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2 07: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范围后,在署党组的领导下,在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和审计系统广大干部的辛勤努力下,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业务软件开发应用中也有了较快发展。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一、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近年来,有些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审计在部分领域实施情况期望值偏高,在某些审计环节不切合实际,过多地强调应用计算机审计手段,重设备配置,对审计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忽视了改革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没有真正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改进审计管理方式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其结果导致部分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效益低下基础上的,使得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二、高投放与低产出共存,审计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不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却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等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资料的整理、归纳,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资源浪费。

三、审计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

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不匹配,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部分审计干部由于年龄偏大,业务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开发应用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审计干部仅满足于办公需要。而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要求不到位,软件开发滞后等原因,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还有部分人员把传统的手工作搬到计算机上操作后,不愿在审计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如:审计前期工作和审计后期的资料库建设等业务,不仅需要收集资料很多,而且烦琐,工作强度大,花费时间多。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业务量逐渐加大,而计算机中可利用的资料种类、数量和质量不高,如审计法规检索,利用率低,缺乏可靠的执法和决策支持。

四、设备闲置与紧缺现象并存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完整系统,尽管审计署近几年来制定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在审计软件开发过程中,各行其是,开发了一些相互独立的审计软件。由于信息没有共享,缺乏沟通,各单位采用的审计软件没有统一,造成各应用单位自成体系,重复投资开发,设备闲置和紧缺现象并存。

五、人才短缺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审计系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投入较大,但是在审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是第一位的。虽然审计系统近几年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通过“竞争上

岗”、提高“进入门槛”等方式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审计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有些单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在职人员总数的5%左右,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许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计算机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应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还不熟练。因而审计系统计算机人材缺乏的问题,也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六、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

一是在金融、海关、税务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内,由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较这些部门开发较晚,以及其他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难于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二是在涉及农业、基本建设等领域又由于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审计事业的兴衰,体现着我国审计事业发展水平。为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

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几年来,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手段,主动和被动的提高了审计干部对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作用的认识程度,但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上。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来看,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势必也要面临一个速发展的时期,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实现审计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有所突破。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用计算机知识武装广大审计干部的头脑。首先要拓宽育人、用人视野,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要在抓好业务骨干培训的同时,继续抓好重点计算机知识培训,要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与审计业务和专业软件相关的针对性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中的科技含量,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正确处理审计工作创新与审计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审计机关中还存在着一种审计工作创新就是计算机审计应用的简单模糊认识。工作中片面的要求在所有工作场合都要开展计算机审计,并将其作为一种内部考核形式固定下来,造成审计现场计算机审计“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也要上”的局面。曲解了计算机审计的含义。因此,要改变目前计算机审计的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处所管辖待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特点,以及处内计算机审计专业人员的构成情况,整合人力资源,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安排考核内容,将压力变为动力,更好地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二篇: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和依据。审计信息化理所当然成为了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设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剖析了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计算机辅助审计 复合人才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的是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的发展迅速,在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如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桥工程、金税工程、金卫工程、金文工程等系统。所有这些巨大的变化使得审计工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线索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及其内部控制,以证实其会计事项处理的合法性、结果的正确性及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转变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手段,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尝试计算机辅助审计、网络审计,实施审计信息化。

(二)审计信息化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保证。随着审计工作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依法向-1-

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这样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越来越在意,审计风险不断加大,这就对我们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结论必须越来越准确。而与之同时,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信息处理手段越来越高超,相应地要求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从事审计工作,并且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节约人力资源,更加有利于完善审计复核审理制度,建立审计二级复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二、当前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金审工程)范围后,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署开发的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及OA(审计办公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进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近几年来,有些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审计在部分领域如金融系统实施情况期望值偏高,在某些审计环节不切合实际,过多地强调应用计算机审计手段,重设备配置,对审计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忽

视了改革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没有真正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改进审计管理方式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来抓。其结果导致部分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效益低下基础上的,出现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的局面。

(二)高投放与低产出共存,审计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不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却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等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资料的整理、归纳,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资源浪费。

(三)审计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

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不匹配,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部分审计干部由于年龄偏大,业务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开发应用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审计干部仅满足于办公需要。而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要求不到位,软件开发滞后等原因,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还有部分人员把传统的手工操作业务搬到计算机上操作后,不愿在审计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四)缺少计算机审计复合人才。

