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高的竞争在文化——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文化
更高的竞争在文化——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文化
一、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3年6月12日,宝钢提出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跻身世界500强,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这一追求体现了宝钢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即“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与创新的道路,争创一流的目标”。这一种精神、一条道路和一个目标,构成了宝钢企业文化的主线,也是宝钢25年来积累的精神财富和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际内容,已成为宝钢人共同追求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严格苛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严格苛求文化是一种实干和从严的文化,是一种基本的态度取向。“学习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学习创新文化是一种对外开放、崇尚科学、自主发展的文化,是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开拓性文化。“争创一流”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争创一流文化是一种面向全球,为民族复兴而追求卓越的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目标激励文化。
无论是创业期文化、转轨期文化,还是发展期文化、整合创新期文化,都体现出宝钢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宝钢文化体现了先进文化与先进管理的高度融合。宝钢文化是管理之魂,宝钢管理是文化之载体。宝钢文化与宝钢的发展水平相对称,与宝钢所面临的环境相适应,与宝钢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宝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先进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先进管理的保证。只有融合进企业管理实践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有竞争力的文化。其二,宝钢文化的发展,既保持核心内涵的延续性,又体现具体内容的与时俱进。宝钢文化的核心内涵始终围绕“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创新的道路、争创一流的目标”这条主线。虽然核心内涵没有变化,但其具体内容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这正是宝钢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都能保持持续发展的秘诀。从这一点上讲,企业文化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要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继承和发展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二、持续进行文化与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西方企业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文化治理的过程。宝钢在以法治企、完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文化治理。宝钢文化与管理坚持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以严格苛求为基础,走了一条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学习与创新的落脚点放在持续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上。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它的首要功能应该是关注影响公司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倾向性问题,统一员工的价值取向,规范员工的行为习惯,支撑并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宝钢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进行文化创新,营造一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氛围;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健全一套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持续进行机制创新,造就一支与公司价值取向相一致、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员工队伍;持续进行党建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中国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
(一)持续进行文化创新,营造一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氛围
为推进文化创新,宝钢开设了“观念与创新”论坛,一般每季度举办一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已持续数年,如今“观念与创新”论坛已进行到第十五次。在该论坛上,集团公司领导与子公司领导及有关方面就影响公司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广泛研讨,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观念与创新”论坛已成为宝钢进行持续文化创新的平台。
一年一度在集团公司核心企业宝钢股份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大会,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抓手。每次企业文化建设大会都抓住经营管理的关节点,提出主题,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年度阶段性目标。第一次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强势文化的理念、目标和框架,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的问题。第二次大会,明确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系统阐述
了建设以强化效率、精度、价值三个理念、提升学习、沟通、响应、改进四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组织。第三次大会,我们提出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构筑人才成长的事业平台,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健全一套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
企业文化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思考并不能使我们养成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具体的实践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宝钢文化的核心内涵要在管理活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中得以体现。
宝钢建厂初期就花8900万美元引进当时日本的先进管理软件,经过持之以恒的消化、吸收和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具有宝钢特色的管理模式。伴随着文化创新,宝钢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并以管理创新引导技术创新,达到保持竞争优势的目的。
世纪之交,由于全球钢铁总量过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迫使国际上一些著名钢铁公司在购买并重组的同时,寻找新的出路以提升竞争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像一股潮流在全球涌动。尤其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浦项实施PI(过程创新)所带来的效应,对我们触动很大。为了提升宝钢的核心竞争力,宝钢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了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实施ESI(系统创新)工程,率先在产销系统进行流程再造。从美国引入6б管理工具,开展了精益运营的试点。与此同时,还推出了价值链管理以及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2003年6月,为应对钢铁业上下游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以及钢铁业全球整合的现实变化,宝钢适时提出了一体化运作的战略举措,并逐步推行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和集团公司总部职能机构的扁平化管理。上述举措,赋予宝钢严格苛求、学习创新和争创一流的文化新的内涵。
