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
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部分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学中也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了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
■
教学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秤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克、千克、吨。
2、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
■
教学建议、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做支持,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吨”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
2、教师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物品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质量是1克、1千克的物体,有了这样的质量单位作参照物才能更准确的估计出相应物体的质量,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
3、认识了克与千克,再来学习吨。由于“吨”这个单位很大,学生很难直接体会,学习起来比较有困难,可以从千克入手让学生感知吨的大小
■
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
2.吨的认识
课时
3.我学会了吗?
课时+随机1课时
总计
4课时
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提示:教学本课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初步认识克与千克,初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以及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天平、2分硬币、多媒体
学生准备:小食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假期就过去了。放假前老师安排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特别安排了大家走进超市,和爸爸妈妈学购物。在超市里哪些同学调查了我们常用的一些物品的重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回答。
生1:一袋虾条重50克。
生2:我买了一个大西瓜重4900克。
生3:一袋盐重500克。
生4:妈妈说羊肉25元一斤。
2、师:通过你的调查,你认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哪些单位?
生1:克、千克、斤。
生2:公斤、吨、两。
3、师:在生活中,表示物品有多重有两个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克和千克(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单位好吗?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做小调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习新知的兴趣。师生谈话交流,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环节创设,学生比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探究新知、认识天平及称重工具,体会1克有多重。
师:计量物体的轻重,通常要用到秤这个计量工具。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几种常用的秤。(出示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的是电子秤。
生2:药店里买中药见过秆秤。
生3:在商店里买东西用的是盘秤。
师:你们真厉害,知道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这样我们学习起数学来就更简单了。
师:大家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这是什么?出示天平。
生:天平。
师:称质量较轻的物体经常用到天平,怎样用天平呢?大家来看,天平的左右两边,这两个叫托盘。左边这个放要称量的物体,右边这个托盘用来放砝码。(小妙招:简称:左物右码)中间是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在中间的时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看看砝码有多重,物体就有多重。二分的硬币有多重,大家想不想知道?那我们来称一称。谁想和老师一起来?
师生一起称重。
师:现在天平的指针指在中间,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相等。这枚二分的硬币质量是多少?
生:是1克。
师:1克究竟有多重呢?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里的2分的硬币,请你们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学生体验。
师:我们生活里像这样轻的物品还有很多,从你准备的小食品里打出大约1克的物品。
生1:2粒黄豆。
生2:半片奶片。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知,使具体的质量感不断内化,形成一定的实践经验。
2、体会1千克有多重。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叫什么名字吗?(蜂鸟。)它的体重大约是2克,也就是像两个2分硬币这样重。把两个2分硬币拿在手里,体会一下2克有多重。你能想像出蜂鸟有多小吗?
估计一小袋黄豆的重量,体会10克有多重。
估计一包味精的重量,体会100克有多重。
师:这一包味精重100克,你知道两包这样的味精重多少克吗?
生:200克
师:10包呢?
生:1000克
师:(板书1000克)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另一个单位:千克。我们规定:1千克=1000克(板书)。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是1千克吗?