近几年,审计系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投入较大,但是在审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是第一位的。虽然审计系统近几年通过

各种途径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通过“竞争上岗”、提高“进入门槛”等方式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审计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不少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计算机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计算机复合审计人才的培训力度。

虽然目前大部分审计干部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办公,部分审计人员还能利用审计软件或自编电子表格小工具进行辅助审计,但距“金审”工程的最终目标还相差甚远。受人员编制等限制,要引进大批专业人员是不现实的。应立足于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养,选拔一批审计业务精湛的年轻同志,通过强化计算机技术培训,使之迅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审计操作技能,形成各单位计算机辅助审计骨干。

(二)深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工作。

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审计成果的提炼和升华。注重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增强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总结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践经验,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对策措施、组织领导,以及硬件配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操作技能、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广

泛深入的研究,使审计工作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

(三)正确处理审计工作创新与审计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审计机关中还存在着一种审计工作创新就是计算机审计应用的简单模糊认识。工作中片面地要求在所有工作场合都要开展计算机审计,并将其作为一种内部考核形式固定下来,造成审计现场计算机审计“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也要上”的局面。这曲解了计算机审计的含义。因此,要改变目前计算机审计的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处所管辖的信息化程度和特点,以及处内计算机审计专业人员的构成情况,整合人力资源,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考核内容,将压力变为动力,更好地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四、结束语

在我国审计信息化还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通过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年”等活动,大力实施教育培训、重点项目攻关、软件开发、经验库建设等工程;另一方面作为基层审计干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来理解、落实李金华审计长“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的论断。只有这样我们审计工作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使命。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人、财、物都是死的,但是信息是活的。信息比较宽泛,审批流也是信息,业务流、财务流都是信息,怎么把这些信息有序地管理好,怎么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把信息有效地管理好,并和公司的战略相匹配,这是OA企业关注的,也是未来OA的提升方向。当老的管理手段和工具都跟不上了,我们就要考虑将“信息”如何更好地进行整合到OA办公系统中。

对于信息化改变企业办公文化的说法,有很多人认可,oa办公软件当企业处于不同的战略发展阶段,员工和管理层的心态都会发生变化,企业的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CIO想要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文化,并且取得企业大部分人的共识,就一定要利用原来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结合点。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过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阶段,重新信息化思路,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挖掘信息化中人性化的闪光点、切实为企业控制运营成本、充分运用各个信息系统为管理者带来实际改进将是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思考点。

例如:作为一个创业型公司,大家的目标比较一致,可能更多的关注的是绿色通道等一些需要快速处理掉的事情;但随着业务的增加,层级越来越多后,流程越来越复杂后,这时如果你过于强调繁琐的流程,没有根据企业文化设计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推行下去。

第四篇: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和挑战。虽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大,速度还不快,认识还不高,意识还不强,力度还不够,推广使用还不广,相比之下发展不还均衡,建设相对滞后。由此,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内部审计不少内部审计人员严重“内存”不足,审计工作不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就是力不从心,难于应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响着审计质量、审计效能的不断提高和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显而易见,传统、粗放式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和提升审计手段、技术方法,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效力、效能,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日前,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把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由此,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同样,内部审计的出路也在于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推进,企业、部门的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随之而来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呈多样性、联动性、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这就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仅是为内部审计提供技术支撑的需要,而且也是创新驱动促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不仅是节约人力、物力的需要,而且也是无形中增效、增能的需要,不仅是创新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创造内部审计工作新的增长点的需要,不仅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无疑,不发展信息化内部审计就没有出路,就要被时代所无情淘汰。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 给力不足。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无论从组建的数量还是人员数量、技术水平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一直是影响和困扰审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短腿”和“短版”。造成这一历史“欠账”的原因也许很多,但归根结底无疑与有些企业、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给力不足不无关系。不难看到,现在不少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也在积极争取向信息化“靠拢”,向高科技要技,向信息化要能,但前行遇到的阻力不小,困难不少。有些企业、单位的领导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往往是“风声大,雨点小”,重视喊在口上,支持写在纸上,可就是不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于是,内部审计要人没有,要钱不给,要物不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几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病人不急郎中急”,审计人员渴望审计信息化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望眼欲穿,发展的速度纸上谈兵,步履维艰,寸步难行,影响和制约着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2、满足现状 固步自封。毋庸置疑,内部审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内部审计工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面对骄人的业绩,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着满足现状,骄傲自满,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忘乎所以,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不思进取的思想,认为没有信息化照样搞审计,“小米加步枪”照样“打天下”。由此,对新生事物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对信息化建设不屑一顾,轻重倒置,缺少自觉性和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缺乏能动性、主动性、参与性,不是“我要信息化,而是你要信息化”,于是,信息化建设“说起来重要,用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信息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无所作为,停滞不前。

