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员工的超前防范意识是避免事故的有效途径
培养员工的超前防范意识是避免事故的有效途径
2013-09-18 15:59:03来源:安全文化网作者:贾岩评论:0 点击:948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无疑,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而 预防为主这四个字则提示大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超前意识上。事实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无疑,“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而 “预防为主”这四个字则提示大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超前意识上。事实证明,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会发生事故,只是因为一些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超前意识。忽略了平时的安全工作,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从而使隐患扩大、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未雨绸缪,引导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想在前、做在前”,建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长效机制,提高超前预测和预防事故的能力。一是要“想在前”。要求每位员工在每天工作前,认真思考在工作中应该怎样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到通过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管理者和领导者,若要时时处处想在前,就必须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工作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二是要“做在前”。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尚未整改的缺陷等,管理者都要事先鉴别和判断。对于可能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重大事故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长效机制。凡事贵在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尤其是培养思想意识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要有长远观念,尤其是当企业正处于安全生产形势相对平稳的时期,更应着眼于长远,切不可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持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夯实企业的安全基础,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篇: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文章标题: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
员都要做。随着企业的重组改制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结合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大政工”“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等等,结合自己当基层支部书记的多年实践,我认为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针对人们的不同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在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前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可调控性。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都可以从他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认真调查,详加分析,就能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活动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这种控制性,表现为受外界因素调控和自我因素调控两个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外界调控是通过自我调控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超前影响,人们的自我调控,才能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为广泛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人们思想问题的防范,矫正和反思三个环节上开展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又只注重矫正和反思两个环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中教育和“痛定思痛”的事后教育,而忽视了“未雨调谬”的超前防范教育,造成了工作上的极大被动。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向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对象、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古今中外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件,一些群体闹事**,一开始往往只有少数人在搞,由于疏忽监察和防范,后来才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些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政治警惕性不高,工作不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结果酿成不该发生的事端和**,实在令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觉。近读山西省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写的《国有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一文,文章说近几年来,国有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闹事、上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国有企业困难,欠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所致,但是该文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企业中参与群体事件的主要人员,并不是企业内生活最困难的人,他们也绝不是因为揭不开锅,吃不上饭才参与群体性事件,作者认为,许多群体事件的组织者心里有气,心理失衡因素大于生活贫困因素。因此,解决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领导与职工同舟共济加强民主管理。这些对策主意比起有些领导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阵应付,只在工资福利上下功夫,想主意,要高明得多。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从巨大的星系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水淹没一些岛屿与低地又可能增加降水量,使一些沙漠变成绿洲,增加公休日,导致了假日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旅游业。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的事,不胜枚举。有谁料到人们爱穿羊绒衫,跟近些年北方地区漫天的沙尘暴有关联,生长在内蒙古大地的这种山羊在食草时连根啃,导致上万亩土地沙漠化。特别是当信息网络的传输使地球成村的今天,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忽视事物的普遍联系,用孤立的,偏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注意苗头,萌芽和细微,出了问题只会用围截堵卡,不会疏导,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呢?
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超前引导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实践,立足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才能丰富占有预测材料的依据。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教育的根本。我们要及时分析和把握社会思想感情动向和社会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
第三篇: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随着企业的重组改制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结合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大政工”“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等等,结合自己当基层支部书记的多年实践,我认为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针对人们的不同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在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前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可调控性。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都可以从他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认真调查,详加分析,就能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活动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这种控制性,表现为受外界因素调控和自我因素调控两个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外界调控是通过自我调控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超前影响,人们的自我调控,才能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为广泛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人们思想问题的防范,矫正和反思三个环节上开展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又只注重矫正和反思两个环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中教育和“痛定思痛”的事后教育,而忽视了“未雨调谬”的超前防范教育,造成了工作上的极大被动。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向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对象、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古今中外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件,一些群体闹事**,一开始往往只有少数人在搞,由于疏忽监察和防范,后来才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些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政治警惕性不高,工作不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结果酿成不该发生的事端和**,实在令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觉。近读山西省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写的《国有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一文,文章说近几年来,国有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闹事、上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国有企业困难,欠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所致,但是该文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企业中参与群体事件的主要人员,并不是企业内生活最困难的人,他们也绝不是因为揭不开锅,吃不上饭才参与群体性事件,作者认为,许多群体事件的组织者心里有气,心理失衡因素大于生活贫困因素。因此,解决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领导与职工同舟共济加强民主管理。这些对策主意比起有些领导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阵应付,只在工资福利上下功夫,想主意,要高明得多。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从巨大的星系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水淹没一些岛屿与低地又可能增加降水量,使一些沙漠变成绿洲,增加公休日,导致了假日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旅游业。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的事,不胜枚举。有谁料到人们爱穿羊绒衫,跟近些年北方地区漫天的沙尘暴有关联,生长在内蒙古大地的这种山羊在食草时连根啃,导致上万亩土地沙漠化。特别是当信息网络的传输使地球成村的今天,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忽视事物的普遍联系,用孤立的,偏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注意苗头,萌芽和细微,出了问题只会用围截堵卡,不会疏导,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呢?