生:这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就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
师:现在请各组同学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上,闭上眼睛掂一掂,体会一下1千克有多重。
生:1千克比较重。
师:再掂一掂1克重和1千克重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克非常轻,1千克比较重。
师:所以,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就用克作单位,而表示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就用千克作单位。同学们可能在生活中还会经常听到有关“斤”“公斤”这两个重量单位。其实公斤与千克的大小是一样的,1千克=1公斤。板书:kg,公斤
生:老师,我知道1公斤=2斤,1斤就是500克。
师:你的生活以验真丰富,好样的。你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吗?来估计一下吧,看谁估的准。
出示:水壶、书包等学生估计。用秤称重评判学生的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通过先估一估,再测一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加深对重量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5页自主练习第1小题。
准备好教材中出现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主要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克的认识和体会。
2.完成教材第5页自主练习第2小题。
把前4道题一起练习,来让学生识别这些衡量工具,然后认识后4个说出包装袋上的质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具体感知的物体的质量。引导学生感知这些质量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们的身边。
(四)达标反馈
.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我们常用()来称比较轻的物品。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符号()表示。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
一张白纸约重3()
名三年级学生约重30()
爸爸的体重是75()
一个苹果重100()
一个鸡蛋约重55()
一个铅球重4()
一只母鸡重4000()
一本数学书重300()
一袋大米50
()
一个西瓜重5()
一个冬瓜重10()
一颗糖果重3()
3、在()里填上>、<或=。
5kg○500g
90g○1kg
5kg○1500g
809克○8千克
4千克○4000克
2千克○1200克
4、填空
2kg=()g
8kg=()g
7009g=kgg()kg=5000克
答案:
.克千克吨克
g天平
kg
2.千克克千克千克克克千克克克千克
千克千克克
3.>
>
<
=
>
4.XX
800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与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
设计意图:让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另外把问题带入生活,再生活中学习感知质量单位的存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
(六)布置作业
一、填空、1千克等于克;1千克又叫公斤
2XX克是千克;4千克是克。
2、千克是5000克;克是7千克。
3、比43千克多28千克是千克。
4、350克比80克多克。
二、判断。、小平身高136千克。
2、教室长8米,宽6.5米。
3、一个苹果重60克。
4、千克一定比克重。
5、张红体重是60千克。
6、一个鸡蛋有一千克。7、1000克和1千克同样重。
8、1个5分硬币有1克重。9、1千克棉花重量等于1000克的鸡蛋重量。
0、1千克大于990克。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50()
4()
XX()
0()
四、选择题。
、最轻的是()。
A.7000克
B.2克
(克、千克)
c.2千克
2、一枚2分硬币约重1()。
A.g
B.kg
c.吨 3、2袋水泥重100()。
A.千克
B.克
c.吨 4、1千克铁和1千克木材相比()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
5、一只公鸡的质量约是3()
A.千克
B.吨
c、克
6、.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8元钱,可买()克的香蕉。
A、6
B、60
c、6000
五、应用题、一个小皮球重45克,一个大皮球重54克,两个球共重多少克?
2、学校食堂买8箱苹果,每箱重9千克,又买来了28千克鸭梨,一共买了
多少千克的水果?
答案:
一、1、1000 2、5
7000 3、71 4、270
二、×√√×√×√√√√
三、克克千克千克克
四、BAAcAc
五、1.45+54=99(克)
2.8×9+28=100(千克)
板书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
克
千克(公斤)
g
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2、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重量,整体感知质量单位在生活中,运用天平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其他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20、100克有多重?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先感知500克,然后增加到两袋盐1000克,也就是1千克。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教学资料包
(一)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能力。本课以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学的灵活,学得快乐。
(3)教学目标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5)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6)说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猜一猜:
出示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支笔,猜一猜,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介绍生活中的秤。
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克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大豆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数一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个;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基本练习:
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6页第6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www.5y
kj.co
m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信息窗——动物趣闻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袋鼠、小狗、蓝鲸这4种动 物的质量信息,引出克、千克、吨3个质量单位。
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建立克、千克、吨的认识;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说一说动物质量方面的趣闻。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材提供的几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部分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克”的认识,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举例部分是加深对千克的感受,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1吨有多重”是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l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一个孩子说“1片口香糖重3克。我想1克很轻。”接着小博士介绍“克”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天平及砝码,紧接着呈现两个孩子用天平称硬币和花生仁后再掂一掂的场景,最后进一-步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称量工具。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通过称、掂等活动建立对1克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信息窗提供的“蜂鸟的质量”这一信息的提示,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对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出小博士的话,介绍质量单位“克”及用字母表示方法。接着引出可以用天平来称质量较轻的物品,介绍天平及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1粒饱满的花生米大约重1克,并用手掂一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1克有多重。
