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

时间:2019-05-12 22:2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

第一篇:(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

(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提公因式法对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推导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点】1.因式分解。2.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 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方法及手段】互动探究教学法。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教学的目的【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课型】新知课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导入新知

1.计算下列各式:(1)X(X-1)(2)(X+1)(x-1)

2.请把下列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1)x?-x(2)x?-1

设疑:对上面两道题目的形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两题变形后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第1、第2题区别是:第1题是由两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化为一个多项式,而第2题是由多项式化为整式的积的形式。

x(x-1)=x?-x(整式乘法)

x?-x= x(x-1)(?)

二、讲解新课

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X(x-1)=x?-x 是整式乘法

x?-x=x(x-1)是因式分解

3.观察:am+bm+cm

设疑: 这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哪个因式?它能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

4.公因式的定义

5.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方法是:先看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再看字母,取相同字母的最小次幂。

6.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例1 把8a?b?+12ab?c分解因式

分析:系数8和12,最大公约数4;相同字母有a、b,字母a的最小次幂是1,字母b的最小次幂是2,所以公因式是4ab2,另一个因式2a2+3bc就不再有公因式了。(解的过程用课件展示)

例2 把 2a(b+c)-3(b+c)分解因式

分析:把(b+c)看成一个整体直接提出。

解:2a(b+c)-3(b+c)

=(b+c)(2a-3)

7.强化训练: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x2-3x+1=x(x-3)+1

(2)(m+n)(a+b)+(m+n)(x+y)=(m+n)(a+b+x+y)

(3)2m(m-n)=2m2-2mn

(4)4x2-4x+1=(2x-1)2

三、巩固练习

P115 1、2、3(由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由其他学生点评互动,老师评价师生互动。)

四、归纳小结:由学生自已小结互相补充,老师评价。

五、课后作业

第119页第1题。

第二篇:第3课时《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第3课时《植树问题》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的复习分为三个类型: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和在封闭路线上栽树。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三个类型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之后,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同时做好植树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比沟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第七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植树问题”,想一想,“植树问题”存在几种情况,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师小结。

(1)在线段上栽树。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2)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为下一步分层练习作铺垫。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3(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画一朵小花,两端都要画,一共可以画多少朵小花?

(2)一个堤坝长200米,沿堤坝栽一行小树,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8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相距8米(两端也要栽)。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学生自由解答,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聪明,计算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有没有信心完成?

2.综合练习。

一个挂钟,1时敲1下,3时敲3下,12时敲12下,当这个挂钟3时时敲3下共用了4秒钟。当12时时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读题明确题意。(2)分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层层深入地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对植树问题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需要16分钟。如果这个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板书设计 / 3

植树问题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植树问题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③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3

第三篇:第1课时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案湘教版1

第一章因式分解

第1课时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

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准确地辨析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这两种变形。

难点:对分解因式与整式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整式乘法和乘法公式填空:计算:(1)2ab(3a+4b-1)=_________,(2)(a+2b)(2a-b)=__________(3)(x-2y)(x+2y)=__________;

(4)(3m2n)2=_____________(5)(a+你会解方程:x10吗?

估计学生会想到两种做法:(1)一是用平方根的定义,(2)二是:解:(x+1)(x-1)=0,根

据两个因式相乘等于0,必有一个因式等于0,得到:x+1=0或者x-1=0,因此:得x=1或-1

指出:把x21写成(x+1)(x1)叫因式分解,为什么要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呢?这节

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因式的概念(1)说一说:6=2×___,x4=(x2)_____,(2)指出:对于6与2,有整数3使得6=2×3,我们把2叫6的一个因数,同理,3也是6的一个因数。类似的:对于整式x4与x+2,有整式x-1使得x24=(x2)(22),我们把

x+2叫多项式x4的一个因式,同理,x-2也叫多项式x4的一个因式。

你能说说什么叫因式吗?

一般地,对于两个多项式f与g,如果有多项式h使得f=gh,那么我们把g叫f 的一个

因式,同样,h也是f的一个因式。

(3)考考你:你能说出下面多项式有什么因式吗?

2A ab+ac, B 4t9 C RR212n)=________ 22222212D4S12S9 4因式分解的概念

(1)指出;一般地,把一个含字母的多项式表示成若干个均含字母的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为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考考你:

下面变形叫因式分解吗?

