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二)
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二)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第 课时
一、授课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材分析:
5、教学方法:
三、复习回顾
1、实践的的含义:(注意三点)
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哪一种形式?(1)燕子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3)农民种庄稼
(4)于丹利用电视媒介讲《伦语》(5)建设和谐社会
(6)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7)人们自觉改造“三观”
(8)航天工作者研制“神州九号”
2、实践的特点:
四、导入新课:——明明和爷爷的经典对话 爷爷拉着小牛下田耕地。
明明:爷爷,爷爷„„小牛从来没下过地,它不会耕地,赶紧让他回去。爷爷:正因为他从来没下过田,所以,我让它试一试,锻炼锻炼。明明:累坏了小牛,怎么办? 爷爷:没有第一次,哪有第二次? 明明:小牛怪可怜的。
你赞同明明的观点,还是明明爷爷的观点,为什么?从哲学的角度爷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友情提示:如果总是一味袒护小牛,害怕伤者小牛,小牛永远也不会下田耕地。要不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归宿。
五、学生预习:
六、教师板书:
七、讲授新课: 探究一:
西红柿的来历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的森林里面,果实鲜艳美丽。但当地人一直怀疑其有“毒”,取名为“狼桃”而不敢吃。到了16世纪,有两个英国人旅行中发现了它,并将其带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仅供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有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定要亲口尝一尝。他吃之前,作好了一切准备。吃完之后,他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到上帝那里去“报到”,反而成了天下第一名品尝西红柿“美味”的人。从此,西红柿上了我们的餐桌。螃蟹(备用)
螃蟹(备用)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结果螃蟹泛滥成灾,把越国的稻子都吃光了,弄得越王勾践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讨伐吴国。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吃过它。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华佗和麻沸散(备用)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当时没有麻醉药,手术时病伤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名医华佗因一次饮酒过量发现:酒有麻醉作用。他就叫病人手术前先喝酒以减轻痛苦。可有的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华佗听说吃了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会人事不醒。他找来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好大的毒性呀!经过不同配方炮制,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给它起个名字--叫麻沸散。(茄科草本植物,中医称它的花冠为洋金花、风茄花,有麻醉的效用。)
1、华佗为什么要研究麻醉药?
2、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
3、从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从哲学的角度,画家发现西红柿“味美”的正确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被揭开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头脑中凭空产生的,从实践中来。画家冒着风险是在品尝中发现西红柿的味美,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是在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南宋的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人们在实践中如何获得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客观事物的认识。探究二:
罐头的由来
1812年12月,法国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已经腐烂变质,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拉肚子,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
为了解决远征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储藏进行研究。法国有一位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后来,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式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1、食品防腐技术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
2、为什么会出现?
3、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食品防腐技术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战争的需要提出了食品如何防腐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食品防腐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人们在实践中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供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长期以来,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了自己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探究三:
蜜蜂的嗡嗡声从何而来
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 12 岁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
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备用)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辩论——关于人们的某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依靠什么来检验,有几种常见的观点:PK
1、主观认识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客观事物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科学理论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逻辑推理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甲: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权威人士(在某一领域有渊博的知识、建树,在社会公众当中有较高的声望、影响力,往往提出的东西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度)认识的正确与否,就是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种认识无法判定另一种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乙: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
(大多数人认同的、认可的都是正确的,但大家不要忘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建国初,国人普遍认为计划生育不可取,认为人多力量大,但马演初坚持在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实践证明,马先生的建议是正确的。认识的正确与否,就是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种认识无法判定另一种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丙: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
客观事物自身不不能回答人们对他的认识是否正确。丁:用实践来检验。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主观能动性,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发展中的无数事实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只有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探究四:
材料一: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他从银行贷款买了奶牛,运用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第二年。奶牛就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P46Ye)材料二:《庄子》里有个“屠龙术”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全家的家产都耗费光了。他学了3年技术才得精通,但是天下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龙,因而也就没有地方去施展他的本领。问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这两则故事一正一反说明人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和本领不是 给别人看的,不是夸耀的,而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即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否则人们的认识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
1.材料一说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材料二说明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
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
八、课堂小结:
九、课后反思:
第二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兰州一中 车环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劝子的两句诗告诉我们要对一件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一个很好的办法是亲自去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实践的含义、特点、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通过对实践含义的分析,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试验。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事件含义的理解。
教师组织活动:以国家体育馆的建设为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此实践活动是如何体现实践的三个特点的。
学生回答问题:略。
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组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个发明构想,并围绕该构想依次讨论四个问题:①你们这个构想、灵感来自哪里?②你们在实验中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③如何判断你们的构想是否正确?④如果正确,你们希望成果最终会运用到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总结: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通过大家的探究学习,我们知道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唯一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四)学有所用 综合提高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宁晋中学 李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策略
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
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
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
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 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
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1.苹果的顶部是不是最甜。同学们的回答是可以通过吃一口尝一尝来做出判断。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道“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大家与伟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而吃苹果这件事就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我们亲口吃一吃判断哪个部分最甜,那我们吃一个就能得出结论吗?吃几个?怎么吃? 学生回答:吃几个肯定不行,最好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家们利用糖度计这一认识工具来进行测试实践,我们对苹果哪个部位最甜的认识就更清晰,更全面了,原来是苹果的顶部最甜。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教师设问:2.关于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地的认识,我们不是亲身实践,而是从别人那里来判断真假。所以,实践还是认识的来源吗?
