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管理在《机械设计基础》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
项目管理在《机械设计基础》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通过对项目管理在《机械设计基础》工作页中的开发与研究意义的分析,阐述其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机械专业学员的创新能力、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进而通过项目管理这一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项目管理 机械设计基础 工作页 应用与研究
1项目管理在《机械设计基础》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概述
1.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在项目活动中,利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本文则是以专业基础课之一的《机械设计基础》(以下简称《机基》)为“工程”项目载体,依据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机基》中的内容细化成若干个子项目,并围绕各个子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全攻略,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机械专业学生学习的项目管理教学流程,进而在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推广。项目管理流程一般包括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控制过程与结束过程。
1.1.2工作页
工作页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学员的主要学习材料,是直接帮助学员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员学会工作。工作页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信息和作业,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员完成工作并自我控制学习。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项目管理在《机基》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的意义
用项目管理来进行教学,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但目前各职业院校对于项目管理教学模式仍处在探索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加速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要完成这种转变和调整,就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后盾。可以预见,作为在未来10年高级技工教育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机基》是所有现代制造行业中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所必修的专业理论科目之一,是很好地从事实际工作的理论基石,地位卓然,这也是笔者选择该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的初衷。传统意义上的《机基》课程体系不是很完善,或是内容陈旧,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足;或是形式单一,无法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更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传统教材缺少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缺少了学员自我动手、自我体验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同时也缺少了学员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体系。而以工作页方式还原课堂的教学方式,却能满足这一缺失。
工作页是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载体,在工作过程中突出工作页对学员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而《机基》工作页的应用与研究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死板、抽象,同时工作页也体现出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与人性化教学,突出学员独立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并通过他们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优秀创新团队,从而通过职业教育这一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1.3项目管理在《机基》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的价值
学员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在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新教学形势下,工作页的应用与研究有了更新的价值。
1.3.1体系更新。把教材以学科体系为主转变为以专业技术体系为主,并使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1.3.2模式更新。把教材章节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过程,让学员置身于项目中,根据工作页所给项目任务,扮演项目中各角色,教师在项目管理教学模式下需转变其角色,有效地建立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的是良好互动环境下的创造者,互动交流的提供者,学员工作过程的支持者、协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与专业课的工作页区别在于本工作页不仅完成若干项任务,还要为整个项目负责,按照项目管理流程去梳理知识,管理知识,做到心中有知识,拿来就用。培养学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职业教育内容的更新与长久的发展。
1.3.3内容更新。完全打破原有教材理论性过强,知识较深奥、不易被学员所接受的知识体系。用项目管理指导的工作页充分反映了新思路、新形式、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工作页的应用与研究对于职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1.3.4实用的经典案例下隐含的严谨的科学性。从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到内容均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国内外制造技术水平实际情况。在各任务与活动的实例选取上,突出了先进性、实用性和典型性,便于学员理解与吸收,便于组织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目的。
1.3.5充分体现普适性。虽然工作页受众对象是职业教育学员,但并不仅限于此,还可考虑所有从事机械行业的在职工作人员及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因此工作页的应用与研究基本上照顾到了不同的求学者,适用面比较广泛。
2项目管理在《机基》工作页中的应用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作页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以“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为宗旨,促进了学习过程的系统化,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笔者认为,有效的工作页应该由工作目标、工作准备、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总结等四个关键的要素组成。
2.1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的作用是让学员明确在项目教学中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目标,即让学员知道“要做什么事?通过做这件事能有何收获?”根据工作内容与目标的要求,学员可以初步制定工作计划,大致确定所需用的工具及操作资料。工作目标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描述,字数不多,但其意义重大。因为任务中的工作完全以此为中心展开,从而培养学员做个目标明确的工作者。
第二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针对当前技工院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革思路,即采用项目教学法,整合本专业多门学科,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文章以减速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工作子任务确定方法、教学手段的安排以及评价体系建立。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技工院校 项目教学法
