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05: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

第一篇: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

[自由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独立人格][] 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

[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

《玩偶之家》的娜拉一直以来是妇女觉醒与解放的代名词,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一个出走后的娜拉。

文章侧重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剖析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人性善恶,进而结合其他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妇女解放的根本路径,阐明对觉醒的女性而言,自由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独立人格。

关键词:出走;形象;社会阶级;独立人格;觉醒 ;形象分析

1“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主人公安娜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时,姑母做主把她嫁给了大她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时的安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只是尽着别人告诉她的应尽的妻子职责,维持着夫妻名分。表面上看这个家庭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楷模,实际上卡列宁压抑着她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安娜履行了教育儿子、爱护丈夫、参加必要的家庭社交的义务,但是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妻子应该得到的爱与温馨。在这个表面上高贵体面的家庭里,安娜长期忍受着无爱的苦痛和精神上的压抑。在这种无爱婚姻中,女性只是以男人的物件身份生存于世,不具有和男性一样的自由、平等。

不甘心永远被这种无爱婚姻束缚的安娜,走出了家庭,也与此同时她舍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在上流社会的地位、自己的人格尊严。然而,与安娜毫无保留地付出不同的是,渥伦斯基对待安娜的态度却没有那么坚决。他对安娜是有所保留的,他可以忍受与社会一时的对立,但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对不可能维持长久。因而,当上流社会让他在地位和安娜之间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名誉。安娜搏尽人生所有换来的爱情竟成了取她性命的“刽子手”。她企图用生命的代价来惩罚渥伦斯基,但实际上,她惩罚的只有她自己。

安娜是一个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和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作者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安娜还

是少女的时候,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命的热切向往之情。

安娜最初的内心冲突,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狂热渴望,来自于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关系的追求,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伪善的厌恶。她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环境,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对渥伦斯基的爱激起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藏在心底的被压抑的东西驱动着她。她不愿意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

2“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热爱生活,她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己。她为了偿还给丈夫治病的债务而又不让丈夫发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夜晚偷偷领些抄写工作来干。她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她相信海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诺言。可是,事实最终使她醒悟过来,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虚伪的人,她幻想出现的所谓奇迹并没有出现。当海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还有别的同样的责任”,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玩偶之家》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和家庭关系上的假象,揭露了在“幸福”、“美满”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并提出了妇女解放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抨击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控诉书,是一篇妇女解放的宣言书。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通过层层剥笋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理,展示人物性格。第一幕开始时,娜拉给观众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拯救丈夫而自我牺牲的往事,使观众立即感到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随着同海尔茂、柯洛克斯泰的谈话,娜拉的性格和思想层层揭示出来,一个头脑清醒、渴望独立自由、愿为真理而奋斗的高尚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剧中的次要人物林丹太太同娜拉一样高尚。她自食其力,富有牺牲精神。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

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寻找工作到处奔波。易卜生笔下的这两位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显示出易卜生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娜拉走出家庭,她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1879年《玩偶之家》首演之后,娜拉离家出走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娜拉走后怎样?她将怎样生活下去?是堕落还是回来?有没有其他解决途径?如此之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后来也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的中国知识分子,由此成为世界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女性要摆脱生活中固定地发挥妻子、母亲的社交功能,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意愿,走到社会中,积极争取自己的尊严,而不是男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玩偶。女性不再是爱情生活的奴仆,而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正如舒婷《致橡树》中所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娜拉的出走不是为了寻找爱情,而是要寻找作为一个女人的独立性。她告诉人们,妇女的人格高于妇女所珍惜的爱情。她所否定的已经不是建立在浮华上面的无爱家庭,而是对传统的夫权思想的否定。

3娜拉与安娜对比

娜拉和安娜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是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同样是在婚姻家庭中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样是反叛社会对于女性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

3.1身份、地位

娜拉和安娜两人在作品中都是以一个婚姻家庭中的妻子形象出现的,她们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也具备做母亲和妻子的幸福。

