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点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
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
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点
第二篇:高中文化国学长廊
八中国学文化长廊
1、国学经典长廊简介(序)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作为华夏子孙的历史文化的基础,翩翩少年,谦谦君子当吟咏诵读,沐仁浴义。“国学经典”长廊以各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体介绍为主线,以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四书五经、经典名著为重点,当您步入经典长廊,就如进入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时空隧道,历史凝成的经典如繁星闪耀。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厚德载物,龙腾云起,薪火相传,万世一系。
2、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3、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朱熹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
4、中庸
《中庸》原本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唐代韩愈、李翱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成了《四书》之一。
5、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宋代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的贡献很大。
6、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共有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有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的哲学是智者的哲学,《孟子》的哲学是思辨的哲学,在这本书中你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人生的启迪。
7、诗经
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小雅》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尚书
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配解释)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种传本,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是两者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9、礼记
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
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 大学》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10、易经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她也是中医之子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门槛。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11、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就因文字过于精炼,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其中,《左传》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12、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小赋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篇幅较小。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13、唐诗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代诗人众多,仅知名的就有二千三百多人。《全唐诗》存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基本形式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当时的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14、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15、元曲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6、明清小说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自宋迄清﹐产生长篇小说三百余部﹐短篇小说数以万计。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了“正统”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其中,《三国演义》等四大古典小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浒传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生活的时代较罗贯中稍早。《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 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红楼梦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本书以拟人手法对周易理论进行了阐释,如以十二个女子代表十二地支轮回的手法,成为今后红学研究的关键所在。《红楼梦》至今还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也是一部读者永远猜不着底的谜书,这正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所在。
四大名著不准备都用了,概括一下得了。
17.《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
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
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
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
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
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
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 领。
第三篇:高中文化专题阅读资料之剪纸
高中语文文化专题阅读之——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中国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它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及赞美。【美文欣赏】
剪纸(散文诗)
一步两千年,把一张中国红折叠—— 临剪城市。乡村。河流。山峦。
重剪繁华与寂静。鸟鸣与空旷。牧羊人九曲十八弯的歌声。
手指晨曦,去寻访那些西汉的麻纸残片,到了黄昏画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时,我把折叠的热爱展开,跑回被牵挂镂空的故乡,亲昵地呼喊母亲。
