自我、寻找生活、寻找远离尘世喧嚣的乌托邦。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他的前期作品无论是国外早已成名的剧本《犀牛》、《大神布朗》还是中国化先锋戏剧《彼岸》,无一不是牟森个人理想主义、精英意识的体现。在这个阶段,牟森像一个苦行僧一样的暂时找到了自己的“彼岸”。然而,也恰恰是因为这次“彼岸”之旅的顺利到达,使牟森的理论追求与实践脱轨,也为其后来的失败退出埋下了伏笔。1994年以后,牟森进入了他戏剧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牟森已经不再满足于借助戏剧形式,也不再满足于将戏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倾向早在拍《彼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蔓延。

在此之后他停止了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步伐,将生活本身变成了一门艺术。这与他第一阶段的戏剧状态正好相反。

而立之年的牟森理想主义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变得更加光芒四射,他从前一阶段的“自我救赎,自我完善”之路走出来,走上了拯救戏剧、救赎他人的道路。

牟森曾说,在1991年,他在美国华盛顿生活剧院里遇到了一个导演,是个老头。老头的戏剧观让他很受影响。老头所说的改变世界,一直在用戏剧训练着各种各样的人,经过训练的人都非常健康地生活着。这让牟森顿悟到,改变世界其实就是改变人。

于是牟森开始在整个戏剧体系上尝试改革。

首先,牟森把戏剧功能缩小到不针对观众,只针对演员自身的范畴,并在排演《彼岸》时尝试了演员培训。

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演员训练,《彼岸》的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场感染力极强,然而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牟森演员训练的成果,却并不能证明他这次尝试是成功的。在戏剧《彼岸》中,或许牟森已经在做“救赎他人”的探索,而《彼岸》演出结束以后,演员们在戏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之后,回归现实,面临的还是无法改变的现状,他们依旧在等待机会的出现,而这渺茫的机会,终于再次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的幻想落空。身份的错位,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将他们的身心再次撕裂,而这种挫败感,将远远大于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人。面对那些曾经泪流满面、声情并茂呼唤“彼岸”,并体验到达“彼岸”的年轻演员们,将再次进入困境,牟森对他们无力回天!而这一切,再次让牟森在现实中切切实实地感受了一场莫大先锋剧。

然而,现实以理想的落差,面对远远超出自己控制的戏剧“彼岸”,牟森并不言败,甚至辩称自己与他们不是同类人。这同时也表明牟森的精英情结已经在其内心中滋长到根深蒂固的局面。

1994年,牟森的探索开始重点放在戏剧结构形式与内容上面。首先消解戏剧的剧本、文学语言和叙事功能,然后是在重点重构戏剧形式。这一点其实早在排演《彼岸》时就已经出现。高行健原本的《彼岸》剧本原本是一个很完整的剧本,而在诗人于坚改变之后,却成了一部“没有角色,没有场景,导演可以从任何角度对他进行理解的,一次性的剧本”,而在1994年排演的《零档案》则干脆是于坚的一首长诗。

也是在1994年,牟森对戏剧整体改革形成之后,排演了无剧本、无情结,如同一场座谈会式的交流戏剧《与艾滋有关》。而正是这个剧本让牟森的戏剧弱点暴露无遗,只是牟森并没有看到。

这场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不懂。“没有剧本、没有情节,没有规定的情境、没有惯常的人物塑造。”?把食品制作、自由讲述、垒砖砌墙三中毫无联系的行为拼贴成了艺术。这三种行为是绝对生活化,完全不存在艺术感,然而牟森却固执得将它幻化成艺术,就算它是艺术,但这样的“拼贴”缺乏有机的联系,其戏剧意味也荡然无存。难怪在演出结束后,有观众愤然叫嚷:“这简直是愚弄观众”。虽然也有人在对《与艾滋有关》的解读上声称:“剧中的麻木机械状态及垒砖砌墙,不正是编导们在暗示人与自我的不和谐和象征人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在制造着隔膜和疏离吗?”(《最后的临界线——关于关于中国现代派、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思考》刘永来)然而,戏剧的美感在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任何的背离都将会为戏剧美感造成破坏,就连西方荒诞派,先锋派戏剧也是如此,虽然高举“反戏剧”旗帜,但他们在思想内容上都表现得相当到位。如《等待戈多》,无休止的等待情节,对二战以后人类生存状态的苦恼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牟森的《与艾滋有关》却是将形式与内容割裂,单纯地用形式来表达,这必将会对艺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自此牟森的戏剧进入了“玩形式”完全看不懂的状态,而这一点对日后的中国先锋实验戏剧探索者造成了看不懂就是“先锋”的误区。另外,牟森的精英意识越来越让广大观众匪夷所思,而牟森依旧宣称“他们与我不是同类人”的观点,同时将戏剧教育功能缩减到“只为演员训练”,而“拯救他人”的思想理念也与实践背离(试问,他人连你的戏剧都看不懂,你又该如何去拯救?),中国先锋戏剧沦为只为内行人演出的“小众”戏剧,使中国先锋实验戏剧局面更加混乱。

