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时间:2019-05-12 05:2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一篇: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

社会主义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内涵)

综观我国和世界的宗教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十六世纪基督教发生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就是一个例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更是由于我国宗教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将长期存在这一现实所决定的。(为什么)

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开展国际友好往来、促进世界和平等。

各宗教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神学思想建设上,提出了一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观点,如佛教提出的“人间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齐同慈爱、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等。这些合乎时代精神的神学思想,极大地激励着我国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与建立人间天堂的伟大事业。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全体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靠保证。(表现)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巩固反帝爱国运动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成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要求他们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起,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要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在国家的引导和管理下,宗教组织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追求和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使广大信教群众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努力。三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使宗教在深层次上与

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近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教务指导委员会,进行“解经”工作等,就是对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初步尝试的具体体现。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这方面迈出新步伐、做出新贡献。

在“积极引导”中具体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快宗教法制建设的步伐。三是提高宗教人士自身素质,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四是不断加强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怎么办)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来说,重要的是在“积极引导”上下功夫,在引导的过程中不断克服不适应的方面,使宗教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议宗教与社会管理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根本要求,也是宗教关系和谐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相适应?相适应的可能性在哪里呢?严格讲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很大差异,但它们有大同的理想,这个大同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都希望改善人民的生活,希望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也是各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个大同,也就有了相适应的基础,就决定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适应,也完全可以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宗教界自身,叫主动适应;一个方面是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相适应。

一、宗教在政治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爱国 爱国爱教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倡导“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倡导“慈爱和同,济世度人”;基督教倡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诚命”等等。宗教虽然是可以跨国界的,但信教者都有自己的国籍。信仰真主也好、上帝也好、佛也好、道也好,都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都有至高无 上的地位,但是信仰宗教的人们,都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就要求与现实社会相适应。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讲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如果我们祖国不富强,没有完善的发展制度与和谐团结的社会制度,就没有宗教存在的安定环境。因此,要把爱国爱教的基本原则确定好,实现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2、守法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每个信教群众,既是教民,但同时也是国家公民,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为行为的准则。在政教分离这样一个大原则下,国法大于教法,教法必须服从于国法,宗教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而享有特权。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认识,共同的发展方向。

3、团结 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团结包括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不同宗教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和同一宗教内部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如果这三个方面团结都搞好了,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国家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因而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包容;不同宗教之间以及同一个宗教内部也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

二、宗教在文化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中国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开始注重儒术,儒家思想体系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思想 体系。尽管这样,宗教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影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都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在和中国文化的交融中,丰富了中国文化,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正因为各种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才有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世界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宗教,现在绝大多数都消失了,只延续下来几个思想体系,或者几大宗教。消失的宗教在文化上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延续下来的宗教在文化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相适应的。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宗教也一样,千年以前讲的话和现在讲的话,语境是不一样的,虽然原著的话没有变,但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对它的诠释是不一样的,理解也会出现不同。因此,任何宗教只有与社会相适应,才能继承、发展、壮大。

三、宗教在经济上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在经济上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是说让宗教团体或宗教活动场所去经商做生意,而是要引导信教群众把思想统一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上来,要通过在信教群众中开展科技脱贫、勤劳致富以及帮扶等活动,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此外,还要支持并引导宗教界开展正常的对外友好往来,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中央 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和各宗教倡导的理念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1、以人为本的观点都是一致的。

2、保护环境。由于人为等原因,世界气候在变暖、环境遭到破坏,许多生物物种已经灭绝,这些都是包括宗教在内的人类社会共同关注,并希望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3、重视学习科学技术,注重积累新知识和探求未知世界。

4、讲诚信。各个宗教都倡导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道德价值观,这些道德价值观一直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受到普遍认同。所以,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约束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抵制利益竞争造成的道德滑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有回族重商的传统和理念等等,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宗教在社会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方面的相适应,就是要致力于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引导宗教界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慈善活动,使宗教自觉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一个稳定而和谐的因素。

