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新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秋游》教案及反思
秋游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出示。
秋天到了,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他们学校附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
(一)观图,获取信息。
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观图,获取信息。
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二)出示并解决问题1。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
二、问题研究。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3.学生汇报 思路一:
(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
生1:
.90 45 —45 —25 45 20
生2:
.90 —45 45 —25 20 思路二:(1)方法分析:
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45+25=70 90—70=20
三、综合实践。
1.出示并解决问题2(书本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考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计算。
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 4.计算
77-33-25 96-39-45 100-91-8 请3个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5.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板书设计 秋游
.90 45 45+25=70 90—70=20 —45 —25 45 20.90 —45 45 —25 20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我以秋游图片欣赏为引子引出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第二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秋游北师大版
《秋游》教学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4页:秋游。
二、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要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3、具体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2、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来到了海洋公园。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过程推进
1、观图,获取信息。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2)生观图,获取信息。
(3)学生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
(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2、出示并解决问题。
问题一: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
(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组员可以适当补充。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质疑。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
(3)学生汇报: 思路一:
①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
师:请尝试用竖式计算。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②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生1: 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生2:90—45=45 45—25=20 师:还有其他解题思路吗? 思路二:
①方法分析: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
②生:45+25=70 90—70=20
问题二: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1)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然后思考解题思路。(3)最后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读题,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说一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解题思路。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在小组内订正。同伴互助。
得出结果:38+24=62(人)70-62=8(人)
(三)巩固练习
第5页练一练第2题和第1题的第二幅图。(作业本上分组独立完成两题,统一订正,同桌互批。)
(四)课堂小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小组内完成)课后,作业本上完成。(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辅导学困生,改进教学。)
六、板书设计:
秋游
——连减运算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90-45-25=(20)(个)(2)45+25=70(个)
90—70=20(个)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个空座位。
第三篇:数学反思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 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教学后记
这节课我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能自主地探索、交流。总体上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认为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成功。不足之处在于经过前面几节“分一分”的除法意义的感受课中应让学生边分边说分的过程,和明确分东西有一个分的总数,还有分成的份数及每份分得的数量,到今天这一课感觉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还是不知所以然,胡乱分的现象还大大存在。还有就是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还是少了点。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多多思考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探讨解决课中的难点。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秋游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有多少人?
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
生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喜欢秋游的话题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90-45=45,45-25=20,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90-25=65,65-45=20,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数:45+25=70,90-70=20,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从90中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以写成一个算式为90-45-25=20或90-25-45=20,这样的算式叫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一般从左往右计算,竖式的写法:
0
0
或
0
0
【设计意图:不同算法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算法的多样化。竖式计算是大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连减的意义,及时巩固连减算式的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教学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体会收获的成功和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秋
游
90-45-25=20 90-25-45=20
0
0
0
0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第五篇:北师大二年级上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等等。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有热情,具备这样的前提,学生才能把知识学好。本学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下载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很多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效果极好。
三.课堂上“精讲多练”
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口算训练
为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熟练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每天抽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或对答或笔算,而且每天留口算作业。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五.及时做练习册
完成一小节的内容就及时做练习册,本学期练习册基本是在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对练习册即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反复训练,直到吃透弄懂为止。
六.认真批改作业
每次布置作业都非常用心,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注重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学期在作业评比中,我班表现突出。
七.抓好差生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为了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还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如李佳成同学,是本学期新转来的一个学生,他基础较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在他的转化的过程中,我注意给他补课,把他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一来,他学得就轻松多了,进步很大,兴趣和求知欲也随之增加。
八.重视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养成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所提高,但有几个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今后我仍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