对于生活中常见称量工具的认识,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称量物品的工具及使用方法,例如:盘秤、弹簧秤、电子秤、磅秤等。知道哪种秤是称很轻的东西的,哪种秤是称一般物品的,哪种秤是
称很重的物品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其他种类的秤,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掂一掂课前收集的一些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是课本中呈现的花生米、硬币、黄豆等物品,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糖块、巧克力、比较小的水果等,估计大约有多重,并用适当的称量工具去验证,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1克、50克、100克、500克等有多重,为学生今后估计其他常见物品的质量积累经验。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1千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两个孩子从生活中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再由小博士介绍1千克的相关知识,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然后是两个孩子交流掂1千克物品后的感受,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物品有多重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称量工具中读出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的活动,感知1千克的轻重,再通过在不同称量工具中读出不同物体的质量,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简单交流一下对千克的认识,说一说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品,如1袋洗衣粉重1千克、2袋盐重1千克等,充分感知千克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个质量单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介绍1千克=1000克,教学用字母表示千克的方法。然后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各种称一称,掂一掂的操作活动,如为学生提供塑料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装上1千克的水、沙子、粮食、面粉等,用手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加深对千克的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在对千克有了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称一称、认一认下面这些物品的质量:一棵白菜重2千克;一把香蕉重3千克;一个小女孩的体重是25千克。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千克的认识。
第三个红点,先通过小博士的话介绍计量单位“吨”,接着借助“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这一实例,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推算,充分体验吨的大小,及吨与千克的关系,从而得出:1吨=1000千克;然后通过“1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4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00千克,40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这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吨”的概念。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吨”比较抽象,可直接揭示,然后再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帮助理解。
教学时,由于吨这个单位很大,学生很难直接体会到它,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当学生对“吨”有了初步的判断,知道这是计量很重的物体时才用到的一个质量单位,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估计“1吨有多重”,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根据学生猜测的情况,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上“1袋大米重10千
克……”这个例子,让学生算一算:如果一袋大米重10千克,那么多少袋大米重1吨;推算出1吨=1000千克。初步形成“吨”的概念。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体验:如果一个小女孩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个小女孩的体重是多少,多少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通过推算,学生感受到“吨”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吨的认识。
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基本上不再出现“质量”这一概念,原因是“质量”这个词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易理解,建议教师上课时也尽量不提,降低学习难度,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自主练习第1题是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主要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克的认识和体会。
第2题是练习识秤与识别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建议老师把第2题的前4道题放在一起练习,都是对各种称量工具的识别,而后4道题都是识别包装袋上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第3题是借助具体的实物体验“千克”的大小,感知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第4题是千克、吨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题目。解决第一幅图中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说一说多少只羊的质量大约是1吨。对于第二幅图中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明确1000千克=1吨,了解一般情况下13个成人的体重大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最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计量
哪些物品用吨为单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吨的认识。
第5题是借助具体的实物体验“吨”大小,感知千克与吨的联系。
第6题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关键还是每个人的心中要有“一杆秤”,如l克是多重,1千克是多重,然后用“这杆秤”去衡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7题是课堂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练习时,准备充足的物品,让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习。
第8题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题。这是对信息窗教学内容的扩充。练习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相互交流进行订正。交流时,关键要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例如: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即3吨=3000千克;1000克=1千克,2000克里有2个1000克,2个1000克就是2千克。
第9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吨与千克之间的转化。计算对于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关键是要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10题,既让学生在填写单位的过程中,分清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又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体重和速度常识。学生练习时,填好单位后,应讲一讲上、下两种单位的不同。这些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可以让学生先查阅资料再填写。