娜拉是一个好母亲,她可以和她的孩子们疯玩,而不顾及到一个母亲的严肃性。在送走了林丹太太后,孩子们回来了,娜拉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还居然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在圣诞节前夜出去买东西,买的全是孩子们的礼物,还有佣人们的礼物,给她自己什么都没买,唯一的就是那包偷着买的杏仁饼干。

安娜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的情况下,安娜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安娜和别的夫人一路同车,各自说着自己的儿子.象每个母亲一样,安娜

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她发自内心地爱着谢辽沙,儿子也很爱她。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那时安娜已经离开了卡列宁及她曾经的家,可她仍没忘记儿子的生日,毅然地偷偷地回家看望儿子,可见安娜是很爱自己的儿子。

3.2爱情

两个作品中都围绕了“爱情”一词展开了丰富、详细的描写,分别写了娜拉、安娜的感情生活,描写了她们的爱。

不同的是,两人的爱情本质不一样。

娜拉是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借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甚至不惜受人威胁,也要将丈夫的病治好。可这一切并没有感动丈夫,在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泥娃娃”,从未有过独立的人格之后,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娜拉最终毅然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而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爱不是对丈夫的,她与丈夫之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亲情。在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沉睡心底的爱的意识才被唤醒,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她开始勇敢追求,寻求那种从未有过的爱情,于是和家庭、和丈夫决裂。但她错误的一点是,她以为可以给她带来新生活的是渥伦斯基,是爱情,其实不是,只是将自己陷入了另一场悲剧。最终,处在痛苦中的她只能以死来作为唯一解脱。

结论:

娜拉、安娜这两个女性都是资产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是她们都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找到自己命运的出口。在她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她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出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关。娜拉与安娜在当时社会里,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家庭主妇,她们不可能像现在的女性一样自己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她们只能在经济上依附于某一个男人,无论这个男人是谁,都注定了其从属地位,注定了独立人格的难以保全。对于娜拉来说,她离开海尔茂,在那个时代,她只能选择回来继续依附,或者依附他人,也就是堕落。而安娜,不管是她丈夫还是渥伦斯基,不管她所依附的人是不是爱她的还是她爱的,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

在于,她无法寻找到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一场悲剧是注定了的。对于女性来说,必须要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可以支撑自己独立站立在地面上的东西,才能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 陈小波.五四文学中觉醒后的“娜拉”意象[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3).[3] 易卜生.玩偶之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 路德维希•帕萨尔格.易卜生传.北京:北京译文出版社.1882.[5] 钟翔.郭沫若对易卜生的接受——重读娜拉的答案[M].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8.[6] 梅启波.易卜生戏剧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播——从“娜拉事件”谈起

[M].武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7] 舒婷.诗刊[M].上海:上海出版社.1979.[8]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北京:文艺会刊.1924.恩

[9] 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东京:天义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08(25).[10] 叶松青.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6(68).[11] 崔玲.黑暗王国的新女性[J].安徽:皖西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6).[12] 张华新.从原型批评安娜与娜拉[J].延安:延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

(30).[13] 李林.对安娜形象的在思考[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50).[14] 陈红星.安娜·卡列尼娜之安娜新评[M].北京:现代语文.2009.[15] 杨丽.安娜形象分析[J].河北:河北师范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

第二篇:比较文学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学结课论文 姓名:韦丽

学号:20112478 年级:2011级

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摘要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关键词:《饮酒》《茵纳斯弗利岛》文笔特色中西文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该诗以比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的无限的哀惋之情。虽然他已隐居多年,但诗中依然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而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对于《茵纳斯弗利岛》这首诗,叶芝在其《自传》里有过这样批评:“我已开始放松节奏,以避免雕饰及其所引起的俗众感情,但我仅仅偶尔且模糊地理解到我必须只用普通句法为我特殊的目的服务。要是这首诗再晚两三年写,我就不会在第一行用‘我就要动身走了’。”诗的结尾运用倒装句,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显示了他就精湛的写作艺术。

本文我们要比较两位诗人的两篇诗作的异同及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第一章浅析《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不同 1.1 两首诗作者所受文学影响不同

