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归自然 生成经验 感悟创新
回归自然 生成经验 感悟创新 教育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孩子不去观察自然不去亲身经历生活,这一切都是空谈。
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咱们的教育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首先是咱们的家庭教育,6+1或4+1的家庭模式,让孩子的手闲起来了。鸡蛋被剥好,肉被剁碎,饭被喂着吃,手脸被洗,衣服被穿上……几双大手会把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有甚者,家里东西摆放的很规矩,不容许孩子乱摸乱动,就连孩子的卧室也是一尘不染。走在大街上、公园里,也都是被修建的平平整整,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也难找。孩子们生活在被人为的环境里,温暖舒适,不知什么叫困难,什么叫辛苦,不知夏天的炎热,不知北风的寒冷,……孩子脱离了自然,手脚被束缚了,视野被缩小了,大脑被禁锢了。认识自然感受生活最敏感的时期却被家长们当宠物一样养起来。孩子缺
少了体验,没了锐气,习惯了舒适,如何去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如何面对多变的生活,如何去创新。(我邻居家养了只小狗,孩子上中学很忙,夫妻两人上班也很忙,小狗整天被关在家里小狗除了认识他家三口人外,其他的都不认识,偶尔出去放放风时,小狗看见另外的邻居或他的同类甚至一只小鸡,它会吓得浑身哆嗦)其实孩子也一样,我见过一个幼儿3岁了,3岁之前因为老人看护,这老人有洁癖,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也不大出门,怕孩子感冒,怕磕着,看上去体质弱的像2岁孩子不说,看到任何东西不敢动不敢摸。现在已经5岁了动手能力就是比同龄的孩子差。其次是幼儿园教育。看那家幼儿园贵,孩子在哪家幼儿园被照顾得舒适,老师不能批评孩子,孩子不能受丁点委屈……有人可能认为幼儿阶段孩子太小,等孩子大了再锻炼,看看现在的初中高中生以及一部分80后90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工作被安排,房子被买好的“直升机族”、外表光鲜里面苍白柔软的“草莓族”还少吗?
我们有幸从事这一行,想办法怎样才能还给孩子们一个回归自然自由探索的童年。很多地方幼儿园都在进行区域教学这也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孩子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去经历去探索、去积累他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知道自来水是凉丝丝的是会流动的,秋天树叶是慢慢变黄的,朋友之间该如何相处,每件东西的得来都是不容易的,完成每件事都需要付出努力的……我认真阅读了《学前教育纲要》,今年4月份参观了几所省十佳幼儿园,受益匪浅,我园建园晚,我们也开设了区域教学,活动室内设立了好多区角,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探索、交流环境。我确实感受到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很投入,很忙活,也很快活。从中学会了谦让、等待、交流、合作等优秀品质。比如娃娃家,他们体验了做爸爸妈妈的辛苦快乐;美工区他们剪剪、画画、涂涂,感受到什么东西好剪,什么东西不好剪。剪刀越用越熟练,小手越来越灵巧,欣赏到五颜六色的美;音乐区里孩子能感受到敲击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体育
游戏孩子们感受到怎样才能平衡,才能不摔倒等等。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只有经历了才会懂。从不懂到弄明白,从不会到熟练不是你能告诉他他就懂了,需经历一个坚持不懈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才能生成经验。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有了经验,才能有创新创造,达尔文善于观察自然写下了《物种起源》,张衡从小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长大成了天文学家,瓦特发明蒸汽车也是看到生活中开水能把壶盖顶开的生活经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看到自然中苹果落地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一切发明创造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创造观察体验生活的条件,给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索。回归自然,经历生活生成经验,感悟经验就有创造。
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好,很多幼儿园都是在借鉴在模仿,有的模仿得像,有的模仿的不像。我想能通过这次培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空
间。让我们的孩子们有毅力,会生活,会创造,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王慧娟
2011-11-30
第二篇:走进名师课堂,感悟灵动生成
走进名师课堂,感悟灵动生成
师:“上课,朋友们好!”——生:“朋友,您好!”
