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时间:2019-05-12 21:5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第一篇: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以及解决问题。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判断,并将正确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全班交流,自学新知。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

(1)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 ①估算;

②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竖式,自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指名板演,学生评价。

提醒: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情景图,还有哪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是一道应用题,运用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求解即可。

2、和第一题一样,同样是一道应用题,方法和第一题类似。

3、看图求解问题,不过和前面两题的解题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即可。

4、和第一题一样,同样是一道应用题,方法和第一题类似。

四、教学小结

五、教学反思

书上的练习比较少,在完成书上练习的基础上要加大练习的数量,使学生熟练掌握。

第二篇: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把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列式:102×4= ①学生估算;

②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辨对错(自主练习3)。

2、算一算(自主练习4)。

2×96

5×120

3×105

6×185

4×51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不错,能够正确书写竖式,理解算理。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

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并说出算法

二、情境创设

1、出示教材图片

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随即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思想教育

3、活动设计

活动1探索算法

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自己独立思考

学习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活动2巩固算法

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

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小组交流,说出算法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做一做1、2题

2、练习四1、2题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3教案 青岛版

吨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练习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9千米=()米1千克=()克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教学吨的认识

1.出示教材第68页的直观图。

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教师可以把图放大贴出。)

请学生说说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再请学生说一说你在哪里看到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2.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

教师把教材第68页的直观图制成卡片,每张卡片上画着一袋大米。教师将卡片逐一贴出,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即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

引导学生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

1000千克是1吨,提问学生:1吨等于多少千克?

1吨=1000千克

教师将上面的关系式用方框框起来。

3.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然后提问大约有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推算,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

三、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5吨=()千克

1.引导学生进行推算。(不要求写出推算过程)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5吨是5个1000千克,5个1000千克是5000千克,所以,5吨是5000千克。

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是1000千克,大约有40个同学的体重。为了计算需要,常常要把吨变换成千克,把千克变换成吨。进行千克和吨的互换,要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直接推算出得数,推算过程不必写出来。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八的第1~4题。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的第5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的吨的认识。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1)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3)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

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4)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5)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6)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做一做”中的第1、2题,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巩固与反思

1.练习十八的1~5题。

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

第2题,右边两图引导学生用乘法推算。

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

第4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都是什么东西,然后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教师还可以再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二)会进行“吨”与“千克”的换算.

(三)培养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二)难点:“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填空:①9千米=()米

②1千克=()克

2.教师谈话: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30千克、35千克、50千克、40千克„„)

如果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时,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吨”.1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题和图.

大米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

答: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老师指着算式说:千克与吨都是重量单位,每1000千克是1吨.板书:eqx(1吨=1000千克)所以,我们也可以说10袋大米重1吨.

2.请几个体重比较接近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着走两步,来感受一下重量.然后提问:有几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有1吨重?(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粗略的推算出1吨大约有

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提问:你知道哪些物品用吨做计量单位吗?(载重卡车、大象的体重、河马的体重、火车的车厢„„)

3.引导学生进行推算:

谁知道一头象的体重是6吨,合多少千克?

(大象体重是6000千克)

问:为什么?

(因为1吨=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1000×6=6000,所以6吨=6000千克)3吨等于多少千克?为什么?

(3吨=3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1000×3=3000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为什么?

(5000千克是5吨,因为1000千克是1吨,5000千克里有5个1000千克,5000÷1000=5(吨)所以5000千克是5吨)

(三)巩固反馈

1.(用投影打出放大了的图)老师提出要求: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一位同学做在投影片上,其余同学做在书上.集体订正.(2头牛、10桶油、20袋水泥、40袋面粉)

2.做下面各题,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

2吨=()千克5千克=()克

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

3.用投影仪打出图,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在○里填上“>”、“<”或“=”(全班动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米○1500米910克○1千克

3吨○4050千克5时○300分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题目,再指名回答.