隐居躬耕最接近于其理想生活。两晋以来,诗歌往往带有显著的道家色彩,特别是玄言诗更是玄理之境的象征。“南亩”人迹罕至正是适于遁世隐居之所,陶渊明在此体会到了“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这更使其隐逸躬耕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他在自然与现实中建立了联系,因此田园、隐居也就成了其归隐之想的实践方式,他在其中保全了其真淳朴素的本性。因此,陶渊明的诗歌就与魏晋以来玄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与田园隐居躬耕的生活相融合,具有真实的现实体验。而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诗风,所做的诗也尝试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许多诗中叶芝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其诗作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在该诗中,叶芝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1.2 两首诗各自的描述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这首诗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而叶芝诗的前两节是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景物以及他在那居住后的生活的设想性的描写,他构想自己在那个岛上的生活必定是宁静舒适的,必定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在茵纳斯弗利岛的渴求。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内心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甚至听到茵纳斯弗利岛对他的召唤,感受到水声拍打湖滨的声音对诗人到来的盼望。1.3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加之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因而走上了归隐之路。而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苦难的爱尔兰民族挣扎在贫穷失地的边缘。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了著名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以叶芝为代表的文学家们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神秘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以爱尔兰的本土题材为表现内容,旨在深层次地挖掘爱尔兰的民族传统,从而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振兴爱尔兰民族文化。第二章《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相同点 2.1 两首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相同

《饮酒》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景、情、理交融于一体。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茵纳斯弗利岛》全诗风格与《饮酒》一样朴实,精确。将隐居地描述得真实可感、生动具体。同时对不同时辰的美景的描写,展示诗人心灵的静美,使诗的整体结构跌宕起伏,于严整中又有变化。

总的来说,两首诗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从音、形、意多方面体现出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2.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同

两首诗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陶渊明所作将其归隐生活的一些场景和生活的自然环境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来,充分反映了他酷爱宁静和自由的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叶芝所作也没有直接赞美茵纳斯弗利岛的诗句,但描绘岛上的景物以及诗人在岛上的生活图景,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钟爱。诗的结尾,诗人写自己感受到岛对自己的召唤,更是体现诗人这种钟爱之情的深切和真挚。

第三篇:比较文学论文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比较

鲁迅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曾写道:“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悲剧所反映的一些历史和感情都比喜剧多且真实。而我国历史上的悲剧相对较少,而且有些有些悲剧已经失去历史真实,所以对于悲剧,我们更应该正视。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小说、剧本等,最让人熟知的便有《孔雀东南飞》,当然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描写爱情的发展来反应历史和爱情观等方面。而在西方历史上,最让我们所熟知的爱情悲剧不外乎英国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和朱丽叶》。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点吗?

首先尖锐的矛盾 冲突:《孔雀东南飞》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创作的,它主要描写的是嫁给焦仲卿的刘兰芝在婆家的生活。从文章前面的描写中得知刘兰芝是一个有才有貌且很勤快的女子。在婚后她也孝顺婆婆,善待小姑。那为什么她的婆婆会对兰芝产生那样嫌弃的想法。这就是矛盾的所在。在文章中焦仲卿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娶一位能对儿子仕途有所帮助的媳妇,同时,因为兰芝婚后一直无所出等原因,让焦母对兰芝产生了嫌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也是在封建时代,由于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不能在一起。主人公都想追求他们的爱情理想,但是却都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中国的封建家长的权威和英国的封建家族的利益。他们所反映的便是自由,人性与限制,反人性的矛盾。

其次,他们的结局具有相似性。《孔雀东南飞》中由于焦仲卿与刘兰芝他们无力反抗父母兄长的安排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也是因为无力改变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分开,朱丽叶在神父的安排下吃了“假死药”,而不知情的罗密欧却以为她真的死了,在吻了朱丽叶之后服毒自杀,而假死的朱丽叶看到了心爱的人已死也没有活着的念头,拔出了罗密欧的剑刺向了自己。死亡终究是悲凉凄惨的,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当现实再也不能容许男女主人公那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实现的时候,那么这种死亡就是对刻薄寡恩的现实的最大反叛和抗拒,我们不能说他们无视生命,只是他们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他们才坦然无畏地选择了死亡,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高贵与充满尊严。无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以他们短暂却耀眼的人生,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双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还是不可调和,而弱小的他们只能死亡来结束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第三,主人公死后,双方家长的相似性。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死亡让他们两家人有了悔不当初的想法,于是有了“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同样也是相似的反应。两人的死亡让两家的父母完全清醒了过来,消除了以往的积怨,却再也唤不回儿女的性命。两家人为他们在城中为他们铸了金像来纪念他们。另外一方面,中国和西方的爱情悲剧却也有不同。