在每年的苏州市吴中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位老师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互相问候,这独特的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学生的距离,他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孟晓庆,一位富有强烈事业心的实干型校长。也是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走进了名师的课堂,开始了解他“灵动生成”的课堂教学。如今,他成为了我们碧波实验小学的校长,我们幸运地深入走进他“灵动生成”的课堂,跟随着他开展 “灵动生成”的实践研究,让我们尽情地领略了他的教学风采,看到了他不凡的教学智慧,真正理解、领悟他的“灵动生成”教学。
一、教学智慧成就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是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预设上的创新、课堂中的教学机智,以及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表现。孟校长以他卓越的教学智慧,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成、呈现灵动色彩的数学课堂,自如地驾驭着课堂教学,使数学知识得到顺畅传授、学生得以有效发展,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践行新课程。
1.善于营造平等对话课堂
灵动的课堂,源于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源于真正的以人为本。孟校长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投入课堂,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处理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时,对学生人格上尊重,地位上平等,态度上真诚,语言上亲切,用真爱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敢说想说。所以,他的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自由的意志,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能把最佳的自我呈现出来。在孟校长的课堂上,师生双方进行着平等的对话、互动,师生、生生的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张扬个性、生发灵性。因此,“以人为本,平等对话”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基本态度。
2.善于创造性重组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我们的教材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利用于学生探究、应用意识的发展。为此,孟校长在尊重并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巧用、活用、深化教材,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动态资源,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因此,“重组教材”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重要前提。
3.善于捕捉学生灵动思维
孟校长有着一双慧眼,课堂上关注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学生那灵动思想的产生。这灵动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这灵动的思想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也有时会是异想天开,其特征是与众不同。但孟校长总能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那灵动的思想,并做一个灵动生成的推进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随机应变,努力尝试着把灵动思想浓墨重彩地张扬,扩大这些思想以及有灵动思想的学生数,他的学生的进步是整体的、快速的,他的课堂也因为学生的灵动而体现着生命的灵动。因此,“捕捉灵动思维,演绎动态生成”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灵动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灵动课堂是润泽生命的课堂。孟校长以他前瞻、富有灵气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开放、自由、灵活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慢慢学会起飞。他们的生命活动也因此更加精彩,数学课堂也因此焕发生命活力!
1.“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娱乐场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于学习。孟校长讲究课堂“调温”艺术,他在学生兴趣冷淡处、思路冷僻处、答问冷场处、知识冷冻处„„用及时巧妙的点拨、声情并茂的语言和生动夸张的动作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维畅、情感浓、交流热的氛围之中。学生感受着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发现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建构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应用的。学生自由徜徉在思维的海洋中,如沐春风,如润春雨。
2.“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竞技场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孟校长的数学课始终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允许学生质疑“出错”,他欣然面对学生的“发难”,小心呵护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他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课堂的思维场中,每一个头脑都在不停地思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主动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睿智得以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着、成长着。
3.“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师生灵魂碰撞的训练场
朱永新教授提出理想的课堂应具有“三要素”,即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是一种对话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高度互动,而不是一场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孟校长主张“把课堂教学的权利送给学生”,他的数学课上,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建构生成„„真正让学习的内容活起来了,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了,构建了一个思维碰撞、精彩生成的灵动课堂。
4.“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师生生命绽放的活力场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因此,孟校长在课堂教学中从不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从不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是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师生互动,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主动捕捉学生的灵感之花,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绽放生命的场所,使课堂教学因灵动生成而焕发生命的活力。
总之,灵动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也是闪耀着师生智慧光芒的课堂。孟校长在其教学中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关注课堂中个体的精神状态,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运行体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是一种享受,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达到师生共乐的理想境界。新时代教育需要开放的课堂、灵动的课堂。我们相信,“灵动生成”课堂改革之路一定会一路欢歌,越走越宽,越走越畅!