(三)持续进行机制创新,造就一支与公司价值取向相一致、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宝钢严格苛求、学习创新、争创一流的文化,只有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的、永恒的生命力。以人为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涉及面很广。宝钢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从各个方面达到“凝聚人”的目的。
宝钢企业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宝钢的改革发展。2003年,宝钢的经营业绩令人鼓舞。完成粗钢产量1987万吨,完成利润131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204亿元,有望进入世界500强。宝钢面对新的外部环境、新的开放格局和新的竞争机遇,我们将以新一轮发展目标为导向,承前启后,因势而为,主动适应。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已有的竞争优势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强化,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大力发展具有宝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优势。宝钢将发扬严格苛求的精神,坚持走学习创新的道路,为早日实现“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思考题:
1.宝钢的企业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宝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
第二篇:宝钢的质量文化
第一届全国质量文化建设论坛论述摘选 宝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
新闻来源:中国质量协会发布日期:2008-6-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国清、张罗申
宝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勇于探索,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在建设具有宝钢特色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宝钢特有的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宝钢质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思想基础。宝钢在建设和生产的实践中,大胆引进了日本新日铁公司的生产、技术、设备、物资、能源、运输和组织等七种管理方式,在学习、消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管理中的经验,把引进、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2.坚实的物质人力基础
宝钢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同时,实施技术创新。以装备为例,装备建设从成套引进到分交、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直至以国内为主设计制造,使设备的国产化率由一期的12%提高到三期的82%以上。宝钢有效利用国内外智力,在一、二、三期的建设和生产中,通过频繁的人员往来,使宝钢能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的支援、支持,迅速掌握当代先进技术和管理。这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宝钢独特的厚实的文化底蕴。
宝钢在管理上实行“集中一贯”的管理体制,确定了“集中管理,统一经营,一贯负责,主要管理权集中在公司”的原则。坚持机构不重复,业务不重叠,生产、计划、质量、设备、采购等各项专业管理都由公司职能部门承担。二级厂不设科室,无对外经营权,各生产厂只承担带好队伍、搞好生产、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三项职能。大力推进社会化专业协作,所有辅助作业、生产劳务、生活后勤等均通过专业化社会协作解决。深化基层管理,推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作业长制、计划值制、标准化作业制、自主管理制、设备定点检修制等“五制”基层管理制度。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成为宝钢质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力支撑。
4.严格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质量文化的重要层面。宝钢在一、二、三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1992年起,宝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开展ISO9000体系认证,使质量管理逐步制度化,先后于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通过英国BSI公司ISO9001、QS9000和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1998年通过了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使各项管理逐步法制化。2003年开始对公司的管理文件进行全面整合,涉及标准化与各项规范、行为准则与评价体系等,成为公司完整的一体化文件管理体系,保证了管理有序,定期评审,发现问题,跟踪改进,建立起了科学、有序的自我完善机制。
宝钢质量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辐射作用,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领导的倡导、全员的积极参与。
宝钢历届领导,对宝钢的建设、发展和质量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一期建设中就提出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文化理念。股份公司成立后,领
导层提出“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目标,倡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满足股东、用户、员工、社会四方面利益协调平衡的经营理念。
宝钢始终把锤炼队伍放在第一位,在宝钢创业之初,围绕一期工程的建设、生产准备和投产等工作,我们在职工队伍中进行了“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的教育,提出了“确保8
5.9投产万无一失”的口号,形成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文化理念,成为当时宝钢职工和各路建设大军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以说“三感教育”和“85.9精神”鼓舞并且锤炼了第一代宝钢人,成为宝钢质量文化的源头。
宝钢20多年艰苦创业,在建设、生产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宝钢的质量文化对宝钢以“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创新的道路和争创一流的目标”为灵魂的企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
三是强调质量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集团公司强调质量文化建设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从管理中来到管理中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通过全员的积极参与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宣传、推广一线员工在科研生产中提炼总结出的好的做法和理念,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创建文化、实践理念,使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四是注重与当前各单位和型号的科研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各单位的文化建设都十分注重与型号科研生产相结合,在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运用和实践质量理念。型号科研生产队伍对质量基本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追求用户质量、过程质量、全寿命周期质量等理念已经在型号科研生产过程中变成实际行动。在长期工程实践中创造的一批产
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及系统化的质量规章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质量改进在体制与机制创新上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全面系统地保证了型号质量。
在全面部署“十一五”质量文化建设工作的时候,集团公司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预防型质量文化要坚持在质量文化建设的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上协调开展工作,全面系统地推进。要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全员对系统预防的认识,通过建立并有效运行系统预防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规章,通过创建积极预防的质量形象,共同分享实施预防所带来的成果。
