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

时间:2019-05-12 07:1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

第一篇: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

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

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也是对今后审计工作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方向。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以维护财政安全为目标,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纽带,以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为着力点,统筹整合审计资源,有机结合不同审计类型,从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层次整合审计信息形成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笔者试结合工作实际,就市级审计机关如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对建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认识

(一)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龙头。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审计法》规定,审计监督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从《审计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审计监督的范围是“公共资金”。对公共资金的审计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和工作主线,所有公共资金的形成、运行和使用都与财政管理密切相关。

(二)人大对财政监督的要求不仅是针对财政部门,也包括所有财政资金(广义为公共资金),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管理。人大对政府经济工作的监督,主要是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十九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署2009年财政审计项目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国家财政的范畴,与之相适应,我们要着力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这一构想是与人大监督的要求相吻合的。

(三)审计机关代表本级政府对人大常委会的审计工作报告应该包括全部财政资金。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审计范围就是全部政府性资金。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首先是要在通过对政府对所掌管资金的管理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政府管理的财政收支活动,作出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从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来看,由本级政府归集、筹措、使用、支配、承担责任或者风险的全部资金的现状、格局、一定时期的趋势变化、可预期内的发展趋势和风险等宏观状况,对政府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及风险运作的效益性、风险性及政府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的成绩、问题、责任,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有权进行监督。政府和审计机关有义务将全部财政资金的有关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

(四)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重要平台是向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审计工作报告,法律意义上的最重要监督是人大监督。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是财政审计的最终成果,也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载体。各级审计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的要求和已经确定的总体目标,在完成具体审计事项的同时,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信息,综合反映本级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提升“两个报告”的影响力,推动审

计成果利用。从法律意义上讲,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监督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监督。人大监督有利于审计成果的利用,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完善。

(五)从民主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信息公开是必然,人大监督只会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从审计署到地方审计机关都在大力推动审计结果公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审议通过的《审计工作报告》原文向社会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每年都会引起热议。人们从审计结果公告中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些问题和数值,更重要的是从中看到了党和政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的决心。建立财政审计大格局在有利于人大监督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国家经济秩序和财政资金运行的整体情况,有利于社会对国家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

二、对如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

(一)一切审计工作都与财政审计有关。以财政审计为主线,串引审计业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投资审计等,既要考虑满足各专业审计自身属性,又要考虑满足财政审计的总体要求,服务于财政审计,重财政审计不唯财政审计,将其它审计成果转化为财政审计成果并为财政审计所共享。

(二)在时间安排上服从人大安排,整体安排要有计划性。以“同级审”时间为规定,超前规划、丰富内容,从上一年度的下半年开始即着手谋划、安排好审计工作,选择重要的审计成果纳入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本年上半年则将主要力量投入财政“同级审”,几乎所有的审计项目均应满足财政“同级审”一般属性和要求,注意突出财政审计的特色,满足人大和政府的双重需求。

(三)项目安排既有专门的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也有经济责任、投资及其他审计和审计调查中的内容。财政审计大格局主要以财政审计的内容为基础,还应包括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加强各专业审计目标与财政审计目标的结合,要把财政审计的重要事项贯穿于这些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中。要整合审计资源,一次审计多项成果,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带动其他审计项目的开展,开展一些一拖二乃至一拖三、四的项目。

(四)要做到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关键是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审计方式上,要将传统审计、专项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既有形式上的创新,又有内容上的创新,达到充实、丰富“同级审”报告的目的。

(五)工作目标由重点揭弊向批判性、建设性并重转变,充分发挥推进体制机制的完善。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将进一步凸显财政审计的综合性和宏观性,这是其他任何单项审计所不能实现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提高洞察问题的敏锐性和选择重点的敏感性,善于从宏观上对财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透过现象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从体制、制度和机制等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六)工作时序上,由事后审计向事后审计和跟踪审计、即时审计并重转变,解决审计的“马后炮”问题。如,要探索在编制财政预算的时候就提前让审计部门介入,参与人大对预算的审查;要探索财政联网审计的新思路,及时发现问题;探索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跟踪审计;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等等。

三、安庆市审计局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同级审”平台展示审计成果,一切工作服务财政审计大格局