第三篇:感悟教研魅力,生成教学智慧
感悟教研魅力,生成教学智慧 ——教师专业化成长手记 洛城街道留吕初中 刘成涛
自从教伊始,就有一种想法: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把它当作最理想的事业,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当一位好老师——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就必须提高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
1、初涉教坛,发现问题——在激发思维中走近教育科研 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就要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为此,我知道了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凭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不仅仅是凭熬时间、拼体力,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每当在教学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是教育科研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的教学不断取得创新和进步。第一次课题研究,使我完成了从合格教师向思考型教师的转变,在转变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思考逐渐形成,并带来了收获。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教育科研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在自己的专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2、课题引领,实践探究——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教研魅力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边总结、边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理论,拓宽自己大教育视野,提高自身理论素养。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学中必须创新的信念,因为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去教学,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走不出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
在课题带动下,自己的理念不断提升,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将兴趣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每堂课的开头都能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的结尾发人深省,能引发学生新的疑问和思考,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自然就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领悟到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学生的探究欲望非常浓厚,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去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多种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的方法:实验创设情境法、故事创设情境法、辩论创设情境法、表演创设情境法、演示创设情境法、音乐创设情境法、图片创设情境法、媒体创设情境法、想象创设情境法等。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教育科研中追求卓越的人,一个成功的教师最宝贵的是自己拥有的独特的教育思想,而完成这一跨越,教育科研是最好的途径。
3、生本教育,返璞归真——在追求卓越中提升教育智慧
“如何使学生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指导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容量增大?”这样的思考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思考使我认识到,自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从事真正的教育,真实的教育,有生命力的教育。基于此,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认为,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处理教学情境提供的材料信息,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教师提问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根据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启发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其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以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这节课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探究实验,经过反复思考,一改以往的成功实验的做法,探究过程的设计是完全开放的,真正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是学生的真实表现,而老师只在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实验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体现了老师角色的转变,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小组间对实验的讨论、改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领,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索实验操作错误后的挽救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取信息不仅能记忆深刻,还能加强师生间交流想法、讨论结果、直至达成共识的平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自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再及时发现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必然会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辅助活动是学生分组探索活动,用球棍模型模拟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活动,收集足够的直观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处理、迁移,就能比较容易的发教师现守恒的奥秘,从而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这节课受到了全市化学教师的一致好评。自身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路,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优良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更离不开教育科研这盏指路明灯。经过不断地研究、反思、改进、再研究再反思再改进,我的课堂显得特别有生命力,学生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实验探究都变得非常有意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教育科研使我的教学逐步完善,让我的成长如同浴火重生。