2.建设预防型质量文化要坚持与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与各项管理工作相互协调,坚持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互动、互助、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使质量文化建设始终植根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肥沃土壤中,并在企业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建设预防型质量文化要研究探索深层次问题,不断深化质量分析,深入研究质量问题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调整体制、机制等产生质量问题的深层次要素,着手在质量理念、管理模式、政策导向等基础层面广泛开展质量预防活动,减少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稳固达到产品优质的基础。
4.建设预防型质量文化要直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研生产的特殊形势和矛盾,把传统质量工作的重心前移与建立新型科研生产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质量文化建设在科学创新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
第三篇:集团公司廉洁文化理念
集团公司廉洁文化理念
1、核心理念: 勤廉成业 正气兴企
廉洁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全体职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勤政就是干事,廉政就是干净。勤政是工作规范,廉政是道德规范。勤政与廉政这两种规范具有不同的约束力,两者的结合,使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广大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按照勤政的要求干事成业,扎实工作,又要按照廉政的要求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讲正气是做人之道,兴企之本,是必需的品格和气节。全体职工要自觉地把自我的人生价值取向与企业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聚合力而不散人心,顾大局而不搞小圈子,崇高尚而不随波逐流。我们正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珍惜发展机遇,巩固发展成果,时刻保持积极的发展态势,真正使峰峰集团如日之升,如约永恒。
2、系统理念
(1)教育理念: 教育为先 防范未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把教育为先、防范未然作为首要任务。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认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等,夯实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要通过针对性、系统性、持久性的教育活动和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务实作风,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2)道德理念: 知荣知耻 以德铸魂
民以文化之,企以魂铸之。知荣知耻、以德铸魂是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使全体职工正确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进一步培育良好操守。知荣知耻,就是心中有杆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标准不能混淆,界限不能模糊,更不能颠倒。以德铸魂,就是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执行要到位,是“爱岗敬业、诚信人生;严守法纪、规范人生;担负责人、成就人生;勤廉成业、灿烂人生”永驻企业。(3)自律理念: 用一切优良品质塑造自我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住自己。用一切优良品质塑造自我,是自我约束的尺度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修身以廉,塑造完美人格的根本途径。要不断勉励和塑造自我,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锤炼和升华自我。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熙熙攘攘中管住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人生追求不偏移,革命意志不衰退,道德品质不蜕变,尽职尽责不谋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从业理念:想做事 敢做事 能做事 做成事 从业理念既是对管理者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想做事”是愿望。就是要带着感情、责任、追求干工作,把干成事业作为人生不懈的追求。“敢做事”是勇气。就是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接受各种挑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把事情干成。“能做事”是本领。就是要勤奋好学,增长才干,以宽广的眼界和开阔的思路,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做成事”是目的,就是一切以事业为重,求真务实,勇于奉献,为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5)用权理念:重责 慎权 淡利
权力是从事的工作岗位职责所赋予的支持力量。权力意味着责任、义务和奉献。重责,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岗谋其责,认真做好分内的工作,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慎权,就是正确地、谨慎地行使权力。要夙夜在公,恪尽职守,使手中的权利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淡利,就是要有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境界,时刻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企业办事的岗位,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为职工办事的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责任就越重,要正确地运用权力,忠实地履行职责,促进企业干戈发展和稳定。
(6)监督理念:全方位监督 全过程约束
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永恒主题。全方位监督、全过程约束是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要形成聚力干事、正气兴企的大环境,就必须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规范约束,使权力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全方位监督是指通过采取上下监督、同级监督、自我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形成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发挥监督也是生产力的时代效应。全过程约束是指通过内外约束,使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中部超越范围,抵御各种诱惑,按原则和制度办事,牢固筑起“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廉洁防线,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为集团公司的发展提供健康平台和精神高地。
第四篇:浅谈上海文化营销策略
浅谈上海文化下的营销策略
——以闸北地区的礼仪为例
摘要:民俗使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时时刻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经济的发达程度不言而喻,她有着吩咐的文化背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她独特的恩华韵味,从中发现我们所需要的。在这样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呢?当然是其中所蕴含的商机与财富,这是我们营销人员所必须敏感的话题。关键词:闸北,风俗习惯,社会和文化环境,营销
当今的上海已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伤的经济大都市,之所以称之为经济大都市而不是文化大都市,因为上海的经济发展的的确确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也不为过的。上海的不是不发达,而是有很多可以研究思考的。再过硬的文化背景下,是存在着许多商机和财富的,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营销手段来挖掘这些潜在市场或者是再发现这些已被开发的市场。
一上海文化的大背景