而面对这些批评,牟森似乎并没有去总结经验教训,相反更加确信自己是精英,是精英就必须忍受孤独,因为精英掌握着真理。这种精英情结终于让牟森得到了“成也萧何败萧何”的结果。1997年,牟森牟森第一次拿到国内演出许可证,在长安娱乐中心,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电影院,演出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商业戏剧,《倾述》。演出之前牟森曾方言:“我不相信在拥有2000万人口的北京,就没有2000个观众。”事实总是残酷的,牟森这场戏总共演了七场,观众不到两百人,以巨大的失败而告终。面对这样的打击,牟森终于无法承受

那份精英情结了,虽然他依旧声称,当时状态其实很好,只是想再成功与鲜花之中将自己拨化为零,以此来做新的探索,然而,我们能够在牟森强忍痛苦的笑意中看到了这种早已注定的结局。牟森也许不会想到,当初自己宣称的“拯救他人”最终因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背离而连自己都无法“拯救”。

牟森终于停下来了,无论是因为承受不了《倾述》失败的沉重打击无法突破内心藩篱,还是已经被自身的理想主义与精英情结所压的喘不过起来,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他为中国戏剧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就是走出一条与众不同属于自己的路。结语:中国先锋剧现状

回首中国当代先锋戏剧3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曾经一度改变中国戏剧格局,也不得不承认它曾经的辉煌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戏剧。

但是,就今天的发展来看,我情愿承认中国先锋剧永远停留了在90年代。

不久前,孟京辉、廖一梅为《恋爱中的犀牛》本命年庆生在北京、天津等地巡演,朋友邀请我去观摩,而我默默的拒绝了他,因为当我在听到这个消时,我不禁地想问:我们的先锋还依旧先锋么?当我们的先锋导演都拿着自己几十年前的作品,以各种由头来重复着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我们的先锋它还存在么?

时代的变迁,早已使我们之前的先锋变得软绵无力,而我们的先锋戏剧家们却依旧死抓着不放,所谓的创新精神又跑到了哪里?

在中国戏剧史上,牟森、林兆华、孟京辉、高行健、过士行等人对中国先锋戏剧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我情愿中国先锋戏剧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当然,除了孟京辉一直在标榜向先锋戏剧进军之外,其他的人似乎并没有承认过自己搞先锋。就连牟森,也是在自己退出多年之后,才首次承认自己的戏剧充满了先锋意味。

而到如今一直标榜先锋的孟京辉,如今又有何为。曾经的青春、反叛、呐喊声早已被老气横秋、喃喃自语所替代,萎靡不振,不得不重复着自己以前的路子。

时代变了,而我们的先锋剧却依旧停止不前,继续对着已经过时了的东西进行“先锋”甚至是在一味的追忆。就像孟京辉,当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继续发出“向着凶险继续前进”的口号。这样的口号听起来难免有些迂腐,而我们的先锋戏剧家们却依旧不以为然,反以为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试问,我们的先锋还叫先锋么?

当我们的戏剧被先锋戏剧家们为了创造标新立异而消解到没有一点戏剧元素,甚至连一场行为艺术都算不上而又被冠以戏剧之名的时候,我们的戏剧还叫戏剧么?先锋是留住了,可这样的先锋并不叫戏剧。

中国先锋戏剧没有牟森的日子是寂寞的,而牟森在戏剧实践上所提供给我们的那些经验,我们先锋戏剧家们并没有参透,相反,他们学得更快的是牟森走向极端化的戏剧理念,而这些已经把牟森搞得焦头烂额。而在我们中国先锋戏剧却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呈现出“退出一个牟森,又有千千万万个牟森进来”的混乱局面。

2003年牟森复出的宣称要做“艺术好、反响好、票房好”的“三好宣言”之后,至今没有下文,我想牟森也一定看到了,如今这个已经让他所无能为力的失控的戏剧彼岸。注释:

①:论文《先锋与原始──论先锋派戏剧的三个特征》吴飞

②:同上

③:《中国先锋剧批评》周文

④:《留下戏剧不掉先锋》王小山 《南方都市报》

⑤:牟森评价

⑥:《先锋戏剧档案》孟京辉

⑦:《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汪继芳

⑧:《中国先锋剧批评》周文

⑨:《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陈吉德

参考文献:

1、参考书目:

[1]孟京辉编 《先锋戏剧档案》作家出版社 2000.1

[2]周文 《中国先锋戏剧批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9

[3]理查德?墨菲(英)著 朱进东译 《先锋派散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

[4]陈吉德 《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1

[5]吕新雨 《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社 20032、网络文献

[1] 陶子:《先锋戏剧的90年代》

[2] 凤凰网读书频道:《先锋已死?牟森:心里的远方更远》

[3] 新浪读书:《牟森:做戏剧的并没有什么特别》

[4] 百度文库:《迈向质朴戏剧》

[5] 豆瓣网:《戏剧作为对抗:与自己有关》

[6] 汪继芳网站《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

[7] 豆瓣网:《先锋与原始──论先锋派戏剧的三个特征》

[8] 文化中国:《今天的中国是否还有先锋戏剧》

[9] 中国艺术批评:《于坚:关于《彼岸》的一回汉语词性讨论》

[10]百度文库:于坚诗歌《零档案》

[11]CSSCI学术论文网《最后的临界线——关于关于中国现代派、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思考》刘永来