财政“同级审”受到的关注度高,人大、政府从财政“同级审”工作方案的制定就开始介入,因此“同级审”成为展示审计成果的最佳平台,同时也是检验审计工作最重要的平台。“同级审”要做到领导满意,社会公众理解、满意和支持政府财政工作和审计工作。出于这种认识,今年安庆的财政“同级审”报告包括了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审计机关的主要审计成果。在确定年度审计项目时,我们按照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围绕全部政府性资金,将所有审计项目纳入“一盘棋”通盘考虑;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主题、以满足“两个报告”内容的需要为目标,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形成主次分明,既单独立项、又相互联系、统分结合的一个整体。

(二)突出了项目计划管理的科学性、长期性,将滚动计划与年度计划紧密结合,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按照市审计局提出的“对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部分重点二级预算单位以及重点国有企业至少三年轮审一遍;对所辖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五年一届任期至少轮审一遍;对重大财政专项投入或人民群众关注的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全面实行专项审计(调查);对政府投资项目逐步实行必审制”的工作目标,统筹安排各年度的审计项目计划,做到既体现特点、又服从规划,提高审计计划的宏观性、针对性、科学性。我局还实施了“审计精品”项目计划,将审计精品计划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并下达,增强了打造“审计精品”的针对性、主动性。

(三)关注不同角度的难点、热点,通过财政审计彰显审计的特色、能力

2010年的财政“同级审”除安排对财政、地税、国库和部分财政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常规审计或审计调查外,还对本级政府债务情况,地方重点财政资金效益,市直15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考察费(境内、境外考察费)、招待费、小车购置及使用费等四项公务费用情况和10个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管理使用处置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其中特别是四项公务费用和经营性房产的审计调查,政府和有关部门予以了高度关注,对推动地方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市审计局从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入手,注重“板块”效应,如将市教育局及部分学校作为财政“同级审”的一个侧重点,既呼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也体现了民本审计的理念。

(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对全部政府性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安庆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安庆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该办法已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适应《安庆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实施对政府投资审计的新要求,市审计局着力在全市审计机关推进投资审计专职

机构建设,继市局成立投资审计中心后(编制15人),今年以来,我市已有6个县级审计机关组建了事业编制的投资审计中心(另有2个县已确定成立,待编委会通过),其中有三个县市高配副科,县市新增编制人数30人,有效改善了审计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开辟了新的渠道。全市审计机关以省、市政府分别实施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办法为契机,加大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全面审计监督和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力度。上半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103个,审计项目投资完成额64593万元,查出配套资金不落实1425万元,核减工程投资额5352万元(其中:核减概算1044万元,核减结算430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核减额增长了4.3倍。

(五)多措并举,加强各部门、多领域合作

将财政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调查紧密融为一体,既充分利用了审计结果,避免了重复审计,又提高了审计效率。如对市教育局、市科技协会、市城管执法局、市招标采购管理局等单位的审计,由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公务四项费用”(会议费、招待费、考察费、小车购置及使用费)情况、经营性房产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合并组成,一次审计,出具3-4个审计(调查)报告。“公务四项费用”(会议费、招待费、考察费、小车购置及使用费)情况、经营性房产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成立专门的审计调查组,除完成自身负责的一些单位的审计调查外,还负责制定统一的审计实施方案,设计统一的报表格式和审计(调查)报告格式,交各审计组执行,汇总相关审计情况,最终形成审计调查报告。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我局积极实施送达审计,财政“同级审”项目中有四个项目实行了送达审计。市审计局还从内审部门抽调了6名内审人员充实到审计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有效解决了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培养和锻炼了内审队伍,效果良好。

(六)发挥建设性作用,且在以往基础上关注全部性资金

在审计工作中,我局注重从量上、项目上、审计内容上全面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保证对全部性资金审计工作目标的实施,今年,在财政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上,我局突出了专项审计调查的分量,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财政“同级审”涉及单位达到29个,占一级预算单位数的近30%。在审计的内容上,从以往单纯关注预算执行到重点关注财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如非税收入管理、经营性房产管理、国家增收节支政策的执行等,在此基础上,我局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多个《审计建议》,力求在推动体制、机制建设上有所作为。