母亲用幸福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笑意欲言又止,我深一脚、浅一脚的童年还沉积在母亲的皱纹里!一阵风吹过来,她白发里的萱草花,与春天打着芬芳的招呼。扣紧她粗糙的手,我要用什么样的泪水,才能洗薄她厚厚的辛劳。这双手,日复一日,把我剪成了她梦中的窗花。
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用心剪出的窗花。
她们剪空了自己大半生的月光,十二生肖就在吉祥的空间里长出翅膀,凌空飞翔。我知道,我飞不出母亲的心空,飞不出那辽阔,飞不出魂牵梦萦。在远方,我就是母亲剪纸里,那深深的,空!
母亲的剪纸(散文)
进入腊月,空气中弥漫鞭炮的火药。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小子要炮、姑娘要花。在市场上,不经意间发现各种窗花、福字、对联悄然登上了柜台。卖窗花的柜台前都挤满了人。人们欣喜地购买着一幅幅“四季平安”、“年年有余”,欢喜的笑脸被大红窗花映得格外生动。
窗花是乡村过年喜庆的象征。每到“小年”一过,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会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一尘不染,然后贴上那精巧别致的窗花。
小时候每逢过年,母亲总要在各个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窗花,那一张张精致、美丽、喜气的窗花,盛开在窗户上,呈现在眼前,把一年的喜气凝聚在方寸之间。阳光穿越窗子,将窗花的影子投进室内。
童年的记忆里,每年家中的窗花都是慈祥的母亲一手剪出来的。进入腊月,母亲就从床上的 枕头里掏出一卷邹巴巴的钱币然后找出三五角纸币让我到村供销社购买剪纸用的红纸。母亲左手持纸、右手用剪刀认真地剪着窗花,两只手配合得很默契。她灵巧地旋转着红纸,剪刀灵动地游走,一剪一剪,碎纸片像红色的云霞轻轻落下,透过窗花的阳光照耀在红纸上,把恬静地坐在炕上的四奶奶的脸映照得红彤彤的。在那些清寒而寂寥的冬天,窗花就这样带着蓬勃的春的气息,点亮农人心中对美好日子的向往和希冀之灯。
窗花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曾提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描写了每年正月初七,即“人日”做人形剪纸的风俗。不过庄稼人贴窗花也是有讲究的。龙年会有“龙凤呈祥”的窗花,虎年便有“虎虎生威”,兔年就有“玉兔迎春”等等。若是家中办喜事、婚事,那更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窗户上会贴上一个大大的“囍”字,再在这“囍”字四周贴几幅“喜结连理”、“五子登科”等带字带图的窗花,远远看去,布局是那么精确合理,有浑然天成之意,令人无不眉开眼笑。在我们豫西地区,乡下庄户人家家中办喜事有剪窗花贴喜字的习俗。1978年,大哥结婚那年母亲忙中偷闲找来花红柳绿的彩纸剪出象征良辰吉日、美好前程、花好月圆、比翼齐飞、喜结连理等图案的剪纸让人把大哥简陋的洞房布置的庄重而喜庆。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健在的母亲已经故去。但是每年回到故乡,在老家墙壁上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母亲留下的杰作还依稀存在。透过岁月的长河,母亲当年的剪纸在记忆里永不消失?母亲的剪纸巧艺其中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象征。时光荏苒,随着岁月的交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窗花悄然地淡出了乡村的舞台,窗花那小小的身影再也难以寻觅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窗花,省事美观,贴在窗上,立刻有了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贴几张大红喜气的窗花在自家门上、窗上,迎接新春到来,春节也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靓丽纷呈的窗花,返璞归真绽放在乡村及城市的窗户上,栩栩如生的窗花不光成为一种年俗,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艺术品。古老而喜庆的年俗,就这样再次盛开在了农家红红火火的日子里。
窗花(文/耿翔)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彻底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的好长时光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透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里,亮在一条村道上。
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透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打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从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在他们守望的家园里几孔温穆的窑洞,仅仅是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是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圈在脚地上的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尽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 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更不相信和我一样的文化人,用善心对它的穿凿附会。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语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这里的凡是叫得很响的艺术,绝不是风花雪月,墨香能染。那些锤钎凿出的石狮子,那些木槌敲击的牛皮鼓,有哪一样,不像在黄土上种植五谷,需要的是木和铁合一的工具?是的,陕北的人男耕女织,他们手里握着木头,握着铁,这是他们向土地索取衣食的最基本的方式。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特别是她们的文化与想象的极大反差,却能创造出一些很抽象的窗花,谁会相信,这是出自于一群走在庄稼身边的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的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应该在言语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有删改)
剪纸与安徒生(文/冯骥才)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以作家为标志,这就是安徒生的丹麦——丹麦的安徒生。
这由于安徒生的童话世人皆知。或许有人说丹麦不光一个安徒生,还有美人鱼呢,但美人鱼也来自安徒生一个深切动人的爱情故事《海的女儿》。
与童话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是无限美好和充满魅力的。它叫人联想到纯洁、无邪、真率与童心。从人的“根”上影响人的还是童话,安徒生是影响着全人类的作家。所以丹麦人以他们的安徒生为荣,在这个国家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和他的自画像,还有一种用纸剪成的类似太阳神的头像——这是安徒生剪纸作品的标志,名叫太阳头。
剪纸对于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它为人们喜闻乐见。人们拿它自娱自乐,多用红纸来剪,象征着喜庆。在许多地区的村落里几乎人人擅长。我国的剪纸用途广泛,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欧洲也有剪纸,但与中国不同,通常称做剪影,主要是剪取人物侧面背光的影像,所以多用黑色的纸。欧洲的剪影追求逼真,虽然不剪眼睛,只是一个侧影,也能惟妙惟肖。我曾在巴黎塞纳河边,花五个欧元请一位街头剪影艺人为我剪头像。他取一片小小黑纸,手执银色小剪,站在我的一侧,边看我边剪,如画家画肖像,黑纸片在他剪刀间转来转去,须臾间即完成,笑嘻嘻递给我,竟连我也觉得酷似于我。
然而,安徒生不全是这种传统的欧洲剪影,有些很像中国的剪纸。在他的故乡欧登塞的故居博物馆里,我见到他的一些剪纸作品,看上去很像我国北方赫哲族和满族信仰类的剪纸,生动、随性、纯朴,形象还有些怪异,但这些形象并非神像,而是安徒生脑袋里蹦来蹦去的童话人物。
