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1:5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

第一篇: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

第六章 传统点火系

课时:2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点火系的作用及分类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在了解点火系的作用及要求的前提下,掌握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重、难点:

1、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2、点火过程三个阶段。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实物,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习巩固所学内容。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第一节 点火系的作用及分类

一、点火系作用

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由高压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的功能是由点火系来完成的。

点火系的作用是将低压电变成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作功顺序与点火时间的要求,适时、准确地配送给各缸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二、点火系要求

——保证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可靠、准确的点火。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UJ(击穿电压)

一般来说,电极间隙愈大、气缸内混合气压力愈高、温度愈低,击穿电压愈高。此外,发动机的转速、功率、压缩比以及点火时刻等因素也影响击穿电压的高低。为了保证点火的可靠性,点火系必须有一定的次级电压储备。但过高的次级电压,将造成绝缘困难,使成本提高。

传统点火系一般要提供15000V~20000V的高电压。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所需电火花能量很小(3mJ~5mJ),但在起动、怠速、加速、大负荷等工况时需要较高的电火花能量,点火系通常提供50mJ~80mJ的火花能量。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① 点火系应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进行点火

六缸:1-5-3-6-2-4

四缸:1-3-4-2或1-2-4-3 ② 在最有利的时刻点火

[点火提前角θ:指从点火开始到活塞运行至上止点时的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点火过早、点火过迟都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由于混合气的燃烧完全是在压缩行程中进行,气缸内压力急剧上升,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即达到较大压力,给正在上升的活塞一个很大的阻力阻止活塞向上运动,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还会引起爆燃,加速机件损坏。

点火提前角过小(即点火过迟),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才点火,则混合气边燃烧,活塞边下行,即燃烧过程是在容积增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导致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增加。

实践证明,燃烧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主要与发动机转速、负荷等有关。

(1)发动机转速

同一负荷下,发动机转速越高,最佳点火提前角应越大。低转速时,点火提前角增大发动机转速上升快,高转速时,点火提前角增大转速上升慢;起动或怠速时,点火提前角应很小或不提前。转速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调节由分电器的离心调节机构来实现。

(2)发动机负荷

同一转速下,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大,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负荷变化时点火提前角的调节由分电器的真空调节机构来实现。

(3)汽油辛烷值

点火提前较小,不易产生爆燃。汽油辛烷值高,抗爆性好。因此,燃用低辛烷值汽油时,应将点火提前角减小。汽油品质改变时,点火提前角的调整由分电器的辛烷值选择器来实现。

除此之外,点火提前角还与排气净化、混合气成分、发动机压缩比、发动机水温等诸多因素有关。

三、点火系分类

点火系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和磁电机点火系两大类。蓄电池点火系按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点火系。1.传统点火系

汽车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传统点火系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应用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但该点火系工作可靠性差,点火状况受转速、触点技术状况影响较大,需要经常维修、调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点火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发动机对点火的要求,正日趋被新的电子点火系所取代。2.电子点火系

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晶体管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调节机构或电子调节机构,储能方式有电感储能和电容储能两种。电子点火系的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高,受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调整工作量小,节约燃油,减小污染,应用日益广泛。

汽车发动机向三高(高压缩比、高转速、高可靠性),三低(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系将逐渐被电子点火系所取代。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组成

1.电源:提供低压直流电(两个电源)。

2.点火开关: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3.点火线圈:变压(初级绕组、次级绕组)。

4.分电器:断电、配电、调整点火时间。

5.火花塞:引入高压电,产生电火花。

6.附加电阻短接装置:起动时将附加电阻短接,增大初级电流,增强起动点火花能量。

二、工作原理: 1.一个原理: 以电磁感应(互感)理论为基础。2.二个电路:

断电器触点闭合→低压电路(初级电路)

断电器触点断开→高压电路(次级电路)3.三个阶段(正常工作):

① 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过程

低压电路:

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开关“ON”档→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固定触点→搭铁→蓄电池或发电机“—”。

产生反向自感电动势和1500V~2000V的互感电动势。不产生电火花,积聚磁场能。

☆触点闭合时,电路简图如下:

② 触点断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过程

高压电路:

点火线圈次级绕组“+” →附加电阻→点火开关→蓄电池或发电机→火花塞侧电极→分电器盖→分火头→点火线圈次级绕组“—”。

产生同向自感电动势和15000V~20000V的互感电动势。

③ 击穿火花塞间隙,形成电火花过程

起动时电路短接附加电阻,电路稍有不同。

课后小结:

本课在了解点火系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其使用要求;在了解点火系使用类别的基础上,熟悉传统点火系的各组成结构、特点,并重点介绍点火系的工作原理。课后习题:

1、简述点火系的作用。

2、为保证使用可靠,点火系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3、简述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

4、点火过早过迟有何危害?