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超前引导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实践,立足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才能丰富占有预测材料的依据。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教育的根本。我们要及时分析和把握社会思想感情动向和社会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及时发现向“***”一类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毒素、祸苗,超前预防,防微杜渐,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要下大力气分析各种错误思想形成、传播、蔓延的现象。防止因信息不灵,渠道不能,传递不畅,而延误时
机造成被动。要及时搜集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活血化瘀”、“理顺情绪”工作。要精心制定长期的预警防范战略规划,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高效运转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全方位,立体化的预警防范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由“消防队”向“先谴队”转变,由消极等待向主动出击转变。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必须遵循时机效益的原则。思想问题对于矛盾的解决者来说,客观上有一个最佳状态时期。在这一时期,解决思想问题的各种有利条件都比较具备,时机效益规律,就是要掌握“火候”适时进行,核心在善于把思想问题发生中最容易解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问题刚刚萌芽,只存在极少数人身上,不很稳定,逆反心理较弱,这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范围小,阻力小,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便于取得预期效果。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必须掌握适度性原则,既防“左”又防“右”。不超前,必然是事后的尾巴主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大被动,过度“超前”,必然是事前的盲目主观主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人们现有的觉悟水平,缺乏科学性。
总之,在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新观念,要有超前的视觉,超前的思维,超前的分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第四篇: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
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
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新举措,是消除事故隐患、超前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虽然也曾强调过要大力反“三违”,建立违章曝光台,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违章工作流于形式,导致现场违章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
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出了强烈的反违章氛围,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促使职工积极参与反违章活动,增强了防范意识,突出安全管理“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原则。1 创建活动的重点在班组和工作现场
班组是三级事故控制的基础,是反违章和反事故的前沿阵地,安全生产的总体成果都将在班组得到最终体现。抓好班组反违章工作,是防止事故的关键防线。因此,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以创建无违章班组为基础,以达到创建无违章企业为目的,从班组入手,以点带面,确保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因为违章行为大多出现在工作现场,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抓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依照岗位安全职责、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各岗位人员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即生产管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和基建安装、输配电运行和检修、输电基建安装、调度运行、调度通信及自动化、低压作业等岗位人员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把应该遵守的安全要求,作为规范员工作业行为的重要内容,力求抓好全过程的控制,做到3个必须:
(1)每个职工(包括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并经考试合格;
(2)每个班组必须在醒目位置摆放本岗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警示班组成员的作业行为;
(3)施工作业班前会,安监人员必须宣讲安全工作行为准则的有关要求,对违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的现象,曝光警示。2 创建活动重在考核
反违章是一项动态的工作,只有加强工作行为的监督和考核,反违章才能落到实处。因此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规定了创建无违章企业以创建无违章班组为基础,实行“谁违章,谁下岗”原则。以省集团公司颁布的供电及基建习惯性典型违章行为24条作为判定有无违章行为的主要依据,对违章行为实行分级管理,采取扣分制,并作为无违章班组及无违章企业的主要考核条件。
(1)班组(站、所、队)发现的违章,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违章人员进行登记扣分。凡违反省集团公司颁布的供电、基建典型违章行为24条者,一次扣1分,其他违章行为一次扣0.5分;凡个人扣分达2分者,给予下岗学习1个月处罚,经公司安质部和政工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发现违章,由领导或安监部门对违章人员进行登记扣分,违章人所在班组(站、所、队)记录违章1次。
为进一步加大反违章的工作力度,公司组建无违章企业活动督查队,不定期对施工工作现场进行抽查,依照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查处违章的人和事,并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手段对违章现象予以曝光。根据建立的违章记录本作为无违章班组考核依据,通过分级考核,相互督促,层层设防,将责任分解到人,达到控制违章的目的。3 要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目的
安全生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如果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安全生产将只是空中楼阁,创建无违章企业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反违章工作的开展。安全意识淡薄、技能水平低下难以杜绝违章现象发生。因此,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梁山县供电公司将认真抓好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创建无违章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利用市供电公司印发的事故汇编,组织职工学习和讨论,并作为安全活动的重点,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明白只有遵章守纪、纠正违章,才能做到“三不伤害”。
(2)加强对各类安全规程、规章制度的学习。以班组为核心,逐条学习有关安全规程、规章,达到熟悉和掌握,并对照条款检查自己,纠正过去由于对规程的不了解、不熟悉而执行不力的做法。
