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时间:2019-05-12 06:4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第一篇: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且广泛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体的各种化学过程,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基础环节。做好教材中的实验,对于验证概念和理论,形成对生命科学现象的正确认知以及更好地把握生物化学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意义。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在近几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教学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

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随着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们加强了对实验室的管理,逐步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完善了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档案的建设,进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加强实验计划管理,针对各实验室的具体内容要求应提前制定实验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预测,强化计划表的执行力度。对试剂,实验材料,(菌体,植 物)等实验器材,实验用品等分门别类;按计划使用,试剂,器材,实验用品等分别登记建账管理,并由专人负责保管,防止丢失和浪费。由于加强了计划和使用的管理,不仅保证了实验课的正常进行,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实验用品,实验器材的利用率。同时,由于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逐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材建设。由于课程体系尚需逐步完善,目前的生物化

学实验课的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材建设是搞好实验课教学的前提性工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在重视教材的编写和更新的同时,逐步编写出适合我校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在选择实验内容上,既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基本内容,又要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实验内容顺序更加合理连贯系统性更强。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意义认识尚不充分,实验课效果有待提高和基础知识欠缺。实践中有的学生实验兴趣低下过分依赖老师,不善于动脑。实验过程应付了事,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听课不专心,实验操作照方抓药,实验报告敷衍四个方面。此外,实验课的课堂纪律需要加强,有少数学生不爱护实验室里的一些用品,对此我们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实验课对学好本专业知识的作用,激发他们学好生物化学的热情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开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理应对有关的基础知识(如微生物学无机及有机化学等)有较好的了解。但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例如,有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还有的学生离心时,不知离心管应对称放置并予以平衡。同时,由于此间微生物学课程还没有开课,缺乏相关知识的准备,因此,有必要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当然,作为授课教师应力求知识广博,多多了解生物化学在生活科研中的应用,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做到有针对性

有计划性的备课。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对用到的所有试剂都应由学生自己配制,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处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数据,这样每次实验都能强化基础操作。不仅学生对基础的东西掌握得比较牢固,而且今后 在做与生化相关实验时,能够避免出现诸如上面的问题。

四、重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在教师队伍的组成和建设上强调梯队配备,并保持相对稳定从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要从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予以保证。在师资培养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经过长期锻炼和积累,当前整个教学队伍均全面掌握了教学内容,具备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独立主讲并进行实验指导工作。搞好本科生物化学实验课,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技巧。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使生物化学实验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由于我们的任课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在课堂组织方面还有所欠缺。此外,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尚不灵活,对某些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时把握的不够准确,对学科的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把握不够。为此,要求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并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局面。任课教师的科研要力求与生化方向紧密相关,这样,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更生动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技术方法和经验。对于那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也可以从中进

一步了解任课教师(以及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课题及相关的实验资源如质粒DNA,某些特殊的试剂的配方等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

尽管青年教师存在自身的不足,但他们在精力方面记忆力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青年教师可塑性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思维方式也与本科生相近,师生之间容易沟通,进而容易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了解他们的需求逐渐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作为青年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努力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将努力发挥每位任课教师的作用,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力争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从而为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论文

摘要: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生物专业基础课程。为改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项目陈旧、学生缺乏主动性、考核评价方式落后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通过优化教学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是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20世纪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都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创新。应用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较多,知识面广,耗时较长,课时较少,迫切需要对生物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加强实验内容的整合和挖掘。

