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刘艳飞)
几何概型教学设计
张家口宣化第一中学
刘艳飞
一、教材分析
和古典概型一样,在特定情形下,我们可以用几何概型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它也是一种等可能概型.
教材首先通过实例对比概念给予描述,然后通过均匀随机数随机模拟的方法的介绍,给出了几何概型的一种常用计算方法.与本课开始介绍的P(A)的公式计算方法前后对应,使几何概型这一知识板块更加系统和完整.
这节内容中的例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重点是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设计模型运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未知量;教学难点是突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几何概型,理解其基本计算方法并会运用. 2.通过对照前面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几何概型的随机模拟计算方法,设计估计未知量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与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
三、任务分析
在这节内容中,介绍几何概型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满足随机模拟的需要,因此,教学重点是随机模拟部分.这节内容的教学需要一些实物模型作为教具,如教科书中的转盘模型、例2中的随机撒豆子的模型等.教学中应当注意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使学生相信模拟结果的真实性,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均匀随机数进行模拟试验,得到模拟的结果.随机模拟的教学中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用一种统计软件统计模拟的结果.
四、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如图,有两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问题: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分别求甲获胜的概率.
(二)建立模型
1.提出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几何图形和甲获胜是否有关系,若有关系,和几何体图形的什么表面特征有关系?学生凭直觉,可能会指出甲获胜的概率与扇形弧长或面积有关.即:字母B所在扇形弧长(或面积)与整个圆弧长(或面积)的比.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变换图中B与N的顺序,结果是否发生变化?(教师还可做出其他变换后的图形,以示决定几何概率的因素的确定性). 题中甲获胜的概率只与图中几何因素有关,我们就说它是几何概型. 注意:(1)这里“只”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只”字,那么就意味着几何概型的概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这是错误的.
(2)正确理解“几何因素”,一般说来指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几何概型定义,教师明晰———抽象概括
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 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再次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1)情境中两种情况下甲获胜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在500ml的水中有一个草履虫,现从中随机取出2ml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求发现草履虫的概率.
(3)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min的概率.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进一步明确几何概型的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而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我们有两种方法计算事件的概率.(1)利用几何概型的公式.(2)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
解法1:如图,方形区域内任何一点的横坐标表示送报人送到报纸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假设随机试验落在方形内任一点是等可能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事件A发生,所以
解法2:设X,Y是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X+6.5表示送报人送到报纸的时间,Y+7表示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如果Y+7>X+6.5,即Y>X-0.5,那么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用计算机做多次试验,即可得到P(A).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设计随机模拟方法,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要求学生说明解答的依据.教师总结,并明晰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随机数的模拟试验.强调:这里采用随机数模拟方法,是用频率去估计概率,因此,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2.如图,在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落在圆中的豆子数与落在正方形中的豆子数之比,并以此估计圆周率的值.
解:随机撒一把豆子,每个豆子落在正方形内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落在每个区域的豆子数与这个区域的面积近似成正比,即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
由于落在每个区域的豆子数是可以数出来的,所以
这样就得到了π的近似值.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步骤如下:
(1)产生两组0~1区间的均匀随机数,a1=RAND,b1=RAND;(2)经平移和伸缩变换,a=(a1-0.5)*2,b=(b1-0.5)*2;(3)数出落在圆内a2+b2<1的豆子数N1,计算中的豆子数).
可以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得到π的近似值的精度会越来越高. 本例启发我们,利用几何概型,并通过随机模拟法可以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N代表落在正方形
[练习]
1.如图30-4,如果你向靶子上射200镖,你期望多少镖落在黑色区域. 2.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图30-5中阴影部分(y=1和y=x2围成的部分)的面积.
3.画一椭圆,让学生设计方案,求此椭圆的面积.
(四)拓展延伸
1.“概率为数„0‟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概率为1的事件是必然事件”,这句话从几何概型的角度还能成立吗?