第四篇:在情境中感悟 在活动中生成[范文]
在情境中感悟
在活动中生成
【摘 要】数学思维,造就了数学的空灵和纯净。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堂,不是老师完美的演绎,而是学生精彩的生成。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对话、共享、碰撞和生成的大舞台,创设一个个生机勃勃的数学情境,多留一点点探究时间和空间,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依托智慧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在相互启迪中愉悦,在相互博弈中精彩,数学思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课堂里飞扬。
【关键词】数学思维;感悟;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87-02
一、创设生机勃勃的情境,支撑学生思维感悟
生机勃勃的情境好比是悠扬的和弦,它可以使单调的内容变得赏心悦目,把学生引入到妙趣横生的数学世界之中,激发探索的欲望,发展数学的思维,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力地支撑着提升思维的需求。
例如,在“分一分”教学中,一开始就把玩具、书、篮子、衣服、鞋子、饮料瓶等东西零乱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学生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收拾东西的欲望。此时,笔者并不忙于让学生动手,而是让他们思考:如果全班这么多学生都上来,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领悟到秩序能使生活有条有理,为他们自主发现和感悟分类的方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了分类的体验之后,开展“争当小小理货员”的实践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货架,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思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促使学生在“悟”中获得了学习过程的深刻体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学法,实现可持续学习。课后,要求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橱、衣柜。整节课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寓自主探究于操作实践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从而领悟到数学思维所特有的魅力。
二、提供充足探究的时空,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脑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一年级学生初学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交流,感悟计算的含义和算理,内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在《5以内的减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摆学具”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时空,分三个层次抽象出算法。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汇聚和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火花,激活数学思维。
第一层次,初步学会表达图意。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看,谁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学生用三句话来描述每一幅图的意思,理解“去掉”的丰富含义,这样“减法”的含义就顺理成章了,顺应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再看图列式计算。算法的获得从最具体形象的看图开始,学生可以从图上直接数出结果。
第二层次,借助学具来计算。这是一个脱离实物的过程阶段,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都是看图来计算的,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助计算。请大家用小棒或圆片来摆一摆,算一算4-3等于几呢?”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理解了“减3”就是“拿(划)掉3个学具”,很容易得出“4-3=1”。
第三层次,教师出示一些口算题,学生独立计算,并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脱离一切外物的帮助,在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基础上,与已有的“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也就是数的分合的认识联系起来,直接得出减法的结果,内化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策略优化思想和结构性思维。
三、加强数学文化的整合,丰富学生的思维情感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从而丰富思维情感。
七巧板是我国最古老的智力玩具之一。七个简简单单的几何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五个成一定比例关系的三角形,竟能拼出千姿百态的各种图案,如此丰富的表现力,留给拼者极大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神奇之处令人震撼。
在《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中,笔者充分发挥网络课的优势,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设立“阅读资料”“探索奥秘”“作品欣赏”“说说看法”等栏目,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补充了教与学的资源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自由地浏览、拼摆、比较、分析,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不断积累,提升认识,使七巧板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心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情感。
四、依托智慧正确的评价,绽放学生的思维个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到全体,用真诚的心把学生思维的纽带解开,在微风的吹拂下伴着创新起航。也许他们的发言没那么出彩,也许他们的表现有点笨拙,但教师一个含笑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个凝神的倾听,对他们来说都是温暖的鼓舞,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个性之花在课堂中随处绽放。