(七)强化审计结果利用,提升财政审计工作层次。一是积极推进结果公告办法的施行。今年我局经市政府法制办审理批准后,制定实施了《安庆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暂行办法》,为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审计成果利用机制。注重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以《审计建议》、《审计要情》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领导报告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

第二篇:浅析深化财政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范文

浅析深化财政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摘 要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而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财政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财政审计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涵、财政审计大格局与财政审计的关系,并对如何构建科学财政审计大格局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关键词 财政审计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措施

一、财政审计、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涵

财政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的组织体系,财政收支审计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机关以全部财政资金审计为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政府预算为纽带,统筹审计资源,有效整合审计计划,有机结合不同类型审计项目,从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层次整合审计信息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

二、构建大格局的财政审计体系是深化财政审计的必然要求

目前,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财政体制

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逐步形成,财政审计在审计目标、内容、重点、组织方式、计划管理、资源协调配置、技术与方法、信息利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政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无法发挥财政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预防功能和保障国家财政安全的作用。构建科学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传统的财政收支审计相比,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定位更切合实际,内容更加全面,范围更加广泛,组织方式更加缜密,项目实施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主要表现在:审计范围上涉及财政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审计内容上包含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时间上按财政同步实施,项目实施上融合各专业审计力量,资源配置上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组织方式上坚持财政收支审计与一般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财政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政府投资审计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审计成果利用上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构建科学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路和措施

1.树立审计跟进理念,不断拓展财政审计职能

在新形势下,财政审计大格局要坚持立足促进

公共财政建设,以提高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和相关经济活动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为目标,不仅要关注预算盘子里的资金,而且还要加大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其他财政性资金的审计力度。在具体审计实施中,要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到使用绩效实行“全程式预算跟踪”审计,把全部财政性资金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免疫”,规避财政风险,加强财政管理和政府预算,保证财政政策全面有效的实施;审计思路上要进行全面转变,将财政审计和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积极推进联网审计、绩效审计,力争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及时揭示财政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风险,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发挥最大效益。2.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创新财政审计方式方法

财政审计大格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资源整合,包括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审计成果等方面的协调配置。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应当从长远考虑,根据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总体目标,明确项目计划的制订原则、重要项目的审计周期和一定时期内通过审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使项目计划具有可预见性。同时还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安排好当年的项目计划,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统一。[职称论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撰写各科类论文1~1~3.7.8.4*5.0,5、8]审计实施上应当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工作量,分别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高度集中的“大兵团作战”方式,统一方案,统一组织、打破部门科室界限,统一调配审计力量,有利于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综合性强的项目;二是明确审计目标基础上“分兵作战”方式,即统一目标,按审计专业分工分别实施,审计成果共享,适合经常性、涉及多个审计领域的项目;三是专业审计“独立作战”方式,适合为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服务、任务相对单一的审计项目。

3.深度开发利用成果,着力提升财政审计效能

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对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显得尤其重要。温家宝总理指出,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推动改革,推动制度建设。因此必须深度开发提炼审计成果,加快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升财政审计效能,要积极增加成果附加值,多角度开发财政审计成果。在每一项财政审计中,从项目立项、实施到审计报告、审计整改等各个环节统一下达信息任务,集中组织开发,及时反馈财政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情况,注重揭示和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让更多信息直接进入领导决策层。积极开展审计情况分类汇总分析,注意从全局的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管理状况及规律,力求审计建议着眼前瞻性、体现宏观性、富于建设性,大力提升财政审计成果质量和层次,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4.立足加强审计整改,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财政审计大格局要始终坚持把促进整改、完善体制、规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谁审计谁督促整改、边审计边整改”的原则,加大审计整改情况跟踪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情况、采纳审计报告意见及建议情况、处理审计移送事项结果。依靠人大和政府力量,建立审计整改政府主导机制和通报制度。健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对审计整改不力的,视情况依法移送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追究领导责任。并定期分类汇总和通报财政审计整改情况,形成高压态势以促进整改,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

参考文献

[1]谢继明.关于深化财政审计的思考.中国审计.2010(11).[2]陶玲.新形势下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路.科技致富向导.2011(3).[3]曹惠平.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理财.2011(5).