2.你能说一说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与联系吗? 3.你能说说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吗? 我认为本节课有五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与古典概型的对比,产生矛盾,迫使学生想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解难度,将抽象的概念“解剖”易于理解; 4.问题设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本节课中所体现的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将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所帮助。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准备工作做的太多,问题设置的过于紧密,使得学生发挥的空间不足。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不仅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创设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过程也比较流畅。但在有些小细节方面还需要多钻研,比如板书的设计方面、语言可以更简练些、还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发言,交流更广些,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篇: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刘艳龙
《 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
先锋小学刘艳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升华情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在“会飞的蒲公英”中寄托的作者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在“会飞的蒲公英”中寄托的作者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法:以读代讲,层层深入,感悟文意。
学法: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读题两遍。
2、出示(课件2、3)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蒲公英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到67页,拿起笔,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我”在上小学、中学、大学时,妈妈分别送给“我”什么样的礼物?而我又走在怎样的路上?画出这样的句子,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写一写批注。(课件4)
2、出示课件5,完成表格。
三、细读课文,品味爱和希望。
1、可爱的蒲公英伴随着我一路成长,文中有一段对蒲公英的描写,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感受,你想怎么概括?)(2)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谁来试试?
真美,老师眼前都是一群轻盈的蒲公英,我们齐读。2.(1)小山村有那么多的美丽的花但妈妈却总是带着我来看蒲公英,看着平凡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课件7)学生朗读,你读懂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吗,母亲实际上是告诉女儿什么?(要象蒲公英那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闯荡。)谁再来读一读?
(2)妈妈的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神态来说呢?你能加上个词吗?(课件7)(认真、坚定、满怀希望等)
(3)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来读一读,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边读边出示课件8(4)当我和妈妈再次来到那个开满蒲公英的山坡,当妈妈听到我的歌声是,妈妈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课件9)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这时我的梦想是?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3、妈妈有一个美好的希望,我也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大家快速浏览4—9自然段,蒲公英飞到哪了?飞到了花书包上,连衣裙上。哪几段写了书包及连衣裙上的白色的蒲公英呢?(4、7段)谁给大家读一读?
这两段分别写了蒲公英出现在了书包上及连衣裙上,请你默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如果读不懂能提问题也可以。
(同桌交流,有没有读不懂的问题)(1)蒲公英镶在书包上,秀进花裙子上你读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母亲的希望
(2)妈妈的希望是什么?(生:要像蒲公英那样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闯荡。)课件10(3)后来我不再背那个镶着蒲公英的花书包了,蒲公英又出现在了连衣裙上,我们来齐读这一段,看看除了从蒲公英上你能读出妈妈的希望,还从哪能读出来?
生自由读7自然段。
(4)创设情境:有几个深夜,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昏暗的油灯下,熬红了眼睛,手被针扎破了。。。你能体会出什么[妈妈的爱]
还从什么地方能读出妈妈的希望和妈妈的爱?A(望、守、做)
(5)满怀希望的母亲带着这份爱在连衣裙上绣上了白色的蒲公英,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吗? 3.母亲将自己的爱与希望缝在了书包上,绣进了连衣裙里,从小学到中学,花书包及连衣裙上的蒲公英陪伴着我,母亲的希望与爱陪伴着我,以至于就连做梦,在梦里,我都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4.母亲殷切的希望和我的梦想实现了吗?能不能从课文中读出我的梦想实现了?或者说哪段话告诉你我的梦想实现了?
①谁来读?
②小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拿起笔,边读边画,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读出来的?
盈满泪花(激动高兴不舍)
飞得更高一些(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理想)③指导读母亲的话:“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临行前:母亲没有说让我在大学里怎样努力学习,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读 临行前:母亲没有再送我任何礼物,她只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读
临行前:母亲将所有的爱与希望都融进了一句话,她轻轻地说:读
5.后来,我不但学会了飞,还懂得怎样飞得更高了。在母亲的画上我又看到了蒲公英,谁来读读母亲的画?
①从这幅画中,我读出了母亲心中的那片诚挚的向往?请你自己出声地读读这幅画,再联系下文,体会一下母亲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
②讨论一下。(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象蒲公英一样,不但有有理想还有为了理想去努力。)
③是啊,象蒲公英一样自由、快乐的飞翔,这不是每位母亲期待的画面吗?