3、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不难看到,在我们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是老骥伏枥,让“老字号”去学习新生事物,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审计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但是,这不是理由,也不是借口,既然你选择了审计,你在干审计,就要学到老,干到老,理应要学习、应用和掌握信息化技术,应对现代审计。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老审计”面对审计信息化畏难懈怠,难字当头,被难难住了手脚,被难难倒了进取,存在“人到码头车到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内部审计工作得过且过,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认为没有文凭有水平,没有智力有实力,没有真才有真干,没有水平有经验,凭“老经验”论审计,凭“老革命”干审计,凭“老眼光”看审计,审计难免停留在“小作坊”、“小儿科”上,使得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质量不高,信息化建设难于推进。

4、徒有虚名 浪费资源。时下,不少内部审计组织都为审计人员配备、添置了电脑,有的人手一台,为提高和提升了审计效率和技能创造了条件和保障。但是,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却对高科技知之甚少,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一知半解,加之内部审计系统缺少组织对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现代审计的系统业务学习和培训,缺乏审计软硬件开发、推广、应用,内部审计人员“内存”严重不足,普遍存在应用不广泛、运用水平差、使用效率低、资源共享不高等问题,因而有了装备却没有很好“装备”自己,有了“武器”却没有很好“武装”自己,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徒有虚名,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审计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5、技术匮乏 后劲不足。不容置疑,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内部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壮大。但是,不难看到,眼下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是企业、单位的“老弱病残”,不仅既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多,而且勇于创新,肯于思考,热于奉献,年轻有为,精兵强将少,同时缺少人才引进和培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年龄老化,知识断层,人才缺乏,技术匮乏,后劲不足,“青黄不接”,技不如人,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事实上,现在内部审计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内部审计人员的供需“缺口”还不小,但,随着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真正意义上缺的是人才,少的是技术,缺的是技高一筹,少的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而不是滥竽充数,效能低下。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领导重视 讲究实效。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强审,科技促审的有力举措和根本保证。多年的审计工作证明审计也是生产力,审计也是效益。因此,审计信息化关键在领导,作为企业、单位领导首先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工作放在事关重大重要的位置,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和应用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主动运用,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决策和驾驭能力,革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管理模式,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解决,重在抓贯彻落实,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搞形式,多讲实效,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保障有力,充分调动审计人员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用自己言而有信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以信息化促管理,以高科技促效益,使审计信息化既开花又结果。

2、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确实,这些年来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扪心自问,这些成绩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与信息化条件下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不能不说相形见绌,捉襟见肘,杯水车薪,差强人意,容不得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忘乎所以,理应珍惜荣誉,不骄不躁,居安思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理应审时度势,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从而变“你要信息化为我要信息化”,常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审计“尺子”来衡量自己的审计工作,不能凭经验,吃老本,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得过且过,只求好交差,不求交差好的差不多,自觉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技术,高标准,严要求,用信息化技术搞好现代内部审计。

3、锐意进取 勇于开拓。无可否认,让一些“老审计”学习信息化技术确实牵强附会,难度不小。但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劣势,也是优势,理应不畏难,不怕难,与时俱进,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学无止境,知难而上,知难而进,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时不我待,奋发有为,勇于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不断用信息化“加载”“老经验”,不断用信息化“武装”“老革命”,不断用信息化擦亮“老眼光”,使“老经验”赋予新内涵,使“老革命”焕发青春,使“老审计”充满活力,从而既凭“老经验”搞审计,又增信息化干审计,既凭“老革命”干审计,又添信息化搞审计,既又“老字号”的优势,又有信息化的特点。如此才能双管齐下,如虎添翼,在信息化审计中不掉队,在高科技浪潮中不落伍。