第三篇:创新审计理念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创新审计理念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自2001年全国财政审计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近十个年头,我局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为理念,以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财政收支绩效为目标,财政审计工作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积极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摸索

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跟进改革,努力拓宽财政审计思路。财政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神圣职责,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来,随着我市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会计收付核算中心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帐制的全面推行以及干职工津补贴的统一规范管理,使审计的对象和审计的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审计工作,我局与时俱进,率先变革,在保留部门预算、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等传统财政审计项目的同时,不断整合和拓宽财政审计的领域和范围,及时把握热点、关注焦点、突出重点、抓住龙头实施审计监督。一是逐步开展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民本及“三农”资金审计。如农村沼气池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生猪大县奖励资金、民政抚忧救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近三年对31个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审计,移交案件三起,查处违纪违规金额资金2736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785万元。二是加强对税费征缴、管理环节的审计。通过独立审计或与其他监督部门联合执法方式,每年都有重点的选择1—2个项目,分别对房地产开发、陶瓷、食品加工、汽车运输等行业的进行一次税费清缴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如2007年房地产税费清查审计,为市财政追缴各项税费共计2400余万元;三是延伸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以资金流向为主线索,及时跟踪追进,摸清上下级财政往来资金结算方式、方法以及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四是加大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审计的力度,规范

执法部门的收费行为,当好政府的经济卫士。近三年来共查处“小金库”55个,涉库金额1031.42万元。

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财政审计监督体系。财政审计,从广义上讲,是指对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支及资产真实、合法和效益的监督行为,其涉及单位多,涵盖范围广,工作难度大,为使财政审计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局党组每年均要向审计人员征集书面意见和建议,大家就如何搞好财政审计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磨合,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财政审计监督体系,即以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以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为基础,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审计为重点,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为突破口,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补充,尤其是近年来推出的以行业、系统为项目单位的财政收支“一条龙”审计,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与工程造价决算、项目绩效、“捆绑”审计,均取得了预期的审计效果,如2008年对某单位行业“一条龙”审计过程中,揭露该单位违规出借国有资金2000余万元,帐外收支借款利息等一些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审计要情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对该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责令其尽快追回了出借的款项,规避了潜在的国有资金损失的巨大风险。2009年在对本市财政投资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东方星河”项目竣工决算和投资绩效审计过程中,追缴了施工单位偷漏税款230余万元,核减工程造价200余万元,并揭露了两房建设在分配、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全部采用,问题整改到位。

三、协同作战,牢固树立大财政审计理念。财政审计是一项统揽全局的系统工程,是审计机关的第一要务,在审计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也是审计机关最根本性、首要性的监督内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提升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树立“大财政”审计理念,举全局之力才能实现审计目标。为此,我局从强化计划项目管理、突出财政审计重要地位入手,彻底打破了各股室审计管辖的范围,做到审计项目统一组织管理,大型项目调配优势力量集中行动,在审计工作中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上下联动,分管领导

靠前指挥,积极参与一线审计,审计中十分注重四个结合和一个共享的原则:一是预算执行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财政收入的合理性、预算的合规性、收支 “两条线” 的执行到位性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结转的合法性。二是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对《预算法》的执行力、乡镇(部门)财政决算的真实性、财政纪律执行的合规性(含主管的下属单位);三是财政收支审计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资金拨付的流程,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合法性,项目发挥作用的绩效性;四是主管单位财政资金流向与下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重点关注部门预算分配执行的原则性,下属单位财政决算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五是资源共享。通过审计项目、审计信息、审计人才、审计方法、审计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业务股室主动沟通,积极配合的主动性增强了,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打歼灭战、打硬仗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因势利导,强化财政审计质量意识。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机关树立审计形象、发挥审计威摄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财政审计工作的关键点。为此,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组织审计干部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使审计人员在AO软件应用、审计程序各环节把握、现场审计发现线索、捕捉问题、审计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突破,同时,通过党性修养、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增强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二是集思广义,积极探索审计方法。通过定期召开审计业务点评会、审计案例讲评会及成立科研课题攻关小组,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增强了业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并逐步形成了一谈二查三访四看五分析的综合审计方法;三是整合审计资源,合理安排审计计划。鉴于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特点,我局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力求做到既不面面俱到,又不留审计死角,既突出审计重点,审计资源又相对平衡 ;四是搞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这就要求审计人员