④让我们齐读这段话: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哞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的唱着: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四、激情总结、升华课文
会飞的蒲公英寄托着母亲殷切的希望,会飞的蒲公英承载着我美丽的梦想,其实,在爸爸、妈妈及所有爱你们的人眼中,你们就是蒲公英的种子,就是他们的希望。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好吗?
五、作业
1、想象一下,我寄给妈妈的诗行的内容。
2、你猜猜大学毕业后,妈妈会送给“我”什么样的礼物?我又会走什么样的路?
3、妈妈让我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就是为了走出大山吗?
六、板书设计
会飞的蒲公英
妈妈的希望
我的梦想
人生的追求
第三篇:刘飞云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顺德区育贤实验学校刘飞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它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1、“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是学生认知理解的难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
在理解“勘测线路”这段时以体会和朗读为主;在理解“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及“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处难点时,运用课件演示及动手画图为主。在理解“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难点时还运用实物模型演示。
教材分析:
本篇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学生分析:
即将进入中学的本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自学阅读能力,能有意识地查阅各种资料来帮助学习、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010抗旱救灾感动中国;2010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其实,不仅2010这一年,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人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詹天佑!(出示詹天佑的图像)
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
二、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目标。
1、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和感悟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屏幕出示:学习任务: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4自然段,分别找出他感动我们的语言、行为、心理,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先自己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屏幕出示句子)
片段一:(语言描写)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表达出来?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詹天佑会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指名回答)引读,进一步体会“勉励”。
启发学生想象:
(1)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2)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3)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生读“我们的工作„„”
片段二:(动作描写)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1)引导学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2)听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你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片段三:(心理描写)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让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指导朗读:对句子的理解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学生练读)
(2)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点拨:
师: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生:读„„
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生:读„„
(3)激发感情: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不仅仅遇到这些困难,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老师在你们从课外搜集到的材料中选择了一些,请看。(屏幕出示以下文字——配上音乐,老师低沉地读屏幕上的文字):
(1)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2)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3)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4)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师: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触。来,自己读读,读出心中的感受。指名读——齐读: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请同学们按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分小组自学或独自学习第5自然段,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1、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用“_____”标出,是怎样解决的?用“~~~~”标出。
2、请同学们当小工程师,边读边画图,想想什么是两端开凿法和中部凿井法?
3、为什么要用这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
4、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5、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6、指名回答上述问题,再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图,边说边演示,并说说这两种施工的好处。
7、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井法”和“中部凿井法”,师出示课件演示。
8、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6自然段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4、5自然段的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纲:
1、设计人字形线路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们认真读文,边读边画,说说“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
3、请同学学当火车司机开火车爬山坡,并说说这样设计的好处,师相机演示火车爬坡课件。
4、从这些设计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生汇报交流.6、指导感情朗读。
六、导学第7自然段
1、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詹天佑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啊,读了这一段,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京张铁路竣工的那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让我们无比激动自豪地地读这一段话。
2、看电影《詹天佑》片断,想:如果此时你在詹天佑身旁,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外宾又可能说些什么?