安徒生对剪纸之爱到痴迷地步。他用来剪纸的剪子,剪刀较长,剪尖很尖,剪把是一对套指的铁圈,很像医生用的手术剪。他爱好旅游,出行时多半要把剪刀戴在身上,以致曾经不小心被剪尖扎伤。
然而,剪纸并非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爱好,而是他童话的一部分。他常常在给孩子们讲童话时,一边讲一边剪纸。我国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等一些地方也是这样——边说边剪,随心所欲。
他剪纸是即兴的,讲的故事也常常是兴之所致,任意发挥;有时他用剪子把口中故事里的人物剪出来,有时他受到剪纸形象的启发,故事再讲下去就更生动更紧张更有趣。他让这些剪纸形象有声有色有个性有命运。这时,他的剪纸与童话的创作便浑然成为一体了。
依我看,安徒生的剪纸通常是把一张纸左右对折起来再剪,他只剪形象一边的轮廓,打开就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剪出一只眼,打开就是一双眼;所以他剪纸的形象大都是对称的。
有时他先把纸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进而又对角一折,剪出的图案上下左右相互呼应,十分丰富与热闹。记得我上小学时有手工课,学过这样的剪纸,把纸横竖折好,再剪出各种尖的、半圆的、菱形的花样,最后打开一看,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一个十分美丽的图案。
安徒生为了叫孩子们感兴趣,所剪的形象大都是夸张的、变形的、有表情的,无论是厨娘、魔鬼、小丑、舞者、牧师、巫婆、海盗、皇后,还是天鹅、城堡、风车、磨坊、禽鸟、昆虫、花草等等;全都是可爱逗趣,神气活现。因为,这些形象都是在安徒生讲故事时出现的,所以个个会笑会哭会说话。我想,当他最后把剪成的纸一打开,一准让在场的孩子惊喜万状。
安徒生启示我们,最生动的童话都是想象出来而不是趴在桌上写出来的。俄罗斯作家契诃夫一次对他的女弟子阿维洛娃说:“你递给我一只茶杯,我马上就用茶杯写出一篇小说。”接着他说了关于小说写作的一句“伟大的话”。他说:“小说是想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
安徒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你在纸上点一滴墨水,把纸叠起来,朝四面挤压,就会出现某种图形。你要有想象力和绘画意识,画就出现了;你要是天才,就会有一幅天才的画。”
想象不是凭空的,有时要借助一些由头。
对于有艺术想象潜质的人,想象往往需要诱发,一种意想不到的刺激与启动。比方安徒生,这诱发常常来自剪纸。在对折和多折的纸上可以剪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剪一双大眼睛,没想到打开后这双眼睛在哭;你剪一颗心,打开之后竟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两颗心;你在一个半圆的形体下边剪几条曲线,以为是太阳,打开后变成了一条傻乎乎游动的章鱼了。剪纸是可视的形象艺术,它可以直接唤起形象的联想。
尽管童话是用写作完成的,但构思与灵感却常常来自他的剪纸。所以,安徒生说自己“剪纸是写作的开始”。
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我原先只把剪纸做为他的一种爱好。现在才明白,剪纸是他童话创作的一部分。当然他不是写作才剪纸,但剪纸唤起了他创作前期最重要的精神活动——想象。
有人说,安徒生一生留下的剪纸约一千幅。这显然不是他实际剪纸的数量。他生前剪纸都是随意、随性和随时的,不会刻意去保存;再说纸张日久变脆,难以珍藏,因此说,他剪过的剪纸至少还要多几十倍。如今,我们从他留下的剪纸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哪个是穿“新衣”的皇帝,也许其中不少剪纸故事没有写出来过,但安徒生的剪纸无疑是他文学世界与童话天地不能或缺的极重要的一部分。
安徒生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第四篇:创新教育的作用
创新教育的作用 引 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创新才能进步,人有创新精神才会发奋进取,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古老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要进行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那么创新教育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一、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有影响。有些专家把人的主要智力分为七种:语言智力,即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逻辑或数学智力,即推理和计算能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又称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在智力(又称内省智力,即洞察力)。社会对人的七种主要智力都有需求,但在传统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前两种智力上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致使传统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社会的需要。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强调的是人的综合智力的发展。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七大智力上都有所发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意志、情绪、兴趣、性格、动机、理想等对人的智力因素的成长有影响的因素。要想创新,首先要有理想,还要有兴趣,要有顶得住失败(甚至上百、上千次的连续失败)与挫折的坚强意志,有不屈不挠、坚毅不拔的顽强心理品质。创新教育的过程,正是磨炼大学生上述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效果。2.有利于大学生大脑的综合发展。
人的大脑主要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半球是协同活动的。但在特定的活动中,总有一侧半球占优势,称为优势半球,由此形成了左、右脑的不同重点功能:左脑主要用于语言的发展、逻辑分析、抽象思维和数学运算,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外语、数学等,实际上是重点开发了左脑;右脑在音乐、韵律、节奏、情感、绘画、空间感、想象力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创造力、创新力、实践能力主要取决于右脑。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由于脑科学的落后和不普及,致使右脑的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通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使左、右脑协调发展,使人脑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3.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独特性的体现。创新的本质是新,是独特,是别人没有而我有,是与众不同。因此,创新是与个性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实际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其个性发展的过程。一个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愈浓,创新思维能力愈强,该生的个性也就愈鲜明。
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1.有利于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