3、参考剧目

百度搜索:

《等待戈多》贝克特

《犀牛》尤金?尤涅斯库

《彼岸》高行健

《零档案》于坚

《彼岸?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于坚

第二篇:狼性与做实

狼性与做实

——华为的企业文化

【前言】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企业史上,我们还未发现哪一家企业象华为那样的神秘。华为象幽灵一样,游荡在世人的意识世界中,而华为的低调又使得世人对其的好奇心有增无减。外人最能接触到的就是华为的营销人员,而在接触的过程中,外人又深被其所了解的事实所震惊。因为华为的营销人员数量之多、素质之高、分布之广、收入之高都是中国企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华为的销售队伍数量高达6000余人,占全部华为员工的33%。他(她)们大部分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是经过华为的魔鬼训练之后投入到市场第一线去的,拿的薪水是诱人的,但这些人一线市场寿命一般只有3年。

“华为的产品也许不是最好的,但那又怎么样?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选择我而没有选择你就是核心竞争力”,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如是说。在华为,市场就是核心竞争力,而市场是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争夺过来的,在本土,华为用三流的技术卖出了一流的市场,并且华为铁骑已跨过亚非欧,把战火烧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技术不是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营销才是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华为营销的核心的核心就是华为营销铁军。

华为的营销铁军是如何锻造出来的呢?下文就一一进行解剖。

【正文】

华为打造自己的营销铁军主要有五招:第一招:塑造“狼性”与“做实”企业文化;第二招,选择良才;第三招,魔鬼培训;第四招,制度化用人;第五招,有效激励。下文就进行一一分解。

第一招:塑造“狼性”与“做实”企业文化;

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目前员工2.2万余人,其中市场人员占33%,而且素质非常之高,85%以上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具体人力资源分布如:

17年来,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在中国企业史上可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华为需要依赖一种精神把这样的一个巨大而高素质的团队团结起来,而且使企业充满活力。华为找到的因素就是团队精神——狼性。

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华为非常崇尚“狼”,而狼有三种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觉;其二,反应敏捷;其三,发现猎物集体攻击。华为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是华为狼性的体现。在华为,对这种狼性的训练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一向低调的华为时时刻刻把内部员工的神经绷紧。从《华为的冬天》到《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无不流露出华为的忧患意识,而对未来的担忧就要求团队团结,不能丢失狼性。华为人认为只有这样,华为才能找到冬天的棉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

华为接待客户的能力更是让一家国际知名日本的电子企业领袖在参观华为后震惊,认为华为的接待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华为的客户关系在华为被总结为“一五一工程”——一支队伍、五个手段、一个资料库,其中五个手段是“参观公司、参观样板店、现场会、技术交流、管理和经营研究”。对客户的服务在华为是一个系统,华为几乎所有部门都会参与进来,假设没有团队精神不可想象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流程能够顺利完成。

狼性是华为营销团队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这就需要有一种保障机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这种保障机制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被各家企业说烂了,但是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企业并不多,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企业文化是华为之所以为华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华为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做实。企业文化在华为不单单是口号,而且是实际的行动。

团结

任正非在《至新员工书》中写道:“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你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华为非常厌恶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主张的是团队作战,“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奉献

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华为人奉献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团队更加卓越。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前途,在本土企业中无出其右。第二层次是为自己的客户奉献价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华为的营销手段已经超越了大多企业的吃喝玩乐拿模式,而采用了“营销+咨询”的模式,为客户提供电信运营解决方案。第三层次是要为整个社会、整个社区奉献华为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华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是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另外一个是设立各种回报社会的基金,如寒门学子奖学金等。

学习

在通讯行业,技术更新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要是华为学习能力不强,就一定会被淘汰。而对于学习,华为也有自己的观点:“世上有许多“欲速则不达”的案例,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现实生活中能把某一项技术精通是十分难的。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我们要造就一批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干部。机遇偏爱踏踏实实的工作者。”华为经过17年的发展,基本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作为一名合格的华为营销人,必须具备诸方面的知识,比如产品知识、专业知识、营销理论知识、销售技能技巧知识、沟通知识等。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些知识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这就要求华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然,在通信市场日益变化且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华为将注定失败。

创新

华为公司推崇创新。17年来,华为对创新孜孜追求。华为对创新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

一、不创新是华为最大的风险。这个观点是对创新的肯定。因为华为的研发能力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有人据此认为华为没有必要创新。其二,华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秀,同时也来自于华为内部员工的奋斗。这个观点解决了华为创新动力来源的问题,为华为找到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其三,创新的内容主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目前后者是关键。这个观点回答了华为要在什么地方创新。其四,在创新的方式,主张有重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个观点解决了华为的创新方式。集中了华为的有限力量,为确保华为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保障。获益与公平

获益是华为文化的核心、基础。任正非说“华为企业文化建立的一个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与分配体系”。获益的含义是对于为华为奉献的员工华为会给予回报。拿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崇尚雷锋、焦裕禄精神,并在公司的价值评价及价值分配体系中体现,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华为绝对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华为的工资水平在深圳是最高的,在全国的同行也是最高的,因为华为相信高工资是最大的激励。

