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让我拥有童心(定稿)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是一位幼儿教师,她的朴实、她的善良、她对她的孩子们那无私的爱,深深地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里。当我渐渐地长大,姐姐也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她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责任,深深地感染了我,转了几圈,我也做了一名幼儿教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我还是离不开伴我成长的幼儿教师这份职业。自从走上这个岗位,就注定要与平凡相伴。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奢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今年我已经四十岁了,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不过,我想只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自信的个性,做任何事都会觉得快乐.有句话说得好,“音不在高,能唱则行;体不在胖,能跳则灵”,于是,我带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百人签名活动,为“申奥”加油呐喊;和孩子们一起朗诵古诗,把古典文化的精髓传送到万户千家;和孩子们一起,把长方形、正方形筑成高楼大厦;和孩子们一起用彩色的画笔描绘未来世界,编织美丽的童话。就这样,青春的光亮在孩子们的金色童年中褪色,然而,我的童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能天天接触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一种幸福。在他们的眼里,我是朋友、姐姐、妈妈,甚至婆婆----
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爱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爱心是对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有了爱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有了爱才会舍得付出。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爱的蕴涵与奉献。记得去年一年,我班由于特殊情况,连续更换老师,在交替的过程中,有十天、有半月接应不上,都由我一个人带下来,在这期间累、苦、烦,种种压力向我袭来,有时我真想放弃,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丽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孩子。于是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没有早晚班,没有看班与不看班,两个人的工作一个人扛,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但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点儿委屈,受一点影响。当然,在我身心疲惫的时候,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们也给了我真诚无私的爱和关怀,和我一起战胜困难,度过难关。在我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我认为教师的心、教师的情,应该似雨露沐浴着嫩叶花朵,只有在爱心中成长的孩子,心灵才能是纯洁的、美好的,长大后才能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人说:爱幼儿,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对幼儿的爱,有时甚至要超越对自己孩子的爱。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班由于经常更换老师,有几个家长有意见了,想要调到别的幼儿园去,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不顾将期终考试的女儿,不顾患痛风的丈夫,连夜赶到几个孩子家,与他们的家长交流、沟通,跟他们谈孩子这个时候转园的利弊得失,他们被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跟我到毕业,他们说,有你这样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蓦然回首,我和孩子们已经一起走过了酸甜苦辣十几年时光。多年的幼教生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过来了,没有半点懈怠、没有半点退缩,有的只是我对这片沃土的深深眷恋。自始至终,在我的身上,总有一种东西在激励着自己,那就是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尽管岁月不饶人,尽管白发染双鬓,因为热爱,所以责任在身;因为热爱,所以乐观自信。让爱心永远陪伴着我,因为它能让我拥有活力,拥有快乐的童心。钱新慧 2004/12/7第二篇:童心化爱心,让爱洒满人间
童心化爱心,让爱洒满人间
我是家里唯一的,年龄备份是最小的小女孩。整个家庭,人员比较多,现已四世同堂。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如掌上明珠,受到三代长辈的宠爱。每逢春节,老人们给我的压岁钱最多,足有上千元。往年这些压岁钱,不知不觉就花没了。按妈妈的话说,没干一点正经事儿。
今年,我又得了六百五十元的压岁钱。我想可不能像往年那样花了。对!我想起了起了,前几天,我从电视上看到齐鲁电视台倡议小朋友出自己的压岁钱,让家有实际困年的小朋友,也能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看到这一消息,大年初四我就去了福利院,和福利院的一个叫小华的九岁的小朋友一起玩。我还给她带来了点心和瓜子糖等礼品,当我问到她最大的梦是想能有一身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的去学校上课时,我非常感动,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我非常感动的告诉她:“小华,你等着,我马上回来,你的愿望马上实现!”说罢,我就急急忙忙的跑回家里把刚才的情景和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同意,马上答应和我去服装店给小虎买衣服,在场的爸爸也非常满意也非常支持。也跟着去了。我们去了服装店,花了五百元钱迷了一身漂亮的衣服,绯红色打领带帽子的羽绒深蓝色印有梅花鹿的牛仔裤,一双带毛的高筒毡靴,都是带包装的。
我们提着衣服到了福利院,院长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不只是怎么知道的,都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见到我们都非常热情的和我们握手,院长激动地握着爸爸的手说:“太谢谢你们了!你们全家人的爱心,真让人感动啊!”爸爸笑着说;“没什么!应该的!不过这件事应该感谢我的女儿。”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我,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么懂事啊!真是个好孩子!”