3、汇报交流。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能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语文学习资源。资源内容丰富、贴切,有动画、音乐、图片、文字、录象等音像资料,运用时机恰当,打破了以往仅开课只用资料的常规,填补了课文的空白,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感情得到升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新课改的大语文观。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自主、合作、乐学、创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结合“以读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教学“勘测线路”这一环节时,以学生谈体会和朗读为主,引导学生从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工作作风严谨、爱国几个方面理解他的令人感动的言行。我重点指导朗读,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鼓励学生个性朗读,个性理解,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同时还教给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行动、言语、心理体会人物的感情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把学得的阅读方法及时用于实践,触类旁通,发挥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开凿隧道”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通过读书讨论后动手画出“从两边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的施工示意图,把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示意图表述出来,同时形成了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敢说的氛围。火车是怎样走“人”字形铁路的呢?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把火车爬坡的过程制成动画课件。教学时,随着隆隆的火车声,火车头一推一拉,再由推转为拉,拉转为推,火车轻松上陡坡的过程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了。
本节课,我运用现代化的多种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教育信息量,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
刘飞云,女,40岁,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语文教师,任教18年。在教学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她能利用我校“一人一机”的优势,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她任教的班级在多次测验考试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她本人也年年取得教学效果特优奖。由于她能突破旧有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所以她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每学期进行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估中获特优奖。此外,她还在镇、区以上屡获殊荣:2002年被评为顺德区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勒流街道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论文《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获2009“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获2009顺德区家庭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2009荣获国家级辅导奖“全国小学作文教育成果大奖”一等奖。
通讯地址: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小学,邮编:528322,单位: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小学,电话:***,E-mail:yunfei7651@163.com。
第四篇:数学 徐艳飞《平方根》教学设计
6.1《平方根》教学设计 大雁一中
徐艳飞
设计意图: ㈠、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理解并学会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和方法等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㈢、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㈣、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设计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实数”的第一节内容。由于实际计算中需要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完成了初中阶段数的扩展。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⑵、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和求非负数的平方根。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边启发、边分析、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出示引例1:(投影片显示)⑴已知一个数要求这个数的平方,该如何求?
⑵已知一个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又该如何求?
⑶符合这样条件的数有几个?该如何表示?
(依据己有的知识经验估计学生会回答------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思考,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复习己学知识 复习乘方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诱发学生寻找解题途径。交流对话
探索新知 引例2:(投影片显示)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cm2,求它的边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强调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长的值。总结:
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用式子来表示就应是:已知x2=a,求x的值。这和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求一个已知数的平方正好相反。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须在数学上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引导学生举例。
简要介绍数的产生与发展。思考、发现:
逆用乘方运算。深入探究,如设一边长为xcm,依题意有x2=4,∵22=4,(-2)2=4 ∴满足x2=4的x的值可以是2,也可以是-2,但正方形的边长不能是负数,∴x=2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cm。归纳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理解并会表示平方根 举例。
了解 培养学生用逆向思维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中蕴涵着的一些相互联系的量(面积与边长),再通过设未知数,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与乘方运算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巩固平方根概念 突出教学重点
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课堂练习比较探究
归纳总结 教材练习,个别口答。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比较探究,寻找规律,得出法则(用投影片显示)。
强调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
平方根的表示法。(强调,特别注意的是 ≠±,其中a是非负数。)开平方的定义。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就是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运算来进行。独立思考完成。共同校对,矫正。
得出法则: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共同校对,矫正,使语言精练准确。
理解,掌握。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概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明确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关系。例题分析 反馈调控
形成能力 出示例一: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若有,求出它的平方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⑴36 ⑵ 0.16 ⑶(-4)2 ⑷-32 ⑸ 0 ⑹ ⑺-|a|-4 ⑻ 2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⑴、要判断一个数有没有平方根,就要看它是不是负数,若是负数就没有平方根,不是负数就有平方根。⑵求平方根时,要注意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来求。板书解题过程:……
指出:在解具体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法则;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结合平方根的概念与法则,探索思路方法,口述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过程的书写格式。培养分析比较能力。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
渗透比较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梳理概括
形成结构 师生一起讨论得出(投影片显示):
1、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
方根。
2、正数a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为±。
3、带分数开平方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师生一起讨论得出
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判断正误,并且改错:(用投影片显示题目)⑴100的平方根是10 ⑵非负数一定有平方根
⑶9 的平方根是±3
⑷2的平方根是±
2、教材练习2、3、4 巡视、小组辅导
选取小组代表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强调注意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决不能丢掉任何一个。若丢掉了一个,都是错误的。②正确表示平方根。
③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适用的方法。
小组讨论,互相质疑,校对,矫正。共同完成。书写练习4的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及时巩固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法则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格式。同时使学生注意解题的关键。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深入探究
问题迁移 出示练习(投影片显示)
1、什么数的平方根是它的本身?