1A24233,Bx+1=x(1),C4x2x22(2xx2),Dmn2m2nmn(nm)x

22E 2x3x1=x(2x3)1F 2x3x1=x(2x3)3232

说明: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含有字母的多项式因此A 不是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目的是把含

字母的多项式化成均含字母的乘积的形式,因此B不是,因为(1)不是多项式。D 中等号右边

不是乘积形式,因式分解是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变形,不改变它的结果,因此F不是因式分解。为什么要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呢?看书P 3尝试练习你能根据(1)2ab(3a+4b-1)=_________,(2)(a+2b)(2a-b)=__________

(3)(x-2y)(x+2y)=__________;(4)(3m2n)=_____________ 21x

第一章因式分解

(5)(a+)=________

对下面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吗?

2222(1)6ab8ab2ab,(2)x24y2,(3)9m12mn4n,(4)aa21221 45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整式乘法:把乘积形式化和差形式,因式分解:把和差形式化成乘积形式; 考考你: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分解因式?

(1).x24y2=(x+2y)(x-2y)(2).2x(x-3y)=2x-6xy

(3).5a1=25a-10a+1(4).x +4x+4=x2(5).(a-3)(a+3)= a-9222222

(6)m.-4=(m+4)(m-4)(7).2 πR+ 2 πr= 2 π(R+r)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简单的因式分解

例1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a9,(2)4a9,(3)4a9b,(4)a4a4(5)abab 2 因式分解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例2 解下列方程:(1)4x90,(2)x3x0

三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指出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个是分解因式?

22(1)x-2=(x+1)(x-1)-1(2)(x-3)(x+2)=x-x+6

2222(3)3mn-6mn=3mn(m-2)(4)ma+mb+mc=m(a+b)+mc(5)a-4ab+4b=(a-2b)2 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3a6a9a,(2)16x25b,(3)4m12m9

四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1这节课重点内容是什么?

这节课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什么叫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有什么区别?

五 作业

P 4习题1.1 A组1 2 B组 1 2 3

***

第四篇:(练习)第3讲 整式及因式分解

第3讲 整式及因式分解

考点1 代数式及其求值

1.(2019·海南)当m=-1时,代数式2m+3的值是()

A.-1

B.0

C.1

D.2

2.(2018·桂林)用代数式表示:a的2倍与3的和.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2a-3

B.2a+3

C.2(a-3)

D.2(a+3)

3.(2019·南充)原价为a元的书包,现按8折出售,则售价为

元.

4.(2019·岳阳)已知x-3=2,则代数式(x-3)2-2(x-3)+1的值为

5.(2019·常州)如果a-b-2=0,那么代数式1+2a-2b的值是

6.(2019·湘西)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16时,输出的数值为

→→→→

考点2 整式及其运算

7.(2018·荆州)下列代数式中,整式为()

A.x+1

B.C.D.8.(2019·怀化)单项式-5ab的系数是

()

A.5

B.-5

C.2

D.-2

9.(2019·台州)计算2a-3a,结果正确的是()

A.-1

B.1

C.-a

D.a

10.(2019·南京)计算(a2b)3的结果是()

A.a2b3

B.a5b3

C.a6b

D.a6b3

11.(2019·宜昌)化简(x-3)2-x(x-6)的结果为()

A.6x-9

B.-12x+9

C.9

D.3x+9

12.(2019·聊城)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6+a6=2a12

B.2-2÷20×23=32

C.(-ab2)·(-2a2b)3=a3b3

D.a3·(-a)5·a12=-a20

13.(2019·毕节)如果3ab2m-1与9abm+1是同类项,那么m等于()

A.2

B.1

C.-1

D.0

14.(2019·贵阳)选择计算(-4xy2+3x2y)(4xy2+3x2y)的最佳方法是()

A.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B.运用平方差公式

C.运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D.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15.(2018·河北)将9.52变形正确的是()

A.9.52=92+0.52

B.9.52=(10+0.5)(10-0.5)

C.9.52=102-2×10×0.5+0.52

D.9.52=92+9×0.5+0.52

16.(2019·淄博)单项式a3b2的次数是

17.(2019·怀化)合并同类项:4a2+6a2-a2=

18.(2019·常州)计算:a3÷a=

19.(2019·河北)若7-2×7-1×70=7p,则p的值为

20.1、(2019·长春)先化简,再求值:(2a+1)2-4a(a-1),其中a=.2、(2019凉山州)先化简,再求值:(a+3)2-(a+1)(a-1)-2(2a+4),其中a=-.21.(2018·吉林)某同学化简a(a+2b)-(a+b)(a-b)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a2+2ab-(a2-b2)(第一步)