如果从考古学上的马家滨文化算起,上海迄今有六千年的历史;如果从唐朝天宝十年(751)置华亭县算起,上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县算起,上海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从1843年算起,上海也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上海的民俗文化由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俗娱乐等民间习惯的总和。“分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合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头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其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常;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黄遵宪)。这句话非常鲜明地点出了民俗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即公共性与稳定性。同时必须说的是,上海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城市,不仅有大量国内移民,又有许多海外移民。不同的移民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的民俗文化内涵与外延,所以上海的文化背景机器的复杂与多样化。
二闸北地区的礼仪文化介绍
也许是因为上海是一个移民特多的城市,有关上海的文化的分析,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全体。其实上海的文化就是全国各地的文化的一个小缩影。
在闸北地区,旧时孕妇生完孩子要坐月子,吃麻油撒子,在孩子出生后满月的时候,父母要请亲友前来吃满月酒,吃酒之前要进行一个过桥仪式。而在满一百天的时候,还要为孩子剃胎毛和戴虎头帽,并办百日酒。在丧葬习俗上照顾要是要披麻戴孝(即为穿戴一百步做的衣服,鞋帽,近现代后简化为腰缠白孝布,在鞋帽上加缀一小块方布即可,皆需毛边),哭丧棒,摔火盆与撒路灯。而在婚姻嫁娶方面,传统的中国习俗还是可以看到的,但同时外国的文化也融入了上海这个大都市。创痛婚礼上,有压轿,走子孙袋与捅窗纸。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随着上海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新人也采用西方的结婚方式了,这也是一种趋势。上海的里弄文化也是不得不提的,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里弄里的居民生活习惯也发生着改变。新式里弄的住户,他们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邻里关系不如石门库那么亲密融洽,他们更注重小家庭生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便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了。居住条件的改变,使人们有了前所未
有的独立与自由。信息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疏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交往圈子越来越小,邻里关系必然会越来越松散,但这不代表邻里关系必然疏远,远亲不如近邻,无论社会怎么发展,邻里关系都不应该忽略。
三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营销
“社会文化是是只一个民族的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分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社会结构等的总和。”(引自《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六十九页)在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的环境下会有一个特别的营销环境,我们要根据特别的营销环境做出正确的营销策略。上海的文化特征就是一个混编,我们应该更具这一特征找到他潜在的市场。上海的教育水平较高,集中了大量高教育水平的英才,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比较现代化,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上海发展一些特色行业,以文化为招牌来打开市场。我觉得可以把外向人居多放在进行营销策略是考虑的重点,利用消费者的思乡情怀来达到扩大销售量。还可以细分市场,打出文化牌来吸引顾客眼球,比如专门吸引安徽人的徽菜馆,等等。
四 参考文献
郭国庆,汪晓凡 《市场营销学通论》
伊继佐 《民俗上海》
工商管理学院10市场营销(1)班杨少远
第五篇:2009上海公共文化情况报告
2009: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体现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体现政府履行公共文化职责。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上海“十一五”文化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上海要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内容健康、服务优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表现在:积极实施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提升服务等级;有序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设施网络;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支持系统初步建成,群文活动蓬勃发展;努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为了反映2009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情况,上海文化事业产业管理处、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编写了《2009: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报告》如下:
一、实施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近年来上海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五大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建设。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对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缩小城乡信息鸿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全市农民用户都能看上有线电视节目,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区县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将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列入为农民办实事工程。2007年底,上海全市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到2009年11月,上海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户户通”工程全部完成,满足了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宝山、南汇、松江、奉贤、金山等区对部分比较困难的农民群众,采取了减少或免除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月收视维护费扶持政策,如宝山区就采取了“二免一送”的做法,即对农民免收有线电视初装费,对困难农民家庭免收有线电视月收视维护费,区委、区政府组织机关捐款,为全区1000余户困难家庭每户赠送了1台25英寸电视机。崇明县农村范围广、地域复杂、住房分散,2007年前有151个行政村未通有线电视,还有近20万户农民无法收看有线电视节目。为了解决崇明农村看电视问题,县委、县政府率先改革郊县有线电视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联合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有线电视工程,将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列入县政府为民做实事的重大工程。现在崇明不仅完成了“村村通”、“户户通”的建设任务,还提前完成了数字化整转任务。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服务全覆盖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和扩大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上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纳入了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形成了一套政府强势推进的工作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模式。上海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为重点,结合上海中心图书馆向社区、农村、部队、企业、学校的延伸辐射工作,依托东方社区信息苑的服务网络平台,将文化共享工程与社区信息苑同步推进,截止到2009年10月,本市已建各级中心和服务点1930个。其中市级分中心1个,区县支中心19个,建在街道(乡镇)图书馆和社区信息苑的基层服务点441个,行政村和居委基层服务点1423个,建在市和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大学、高级中学、部队、企业、监狱、寺庙、南极科考船和科考站、卫星监测船等共46个。2009年新增基层服务点853个。