《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在于封建思想的牢固。中国历来的儒家思想深刻侵入了世人的头脑。兰芝面对婆婆对她的指责不能反驳体现的儒家思想顺从公婆,焦仲卿对母亲的顺从则表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因为这种无条件的顺从思想才导致了兰芝被遣回娘家的命运。而被遣回家的兰芝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下。更有“三从”之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由于兰芝父亲早亡,所以她只能听从兄长的安排。而正是这些禁锢的封建思想才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悲剧无法更改。

显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与中国有很大差别,他们追求自由,希望能将人从那封建中世纪的神的统治与禁锢中解放出来。他们勇敢而无畏,寻求各种方式追求想要的东西,即使结局也是死亡,但他们曾经为之努力过,他们的悲剧不同的。

最后两篇文章的作者关注了现实人生,有了世俗愿望。即使只能展示刘兰芝与焦仲卿充满苦涩与悲凉的一生,只能以魂化双飞鸟这样的想象情节来表达自己善良却无奈的祝福。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却以将那时候新兴的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武器,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尊严,是以在他笔下的这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展现的青春与爱情巨大的力量不但冲破了封建伦理势力和家族利害的包围自由地恋爱、结合,而且还让两大家族和解,让温情代替冷膜,爱的春风消融恨的坚冰,从而显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这都显示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光明的出现。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品展现了相同的不为世俗所困的爱情悲剧,生命有限,追求不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去追求我们美好的生活。

第四篇:安娜形象分析论文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目 录

写作提纲„„„„„„„„„„„„„„„„„„„„„„„„„„„(1)内容摘要„„„„„„„„„„„„„„„„„„„„„„„„„„„(2)关键词„„„„„„„„„„„„„„„„„„„„„„„„„„„(2)

一、绪论„„„„„„„„„„„„„„„„„„„„„„„„„„„(2)

二、本论„„„„„„„„„ „„„„„„„„„„„„„„„„„(2)

(一)《安娜·卡列尼娜》简介„„„„„„„„„„„„„„„„„„„(2)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3)

(三)《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深层挖掘„„„„„„„„„„„„(5)

三、结论„„„„„„„„„„„„„„„„„„„„„„„„„„(6)参考文献„„„„„„„„„„„„„„„„„„„„„„„„„„(6)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写作提纲

一、绪论

本文通过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了托尔斯泰有关妇女、家庭问题的思想。作家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的落后一面,同时又是特定时代、特定个人的产物,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

二、本论

(一)《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1、《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1、安娜形象的塑造及创作来源

2、安娜形象塑造相关的人物及关系

(三)安娜形象的深层挖掘

1、安娜内心的渴望

2、安娜死亡的悲剧

3、安娜所体现出的作家主观情感

四、结论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沈勇彬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了托尔斯泰有关妇女、家庭问题的思想。作家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的落后一面,同时又是特定时代、特定个人的产物,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形象;妇女家庭;作家思想

一、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一)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19世纪60年代处在俄国历史上大分化大裂变的新旧交替时期,1861年实行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资本主义从此获得了空前的张力,自下而上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古老传统社会的根基。陈腐不堪的贵族庄园经济日渐萎缩,来自英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俄国思想界,日甚一日地冲击着旧的传统思维。另一方面,贵族阶级却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安娜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新旧思想激烈拼搏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安娜出身极为高贵,可是她的命运却很不幸,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姑母家里。在她17岁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37岁的省长卡列宁。他最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活。这对于人格高洁并以感情为第一生命的安娜,无异于地狱般的煎熬。尽管如此,安娜仍然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安娜曾经试图去爱丈夫,可是 丈夫根本就不值得爱,由此,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当她遇到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而最终,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塑造