机械设计基础是技工院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高等特点,逻辑推理强,存在较多公式和原理。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组织教学,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较难以接受,久而久之而就会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加严重的是,传统教学法组织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理论性强,难以应用于生产实践,导致培养的学生并不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此,笔者在教学该门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求以实践为原则,教学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基础,形成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框架,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设计综合型人才。
一、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机械零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该课程的教学课时又偏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科学整合教学内容。笔者学校的机械工程系领导以及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后,在与专家学者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以及三维设计软件等课程知识渗透整合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原则,将这些学科知识整合设计成不同项目。具体而言,机械设计基础可以设计出机械运动简图绘制及自由度计算、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凸轮设计、减速器中轴设计以及减速器中直齿圆柱齿轮设计等十一个具体项目。
二、合理确定工作任务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学生围绕工作任务而展开,教师只能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主体教学任务。然而,技工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意志力不强,一旦碰到困难就会畏缩不前。因此,在确定工作任务的时候,应该适应学生学情,坚持低起点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采用多层次反复训练的办法安排工作任务。以减速器中直齿圆柱齿轮设计项目为例,根据低起点循序渐进原则,先后安排确定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参数方程、根据齿轮几何尺寸确定渐开线参数、直齿圆柱齿轮设计、利用Pro/E软件建立直齿圆柱齿轮结构模型等任务。采用这种低起点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原则安排工作任务,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三维设计软件”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场所,促进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培?B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学校应该与企业实现无缝接轨,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实训室、实验室以及校内实习工厂等场地设施建立多元化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对学生进行项目化教学。还以减速器中直齿圆柱齿轮设计项目为例:教学现场测定齿轮尺寸确定设计参数,对齿轮进行力学分析,完成直齿圆柱齿轮三维设计等;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或者校内实训车间,亲自加工齿轮,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同时加工生成的齿轮又能为作为学生机械制图课程测绘零件,实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多课程无缝衔接。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要求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重视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评价体系应该着重于过程评价。比如评价学生完成减速器中直齿圆柱齿轮设计项目,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确定参数方程和参数值、齿轮设计、齿轮三维模型建立等环节的完成评分比例各占25%。这四个环节着重于考核评价学生对工程力学、数据处理能力、任务设计能力、三维软件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考核,考核方式可以是笔试、动手操作、口试、撰写试验报告等多种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第三篇:目标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目标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曾德江(广东中专教育.2002(6))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目标教学的涵义,并根据目标教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表明效果良好。【关键词】目标教学;编制;方法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主宰了整个教学活动,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尤其是理论教学中,则常处于被动状态,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尝试进行目标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所谓目标教学就是把人认识目标的过程,按照逻辑思维发展的先后顺序划分成不同阶段应用于教学。人认识目标按照逻辑思维发展的先后顺序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反馈五个阶段。根据本门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认识目标五个阶段的含义如下:
感知——通过人的感官去观察、理解有关资料如挂图、录相、教具等实物,而对名词、定理、定律等各种单一的知识,先产生简单机械的印象和记忆,储存在脑海中的过程。
理解——在感知的基础上,领会单一的知识的特征,如对定理、定律、特性的内容及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进行整理、分析,以确定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应用范围、物理意义及不同参数的选择等过程。这个阶段即把握知识的实质,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巩固——指学习者把知识输入大脑后,通过理解记忆,使知识融会贯通,而存储于大脑中不致于遗忘又易于提取的阶段。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把已学过的定理、定律、特性、公式等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解决相关的问题,以便形成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如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分析和推理中,分析不同机械、零件产生失效的原因、工作的原理、工作特点,掌握常用机构、通用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这个阶段即在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灵活应用。
反馈——检查教学目标实施情况,取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由于目标教学是以人为本,遵循人认识目标的规律,所以是一种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在进行目标教学前教师要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然后根据人认识目标的五个阶段制订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分阶段进行教学。在实施目标教学时,要把目标教学各阶段的划分、要求、重点及难点给学生交代清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在整个目标教学活动中,还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活动,真正达到教、学的统一的目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各阶段的教学要求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下面以“平面四杆机构”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具体说明目标教学的编制
一、感知
1、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连杆、摇杆、摆角、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滑块四杆机构的滑 块、导杆、行程等基本概念。
2、铰链四杆机构、滑块四杆机构的分类、特性及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3、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此阶段主要采用讲授法,所谓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讲解、演示等形式传授知识方法,讲授法最适宜于教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二、理解、巩固
1、铰链四杆机构、滑块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
2、四杆机构急回特性的物理意义?急回特性与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关系?