创新教育所倡导的全新人才观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人才的非标准化。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前、中期的很大的不同之处是: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百人一面、个个雷同的“标准件型”,不再是生产线上生产的“通用品”。因此,我们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第二,几乎人人都有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除了残疾人中的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创新潜力(或称能力),而且会随着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活动使这种潜力发挥出来,浮出水面,得到发展,有的人甚至成长为创新型高级人才。第三,人才评价的个性化。评价人才的标准要“非标准化、非固定化”,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
第四,人才成长时间与速度的非同步化。承认人的成长有快慢、成才有先后,允许一个班、一个年级的大学生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不同的成长速率。同时,要特别注意创造条件,甚至是打破陈规戒律,让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快成长。2.有利于我们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应试教育主要面向少数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于所考科目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重复训练为主要方法,妨碍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以应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应试机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许多方面是相克的。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3.有利于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学校教育条件及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
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会更受高一级学校或社会各界的欢迎,因而学校更易得到高一级学校或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财和物方面的支持,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使学校的发展更有后劲儿。
5.有利于学校改善与所在社区的关系。
6.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良好的风格、特点,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
三、有利于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它一些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同奖项诺贝尔将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当今已经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这96次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6位美籍华却在别国的土上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培养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一倍,20世纪中是每10年增一倍,现在是每3~5年增一倍。如果把微软比成一个国家,用GDP来衡量,它在世界的排名竟然达到11位,拥有20%股份的比尔•盖茨拥有的财富竟然超过新加坡!,比尔•盖茨有一句话:“微软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日本企业家说:“我们不担心资源的贫乏,只怕缺少智慧和创新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全世界的发明者,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日本人。物理学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试验。”卢瑟福不仅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早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的在做试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收获。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学生应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老师,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真正提上去。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在传授真经啊。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发展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获得诺贝尔奖,其真正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的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近几年,日本对科研创新投入的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加拿大的明天”对策研究会也曾提出呼呈,为确保在“新工
业革命”中取得主动,必须改变教育制度,去培养“富有创新的一代人”。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十分重视创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以上这些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作出的提议与举措应对我国有所启迪。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投入不足以及我国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等因素,使创新能力与国家需要以及国际先进水平还相差很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所以祖国的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加适合未来社会乃至世界的激烈竞争。由此创新教育就必须发挥其作用,让我们的学校为祖国各项事业源源不断地、适时地输送具备上述创新三要素的合格人才,各项事业自然会健康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应用
上面我们重点介绍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下面我们结合事例重点介绍几个常用的创造思维。
1.扩散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发明创造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
扩散思维过程是让思维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张开思维的翅膀,冲破一切禁锢,提出更多的创造性新设想。扩散思维之所以能够产生众多的创造性新设想,是因为它除了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想象因子,使人们的思路显得更加开阔,产生许多不同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答案。这些答案经常以不合逻辑和反常规的形式出现。
以砖为例。在讲到砖的用途时,一般职工只能提到砖可以造房子、砌墙、铺路等,总离不开“建筑材料”这一功能范围。而一个扩散思维好的人,则可以讲出更多用途,如可以当榔头敲东西,作武器自卫,叠起来当凳子,吊线当直尺,在水泥地上当笔用,当枕头,压毛毡等等。为便于初学创造学的职工尽快地掌握和运用扩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去运作:即,形态、方法、材料、结构、组合、功能。关系和因果扩散。