1、人自身的和谐。现在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各种利益竞争非 常历害。发展有快有慢,人有穷有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就容易产生怨言,就容易得病,长久下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安定都不好。怎样调整心态,让自身心理平衡,宗教有着独特的作用,宗教讲道德、讲心理安慰、心理疏导的东西多。

2、人与人的和谐。

3、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破坏自然越历害,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也越来越多,所以人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自然方面,宗教界应发挥,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五大宗教的七个全国性宗教团体,都是解放后成立的。其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是在解放初期成立的,是民主革命和反帝运动的产物,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产物。宗教团体要把带领信教群众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这些年中国宗教界也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如基督教界倡导神学思想建设,伊斯兰教界倡导解经工作,天主教界开展民主办教,藏传佛教依托寺院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在探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是有积极的意义,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今后要在继承各宗教团体的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主动创新。

1、坚持、弘扬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教义经典、教规法规。各宗教的教义大部分都是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应予以坚持和弘扬。如穆罕穆德要求人们的学习要从摇篮到坟墓,现在这个思想叫终身学习,这是对人类 很大的贡献。

2、要对教义教规进行积极的阐述,尤其要解释好过去有误解、或者是一些不清楚的部分,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经典多是一两千年以前形成的,作为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专家,都要思考如何准确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解释,这既是对宗教负责,也是对信教群众负责。

3、要淡化不相适应的部分。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宗教也不例外。要逐渐淡化宗教中某些消极的、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东西。

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很重要的是看宗教界人士,没有丰富的学说,没有开阔的眼界,就不能看出这些问题。同时在做阐释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到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

当然我们也知道,宗教历史很悠久,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一套制度,这种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说我们采取一个措施,就能够适应了,就完成适应了,这个过程会始终伴随社会主义制度向前走。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了,宗教可能还存在,但不能因为相适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在就什么也不做了。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 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 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 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浅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大目标,要使其变成宗教界的具体行为,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宗教界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个是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行政领导,这两个基本条件都很重要,但关键是加强政府的行政领导。xx局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组织领导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做的事情很多,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宗教工作部门要一个个作出计划安排,同时要很具体地组织落实。有些报告会、座谈会以及参观调查活动,都要宗教工作部门联系、通知,还要解决经费、车辆等问题,必须做到早作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效果。至于宗教界出国访问,接待国外重要宗教团体,我们宗教局全力协助,大力支持,使教会的接待和出访工作圆满成功。二是引导宗教界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长期以来,xx局引导宗教界与政府劳动人事、财务审计、公安、消防、文物管理、城建规划、物价、卫生、外事、创建精神文明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接受他们的监督指导,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讲究领导方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讲究领导方法。注重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宗教界上一个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项目,首先必须摸清宗教界怎么想,有没有条件和可能,防止盲目性。其次是促进宗教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除引导之外,抓检橹傅肌⒆芙嵬乒憔橐埠苤匾=昀矗?span lang=en-us>xx局注意发现这方面的先进典型,做到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民族宗教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表彰或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推动面上工作的健康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xx局宗教工作中一项崭新的任务,我们的工作只能说才开始起步,引导协调的力度和深度都不够。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该是我局宗教工作的中心,也是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宗教方面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展开,这样,宗教工作才能上路子。实践还体会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充分调动宗教工作部门与爱国宗教组织的积极性,这两支队伍一定要互相尊重,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宗教工作才能做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事业才能办好。宗教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在引导上下功夫,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引导的思路:

1、“引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切入点。首先,加强政治引导。通过办班学习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引导他们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使宗教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真正做到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再次,注意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自身优势,引导他们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第四,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开展国际友好往来,扩大我国的政治影响,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实现祖国统一和经济建设服务。