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⑴ x2=25 ⑵ 2x2-32=0 ⑶ 4(x+2)2-81=0(这里估计学生会联想到引例2解决过类问题)巡视、小组辅导。投影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解答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阅读题目 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发现,质疑,达成共识。书写解题过程。
使学生再深入探索平方根的定义与法则,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发散思维和合作精神。规范书写解题过程。知识整理 形成系统 提问:
① 这节课学习了用什么知识解决哪类问题?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③并学到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④介绍开方最早见于我国的
《九章算术》,比国外早一千多年。出示“想一想”:()2 = ?(-)2 =?(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对所学内容加以概括,相互讨论,回答,补充,共同整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为今后继续学习实数性质的应用打下基础。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学生对平方根概念及其表示法的理解。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⑴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⑵兴趣题: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x+2和3x-14,求这个数。课后结合自身水平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⑴基础一般的学生完成作业本。
⑵基础稍好的学生完成作业本和兴趣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故进行分层次要求。
五、板书设计 10.1平方根 投影学生练习…… 例一:
解:(板演详细解题过程)……平方根概念:……开平方概念:…… 法则:……
第五篇:百合花开》教学设计刘艳君
《百合花开》教学设计刘艳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环境的恶劣,世事的艰辛,以及误解、嘲讽、讥笑、鄙夷等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更应懂得顽强、坚韧、执着才能战胜风雨,迎来彩虹,学会像百合一样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过程与方法:勾画、读写结合、讨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像百合一样坚强面对困难,执著实现信念。重点难点:通过百合花的经历感悟百合的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自己喜欢的花的资料、搜集励志的名人名言。教学过程
一、欣赏百合,导入新课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出示百合花图片),认识它吗?现在我想做个小小的调查,想知道一下大家对百合花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预设:百合花花型别致、清秀,花色清爽、淡雅,寓意着完美、纯洁和百年好合;百合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润肺。)
人自古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百合的鳞茎由鳞片抱合而成,又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在基督教中,百合象征着纯洁、贞洁和天真无邪。在中国,百合花是母爱的象征,用百合花作为新娘的头饰,寓意百年好合。百合花品种繁多,不同的百合有不同的含义。
白百合:象征百年好合、伟大的爱
百合:象征清纯、高雅
黄百合:象征财富、高贵
香水百合: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 野百合:永远幸福
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 水仙百合:喜悦、期待相逢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山谷,去看看一株小小的百合演绎了怎样一段美丽而又感人的故事。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百合花开》。齐读课题:百合花开
二、初读课文,了解百合的经历。
1.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百合开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2.学生简要概述,(随机板书)野草——花苞——百合花开——百合谷地
过渡语:透过这个成长历程,相信这株小小的百合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这株百合是一株什么样的百合?并联系课文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围绕中心,走进文本
1、教师提出中心问题:(课件)这是一株()的百合,因为我是从()读出来的。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在一旁写下批注。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
预设:生1:这是一株(生长环境恶劣、处境艰难)的百合,我是从(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悬崖)读出的。
师:偏僻遥远的山谷,数千尺高的断崖,都预示着百合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处境十分艰难。板书:处境艰难。那大家还能从哪里读出百合的处境十分艰难? 生:起初,百合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师:这句话能说明什么?
生:说明它自身的条件不好,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被大家看好,步履维艰。
师:这样艰难的处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一株百合的天性,有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心中悄悄萌生,是怎样的念头呢?
生2: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师:(课件出示这段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呢? 生2:这是一株(信念坚定、志向不凡)的百合。板书:信念坚定
师:百合的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开出美丽的花朵。让我们再来用坚定的语言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百合不凡的志向。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话。
指名读这句话,注意语气要坚定。
师: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3: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师:(课件出示这段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呢?
生4:这是一株(顽强与命运抗争,坚强不屈)的百合。板书:顽强不屈 师:你从句子中的哪些看出来的?生回答。
师问:你能从这句话有体会到作者对百合有什么样的情感呢?生答:敬佩赞美。
师:让我们用敬佩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把红色的词重读,体会百合的顽强不屈。自由读,然后指名读。
师:如果说与自然环境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周围的野草、蜂蝶对它的嘲笑、鄙夷则是对它更严酷的考验。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野百合当时所处的困境,大家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读一下5~7自然段,注意要读出野草蜂蝶说风凉话的口气。
师:我想请一些同学来扮演讥讽百合的野草蜂蝶的角色进行朗读。(大家读旁白,三位同学来扮演角色)
师:采访百合的心情:如果你就是这株百合,听到这些,心情怎样?
