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趣教学设计
《论趣》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课出现的成语和蕴含哲理的句子。
2、体会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
3、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趣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握文章基调,理解“趣”的含义。
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学生对各科的学习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不足,这一篇文章正是对学生兴趣培养与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兴趣的含义,并快乐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性格幽默、随性闲适、富有哲思、严谨治学,这个人就是林语堂。林语堂说:“没有幽默滋润的民族,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心比日趋顽固。”幽默是一种情趣、一种修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论趣》一文进一步感受他的写作风格及人生追求。
林语堂介绍:出示课件 活动:
一、整体把握
1、标题是“论趣”文章第几段才提到“趣”?前面是否偏离题意
学生先思考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2、以此为例体会林语堂散文的特点
出示课件
3、文章开头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4、阅读4至7段回答什么是“趣”,“趣”与:“名、利、权、色”’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谈论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5、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论趣”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在这一环节教师总结出板书
二、练习---拓展延伸
1、你怎样看待名利权色与趣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2、你同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吗?说说你的观点?
学生讨论发言然后出示课件
三、仔细品味句子,体会林语堂散文的趣味性 教师读划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赏析,出示课件
四、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练习,阅读有关林语堂的趣事{出示课件} 作业:阅读梁启超的《学问之趣味》,比较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和观点上的异同,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字数不限,文体不拘。
板书设计
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行为动机 学有所成启发心智
有益身心
陪
加
养
强
兴
修
趣
养 论 趣
以名利为目的一切行为动机
一无所成 利禄薰心 神魂不定
第二篇:论趣教学设计
《寻找好奇的眼睛--论趣》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学生参阅课下注释,工具书,粗读课文。
2、学生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林语堂和梁启超的生平和文学主张。【教学目标】
1、积累“
手足胼胝、、摩顶放踵 鞠躬尽瘁、利禄熏心、癖嗜、索然寡味”等词语,学会运用。
2、引导感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赏析文句内涵。
3、通过阅读,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中的“趣味”体验。【教学重点】
引导感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赏析两篇文章文句内涵。【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中的“趣味”体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激趣,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林语堂和梁启超对趣味的理解,人生在世,一切活动的动机各不相同。对于这个问题,幽默大师林语堂和学界泰斗又有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在这节课中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船舶()
扈从()
手足胼胝
()
()
....阻挠()
磅礴()()
熙熙攘攘
()()
.....癖嗜()()
灵犀()
利禄熏心
()()
.....蒙昧()
掮客()
废寝忘食
()
...
2、解释下列成语含义并造句。
1、当孩子知道自己犯有过错的时候,家长不宜责问其中滋味,()。、墨子()利天下,我们也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3、正是由于他()才会做出这样的不忠不孝之事啊、现在依旧是那些红墙绿瓦,那些风景,但当他凝神望定它们的时候,他的兴致却
()了。、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废寝忘食,(),非常的辛苦。
三、走进文本,阅读探究
1、品味经典:当年,孔夫子曾以轻松的一句话开启了弟子们的求学之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时至今日,再聆圣训,我们获得了什么心的启发呢?
明确: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2、跳读《论趣》,看看林语堂是怎样解读“趣味”的?你读出了怎样的林语堂? 明确: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1)在求知上要有“趣”。“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2)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3)在读书上要有“趣”。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
三、寻章摘句 探究《学问之趣味》
从文中摘取幽默,内涵深刻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研究分析:梁先生要在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什么呢? 明确: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是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批注示例:“嗜好”两个字很要紧。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请你就选定一门作为终身正业(指从事学者生活的人说),或作为本业劳作以外的副业(指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说)。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这段话意味深长,对嗜好的阐述如智者品茗,淡定而从容,说理让人心悦诚服,有豁然开朗之感。明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选一门嗜好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一生做着喜欢的事,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包涵了人间至理,生活情趣,事业追求。让我读着有味,品着有理,嚼着有趣。
四、品评写法 研习文体。
读罢两位大师力作,大家发现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明确:(1)在内容上都是谈论趣味的。(2)在表达方式上都主要采用议论。(3)在体裁都属于议论文。
议论文:意义沦为主要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主张的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阐述的观点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阐述论点舆论局的关系。
五、走进生活 拓展运用
这两篇文章都围绕“趣味”进行议论,鼓励我们成为一个有情趣,有修养,保持本性,与众不同的人,那么,古往今来,哪些人在学问上凭借一个“趣”字而取得一番成就的呢?(列举毛泽东读书、曹雪芹著红楼、爱迪生的发明、力夺八金的菲尔普斯等名人故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你的兴趣在哪里?如何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呢?