(3)进行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不但肯干而且能干、会干,以适应本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安全大比武、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康杯活动、百日安全活动及安全日活动,并用事故案例、事故通报等材料和血的教训进行教育培训,达到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收到了实效。4 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作用
梁山县供电公司各级安监人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三铁”精神大力查处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事件,做到“严”字当头,不怕得罪人,敢于同违章现象作斗争。做到安全管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登记上报;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对安监人员在创建活动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证;支持安监人员对违章违纪行为提出的处理意见。
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各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共青团建立了青年安全监督岗,深入现场查处违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公司职工人人有责,营造全员反违章的良好局面,共创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与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有机结合
梁山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活动开展2年来,在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事故的发生。如果说规范化管理活动注重的是对作业环境、制度的执行和程序的管理,那么创建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活动,则是注重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坚持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反违章活动的开展,梁山县供电公司将重点放在标准化作业程序的执行、运用和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的落实上,锁定创建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活动目标,杜绝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的发生。在日常设备运行中,自觉运用安全性评价的有关条款对设备、装置进行检查,杜绝装置性违章的发生,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五篇:如何培养员工职业化意识
推荐文章
如何培养员工职业化意识
互联网转载
职业化 “ 通俗地理解就是员工以自我经营的观念对待自己的事业,树立为自己打工工作的意识,具备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养、职业行为等,提倡快乐工作,强化成功意识,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我深知只有职业化的干部员工队伍,才是实现新奥百年常青根本前提;只有实施规范、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才是引导员工职业化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职业化?某企业绩效管理推行已经 9 个月了,根据推行绩效考核的感悟,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一: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考核观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正确的绩效意识应是员工职业素质的第一要素。如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的绩效观。首先使员工正确认识企业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核结果,消除不公平的心理负担,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的、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最终上升到团结协作实现高绩效、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素质达到自我成长的高度。推行绩效考核不是企业整人的 ” 大盖帽 “, 不是企业单方面获利。当然,推行绩效考核首先是保证企业取得经营业绩获得长足发展,而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企业百年常青,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职业化及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个人收益自然会随之得到提高。这是一个 ” 双为 “ 和 ” 双赢 “ 的过程。
其次是企业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企业要适应集团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必须实行规范管理。企业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又等同于绩效管理。人是企业的根本 , 是创造经营业绩的主体 , 只有对每个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高工作绩效 , 才能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同时也才能满足员工的物资需求和精神需求。
再其次使员工认识到高层领导推行绩效考核是该企业核心价值观 ” 以人为本 “ 在生产经营中的切实体现。企业领导首先认为,要做到 ” 以人为本 “ 就要首先在生产经营中落实企业的经营理念,把员工创造的财富合理回馈给员工,让员工真正参与到公司的利润分配中,绩效考核就是通过考核绩效,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指标,使员工达成的绩效跟企业经营利润挂钩;同时 ” 以人为本 “ 还要求建立一个公平的人力资源体系,干好干坏有区别、绩效大小见分晓,奖励绩效优异者、鞭策绩效落后者,使 ” 雷锋 “ 不吃亏,使大多数员工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不公平、不公正的心理负担,树立职业化心态,遵守职业道德,处于一种积极向上、激活的良好状态,最终上升到团结协作实现高绩效、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素质达到自我成长的高度;最后引导员工正确对待绩效脱颖而出者:有些员工认为只要大家都好好工作了,能力差异不大,绩效自然也差不多,实施绩效考核纯粹是人为地分出子丑寅卯,要么是考评者有倾向,要么是成绩突出者会逢迎领导,这样就会或 对 考评者有意见或嫉妒脱颖而出者,其实只要大家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人与人本来区别是不大,就是因为学习创新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密切协作的团队意识、事求卓越的执著、明快严实的工作作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显著的沟通效果等的稍稍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只是大家不肯直面现实,存在东方式的嫉妒心理,不想让 ”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如果大家认识到位,自然就会追求达成上述达成高绩效的因素,自然就会养成职业化的做法,自然就为实现自身职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员工寻求提高绩效的方法:
员工如果已经正确认识了推行绩效考核的意义,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引导员工寻求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就成为重中之重。我认为有六大法宝:
首先在设置考核指标和评分办法时要强化员工的参与意识。因为考核的目的必须先是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及达成标准,从而促使工作绩效的提高。如果单纯由考评者一方定指标,而员工并不明白为什么定这些指标,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积极参与,怎么会走好职业化之路的第一步,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呢?