教学乘法口诀时,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进而归纳出6~9的乘法口诀。而在实际计算中,学生计算能力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个别学生记不牢、记不全。此时,笔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摘苹果”“找食物”等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个别口算能力较差的孩子为了想得到小礼物,积极性高涨,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笔者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机会,在鼓励中等待:“别着急,想想用哪句乘法口诀!”“你再想一想,肯定能得到小礼物!”“只要你算正确了,这只小猴就送给你了。”带动全班孩子给他们加油,耐心地等待,期待学生算得更好,学生思维的个性得到张扬。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教师给数学课堂增添一些新的“元素”,给他们搭建共享、创造的平台,他们的数学思维就会更加灵动,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纪宏伟.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之美[J].咸宁学院学报,2011,(11).[2] 纪宏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西藏教育,2014,(3).[3] 纪宏伟.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五个注重”[J].华夏教师,2014,(12).(编辑:赵 悦)
第五篇:分享经验协同创新
分享经验 协同创新 ——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综述
2014年07月01日 09:42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津)2013年6期 作者:周轩/徐绘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45
2013年9月7~8日,由《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商学院发起主办的“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成功举办。《南开管理评论》在国内同行中首倡“年会”的目的,在于密切国内外优秀管理期刊之间的沟通,加强国内外重点学术机构与专家的联系,推动期刊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打造国内高端管理学术协同创新平台,为中国管理学术事业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服务。“年会”得到了众多同行、相关学术机构及领导的支持(参看表1),包括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等国际知名期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美国David出版公司等国际出版机构,南京大学CSSCI、北京大学核心等期刊评价单位,《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等近20家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五家国内实践类管理期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以及《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共计50余位嘉宾出席了“年会”。与会代表围绕学术前沿、办刊方向、研究方法、国际化发展、团队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与参会作者、读者进行了深入互动,达成了将“年会”办成中国管理学界品牌会议和组织的共识。
一、管理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学术自信与编辑规范
无论对于管理学者的需求,还是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加快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步伐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年会”组办方邀请到APJM、JIBS资深编辑Klaus E.Meyer教授,CG资深编辑陈靖涵教授,以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和美国David出版公司两家国际出版机构,共同分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办刊经验,探索扩大中国管理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途径。Meyer教授指出,在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很少能被世界关注,并且“能找到一个可以给出非常详细、高质量的论文评审意见的中国学者非常困难”,因此他认为,“亚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自信”。所谓自信,是指中国学者应该找到学术上十分相关的、在本土情境下十分重要的现象以及必须建立理论与情境的有效联系。他还从文化传播角度阐释了中国管理学的国际化:当前国际期刊的文章更多从西方哲学体系衍生而来,东方文化体系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因此研究本土问题,将中国实践中有趣的现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到国际学术舞台,发掘中国本土思维模式和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力量,必然是一条大有可为的途径。
陈靖涵教授则更多地从期刊编辑流程细节入手,详细说明了国际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第一,格外注重编审人员对稿件的评价,可以说评审意见就是期刊的生命线。主编每年会给外审和编辑打分,依据就是评价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建设性。第二,规范的内容摘要要求。CG规定文章摘要必须遵循严格的模式,要求在500字内覆盖研究问题、研究发现、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等几个方面的条目。第三,强调稿件评审过程中期刊与作者的互动,经过多轮深入修改,切实提升文章水平并让作者获益。第四,管理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期待新的理论创新。她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本身就有很大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应该尝试用其它甚至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不局限于经济、管理)来开展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方向”。第五,可堪借鉴的稿件处理准则(参看表2)。
二、国内管理学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取向与中国经验
