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2021-10-28 16:2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核心

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判断是非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通过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通过实践特点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科学精神:把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公共参与:调查研究、积极合作,参加社会实践。

教学

重点

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

难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来om]

(一)复习提问:意识能动作用表现?

(二)引入新课:第四课、第五课属于辩证唯物论。主要揭示物质、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第六课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本观点。本节课从中国的航天事业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新课

学习

(三)进入新课

结合子议题1.中国航天:让神话走进现实;2.中国航天:空间站建设迎来加速度;3.中国航天:从嫦娥探月看认识的基础。出示学习目标1.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子议题1.中国航天:让神话走进现实

材料:10月16日0时23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发射升空。

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

回顾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各类探空项目无不承载着中华文化对于宇宙的向往和浪漫的探索精神,饱含着人类宇宙的星河之梦。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如何命名深受关注。从神舟飞天到羲和探日,都是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的浪漫。

思考:

1、飞天梦能够变成现实起决定作用的是?

2、找到实践的主体、对象?

结论: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子议题2.中国航天:空间站建设迎来加速度

材料: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2021年,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中国正式迈入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将创造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纪录。

合作探究:(1)科学家研制发射“神舟十三号” 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阶段,发射“神舟十三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 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3)“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一人之功还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才将神话故事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结论:3.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 ②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总结: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子议题3.中国航天:从嫦娥探月看认识的基础

视频: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

材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个卫星,距地球约38.44万公里,半径约17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4左右,月球的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表面积约为地球的1/14。同一个物体在月球所受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的温度最高约127摄氏度,最低约-183摄氏度。

思考: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呢?

结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材料: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前往月球进行土壤采取,并于12月17日带回了两公斤的月球土壤,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月球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思考:嫦娥探月工程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步步深入?

结论: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考:假如不看“绕落回”实验成功与否结果,人们能否判断原定认识、计划、方案的正确性?

结论: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思考:嫦娥五号探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结论: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思考:所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都一样吗?

结论: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双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课堂小结:略

板书

设计

”“

下载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课 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第六课 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宁晋中学 李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兰州一中 车环平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基础知识】一、 实践及其特点 1、 含义 ① 含义内容② 实践的主体③ 实践的对象④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2、 特......

    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 武钢三中陈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

    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认识自己》 【教材分析】 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特点。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

    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6课+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1框 一、选择题 1.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