按照从基本技能到应用创新的设计思路,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两个层次,拉近课堂知识与生产应用的距离,逐级递进式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将验证型实验项目重新整合,缩短了学时数和项目数,使每个验证项目的内容均独立不重复,学生通过学习每个验证型项目,都掌握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学会新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的整合,挖掘出难度适中,能体现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水平的新项目,将学生之前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融合进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均让学生获得新的收获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经过教学改革后,验证型实验每次由一个实验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配制试剂溶液,准备实验仪器设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各实验小组亲手示范、全面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明确注意事项,教会学生准确、完整地进行数据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在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时由教师提前3—4周给出项目题目、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达成的目标。学生分组,完成资料的查找、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提前2周于实验课后由每小组代表学生讲解小组的设计方案,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针对实验设计中的不合理方法、无法提供仪器设备等问题进行修订。学生于实验前2——3天,在教师的带领下,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原材料、试剂等,在课堂教学时,由学生自主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几个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科研和进一步深层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采用PPT教学方法。

采用PPT教学,将实验的原理、背景介绍、方法、步骤均以图文形式展示,加上教学视频的播放,对于基础验证型实验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利用糖的呈色反应,学生通过PPT能直观的了解呈色后的颜色变化,比传统的文字描述更能体现实验应达到的效果。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能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操作水平。

(4)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以往期末考试主要以操作考试为主,操作考试通常是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使部分学生平时不听、不学、不做,期末突击学习。我们将实验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将考试分为四部分:平时考核(10%)、自主课堂设计(30%)、实验报告(30%)、期末考核(30%),突出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考核。平时考核包括教师提问作业、学习态度、实验整理等。自主设计实验考核成绩,主要以综合设计实验课程为主,以实验设计、实施和总结综合评价。实验报告内容要求不仅写明实验结果,更要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个人的心得体会。期末考核采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自主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内容的方式,涵盖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需掌握的内容,考试方式灵活,考查能力全面,全面的反应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5)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角度审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除了加强个人专业能力学习外,还要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教学水平。

2、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采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脱节现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也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对教学体系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方法的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多名学生申报了校级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科研立项,获得资金资助的同时,很多同学已发表论文,并顺利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并在考研时选择生物化学相关专业,为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2]管骁,黄凯,李森。高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食品工业,2018(1):219—223。

第三篇: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罗跃中,李忠英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处

湖南 株洲

412004)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十分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我们总结并创新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操作技能; 能力

On sever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teaching reform idea

Luo yue-zhong , LI Zhong-Ying(Hunan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Experimental DepartmentHunan Zhuzhou

412004)

Abstract: Biochemical experiments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 a biological disciplines Practice Teaching, During the training, an important status, Have an irreplaceable role.As the market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Employing units o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ersonnel has set a higher demand.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We summarize some new and innovative ways and means of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raining,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tegrated experiment.Keywords: Bio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Operating skills;ability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十分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各生物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基木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必需、够用”,实践中能动手会操作。这也是我们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加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开展好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是摆在我们教师而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化工院校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应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尤其要重视实验课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和综合实验的设计、分析能力,切实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兼而有之的学生。通过这几年的积累和其它兄弟院样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借鉴,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地做好预习,课前检查预习效果。

教学改革再怎么改都离不开“教”和“学”,只要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就是真正的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都可以用。作为传统的教学法课前预习,只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效果也很理想。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讲义,以自学为主,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过程及一些所用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书写预习实验报告,每次进实验室前交给老师。在上课前抽两到三个同学简明地介绍一下这次实验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所讲的加以补充,改正及强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了实验时有的放矢,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成功率。

2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时俱进。

传统教学内容大都是验证性实验,受制于理论教学,只强调了验证理论,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方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验中学生的主动性。加上以前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过于简单,而且内容已经过时,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学生操作时兴趣不是很高[1]。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验证性实验,因为它确实可以让学生对理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但作为职业院校要注重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有要有针对性,可适当地优化和精简一些生化实验项目,所以我们借鉴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新成果及结合自己专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实验内容,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转向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转向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1]。当然,利用短短的2个或4个课时去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在时间上会比较紧。所以我们在教学计划里面根据要求,安排3~4周的综合实验周。给学生出几个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自己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整个过程老师只在旁边指点和监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初步课题设计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2]。3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把各班学生按班级总人数分批和分成几个实验小组,每一小组每次轮流抽出一名同学,在实验教师带领下参与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并与实验教师一起做预备实验,包括药品的准备,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度等。实验教师把操作技术、操作过程中难点、注意事项提前传授给他们。在正式上实验课时,他们就会思路更加清晰,并且能够带领和指导本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操作,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验老师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强化了实验效果。