下面,我们介绍一位山东农民兄弟进京加工香肠发家的一段真实故事:几年前,这位农民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开设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经营香肠。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个食品加工厂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数量上都竞争不过国有相关企业,最后只剩下三口大锅、四个职工,手中还有6000元钱,这个企业已经濒临倒闭了!这位农民兄弟见此情景,整天愁眉苦脸,回老家又怕无脸见父老乡亲。正在他一愁莫展之时,他的朋友——一位创造学工作者去看他,见他一副哭丧的脸,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农民兄弟讲述了自己企业的艰难困境。创造学工作者(他的朋友)给他出了主意,请他先从制作香肠材料上进行扩散,这个创意是按下列图示(见图8)程序进行的。
首先进行一级扩散:即从香肠的用料上考虑,除传统的用肉做原料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不仅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加人高蛋白的豆类、鱼类、蛋类、蔬菜、动物血及含有丰富钙质的骨粉等。然后进行二级扩散:如以肉类为主的香肠,有哪些肉可供广大市民选用呢,过去多半是用猪肉,由于猪肉胆固醇比较高,人们逐渐对牛、羊和鸡、鸭等肉类有了偏爱,同时也照顾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需要;我们再以蔬菜为二级扩散源进行扩散,考虑众多市民的不同口味,我们可以在香肠中加入一定量的蔬菜,如大蒜(即市场上出现的蒜肠!)、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高),萝卜(有助消化),等等,不仅降低了香肠成本,而且赢得了市场。邓颖超同志在世时,听说大钟寺附近一家食品加工厂生产菜肠,派秘书去买,一次就买了10斤。于是,这位农民兄弟抓住契机做了一条广告:“我公司生产邓大姐最爱吃的香肠!”当这条广告一面世,很快吸引了大批顾客,争先抢购买这位农民生产的菜肠。为此,这位农民兄弟赚了一笔大钱。他按照扩散思维的思路先后又开发了其他一系列香肠新品种。当年年底,这家食品公司就得以复苏。除了材料扩散外,我们还可从制做方法上扩散,如煮、蒸、炸、烤、熏等等,我们还可以从结构上扩散,如长、短、方、圆,等等,还可从形态上扩散,如成的、辣的、酸的、怪味的等等„„。由此可以看到:过去传统生产品种单一的香肠,在生产规模,工艺,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较,肯定是竞争不过的。而现在这位农民兄弟利用创造性思维,从香肠的用料、加工方式方法及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发,过去品种单一,现在五花八门,很快又重新占领了市场,赢得了顾客,这家由农民开办的食品厂在上档次、上规模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有饲养猪的习惯,因为过年过节,农民可以杀猪吃肉,改善生活,而且批量喂养还可增加收入。但是,有谁去想过,怎样能增加效益呢?我们不妨用扩散思维对猪的用途进行一次和二次扩散,这样有利于增加养猪的技术含量,有利于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如,我们先从肉、骨、皮、毛、蹄及粪等几大方面扩散,然后再从猪肉的用途、食用方法、骨的用途(用来作补钙食品、制作工业用胶等)、皮的用途(工业用革,胶片、皮鞋等)、毛的用途(火药,工业和民用)、蹄的用途(工业用胶、胶片、食品等)、粪的用途(肥料、饲料、生产沼气等)。经过创造性思维的扩散,我们就会发现,养猪的受益面比过去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2.立体思维
思维的定向性,能使人顺利地思考解决一般的问题,但也会使人跳不出老框框,离不开老路线,妨碍一些创造性问题的解决。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要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思考问题。某心理学家曾要求一些人用6根火柴搭出4个正三角形。结果很多人都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这些人的思维方法受到“平面”的束缚,在平面上摆来摆去,无论如何也没有结果。经过启发,跳出平面的限制,扩展到“空间”,想到了立体,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广义的说,立体思维应该认为是在时间和空间四维体系中的思维方式。立体思维方法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管理等方面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如:
其一,城市立体交通。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几乎都在发展立体交通上下功夫。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率先修建立交桥,北京市90年代仅在二环路上就修建10多座立交桥和过街天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紧张状态。在地面上修建立交桥的同时,一些城市又向地下发展,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先后建成地下铁道,就是在地下,也发展立体交叉,如北京地铁在复兴门、西直门、建国门等站也都修建或预留了双层交叉地铁。利用立体思维,发展城市的立体交通,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通,同时也为国家赢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其二,立体农业。它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的基础上,按照创造性思维进行组装的新型农业技术。它不仅指在空间、时间和土地利用上的多层次的农业种植,而且也包括水产养殖、地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多层次利用。近年来,我国立体农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由零星的小面积套种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种养方向发展。立体农业由于效益显著,普遍被农民所接受。如南方有的省区在水稻田里养鱼,田埂上种桑,树上又养蚕,这样造成一个循环种养环境,农民吃、穿、用都得到很大实惠。还有的地区根据山地和丘陵的气候、土壤特点,在山顶种植树木,山腰开辟茶园,而在山脚栽植果树,这样立体多方位的种植使当地农民很快走上了富裕之路。利用塑料大棚进行立体种养近年来在一些省市也逐步推开。原来只用于育苗的塑料大棚,现在已经大规模地用于立体种养了,如辽宁一位青年把塑料大棚的空间分成三个层次,最下层修了养鱼池,用来养鱼,中间(搭架)养花(尤其是市场上十分抢手的花卉),最上一层种植蔬菜(或无土栽培),这样,一座大棚,立体利用,充分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从而赢得了丰厚的效益。吉林省部分地区利用创造性思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1.2万多公顷,解决了冬季和早春蔬菜奇缺和副产品不足的问题。
立体农业从小而全的家庭种养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大大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数量,由此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山东寿光县由于立体农业的普遍推广,产品日益丰富,他们大力组织培育市场机制,在县城和乡镇驻地建立了蔬菜、粮食、水产、畜产品等22处专业批发市场,大大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商品率,也为全国的农产品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我国国情,进一步在林区、山区和丘陵地带大力推广普及创造性思维,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的农业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个崭新的景象。