学生回答:还是别人的实践来获得认识。
教师总结:从亲自尝一尝苹果获得直接经验,到他人的实验获得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
教师设问:3.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所以判断就是错的吗?因为91%的人说吃酱油皮肤不会变黑,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就是错误的吗?因为权威人士说吃酱油和皮肤颜色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是不对的吗?
学生回答:不应该由权威或者多数人来判断真假,还是要看看科学实验结果。
教师展示资料: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并不起作用。
教师总结: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
(主板书: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教师过渡:所以在追求正确认识的过程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教师设问:4.关于地铁票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借助我们经济生活书中的需求法则来判断正误,那是否与刚才提到的“不唯书”相违背?
学生回答:不违背,书本也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总结:书本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来自于实践的间接经验,不唯书,不是不信书,而是要站在前人实践的肩膀上,更高效、更科学的实践。
教师过渡:5.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同学们给出的判断是犹豫不确定的。到底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我们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来判断一下。
教师展示资料: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足了人们对糖的追求而颇受欢迎。随着糖精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1968年,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喂食老鼠糖精,老鼠癌症发生率增加。人们认为糖精会增加患癌风险,被禁用;
1998年,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老鼠患癌是因为尿液中糖精导致的沉淀物,人类尿液中则没有,没有证据证明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并概述糖精的应用历史。
教师设问:在1878年、1968年、1998年,通过实验得出关于糖精的结论为什么都不一样?
学生回答: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有限,所以对糖精的结论不同。
教师过渡:让我们从哲学角度对甜味剂的使用是否危害健康认识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在煤焦油衍生物实验、科学研究、化学分析法等各种实践活动的驱使下,关于糖精健康与否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所以人们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并用获得的认识来指导实践。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教师小结:通过对于五个命题的判定,我们知道认识与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认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认识的发展要靠实践推动;认识的真伪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认识的归
宿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板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过渡:那为什么实践会成为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到底什么是实践呢?我们现在深入的分析一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关于实践概念的阐述。(主板书: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打开第二张任务卡,任务卡中有六个条目,大家根据已知实践的含义来按图索骥,判断六个条目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教师展示资料: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4度 5.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6.高二(6)班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
学生讨论并回答:1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符合“人”是实践的主体,4和6属于人的认识活动。2、3、5符合教材对实践的定义。
教师归纳: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区别于动物,客观物质性──主体、手段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并且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主板书:实践的特点──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教师小结:实践之所以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动力和检验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能够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所以在实践中能够获得认识,能够检验认识,能够推动认识发展,认识能指导实践。
教师提升: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传统哲学中的知与行的关系。关于知与行,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句话的合理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获得认识的实践不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用认识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立场,三观的制约,行动起来没那么容易,所以这两句话都有合理性。
对于知行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管知还是行,我们最佳的状态就是知行合一,希望同学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能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来获得最深刻、最生动的知识,用正确的认识来为实践服务,更好的生活和学习。那追求真理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去探求,下节课再揭晓。
第四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用主观认识来辨别,要通过实践检验。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教师点评:略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指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相关链接” “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离开实践认识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践及其作用,知道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唯一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主观能动性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 ④实践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性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例2]“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一观点说明(D)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例3]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句话主要说明(D)A.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 B.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发展 C.认识正确与否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五篇:第六课 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第六课 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具
常规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实践在认识产生过程中有什么地位何作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38分钟)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2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他们把实践或是看成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或是看成纯主观的活动,或是割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都不是对实践的正确认识。
教师讲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要了解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就得从下面的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提问:大家根据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判断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的是:
1、蜜蜂筑巢2老师讲课3学生认真学习4教师备课5争论“克隆人”6建设中的长江山峡7克隆绵羊“多利”出生(属于实践活动的有2、4、6、7)
学生活动:依据实践的理解,区分一般活动和实践活动
(2)实践的特点
教师提问:我们所说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直接现实的活动,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你能通过上述实例概括出来吗?
学生活动:依据自己的举例和教师的举例概括实践的特征
教师点评: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教师讲解:第一,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有两点:
A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因此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的实践也必然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师提问: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在:
A、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电视机、电脑、空调
B、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
注意: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二者是统一的,不应用这一特征去否认另一特征。
举例说明:某一同学是某中学的学生、是某班的学生、是江门人,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其他的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并不矛盾。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教师提问:A单个人的活动叫做实践吗?
B实践活动能够脱离社会吗?
C人们的实践活动受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都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社会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教师讲解: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特点,下面我们就可以回答课本42页的问题了,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区别在哪里呢?
杜威: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黑格尔: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教师提问: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那么实践的形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概括
教师总结: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它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B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方针的制定制度的实施
C科学实验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教师提问:人的认识能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吗?能从天上掉下来吗?能由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吗?为什么不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教师讲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当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时,人脑就不能产生认识。因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让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人脑才有可能产生认识。因此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这是关于知识的传播问题,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这是认识的来源问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拨: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这些都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要求,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探索的结果。无论是古代的天文学、力学还是数学,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第一问:庄子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是非的标准,主张无是无非,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二问:是非是可以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是非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实践。
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C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此时,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运用,认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博士回国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才真正达到了认识的目的。
教师讲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包含三方面的意思:
A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
(三)小结新课(1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践及其作用,知道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唯一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四)练习作业(5分钟)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答案C
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B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B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基本含义: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手段、对象
3、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七、课后作业
结合所了解的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实践对认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