师:面对野草的嘲笑,蜂蝶的鄙夷,百合坚定地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它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指名朗读第八段。
师:是啊,是鸟儿就应该飞翔,是花儿就应该绽放,这是百合最单纯美好的愿望,所以百合说——
第一行学生接读:(课件)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
师:身为一株花,就应该回报大自然赋予它的花的使命,所以百合说:第二行学生生接读:(课件)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除了花,还有什么能证明它的存在?所以百合说: 第三行学生生接读:(课件)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师:用自己的方式来彰显自我,有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百合说:全班学生生接读:(课件)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师:大家看这是一组什么句?
生:这是一组排比句。师:从这组排比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生5:这是一株(执着、坚定、有决心、有勇气)的百合。板书:执着坚定
师:这执着坚定的语言就是一首流淌着信念的小诗,让我们再来读读百合的这段话,注意语气要一次比一次坚定。学生自由读,再齐读。
师:百合用自己的行动与命运默默地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课件)出示10段,指名读一读。师:是啊,这美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那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是付出艰辛之后的喜极而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百合花开的来之不易。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师:你还能从课文那里看出百合成功了? 生自由回答(课件)
师:可能我们说不清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身份,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但是我们却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为百合感动得落泪。刚才我们要求寻找和发现的是百合开花的语句,可是,孩童、情侣们以及无数的人,这不是写人的表现吗?为什么有的同学却说这也是在写百合开花的景象呢?
生:我觉得这些都是为了衬托百合花开,说明百合花开是一种很壮观的景象。
师:这位同学说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那就是衬托。(板书:衬托)这一段没有直接讲百合开花什么样,但是借助人们的表现衬托百合花开的情形,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写作方法,叫做侧面衬托。
(练习读,读出百合开花的美,以及人们的感动)
师: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那个地方到处都开满了洁白的百合。几十年后,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出示13、14段,大家自由读。
师:不管别人怎么欣赏,百合没有妄自尊大,洋洋得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生:(课件出示这句话)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师:此时此刻,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呢?
生6:这是一株(品格高洁、无私奉献)的百合。板书:品格高洁
师:让我们也谨记百合的话吧!指名读,一朵接一朵,一朵有一朵的样子。然后大家齐读——
四、深化阅读,体会人生价值
1、师生共同总结:(课件)这是一株(信念坚定、顽强不屈、执着坚韧、品格高洁)的百合。如果说,百合的奋斗过程恰似人的奋斗过程的话。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赞美百合吗?不是,他是借百合表达自己的志向。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百合是一种精神和信念的象征。四十年前,一位少年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辛苦地劳作。但在他心中却有着超越凡人的梦,他想当作家。听了他的想法,父亲感到很好笑,告诉他不要做梦了。而他坚持信念,从17岁起便发表作品。20岁时便推出自己的第一本书《莲花开落》。在30岁以前,已经得遍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当年的这位少年就是本文的作者林清玄。
师: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具有百合精神的人呢? 生:说一说具有百合精神的人的故事。
2、师补充,让孩子们读一读:(课件)
A、当代聋人舞蹈家邰丽华,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自暴自弃,她所领舞的《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
3、师:其实,生活中类似百合花的人还有很多,这些人,他们都经历磨难,永不放弃,最终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关于这样的励志的名言,同学们了解哪些呢?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励志名言。
4、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咱们大家以此共勉:(课件)老师读小诗
小溪因为有了魂归大海的信念,虽历经坎坷,却从不回头!太阳因为有了光暖人间的信念,虽一波三折,却矢志不渝!花儿因为有了绽放美丽的信念,虽饱经风霜,却永不言弃!人生也会因为心中固守的执着,变得熠熠生辉。师:希望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具有百合精神的人,顽强、坚韧、执着的战胜生活中的风雨,迎来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