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

时间:2019-05-12 07:1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

第一篇: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

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

邓 峰

近年来,长虹集团经历了系列经营机制改革,打破以往“火车头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建立“联合舰队”。集团改变大包大揽的集权模式,把经营职能下放给公司各个产业群,让各个产业公司独立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集团只管方向、目标和结果,每年初向各子公司下达绩效指标,签定绩效合同,结果按绩效完成情况对经营管理团队进行考核。作为企业管理重要一环的内部审计,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当中,围绕企业管理转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和方法,从经济责任审计到年度经营绩效审计就是长虹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仅就年度经营绩效审计这一议题作简略的探讨。

一、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的定义

年度经营绩效审计是指根据企业集团内部与各子公司签定的年度经营绩效合同确定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全面审计各子公司年度内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情况,核实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评价经营业绩,揭示经营和管理风险,提出管理改进建议,促进和帮助各子公司管理层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运营效率及效益。

二、年度经营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比较分析

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相对于以往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干部离任审计,更适应公司管理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1、审计目的更侧重于经营管理。干部离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勤政廉政,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审计结果又是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调任、晋升和免职的参考依据。而年度经营绩效审计则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主线,通过全方位的审计,综合地评价管理团队的年度经营业绩,发现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帮助改善公司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同时审计结果则主要是为管理部门考核各子公司提供数据依据。

2、审计时效性得到有效加强。现实工作中干部离任审计普遍存在事后审计的情况,经常是数年一次,就是发现问题也是事过三秋,而且当事人已离任,审计发现问题也难以核对,责任难以明确划分,整改措施更难以有效落实。而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审计时效滞后这一缺陷,因“审计关口”前移,对年度内审计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

3、审计意见书得到更好落实。由于干部离任审计是在干部离任后进行,因此,审计结果出来后,新上任的管理者对前任形成和存在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无法处理或不好处理的情况,在工作衔接上出现空档,致使审计意见书得不到落实。而年度经营绩效审计,是公司每年兑现绩效奖励前的例行审计,目的是核实经营业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管理者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因而审计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能够被管理者采纳和执行,审计意见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三、如何搞好年度经营绩效审计

1、取得集团公司领导层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年度绩效审计的前提

企业内部审计其实质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与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管理相比,内部审计部门因其超脱于具体管理之外,加之所处的视野更广,所以更易发现企业经营各部门、1

各环节及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修正建议供经营者参考。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但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不都是十分理解和合作,这就需要集团公司领导层给予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有意识地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把内部审计建设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被审计单位逐渐了解并接受“内部审计部门不只是具有审计监督职能,而更主要是具有审计服务职能”的观念,变被动接受审计为主动要求审计。

2、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搞好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的基础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是指管理团队KPI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考核指标,在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时应以企业目标和战略为导向,尽可能地对绩效指标进行量化,给不同的绩效指标以合理的权重,应重视对学习创新、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应紧密结合以下因素:

(1)以集团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为主,兼顾中、长远目标,密切结合被考核单位的实际状况,将年度经营目标转化为KPI考核指标并分解到各被考核单位。

(2)考核指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公正性、连续性和全面性。可操作性就是考核指标应具有合理性,尽可能地符合实际要求,既不能让各被考核单位面对考核指标遥不可及,也不应使其轻易地完成;公正性就是兼顾集团公司与各被考核单位及其之间的利益,对同一层次、同一工作性质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指标必须在横向上寻求一致,如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连续性就是在没有重大因素影响下,考核指标应有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保持考核指标口径的统一;全面性就是财务和非财务考核指标要通盘考虑,彼此兼顾,权衡利弊,防止被考核单位为眼前利益、急功近利,损害单位的发展后劲。

(3)管理团队KPI关键业绩指标确定后,绩效考核细则的制定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要求把绩效考核细则作为“经济杠杆”来运用,这个“经济杠杆”将起到自动调节各被考核单位经营行为的作用,使被考核单位要想获取本单位最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相应地兼顾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利益。