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小朋友都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我们要把这颗纯真的童心,化为真挚的爱心,让爱洒满人间!
指导教师:
你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这与你自身的品德品德,平时的学习,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分不开的。你把童心化成了爱心。你的爱心,将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真棒!老师真为你高兴!加油!
第三篇:用爱心感动童心
申报县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用爱心感动童心
光阴荏苒,我当上班主任已经有17个年头。自当上班主任那时起,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在这17年里,我工作踏实认真,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其中去年我带的班级考入我县三立学校16人,9个全免生,4个半减免生;为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回想着点点滴滴,我无怨无悔!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吃好早餐。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几乎事事关心。学生生病时,带他去看病。家长感激,学生感动,我认为:这些事看起来也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二、激发积极性,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班主任管的事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学生自律能力差,放学不按时回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三、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一直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氛浓,从未出过一起严重的违纪事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思想工作的扎实有效。
四、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委会,各项工作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所以我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这样以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五、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学生管理方面,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尖子生的培养。
2、中等生的促进。
3、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六、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给学校带来多大的麻烦,我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却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好学生需要关爱,但那些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更需要我们关爱,教育就是播种爱,一名好老师应该关注到班级的各个角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我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们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这么多年来,我虽然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我深深的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和学校领导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最后,我引用一位老师的一句话:“以前,我在埋怨着自己的渺小和平凡。可是现在,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可爱,我才能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才能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我愿意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这神圣的事业,愿意刻下皱纹、染白双鬓去成就学生们事业的辉煌和人生的绚烂!”
冢头镇北街学校
黄彩娟
第四篇:爱心和童心心得体会蔺
爱心和童心心得体会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镇西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的流泪。李镇西拥有了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师认为自己目前远没有达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当做我热爱的事业,并尽量使自己逐步具备一种宗教情怀。因此,他自觉地记录、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于是便有了持续不断的班主任工作日记。这已经不是他的工作常规,而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了。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后进学生”的转化有感
如何才能转化后进生,李镇西老师说: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由此可见,李镇西非常重视与学生的心灵的沟通和对他们的精神的感化。尤其是能让这样的一句话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那就是“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让我感受非常的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李镇西老师在转化“后进学生”万同时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这篇手记他用重点篇幅介绍了对后进学生万同的转化过程。可以说,李老师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走进万同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触及他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感化着他的心灵。李老师用了一些更为实效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做着对万同的转化工作。而万同也在李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关爱和帮助下艰难的前进。正如李老师所说的: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可以说万同是在反复中艰难的前进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规律,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也就没有文中那个语文成绩成绩76分,能主动弯腰拾起地上一个饮料瓶子,能在全校1700多名师生面前讲演的万同了。要知道,以前万同可是一个一身匪气、一脸痞气、成绩没有一门超过20分的“双差”生了。
李老师的成功,除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外,正如他自己所说:成功的原因,就在与其中蕴藏一条朴素的教育科学规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他总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你怎么样”为“我要怎么样”。如他所说的一条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把教育主动权还给学生;他本想给万同找个“帮助人”,可却巧妙的变成万同给自己找了个“帮助人”。外因是催化剂,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因。李老师是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感化了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他对“后进学生”的认识及转化。他认为出现后进学生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方面的原因: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止,家庭离异;
2、学校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
3、个人方面的原因:街头结交,身体状况差,智力差。他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首推家庭。他认为,就班主任而言,在转化“后进学生”时,必须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转化“后进学生”必须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注重感情倾斜;第二、唤起向上信心;第三、引导集体舆论;第四、讲究有效方法。之所以说是“有效”,而不说是“科学”,他说:“有效”的方法往往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科学”未必“有效”;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含“艺术”的意思(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总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以下是他认为他采用过的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锻造卓越人格 优生方能真优
“现在的学生人情味太淡了,尤其是那些优秀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这样感叹着。“好学生竟然也这样不懂事!”优生和老师起冲突的事例似乎也是屡见不鲜。仔细思量,确实有好多事例说明着这些问题。那些被家长师生公认的优秀生,好像对他们额外的关注就是理所应该,对他们就应该更多一些宽容和保护。毕业后,见面亲热打招呼的往往是那些“后进生”,而你曾经“含在嘴里”“捧在手里”的学生未必见面搭理你。„„
面对这样的境遇,我们老师寒心么?究其原因何在呢?我想:是我们对优生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吧,是我们对优生的培养没有到位吧!