2、“引导”的前提是自身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宗教工作干部要通过对宗教理论的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党关于宗教工作总的理论、方针、政策已基本形成,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还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上升到政府高度,形成新的理论观点。有些具体政策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还要善于调动学术界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共同研究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好宗教界人士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引导宗教界人士进行宗教理论的建设。这些年来,各宗教在挖掘有利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摸索尝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理论建设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人过分强调“因信称义”,夸大信与不信的对立,还有的大讲“末世论”,这些落后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消极作用,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对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作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阐述,既要注意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又要注意适合信教群众信仰上的要求,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积极向上、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理论体系。

3、“引导”的关键是抓好接班人的培养。教职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因素。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爱国宗教职业人员,对我国宗教组织的将来面貌具有决定意义。宗教局有责任也要有意识地物色一些年轻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好、文化素养较高、对教务热心、在信徒中有一定威信的教职人员,悉心加以培养。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宗教发展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承上启下,带领广大宗教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4、“引导”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爱国宗教组织建设。爱国宗教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宗教界人士与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的对象是信教群众,工作的目标是按照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努力办好宗教事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统战、宗教部门帮助提高爱国宗教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同时,对爱国宗教组织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力量比较强的,要固本强身,比较薄弱的,更要输血充电。近几年来,我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加强爱国宗教组织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这项建设工作做得越好,越有利于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越有利于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沿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前进。

5、“引导”的基本保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宗教团体与其他社会团体一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完备的工作程序,不仅影响宗教团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易造成宗教团体内部的混乱。因此,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宗教团体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宗教团体自身管理的需要。不能以宗教经典来代替规章制度,我们要帮助他们建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外事制度等各项制度,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不能出现制度形同虚设的状况。民主办教是保证各项制度得到落实的最有效的机制。这是天主教提出来的,是中国天主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的体现。这个机制同样也适应于其他宗教。国家提倡依法治国,教会也应该按章办事。民主办教就是要实现由少数人决策向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转变。xx市在民主办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推广中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总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课题涵盖了宗教工作的所有内容,在实践中还会遇到形形式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需要我们切实调动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拓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路子。

第四篇: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是十六大报告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的阐述中,所包含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常被称为“四句话”,其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是正确地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宗教问题。理论和实践证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非常合理的、重要的、必要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由我国宗教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我国宗教具有“三性”的特点,这“三性”正是叶小文同志在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所概括总结的。它们是:

1、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自从产生后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和规律,还将伴随着人类走向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因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2、宗教的群众性

从我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数、比例及影响来看,对宗教不可轻视。泽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说:“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信仰群众看作积极力量和与党有着血肉联系,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1世纪,时代要求我们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去。正确处理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他们当中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他们,群策群力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宗教的特殊复杂性

宗教是一种信仰,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与社会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它往往同政治问题、社会经济制度等相联系,涉及到群众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尤其是在现在宗教越来越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民族关系甚至有的冲突、战争在一起。如何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这是一个很敏感、复杂的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和慎重对待。还有不容忽略的是,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妄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好地认识宗教的特殊复杂性,明辨深思,对渗透要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来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必然的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由宗教自身的特征决定的,既然宗教与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既然信仰宗教的有不少群众,既然宗教是特殊复杂的,那么,我们就要使宗教成为社会中一个和谐因素、各级力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宗教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所处的社会处境相适应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各种宗教的存在和向更高层次发展,事实上都是与所处的社会不断适应,不断进行整合。宗教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断要调整自己,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做些改革,如基督教历史上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就是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必然遵从并服务于它所处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例如中国汉地佛教就是这样,东晋时代的佛教领袖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释道安传》),明确指出佛教必然对国家和社会采取的适应态度。同时这也不违背宗教经典和信仰。中国各宗教具有爱国爱教的传统,特别是宗教中的伦理道德,是可以在伦理道德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徒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宗教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相适应不仅包括宗教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且还包括努力挖掘宗教思想的优秀成份。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界理所当然地应和全国人民一道通过自己的方式投身于这一事业。这要求宗教徒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思想中有