3、规范会计核算和健全有效内部控制是搞好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的关键

集团公司各产业子公司因生产经营性质的不同,其会计核算的具体形式也各有不同,另外其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也不尽相同。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要求必须加大规范会计核算的力度,如尽可能采用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与集团相统一的会计政策等,保证各产业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的,使其考核指标数据能够易于审计核实。

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相互联系,纵横交错的体系组成的。事实上,有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仍有发生问题的可能和先例。制度是由人制定和执行的,一个健全有效地内部控制度还应包括建立一个“制度执行人责任追究制”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才可能最大力度地防止企业弄虚作假,发生坏账、潜亏等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

4、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是搞好年度经营绩效审计的必要条件

随着长虹集团的变革发展,产业布局横跨多个领域,规模越来越庞大、业务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之下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需要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年度经营绩效审计涉及财务、经营和管理领域,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在知识构成上也应该是复合型的,除了要掌握财务、审计知识之外,还需要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以面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在业务

上,要熟悉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较熟练地掌握国家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和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等相关政策及规定;要基本了解各产业子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要熟悉各产业子公司的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有关情况。

结语 年度经营绩效审计适应了集团对各产业子公司管理和监督需要,符合内部审计由“审计监督型”向“审计服务型”转变的发展趋势。通过开展年度经营绩效审计,有力促进了各产业子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有效防止了各产业子公司虚报经营业绩,同时也为集团考核管理团队经营业绩提供了真实数据。但年度经营绩效审计也存在审计涉及范围大,审计时间集中等不利因素,尚需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只要我们重视内部审计建设,夯实基础管理、加强审计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就能使我们内部审计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绩效审计

引言

2008年7月,审计署终于提出了实现绩效审计(效益审计)的日程表,发布《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在强调继续“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审计署逐步将绩效审计评价写入审计报告。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是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

回首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是在1991年全国审计会议上,而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试点绩效审计的城市,全国首例绩效审计案例是由深圳审计局发起。早在2003年时,审计署就开始探索绩效审计路径。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指出,虽然“审计风暴”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很大荣誉,但是从国家审计理论演进角度来说,中国还是要探索自己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为何绩效审计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呢?因为绩效审计和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侧重点不一样,绩效审计的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多,审计人员素质成了难题,传统的审计只要求审计人员懂法规、懂财经,进行“查账本”;而绩效审计,是审计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对国家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制度效率、政府管理效能、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用等情况,涉及金融、投资、环保等各方面。这就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政府,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更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资源;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二)绩效审计的范围

我国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类:

1.财政性资金支出。主要包括:(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4)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三)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

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两个,分别是鉴证和评价。绩效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手段同样具有一定的监督的职能,但是监督职能并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这是因为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弊端,而是为了分清责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鉴别和证明,证明结果的真实性;评价是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的合理性鉴定与评判。

(四)绩效审计的作用

绩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作用也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过程和单位的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的。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1)从时间上看起步较晚

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是在1991年的全国审计会议上,而直到2003年,我国审计署才开始探究绩效审计的路径,所以我国的绩效审计从起步上就落后了西方发达国家一大截。(2)审计人员知识面匮乏

在我国,由于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比较晚,有相当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大多数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停留在国外有关情况的介绍层面。正是由于理论知识的匮乏,再加之操作过程十分复杂,才导致了我国的绩效审计止步不前。

(3)审计方法上较为落后

目前在绩效审计工作上,国外已经引进了十分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来进行绩效评价,比如说平衡计分卡这种方法。虽说我国也有很多审计人员在对这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但是仍处于认知阶段,离具体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手段仍比较落后,想要跟得上国际的步伐,仍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

