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

时间:2019-05-12 22:5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

第一篇: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

Unit 10 Wind

Period 3 Read a story

一、学习内容:

Read a story: The sound of the wind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阅读故事《风的声音》,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完成后续练习等阅读反馈活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了解故事大意。

2、通过学习任务(task),帮助学生巩固和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点:

词汇:sound,paper,quite

日常用语:Me too.Why?

四、教学难点:副词的用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录音机

磁带

六、教学过程:

Step 1 Pre-task preparations

1、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风铃的照片。

T: I have his by my window.When it moves, I know there’s Wind.It makes beautiful sounds.When it makes a sound, I know there’s wind.It is a wind-bell.When my wind-bell is singing softly, I know the wind is blowing...Ss: Gently.T: Yes.When my wind-bell is singing loudly, I know the wind is blowing...Ss: Strongly!Step 2 While-task procedures

2、向学生出示课本Read a story栏目的图片1,让学生根据图片及文字的内容回答问题。

T:(present Picture1)Who is she? S1: Little Duck.T: What does she have? S2: A glass wind-bell.T: Where is Little Duck’s wind-bell? S3: On her window.T: The wind is blowing.What does she hear? How is the sound?? S4: She hear the sound of the wind/wind-bell.It sounds “ tink-tink”....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Picture2 1..Where is Little Rabbit’s wind-bell?(In her room.)2.Does she like the sounds of her wind-bell?(Yes, she does.)3.What is like music?(The sound of Little Duck’s wind-bell./The sound of the wind.)Picture3 Who wants to hear the sound of the wind too?(Little Pig.)Picture4 What does Little Pig use to make his wind-bell?(Paper.)Picture5

3、Why doesn’t Little Pig like the sound of the wind?(Because it’s too quiet.)

4、Why is Little Pig’s wind-bell too quiet?(Because paper can not make a loud sound.)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配对练习。Little Rabbit’s wind-bell

Tink-tink Little Duck’s wind-bell

Clink-clink Little Pig’s wind-bell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课本第71页Read a story的后续练习。最后总结新风铃的材料和声音。

T: Little Pig makes another wind-bell.It’s made of wood.He puts it on his window.Now the wind is blowing gently.His wind-bell sounds nice.Clack-clack!

七、Homework:安排学生把整个故事编成剧本,安排角色,让学生分组演出课本剧。

八、板书设计:

The sound of the wind

词汇:sound,paper,quite

日常用语:Me too.Why?

第二篇:解方程教学设计五上范文

解方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3—84页解方程(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正确解简易方程,如x+a=b,x-a=b。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感受简易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2、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1)x+24=73(2)4x<36+17(3)72=x-16(4)x+85 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解方程(1)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设计意图:先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一顶帽子x元,一件上衣58元,一共用了79元。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X+58=79 师:X+58=79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生:利用加减法的关系:X=79-58 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58,就得到X=21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58? 生: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58,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板书:解:X+58=79 X+58-58=79-5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 X=21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58,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21一定满足这个方程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58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

= X+58=79=方程的右边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21是方程X+58=79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2、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方法,学生板演。学生板书:解:3X=438

3X÷3=438÷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X=146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方程两边为什么同时除以3?X=146是不是方程的解?

学生认识:(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利用的是等式的性质,即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把X=146代入方程进行检验,方程的左边=146×3=438=方程的右边,所以是方程的解。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84页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全班订正。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2、教材第84页练一练1题。(学生自己计算等号两边的值,并进行比较。)

答案:

1、略,2、(1)x=24,(2)x=17.5,(3)x=2,(4)x=98

四、达标反馈

1、判断题

A.3是方程5X=15的解。()B.X=2是方程5X=15的解。()

2、填空题 X+3.2=4.6 X+3.2○()=4.6○()X=()

3、教材第84页练一练2题。

答案:

1、√,×,2、X+3.2-3.2=4.6-3.2,X=1.4,3、39+ X=98,X=59,5 X=180,X=36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生:解方程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

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生: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生:想知道方程的解对不对可以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师:今天有这么多收获真为你们高兴。

六、布置作业

1、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x+8是方程。-----------------------()(3)因为2=2×2,所以a=a×a。-----()(4)方程一定是等式。------------------()

2、教材第84页练一练3、4题。板书设计:

解方程

1、解:X+58=79 X+58-58=79-5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 X=21 验算:方程的左边 = X+58 =7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21是方程的解。例

2、解:3X=438 3X÷3=438÷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X=146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第三篇:21、《孔子》教学设计(五上)

21、《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三、复习导入课文: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思想令人怀想。谁知道中国最有名的老师是谁?生答:孔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这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生平的什么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四、精读课文,深入学习:

1、默读第1--4个小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事2:不喝“盗泉”水 故事3:谈“识人不易” 故事4:晚年读《周易》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

小黑板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师生再共同点评。

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自己这方面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和总结: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第三个故事: 学生分角色朗读5至7自然段,思考:

1、小黑板出示:“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思考1:“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2、小黑板出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思考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学生小组讨论,选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3、教师提问: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第四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边勾画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如: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五、学习升华:

小结: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本文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又学到了他什么思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敢于自省,勤奋读书„„

六、板书设计:

21、孔子

第四篇: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7、变色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

3、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写作顺序。

4、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并了解其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文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尺蠖和壁虎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特殊本领),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

2、出示资料小卡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出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并范写其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3、字词学完了,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给文章分分段。

(出示: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4、评读

5、汇报段落的划分

6、你现在能说一说文章写了变色龙那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7、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这一特点吧。

三、细读变色这一部分

1、变色龙这的会变色吗?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作者开始听说的时候也很好奇。幸亏他的非洲朋友朋加沙为他解惑。

2、朋加沙为了证明变色龙会变色一共做了几次试验?(3次)

3、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找到“先……接着……再……”,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4、(出示文章填空: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__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再把它放在__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你能不看书完成它吗?