【结语】

“狼性”与做实的企业文化是华为之所以为华为的根本。

第三篇:毕业论文—设计与生活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与生活

设计具备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概念,即设计是为特定目的综合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生理的等各种因素作整体效果考虑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把设计的含义扩大,可以把设计看成是一种针对目标的求解活动,是以创造性的方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设计本身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形态,是道德思想层面的高标准,同时设计词义本身所包括的创造性,系统性、积极性、改良性、人文性的观念渗透将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说得更加明确一点,那就是设计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个人负责的态度。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用系统的方法,用积极的态度,去关注和改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切事物。

关 键 词:文化内涵 生活创造性 设计理念 发展

一、诸论…………………………………………………………………………4

二、文化生活的精髓……………………………………………………………5

三、艺术设计的内涵……………………………………………………………6

四、生活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7

五、结语…………………………………………………………………………8

六、谢辞…………………………………………………………………………9

七、参考文献……………………………………………………………………10

设计与生活

一、诸论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已经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消费活动已成为生活的基本诉求。然而,设计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走向,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将经验、知识等文化积累凝聚,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也造就出与时俱进的新设计。

设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设计是什么呢?设计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设计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生活中充满着艺术设计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设计。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设计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设计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设计要做强做大,光靠虚心学习和甘为绿叶的谦虚态度是不够的;光凭一腔热情高呼口号,只说不做也是不行的;安于现状、不谋发展,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垄断攻势下,我们只有坐以待毙。现代设计的母体原型是文化,富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必须是建立在文脉的基础上的,否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感染力和竞争力。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设计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设计作品具有真正的真实性。

生活是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提供源泉与素材;设计是生活的需要,为生活带来方便与情趣,创造出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我们的设计师应通过认识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科学而客观地认清自己,找到人类真正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与设计的统一。

二、文化生活的精髓

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设计是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创造活动,也是人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还是以物质方式来表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手段。它一向依附材料、结构、技术等条件,适应实际的功能与环境,通过设想、运筹、计划、预算实现某种生活特定的目的,以谋求物与人之间更好的协调,最终满足人类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让生活更接近于人类理想。无论古今中外,人类的这种创造均经历着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首先,劳动使人类摆脱了与自然的原始统一,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动物,可以直立,启动双手和睿智的大脑,引发思考、创造语言,让人的感官由仅仅能攫取食物的纯生物器官变成社会化的器官,彻底改变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使之趋于更精细化、更富艺术感和形式感,进而促成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改造外界活动中不断理解、掌握外在自然界的规律、秩序,认识和熟悉周围的事物,逐渐揭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与矛盾,揭示现实物质世界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逐步知道如何把自然规律或秩序本身的内在尺度运用到造物对象上。从而人类对生活和设计的理解与追求,也是古代中国人生于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设计意念的基本反映。通过对自然的借助和改造,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将经验、知识等文化积累凝聚,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也造就出与时俱进的新设计。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三、艺术设计的内涵

设计,作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大到国家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在内。设计,一方面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科学活动。设计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都是文化的一个领域,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 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的影子还是挥之不去,到处可见。当代的设计是否也应该这样,在所谓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到底应以什么为支撑?可以说,还是传统文化,它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直接,或间接,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艺术设计,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筹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品的创作;从其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属性看,它既包含以手工艺为媒介的传统型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型设计。从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程度上提到了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

设计具有民族性,更具社会性,它是人类活动的精神延续。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特征与价值诉求。当代艺术设计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标准化、人性化,而是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本身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所以设计所创造的物品,不但体现了生活方式的全部,更体现了这个时代赋予它的特殊的人文主义民族风韵。在全球走向一体化之前,设计语言来自民族内部,因而民族风格非常鲜明,比如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大都是木架结构宫殿式的风格,供君王居住;其他民族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主要用石质材料,供养神灵。这种民族风格的形成,都是由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精神决定的。

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的理念、目的以及风格深受其所处的国家文化的影响,并直接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文化积淀以及该国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未曾间断的,基础性的主流的文化思想极大的影响了设计的价值内涵。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其独特的个性,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中国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因为秉承和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创新的前提,而找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传统的艺术精神注入到设计师的头脑里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四、生活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生活方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形式,是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只有生活才能最终决定设计,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设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手工文化,对应着不同的民族的气质,构成世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它们的用材、表现手法、加工技术、制作工艺以及精神价值都各具特点,因而不可小视,这是确立一个国家独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种文化的历史越悠久,时间延续得越长,其模式越稳定、个性越突出。同时手工文化还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拥有着与社会生活接轨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作为民族的独创无可替代。当今,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无一不重视手工文化对人的重要性,又以此深入探索人类价值与精神表现的人文情怀。他们认识到,实用品是功利的也是感性的,这是人类本性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手工文化在开发自然、适应社会、满足人类全面需要等方面,甚至会优于导致生态破坏的现代工业生产系统,值得引起后人的重视。

设计总是应该有方向的,设计的内容总是有所指向或有所排斥。这些设计内容在功能上,在精神界面上,究竟存在多少问题?我们又解决了多少?对这类问题需要一个系统罗列和深入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比较滞后。