第二法宝是引导员工重视指标是否适度的问题。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起不到应有的牵引激励作用,员工的绩效也无从提高;目标太高太难实现,容易挫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没有牵引力,职业化工作绩效的提高自然无从谈起;
第三法宝是强化员工的沟通意识:在员工工作过程中,员工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就是不和考评者积极沟通,不能得到及时鼓励、辅导和点拨,也许会产生负面情绪,也许往往南辕北辙,只有使员工明白:绩效决不是 ” 催命绳 “,而是一根 ” 加油棒 “,通过使用沟通这把职业化的金钥匙,可以促使自身创造更高的绩效水平;
第四法宝是引导员工注重团队绩效:如果员工只追求个人工作的高绩效,而不关心团队绩效,往往会导致各人自扫门前雪,而一个团队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人人本位主义团队绩效不一定高,团队低绩效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不佳,员工的收入自然就会受影响。引导员工追求团队的高绩效,自然员工就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员工离职业化也就越来越近;
第五法宝是引导具备职业化技能:职业化选手最讲究术业有专攻,它首先要求专业化。员工通过主动学习和参加培训,对企业文化逐步认同,自身潜能得以挖掘,更主要的是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具备能够自我经营的职业化技能,就为提高绩效奠定了基础;
第六法宝引导员工职业素养的形成: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还可以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扩大品牌效应等方面着手。点滴之处见功夫,每一个细节如工作环境的维护、工作程序的规范包括佩带胸卡等是否 ” 职业化 “,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的规范程度的高低,都左右着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品牌效应。所以员工不要只关注绩效本身,只有从自我做起,做好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身边小事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加认真贯彻工作命令,严格遵守现场纪律,深入落实各项指标,确保提高工作绩效。
三、引导员工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绩效考核促使员工提升了任职资格技能,提高了工作绩效,员工就走上了职业发展通道,自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以我个人的观点,就是为了达到个人的职业目标,一方面进行的知识、技能、绩效、收入等的提升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的工作中相关的心态、价值观和自我经营等连续性的提升过程。那么,员工大多认为通过实施绩效管理,既然提高了绩效,前提是自身的知识、技能无疑得到了提高,最终自然要实现收入的增长,也就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其实这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把职业变成事业。当然这需要过程的,因为结果是由过程构成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你就是不成功者,你就没有职业化。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知己知彼和抉择的过程。知己知彼就是你要明白自己性格、兴趣、特长、智能、情商,关键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拿我来说,至今还没把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加盟现在的公司以后,公司为我提供了成长平台,从事的岗位要求提高了,我的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从此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和大多数员工的认可、支持,我十分感激、欣慰,工作自然充满了激情、斗志;同时我也知道个别同事误解我,背后议论我想 ” 当官 “ 之类的话语,我就非常生气,心想:你不是认为我想当官吗?我就偏要证明给你们看,我拼命工作体会胜任工作被人认可的快乐后干什么都行、怎么着都无所谓、到哪哪是边,反正我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的心理也得到了安慰。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理、奇怪的 ” 价值观 “ 支撑我奋然前行,进行着自己的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根本没想过我适合是否喜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是否要立志于人力资源方面做出成就,做一个最受欢迎的人,最职业化的人,这是我真实的心路历程。最近某个管理干部培训班中,某老总讲 ” 职业生涯的规划 “ 一课时,首先明确了职业生涯规划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自然是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内职业生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内、外职业生涯归根到底是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最后讲到了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希望的灯,这盏灯可能有油和灯芯,却没有火苗,经常处于暗晦状态。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火苗,当 ” 心灯 “ 点亮时,才能看到前途原来是一片光明。这个 ” 心灯 “ 我理解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当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后,才有资格谈到职业生涯规划;当把职业作为事业来经营、从而充分经营自我的时候,才是职业化的根本标志。特别是他现身说法,拿他自己的例子讲给大家听:当他心情苦闷时,他怎么着也放不下工作,不是寻朋访友来解闷,而是钻研新知识、尝试新做法,直到乐在其中,根本动力就是他太喜欢自己的工作了,把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不被 ” 外力 “ 所左右。对比自己,太被 ” 外力 “ 所左右,经常患得患失,为 ” 己 “ 喜、为 ” 物 “ 悲,自己有压力、工作也曾取得绩效,也得到了锻炼,但并未职业化。我举自己和这位老总的例子只是想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想提请大家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引导员工反思自我:以工作业绩和收入的提升为根本标志的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是否以潜能开发、正确价值观形成为根本因素的内职业生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更要扪心自问:我把职业当成事业来经营了吗?我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了吗?我进行自我经营了吗?