第二篇:汽车教案-汽车构造 第九章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

第九章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 第一节

概述 作用:

汽油机工作中,压缩行程终了时,电火花跳火,点燃可燃混合气,使之燃烧做功 定义:

为了使气缸中产生电火花,汽油发动机装设了一套能按发动机工作需要,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系统 统

点火系的种类:(1)传统点火系(2)磁电机点火(3)半导体点火

第二节

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

一、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

(1)蓄电池及发动机

提供12V的电压,供给点火系所需能量(2)点火线圈

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3)分电器

A、断电器:一对触点和凸轮,使初级绕组按要求通断 B、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火分配到各缸火花塞(4)火花塞

在燃烧室内产生高压电火花,并点燃可燃混合气

2、工作原理:

(1)接通电火开关,活动触点闭合时,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

(2)当断电器凸轮将活动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中电流迅速消失,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

二、点火提前

1、定义:

火花塞跳火到活塞移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2、若点火提前角过小,使发动机功率减小

3、若点火提前角过大,也会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小

4、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

与发动机转速、可燃混合气、发动机结构、汽油抗爆性、负荷等有关

三、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的主要部件

1、分电器

(1)断电路:固定触角、活动触角、凸轮

(2)配电器:在断电器上方,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3)电容器:为纸质(4)点火提前装置:

A、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其作用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 B、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装在分电器外壳侧面,其作用是随发动机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

2、点火线圈

(1)开磁路点火线圈:有铁芯、初级绕阻、次级绕阻、胶木盖、绝缘座等组成(2)闭磁路点火线圈:与开磁路相比,铁芯是封闭型的

3、火花塞

(1)构造:铁制外壳、陶瓷绝缘体、金属杆、旁电极

(2)自身温度:绝缘体温度保持在500~600℃,使落在绝缘体上的油滴立即烧掉

(3)热型火花塞:绝缘体裙部较长、吸收热量较多、温度较高(4)冷型火花塞:绝缘体裙部较短、吸收热量较少、温度较低(5)火花塞的规格(6)火花塞电极间隙 第三节

半导体点火系

一、无触点点火系

1、原理:利用点火信号发生器代替触点触发和控制点火

2、种类: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

3、磁感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1)电路图:

(2)组成: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点火开关、蓄电池(3)点火信号发生器

A、结构:信号转子、永久磁铁、铁芯、传感线圈 B、作用:产生信号电压控制点火

C、工作过程:信号转子转动,其凸齿与铁芯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传感器内产生交变电动势(4)点火控制器

A、基本电路图:由三极管组成开关电路、放大电路

B、作用:将从点火信号发生器得到的信号整形,放大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

C、工作过程: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与其中一个三极管串联,由三极管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产生高压电

4、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1)霍尔效应:(2)电路图

(3)组成:内装霍尔发生器的分电器、放大器、点火线圈、火花塞(4)霍尔发生器:触发叶轮、信号触发开关组成(5)工作原理:

A、触发叶轮转动时,触发叶轮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集成块空气隙中时,不产生霍尔电压,霍尔发生器无信号输出集成电路放大器输出级导通,接通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

B、当触发叶片离开空气隙时,永久磁铁的磁力线便通过导板至霍尔集成块,这时霍尔电压升高,霍尔发生器有信号输出,集成放大电路输出截止,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产生高压电

二、微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

1、优点:

仅靠机械的调整方法实现最佳点火时刻非常困难,而微机控制电火可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都处于最佳的点火时刻

2、微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组成:

(1)组成:传感器、电控单元、点火模块、点火线圈等组成(2)传感器

作用:检测发动机或汽车各种运行工况信息的装置(3)传感器的种类

A、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B、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 C、进气负压传感器 D、空气流量传感器 E、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F、进气温度传感器 G、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H、爆震传感器(4)电控单元

A、组成:主要部件是微机

B、作用:接收各有关传感器信号,并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判断、运算后,给点火器输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的控制信号(5)点火模块:

作用:根据电控单元输出的指令,通过内部大功率三极管电路的接通和截止,控制初级电路的通断,完成点火工作

3、无分电器式点火系

(1)分类:二极管分配式、点火线圈分配式

(2)原理:由微机系统控制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往各缸的火花塞(3)同时点火点火线圈分配式无分电器点火系: A、组成:电控单元、双点火线圈、火花塞

B、原理:采用两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的布置型式 C、原理图

第三篇:《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第九讲范文

第九讲 §2—4 直线的投影

题:

1、直线的投影图

2、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4、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教学难点: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教

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挂图:“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教学方法:直线投影的实质,就是线段两个端点的同面投影的连线;尤其是投影面垂直线,实质就是重影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空间思维的训练,要用一定量的例题作演示性讲解,并布置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讲评上次作业。

2、复习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

3、复习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4、复习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复习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二、引入新课题

空间两点确定一条空间直线段,空间直线的投影一般也是直线。直线段投影的实质,就是线段两个端点的同面投影的连线;所以学习直线的投影,必须于点的投影联系起来。

三、教学内容

(一)直线的投影图

空间一直线的投影可由直线上的两点(通常取线段两个端点)的同面投影来确定。如图2-19所示的直线AB,求作它的三面投影图时,可分别作出A、B两端点的投影(a、a′、a″)、(b、b′、b″),然后将其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直线AB的三面投影图(a b、a′ b′、a″b″)。

((b)

(c)

图2-19

直线的投影

a)

(二)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空间直线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位置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三种位置有不同的投影特性。

1、真实性

当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则直线的投影为实长。如图2-20(a)所示。

2、积聚性

当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则直线的投影积聚为一点。如图2-20(b)所示。

3、收缩性

当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则直线的投影小于直线的实长。如图2-20(c)所示。

(a)

(b)

(c)

图2-20

直线的投影

(三)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根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投影面倾斜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三类。前一类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后两类直线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V面的称为正平线;平行于H面的称为水平线;平行于W面的称为侧平线。

直线与投影面所夹的角称为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α、β、γ分别表示直线对H面、V面、W面的倾角。

举例说明:正平线的投影特性 强调:(1)斜线反映实长;

(2)直线的倾角α、γ。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平一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表2-1中的图例。对于投影面平行线的辨认:当直线的投影有两个平行于投影轴,第三投影与投影轴倾斜时,则该直线一定是投影面平行线,且一定平行于其投影为倾斜线的那个投影面。

讲解例题(例2-3)

如图2-21所示,已知空间点A,试作线段AB,长度为15,并使其平行V面,与H面倾角α=30°(只需一解)。

(a)题目

(b)解答

图2-21

作正平线AB

2、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垂线;垂直于H面的称为铅垂线;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垂线。

举例说明:侧垂线的投影特性 强调:(1)两个投影反映实长;

(2)一个投影积聚为一点。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线一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表2-2中的图例。

对于投影面垂直线的辨认:直线的投影中只要有一个投影积聚为一点,则该直线一定是投影面垂直线,且一定垂直于其投影积聚为一点的那个投影面。

讲解例题(例2-4)

如图2-22所示,已知正垂线AB的点A的投影,直线AB长度为10毫米,试作直线AB的三面投影(只需一解)。

(a)题目

(b)解答

图2-22

作正垂线AB

3、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举例:如图2-23(a)所示,直线AB与H、V、W面都处于倾斜位置,倾角分别为α、β、γ。其投影如图2-23(b)所示。

(a)

(b)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可归纳为:

(1)直线的三个投影和投影轴都倾斜,各投影和投影轴所夹的角度不等于空间线段对相应投影面的倾角;

(2)任何投影都小于空间线段的实长,也不能积聚为一点。

对于一般位置直线的辨认:直线的投影如果与三个投影轴都倾斜,则可判定该直线为一般位置直线。

四、小结

1、三种位置直线(包括七种类型)的投影特性。尤其注意:实长和倾角的判断。

2、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和步骤。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2-2(1)、(2)、(7)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第九讲

第九讲利他、冷漠与侵犯

一、利他、冷漠与侵犯

1.利他行为的概念

⑴定义:是一种不期待回报的自愿的助人行为(Leeds,1963;Krebs,1970)。⑵特点:自愿的;以利他为目的;不期待回报;利他者自身有所损失。

⑶种类:

 依情境而分:非紧急状态下的利他行为与紧急状态下的利他行为

 依动机而分:自我利他主义(苦恼→减少自己的苦恼)与纯利他主义(移情→减少他人的痛苦)。近几年来,这两种取向的分歧日益明朗(Heckhauson,1991),焦点在于有无纯利他行为。

2.冷漠行为的概念: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

3.侵犯行为的概念:

⑴定义:指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⑵特点:伤害性;有伤害的意图与动机;社会不许可性;行为的外显性。⑶侵犯的普遍性

二、利他行为的研究与理论

1.利他行为的生物学观点:本能与基因

(1)动物的利他行为与社会生物学

(2)进化心理学

进化论(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的两难问题:自私行为的基因应该比利他行为的基因更可能遗传下去。进化心理学如何解决呢?

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Burnstein et al.,1994;Sime,1983),心理学与生活[M],510-511

互利或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换句话说,我们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事实上,人类学家已经在一系列的种系中发现了互惠式利他主义模式,例如吸血蝙蝠和黑猩猩(Nielsen,1994)。

Regan(1968)的研究也证实人们偏爱互惠性的帮助。Taylor:社会心理学[M],389-390 学习社会规范(H.Simon,1990),自然选择偏好那些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最好学习者,他们更具有生存优势。所以学习社会规范的能力也成为基因组成的一部分。我们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换句话说,自然选择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

思考: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多地给后代以帮助吗?WHY?

女性更喜欢自私还是无私的男性呢?WHY?

12.Latane and Darley的“责任扩散”的实验(1970)→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1981)

(1)注意到事件:时间与事件的冲突(Darley & Batson,1973;Batson et al.,1978), Taylor:社会心理学[M],395-396

(2)事件解析为紧急情况

(3)承担责任(Moriaity,1975;Maruyama et al.,1982): Taylor:社会心理学[M],383-384

(4)知道如何帮助

(5)决定实施帮助

3.Morgan和Peck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社会交换理论

这个模式强调,帮助他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偿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人们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当报偿>代价,最易产生助人行为。

这里的代价与报偿不仅指物质的,也指精神的;不仅指有形的,也指无形的。例如,同情就是一种报偿。助人使自己感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提高个人有效性的感觉,提高自尊,提高自我价值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报偿。虽然代价与报偿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由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每个人权衡的结果不同,是否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也会不同。

这一模式指出,随着助人代价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随着助人报偿的提

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Latane 和 Darley(1970)进行过一项非紧急状态下的助人行为的研究,它是这一模式的佐证。他们指导大学生到纽约街头向1520名过路人请求帮助,内容分别是问时间、问路、换钱、间对方的名字和向对方要一角钱。提供帮助的情况是:告诉时间85%;指路84%;换钱73%;告诉名字39%;给钱34%。显然,助人行为的发生率随代价的提高而降低了。换钱比告诉时间和指路麻烦一些,所以帮助的比率小一些。而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是有些冒险的,无缘无故给陌生人钱也是“不值”的,所以对这些求助的反应就大大降低了。而当学生说由于自己的钱包被人偷走,要求对方给一角钱的时候,有72%的人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当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告之对方后,对方作出反应的也增至59%。显然,这一变化可用报偿的增加来加以解释。对方被偷使给钱行动的意义大增,而对方将名字告诉自己有得到信任的感觉。

4.Batson(1991)的移情——利他主义理论→强调助人的纯粹动机,Aronson:社会心理学[M],326-328

5.学习理论:强化与观察学习

三、侵犯的理论

1.本能论

(1)精神分析的观点

(2)进化的观点

(3)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和生物化学对侵犯的影响:Aronson:社会心理学[M],354-356

杏仁核;5-羟色胺;睾丸素;酒精,似乎改变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温度。

视窗9-1温度和侵犯行为:心理学与生活[M],518;实用心理学[M],128。

2.挫折—侵犯理论

⑴理论观点

挫折 →其他反应,例如退缩

侵犯的发生→内向侵犯

外向侵犯→直接侵犯

替代侵犯

⑵实验验证:Barker,Dembo & Lewin(1941)的经典研究,受到挫折的孩子更多地破坏玩具;Mallick(1966),电击捣乱者

⑶武器效应(Berkowitz,1978)