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要观照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神这四个方面的和谐。具体到每一个界面,我们如何分门别类地使之落实到住宅产品中,落实到规划、建筑、景观、配套设施中去?像户内的空间、户外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逗留的空间,根据季节的变化、人文的变化、年龄的变化、客户背景的不同,我们是不是有一个能力,把吻合人类文明和文化方向的东西、内心深处的东西,想办法把它诱导出来、发掘出来,想办法把它稳定住?这是绿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设计工作的依据。理解和把握这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的设计无从展开。

真正判定设计的终极方向,说得比较虚幻一些,就是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是居住生活设计的方向,是我们所有设计工作的基本脉络和得以进行的导向。

我们在生活中所用、所看、所制作的都是由设计完成的。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动,设计促进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提高,进而形成文化素养较高的社会环境,好的设计创造着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通过可视化表现到具体化的过程,搭建起人、自然、社会交流的生活平台,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协调,不断填补大众的物质与精神要求,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从古至今,设计与生活紧密携手,反过来说,人类对生活的认知态度也直接支配着设计。从手工时代进入机械时代是人类智慧的又一里程碑。机器创造出手工达不到的奇迹——标准、速度、大量、廉价的生产。劳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被大工厂大企业的机械代替,人从驾驭工具转化成配合机械,在各个方面改善着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现代工业凭借科学技术的指导和高效,创造了生产的奇迹,日益发达的自动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更让人类的物质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无奈的是在陶醉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实生活时,高度发展、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在给人提供近乎于自动化的社会环境后,并没有真的出现人类所期盼的那种完满,相反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却隔离或肢解着人与人、人与自然曾经的那种亲密无间。紧张冷漠的机器文化加剧了物质成果与人心灵之间的矛盾,带给人精神的压抑,甚至产生异化。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共同文化的形成,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变得似乎异常单一:居住同类房子,穿一样的款式,看同一套电视节目。从世界范围看,当代科技革命的确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可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应用不当,引发出诸多全球性问题,各种各样的危机常常袭扰我们,能源、环境、生态等诸多矛盾不断暴露出来,甚至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给生活带来隐患,这种近乎于自残性的行为势必会终结人类自身。我们不得不对人文环境建设相对弱化后,民众心理趋从浮躁与功能的现状进行反省。

五、结语

我们在生活中所用、所看、所制作的都是由设计完成的。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动,设计促进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提高,进而形成文化素养较高的社会环境,好的设计创造着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通过可视化表现到具体化的过程,搭建起人、自然、社会交流的生活平台,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协调,不断填补大众的物质与精神要求,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只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运用到广告设计中的元素很多,中国的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生活的营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设计作为工具,它创造着物的使用价值,也创造着物的符号价值;因此,它一方面为生活提供着设计之物,同时,也设计着、改变着生活。这种对生活的设计和改造,处于不同的层面,既有实用的功能层面,又有象征价值的符号层面,还有使生活艺术化的工具层面。它为生活提供着各种可能,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它在改变着生活的同时,又创造着新的生活,用艺术的形式和方式,引导着生活。

四月维夏,山有嘉卉。初春的绿城早已艳阳朝天,花满枝头,欣欣向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在电脑上敲出了最后一个字,心中涌现的不是想象已久的欢欣,却是难以言喻的失落。是的,随着论文的终结,意味着我生命中最纯美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尽管百般不舍,这一天终究会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中决绝的来临。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非常感谢杨春浩老师给我们这次锻炼机会,最后在杨春浩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设计任务,但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词典》P167转引自广西美术出版社 周凯主编《美术毕业论文写作》

2.江西美术出版社杭间 张夫也 孙建君主编《装饰的艺术》2001.5第一版P438 3.张波.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 , 2004 4.柳冠中,王明旨.设计与文化[M].国际商报社,1987. 5.李巍.设计概论[M].四川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四篇: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论文

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青春

学 院(系):

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 专

业:

动画

学 生 姓 名:

孟江伟

号:

041211080

1指 导 教 师:

田冰

评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辽 东 学 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青春

摘 要

此片由本人独立制作,历时三个月,短片制作的目的在于讨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对于职场的感悟和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缅怀,主要讲述主人公职场生活的疲惫状态,以纸飞机飞舞引发主人公对于青春的幻想,但最终却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无奈故事。目的是激励人们活在当下,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不要错过,不要最终空留幻想。

短片制作的主要手段是Adobe flash cs5.5二维软件。

本片通过现实和想象的交替,用这样一种对比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并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既活泼新颖,又不失教育意义,达到了寓教育人的效果。

本片主要是从二维制作短片的过程出发,对于片中涉及到的二维动画绘制场景绘制以及动画后期合成的方法进行阐述,对短片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归纳自己的不足并总结经验。通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这部独立动画。

关键词:二维动画;现实;青春

-I

青春

引 言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性总结,这次我的毕业设计选取的主题是”青春”,对于这个主题我通过回忆的方式来表现对青春的留恋。“青春”这部短片抓住的是青年在青春时期应该有的心态的精神面貌为中心,当前拥有的要珍惜,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空留遗憾。我参考了相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其中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我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单线条动画,用Adobe Flash软件绘制,它是一种交互式的动画设计工具,可以将音乐动画融合在一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整个动画短片的创新理念在于抓住主题“青春”二字,通过对角色造型、色彩的运用、画面明朗清晰的效果,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完成对设计理念的表达。