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掌握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经济动态和阶段性的信息,写好审计调查报告,并据此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责任,避免审前调查流于形式,审计方案虚以应付的尴尬局面;五是加强现场审计,提倡文明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项目审计在“精、深、透”上多下功夫,提高搜集审计证据、甄别审计信息真假的能力;六是完善审计复核制度,全局实行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复核小组三级审计复核制度,保证每个审计项目从审前调查、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现场审计实施、编写审计工作底稿、拟写审计报告等环节都符合法定要求。近三来,我局有七个审计项目在审计署、省厅和宜春市局组织评比中获得优秀项目、AO应用实例三等以上的奖励。

五、问责监管,提升财政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水平。我局始终坚持财政审计是按照规范财政预算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维护财政经济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一是敢于问责,通过审计要揭露在财政预算执行、乡镇财政决算、税费征收管理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等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查处违纪违规帐外设置“小金库”的问题,对个别违犯法律行为的人和事及时给予移送;二是在监督上加大力度,透过对具体审计事项的评价与查处,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综合分析,解剖本质,提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相关单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一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回访制度,责成被审计单位对问题进行整改,对审计建议抓好落实;三是在成果运用上营造氛围,我局每年都要对财政审计结果形成综合材料上报市委、市政府,争取领导批转批示,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审计环境,既提升了审计的执行力,又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和可靠依据,当好政府参谋,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宏观调控中的杠杆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第四篇:浅谈财政审计大格局

浅谈财政审计大格局

曲铁胜(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

摘要: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财政审计的思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9年,审计署党组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从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意义,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概念、特点,大格局财政审计需关注的重点问题,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特点和意义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机关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指导下,有效统筹整合审计资源,以推动建立完整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为总体目标,以财政资金审计为主要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转移支付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财政收入征管情况审计为基础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财政审计的思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0年,审计署成立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开展财政审计一体化试点,2005年,审计署整合各特派办财政审计资源,开展财政审计“大兵团作战”试点。但是,社会各届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审计工作本身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全国人大希望审计工作报告进一步增强整体性、时效性,避免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情况与财政决算报告在上存在差异的问题。同时,要求审计工作报告进一步突出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方面的内容。

2.各级地方政府希望能够减少在一个省(市、县)多次进点审计的问题。

3.财政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财政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审计署党组在全面总结以前财政审计一体化经验的基础上,从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时效性出发,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

(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主要特点。

1.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组织协调更加统一,即统一方案、统一培训、统一进点、统一组织实施。

2.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时效性更强,避免跨报告的问题。

3.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紧紧围绕“两个报告”安排审计工作。

4.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整体性更加突出,各个审计项目之间及其与总体审计目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5.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审计范围更加集中,主要反映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6.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论指导是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意义。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财政审计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克服目前财政审计力度不够、资源分散、层次不高等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迫切需要,是促使财政审计从体制、安全、绩效的角度来审视国家财政运行系统,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重要途径。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有利于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视野,统筹安排部门预算、民生资金、经济责任、政府扩大内需资金、政府决算等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形成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

二、大格局财政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预算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支出管理更加复杂,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大格局财政审计关注的重点

应该是带有全局性、体制性和制度性的问题。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促进改革,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推动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具体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关注中央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大格局财政审计,要认真贯彻20字审计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重点关注中央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关注健全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就不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政权,就不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我们现在的国家财政,严格意义上讲包括一般预算、资本经营预算、债务预算、基金预算。目前真正纳入预算的是税收;债务既没有进入国家预算,也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外债当中的还债支出进入了预算,但外债收入没有进入预算;资本经营没有预算;不少基金都没有纳入国家预算;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相当一部分进不了地方预算,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资金也进不了预算。因此,大格局财政审计要关注健全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

(三)关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现在的财政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完善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尤其是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问题,特别是基层财政困难较大。二是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完善。三是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需要加强。在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合理的产业分工就会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财政体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行改革、完善。

(四)关注健全完善财政法制。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但目前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的设计、财政管理的法律依据等都很不完善,有些法律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在财政运行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在大格局财政审计中要关注这些问题,促进财政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五)关注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

在大格局财政审计中,要关注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开减免税口子,自定税收优惠政策,先征后返等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问题;要在对财税部门的审计中关注现行财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进一步完善政策;要关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互相转化;要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