(4)绩效审计的标准比较模糊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有了明确的标准才能保证结果的有效性,然而对于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来讲,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让审计工作人员来参照,甚至在我国有一些机构和部门就没有制定出一定绩效审计标准,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的时候缺少明确的标准进行参照,这就大大增加了我国审计工作人员绩效审计的难度,再加上我国审计人员的能力较外国来比较本来就有一定的差距,而现在审计工作的难度又比外国审计难度大,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绩效审计与外国的绩效审计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另外国内大多数政府机构和企事业没有认识到绩效审计工作所能作用的范围,这就导致了许多应当进行绩效审计的经济活动没有被划分到绩效审计工作的范围之内,就表现出当前涉及到绩效审计的项目较少。

(四)绩效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也是审计理论联系审计实践的桥梁。审计目标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它直接反映社会环境的需求,影响和制约审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审计目标提出调整要求,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同时,审计目标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有直接影响,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审计责任。

许多国家把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在:评价并改善政府项目、中央政府和有关机构的运作,为政府和议会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评价以及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和政策有关的审计建议。

我国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在强调继续“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审计署逐步将绩效审计评价写入审计报告。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是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审计署在“规划”中指出:要用5年时间建立起中国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具体的路径: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五)绩效审计的现实意义

1.开展绩效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

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今天,在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如果能对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那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准确,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提高。目前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重视经济效益,不算经济账,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政府的效能下降,并为某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方便。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2.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公共开支的成倍增长和公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经济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的生长基础和社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受限制。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们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如若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种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宝贵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某种挥霍,对政府受托责任的考评应该定位在投资绩效上。投资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绩效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安定、民众的凝聚力等。

3.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为人民办事。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有力措施。

二、与国外绩效审计的比较

(一)从概念上来讲绩效审计,西方各国叫法不尽相同,定义也不单一。

1.英国审计署将绩效审计叫做物有所值审计或货币价值审计其定义为: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情况 2.加拿大审计署将绩效审计叫做综合审计,其定义为:对政府活动进行有组织的有目的系统的检查,并对上述政府活动进行效益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议会,以促进加拿大政府活动的透明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德国将绩效审计定义为:主要是指对行政运作的经济效率效果和经济性进行审计 主要目标是鉴别改善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方法由机关团体提供有关收益支出与资源管理独立而可靠的信息,以加强政府部门的决策,促使政府部门致力建立通告经济效率与效果以及是否符合其职责的报告程序,确保责任完成 4.澳大利亚称为效率审计 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认为绩效审计是 为了对有关业务经营活动处于经济与有效方式的程度进行评价,而对集体或个人履行职能的效益或经营业务进行的情况所做的检查;对集体和个人采取的并用以衡量业务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程序以及程序是否适当,能否使集体或个人足以衡量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与有效的程度所做的检查。

5.美国审计署1994年的政府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为:绩效审计就是客观系统的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 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的评价的目的,以便改善公共责任性,为实施监督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信息

6.我国目前没有对绩效审计有统一的定义,有关绩效审计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1994年通过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这意味着推行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的开始。二是2008年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里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

(二)从绩效审计的特点来看

1、美国绩效审计的特点。首先,完善的法律及审计准则体系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依据。美国联邦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审计的法案,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时期政府审计的发展。政府审计准则问题同样得到了高度重视。为规范、指导审计人员的行为,1972年,联邦审计总署发布了《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审计准则》。此准则经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在2003年完成,已于2004年1月1日实施),被美国各级审计机构和会计理论界所公认,一直延用至今。其次,审计范围涵盖了一切公共资金的使用领域,但就不同的情况划分为两种类型,审计内容各有侧重。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审计长应调查一切有关公共资金的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并应就其效率和效益问题向国会提出建议。因此,为立法机关服务是联邦审计的出发点所在"根据立法所赋予的权限,规定绩效审计由两部分构成,即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项目效果审计。