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本片论文的主题围绕青春,应该重点阐述“青春”这一当今吸引大众眼球的词汇,进行了自我的诠释。我个人认为在阐述其内涵的前提下,应该适应当今大众的审美,有趣味性,有教育意义,吸引观众,做到主题与观众内心感受想呼应。

–1–

青春 毕业设计调研

在毕业设计调研阶段,我毕业设计的主题是“青春”,所以我专门采访了很多正在实习期的同学们出校门之后在外的感受,大多数同学表示实习阶段的生活都较为枯燥,比较怀念校园生活。结合同学们的反馈和我个人的感受及理解,让我对毕业设计方向有个更准确的把握,通过调研我对于毕业设计的设计选题、设计定位、设计理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1.1 设计选题

本部短片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根据当今社会真实现状所受启发而创作的动画。读了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尤其是对于现阶段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青春所剩无几,我们更应该抓住机会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要最终空留幻想,留下遗憾,选题的意寓更是对实习生活的厌倦和对青春的美好怀念。本片鼓励的事那些依旧年轻的实习生,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对未来生活更要充满向往,具有教育性的社会意义。

1.2 设计定位

全片时长1分钟40秒,屏幕规格定为720*400模式,影片格式为swf,片中人物及场景全部使用二维手绘完成,运用二维软件Adobe Flash Professional cs5.5制作为主,Adobe Photo shopcs3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s5及Adobe premiere pro cs5等后期软件为辅,为了增加整个片子的张力和表现力,我在色彩上大多采用的是纯色调,纯色调更加容易表现出明亮鲜艳的视觉效果。

1.3 设计理念

此短片的视觉风格定位为二维手绘为主体的卡通生活情景类动画,画面中采用了较多生活场景,人物主角形象为卡通风格,整体画面色彩是艳丽的,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2–

青春 设计前期准备

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也是十分重要,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确保自己作品的质量。也在三维和二维之间做了剧烈的斗争,最终还是决定用二维手法表现,到此便开始收集大量资料,网络上的书籍上的和各种相关的动画及影视作品,以此打好理论基础和对于将来可能发生并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脑海里也做了各种大胆的前期想象,各种完成之后的效果等。我对本短片的前期设计划分为:资料收集、典型案例、剧本创作、角色设定、场景设定以及分镜头台本。

2.1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我采用了几种不一样的方法:

网络资料收集,在确定剧本前,我在网上收集了如《致青春》、《匆匆那年》等关于“青春”的电影视频,从电影中找到其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进行学习归纳整理,看能不能再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其中优秀的镜头语言。

资料收集法,我在图书馆收集了如《幻想艺术》、《动画中国》、《配色设计原理》、《动画前期制作》、《电影学》等相关的较多书籍和杂志资料,增加自己的理论储备。

2.2 典型案例

《纸人》这部短片主要讲述的是现实工作生活中有点憔悴和落寞的年轻人,在车站经历一场意外的美丽邂逅后并执着追求,最后由飞舞的纸飞机指引找到爱情的美好故事最大的特点是结合了手绘和CG动画,6分钟一次次把人内心带入剧中全片,音乐的烘托恰到好处。整个片子从前部分主角较为失落和冷漠的工作环境使我受到了启发,这也是当今大多数人生活的缩影。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整个动画风格明快,色彩轻快明朗,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整个场景画面细腻,真实感强,构图完整。用写实风格对比夸张的变现方法,以非常鲜明的动画镜头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构造出一个令人难以忘却的迷幻乐园。

《冰雪奇缘》是迪士尼2013年出产的新片。影片中采用了大量华丽的特效和制作精致的场景吸引观众眼球。体现了迪士尼动画在细节上重视,这是我在将来的短片制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用了许多优美的旋律,为本片增加了不少情感维度。

2.3 剧本创作

本片的故事梗概如下:

–3–

青春

主人公是一个实习生,长期处于工作疲累状态,日子日复一日的枯燥。下雨天的他心情更如压抑,偶然飞过来的“追梦青春”的纸飞机使他受到激励,开启了对于青春怀念的奇幻旅程,可以最终梦一场依旧回归现实的故事。

2.4 角色设定

主人公是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给自己很大压力,还整天被老板训斥,在公司也是被边缘化的一个苦逼实习生,但是在他内心对于美好的事物却是十分向往,他想要冲破束缚却迟迟没有勇气。

人物设计基本草图

图2.4.1

人物道具效果图

图2.4.2

–4–

青春

2.5 场景设定

场景设计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场景设计一定要有很高的创造性很强的艺术感,场景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画面美感,使动画更富有价值,也影响着整个动画片的风格和艺术水平。场景设定的时候我大多采用的是色彩艳丽的基调,场景绘制起来也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都是用Flash cs5.5一点一点的绘制出来的,花费了我比较多的时间,一般都是先完成线稿,然后在根据影片整体风格进行上色的尝试。

场景效果图

图2.5.1

图2.5.2

–5–

青春

图2.5.3

2.6 分镜头台本

在剧本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都确定了之后,开始创作分镜头脚本了,分镜头脚本是我们创作短片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是之后所以创作的依据。