工人叔叔把4台机器装在载重4吨的卡车上,每台机器重900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了吗?

答:这些机器的重量没有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因为:4吨=4000千克

4台机器的重量是900×4=3600(千克)

4000千克>3600千克

(四)课堂小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为了计算方便和实际需要,常常要把吨改写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或者把千克数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进行千克与吨的互化要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以不必写出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吨与千克的互化.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通过载重汽车与火车的实物图,告诉学生:计量大宗或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会用到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使学生初步知道“吨”是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通过计算大米的重量,知道了吨与千克的关系.又通过互相背一背来体会一个同学的重量,算一算几个这么重大约是1吨,较好地建立了1吨的概念.

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最后练习的一道应用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及学法】

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中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周长的含义,估计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周长。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你最喜欢公园中的什么?

二、认识周长

1.公园里的花草真好看,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好吗?刚才同学们看到我们学校的大花坛,看到它非常美丽,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

2.我们学校操场上的花坛是什么形状?根据我们学校的那些花坛及刚才的保护方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 5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

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花坛的周长,看谁提的方法好?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办法? 周长指的是什么?

让学生举出物体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这些方法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知道花坛一周的长是花坛的什么吗?

师:谁能说一说花坛的周长指的是什么?课桌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一下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花坛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

你对这节课自己在分析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按照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评价

学生可能提出多种保护花坛的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给花坛安上护栏这一方案。

学生提问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活动,思考自己想出办法在进行交流。

学生在小组合作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步量,有的学生说用米尺量等方法。

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学生中会有人说出是花坛的周长。学生举例感知物体的周长。

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估测的结果。

学生自主练习中的第1题,学生用笔描出各图的边线,并估一估有多长。学生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学生自评互评

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走进公园,感受其中的美。/ 5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教师要了解学生合作情况,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清楚地表达小组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让学生理解花坛周长的含义。

通过这一活动,培育学生的估测能力。关注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关注学生做的是否正确。

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公正评价别人 【创意作业】

自己找一些物体,画出它们的周长 【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周长的练习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图形的周长,谁能说说什么是周长? 2.试一试: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请你用水彩笔描一描。

二、练习。

1.判断这些图形中,哪些有周长,哪些没有周长? 2.自主练习第2题。

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 学生汇报交流,老师记录。3.自主练习第4题。/ 5

一共需要多少米霓虹灯线?

三、小结

请学生回答,举例说明。学生动手画,同学交流。点名中等生判断

说说怎样的图形没有周长? 学生回答:量一量各条线段的长度。

活动: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计算图形的周长,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巩固旧知。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求周长的变式练习题。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做铺垫。【创意作业】

做一幅美丽的冒险粘贴画,先估计要用多长的毛线,体验粘贴画的周长。【板书设计】

周长的练习

1×6=6 2+3+2+3=10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

一、估一估、算一算

1、自主练习第5题

提问:这个木盆箍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2、自主练习第6题 / 5

二、实际应用

1、自主练习第7题

提问:问2米金线够不够,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2、自主练习第8题 画图形

你想画什么图形,边长可以是多少?

3、自主练习第9题

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要弄清楚两个花坛的边的关系。

三、小结

学生先估一估,说说估算的理由再列式计算。

学生估一估时,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再对照量的尺度说说自己的体会,最后列式计算,集体纠正。

学生讨论交流求周长的方法: 估一估,再用卷尺量一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要先知道5个灯罩需要多少金线,再与2米比较一下。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小组讨论,说说理由,再全班交流。当学生难以理解时,教师进行板演。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活动,通过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估计同一个物体的周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板书设计】

自主练习

47×5=235(厘米)235厘米>2米

答:2米金线不够。/ 5

下载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3》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 教案

    平移与旋转教案 教材简析: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优秀范文5篇]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 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 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植 树(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 第1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 分 秒的认识3》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的认识3》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77~79页。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