2、瑞典绩效审计的特点。首先,采用不同的法律制度约束一国的国家审计。地方政府自治是瑞典政府体制的传统,也是瑞典式民主政府制度的特点。与此相适应,地方审计机关隶属于地方议会,国家审计局和它们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两者适用的法律也不一样,前者适用《瑞典国家审计局法》,而后者适用地方政府审计指导原则。其次,它拥有别具特色的两阶段调查分析法。瑞典国家审计局大量地运用了调查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调查阶段,二是深入调查阶段。这一方法与其建立在职能及任务分析基础之上的审计内容相适应。如在调查阶段,审计师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如被审计单位的活动目标是什么?是否有与目标相适应的业务活动其业务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有无建立保证业务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制度?为此,审计师要分别进行目标分析、业务活动分析和管理制度分析。如果在调查阶段发现了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的问题,审计师就要进行深入调查。否则,审计即于调查阶段结束。深入调查阶段的工作一般限于在调查阶段就目标分析。业务活动分析和管理制度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而不重复全部事项。

3、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特点。首先,审计类型与众不同。按照一次审计涉及单位的多少,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的绩效审计分为两种类型,即特定对象绩效审计和跨部门绩效审计。特定对象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运营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执行效果;单位内部是否有足够的程序、措施来推动和保证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的实现;对照历史情况,是否在管理上有所改进和完善。跨部门绩效审计的主要领域是安全领域审计与业务支持程序审计。前者要求审计人员检查涉及全社会的人身、信息和实物安全的有关政策、程序、资源和管理是否合理、有效。后者重点检查基础性的行政管理程序是否能满足财务管理的法律要求,并保证联邦机构正常履行其职责。其次,突出跟踪审计。在绩效审计的整个组织过程中,分为战略计划阶段、初步调查、执行及报告和跟踪审计等阶段。不论具体审计项目的具体程序有何不同,在执行审计程序时,都要考虑审计的影响,通过审计能够带来哪些节约,增加哪些价值,如何更好地传达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议。

4、中国绩效审计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把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不容置疑的是,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并非平坦。

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是我国现有审计理论体系的新支,目前尚研究不够,由审计署牵头,各地方审计机关参与,组织审计实务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审计理论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理论联系实际,借鉴国内外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审计特点进行研究。明确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基本含义、特点、审计目标、审计内容、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结果运用等问题相关问题。确立一个相对主流的观点用以统一绩效审计相关人员的认识,然后再在不断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三、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绩效审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尤其是在地(市)县这两级地方政府,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还不知所措 要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体系,还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尝试,这不仅要在整个政府审计界注入绩效审计的理念,深入细致地研究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还应在全社会大声疾呼,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当前,在绩效审计的开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体制跟不上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诸如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部门的职权交叉,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务活动的公开透明度不高,社会公信力低下的问题;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官僚主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的问题作为绩效审计主体的政府审计机关,同样也存在缺陷现行的审计监督体制是行政型模式,审计的委托者、审计者以及被审计者拥有同一的隶属关系和共同的利益,权责关系不明晰;实质上,现行的审计机关是政府自己在使用公共财产的同时,又反过来审自己的一种内部审计。正是这样,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法制观念淡薄,怕揭露问题过多难以承担责任或影响政绩,因而干预审计机关依法揭露问题,人为地要求审计机关将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删去。也由于审计部门受本级政府领导,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干部的管理在地方,所以审计部门也很难保持自己超然脱俗,这正是制约我国审计部门有效开展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审计观念跟不上步伐

由于法制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还不强,加之对绩效审计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是社会各界,他们的审计观念还较为落后其次是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性,大多数还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再加之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审计的社会地位与其所发挥的职能不相称;财政、经济活动透明度不高;法制的不完善导致假账盛行;等等。这些因素无一不影响着绩效审计的发展。