=a2+2ab-a2-b2(第二步)

=2ab-b2.(第三步)

(1)该同学解答过程从第步开始出错,错误原因是;

(2)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考点3 因式分解

22.(2019·潍坊)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3ax2-6ax=3(ax2-2ax)

B.x2+y2=(-x+y)(-x-y)

C.a2+2ab-4b2=(a+2b)2

D.-ax2+2ax-a=-a(x-1)2

23.因式分解:

(1)(2019·十堰)a2+2a=

(2)(2019·天门)x4-4x2=;

(3)(2019·威海)2x2-2x+=;

(4)(2019·宜宾)b2+c2+2bc-a2=

(5)(2019东营)因式分解:x(x-3)-x+3=

24.(2019·咸宁)若整式x2+my2(m为常数,且m≠0)能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则m的值可以是_

(答案不唯一(写一个即可).

25.(2019·荆门)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xy+x-y-1=(x-1)(y+1)

B.x2+y2+z2+xy+yz+zx=(x+y+z)2

C.(x+y)(x2-xy+y2)=x3+y3

D.(x-y)3=x3-3x2y+3xy2-y3

26.(2019·重庆)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y值为1的是()

A.m=1,n=1

B.m=1,n=0

C.m=1,n=2

D.m=2,n=1

27.(2019·泰州)若2a-3b=-1,则代数式4a2-6ab+3b的值为()

A.-1

B.1

C.2

D.3

28.(2018·乐山)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则a-b=()

A.1

B.-

C.±1

D.±

29.(2019·绵阳)已知4m=a,8n=b,其中m,n为正整数,则22m+6n=()

A.ab2

B.a+b2

C.a2b3

D.a2+b3

30.(2019·绵阳)单项式x-|a-1|y与2xy是同类项,则ab=

31.(2019·淄博)分解因式:x3+5x2+6x=

32.(2019·贵阳)如图是一个长为a,宽为b的矩形,两个阴影图形都是一对底边长为1,且底边在矩形对边上的平行四边形.

(1)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矩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

(2)当a=3,b=2时,求矩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

33.(2019大庆)归纳“T”字形,用棋子摆成的“T”字形如图所示,按照图①、图②、图③的规律摆下去,摆成第n个“T”字形需要的棋子个数为

34.(2019西藏)观察下列式子:

第1个式子:2×4+1=9=32;

第2个式子:6×8+1=49=72;

第3个式子:14×16+1=225=152;

请写出第n个式子:

35.【关注数学文化】(2019·烟台)南宋数学家杨辉在其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揭示了(a+b)n(n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如下,后人也将下表称为“杨辉三角”.

(a+b)0=1;

(a+b)1=a+b;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a+b)4=a4+4a3b+6a2b2+4ab3+b4;

(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则(a+b)9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是()

A.128

B.256

C.512

D.1

024

第五篇:《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初级中学罗来国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捕蛇者说》是苏教版初五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讲读课文,是继第三册《小石潭记》后的第二篇柳宗元散文,均是在被贬永州的政治背景下的诞生的作品。跟山水游记所传达出孤寂悲凉的心境不同的是,《捕蛇者说》却是一篇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罪行的文言文。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本课教材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应完成的目标来看,第一、二课时应引导学生读懂原文,并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第三课时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题,学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中心思想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朗读—质疑—赏析—探究的教学模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理解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特点,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要明确便于落实和检测的特点来设计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特点,这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把握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题。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领会人物之间精彩的提问,理解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应是学习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

三、教法设想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等。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质疑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创造性阅读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分组朗读第1-4节,齐读第5节。(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因而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

(二)研习内容

1、精彩的提问

○1(过渡)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有职无权,与老百姓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并且能及时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应该说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这正如今天的记者一样,经常到各地采风,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反映民众的心声。

(A)本文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作者在永州时的一次采访实录。请根据投影提示完成“采访记录本”。采访记录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缘由:

(B)作为记者,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出色的口语才华。其中提问的技巧就是记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假如你就是记者,会提出怎样的问题? 指导:着重研读课文第二、三段,揣摩句子内容之间的联系。示例

1、捕蛇,你害怕吗?