六、课堂小结
林语堂先生用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而梁启超先生则在语重心长的 嘱咐我们培养做学问的兴趣。两位先哲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不时冒出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气息。
七、布置作业
比较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和观点上的异同,写一篇200字的读书笔记
第三篇:原创精品教案 论趣
论 趣
一、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二、词语:扈(hù)从 手足胼胝(piánzhī)摩顶放踵(zhǒng)鞠躬尽瘁
利禄熏心 癖嗜 索然寡味 掮(qián)客术
词解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
掮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
三、课文研讨:
《论趣》,林语堂散文集《无所不谈合集》中的一篇精品。
(一)思想内容:
1、题目《论趣》中的“趣”怎样解释?
——兴趣。“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
2、“通脱自喜”、“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什么心态?
——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长乐。是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3、“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
——知道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里强调目的性不强。
4、练习一:
——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关键语句见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
5、归纳主题:
《论趣》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
(二)结构:
通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和圣人贤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
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这中间主要是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但是,作者也充分肯定了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为名利而是为理想和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人世精神(即“利天下”)。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
——第二部分: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
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和“趣”是处在同一个境界上的,只要做到前者,后者自然就会产生。作者对“ “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这样解释是否真正科学,我们在此就无须去讨论了。
“趣”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有三方面的看法:
一在求知上要有“趣”。“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的趣味使然的。”
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三在读书上要有“趣”。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当然,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积淀,但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三)写作特点: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练习2、3
——第2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来赏析课文。
——第3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来赏析课文。
答案说明:参看课文研讨和后面相关材料。
第四篇:雪趣教学设计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篇二:二年级语文下册 雪趣教案 长春版
新平安小学年组集体备课教案
新平安小学年组集体备课教案 篇三:雪趣的教学设计
雪趣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解题
读课题,引发想象课题提出问题。
随文识字、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练习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2.再读课文,了解字义。
(1)学生同桌合作,边读课文边在文中找新词:窗户、世界、争先恐后、涌出、打雪仗、分享、铃声。
(2)学习默读,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意思。3.根据特点,识记汉字。
(1)随文识字后,抽读卡片认读字词。(2)初步识记字词
窗:上下结构,会意字。户:独体字,象形字。世:独体字,会意字。界:上下结构,形声字。
三、拓展思维
想一想:我们曾经玩过哪些与雪有关的游戏?篇四:《雪趣》说课 《雪趣》教学设计说明
舒兰市第十四小学 赵妍
《雪趣》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板块的第三课。这一板块的主题是“快乐地玩”,除了这篇课文外还编排了一首古诗《村居》、一首儿童诗《被子大地》、一次表达训练《小小创意广告牌》和一次综合学习活动《让我们玩得更好》。本板块的主题突出“玩中学习,快乐生活”的思想,旨在为学生打开快乐学习之门。
学习此课之前,学生已感受了乡村孩子放学后放风筝的快乐及一个病中孩子在被子上建设自己游戏天地的乐观。《雪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场大雪过后,学生们在课间兴致勃勃地玩雪的情景。可以说本课的内容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易于使学生把阅读和生活联系起来,由此更加喜爱阅读。同时,文章运用朴实、恰当的语言描写了孩子的活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雪中有趣的事物”,会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加热爱生活。可以说这篇文章凸显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此课也十分便于完成“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在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一板块教学任务。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等识字写字与阅读的教学目标。基于课标中的如上要求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乐”,会写“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两个比喻句。
3、理解“纷纷扬扬、争先恐后、欢声笑语”积累并运用词语。
4、感受文中两处比喻句的生动形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检查巩固的形式认识“窗、户、先、乐、分、意”等字。通过形声字归类识记的方法识记“涌、仗、抬、铃、响”等生字。通过对比识记“快、块”。通过书写笔顺识记“世”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理解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生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好长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感受大雪的美丽,体会同学们对雪的喜爱。
因为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又因为朗读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位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词语上。
文中出现了许多长句,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文中长句的朗读及对文中比喻句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我对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学生也适应我的教学节奏。从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书写规则后我就开始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生字及课文的习惯。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一些浅显的词语。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课下玩得开心,课上通过教师有效的调动气氛也很活跃。对于文中所描绘的雪趣,孩子们几乎都在生活中亲身地体验过。