分镜头台本

图2.6.1

–6–

青春 设计制作过程

第一次拿到选题的时候,青春,我自己脑子里就有太多关于这个题目的理解,顾名思义就是指青少年时代壮丽的时光,而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必然是一场关于青春的回忆,所以一开始的基调就这样定下来,以回忆青春为主题。接着进行详细构思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了已二维动画的模式来表现这一回忆类的动画短片。《青春》这部短片主要是想通过主人公回忆青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对于青春的美好寄托。

3.1 原画

原画是说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动作,也就是关键帧,这种非线性的绘制方式,能够让我们制作出更为满意的动作。通常来讲,原画创作的好坏是决定动画片整体质量的重要一环,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好不好看,还要注重力的关系,也就是尊重物体运动规律,我在绘制的时候,在物体运动规律上也给予了较大注意力。

人物运动原画

图3.1.1

3.2 动画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使用的是Adobe Flash cs5.5逐帧绘制,在绘制中需要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动作要有一定的流畅度,逐帧绘制的过程中要对动作的整体节奏也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下图是动画制作的一小部分,对于人物表情动作我都进行了许多揣摩和想象,最终确定为在其镜面做一个扫光的动画效果,更容易体现“大Boss”的感觉。

–7–

青春

动画制作过程

图3.2.1

3.3 上色与调色

上色也是动画制作比较重要和繁琐的一环。颜色的设计基本上可以决定整部动画片的风格基调,好的颜色搭配更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舒服。一开始对于这部短片的定调是卡通风格,所以颜色选取上,我直接采用了大量纯色,这样容易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明亮干净。

上色效果图

图3.3.1

调色效果图

–8–

青春

图3.3.2

3.4 场景绘制

场景绘制的时候要注重细节,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之所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原因就在于对于绘制过程的精细度。

3.5 动画渲染

动画终于制作完成了,现在就可以渲染输出了,Flash软件的渲染输出就相对比较简单了,直接到处我们需要的格式就行,这里我选择到处swf格式。

渲染输出

图3.5.1

–9–

青春 影片后期合成

4.1 影片剪辑

Flash制作的二维短片剪辑工作量就相对小了许多,我把其中觉得不流畅的镜头做了小小的删减,是整个画面更加流畅。

视频剪辑

图4.1.1

4.2 影片特效

特效部分我也是在premiere pro cs5里进行了添加,因为是二维手绘动画,所以特效部分也较为轻松,我主要是在需要转场的部分加了一些过度效果,这样是影片播放起来更为顺畅合理,视觉艺术感更强。然后根据影片情节所需,添加了适当的音效,我也下载了大量所需的音效,然后进行对比,然后确定最适合的,对动画声音的节奏也进行了设计。

特效制作过程

–10–

青春

图4.1.2

4.3 影片渲染输出

这样后期部分到了渲染输出阶段了,也是整个动画短片的最后一步,之前剪辑好的视频和音频我进行了整理合成,然后整体导出。

渲染输出过程

图4.3.1–11–

青春

结 论

“青春”这部短片是大学四年来第一部耗时如此久的心血之作。从前期到后期所有的过程都让我难以忘怀,耗费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算完成了这部个人还算满意的作品,总体来说制作完成的效果基本满意,基本达到了我之前想要的效果,在经历了一次这样高质量的动画短片的个人制作后,使我对于整个动画制作的流程更加清晰,整体手绘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经验得到了更多丰富,对于制作的技术掌握的更加娴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好多脑海中想要达到的效果真正实践的时候才发现对于个人技术来说很难实现,不过最终还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得以完善。

由于个人专业能力的不足,整个动画片制作手法还是略微不成熟,对于flash线条和配色的把握依旧有不足的地方,动作的流畅度也有一定缺陷,这也是我的一个巨大的遗憾,但是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耗费心力独立制作的一部二维作品,对于作品有着很多情感的寄托,在这个制作过程中,使我积累的很多宝贵的经验,知识改变命运,让我对于知识有了更大的渴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再接再厉,做到完美。

这次的短片制作,更是一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的和心态,在困难面前,不要一味的知识退缩,要勇于挑战它,解决它,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独立制作,大量的工作让我力不从心,从而让我更认识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使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让学会与他人合作,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争取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也不在心慌,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我也会一丝不苟的去克服完成,努力做到最好。

–12–

青春

参 考 文 献 普通图书

[1] 高立峰、吕涛、张江山.动画前期制作[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2.[2] 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3] 彭立.动画设计基础 [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4.[4] 刘宏球 电影学 [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6.[5] 奥博斯科编辑部 配色设计原理 [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11.[6] 殷俊 王平动画视听语言 [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7] 温迪·特米勒罗 分镜头脚本设计 [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9 [8] 莫林·弗尼斯 动画概论 [M].北京青年出版社 2009.[9] ArtTone视觉研究中心.平面设计配色全攻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10] 关金国.动画角色设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1] Brian Sibley.The Wrong Trousers :[M].BBC Worldwide Ltd,1998.2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 幻想艺术杂志社.幻想艺术[J].幻想杂志社,2011 [2] 杨晓艳.浅析动画色彩的美感与情感[J].北方文学,2011(01)