(一)《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的创作来源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

《安娜·卡列尼娜》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它感人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也由于它在艺术上非常完美,技巧上颇多独创之处。在塑造安娜的形象上,作家溶入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始终注意显示安娜的美,写她的肖像美、动作美、服饰美、从容的风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从正面刻划也从侧面描写,把她与另一少女吉提对比衬托,更让她与枯燥冷漠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照;心理描写的生动贴切达到了“辩证法”的程度,安娜的常态心理、变态心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两条线索形成对照,在对比中对两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作了评价。|

(二)、安娜形象塑造相关的人物及关系 其

一、安娜眼中的上流社会。

作为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安娜在遇到弗龙斯基之前,她穿梭于社交界的各种舞会、宴会,穿着华丽的服装,她为人处事很得人心,过着悠闲、豪华的贵族生活,没有人看出她有多么讨厌这种奢靡的生活,多么的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自从遇到弗龙斯基之后,她才对那个充满虚伪、欺骗的上流社会嗤之以鼻。之后又公开地与整个上流社会相抗衡。结果是孤军奋战的安娜寡不敌众,整个上流社会都孤立了她。抛开社会的阶级性不说,不论是在十九世纪的俄国,还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个人都应与社会相协调、相适应。

其二,安娜眼中的丈夫卡列宁。

安娜的丈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整天只知道和官文打交道,急需丈夫爱情的女人却得不到真正的爱情,作为女人,她是不幸的。做为丈夫的卡列宁,难 道真的就是一架冷冰冰的机器吗?或许并不是这样。他并不是不爱他的妻子,只是他的爱情与妻子所要求的那种狂热的、浪漫的爱情不同而已。这与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安娜,一位年轻的、内心丰盈的、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本无可厚非。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却是有限制的。安娜在没有和卡列宁结婚前,与其他人一样具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婚后,她的这种权利和自由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否则就有悖于社会道德,有悖于法律条约。她的这种行为,即便是在今天也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凡是结婚的人都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只是这种权利暂时受到了限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婚姻中除了爱情还需要责任,如果每个人只考虑爱情而不顾其他,社会将会成何种模样?

其三、安娜眼中的情人弗龙斯基。

在遇到安娜之前,弗龙斯基便是过着 “奢华而放荡的彼得堡生活”。安娜的美丽强烈地吸引着他,同时对安娜的追求还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安娜最开始也是被弗龙斯基的外表所吸引,当潇洒英俊的弗龙斯基闯进她的生活,对她展开爱情攻势时,她认为这是真正的爱情在向她召唤,她无法抗拒的被征服了。

那么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是否就是她所苦苦追求的真爱呢?按理讲,安娜与弗龙斯基抛弃了一切得到了他们向往的爱情,在那样的困境中应该相互忠诚、彼此信任,彼此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共渡难关。但安娜为了弗龙斯基的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背叛了家庭。她把弗龙斯基的爱情当作了唯一的出路,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以致她不现实地要求弗龙斯基和她终日厮守,像当初那样为自己抛弃一切。她对弗龙斯基的爱情比以前更在乎,甚至变得苛刻。但她不明白,如果爱情变成了生活的唯一内容,最终会变成一种负担、一种烦恼、一种折磨自己和对方的精神痛苦。而男人决不可能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内容,在得到安娜的爱情后,他开始忙于他的事业。在爱情、功名和自由之间,弗龙斯基越来越重视后两者而轻视前者。安娜爱情至上的观点不能容忍弗龙斯基对自己的激情有半点下降的趋势。当弗龙斯基对她有所冷淡后,她就开始了无端的猜疑,这只能使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直到最后,她绝望了,决定用死来报复他,让他后悔。