有了这样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运用课前预习与课上检验,重点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教师点评,学生品读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正确断句读好长句的方法,从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为了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我还利用卡片和课件呈现生字和文中的重点句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趣引入。(2分钟)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5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识记部分生字。(15分钟)
四、再读品味,积累运用。(15分钟)
五、总结。(3分钟)
下面我具体介绍以下各环节的设计思路。
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可以说这个板块的学习是非常快乐的,我们跟乡村的孩子们一起感受了放风筝的快乐,还和虽在病中却依然乐观快乐的男孩一起做被子大地的主人。今天我们再一起和一群孩子去感受雪趣好不好?我用精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且引起学生对此节课的期盼。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此环节包括“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找出自然段和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两项内容。学生在教师的范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初步的体验。
三、检查预习情况,识记部分生字。
学生在课前预习了生字,但并不等于学生就都记住了生字,也不表明生字就不用学习了。我在此环节中并不是简单地对是对学生预习生字情况的检查,而是有重点地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学习生字。如:结合形声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涌”字的同时,带学生通过读文引起学生质疑,“涌”字本意是指水冒出来,而文中为什么说学生是涌出教室呢?从而让学生理解学生很多地快速地从教室中跑出的样子,感受同学们去玩雪的迫切心情,体会他们对雪的喜爱。再如:教师有意地把“快”与“块”对比识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两个同音形近字的理解与识记,避免学生在今后运用中出错。
四、再读品味,积累运用。
在指名分句读第一自然段后,我让学把自己在预习时找到的好词和同学们 分享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争先恐后、欢声笑语这三个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词语说句子,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接下来齐读、赛读第一自然段。在肯定学生朗读表现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好长句的方法。
然后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让学生尝试朗读,恰当点评再让学生品读理解。
最后让学生也说几个比喻句。根据学生很有可能说出的比喻句还停留在“太阳像个大火球。”这种程度上的情况,我做了两个比喻句的补充预设“平静的湖面像一面()。纷纷扬扬的树叶像()。”丰富学生的语言。
五、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概括雪的美丽,孩子们的快乐。本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雪趣
雪 纷纷扬扬 银白色 美
同学们 争先恐后 欢声笑语 快乐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洁又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
我在认真研读教材,熟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本节课,我想在课上一定会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我期待着同学们课上的精彩表现,并相信一定会收获惊喜。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篇五:雪趣
《雪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5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 具: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前准备:儿童歌曲《读唐诗》,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夏日》、《山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释题激趣
同学们,刚才你们背诵的四首古诗都是描写什么的?(春夏秋冬)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这是什么季节?(出示图片1、2)雪天你们会做什么?
这是去年冬天,一位老师在雪中的校园拍下的照片。(图片3、4、5)从他们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皑皑白雪带给他们的是无限的乐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这银白色的世界,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
趣。(板书“雪趣”)
这是一片儿童习作,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什么呢?(红笔注视“趣)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让我们跟随小作者走进这银 白色的世界吧!
检查预习:有几个自然段?圈画了多少个生字?你愿意读一读这篇
佳作吗?
二、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文
2、评价
3、他们几位的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那银白色的世界,带到了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操场,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高兴?他们在银白色的世界做了什么?请你读一读,找一找,并用铅笔
画一画
4、汇报: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分蛋糕(板书)
5、文中有几个词语,准确的表达了同学们着急出去玩的心理,你能找到它吗?(争先恐后、跑着、跳着、扑进)理解“争先恐
后”。用做附板书并造句
6、为什么“宽阔的操场成了我们的乐园?”(在这里可以尽情玩
耍,无拘无束,自由快乐)
7、在这一段中,有这样几个词语,你能试着读一读吗?出示词语:
窗户 世界 争先恐后 涌出 乐园 打雪仗(红色的字是本课
我们要识记的生字)
8、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
9、读一读,记一记
过渡:在这银白色的世界里,同学们除了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还做了什么?(分蛋糕)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
么分蛋糕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文
2、出示奶油蛋糕的图片:同学们回忆一下,当你看到奶油蛋糕 的时候,心情怎样?(高兴)
你能把这份高兴读出来吗?(读前一部分“快看那儿------特质蛋
糕”)
3、孩子们是怎样分享“蛋糕”的?(生读“小画家------小脸蛋”)
解释“分享”(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
4、想象一下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快乐)(出示课文中的图
片)
5、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蛋糕一段)
6、本段有这样几个词语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出示:抬头 一块 飞快 分享
读一读
说识记方法(红色的字)
你能用这几个词语,把这段的内容简单的概括出来吗? 过渡:孩子们在厚厚的积雪上,在银白色的世界里,尽情地跑呀,跳呀,耍呀,乐呀,一声铃响,他们不得不离开这大乐园,如果
是你,玩得这么起劲,你会愿意离开吗? 他们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找出对操场非常留恋的词语
3、理解“恋恋不舍”(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用做附板书并
造句。
4、操场上留下了什么?说说你在雪上留下过什么?