要从培养职业化习惯入手,提高工作绩效。点滴之处见功夫,每一个细节如工作环境的维护、工作程序的规范。包括佩带胸卡等是否 ” 职业化 ",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的规范程度,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品牌效应。所以员工不要只关注绩效本身,只有从自我做起,做好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人人依规矩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身边小事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加认真贯彻工作命令,严格遵守现场纪律,深入落实各项指标,提高工作绩效。
最后,要从培养自身的职业化技能入手,将职业提升为事业。职业化选手最讲究术业有专攻,它首先要求专业化。通过主动学习和参加培训,挖掘自身潜能,培养自我经营的职业技能,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升自己的任职资格能力,使自己走上良性的职业发展通道,最终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在央视《我们》栏目中,主持人王利芬反复使用的一句客套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每次现场或者连线的嘉宾说完话后,王利芬总是加上一句“谢谢你的时间”。在这种场面上,一般我们都会说“谢谢”,谢什么呢?谢他给你面子前来捧场?谢他完美的表达给节目添了彩?要谢的内容或许很多,但一句“谢谢你的时间”,谢得最到位,最得体。因为时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最不可替代的资源。只有时间,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
别听那些花言巧语,男人是否爱自己的女人,父母是否关心自己的孩子,子女是否孝敬父母,熟人是否把你当朋友,唯一可衡量的标准就是他是否愿意因此付出时间。通常情况下有些人试图用钱来衡量,但每个人所拥有或者可支配的钱差别太大,大多数情况下你也无法判定他愿意给你付出的钱占他实际拥有的百分比。但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一天 24 小时,他对时间的分配,决定了他对人生重要性各种元素的价值判断。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总是在寻找职场成功的秘笈。有的相信靠能力,有的人更相信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的相信关键是怎样取得老板的信任。这些都重要,但不管你相信哪一条,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时间的投入上,其实,除了极少数天资聪颖和先天愚钝的人,对大部分人来说对于工作时间的投入和职场的成就基本成正相关的关系。你相信能力需要时间来学习,你需要人际关系需要时间来营造,你需要获得老板的赏识需要时间来证明。如果你的老板真要谢谢你的话,他唯一要谢的就是你对工作的时间付出。
我曾经有一个习惯,当我对一个编导的方案不满意的时候,我不会问:你用心了吗?而是会问:你用了几个小时?每到这种时候,编导都会不好意思地一笑:抱歉,昨天忙,还没来得及好好弄,你先大概看看方向?没人会好意思当着面对如此具体的问题撒谎。而且我知道,接下来肯定会有几个小时的踏实工作,而结果肯定差不到哪里。
之所以可以进行以上的判断,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公司的某个岗位上,尽管每个人的性格、品德千差万别,但从综合能力上看是差不多的。任何人的聪明程度本来就没那么大,在差不多的岗位上就更不会大到哪里。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效果和他们的时间付出成正比。尤其是共事一段时间以后,谁工作多少个小时,大概可以拿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判断的。很多年轻的员工不明白这一点,总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相信时间的付出,“聪明但不踏实”的印象就是这样留下的。
在 20 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不加班的人能够有超出常人的成就。道理很简单,加班让你有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很多人梦想有更悠闲的生活,幻想能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的逍遥日子。在我看来,唯一可以实现的解决方案就是去做一个体力劳动者,然后耐心等待国家实现共同富裕那一天。否则不管是做一名员工还是自己做老板,要想一份好的收入和说得过去的社会地位,你就不可能摆脱在工作上超额付出时间的命运,即使你生活在一个发达国家也是这样,更别说在咱这发展中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是以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为前提的。创新、变革和竞争形成了对大家时间的过度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提供较短的工作时间,那么就只能应付他所熟悉的工作——只有体力劳动者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而对非体力劳动者而言,相互的竞争大体上是付出时间多少的竞争。
按照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理论,在现代社会中所有靠知识工作的人都是管理者。通常,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自己的下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进行管理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下属——自己的时间。大部分情况下,管理自己的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德鲁克认为,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不管时间的需求有多大,供给绝不可能增加,时间也没有替代品,有效的管理者和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非常珍惜并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对于时间管理,德鲁克给出的药方是: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要尽量多的腾出整块而不是零星的时间来应付最重要的工作;要尽量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同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分配,这是职场之路必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