(三)工作范围跟不上需要

绩效审计,虽然是审计部门近些年来叫得很响喊得很多的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但目前从实际工作的操作层面来看,它却有很多方面跟不上来至目前为止,国家除制发了几个企业效绩评价方面的标准规定之外,对其他方面的绩效审计,特别是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文件,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展开 同时从当前的审计实践来看,绩效审计范围相当窄小,远远跟不上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专项资金,本来这些部门过日子就感紧巴巴的,基本上没有开展绩效审计,也没法开展绩效审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国退民进,企业的绩效已不再是政府审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财政审计,当前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真实性和合法性上,拨出去的资金在支出方面只要合规就可以了,至于资金是否用于原定的目标、效益如何,则基本不去管它了。这样一来,政府审计部门也感到十分为难,有种无处伸开手脚的感觉。

(四)人员素质跟不上要求

绩效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是有区别的审计绩效审计属于专业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审计,其技术与方法更加复杂,其难度与要求更加不同因此,它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还达不到要求,其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还远远不相适应虽然现有审计人员中的审计师实务知识比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普遍缺乏公共管理 行政法规财政财务和现代审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现有的审计人员对传统审计技术较熟悉,而对现代审计技术较陌生,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高质量的绩效审计还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深刻地理解政府的工作,并有能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测定被审组织的业绩,以对其作出深刻而中肯的评价判断。在这些方面,现有的审计人员是无法应对的现有的审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将不利于对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

四、加强绩效审计的对策

绩效审计,它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政府及各隶属部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及评价;它是对政府部门事中 事后经济行为的监督评价,能及时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政府科学管理提高绩效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当今政府的管理现状来看,绩效审计已经到了非开展不可的程度 正是这样,不能以原有的工作方式和知识结构来思考绩效审计,而应在现有的审计环境 审计条件审计手段的平台上来研究绩效审计,来构造绩效审计

(一)加大宣传力度,给绩效审计以氛围

绩效审计,它即将成为政府审计的主流,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审计使命之所决定因此,大力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较大层面上的人,至少是科以上干部树立绩效审计的观念,了解绩效审计的意义,认识绩效审计的作用,绩效审计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绩效审计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召开会议,报告绩效审计;开班办学辅导绩效审计;利用媒体,宣传绩效审计;等等 通过宣传,形成良好的绩效审计氛围,让绩效审计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让绩效审计的先进事业顺利发展

(二)深化体制改革,给绩效审计以阵地

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理顺政府关系,优化政府结构,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的状况,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经济,才能促进政府审计由纯粹的监督机制向完善的公共财产激励约束机制转变,从而解决当前绩效审计无从下手 无法下手等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的体制改革不仅能促使公共财产效益的提高,而且也会更加重视制约绩效审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更加注意解决绩效审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科学合理的政府体制,能使政府的效能提高,能产生辉煌的成效,也有益于审计部门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效益性效率性的审计这样,政府绩效审计就会得到全面的重视,得到深入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法规,给绩效审计以武器

法律法规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关键性的问题,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开展审计业务的基本武器只有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目前,在绩效审计的实践中,还没有摆脱传统习惯和传统定式的制约,大都用传统审计来开展绩效审计,跳不出传统审计的圈子,使得绩效审计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在政府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 操作性比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法规只有把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评价等作出法律条例方面的规定,绩效审计才能有效地进行特别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这是审计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问题 评价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名领导的公平程度,取决于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程度同时,审计部门也要在绩效审计方面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稽查制度,以进一步明确绩效审计的要求有了一些基本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层面上的制度,并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审计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注重业务培训,给绩效审计以骁将

绩效审计是对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做绩效审计的审计人员,除了要有做财务收支审计方面的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公共管理学 电子计算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现有的审计人员中大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政府绩效审计的前提条件 各级审计机关应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强化教育;国家审计署应组织编写绩效审计的教材,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审计人员传道授业,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能力审计战线有了这样一批骁将勇士,绩效审计的事业就会兴旺,绩效审计的明天就会辉煌。