最后、安娜眼中的儿子谢辽沙。

安娜在未遇到弗龙斯基前,曾把自己的所有感情都投到儿子谢辽沙身上,儿子是她的精神寄托,因为她实在无法爱上她的丈夫卡列宁。随着弗龙斯基的出现,安娜的情感趋向发生了变化,这时她深爱了两个人:弗龙斯基和儿子谢辽沙。她一直不愿意提离婚的事,就是因为怕失去儿子。与弗龙斯基在一起她也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儿子。特别是她从意大利归来后偷偷见儿子的场面,真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既然安娜如此热爱儿子,儿子也如此眷恋自己的母亲,安娜怎么可以抛弃儿子?在最后她自己也承认她的母爱被对弗龙斯基的爱代替了。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自己所需要的爱情而不惜抛弃自己的儿子,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可到头来她又得到了什么?她感到自己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还失去了自己母爱的权利,她彻底绝望了,最终倒在了车轨之上。

安娜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来源于她的爱情。爱情本身是美的,是没有对与错的。只是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许多,诸如家庭、事业,还有责任。

三、作家对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深度挖掘和解读

(一)安娜内心的渴望

纵观全文,我们能在安娜身上看到的,最主要的也最使人感动的是她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由幸福生活和爱情的憧憬向往,她的坚强、大胆、叛逆的性格。

与冷酷、自私、虚伪的“官僚机器”卡列宁的结合,使她饱受屈辱,精神痛苦,郁郁寡欢达5年之久。安娜毕竟还年轻,她要生活,要爱情。

人的天性在唤醒着、推动着她,使她处于一种蠢蠢欲动的兴奋和不安之中。莫斯科之行,聪明、富有而有教养的贵族青年握沦斯基闯入了安娜的生活。他的不顾一切的狂恋和大胆的追求,使安娜享受到“无可饶恕”的爱情的甜蜜和欢乐,一种人的尊严感在她心中觉醒,她不能欺骗自己。那长期积蓄于心中的爱情被激活,她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此,她失去了最宝贵的拥有:儿子、家庭和社交界贵夫人的崇高荣誉和地位。

(二)安娜死亡的悲剧

然而生活又一次捉弄了安娜。当她最终发觉握伦斯基不是可以终身托付的人时,她是多么的绝望!她周身透凉,内心一片空白,死的念头再次袭上心头。终于,怀着对现实世界的诅咒和清醒的认识,安娜离开了世界。

有人根据作品卷首题辞和作家为安娜安排的悲惨结局得出结论:托尔斯泰惩罚了安娜。这种结论不免轻率表面。其实,伟大的艺术家表露在作品中的思想倾向远远要来得深刻复杂。

托尔斯泰是一个始终在探索人生真理和社会出路的正直的艺术家。尽管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19世纪70年代作家的世界还没有发生质的转变,可他早期受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沙皇统治下的贫困落后的俄罗斯现实是不满的,对人民蒙受的种种苦难寄予同情。因此,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热爱地讴歌了安娜无视上流社会种种束缚,为获得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反抗,赞美了安娜身上的叛逆性格及其不同凡响的高尚的内心世界,对安娜的惨死抱着极大的同情。因为在作家看来,追求人的基本生活权利,希望得到自由幸福和爱情,乃是人的天性,是不容扼杀的。作家对上流社会扼杀人性的无耻行径极为愤恨,对他们放纵无度、男盗女娟、虚伪冷酷、鱼肉百姓的丑陋面目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这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进步一面的反映。

(三)安娜所体现出的作家主观情感

深沉次阅读,会感受到作家从维护旧的传统观念的贵族立场出发,在赞扬安娜的同时,又谴责了安娜的离家出走。在作家看来,家庭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与自然法则相吻合的宗法制社会的基础,作为妻子和母亲,安娜应该尽自己相应的责任。

与此相应合的是,事实上,作家在一些不太令人注意的艺术细节中还是顽强地融入了自己的道德观念,烙下了作家主观感情色彩的印记,批判指责了安娜。托尔斯泰试图把安娜写得可怜而不显得有罪,赋予人物内心与表情以一定程度的犯罪色彩。正因为如此,作家让安娜在精神上一直处于不安宁状态,那个使她惊悸不宁的恶梦,似乎代表了来自冥冥之中的惩罚力量。