目前,街道(乡镇)级基层服务点和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还不断向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体系延伸,实现了跨行业、跨系统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从2009年开始,上海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又与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主题馆建设相结合。目前,已经建成了虹口区曲阳电影资料主题馆、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生命科学主题馆、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视觉艺术主题馆、黄浦区文庙儒家经典展示主题馆、长宁区中国之窗国际主题馆、杨浦区上海近代市政工业主题馆、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金融主题馆7家主题馆,正在筹划建设的还有松江区上海地方文献主题馆、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等。这些主题图书馆内不仅开通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等网上服务和数据库查询,还将文献信息、数字资源、视频点播、展览讲座、网络服务等各种读者服务方式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了“文化共享工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使“文化共享工程”向布局合理、惠及全民的方向发展。各区县图书馆还在延伸服务点推送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内容,使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深入到部队、工地、外来建设者居住地等,充分拓展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范围。
(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根据中央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的要求,结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规划,从2004年起,上海规划每个街道、乡镇要新建、改建一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郊县的行政村要设置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集读书、阅报、上网、健身、科普、公共文化鉴赏、组织大众文艺活动等功能为一身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为了支持区县完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任务,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补助250万元,市发改委对金山、南汇、奉贤、崇明四个远郊区县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补助250万元。截止2009年11月,本市已新建或改建并通过验收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到165个。到2010年,本市将做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乡镇全覆盖。郊县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是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延伸点,要求设置图书借阅室、数字电影放映厅、多功能活动室、小型戏曲表演场所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为了支持农村完成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任务,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每个综合文化活动室补助2万余元,用于购置电脑、数字电影放映等设备。截止2009年11月,全市综合文化活动室达到1616个,基本实现了郊区县行政村全覆盖。
(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不断推进
为了实现国家关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结合上海的实际,本市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放映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结合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延伸点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工程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同步培育和发展农村数字影院,实现了“从露天到室内、从胶片到数字、从流动到定点”的农村电影放映“三个转变”。从2007年到2009年,上海具有农业功能的8区1县实现了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的全覆盖,建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1771个,其中行政村放映点1480个、居委会放映点291个、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点78个、其他数字电影放映单位72个,总放映点数达到1921个。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实现放映场次56625.2场(含放映短片折合成长片的场次数),其中行政村36672.2场、居委会13888场,总人次比2008年增加71%,达到5258937人次,农村广场露天的流动式数字电影放映场次全年达到6065场。
上海农村电影放映采用区电影管理站、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三级数字电影放映管理网络,率先在全国实现每个放映点至少每周可以看一场电影,全年观赏数字电影52场,放映影片全部取自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节目库,其中60%以上的场次放映具有农村公益版权的数字影片,并不断推出如“科技数字电影下乡放映”、“迎世博——禁毒法制数字电影下乡放映月”等主题放映活动,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五)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基本完成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和上海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及本市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部署,2008年起上海郊区农村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工程,2008年12月底,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将农家书屋工程列为2009年市政府为民实事十大工程之一。2009年,为了支持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特别是“农家书屋”的建设,市政府决定全市人均购书经费标准由1.8元提高到2元,计算标准由户籍人口调整为常住人口,新增购书经费当年全部支持“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上海“农家书屋”建设的最大特点是资源整合,依托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与东方农村信息苑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程共建共享。截止2009年11月底,已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市提前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全市完成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1513个,农民聚集小区书屋建设1个,共计1514个。
为保持农家书屋发展活力,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市新闻出版局制定了《上海市农家书屋出版物采购指导目录》,推出了上海“农家书香”五个一百活动:一是组织策划编辑出版服务“三农”读物,每年向农家书屋推荐100种重点图书;二是每年组织100场农家书屋科技文化讲座,利用出版单位作者资源丰富的优势,邀请一批科技、医疗专家和作家诗人深入到郊区县,向农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三是举办“农家书香”征文活动。每年组织评选100篇农民读者的优秀阅读作品集结出版;四是评选100名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表彰奖励一批在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积极分子;五是建立一支由青年编辑和局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农家书屋文化导读志愿者队伍”。