(六)关注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在逐步优化,但还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大格局财政审计要关注财政支出投向竞争性领域的问题,关注行政运行成本偏高的问题,关注一些法定支出在不同地区间苦乐不均的问题,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七)关注地方政府负债与财政风险。

财政风险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风险,呆帐、坏帐风险,债务风险。当前地方政府负债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是:债务规模大、缺乏统一管理,债务率、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偏高,逾期债务的比例较大, 使财政背负许多不该承担的包袱, 甚至超越财政的承受力,引发财政风险。大格局财政审计的重点是摸清家底,特别是要掌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实际状况,推动建立公开规范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控制机制和债务管理制度。

(八)关注预算管理改革。

重点关注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不一致的问题,预算与决算差异较大的问题,代编预算与“打捆”预算的问题,国库资金管理与财政专户管理的问题,隐藏财力性资金的问题,非税收入征管的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问题,基金预算管理的问题,结余资金管理的问题,超收收入安排使用的问题,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等。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财政审计目标的重要举措。各级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财政审计大格局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财政审计项目的方案审定、人力资源调配、审计过程控制、重大问题处理、审计报告审核等事宜。

(二)树立国家财政审计的观念。

刘家义审计长在谈到财政审计时指出,我们现在从事的财政审计都是国家财政审计的某些方面,没有站在“国家财政”这个全局上,更没有站在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观念上从事财政审计工作。所以,各级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国家财政审计的观念,站在国家财政审计的高度开展审计工作。

(三)创新工作思路。

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审计人员树立“创新才能发展”、“没有持续创新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观点,不断丰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和内涵,不断总结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不断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方式方法,实现审计经验到审计知识、审计知识到审计智慧的飞跃。

(四)学习财政、熟悉财政,掌握财政运行规律。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我们如果对国家财政体制、制度、政策、法律、运行机制,不是十分了解,不能掌握全部运行规律,就搞不好国家财政审计。所以,我们要真正搞好财政审计,首先要学习财政、了解财政,真正把握财政运行的规律。(曲铁胜)

第五篇:试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

试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任务与措施

根据今年全国、全省审计座谈会和《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的意见》的主要精神,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我认为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创新财政审计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实现政府性资金审计的全覆盖。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

在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为推进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深化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严格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促进提高预算执行效果,逐步建立和健全审计结果公开制度。

二是推动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促进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和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加快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三是着力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融资平台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财政风险。

四是推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

(二)财政审计的主要任务

要进一步拓宽财政审计的视野,凡属政府的收支,都应纳入预算管理,都应纳入财政审计范围。扩大对各项预算内资金的审计覆盖面,增强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的审计力度,推动纳入预算管理。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预算支出,应重点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一是对财政部门及其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围绕建立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扩大审计覆盖面。关注财政增收 财力的预算安排情况,关注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差异,促进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关注财政追加支出的合理合规性,优化政府支出结构,促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严肃性。关注本级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揭示各类财政风险。关注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情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对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分配、管理政府性投资情况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紧紧围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这条主线,严格审查各类专项投资的分配有无依据、标准是否科学和公开、投向是不符合相关政策、计划下达是否及时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投资资金的使用及项目建设是否按照进度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要加大对国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以及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和查处,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是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地方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各部门五年至少轮审一遍。加强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审计,促进做好部门预算公开的基础性工作。对普遍存在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加强制度性原因分析,提出可行建议。促进整改和问责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进绩效审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扩大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及二、三级单位的审计覆盖面,推进上下联动审计和联网审计。

四是对财政收入征管部门收入征管情况审计。促进严格依法征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税收政策。揭示税收制度漏洞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分析税收政策的执行效果,促进完善税收政策制度和征管体制改革。拓展非税收入审计的范围,扫除审计盲区。积极探索有效整合各级审计机关的资源和力量,扩大对财政收入征管部门审计的覆盖面。

五是对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支出的审计。关注本级支出和转移支付支出中民生支出真实性和规模合理性,促进各级财政依法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并加强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关注重点支出的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严肃查处管理使用中的挤占挪用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专项资金要及时开展跟踪审计。