4做好实验课总结

每次实验操作结束后,各组均保留实验结果,然后抽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由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同时检查学生本次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中了解学生对实验课消化掌握的程度。最后,教师做综合性概况总结,对本次实验课先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纠正错误,以达到上好实验课,不走过场的目的。课后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批改工作,针对学生所出现的疑虑和错误详细地给予解答。

5适当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

影响实验的因素有许多,实验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学生身体力行、细心操作、认真思考、稍有疏忽,就造成实验失败。如试剂的浓度、样品的进样量、pH都要配制准确,否则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还有液相色谱仪、凯氏定氮仪、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程序、电泳仪的使用等,很难通过几次实验就能熟练掌握。而有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受计划课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保证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考虑适当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加强自身溥弱环节,开拓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技能技巧。

6科学的技能考核是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

生物化学技能考核是检验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并促进学生学习生化课程的重要手段,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以往实验课成绩考核大都根据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定,这个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为这样的考核存在偶然性和投机性。为此,总结出一一套科学适用的考核方法。实验考试内容分六个方面:实验课考勤(纪律)占10%、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20%、每次实验报告占20%、实验理论笔试占20%、实验操作考试占30%及创新能力考核(采用加分制)。当然里面还可以细节化,如实验报告是否整洁,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是否按时递交等依次给予公正的评分。当然,如有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时数、发表的论文应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学分[3],在创新能力考核一项中给予加分,因为这也可以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对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好比心理会使它们做实验的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今后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继续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找出适合生化实验教学的更多好思路好方法,逐渐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现状,从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即传授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更加顺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志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299-300 2.胡晓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室与探索,2006,25(8):961-965 3.扈瑞平.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300-301

作者简介:罗跃中(1983-),男,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实验教学及管理工作。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清石路2号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处

第四篇:生物化学实验总结(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心得

高熹 168615140001 时间如清风般从你我指间滑过,无声无息,快得我们都不曾驻足一望,莫然回首间,一学期的生化实验已接近尾声。一学期的时间虽短,但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良好配合和严格的实验操作,都将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目,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做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分析相应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要做好生物化学实验要有以下的四个能力:

1、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感悟就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当在试验中发现与预料过程所不符,那么必定是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寻找并解决的这个过程是书本中无法给予的。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在实验过程中,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学会突破创新

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试着通过自己现有的知识,多想,多做,多总结,我想首先是作为一个求知者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必须坚守的原则,其次就是要敢于突破,我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踮起脚尖即使触不到天空,也可以更加拓宽自己的视野。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在生物化学实验学习中,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且不易排污的实验、不易操作或难以成功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慢导致单位课时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等。我们在研究改进措施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化学的基本特征,它的学习功能是其它任何学习方式难以代替的,现代信息技术不过是学习的辅助手段,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并与日常学习形成优势互补。

4、必须加强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对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化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生物化学这样一种学科,动手能力的强弱与知识的掌握其实是同等重要的。如果动手能力太弱,所学习到的知识就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真正组织起来,那么学到的知识就只是输入而没有输出,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对于这样一门学科,这样的缺陷是致命的,而这样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本学期的生化实验课上,我们一共进行了11次实验,分别是Folin-酚试剂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酵母RNA的提取、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紫外吸收法测定RNA含量、聚酰胺薄膜层析、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三硝基水杨酸法)、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三硝基水杨酸法)、酶最适PH的测定、费林试剂热滴定糖、肌糖原酵解作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这些实验具有代表性,是典型的生化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涵盖了以前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基础实验操作,还有全新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仪器。