针对中国管理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管理世界》编委会副主任蒋东生教授认为:“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单从期刊编辑角度而言,其实就是学术规范化。”谈到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发展道路,他指出应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学术规范化。“要认认真真地、不厌其烦地走规范化道路”。第二,专业化发展。聚焦一个有宽度、有厚度的学术方向,“只要做到一个学科的第一,就是A类”,专业抢占尘埃落定之时亦是管理学期刊格局稳定之时。《营销科学学报》主编符国群教授谈了该刊的成长经验,认为它是学术同仁联合办刊的成功之作,刊物让参与者真实获益;依靠学者、制度办刊,编委必须参与期刊要求的一定数量的会议、投稿和审稿,否则淘汰;凝聚一批圈内学者,打造学术共同体,通过学术联合会议和博士生论坛等活动来兴刊、强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版)》执行主编韩树杰则从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品质角度做了阐述。
说到中国经验,大家认为尽管中文管理学期刊受到了外文期刊的激烈竞争,优秀稿源分流严重,但中文期刊决不会消失,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中国问题需要解决。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长期专注于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出版,并先后推出《南开管理评论》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等期刊的国际版,公司代表赵孟元表示参加“年会”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试图与国内同仁建立起初步联系,“力争可以把中国一些好的研究输出国门”。《管理学报》常设“管理学在中国”、“争鸣与反思”等栏目,重视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北大商业评论》社长赵士勇先生则希望把中国管理学的科研成果用通俗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希望中生代学者肩负起更多中国管理学思想传播和思想提炼方面的责任。
三、学术评价机制的全面与客观:现实核心与理想边缘
期刊评价事业在中国方兴未艾,其于学者事关学术成果的评价与传播,于期刊甚至事关生存和发展大计。这一问题在“年会”期刊研讨环节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客观的分析和积极的回应。《管理学家》主编慕云五先生谈到了创刊、办刊的艰辛,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边缘化境地让他呼吁“评价机构能不能也把实践应用类期刊(因为中国实践类管理学期刊已有一定之规模)纳入评价范围”,从而能有更多更好的学者下功夫地给他们提供文章。
代表们结合他的发言,对比《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地位,展开了一些对话和反思:严格的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的价值评价;应该更多地从原始内容而不仅是引用指标出发;定性和定量评价必须结合起来才更加公正。此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评价机制。蒋东生认为学术评价长期看应该由专家决定而不是由期刊评价指标决定。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指出中国目前存在“以刊代评”现象,在学术评价和个人利益捆绑的背景下,CSSCI本身固有缺陷被评价体系放大后造成很多问题。他警告“不要把SSCI、CSSCI同学术价值等同起来,不要把高水平期刊和高水平论文等同起来,不要把高引用和高水平等同起来,不要把影响力和创新力等同起来,不要把来源期刊筛选标准和科研评价标准等同起来”。评价本身是多元的,工具、方法和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蔡蓉华研究员强调,期刊评价只是参考、只是评价学术成果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要多宣传这样的观点”。然而,对学术期刊而言,期刊评价的“指挥棒”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历经艰辛坎坷,仍在奋发图强。CSSCI、中文核心都是我们必须看重的。”有代表不无无奈地说出了很多期刊的心声。
四、学术成长的思维要领和技术细节:编读往来与可行路径
“年会”举行期间,正值第七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同期召开,为充分发挥管理学期刊团体的集聚效应,大会专门设置了“编辑期刊与学者交流恳谈会”,各期刊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详细回答了学者的问题。
青年学者成长是互动环节的一个重要议题,多家学术期刊表示以促进年轻学者成长为重要使命,实践类期刊则高度欢迎青年学者发表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独到见解。《管理科学》、《外国经济及管理》、《系统工程》等期刊鼓励青年学者大胆创新,积极采用学科交叉方法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学者统计,一些大家最初的想法和思想成果并未发在很好的期刊上”。在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的倾向下,一些着意淡化实证、突出文献综述和评论文章的学术期刊在稿源及水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国际上如AMR等期刊的综述、评论,很多由资深学者和大家主笔,而国内却多由博士生完成,因此并不能保证理论提炼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此类期刊大多只能通过与知名学者的团队建立和保持长期联系来邀约文章、保证质量,并表示会尝试选用带实证的综述和评论。
编读之间还就论文长度的上限和底线、单独发表与联名发表、现阶段学术规范与学术思想创新、纸质期刊与数据库同步、版面容量与审稿周期等具体问题开展了交流。概言之,在管理学研究日趋规范的格局下,期刊更青睐质量上乘、篇幅适中、研究规范和观点新颖的文章。为此,很多期刊也在不断更新投稿要求,如《管理评论》最近规定“近五年引文不得少于引文总量的30%”。
五、“年会”的价值与可持续问题:同仁共识与后续实践
中国管理学期刊需要一个能把期刊同仁聚在一起的“年会”或联盟性质的组织,这在本届“年会”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经过深入研讨,与会代表高度肯定了“年会”的价值:第一,这是一个平台,承载中国管理学学术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成果,不断促进管理学学术期刊编辑、学者、读者等各个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引导期刊专业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健康发展,并为期刊提供稿源推荐、评审分享、培训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第二,这是一套机制,致力于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水准的提升,从根源上扼杀一稿多投、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第三,这是一股力量,在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特征初现端倪的今天,“年会”有利于增强管理学学术期刊的整体对外影响力和谈判力;第四,这是一个桥头堡,以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管理学界声音为己任,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创新成果与国际对接;第五,这是一个磁场,凝聚中国管理共识,荟萃管理理论创见,助推时代管理实践课题和新知发掘,见证新生代学者成长。
会议期间,多家期刊表达了承办后续“年会”的愿望。《南开管理评论》主编李维安教授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强与各期刊的协商,争取尽早完善“年会”在制度建设、组织构建、议题设置等有关后续运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