六是对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将“上审下”与“同级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重点关注“同级审”的难点和盲点,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下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分配使用情况、财政支出结构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负债情况。完善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下级政府主要领导要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开展对地方政府负债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重点摸清政府融资平台的真实状况,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广泛接受监督。

二、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主要措施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新时期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从更高层次、更广视野揭示国家财政在体制、机制上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促进建设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财政审计新举措。

(一)以“四个整合”为切入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形成。

一是整合审计计划。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年初审计计划安排时,要统筹考虑财政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做到既有所侧重又联系贯通,要统筹考虑和确定重点内容,以便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综合性观点,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建设性建议。

二是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机关内部必须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协调运作,统一程序和要求,从而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能效。同时要积极利用外部单位和其他社会中介力量,以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实现对审计资源科学配置,最大程度满足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三是整合审计项目。要将多个涉及财政资金的项目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的预算、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在审前全面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的热点现象和突出问题,结合财政体制改革面临问题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真正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四是整合审计信息。要善于从财政资金审计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按照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的要求去整合和发掘信息,促进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和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二)以“四个保障”为着力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运行。

一是组织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地方审计机关全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合。要成立由审计机关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局长参与的财政审计大格局领导协调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财政审计工作,及时收集和解决财政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人才保障。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龙头和永恒主题,财

政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财政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审计、会计业务,更要具备较强的宏观政策上的把握和分析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审计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财政审计工作实践,加强财政审计理论研究,用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财政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财政审计队伍建设的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财政审计高端复合型领军和骨干人才,全面带动和提升财政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技术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撑。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与发改、财政、税务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实施“金审工程”二期建设,推进计算机设备硬件和网络软件的优化升级,切实提高财政审计的早期预警、快速反应和及时查处问题的能力。

四是经费保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以必要的经费保障为基础。审计法为此作了专门规定,审计署和财政部为此发了专门文件。要进一步加大沟通和协调工作力度,力争人头经费、项目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和推广审计工作“八不准”制度,彻底切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执法环境,切实提高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以“四个突出”为落脚点,确保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实效。

一是突出预算编制审计。一直以来,财政预算存在编制粗放、不够细化,没有下达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等问题,也是影响预算执行效果的根源。财政审计必须关注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细化、定额是否合理、预算分配是否公平,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公正性进行解剖,督促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约束,以增强财政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二是突出民生资金审计。随着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民生领域的 投入将不断加大。要进一步树立民本审计理念,把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资金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加强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资金,支农、扶贫、救灾救济、水利、耕地补偿等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要关注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发挥审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三是突出资金绩效审计。过去在确定财政资金的审计目标时,往往以监督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合规为重点,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重视不够,难以适应新时期对现代财政审计的新要求。财政审计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树立财政审计的新理念,以规范预算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逐步探索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绩效审计。

四是突出整改落实审计。发现和揭露问题只是手段,促进整改落实才是最终目的。财政审计的最终“产品”主要是“两个报告”。每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社会公众关注的还是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因此,要把审计整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参照一些地方审计机关的做法,推动人大出台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地方性法规,实行审计和整改的有效分离,切实提升审计整改工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会同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促进审计整改工作的真正落实。

下载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庆市审计局关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尝试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局审计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审计局审计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年我局的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审计署提出的“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及自治区审计厅......

    大足县审计局关于财政审计调研报告-定稿(★)

    大足县审计局关于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调研报告 自1983年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财政审计就一直是审计的工作重心。为了切实开展好财政审计工作,各地在实施财政审计实践活动中都进......

    审计局申县长财政审计工作会讲话

    申县长财政审计工作会讲话 审计工作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依法治县、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始终坚持“依法审......

    关于广德县委党校构建“大党校”格局的若干思考

    关于广德县委党校构建“大党校”格局的若干思考 2012年,广德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省直管试点县的优势,大胆实行工作创新,率先在全省进行了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初步形成了“大......

    河北创新财政审计方式 有效探索财政审计大格局

    河北创新财政审计方式 有效探索财政审计大格局近年来,河北省审计厅按照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方式,加......

    关于构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构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的调研和思考施平平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利益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大量新型矛盾层出不穷,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和整......

    关于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的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的思考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惩防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

    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积极转变财政职能,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和充分就业为目标,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