4、切忌形式 表里如一。自从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审计以来,不少内部组织为审计人员基本上配备了计算机,表面上看是在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但实质上应用还是“皮毛”而已,可谓是“初级阶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和应用。有的计算机审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用来“装饰”,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存在表里不一,形式主义的现象。由此,信息化建设徒有虚名,现代审计徒有其名,造成资源浪费。这显然违反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曲解了审计信息化的含意。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抓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速度,而且要抓审计信息化开发利用的进度,更要抓审计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从制度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人员“内在”不足等问题,使审计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5、引进人才 增添后劲。内部审计信息化离不开人才。不言而喻,现在内部审计不仅缺人员,而且缺人才,更缺既懂审计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短斤少两”影响和制约着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后劲。虽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困难不少,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眼睛向内,充分调动现有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挖掘内在潜力,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想方设法为内部审计人员“加载”和“充电”,千方百计解决内部审计人员“内在”不足的问题,使在职审计人员尽快适应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审计技术;另一方面眼睛向外,引进人才,做到既引人又引智,既引人又技,把一些既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招募”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加盟”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增加内部审计“血液”,增添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后劲,填补内部审计人才“缺口”,从而彻底解决和改变内部审计队伍人才“青黄不接”,知识断层,无所适从,难于适应和应对现代内部审计的尴尬局面,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当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不仅仅是这些,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千差万别,还需因地制宜。笔者借此“点到为止”无非是抛砖引玉,从而引来更多更好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虽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相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张家港市审计局 朱建中)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探讨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探讨 在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和ERP不断完善成熟的双重技术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日益高技术化、高信息化的审计环境变化,不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就难以承担企业内部审计任务,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内部控制乃至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审计基础建设,规范审计行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服务体系,并力求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会计信息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1、应用范围的普遍推广。会计信息化表面上看是会计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深入研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且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

2、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化与智能化。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专业财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难以担此重任,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的专门人才需要具备会计、统计、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专业性较强。同时,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只是改变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等操作模块的设计与开发还较为欠缺,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代替人脑复杂劳动的更多管理模块,即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智能化。

3、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习惯将会计体系划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而会计信息化的日趋普及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使建立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触手可及”之事。毕竟会计信息化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财务会计系统,而应与涉及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分析、对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相融合,否则就失去了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意义。

4、促进新的会计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原本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财务会计观念和会计电算化功能,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还将不断出现,比如:随着网络财务信息处理的建立,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否应该改进现有的财务报告?对于会计信息化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与完善,实际也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健全。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审计证据的获取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将原本“跃然纸上”的会计资料转变为主要靠计算机识别的存储介质,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1、数据采集困难。在手工会计中,审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审计人员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活动中,总分类账被“文件”所代替,而在主文件中可能看不出计算汇总数据所依据的明细数据,明细分类账采用满页打印方式,因而导致两类数据之间的日常核对只能在计算机内进行,从而造成会计数据采集困难。

2、错误与舞弊将更加隐蔽。会计信息化下的交易授权可以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使得授权过程不明显,控制的失效往往在发生损失后才会被察觉。这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毕竟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关于职责分离、监管以及独立稽核等程序设计本身而言,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无能为力。

3、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更为复杂。传统的手工记账环境下,一般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得心应手。但会计信息化除了依托相应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外,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将不再局限于会计资料本身,还将延伸到信息技术领域。

4、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以及不安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造成企业财务机密的泄露。一旦单位计算机运行处在缺乏控制的状态,审计人员从计算机系统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就难以保证。此外,使用技术不成熟的审计软件,可能还会导致检查效率低下,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得不到保障。

(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发表意见,一旦缺少审计证据的支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又难以评估,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就将举步维艰。虽然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局面,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是

指被审计对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单位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可见,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1、企业内部审计观念落后。由于年龄等现实情况的影响,很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还局限在传统审计的思路与方法上,习惯于按部就班,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仅是手工记账的“解放”,还是信息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层次变革。