5、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变色龙能够变色吗 ?(出示资料卡片)

6、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直观的来了解一下变色龙变色的情景。

7、那你能想象一下(出示提示句:把变色龙放在火红的枫叶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指名说。)

8、你能用刚刚我们学习的连接词把这些情况连起来说说吗?(出示:我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再把它放在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

9、学到这里我们不由的赞叹(出示: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你能根据刚刚所学,推测一下“名副其实”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归纳出示--------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称。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实:实际。)

四、归纳总结全文。

五、进行课堂反馈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刹(chà shà)那间

伺(cì sì)机

震(zhèng zhèn)惊

豆藤(téng tén)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变色龙的奇妙在于能随身边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在豆藤上,它是_____色;在香蕉叶上,它是_____色;在水泥板上,它是_____色„„变色龙,果然_____________。

3、造句

①先„„接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继续朗读课文;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3);

第五篇:五上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每小组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每小组各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纸模型;一条红领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请大家拿出信封内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听好了,既然是游戏当然就有游戏规则,请想一想,如何在每个图形上折一次,使折痕两边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先思考或讨论有几种折法,再开始折,并用彩色笔画出折痕。

2、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操作结果。

3、师根据汇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贴出以下四种折法:

4、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分别折成了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如果我们知道长方形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30×20=600(平方厘米)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0÷2=30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形边长为3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为什么? 生2:正方形的面积是30×30=9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00÷2=450(平方厘米)

师:如果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0厘米,高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

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20=800(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00÷2=4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5、引出课题。

师:看来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很乐意表现自己,老师真为你们而高兴。如果我们从桌子上任意取一个三角形,(师拿起任意一个三角形模型)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不会计算的面积图形中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玩游戏,小组内交流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玩了一次折一折的游戏,想不想再继续玩?(想)好,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请听好要求:拿出信封里面的学具,从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了什么?同时在拼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B、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

C、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拼一拼,并相互交流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自主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汇报(2名学生,1人汇报,1人演示)(生1边演示)

生2边汇报: 我们用2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师: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请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两位小老师。

师:刚才这个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组的。你们还有其他新的发现吗?

(点用直角三角形拼组的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略)师:汇报得真好!还有吗?

(点用直角三角形拼组的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略)

(注明:每一种拼组学生汇报后都贴在黑板上。在老师小结时,故意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拿掉,并用画虚线表示。)

【设计意图】:让各组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小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整理思维、理顺思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

师: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都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追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面积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师任意拿起一个三角形和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对比进行引导)

生: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对。同学们现在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大家拼图形的过程。老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师:看来,我们通过玩一玩,拼一拼,知道了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板书)

师追问:同学们,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写这个公式时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底×高”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2”?

生:“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后,让学生齐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追问,让学生更进一步对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理解,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生:s=ah÷2(板书)

4、介绍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家固然伟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更了不起!他们年纪很大了才发现的,而咱们年纪轻轻的不也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来,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咱们自己!(响起掌声)好,接下来我们是不是更有信心继续展示自我?(是)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知识的介绍,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好)

1、计算生活中的三角形的面积(1)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红领巾,(举起实物)如果想求它的面积有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需要三角形的底和高。(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2)计算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

师:我们经常见到类似以下标志的标志牌(课件出示,注明:“4.8分米”是边提问边出示),你知道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吗?谁口算一下。

生:3×4÷2=6(平方分米)师:都是这样做的吗?为什么不用3×2.5÷2呢? 生:因为2.5分米不是3分米对应的高。

师:如果与2.5分米对应的底边是4.8分米(课件出示)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4.8÷2

师: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们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必须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才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3)认识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师: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师: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告标志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边小结,课件边出示板书)

向右急转弯 注意危险 减速慢行 注意行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门口到人民路口这段路,在放学时经常出现交通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交警大队准备用铁皮制作其中两块这样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吗?(课件同时出示标有底是9分米,高7.8分米的数据的图形)

(学生练习后讲评订正,订正时主要关注”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小结。)(4)画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积极,小精灵也给大家带来了问题,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上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学生打开书87页,在书中画一画,完成第6题)

师:你画出了几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出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生:无数个

师:通过画这样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与形状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觉得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汇报略)÷2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6--87页第2、4、5题

六、板书设计:(略)

下载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 五上unit 10 Wind(period 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上数学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五里屯小学 王树茂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写法;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

    二年级上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二年级(2) 杨靖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语文园地五》是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

    (五上阅读课)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英语公开课教学设计 西宁市国际村小学 姜育红 一、 教学内容: 新标准英语(一起)五年级上册Reading for pleasure 《The Elves and the Shoemaker》.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标准......

    三年级上习作五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习作五教学设计 一、目标: .读懂例文,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为动物设计名片应介绍清楚它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按照要求,选择喜欢的动物为其设计名片。二、教学重点......

    五上设计图案教学设计[五篇]

    设计图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设计图案,掌握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五上)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

    五上2-2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莱西市月湖小学姜丽娜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感悟数......

    模块五教学设计

    Module 5 Unit 1 It’s big and light . 学习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全体学生能理解:light, hard ,broken ,department ,store, pocket ,umbrella ,sales assistant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