当我们从“新生花名册”上与“优生”初次见面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能成为“优生”,是学生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现在进入初中,要成为“优生”,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
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众多的“优生”而深感“幸运”时,切不可认为“优生”教育只是“维持”教育,而应该明确意识到:“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绝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这样告诫我们。
反思一下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吧。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是否只注重了“优生”的学习分数,骨子里依然认为一俊遮百丑,而时不时把他们的优点有意无意的夸大,把他们独有的思想、行为缺陷忽视了?要知道,这些所谓“优生”身上极易找到很多不足和缺点。如容易满足、虚荣心强、自私狭隘、耐挫性差、创造力低等等。没有创造性思维,即便考得成绩再好,也是高分低能;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品行,即便是分数再高,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
记得不久前,还在小学的女儿的一番感叹:“我们老师的心情随我们考试的成绩而变化,今天一看脸色不对,一定是我们没有考好!我们考得好,是不是就能证明老师教得好啊?”“现在想想,不如开始的时候做个坏学生,那样的话,考砸了是正常现象,老师家长也习惯了;假如某一次考得稍微好一点,就可以得到大力的表扬。而一开始就当个好学生,只要有一次考砸了,就一定挨批评。”
我想,这应是普遍存在的心态吧。当我们老师的眼中只有冰冷的分数时,学生对待我们老师的情感能不变冷漠么?
依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有的“优生”这样认为:“你教我,是你的职业;你对我好,多我关注,是你有所企图。你付出了,我回报你高分,成就了我的同时也成就你自己,互惠互利而已。”不要说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吧,可就是这个别中的个别却让我汗颜!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的爱被如此曲解,爱就不是爱,教育就不是教育了吧!难怪有的老师感慨说:好学生不是老师教的!甚至有的学生,包括家长也这样认为:没有老师,我的孩子照常优秀!
因此,对优生的教育不容忽视!那么,应该如何对待优生的教育呢?李镇西老师这样说:“激励'优生'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的'过不去'的过程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己到超越自我'。”具体措施:
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五、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总之,只有拥有卓越的人格,优生才是真正的优秀!为师者,决不可只顾成绩不顾其他,对优生同样“放心”不得!
第五篇:《爱心和童心》的读后感
一片诚挚的爱心,能够滋润孩子的童心;一颗纯真的童心能够唤醒孩子的爱心。因为有了童心和爱心,浓浓的师生之情,柔柔的人生之美,架起了师生和谐融洽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是我的学生原谅了我对他们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琴弦……”
每每读到如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是否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是否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呢?是否去超越自我呢?值得反思。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那么平凡,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一代名师?一个令是世人佩服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我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恒心,信心。学生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李老师的博爱是学生的进步很大,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创新的部分。他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
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