5、出示本段要识记的词语:铃声 响了 诗意
6、说识记方法
三 总结全文 鼓励创作
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操场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杰作,通过学习本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高兴)想让冬天早些到来吗?是什么原因,让你在这稻谷飘香的秋季,对皑皑白雪的冬天充满了向往,又是什么让你学过本篇课文之后,心情如此快乐,将笑容荡漾,是我们的小作者,是他的这篇儿童佳作。是他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并能用恰当的语句把自己快乐的心情表达出来,才会让你如此快乐。由此可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比如季节的变化,积累丰富的词语,老师相信,明天语文课上,我们将要学习的一定会是你的佳作,你愿意吗?师: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五篇:绳趣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体育课教案
绳 趣
执教教师:陈惠珍 指导老师:李玉英 课型:新授课 年级:五年(4)班
教材版本: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三教师用书
2008年9月22日
绳趣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选择以绳为教材,以趣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核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在不断尝试各种方式的跳绳中,学习技能,发展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
二、学情、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自信心强,有一定的独立与合作学习能力,开始注意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态度,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较为任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合作创编跳绳,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动交往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我校地处老城区,场地较小,开展体育活动受到了限制,学生的心肺功能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而跳绳是一种十分简便的锻炼方法,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三、教学目标
1.在掌握个人跳绳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在合作中创编花样跳绳,从而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反复尝试各种方式的跳绳,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3.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和“竹竿舞”的练习,发展同伴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能力,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1.花样跳绳 2.“竹竿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和控制合作摇绳的技巧。难点:在协作摇绳、跳绳中的配合
六、教与学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实践体验、去思考、去探究、合作与交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各种问题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动作,主动掌握花样跳绳的技术。
七、教学特色
一条绳子,可以一个人练习,也可以两人、三人……,让学生在合作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练得“筋疲力尽”,但这正是老城区独生子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更是这一代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
八、教学过程
(一)热身热心、活跃气氛(约6分钟)活动内容:
1.课堂常规
(1)学生持绳成四列横队集合。
(2)教师简明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跳绳跑
学生成一路纵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绕篮球场跳绳跑。
3、韵律体操(配乐)
学生按照自己的号数,跑成三个套圈,和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在老师带领下一起做康康操。
组织:如图
(一)图
(一)康康操队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拓展技能(约20分钟)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自创花样跳绳练习。活动内容:
1.单人跳绳(单脚跳、双脚跳、正反摇跳、正摇编花跳……)练习步骤:
(1)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一分钟的双脚跳绳练习。组织如图
(一)(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单人花样跳绳自创练习。组织:散点(3)学生展示个人自创花样跳绳(看谁花样多)。组织如图
(一)2.合作跳绳练习(带人跳绳、两人跳双绳、一人跳一人辅绳、双人摇绳跳……)练习步骤: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合作跳绳的创编。(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合作创编学习。组织:散点(3)教师观察、辅导、参与。
(4)小组向同伴展示创编的练习花样:看哪组花样即新颖又跳得持久。组织队形如图
(一)(5)教师引导展示的小组说说自己的合作创编过程的学习心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与合作创编进行探究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发展耐力、协调等素质。]
(三)把握节奏、共同配合(约10分钟)活动内容:“竹竿舞”(音乐伴奏跳)
教师引导、参与学生利用手中的绳子一起跳“竹竿舞” 练习步骤: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
2.练习竹竿舞的打竿节奏和舞步:两人一组,将两根绳子平行摆放在地上,跟教师模仿练习打竿和步伐。(学生边练习边喊节奏:开合开合开开合合,进出进出进进出出,高兴高兴高高兴兴……。)3.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打竿”,一组跳“竹竿舞”。4.两组交换跳。如图
(二)5.各排前六名摆成正方形图形打竿,其他同学跳竹竿舞。如图
(三)图
(二)竹竿舞练习队形
图
(三)竹竿舞练习队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舞动中共同配合,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约4分钟)活动内容:肢体放松,意念引导。
1.教师引导学生围成三个套圈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身心放松活动。组织如图
(一)2.小结讲评,鼓励表扬。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九、场地器材
1.篮球场一块 2.各种长度的绳子50根 3.录音机:1台
十、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40—50%
十一、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与同伴进行花样跳绳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