2、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当前,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迅猛,审计准则与标准的制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信息化,可谓困难重重。

3、计算机审计软件研发滞后。目前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还主要侧重于会计数据的采集,而凭证抽查、账表通用检查、账务信息查询等模块的设计也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审计的部分基础工作,对于如评价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资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损坏或丢失等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无法涉及。

4、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相对匮乏。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维护和操作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独立审查,并定期对信息系统加以检查,才能有效弥补信息系统控制中的缺陷。而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一般较为局限,特别是对于信息网络系统等较深层次的知识知之甚微。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困难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尽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但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也会随之消失,许多传统的控制手段已经失去意义,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必须以信息系统的运转为基础,从而导致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业务流程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的运行产生深刻变化。

(一)企业内部审计所针对的内部控制趋于复杂化

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开展企业内部审计项目时不能再照搬以前的经验,不能仅对有所变动及重要的内控程序进行测试,而应重新对新环境下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寻找薄弱环节,重新确定审计切入点。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非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在财会部门,企业业务的发生都由财会部门来记录,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是审计的重点对象。在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首先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发表意见,侧重于对软件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一致性与安全性进行审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则转变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即覆盖了会计信息系统从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运行维护到该系统报废为止整个期间的各种业务。

(三)审计线索的变化突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

传统审计线索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审计人员所需的审计线索都可以通过书面记录加以审计。在ERP环境下,随着会计数据无纸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审计线索、会计数据范围和系统内部控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实行远程结算经营的情况下,出现了有些原始凭证不在本地存放、有些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在一起存放等复杂的新情况。所以,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应该对类似的检查风险重点考虑,采取特殊的措施。

(四)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更加多元化

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线索、安全控制和内容的改变决定了计算机辅助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计算机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电子化的经济信息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分析、比较和计算,能有效地扩大审查范围,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五)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要切实做好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必须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会计软件的改版升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既懂ERP系统知识、又懂内部审计业务,能在ERP环境下独立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必须在工作中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不断提高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推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国家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机构,必须要有政策、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宏观推进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作为内部审计行为的主导者和受益者,除了利用国家创造的优越条件外,更需要通过自身的改革,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使其自觉走

上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一)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建设

根据审计行政法规,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的内容,制定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为计算机审计工作提供指南。主要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计算机审计人员资格、计算机审计程序、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语言、图标和模块接口、各类审计数据库或输出数据的标准格式与定义、相关审计技术及审计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二)加快内部审计通用软件的开发速度

由国家审计部门组建具有丰富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通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保证审计软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符合审计的实际情况,并定期进行改进、完善和升级。同时,继续鼓励有开发实力的软件公司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和营销,尽快培植起审计软件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促使审计软件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深刻认识

企业领导要改变和更新思想观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安排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审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倡导在灵活应用基本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审计中去。

(四)解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中原有的弊端

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机构设置形式,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将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在董事会之下,有利于履行其对经营管理层的经济监督和评价职能。另一方面,可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负责任命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审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与企业关系重大的审计项目。由于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直接联系,这就为董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提供了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五)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普及力度,拓宽培训的内容,致力于培养开发、维护、操作、管理等各方面审计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注意开展后续培训,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推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级审计部门开设的实践教学,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水平。

下载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

    浅析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适应环境的更化,满足自身发展和参与竞争的需要,审计必须实现信息化。审计信息化建设要从计算辅助审计、审计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审计三......

    信息化建设资料(审计)

    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既是积极落实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信息化、政务办公网络化的需要,又是贯彻省审计厅提出的“抓建......

    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已经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业务软件开发应用也有了较快发展。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代表着未来审计工作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方向,信息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审计信息化的强大推动力,对有效......

    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现状: 自2002年10月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着力打造公正、高效、阳光、智能四大平台,推动......

    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现状自2000年高检院实施“科技强检”战略部署,随之各地检察机关相继启动电子检务工程,推动健全科技强检工作机制,为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了强......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原庸 一、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质量效益型、集约型农业,必须在保障必要数量平衡的基础上,优先质量和效益, 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

    浅谈审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精选)

    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审计组织整体素质的外在反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审计署五年规划的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