Berkowitz提出侵犯导致的不是侵犯行为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Berkowitz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1967)。他们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支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实验的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的,被激怒的被试在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实施了更多的电击。手枪增强了侵犯的行为。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Berkowitz的研究与理论使人们相信,美国社会广泛的暴力事件与私人普遍拥有枪支有关。正如Berkowitz所说的,“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了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抠动板机,板机也带动手指”受美国国内控制武器的呼声日益高涨和日本留学生在美无辜被枪杀事件的影响,美国国会于1993年11月通过了禁止私人拥有、制造和买卖半自动武器的法案。

3.社会学习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材料很多,不仅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及其追随者提出了大量实验证明,动物学与人类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大量动物习性学研究证明,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的。人类学也提供了侵犯性行为模式直接与文化相关的大量资料。

视窗9-2惩罚(尤其是体罚)是抑制侵犯行为的有效措施吗?---心理学与生活[M],177-178;实用心理学[M],131。

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 个人因素

⑴人格特征:移情、社会责任感、爱心与同情心等

视窗9-3存在利他人格吗?Hartshorne,May(1929)的经典研究。新近的研究也证实:

 一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与另一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相关不高,平均相关为

0.23;

 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者未必比分数低者更可能助人。(Batson,1998)

⑵认知:认知归因、公平与正义、情境认知、助人的效能感等

⑶情绪与情感:愉快、内疚等;喜欢:帮助我们喜欢的人、与我们相似的人。

(Benson et al.,1979;Emswiller et al.,1971;Gray et al.,1991)

思考:

好心情为什么增加助人行为呢?而坏心情呢?——实用心理学[M],145-146。

2. 外部因素

⑴群体的规范与舆论

⑵环境与教育:宗教、电视等

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天气;城市与乡村。Taylor:社会心理学[M],393-395;实用心理学[M],143-144。

⑶文化

视窗9-4中国人的助人行为:帮助值得帮助的人,见幻灯片。新建文件夹中国人的助人行为.ppt

五、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 个人因素:

⑴情绪唤起水平:暴力色情的宣传与性侵犯

视窗9-5性侵犯:暴力与色情-----Taylor:社会心理学[M],438-441;Aronson:社会心理学[M],367-368

⑵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⑶归因与偏见

⑶挫折承受力

2. 挫折情境与侵犯线索

视窗9-6侵犯:去个人化与去人性化----实用心理学[M],129-130。

3. 环境、教育与文化

视窗9-7谁更文明:美国的南方人与北方人?---Taylor:社会心理学[M],423-424;心理学与生活[M],519-520

思考:冲动性侵犯与工具性侵犯的区别?

宣泄可以减少攻击?-----实用心理学[M],132-133。

第五篇:第九讲讲稿 人口问题

第十一讲讲稿

人口问题

第一节 中国历代人口

一、历代人口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二、传统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一)人口发展呈三阶段波浪状增长

四千年来,中国人口经历了十五个波段。舍去小波动,从大趋势看,每一个波段大体可分为持续上升、徘徊波动、急剧下挫三大阶段,各朝代三阶段时间长短不一,但基本形态相似。

以西汉为例,西汉人口发展的升平降三阶段比例约为45:45:10,明显表现出与历史的兴衰升落互相配合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形成强烈的历史特点。

(二)人口发展的周期性循环

中国人口史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这种波动性发展存在着某种节律,也即所谓周期性。且人口增长的周期性与治乱循环的朝代更迭密切合拍,建朝初期人口低落,人口随王朝兴盛而高涨,随王朝之衰落而下降。这种人口循环,也正是历史人口波动特征的写照。

第一节 中国历代人口

三、人口变动与王朝更迭的关系分析

(一)人口变迁对王朝存亡更迭有重要影响

综观封建王朝人口发展的轨迹,一般经过王朝前期人口容量的扩充,人口迅速增长,王朝中后期人口数量逐步达到饱和以至高峰量级,人口对土地的需要成比例地增长;加上此时王朝日益腐败,社会财富分配倾斜度加大,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人口资源比率紧张,人口容量不断降低,一遇天灾,丧失生产资料的饥民更无以为生,其规模一旦超出王朝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就会引发危机,加速王朝的衰败。

(二)传统社会人口危机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分析

史料表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爆发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有十三亿多人,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1987年,世界每增加10亿人,其中就有1.55亿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世界每增加10个人,其中1.55个是中国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为此,国家实行了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为目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1973-1978年),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紧紧围绕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第二阶段(1979-1984),实行严格的“一胎化”或“一孩化”政策,只允许一些特殊情况可允许生二胎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进入政策的成熟期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1、倡导少生优生