第三篇: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1.袁军等译.政府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2.北京:鲍国明.国外绩效审计方法与案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审计署外事司.国外绩效审计简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4.邢俊芳等.最新国外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5.陈华等.最新国外绩效审计(上、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6.蔡春.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7.罗美富等.英国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8.曾寿喜等.效益审计基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9.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0.陈志刚.深圳绩效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1.董大胜.政府效益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2.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4-2005)[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3.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8

14.谢力群.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模式实例[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5.韩明升.结合型绩效审计实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16.祁敦芳,叶鹏飞,叶忠明,王冠英.政府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17.课题组编译.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18.赵耿毅.绩效审计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19.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研究报告》《审计研究简报》《国外审计动态》2003-2010

推荐人:陈希晖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第四篇: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浅议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一、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及其特点的比较

经营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借以检查和证明被审单位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促进其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的审查,以期评价其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营审计与管理审计相比,主要就有以下特点:

1.业务经营审计是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的对象是供产销活动过程及生产力诸要素的运动,是企业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劳动)消耗过程、资源的占用情况和产品的产出过程,也就是直接审查投入、产出情况。所以它是比管理审计更为直接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

2.业务经营审计的范围是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及其他业务经营活动。以工业企业来说,供产销活动是基本经济活动,是审查的重点。附属商业、门市部、运输服务和生活福利服务等经营活动是工业企业的附属,辅助、服务于生产的经济活动,必要是也应进行审查。

3.业务经营审计的重点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各要素的开发利用程度。这种利用程度的确定可以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加以量化。

在我国,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管理体系的作用下进行的。如果说业务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基础”,则管理活动就是经济活动的“上层建筑”。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经营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保证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和方案得以实施。通过管理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和决策的方式、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

2.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管理审计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审计要从系统整体的高度优化整体结构,首先要提高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实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改进方案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3.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前已述及,管理审计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而是一种评价监督活动,它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活动,而不是代替重复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五篇:审计局绩效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局绩效审计工作总结

XX区审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不断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立足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战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模式方法,做了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突出重点、全面展开。绩效审计作为全新审计模式给审计工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审计理念的全面更新,我局在继续扎实做好常规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突出绩效审计重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实现绩效审计项目占总审计项目比重80%以上,直至全面覆盖。一是在项目计划安排上下功夫。选取绩效相对明显,操作相对简单的绩效重点项目,如财政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惠民民生政策落实和政府重大投资基建项目,这些项目的执行便于分析公共资金运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和政府重大资金运作等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情况,同时这也是直接关乎老百姓民生的切身利益。二是在挖掘绩效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搞好绩效审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离不开人大的依法监督;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局依托审计联席会议,落实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制度,融合组织、纪检、司法等监督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有效审计资源,保障绩效审计有序开展。三是在转化绩效审计成果上下功夫。增强绩效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注重查处问题整改,注重从制度层面提出:资金使用绩效考评、权力监督制约量化;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审计建议,转化为政府决策和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措施,不断树立绩效审计信心,培养绩效评估能力,提高绩效考评能力。

(二)以点带面,搞好结合。我局在开展绩效审计试点工作以来,就没有将摊子铺得过大,而是力求“精做一个项目,锻炼一支队伍,总结一点经验,提升一档层次”。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绩效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特别是在常规审计报告审计建议中注入绩效评价因子,提示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现“三性”完美结合,突出评价效果;二是绩效审计与跟踪审计相结合。利用跟踪审计时间跨度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体现充分的特点,有利于客观综合评价,有利于显现整改效果。三是绩效审计与“三责联审”相结合。“三责联审”有利于全面考核了解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利于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提升干部监督的综合效益。同时,“三责联审”是组织、人事和审计多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合力效应作用,更有利于对领导干部任期政绩的客观公正评价。四是绩效审计与效能建设相结合。充分与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联系起来,重点关注监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公共财政服务能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政府债务资金和财政风险等,适时调整审计力量,审计方案和审计计划。