[3] 韩亚辉.论日本动画资讯杂质与动画产业的互动关系[J].同济大学报,2005(06)[4] 何静.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现状于魅力重生[J].科教新报,2012(07)[5] 杨力.关于动画的概念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07)

[6] 高婵娟 赵星.2000-2010美国动画剧作的原理研究,现代交际,2011(12)[7] 杨钰.中国动画与美国动画,大舞台,2010(05)[8] Thoren.AnimationMagazine June 2014 [9] Deborah Barker.25 Beautiful Homes Britain,2010(03)[10] Monsters University,The Art of Monster University2,Monster University Inc,2013

–13–

青春

致 谢

论文就这样即将收尾,同时也是标志大学生活的结束,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四年内有开心又失落,回首往昔,更多的感动。四年内在艺术学院这么多优秀的老师的带领下成长,和大一时候稚嫩的自己相比,自己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自我涵养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真心感激艺术学院的老师们,四年的学习生涯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非我一人之力,在这里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出谋划策的同学们,还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我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真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田冰老师,是她一直温柔的为我指导,我有好多不懂得地方一遍一遍的问她,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一直帮我解答,一直不厌其烦的帮我指导修改论文,从一开始的开题,她就是这样耐心的帮我解答,理清所有问题思路,不论问题大小难易,田冰老师的温柔和谦虚让我终生受益难以忘怀,正是这样,我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圆满的完成,谢谢您!

其次我还要感谢赵伟赵院长,梁思平梁主任对我的帮助,艺术学院每一位老师,你们的孜孜教诲学生终生难忘,班导师刘煜哲老师、于琳琳老师、许燕德老师、吴勇老师、于征老师、何飞老师、吴勇老师、杨升田老师,每一位都不愧为祖国的园丁,把我们这些快要长大的花朵照顾的更加艳丽,我在大学期间得到的所有荣誉和收获,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帮助,谢谢你们!

–14–

第五篇:艺术与学前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封面与格式)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年月日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学前教育学院 姓名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报告表 姓名

性别

专业

班级

实习时间

指导 教师

实习单位

实习内容

指导 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实习单位 意见

(盖章)年月日

系 意见

(盖章)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习报告交系部存档。毕业论文(实习报告)格式及要求 题目: 目录

一、XXXXX

„„„„„„„„„„„„„„„„„„„„„„„ 1(一)XXXX „„„„„„„„„„„„„„„„„„„„„„„ 2(二)XXXX „„„„„„„„„„„„„„„„„„„„„„„ 3(三)XXXX „„„„„„„„„„„„„„„„„„„„„„„ 6

二、XXXXX

„„„„„„„„„„„„„„„„„„„„„„„ 8 正文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基本要求

实习是学生接触职业实际,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写作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是学生总结展示学习体会和实习体会,进行理性反思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要求字数不低于2000字;必须完全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撰写。

二、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实习报告的基本结构如下,以供参考。标题

实习目的:任务明确,抓住重点,点出进行本实习目的。实习时间:时间准确、清晰,符合实习执行计划。实习地点:实习地点准确。

实习部门或岗位:单位、岗位基本情况

实习内容和过程:完整记录实习进行时的程序和步骤,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实习体会和收获:实习体会和收获围绕选题结合具体情况来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工作流程、管理程序的改革思路,所学专业与岗位人员素质技能、所学专业课程与岗位技能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实习总结报告的撰写,文字上应力求简明扼要、通顺,语言流畅,基本无错字,不允许请他人代写。若有图表则力求清楚整洁,反映真实状况。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以供参考。标题

内容摘要:50到100字。简要概括内容,不得出现评价性文字及“本文”、“作者”“我”等文字。

关键词:3到5个

绪论:结合实习体会提出论题

本论:结合具体事例分几段进行论述 结论:重申结论

四、排版字号

1.纸张大小:A4打印纸;纵向打印。

2.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正文用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3.页面上边距2.54cm,下边距2 cm,左边距3cm,右边距2.2cm;

下载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的唯美诗性与生活实性-毕业论文 (1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与生活”主题班会

    二年级“我与艺术同行”主题班会 一、开场白 甲: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 乙: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

    实训一(推销策略与艺术)

    第1题: (让步)是洽谈双方为达成协议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第2题: 在开始时寸步不让,态度十分强硬;到了最后时刻,则一次让步到位,促成和局,这种策略是(坚定的让步策略)。 第3题:......

    2011《播音与主持艺术》毕业论文题目,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论文题目

    2011《播音与主持艺术》毕业论文题目,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论文题目 作者:- 日期 2011-01-04 03:42:33 阅读:207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

    艺术导论---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美 术 与 生 活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美术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作为社会形态的一部分,美术与生活的......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 2、通......

    毕业论文_艺术论文_艺术_浅谈现代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毕业论文范文_艺术论文_艺术_浅谈现代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浅谈现代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 论文 关键词】: 艺术 设计; 绘画; 关系 【论文摘要】:艺术表现的外延和内涵虽然......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191个)(xiexiebang推荐)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毕业论文选题(1191个)......

    花卉艺术与生活布展设计策划书[精选五篇]

    花卉艺术与生活布展设计策划书——“长江之歌”主题 1.布展情况 布展主题:花卉艺术与生活. 布展目的:为了更好地展示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气息及生态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