2、城乡有别

3、地区差异

4、民族有别

三、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总和生育率的视角

总和生育率(TFR)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这是个假定的指标。它能够准确地反映现有的生育水平,避免了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的影响;并可直接用于比较研究,总和生育率在2.1-2.2左右称为生育率的更替水平,表明人口数量会维持现状。

1995年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比较

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思考:如何制定人口政策,以应对人口变迁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第三节 人口迁移:从国内到海外

一、流动人口:流到何时?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人,到1984年的2000万,又到1995年的8000万,再到目前的1.5亿左 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今后流动人口还会继续增长。按着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 5.8亿增加到8.5亿,净增加2.7亿,每年平均增加2200万左右。

二、海外移民:乡归何处?

据历史学家的估计,1801-1925年间,中国外迁的移民总数为300万人;1840-1949年间大约为1500万人左右。

1949-1978年间,海外移民规模较小。

1979年后,政府适当放开了移民政策,出现多次海外移民高峰。以1978-1982年为例,至少有50万人抵达香港。

就类型和目的地而言,中国的海外移民呈现复杂和多元的景象;留学生(60万)、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和非法移民遍布全球。其中,非法移民问题日渐严重。

以曾少聪调查的福建河口镇为例,该镇现有人口约9万人,移居海外的乡民及其后裔约有13万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01年,非法移居海外的人数约1.5万人。

世界移民报告指出,由于非法移民的增多,中国的海外移民估计达到3000-6000万人。据此估计,目前中国海外移民的规模达到4000-5000万人应是合理的。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适当鼓励海外移民是可以尝试的政策选择,毕竟目前中国的海外劳工比例较低,远不及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印度等国。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一、人口老龄化的未来

根据国际通行的人口结构指标,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是指一国或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一、人口老龄化的未来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0.88亿人,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7%,进入老龄化阶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根据人口预测,这一进程将明显加速。2000年至2028年,65岁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不足1亿人增加到超过2亿人,历时近30载。2028年至2038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由2亿人增加到超过3亿人,历时仅10年。

这一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是1963年至1973年出生高峰的人口进入老年期而导致的。若以国际上常用的指标——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翻一番(即增加到14%)所用的时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英国用了45年,瑞士50年,美国65年,法国虽是最早老龄化的国家,但老年人口比例翻一番的时间却花了115年,而根据于学军等人的预测,中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只需要27年,犹如“跑步”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人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人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二、“未富先老”的挑战

欧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10000美元之间,工业化早已完成,长期积累的国家财富加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有足够的财政和经济能力来从容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而我国人均GDP去年才刚刚迈上1000美元的台阶,工业化尚未完成,老龄化却已提前到来,这无疑构成了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据测算,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一个顶峰,随后下降。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18%-35%劳动力大军。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年老年人(老年抚养比),2000年抚养15.6人,2025年抚养29.46人,2050年抚养48.49人,几乎成倍增长。

推荐阅读书目

1、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丹麦]卡塔琳娜·托马瑟斯基:《人口政策中的人权问题》,毕小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下载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九讲 汽车点火系教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九讲 抗日战争总结

    第九讲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中国各方反应 1931年爆发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命运。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而言,战争的结果影响......

    2018小升初第九讲(学案)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18小升初第九讲(学案) 一、背诵积累 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第九讲劳动合同终止

    第九讲 劳动合同终止(上)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第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第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第九讲如何开场如何结尾

    第九讲如何开场如何结尾精彩开场白的设计精彩的开场白,需要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引子。这个引子就像一个钩子,一开始就死死地钩住听众的心。引子可以是故事、幽默、事实,也可以是问......

    第九讲 汉乐府赏析

    第九讲汉乐府赏析——《悲歌》与《古歌》 一、古典诗歌的“悲”与“愁”: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流。抒情诗歌又多以写悲愁内容或情感为主。何以形成这种文学现象呢?原因或......

    第九讲 逻辑问题

    第9讲 逻辑问题 名侦探 原名工藤新一,帝丹高中二年极学生,被誉为“日本警察的救世主、平成年代的福尔摩斯”。名句:真相永远只有一个!(There is always just one truth!) 除去......

    美术教案-第九讲 中国古代壁画-教学教案

    第九讲 中国古代壁画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审美意识。 2、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

    个人汽车贷款风险点

    个人汽车贷款风险点 (一)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而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主要有:第一,个人资信信息不对称风险。个人征信制度不健全,银行无法全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