第11题在解决第(1)题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当发现单位名称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名称,再比较大小。
第12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看清图意,明确两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列式计算出果汁的质量。
第13题比较大小,要注意弄清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14题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题目。练习时,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第15题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题目。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1千克的感知,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16题是“猜体重”的游戏,通过对话与交流,在了解同龄人之间的体重的同时,加深对千克的认识。
“你知道吗”给学生介绍了我国质量单位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关于“斤”和“两”以及千克、克、斤之间关系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学会了吗”通过解决超市内的有关问题,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练习时,应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适当扩展练习内容。注意指导学生做好记录,为后面的交流、评价提供依据。
第三篇:青岛版三年级上册__克千克吨的认识__练习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大米重25()
一袋食盐重500()
一袋饼干重250()
一艘轮船重2000()
一粒花生米重1()
一头蓝鲸重35()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2、火眼金睛辨对错 •一袋面包重250克。()
•一根火腿重100克。()•一个西瓜重3克。()
•一袋话梅重80克。()
3、比较大小
560克()5千克
4吨()3900克
6000千克()6吨
3千克()3000克
1、单位转换
2吨200千克=()千克
5千克700克=()克 14000千克=()吨
2吨=()千克=()克 5400千克=()吨=()克
2、填空。
1.1千克等于()克;5千克等于()克.2.2000克是()千克;4千克是()克.3.()千克是5000克;()克是7千克.4.比43千克多28千克是()千克.5.350克比80克多()克.3、在○里填上“>“、“<”或“=”.1.4000克○40千克 2.805克○8千克500克 3.1千克30克○1030克 4.75克○705克
5.6800克○6千克800克 6.1千克○100克
(1)一个农资门市部运来5吨化肥,卖出 23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2)食堂运进大米 485千克,面粉 495千克。大米和面粉的总质量比1吨少多少千克?
(3)一头牛的质量是 500千克,8头这样的牛共重多少吨?
(4)毛毛家养了两头猪,一头重 125千克,另一头重 210千克,这两头猪比1吨少多少千克?
(5)把2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千克?
(6)建材商店有水泥3000吨,运了4天,还剩600吨,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1、列式计算。
1.5个9千克是多少千克?
2.把81千克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千克?
2、应用题。
1.一个小皮球重45克,一个大皮球重54克,两个球共重多少克?
2.学校食堂买8箱苹果,每箱重9千克,又买来了28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
一、填空: 1、1千克=()克 8千克=()克 10千克=()克 7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500克+500克=()千克 2千克=1500克+()克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重150()一袋饼干重500()
一个西瓜重5()一个足球重500()
一个鸡蛋大约重50()一袋大米重10()
一只小羊大约重15()小明的体重是25()
一袋奶粉500()一瓶墨水50()
3、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个2分硬币重10克。
乘法辅导题
一、列竖式计算。
23×9=
57×6=
83×5=
46×3=
98×2=
48×3=
8×36=
5×25=
二、列式计算。1、8个56是多少 ? 2、45的6倍是多少? 3、9个85是多少 ?
估算。
89×5≈ 6×49≈ 42×8≈ 2×11≈ 4×48≈ 3×95≈ 69×8≈ 99×1≈ 3.笔算下面各题。
× 4 = 4 × 63 = 6 × 37 =
.解决问题。
1.王老师为学校买26本作文本,每本8元,王老师带了600元,买完作文本,他还剩多少钱?
2.社区中共有18栋居民楼,每栋都有9层,每层有8个单元,这个社区共有多少个单元?
第四篇: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 1 2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2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2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3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4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5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6
三、课堂活动 1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2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 3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板书: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1 000克就是1千克。教师板书:1 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1)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学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称?怎样称的?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千克是1 000克,3千克就是3 000克。3 kg=3 000 g(板书)这3个萝卜重2 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两个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发现了什么?(3)老师的体重是50 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1)对口令。(2)填一填。
(3)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估计一下有多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它们怎样坐船?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2 3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教学准备 1 21桶水、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
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 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板书: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千克重不重?(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 000千克重不重?(4)1 000千克就是1吨。1吨重不重? 板书:1吨=1 000千克。21吨的认识
(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到吨
启发学生举例: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
教师举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 结论: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吨=1 000千克。
(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2 000 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填一填:2 000 kg=()吨4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 000千克是1吨,2 000千克就是2吨;1吨是1 000千克,4吨是4 000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 000。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2)判断。(3)解决问题。
①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③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怎样思考的?