尽管这里染上了作家主观感情色彩,但也不得不看到,作家的这些细节描写又是与安娜处境及心情、她性格中的矛盾、心理上的复杂相契合的。对一部艺术作品而言,作家的见解愈隐蔽愈好。作为杰出的艺术家,托尔斯泰真正做到了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作家的倾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安娜的独特魅力引人叹服,是从淤泥中挺拔而出,却保持着一种圣洁的丹花,在这片污浊的流社会里光彩夺目。她的爱情观让她获得短暂的爱情却远离了人间,成为了悲剧性的人物。社会中的这些高高在上的条条框框,剥夺了安娜追求福的权力,推着她走向滚滚的车轮。同时告诫当代的我们选择婚姻时慎重的抉择,不能盲目的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了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参考文献】

[1]韩东.《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7:108-109.[2]杨丽.试从自然观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63-66.[3]韩家胜,康佳琼.探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缘由[J].语文建设,2014,15:54-55.[4]苏萍.“安娜”的影子——莫言《怀抱鲜花的女人》与村上春树《眠》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03:24-29.[5]藤井省三,林敏洁.鲁迅与莫言之间的归乡故事系谱──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为辅助线(上)[J].扬子江评论,2014,05:25-36.[6]陈洁.《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3,11:106-107.[7]郭晓燕.《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3,06:87-88.[8]金美玲.21世纪国内《安娜〃卡列尼娜》研究综述[J].名作欣赏,2013,15:14-15.[9]严佳.论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银幕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3,21:74-75.

第五篇: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娜拉提纲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主妇,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义,而最终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完

全是对立指责她的嘴脸时,才让她明白过来,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错付了年华啊。从一开始对爱情的绝望,到最后对自己人生的觉醒,娜拉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最终以她的出走标志着她的觉醒。

四、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在女子大学做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说,他说娜拉不是回来,就是堕落。诚然独自生活是充满艰辛的,女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是不会有独立的话语权,但是她不走出这一步,她的人生永远只能是个玩偶。

换个角度想想,娜拉走后,她的丈夫海尔茂是否会有所触动,是否会随之觉醒?读者不得而知。

然后娜拉走后,究竟能不能活下去,活得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无数个娜拉走后,又会怎样?!

剧本没有告诉读者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只是用“娜拉出走”这一象征性的举动结束全篇,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与现实相关联,但文学家毕竟不是社会学家。

五、“娜拉形象群”分析

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有“娜拉”这样的形象存在,每一个娜拉又都有各自的同于不同,她们所反映的无非是妇女的觉醒,女权运动的促成。可以对这一类形象进行一个总的概括总结,对女性文学进行探讨。

总结: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闪耀在文学历史的殿堂,是因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时代无数要求人权的女性,以及她所独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读者。角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显得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娜拉最终的出走,震撼的不仅仅是剧中的那个傀儡丈夫海尔茂。

下载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较文学论文五篇

    比较文学之文化过滤———世界动漫电影 摘要:动漫作为一种与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样式,在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利用异域之外的题材改编动漫制作的一大趋势。这种改编不仅是故事的......

    关羽艺术形象分析5则范文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比较文学案例分析

    比较文学案例分析——以《梅花与暗香:中日咏梅诗的文化差异》为例【摘要】比较文学自其发展以来,在文学各个方面的比较都有广泛的运用,进行文学间的比较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进步......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科论文选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科论文选题(参考) 提示: 1、 以下选题及方向仅供参考; 2、 论文选题最好与自己的考研方向和兴趣统一; 3、 学生可以与梁建东老师共同商讨选题方向; 4、 论文......

    有关中西比较文学的论文(汇编)

    有关中西比较文学的论文:可以将《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吗?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英国文学史上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虽......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

    《比较文学概论》研读报告 《比较文学概论》是陈淳、刘象愚共同编撰,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6月第二版的课程教材书籍。此本关于比较文学概论的书应运而生,介绍了国......

    鲁迅与比较文学(定稿)

    鲁迅与比较文学 徐晓云 摘要: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