二、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上海“十一五”文化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用好现有基础设施之外,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纪念馆)和剧场,完成区县级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完成基本覆盖全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信息苑建设,使得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18平方米。这些目标的提出,有力推动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的建设。
(一)公共图书馆网络建设成绩明显
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市实际,上海的公共图书馆建设采取了“协作网合作模式和中心图书馆加盟模式”并举的方式,形成了纵揽市、区、街镇三级、横跨科研、教育等系统的公共图书馆网络。目前上海市现有公共图书馆236所,其中市级图书馆2所,区县级图书馆27所,街镇级图书馆207所,总面积39.8万平方米,社区一级覆盖率达97%。
上海中心图书馆建设是一项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全市图情服务质量和水平,并体现组织结构创新的开拓性的工作。目前,中心图书馆分馆已遍及全市各区县公共图书馆,重点已逐步向街道(乡镇)发展,至今已发展街道(乡镇)服务点82个。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基层服务点都实行免费办证、开通网上书目检索、网上续借、网上文献提供等服务。协作网合作模式是上海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创新机制,是公共、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全市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进一步促进了跨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形成。
(二)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门类、结构日益完善。
根据《上海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要大力发展公共博物馆事业,在原有上海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等革命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等名人纪念馆的基础上,根据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兴建一批行业博物馆;在原有国有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一批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博物馆,使上海公共博物馆的门类更加齐全,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这些年来博物馆(纪念馆)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递增,行业博物馆的涌现是一大特色,全市行业博物馆已近40余家,涵盖了银行、烟草、公安、司法、铁路运输、邮政、船舶制造、汽车、工艺美术、城市交通建设等几十个行业门类。到2009年11月已建成开业的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10家。
根据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从2008年3月10日起,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向社会长期免费开放。目前,已实行长期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约有50余家。同时,由于文物保护建筑、行业内部管理、高校校园秩序等原因暂未实行长期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也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免费参观活动。截止11月底,上海博物馆共免费接待观众约135万,其中单日最高参观流量为11,020人次。
(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不断深入。
社区活动中心建设是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上海社区服务“三个中心”的建设要求,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以基本文化服务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功能综合服务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基础平台和新型宣传教育阵地。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用面积一般不低于3500㎡,公益性服务面积不低于使用面积的90%。活动中心应每天开放,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56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正常对外开放;活动中心每年至少为群众免费提供12场展示展览,100种可阅读的报刊和1000种新书,提供公益性的电影放映100部(含数码电影),文艺演出活动100场(含群众文艺演出),培训讲座3000课时(含社区学校),上网100000小时(含社区信息苑);在服务保障与监督上,对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有明确要求,并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2004年至今,按照每个街道、乡镇建1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或乡镇可增设1个中心的建设要求,截止到2009年年底,已建成165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将在2010年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全覆盖。
三、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03年起,为了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海开始着手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支持系统,重点推进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基层文化团队为基础,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把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和改善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支持系统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别是支持基层文化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上海在完善原有市级、区级两个层面,主要依托上海图书馆、上海群艺馆、上海博物馆等以及区县图书馆、文化馆等提供的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公共文化内容支持系统以外,重点打造面向社区和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支持体系。依托东方宣教服务中心开发、制作、配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文明道德风尚的宣传教育产品和服务,目前东方宣教服务中心已具备按照不同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定期制作、输送特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产品的能力,已实现向全市各社区和121个定点中小学的经常性资源配送。依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东方讲坛配送各类公益性讲座,东方讲坛根据基层的需求和选择,提供世情国情市情、形势政策与社会热点、人生发展与道德成长、教育与管理、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知识、艺术鉴赏、国防知识、健康养生等十大类公益性讲座服务,截至2009年,东方讲坛聘请讲师2191位,举办点已达到334个。依托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配送各类课程教育产品,目前,全市社区学校达220所、4539个分校(教学点),覆盖全市18个区县220个街镇,其中90%的社区学校拥有独立校舍,为居民提供培训、讲座、技能、娱乐等四大类近千门课程。依托东方社区信息苑提供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和配送,通过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网上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接入、高清数字电影播放、多媒体培训等服务功能。东方社区信息苑直接建在社区,采用标准化苑点建设,实施直营连锁管理模式,坚持安全、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由非营利性机构上海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统一管理。2003至今,已建设运营基层东方社区信息苑276家,东方农村信息点1697家,覆盖全市18个区(县)所属街(镇)及行政村。依托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向各基层文化设施和群众文艺团队配送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七个门类专业文艺指导员,至2009年底中心派出辅导员已覆盖全市18个区县,超过5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要求中心配送文艺指导员。除了依托上述5个机构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和支持外,上海还依托全市中心图书馆建设工程和全市书刊借还“一卡通”工程建设,为基层“农家书屋”图书类配送和管理提供支持。