其三,立体经营。它是指利用立体思维,进行综合发展,使经营来源更加丰富,经营成本不断降低,从而赢得更大利润。几年前,海南省一位农民利用在公路旁的自家池,实现了立体经营。他在池塘的一部分水面上建起了双层小楼,下层分为两部分,前面为酒作坊,后面为猪场,中间有一可开启的小窗(用来运送酒糟,给猪提供饲料),上层为餐馆,而池塘里养着鱼。这样鱼、肉、酒不仅可投放市场,而且还可供自家餐馆为来往旅客加工饭菜,至于粮。菜,在海南可说是一年四季源源不断。这位农民就是利用了立体思维,经过周密策划,全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诚实劳动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由此,这位农民还动员两个儿子,在立体经营的基础上,又计划创立两个工厂。一个编织厂,一个建材厂。
其四,军事立体。在现代社会,一场战争的胜负,除有正确的指挥外,还要靠诸兵种(海陆空)的联合作战。1991年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是采用立体军事攻势,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这场战争。当时,不仅使用了海陆空部队,而且还利用了军事卫星,实现了卫星与计算机的联合指挥,致使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的准确率远远高于原苏联的“飞毛腿”导弹。
世界各国为了不断加强本国的国防力量,不断地发射军事(或气象、通信等)卫星,按传统思维,卫星发射场必然建在地面上(如,我国西昌、太原和酒泉等地),然而,近年来美国利用立体思维,先后于1990年、1993年多次从空中(飞机或飞船)发射卫星,挪威更有奇特方案,从海上舰艇上发射卫星。从空中和海上发射卫星,说明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逆向思维
从逆向去探求,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人们通常只从正面去探求的习惯。从反面去认识事物,易引起新的思索,往往会产生超常的构思和不同凡俗的新观念。在发明创造或思考问题时,如果从正面不易突破,就改从相反方向去探求,常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几个实例加以说明。
其一,逆向思维管理企业。有一次,我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向丰田公司经理咨询企业迅速发展的秘诀,丰田公司经理说:很简单,我就是反过来考虑问题。接着,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我国企业家有些奇怪,这句话不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吗?丰田公司经理说:是的,这句话前半句是中国人说的,可是后半句是我们丰田人说的。试问,世界各国凡是有公路的,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没有丰田车呢?我国企业家们觉得这的确是个事实。丰田公司经理说:丰田是在比美国落后30年的情况下,经过艰苦创业,实干巧干赶上美国,并被世界许多国家当成追赶目标的,这时,我们丰田公司开始调转航向,丰田公司反过来考虑,不再继续生产老丰田了,开始生产新型汽车,并在世界各地建立起6600多个销售网点。在中国建立起67个销售服务网点。而把老丰田的技术转让给别的国家。“丰田人”的逆向思维,“反过来考虑问题”使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涌动的春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首先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好产品。深知其理的“春兰人”,双眼紧盯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尽力预测,超前决策,积极开发一流产品。
春兰公司的前身是江苏省泰州冷气设备厂。当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固定资产只有280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1985年,年仅32岁的陶建幸出任厂长。他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感觉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将是继彩电、冰箱之后的消费热点。于是他当机立断,一举砍掉30多个产品,克服“小而全”,集中优势兵力,发展现代化的“大而精”。当时国内许多厂家都瞄准3000大卡的空调,面对万人争过独木桥的竞争形势,春兰公司经理陶建幸毅然决然,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正确策略,专门生产7000大卡以上的柜式空调和3000大卡以下的小型家用空调。企业顿时扭亏为盈,呈现出勃勃生机。消息传开,众说纷坛。有人怀疑,有人劝告。此时,又遇空调市场疲软,许多空调厂家下马或转产。但春兰公司陶建幸胸有成竹,他认为,萧条过后必是繁荣。因此,他坚持逆向思维,不但不下马,反而继续带领大家大干快上。他亲自指挥,参与设计、施工,推出柜式空调立式装配的新工艺,生产出立柜式新品,自动流水线提高工效20倍,年产量由2000台猛增到20万台。当其他厂家醒悟过来,开始大上空调时,春兰公司“轻舟已过万重山”,又登上一个新的高峰,提前两年实现了第二个四年规划,1992年完成工业产值10亿元!1992年1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到春兰公司视察,看到办公楼墙上贴着一张统计表“松下100万元,三菱80万元,春兰70万元”。陶建幸经理向江总书记介绍说:“这是我们在人均劳动生产率方面与世界最好公司的差距,我们正迎头赶上。”总书记兴奋地伸出大拇指说:“春兰人了不起,有志气,从你们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希望,你们要把企业办得更好,发展更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采用逆向思维,超前决策的同时,春兰人在企业管理上又制定了一系列铁的纪律,在营销上又采取了巧妙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1995年春天,“春兰人”欣慰地向总书记汇报:1994年人均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100万元,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现在,春兰空调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春兰空调已经销往美国、意大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用户的青睐。
1996年初,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贸委、冶金部(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经验的调查报告》,要求全国推广学习邯钢经验。邯钢是河北省于1958年建成的老厂,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品种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在困境中,邯钢从1991年开始,大胆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确定了把以计划价格为依据的“正算法”改变为依靠市场价格为依据的“逆算法”来核算成本。这种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把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供、销颠倒成销、供、产的经营策略,加大了企业改造力度,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坚持走集约化经营路子,使一个原来亏损的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的效益和钢产量都超过了前30多年的总和,邯钢已由过去一般的地方中型钢铁企业跃居全国11家大型钢铁企业行列。“邯钢人”利用逆向思维成功改变企业面貌的经验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
其二,史丰收与他的速算法。