3、机构压力角的大小对机构传动性能的影响?机构的死点位置与压力角、传动角的关系? 此阶段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所谓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的共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单向,而讨论法是双向,它可以激发学生就要讨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应用
1.如何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2.如何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3.如何利用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死点位置设计夹具、飞机起落架等等? 4.四杆机构出现死点位置应如何克服?缝纫机脚踏机构为何种四杆机构? 5.是否有死点位置?它是怎样克服的?
6.牛头刨床是否具有急回特性?为什么?具有急回特性的目的是什么? 7.根据铡刀铡草的动作,拟定一台铡草机的机构,其设计思路如何?设计方 案有几种?
8.插齿机都有哪些四杆机构?它们在机器中实现何种运动?
9.怎样以四杆机构为基础设计出具有较复杂运动形式和综合动力性能的机构?
此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和自学法相结合的形式,所谓自学法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进行实验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和自学法相结合的形式,迫使学生深入地钻研某一问题,综合地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选择、搜集和提出资料,从中获得研究的经验。同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会培养自信心、责任心、忍耐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反馈、教学评估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了解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后,可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评估试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编制。题型可多样性,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等。只有通过教学评估的方式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
实践证明采用目标教学后,由于教学层次分明、教学目的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变得主动、自觉,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掌握 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经过教学实践也领悟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手段,才能总结出许多适应本门课特点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浅谈“系统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系统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时期,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在保证交期、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真正做到系统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并建立品牌效应成为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如何有效提高生产质量的问题,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系统管理”中交期、质量与项目成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系统管理”方式解决工程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管理,系统管理,成本控制,企业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引言
项目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一个生产企业对项目管理首先应树立“系统”的管理观念,即对该项目的质量成本、交期成本、项目成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精确细致的研究分析、布控,以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中赢得市场占有率、打造自身品牌优势。当然产品质量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塑造品牌的着力点,在当前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加强对项目管理的重视和控制。良好的管理方法要求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并在设计到销售过程中加质量成本、交期成本、项目成本的控制。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认识到当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善。
一、项目成本管理中“交期成本”“质量成本”“项目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即为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需要投入的费用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及经济损失。“交期成本”即为达到规定的交期目标需要投入的费用及因未达到规定的交期目标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及经济损失。“项目成本”即完成该项目所需要支出的所有直接、间接费用的总和。
二、项目“系统管理”中交期成本、质量成本与项目成本三者的关系
在项目实际的管控过程中,交期成本、质量成本与项目成本管理三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项目管理只是片面的追求高利润,忽略了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对于施工项目来说,在收回成本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额外回报,但也会因为忽视质量问题而继续增加成本,这样不仅加大了成本的投入,同时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企业的后续承揽工程。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环境、市场劳动力供需关系、设计变更、现金流、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以及与该过程相关的其他参与方的影响。如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上述任一种或几种因素导致交期滞后,项目部会采取措施进行赶工,这样势必会增加项目成本的支出,如果管理者又不想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势必会导致后续的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得不到项目参与方的认可,又返工,较终的结果将会是进度严重滞后,成本越加越多,如此恶性循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项目“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做不到精细化管理。一般情况下,在项目管理运行中,施工生产的管理人员更多关注工程的交期,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的管理人员更多专注于工程运用新技术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负责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的重点在于材料的采购、材料的按需进场。这样的项目管理是“粗放式”的,各个点都在做,但往往形不成合力。项目成本是通过团队管理来实现的,项目的效益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创造的。工程技术、质量人员不仅需要保证工程实体质量,还需要使用更经济可行和合理的施工方案,否则它会保证质量但也会增加不必要的项目成本;为品牌的物资采购管理,甚至在材料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在任何的浪费,都会对较终的项目成本控制造成影响。
