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识字3 执教者:夏媛媛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置在本组课文的最前方,一是加大识字量,二是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壮美。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除了识字,还要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由于低段孩子对祖国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我鼓励学生通过上网、看书、询问等途径搜集资料,另一方面我也特别重视通过补充资料来丰富学生的认识,通过多次的朗读示范、指导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板书“川”,你能用他来组个词吗?(山川、四川)同学们知道得真多,老师奖励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出示山川、四川的美丽图片),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山河壮美的国家,这节课来学习一下识字三。
(二)新授 1.检查预习:
课前咱们同学都把课文预习了吧,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有信心吗? 借助拼音,自读生词。齐读。去掉拼音,男女生各读一遍。去掉词语朋友,开火车读生字。2.朗读课文,自主交流
(1)我们看第一句。齐读。“神州、华夏”是古时候对我们中国的称呼,除了这两种称呼,你知道古代对中国还有什么称呼吗?“九州”。
“山川美,可入画”“川”,老祖先在创立这个字的时候,是这样写的,猜猜,他代表了什么?那由“山河美,可入画”你想到了识字一当中的哪个四字词语“山河壮美”。那么课文中都提到我国哪些美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读第二句。
(2)谁来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为了奖励同学们精彩的回答,我们来欣赏一下图片。那么除了这四个地方,你还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同学们到过这么多美丽的地方,真好。这个地方你去过吗?
(3)在我国的东南方,有一个宝岛----台湾。上台指。有去过的吗?它虽然远离大陆,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你想说什么?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三句。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一家,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感情。
(4)为了让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我们要--读第四句。你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再读第四句,读出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来。
3.诵读课文,体味情感
让我们一齐再来拍手齐读这四句话。同学们读得真流利,换种方式,你还能读出来吗?我们来试下。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4.检验巩固,运用生字。
这些字,你学会了吗?开火车读生字。用一分钟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你记住了几个?交流记住哪个字,用什么办法?(出示拼音,点出现字)
提高难度,谁敢单独站起来,组词记住这些字?同桌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一人组,全班跟读)。
现在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些字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它?先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全班交流。
生活就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大课堂,你能读好它们吗?(师出示生活中的字)编儿歌巩固识字。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独立识字课。它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三字经的形式,节奏整齐,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诵读体会,有利于培养语感,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学习目标】
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
2.制作PPT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识字读文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学生科学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在情境中识字,随文识字,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引读: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识字学文。
(一)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1)你认识这幅地图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2)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呼吗?从哪儿知道的?
(3)根据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神、州”两字的。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些学生是“生”字,而对于另一些学生已是“熟”字。因此,创设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记生字,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或老师,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3)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4)大声诵读句子。
【设计意图:复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把句子中的三个生字分开,采用不同的策略识记,“神、州”两字在学习句子之前识记,“川”字随文识记,这样做,是在分散识记、降低难度的同时,考虑到了课文内容的特点,把识字学词,朗读感悟充分结合,相辅相成,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
2.过渡: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4.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5.结合图片交流识记“涌、耸”。“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6.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激发学生识字读文的兴趣,结合图片理解感悟,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再观察地图引导朗读感悟,加深体会,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在有效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
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与、陆”。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地图”在本课学习中的作用,用一幅地图将读文识字活动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版图,又通过看图片、读句子感受了祖国的山川壮美,还识记了更多祖国的文字。】
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1.出示词语“民族”,请认识的同学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2.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3.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第四句,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设计意图:“民、族”两字形、义比较抽象,因此在初识时就采用反复呈现的策略,让学生多见面,多读牢记。见得多,读得多,印象自然深。】
整体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2.同位合作诵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3.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4.看地图和图片,师生合作诵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齐诵两遍。
三、巩固识记生字。
1.集中出示12个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卡片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3.“抽签”组词。学生抽到一个生字,先认读,再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本课的识字教学总体采用分散识记,集中巩固的策略。开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记生字、随文识记生字,然后集中巩固识记,识字过程层次安排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1)自读田字格中的字并观察字形。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认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
2.引导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争、民、族。“争”字中间一横右边要出头;“民”字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撇(讲解时避免强化错误写法),“族”字右边分上下两个部分。
3.范写指导。
(1)夕:撇要短,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2)与:竖折折钩要写正,宽窄适度;
(3)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
(4)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舒展。
4.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5.展示评价。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励学生认真写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中的写字训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更要注意和强化学生写好字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不吝啬时间,范写学生难以写好的字,不吝啬表扬,激励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持久的学习品质,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所有生字词,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能把字写端正、匀称。
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喜爱画画吗?你们爱画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
2、有一个小朋友叫宁宁,他跟你们一样,也特别喜爱画画。今天,我特意带来了他画的四幅画,想看看吗?