(三)重视交流,以训促审。2008年到今我局先后派员参加审计厅、市审计局的绩效审计相关培训15人次,邀请专业人士授课5次,自行组织专题培训8次,视频学习6次,项目案例分析10次,绩效审计理论研讨6次。培养出一批较专业的绩效审计人才队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局重视向绩效审计开展得早、有成效的兄弟审计单位的交流学习。先后到锡山、滨湖学习取经,并适时关注省内、外绩效审计动向,借鉴消化吸收绩效审计成果,通过交流学习,开阔了审计人员的视野,提升了绩效审计效率,营造了钻研业务的氛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无评价参照系的问题,我局基建科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撰写了题为《运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效益评价》的论文,得到审计同行的认可。

(四)绩效并重,探索创新。我局开展绩效审计项目以来,在探索中求创新,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突出精品意识,不断追求项目质量。从审前调查,方案制定,人员配备均突出绩效理念,绩效并重,效优先于绩。

2009年我局在对XX区建设与发展展示中心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中指出:

1、该项目实施费率招投标形式不值得推广;

2、部分工程设计未优化,重复施工,增加了工程造价;

3、项目业务开展单一,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高,社会效益差。同时建议:该项目完成后,以展览、会议业务为核心,向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元化发展。既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又提高投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中心运营管理费用。使得展示中心得到优化发展空间。2010年我局在对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新建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中,通过对学校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教学硬件设施现代一流,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从环境效益看,项目的施工、运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实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然而由于超规模建设导致大量教学设施、学生宿舍闲置,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浪费,同时使学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而无力偿还,形成恶性循环,完全有悖于项目立项的初衷。一味追求“高、大、全”的诟病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0年我局在对惠山新城中心学校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中发现截至2010年7月学校招生2918人,其中寄宿生2007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未来发展空间受限。另外,该项目存在超概算、高估冒算问题,部分设备投资未考虑后期运行管理成本,影响了资金的经济性和效益性。同时指出:惠山新城中心学校为惠山新城不断完善的各项配套设施和最佳人居环境打下了有力的基础,它的建成抖动了周围地区的房产价格,增加了区财政收入,推动了惠山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由于看问题的层次、角度不同,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小项目偏多,绩效难以显现。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设项目规模小,资金投入量小,造成绩效评价层次不可能高,效果也不可能太好。

3、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基层审计机关重实践而轻理论研究,形成理论实践严重脱节。实践经验难以升华成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

4、人员配置捉襟见肘。由于绩效审计要求复合型审计人才,需要精通多门审计会计以外的知识,亟待改善人员结构,增强审计力量。

三、下步设想和打算

进一步发挥一线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创新绩效审计模式。

进一步更新审计理念积极实践探索绩效审计,注重理论探讨研究。进一步开拓绩效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进一步落实绩效问责制度。摈弃调而不查,问而不责。

下载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年度经营绩效审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绩效审计实施办法

    兰州大学绩效审计实施办法 (校审计字〔2011〕1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绩效审计工作,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课件

    大纲: 第一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企业绩效审计 第三部分:案例介绍与分析第一部分: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一、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概念于1932年由英国机械工程师协......

    绩效审计参考文献(含五篇)

    潘俊强.山东全省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险[J].人民日报,2015. 韩凤.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4(06):20-24. 邢俊芳.接轨国际绩效审计谋求......

    浅谈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浅谈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各项投资制度也很不完善,地方政府投资出现了不少“政绩工程”、“形......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刍议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刍议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计在各行各业逐渐普遍起来,财务审计已不能满足市场多变的审计需求,因此绩效审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两者结合应用......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浅析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浅析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其安全状况及运行效率效果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保基金进行绩效审计是规范社保基金运行秩序、......

    绩效审计培训心得(大全)

    绩效审计培训心得根据工作安排,我于201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成都参加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绩效审计培训班。在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先后听取了成都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苏斌......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浅析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浅析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其安全状况及运行效率效果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保基金进行绩效审计是规范社保基金运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