学生2: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5吨=5 000 kg,5 000-2 000=3 000(kg)。总结: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延伸(可用计算器)
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如果1个人1天吃1个鸡蛋,多长时间能吃掉1吨鸡蛋?
克、千克、吨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24 教学重点
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 图 教学过程
一、选择单位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板书:克千克吨gkg(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较轻较重很重
(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1个梨重180()。爸爸的体重是67()。1头河马大约重1()。1本连环画约重216()。一辆大货车运白菜3()。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250克的牛奶、一个55千克的鸡蛋和一个200吨的苹果。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只小狗足足有20克重。我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4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单位换算 1 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 000。板书:克1 000千克1 000吨 26页:第7题)4 000 g=()kg 9 kg=()g()g=7 kg 6吨=()kg 8 000 kg=()吨()kg=4吨
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请学生评讲,就4 000 g=()kg,6吨=()kg这两题追问单位间的进率及思考过程。3>、<或= kg○25 g 999 g○1 kg 5吨○5 000 kg 4 800 kg○48吨 56 kg○65 kg 7 kg○7 000 g 2吨○1 999 kg 5 000 g○5吨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图及题目:有5 000克白糖,每1千克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同桌相互解决。
(3)出示图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总结: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算单位,统一单位。(4)出示图及题目:
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 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
2吨3 000千克1 100千克1吨900千克
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4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数学小调查
(1)到商店调查下面商品有多重。
一把挂面、一包奶粉、一袋味精、一袋洗衣粉……(2)查阅资料,调查下面的动物有多重。一头牛、一头鲸、一只蜂鸟、一只鸵鸟…… 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并自己交流。
第五篇:《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76-78页,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解析】
结合生活实例通过看、估、掂、称来感知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根据千克推测1吨有多重。【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看、估、掂、称来感知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根据千克推测1吨有多重。
2、在认识重量单位的同时,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和重量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根据千克推测1吨有多重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相互合作,主动探索,通过猜测,验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推导出1吨有多重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学插图,提出问题
1、教师用实物投影出示教学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动物?指名说。
2、你对这些动物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说说自己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教师鼓励学生多读书。
3、教师出示书中出现的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如果学生对动物的重量感到惊讶,就养他说说惊讶的原因。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的说,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和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1克有多重?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体,猜测一下1克有多重?现在小组中说一说,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小组长做好记录。
2、全班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1克到底有多重呢?有一位新朋友可以告诉大家。教师出示天平,告诉学生成物体质量的方法。
3、学生自己操作,称出重约1克的物体,全班交流,说一说重约1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4、教师: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5、掂一掂准备的较轻的物品有多重?指名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6、用天平验证一下自己掂的是否接近。
三、1千克有多重
1、猜测一下1千克有多重?现在小组中说一说,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小组长做好记录。
2、全班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有一位新朋友可以告诉大家。教师出示台秤,告诉学生成物体质量的方法。
3、学生自己操作,称出重约1千克的物体,全班交流,说一说重约1千克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4、教师: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
5、猜一猜:1千克=()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6、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和千克有关?教师强调:人的体重就和千克有关。
四、1吨有多重
1、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吨”这个单位?
2、让学生猜猜1吨有多重?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计量什么样的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指名说。教师:吨用“t”表示。
五、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克所学的内容。
作业设计: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到超市里看一看经常买的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板书设计: 克、千克、吨的认识
物品的质量 较轻
克g 较重
千克(公斤)kg
1千克=1000克 很重 大宗
吨t
1吨=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