(二)欣赏四幅画,初学儿歌
1、出示四幅画,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画中的错误)。
2、宁宁可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正如这首儿歌中所说的。(出示儿歌),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的地方。
4、指名读,集体评议。
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些什么?逐句指名读好。
6、你能把他的粗心读出来吗?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好句子停顿的地方和标点符号的语气。
(三)学习部分生字
1、学习“尖”:
(1)问:“这个字谁会读?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尖的吗?”
(2)出示实物(笔尖),讲述:这个东西也是尖的,你们看,它上面小小的,下面大大的,那么“小”和“大”合起来就是尖。我们根据尖的意思来记这个字,一下子就记住了。(3)小结: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学会了一种识字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歪”吗?
2、学习“歪”字 :
(1)请同桌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记忆方法。(2)指名学生回答。(不端正就是歪)。
3、学习“灶”和“尾”:
(1)刚才我们在学习“尖”、和“歪”的时候,根据字的意思来记,记得又快又好。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灶”和“尾”吗?
(2)学生看图。从图上看,“灶”是用来做什么的?这和我们现在用的煤气灶是不一样的,这灶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灶”字的?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4)请用同样的方法来说说自己是这样记住“尾”字的?(先看图,想想意思,看看字的字形)。
3、复习“笔”、“看”、“从”:其实,像这一类的字还有很多很多,如:笔、看、从。指名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4、如果你们有兴趣,课后也可以去找一找这一类字,并写下来或画下来,下一堂课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部分生字)。
2、课后熟读儿歌。
3、收集会意字,要求给这些字配上自己画的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图猜字。出示一些会意字的示意图,请学生说出是什么字,并请个别学生来黑板上写一写。(从、看、尖、灶、笔„„)
2、回忆儿歌。齐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交流讨论。
2、请学生说说对每句话的理解。
3、我们读这首儿歌时,边读要边做出表情,这样才能读出儿歌的趣味性。(1)学生自由练习读,再指名读,集体评议。(2)重点指导:(出示句子:你看看,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A、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提示我们该怎么读呢?对,要读出疑问的语气。B、“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换个说法该怎么说?
C、指导用“粗心”说句话。平时在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粗心的地方?我们面对粗心该怎么办呢?
4、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同桌互相背,分小组比赛背。
(三)改画,口语交际训练
1、你们能帮宁宁把画修改正确吗?(指名四位学生上来修改画)
2、口语交际训练
(1)首先,我代表宁宁谢谢你们帮他把画改正确了。我想,如果宁宁就在你的身边,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那就把你的同桌想象成宁宁,有什么话就对他说说吧!
(2)指名表演。
3、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了,请你当一回小诗人,来写写这位细心的小画家。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画只鸭子(),画张桌子(),画匹大马()。你看看,可是个()小画家?