史丰收的名字和速算法是不可分割的。人类几千年来,四则运算都是从低位算起,当年11岁的史丰收,却总琢磨从高位算起,并终于想出了名堂,被当地人视为神童。后来又经过10年的摸索总结,研究出一套简短易记的口诀,同时配合指算,无论几位数的四则运算或开方、乘方、三角函数都可以在瞬间算出答案,这就是史丰收的速算法。(史丰收快速计算法)一书在1979年出版,发行了2000万册,中央电视台同年举办了(快速计算法讲座)之后,史丰收在全国再次引起轰动。1984年,史丰收成为北京财贸学院教授,他更加忙碌,致力于培养速算人才、发表速算论文。1987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史丰收在巴黎第24届大会上,面对158个国家的代表潇洒自如、侃侃而谈,使与会者赞叹不已。几年里,他先后应邀到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深受海内外人士推崇。1989年,史丰收荣登世界名人榜。1991年“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正式在深圳成立。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为之题词祝贺。1990年,(史丰收速算法)在北京举行命名仪式,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国务委员王丙乾为(史丰收速算法)命名题词。
国内有的新闻媒体说史丰收是亿万富翁,可他说:我没钱,如果算固定资产的话,连大楼都算上,那还不止亿万了,不过那是国家的,不是我史丰收的。如今,国家在深圳又批给他们中心1万多平方米的地皮,用于兴建一座20层的大楼,作为“中心”的写字楼,名字叫“丰收大厦”,看来,史丰收的事业真该丰收了。
其三,解决技术难题。
这里先以圆珠笔为例。圆珠笔是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比罗兄弟发明的。50年代传入我国。然而圆珠笔风行几年就让一些消费者嫌弃了。因为当初的圆珠笔写到2万字左右,笔珠就偏了,由此漏油玷污衣物和纸张。后来许多人针对圆珠笔尖(珠)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材料,结果依然解决不了漏油的问题。50年代,日本的中田腾三郎先生反过来考虑,不从笔的下部(珠),而从笔的上端考虑,他用圆珠笔写到约2万字时,记下了这时圆珠笔用去多少油墨,然后重新注入油墨,使油墨量只够写到1.5万字时为止。这样,控制油墨量(即还没有写到2万字时,笔中油墨就用光了),也就保证笔珠不会磨偏,从而解决了圆珠笔漏油的技术难题。
利用逆向思维不仅可以解决技术难题,而且还会促进发明创造的成功。如,除尘器,原设计是吹气的办法,把灰尘吹到一旁。这种设计方案失败了。反过来想,不用吹,改为吸的方法又怎样呢。经过试验证明,改为吸的方法成功了。电风扇,是电通过电动机带动扇叶发出风。逆向思考后,能否由风吹动扇叶带动“马达”,输出电呢?结果,风力发电机发明出来了。
火箭是向天上打的,能否反过来向地下发射呢?原苏联工程师米海依尔于1968年研制成功钻井火箭。在此基础上他与他的伙伴又获100多项发明专利。钻井火箭能穿透土壤、冰层、冻土和岩石,每分钟钻进10米,重量只有钻机的1/17,耗能少2/3,提高效率5—8倍,带来了穿地手段的革命。
爱迪生修电话时发现计能传递震动,并能在某种物体上留下痕迹,他反过来想,震动留下的痕迹能否带动针震动,恢复声音呢?结果,发明了留声机。
为了推进企业里的技术创新和提高合理化建议水平,我们将企业里常用的逆向思维的几种表现方式小结如下:①原理逆向:如,原苏联的破冰船,原是用压冰办法破冰,动力和机械损耗都很大,后来改为潜入水下向上顶的办法破冰,提高效率,减少损耗。又如,对金属一般都采用高温热处理金属?经过研究发明了深冷处理技术。工具经过零下320℃的低温处理,再缓慢升温,工具寿命可提高2—3倍。②属性逆向:属性是事物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这里是指创造对象的构造、材质和制造工艺等属性。如:软与硬,滑与涩,干与温,实心与空心,固体与液体,曲与直,有声与无声,对称与非对称,运动与静止,冷与热等。研究这一类的变换有可能引起创造对象(或解决某一技术难题)功能、性能、状态和成本的变化。③方向逆向:对构成顺序、排列位置、安装方向、输送方向、操作方向、旋转方向、上下高低等作逆向变换。④尺寸逆向:扩大直径,缩短高度,大小头变换,高与矮,长与短互变等。
其四,赛场上的逆向思维。本世纪70年代,欧洲举行一届篮球锦标赛。比赛进行到小组出线阶段时,出现了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交战双方是保加利亚队和原捷克斯洛伐克队,两队水平不相上下,场上你得一球,我得两分,成绩交替上升,比分始终拉不开。按当时比赛规则要想出线,一方必须超过另一方8分。然而,比寒距终场还有10秒钟时,原捷克斯洛伐克队才领先保加利亚队2分球。此时,场上观众无心观看下去,纷纷离场,而原捷克斯洛伐克队队员也显示出缺乏出线的信心,保加利亚队却暗自欢喜:“我出不了线,你也出不了线!”在这关键时刻,捷克队得球后,教练请求暂停,他把队员招集到场边,面授机宜。待再开赛后,哨声一响,捷克队立即将球投向自己篮筐内,结果造成场上比分平局,按比赛规则要进行加时赛。在加时赛过程中,捷克队越打越勇,最后很快超过保加利亚队8分球,获得了出线权。我们看到,捷克队教练叫暂停,是利用逆向思维。平时赛场上是随时间增加,比赛成绩不断上升,用时间赢得成绩,而此时捷克队教练反其道而行之,他用成绩去换时间,用(不违背篮球比赛规则)保加利亚队和场上观众想不到的办法,赢得了时间,为胜利出线奠定了基础。
4.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人们通过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物,可以是当前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些事物与回忆的另一事物,亦可以是头脑中想到了一事物又想到的另一事物。头脑中想到了一事物又想到的另一事物。
联想以记忆为前提条件,是把“记忆库”中的两个记忆元素(如事物)提取出来,再通过想象活动把它们“联”在一起,形成联想。所以,联想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通过想象力,在两个不同的表象之间建立起联系,由此及彼,形成的意象运动,为进一步地创造性想象奠定基础。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定义上把它们联接起来,由此可以产生一些新颖的思想。
联想是大脑跳跃式的信息检索。联想是人皆有之,人均用之,只是不同的人,其联想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与层次不同而已。前面说过,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又离不开联想。
按联想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仿生联想和仿形联想等多种联想思维。
第一,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事物相似点而形成的联想。即联想物与刺激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性质或特征。比如:
从仪器内放防潮剂,想到改进变压器大油罐的进气口加防潮柜,防止水气进入,保证了变压器油的质量。
沈阳某工厂一位老工人,洗油污的工作服,尽管放了很多肥皂还是不见泡沫,由此现象,他猛然联想到泡沫怕油,于是,这位老工人提出用油来处理该厂带酚污水池的泡沫问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面粉发酵后能烤成蜂窝状的面包。由此联想到:橡皮加发泡剂能变成什么?发明了橡皮海绵。塑料加发泡剂又能产生什么?产生了泡沫塑料。水泥加泡沫剂又能出现什么变化?出现了泡沫水泥。而冰棍加泡沫剂又能产生什么变化呢?泡沫冰棒出现了。
大连重机厂一位工人,在处理变质发臭的冷却液过程中,想到牛奶制成奶粉,冷却液是否可以制成冷却粉,在试验的过程中又联想到洗衣粉是如何制成的。通过联想对照终于发明了切削液粉。
乙炔能切割钢板,能不能切割水泥?通过研究,创造了乙炔切割水泥新工艺。
奶牛场给奶牛听音乐,能多产奶。那么,养鸡场给鸡听音乐(同样通过音乐刺激!)能否多产蛋呢?我国杭州浮山蛋鸡场作试验,在5000平方米大鸡舍内,对2万多只母鸡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结果平均蛋重增加。饲料消耗下降,两年产蛋共增产1.7万公斤。
世界上有些国家,近年来本着相似联想的原则,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联想到奶牛生活环境的改善,从而多为人类增产牛奶的技巧。如:日本科技工作者为让奶牛在露天放牧时免遭日晒、雨淋和蚊、虹的侵袭,设计了一种让奶牛穿的牛衣,这种牛衣是用涂有铝箔的聚乙烯酸纤维做成的。把它穿在牛背、两肋和头部,即可反射过强的阳光,还有驱散蚊、虹等功效。穿上这种牛衣的奶牛,情绪稳定,食欲增强,疾病减少,产奶量提高30%。在美国,一些奶牛专家联想人们枕枕头舒服入睡而给奶牛设计出一种牛枕。试验表明,奶牛倚上这种枕头睡眠会有舒适感。享受这种“待遇”的奶牛,也可增加产奶量。在西班牙,兽医联想人们患牙病镶牙后可提高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而给奶牛镶假牙。事实表明,镶了牙的奶牛比不镶牙的奶牛,产奶量明显上升。在瑞士,近年给奶牛设计了一种牛帽。这种牛帽是用塑料圆盘制成,浸上杀虫剂,戴在牛头上,这样可以遮阳,又可防止蚊绳叮咬,从而提高奶产量。