(二)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按照“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宗旨,上海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群众创新各种健康的文化活动样式,注重对各种新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发现、引导和支持,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一是积极推动群众文艺创作,支持基层群众创造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生活、具有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贴近群众生活、能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参与进来的文艺作品,仅 2009年就创作作品11295件。二是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成果交流,依托“上海之春”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两大文化交流平台,依托“天天演”、“周周演”广场文化活动,把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军营文化、农村文化建设中涌现的好作品,好节目进行集中展示,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支持系统,将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成果展示送到社区、农村和基层,使广大市民感受到优秀的群众文艺无穷魅力,据统计,2009年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2万场,参与人次3500万。三是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开展创建群众文化特色项目活动,基本形成了一街一镇一品,一区(县)多品的新局面,这些年形成的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豫园新春民俗灯会、社区少儿京剧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已脍炙人口。四是积极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支是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2009年培训社区文艺干部32次,共计8500人,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服务。一支是社区文化指导员和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配送一批文艺院团的专业人才下社区和组建一批热心于文化事业的具有专业文化水平的志愿者,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一支是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团队,对群众团队活动给予其积极的鼓励、有力的支持和有序的培育。现活跃在社区的文艺团队有10444支,开展的团队活动达38000余次。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上海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管理的模式,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绩效和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适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
(一)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合力
为了协同各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海成立了市社区文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文广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等相关单位组成,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推动各方面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有效落实公共文化国家重点工程。如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市委宣传部与市农委、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广局协同,以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平台,汇集“农家书屋”和农委的“农民科技书屋”,同时与上海公共图书馆的流转体系相结合,不仅解决了前期投入问题,也借助图书馆的图书流转机制较好地实现农村图书资源的周转、更新,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
(二)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能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上海在实践中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在产权不动、公共财政投入不减、公益性服务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委托管理。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委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自己组建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第二种是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部分活动或服务项目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机构管理。从实践来看,委托社会机构管理的优势在于专业服务能力较强,人力管理成本较低,运作比较规范,效果相对较好。比如,上海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民营专业机构负责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运行,并在专业管理团队与社会居民之间建立了规范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了社会专业机构管理运行、政府负责保障基本运行经费、社区居民参与并监督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在政府、市场、社区群众三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走出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委托管理的新模式。
(三)创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能 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文化事业的重要手段。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先期研究制定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含资源指标、管理指标、服务指标、绩效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等指标。2008年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试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2009年继续对重大公共文化活动、公益性文化资助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财政投入等研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逐步推行第三方评估制度。
(四)引入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水平建立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逐步建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央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信息联网,及时、准确采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深度分析,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日常管理,能及时采集、汇总和分析中心的使用、服务情况,经过试点,现已在全市4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行。
近年来,上海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上海将继续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按计划、有步骤的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运行有效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