(四)交流会意字
1、请学生将收集到的会意字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如:安:女子在室内闲坐着表示平安、安定。旦:日出海面,表示早晨。炎:许多火为炎热。
4、老师小结。
(五)继续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中的剩余生字,观察笔顺图。
2、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学新部首:彩——三撇儿,张——弓字旁,斜——斗字旁。集体书空。
4、出示生字,指明说说书写注意点。
5、师示范,生观察书空。
6、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评价、反馈。表扬书写认真和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2、课后完成“生字、组词”本和“抄写词语”本。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 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如,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执教人:孙红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用多种方法认识“神、州、川、涌、岛、隔、峡、与、陆、民、族”11个字。2.正确地书写“川、州”2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过程与方法:
1、识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积累识字。
2、写字。本课要写的两个字是平翘舌音,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读准字音,然后再观察发现相同的笔画。重点讲解: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三字经,感受祖国的伟大,也培养学生对三字经这种祖国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重难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书写“川、州”两个字。教学准备:ppt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课前我布置大家自己搜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或图片,现在请拿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黄河、长江。展示长城和珠峰的图片。这是黄河:滚滚的黄河水犹如一匹骏马,浩浩荡荡的向前奔腾。这是长江:波涛汹涌的长江水在群山的环绕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这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犹如一条长龙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这是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它高耸云端,站在山尖,白云就在它的脚下。就像人间仙境。
3、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祖国真美呀!)有一位聪明的作者把祖国的美和山河的雄伟壮阔写成了一首三字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读准字音(6分钟)
1.带拼音,自由练读。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自己读一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时,看看课文下面树叶上的音节,尽可能多读几遍,一会儿比比看谁读得正确。
多媒体出示生字:
让四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都是小评委,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同桌互读。
带着拼音大家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桌两人共用一本书,合作学习。一人挡住拼音,另一个读出相应的词语。一会交换过来读读。
3.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同桌两人都在认真地读。那读得怎么样了呢?现在加大难度,去掉拼音,并且打乱词语顺序,开火车来读。
三、识记字形,理解词义(10分钟)
同学们,生字都会读了,我们想办法来记住它们。想想以前的识字方法,看看这些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
(1)以“神” 为例,交流方法。拿出“神”:我们先来说“神”这个字,你是用什么办法记的?“神” 可以用“加一加”方法:申+示字旁。、“换一换”方法:伸去掉单立人,换成示字旁。组词记忆方法:本课组的什么词?“神州”。本课中的“神州”指的是什么地方呢?(指的是中国。)师:是的我们中国被称为神州,也称为华夏,这里山川美,可入画。我们刚才通过欣赏图片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2)交流其它字。谁再来说一说!
“涌”江河中波涛汹涌,有水,所以是“三点水”旁。从而记住这个字。或者用“换一换”的方法,勇字去掉“力字旁”换上“三点水”。“峡”“陆”“岛”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傣族等。与:用减一减的方法。“写”去掉秃宝盖 民:用减一减的方法。眠去掉目字旁。隔:可以用组词的方法。间隔、隔开等。“州”、“川”:可以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州字是在川字的基础上加了三个点。也可以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的方法识字,结合地名认识。广州、苏州、四川、银川等。
四、词卡检测生字(2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进行检查。请同学们开双人火车。(1组火车)(举例子。一人说神,另一人说神州。)
学生开火车
五、朗读感悟,体会美感(8分钟)
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记住生字的好方法。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帮老师听一听,看他读得准不准。进行简单评议 2.同学们,您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
预设:(学生不明白的句子。)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教师出示地图进行解释:台湾岛是一个岛屿,它与我们国家隔着大海,虽然与大陆没有连在一起,但是它也属于中国的土地。台湾岛就像是中国的一个孩子一样,母子情深,这是谁也动摇不了的。在读这一句时要读出母子情深的感情。教师范读一遍。
3、师范读后,讲解。
第一行读出祖国的美,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第二句读出雄伟壮阔的气势。第三句要读出母子情深的感情。
第四句要读出56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欣赏,从歌曲中感受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每指导一句,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4、比赛读,互相欣赏。
六、指导写字(8分钟)
词语会读了,生字记住了。课文读的也很好了。下面动动小手,写两个字。同时出现“川、州”两个字。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州是在川的基础上加了三个点。2.教师范写。注意: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州:左边的点是向左的,中间和右边的两个点是向右的。3.学生试写,在练习本上分别写两个。一个写得比一个好。教师边巡视边评价。4.选择写得好的字示范,分析写得不好的原因。(两本)第一个学生写得好,它哪儿写得好看。第二个学生写得不好,哪个地方写得不到位。(根据刚才的比较)5.学生继续练习,再分别写一个,争取比前两个写得好。七:总结收获,(1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利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生活中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来识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川、州”两个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写其它6个生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