第二,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由事物空间和时间特性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这里,联想物之间只是有关联,并没有什么共同特征。如提到公共汽车,你就会想到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十字路口、信号灯„„等等,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或得出什么结论。
日本某地流传一句话叫作“大风起,桶匠喜”,就是由大风与其他事物联想得出的一个“结论”。日本这个地区经常刮大风,大风能引起什么后果呢?继而联想起沙尘,有了沙尘就会迷人眼睛,常迷人眼睛就会使盲人增加,而日本的盲人喜欢弹猫皮制的琴,这种琴多,则猫皮的需要量就要增多,这样就要杀掉更多的猫,猫剩得少了则老鼠增多,老鼠多则农家中的木桶被老鼠咬破的机会增多,这样找木匠修木桶的人也就多起来,因此,这个地区的木匠活计就多了起来,也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又如钢笔与星星之间的联想。乍看起来,钢笔和星星没有直接的联系,要想把它们联系起来,需要靠接近联想。钢笔往往放在桌子上,桌子摆在窗户附近,晴朗的夜晚拉开窗帘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星星。这就是“钢笔——桌子——人间赢得成绩,而此时捷克队教练反其道而行之,他用成绩去换时间,用(不违背篮球比赛规则)保加利亚队和场上观众想不到的办法,赢得了时间,为胜利出线奠定了基础。
4.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人们通过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物,可以是当前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些事物与回忆的另
第五篇:高中文化与生活易错点总结
高中政治复习:文化生活易错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是什么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注意:经济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哲学属于文化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如: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庐山自然美不是文化现象
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④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非广义或狭义的文化。
2、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意: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不能表述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了社会发展”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注意: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③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④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
注意:不是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⑤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原因是
1、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2、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注意:1是优先选择的原因
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注意:不是永久不变的影响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不能表述为“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文化传播
①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注意:途径和手段不要混淆
②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注意:错误的表述“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失去作用”或“新传媒取代旧传媒”
③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④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
人际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
电视: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互联网: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手机短信:精炼的语言,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
3、文化继承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中华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建筑(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学艺术(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与“文学艺术(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的区别,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P71)
④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⑤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文化创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注意:错误的表述“发展的实质是理论创新”
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注意:错误的表述“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①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注意:错误的表述“文化生活出现多样化的原因: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②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先进文化
①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注意:错误的表述“„三个代表‟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即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思想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④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⑤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思想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④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⑤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会主义,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