在这些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大量使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吸收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因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以下的应用:检定物质、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纯度检验、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氢键强度的测定、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有机分析。所以,掌握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对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滴定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手段,我们知道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它通过两种溶液的定量反应来确定某种溶质的含量。通过几次滴定实验我们对各种实验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掌握好滴定的技能,可以为分析样品的浓度打好基础。

接着,电泳分析为样品的分离与检测提供了另一种手段。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生物分析中大量应用了电泳分析,良好的电泳结果对实验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我们不仅要严格操作,更要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在一些定性实验中,由于操作中追求速度,出现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不太显著的情况。所以,实验锻炼的不仅是我的实验水平,更锻炼的是我的心智、耐性,这里我认为心智的锻炼比实验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

总之,这学期的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老师一学期的辛苦付出,让我掌握了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铺好道路。

课程:专业英语

学院:交流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高熹

学号:168615140001

第五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类型: 实验教学 学

时:24 适用对象: 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与生物化学理论课相配套的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它是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通过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进行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性认识,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只作必要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注意引导学生拓展所学的内容。通过实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同时注重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实验项目列出具体内容及要求)

大纲基本内容包括6个必做的实验,在规定的24个学时内完成。

实验一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基础性实验,3学时)

实验准备,滤纸准备,点样,展层和显色,分析。

了解利用层析法分离掌握氨基酸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方法。

实验二 蛋白质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实验,4学时)

实验准备,蛋白质样品的提取,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光光度法测定。

学会从生物材料中提取蛋白质的基本技术,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了解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会测定的方法。

实验三 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基础性实验,3学时)

实验准备,浸膜,点样,电泳,染色,分析。

掌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电泳设备的组成,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利用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技术。

实验四RNA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实验,5学时)

实验准备,浓盐法提取RNA,离心,等电点沉淀,抽滤,烘干,称重,配制成溶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学会用浓盐法从酵母中提取RNA的方法,掌握纯化的技术(离心法,等电点沉淀法、抽滤法),学会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的方法。

实验五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分离和比活力的测定*(综合性实验,5学时)

实验准备,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和分离,配制试剂,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比活力的计算。

掌握从动物新鲜组织中制备酶的方法,学习酶提纯的方法,了解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的原理,掌握测定的方法,学会碱性磷酸酶活力的计算方法,掌握比活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实验六 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被利用和ATP的生成*(综合性实验,4学时)

实验准备,发酵,发酵样品的处理,无机磷的测定,DEAE纤维素薄析层析法测定ATP的形成。

了解ATP生成的意义,掌握无机磷的测定方法,学会DEAE纤维素薄板制作的方法,掌握DEAE纤维素薄析层析法测定ATP的形成。

四、考核方式

实验总成绩包括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其中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占60%,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实验报告成绩占40%,包括实验报告的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生物化学实验》(第三版)陈钧辉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王秀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赵永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六、说明

大纲制订人:张辉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4-11-8

下载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化学实验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12000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72学时 实验学时:20学时 前期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对学生会改革的方案与建议(模版)

    免费 对学生会改革的方案与建议 尊敬的指导老师: 我是2011级xxx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学生xxx,在我院系学生会工作一年后,受原学生会主席周原生的赏识与提拔,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学生......

    对学生会改革的方案与建议

    尊敬的指导老师:我是2011级xxx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学生xxx,在我院系学生会工作一年后,受原学生会主席周原生的赏识与提拔,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一职,在新的学期,新的职位,我将......

    生物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计划

    海南大学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教学单位:海洋学院 公共实验中心 课程代码:08081207课程资源网址:答疑信箱:xiezyscuta@163.com教务处督导......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大纲

    课程号:18121790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学分:1.5 英文名称:Medic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y周学时:0-3预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面向对象:临床医学(七......

    生物化学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 实验名称:xxxxxxxxx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过程: 原理疑问: 操作问题:......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5篇范例]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 要 生物化学及实验是生物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是深入理解生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操作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不......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为了改进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对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