2、管理中“责权利”相结合的问题。在项目管理活动中,首先应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才可以形成高效的管理。如果一个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的施工方法是经济可行的,可以为企业赢得利润空间,但在现有的管理系统,没有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奖励,员工就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创造的积极性,工作的积极性也将大打折扣。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在项目的经济效益上对企业负责,实际过程中承担更多主要责任。但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受个人素质而影响,随着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业务素质的不同,往往较终影响到一个项目的经济结果。这里就要强调项目各业务管理人员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问题,在管理活动中需要配套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和激励。
3、忽视项目“系统管理”中交期成本、质量成本与项目成本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把三项工作各自独立,各干各的,不交流,不沟通,较终导致工程问题层出不穷。
四、应用“系统管理”解决问题的措施
1、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夯实项目基础管理工作,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位管理者深刻理解自己的职责,并能将其做到位,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工作质量。例如,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预算员的利益依附于项目部,不具有独立性,使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考核,并进行不定期轮岗、交流,相互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使每一位成员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不管是做了很久的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要培养他们的成本意识,让他们自己算账,上到大批材料的价格,下到每个螺丝的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此上至企业管理层,下至各施工班组,将降低成本作为自己的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使其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具备完整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项目的质量成本和交期成本贯穿于项目施工整个过程中,因此需要我们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中心,严格把控过程质量,严格按照施工相关规程进行操作,积极创新施工方法,创新思维,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同时容易受到很多客观不可预见性的因素,例如,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等,所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有计划的适时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期下,在规定的交期内顺利完工。
3、如何处理交期、质量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比较理想的方案分别以交期、质量和项目成本作为工作重点,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强调其主要责任使其有机结合。
4、对于项目管理而言,项目的“系统管理”非常重要,三者的关系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使其有效的结合起来。工作中需要突出重心,强调责任,引入“责权利”相统一的奖罚结合机制。通过对交期进行合理调整来寻求较佳交期点成本。项目的质量也并非是越高越好,无论较终成品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质量成本增加。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应该与项目部签订责任表,并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明确项目成本、质量、交期、安全等指标,通过职责的划分,确保项目部和公司的责、权清晰,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交期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企业利润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不同企业其生产规模也不相同,管理模式和经营观念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比较小的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项目管理缺乏重视,从而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不利影响。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产品项目管理意识。另外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生产规模,确定项目管理关键,从而不断提高系统化管理,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1,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
[2]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罗阳.产品生产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
[4]陈云.浅谈企业产品生产质量管理[J].新经济,2016(05)
[5]百度文科
第五篇:执行力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执行力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何谓项目管理?一提到项目,大家都会自然地想到大型的工程建造项目、企业全面的信息化项目等,而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协作完成的工作事项,这些工作事项均在项目管理的范畴。凡是涉及多部门、多人员的工作项目,均存在如下的问题:
1、工作任务分配困难。
2、各人员工作状况无法及时了解。
3、工作进度无法及时掌控。
4、工作质量难以控制。
正航执行力管理系统,将管理者最为关心、最耗时、最费心的项目的监督执行、进度的追踪和掌控,工作品质的控制统统纳入,并结合工作监督、即时激励机制,将执行力贯彻到企业的各项事务中,全面提高企业内部自动化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