示例

2、捕蛇这么危险,不如交税算了,那样不是安全吗? „„

设计意图:

利用已学过的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进行操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为评价文中精彩的提问奠定基础。新课标也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2围绕“捕蛇”这个话题,文中作者对蒋氏又是进行了怎样精彩的提问呢?请分别从原文找出两次提问。明确:(第一次)“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第二次)“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与自己的提问相比较优劣,重在评价文中提问精彩之处。

明确:精彩之处:○1围绕“利——死——更换——催人泪下的苦诉”的思路,层层波澜,步步推进,引起读者关切期待的心情,产生蓄势所造成的艺术效果。○2先言其利,引起其悲,悲而苦诉,进行蓄势,易触发内心痛处,流露真情。

设计意图:便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精彩的提问,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阅读。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比较评价的能力,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而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意在培养学生的原文意识。

○4(小结)因而有人这样评价《捕蛇者说》:“行文高度紧凑,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沉郁深厚,是柳宗元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2、绝妙的对比 ○1(过渡)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特点。(A)请找出蒋氏自诉中三处对比语句,概括完成投影表格。

对比内容 捕蛇者 乡邻 三世居是乡

悍吏来吾乡

危险的情况

(B)体会对比的绝妙之处。

明确:○1对比全面:各个时期(祖孙三代)、各个角度(捕蛇者、乡邻、悍吏)○2对比深刻:突出主题——赋税的不幸甚于捕蛇的不幸(或赋敛毒于蛇)○2讨论:因此有人就说“蒋氏靠捕蛇可以不受赋敛之毒,过得很快乐”,文中连蒋氏自己也这么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你对其中的“乐”字,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围绕“蒋氏真的快乐吗?”“为什么要这样来写?”这两个问题深入思考。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可以把对比情况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比较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题,这样就巧妙地突破了文章的两个重点,也深刻地把握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出示对比语句,也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深刻的主题

○1(过渡)其实作者所反映的现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有所反映。(A)学生讲述《礼记﹒檀弓》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三十分钟,所以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举多得。(B)(过渡)由“苛政猛于虎”演变为“赋敛毒于蛇”,其间历经千年,老百姓的负担却是有增无减,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弄得民不聊生。本文所反映的正是中唐时期广大人民痛苦生活的缩影。这恰恰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同为忧国忧民的文人,孔子主张君主施行仁政,要爱惜民力,反对过分压迫和剥削人民;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支持善政,“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组讨论:他们的主张和建议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能够改变现状吗?其中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联系作者的社会地位、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的思想感情以及思想上的局限性,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设计意图: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的,是为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服务的,并且数字化的归纳也使学生对文章一目了然,且加深了记忆和理解。

(三)迁移训练

1、“说”这种文体比较重视文采。该文偶句、散句交错运用,形成一种整齐、错综之美。请选择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示例○

1、乡邻在重赋下颠沛流离的情形。○

2、悍吏下乡四处搜刮劫掠的场景。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选其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情形,注意抓住人物各自特征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的布置让学习不再停顿在课堂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四)板书设计 捕蛇者说

一个深刻的主题 两次精彩的提问 三处绝妙的对比

下载(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设计)14.3因式分解(第1课时)P1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3课时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初三代数教案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13课时: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用公式法)(二) 教学目标: 1、熟练地运用公式法在实数范围内将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学......

    有理数乘方第1课时 教案3

    2.5 有理数乘方(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了解乘方概念的产生过程; 2.掌握乘方与幂的表示法,理解幂的符号法则; 3.学会相同因数的乘方与......

    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第1课时)

    河曲中学预习案(2015秋季版) 高二政治 必修3 ZZB30501 第五课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记住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能力目标......

    第3课时《真分数假分数(1)》教学设计

    真分数与假分数(一)教学设计学校:白济汛中心完小分校授课教师:杨鹏杉一、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2.......

    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3稿)

    牧场之国 教学设计 嘉滨小学 林佩然 阅读部分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

    12.2证明(第1、2、3课时)[推荐阅读]

    12.2证明(1)教学目标:1、了解证明的含义,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推理过程中要步步有据。2.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教学重点: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教学......

    (神经调节第1课时)一教案设计祁怀春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一教案设计 祁怀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能力......

    第四课 第3课时 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教案设计

    第3课时 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通过社会是另一重要“课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