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发挥宗教文化道德的功能。用教义教规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导信教群众面向现实,服务社会。

从实践上来看,中国宗教就一直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举例来说,解决后天主教、基督教发起了爱国运动,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我国宗教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国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一步。尽管宗教徒的信仰与别人不一样,但他们仍然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热爱人生、热爱社会主义,并且实践教义不断行善,服务众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如基督教倡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戒命”,主张民主办教;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伊斯兰教倡导“两世吉庆”;道教提倡“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等。这些入世主张促进了教徒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积极参与抗洪救灾,济贫扶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发起了“宗教反邪”(即反对邪教“法轮功”)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体现了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实践证明:宗教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和动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我国的宗教事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宗教事业是不可忽视的,也要建设好。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十分重要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宗教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一直注意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尊重和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努力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有的宗教界人士还参与国家的政治协商,成为政协委员,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具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机制,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把他们的意志和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中来,万众一心搞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虽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不同,但这种差异是次要的,而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若双方“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 是完全可以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利国利民,具有合理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怎样才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那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确保公民信教权利和宗教团体合法权益,还要努力培养一支爱国爱教、有宗教学识并在信教群众中有权威的教职人员队伍,尤其是要加强对年轻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加强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只有这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落到实处。

第五篇: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都深深根治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组织体系,一切社会结构的改革都围绕着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进行。而与此同时,宗教与新社会制度的不适应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存在着根本分歧;宗教的领导权曾被反动政治势力所控制;宗教内部存在着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帝国主义实力仍利用宗教从事反对新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方针。江泽民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精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他说:“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就会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法律引导和原则引导,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科学体系。

第一、政策引导,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是尊重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了宗教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合理性,保障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法律引导,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党和国家才能

不断建立健全宗教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制度,逐步树立法制权威,使党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打击各种打着宗教旗号,危害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敌对势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

第三、原则引导,即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针对西方国家利用宗教人权所进行的攻击,我国宗教界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就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开展对话,反对在国际宗教人权领域搞对抗;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实际致力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反对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各个宗教共同为世界和平努力,反对利用宗教搞暴力恐怖活动。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主要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这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政治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群众性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利于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相适应,关键在于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经济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在当代中国,“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积极引导宗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中国各宗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要鼓励宗教界在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服务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宗教界所具有的广泛对外联系的优势,主动为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要借鉴中国宗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导西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于

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多做贡献。

文化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宗教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崇高境界消退、道德理想沦丧等负面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宗教可以利用宗教教规和戒律,发挥自己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批判功能。此外,宗教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以借鉴。

社会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中国宗教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包括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爱人利他的传统,爱国爱教的传统和关爱自然的传统。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宗教界需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与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事业的力度;三是培养人格高尚、知识丰厚、爱国爱教和富有开创能力的宗教人才。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全面的、多层面的课题,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从全方位着手,采取多途径、多路径的方式加以引导。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的宗教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宗教一定能够积极地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一定能够在政府和法律的保护之下更加健康地发展。

下载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自治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

    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自治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党......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改......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五篇范例)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宗教的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怎样看待宗教问题以及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内容,主要结合当前宗教发展的现状,新兴宗教与传......

    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因材施教 积极引导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广西昭平县中学胡昌西 “因材施教,积极引导。”是每个教师和班主任必须严格遵循的两项基本教育原则。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按照这......

    积极引导 打开思路

    积极引导 打开思路 本文所属专题栏目是【】 作者:姜 廣 生 文章来源:星星点灯 本文积极引导 打开思路由小学名师教学网HBteachers.CN收集整理,感谢原作者。更新时间:2011-11-17......

    积极引导,才能不断进步美文

    孩子的成长,需要恰当的引导。主动的引导,会让孩子品尝到甜蜜的味道;被动的引导,则让孩子感觉苦涩的味道。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宋代,邵康节父子坐在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