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教学设计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教学设计
10历史学三班 王鸿嘉 100305326 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诸多环节中,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上好一节课关键,不仅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这几方面内容:一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思想目标、能力目标;二是拟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三是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难点的依据和解决方法;四是确定的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相关资料;五是所作的时间分配设计和训练安排;六是确定的幻灯片放映内容、放映顺序、放映方式或板书的内容与结构;七是提问环节及内容的安排;八是拟定的课程小结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反映在教学设计之中。所以,教学设计方案一旦形成并付诸实施,它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时,各类教学目标都被分解成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而这种安排都可操作。
3.计划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要素,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时间分配及总结形式等。这实质是对教学活动的周密安排,科学而合理的计划可以使教师将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技能、风格、智慧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个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会程度不同地带有个人色彩与风格,因而它为教师个人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
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首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在熟悉教学大纲、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后,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思想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且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教学内容及顺序。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重整,在考虑问题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顺序。
2、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确定各教学内容所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对比、案例法等。
3、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设计难点的解决办法。要将那些应知应会的内容和对其他内容产生直接影响的内容确定为教学重点,如重要的概念和方法等。把那些难于理解、难于计算、技术要求较高的内容确定为难点,并设计出难点的解决办法。
4、确定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及进行思想教育的材料。根据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求,恰当确定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并准备进行思想教育的材料。
5、进行时间分配设计和训练安排。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安排较长的时间,并安排训练内容;对重要性水平较低的内容,安排较少的时间,不安排训练内容。
6、进行幻灯片放映内容、放映顺序、放映方式及板书设计。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应该进行幻灯片放映内容、放映顺序、放映方式设计。同时,应做相应的板书设计。
7、提问或操作环节及内容设计。提问环节应该抓关键环节,提问或操作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带有启发性和发散性,设计那些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加深印象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内容,避免简单重复且答案单
一、固定的问题,因为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设计课结与章结。在课程内容结束之后,应进行课结,如果本次课结束后本章内容也结束时,还要进行章结,其方法不一,如树型结构图、概括式等方法。其作用是将所涉及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印象,提高记忆力。
8、布置复习思考题和课后训练内容。选择那些既能体现思想教育,又能提升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的问题及训练内容,如给学生案例题、网址、业务或其他资料等。
9、预留机动时间和内容。虽然教学设计是比较科学的课程计划,但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使课程时间不够用或剩余,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留有余地,准备机动内容,如果时间允许,应安排哪些内容,若时间不足应如何处理等。
三、教学设计的作用
由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好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对每一次课的时间安排更科学合理。因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课时进行分配设计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问题的讲授要安排哪些相关内容,安排哪些训练和活动,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解决等都要进行设计。这样,每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长时间都是经过反复思考才定下来的,避免无设计、无安排、从头到尾推着进行的做法,避免了时间安排上的盲目性。
2.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在内容安排上更符合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设计,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基本知识方面、思想教育方面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选择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内容进行讲授和训练。每选择一 项内容,都要看它是否能够支撑所要实现的目标,把能够支撑目标实现的内容选进来,减少不能支撑目标实现的内容。另外,还要对每一项内容安排在什么时间更恰到好处,解决问题更自然,效果更好,目标实现得更充分来进行思考。可见,经过思考后的内容安排能够更充分地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3.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对教材进行反复的研究。由于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找出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和设计教学难点的解决办法,还要找到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准备思想教育的相关资料。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反复的研究,吃透教材,才能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和寓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可见,教学设计对促进教师备课,熟悉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教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对教学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水平,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各异的学生,其教育教学方法不能一样,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目标,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目标,选用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5.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研究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做教学设计时,设计者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外,对每一个教学内容在什么时间讲授,每一个训练项目在什么时候进行,都要精心安排。在对教学和训练内容进行时间安排时,设计者都尽量体现内容紧凑、过渡自然、逻辑性强的特点,这样使问题层层深入,内容联系紧密,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既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Techniques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所开设。此课程是教育科学与英语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同时了解课堂教学技能体系的结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2.教学方法:
(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由讲授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生试讲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试讲穿插进行,相互结合,相互印证。
(2)平时学生课堂演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教学技能进行竞赛。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初步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如学生必须掌握合理的板书技能,包括直观形象书写绘画、结构布局时间掌握。4.课程学时:18学时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类型:选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8.先修课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 9.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
二、课程结构:
第一章
教态及课前准备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 1.课程概述
2.心里准备
3.授课内容准备
4.教具准备
5.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重点: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难点:课前心里准备 第二章
语言能力训练(学时数:4)
知识点:1.教师语言的特征
2.影响教师语言素养的几个因素 3.教师语言的分类
4.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5.教师课堂用语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6.如何培养幽默感
重点: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幽默感
第三章
板书技能训练
(学时数:4)
知识点:1.板书的功能及重要性
2.板书的原则
3.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重点: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难点: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课件制作技能训练(学时数:6)
知识点: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2.电脑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
3.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5.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重点: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难点: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第五章 教学信息检索及资源整合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1.教师教学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分析
2.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 3.教学资源的整合原则 4.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重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难点: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三、课程资料
参考书: 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2003 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张庆宗,《英语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编制:英语专业教研室
审核人:杜昌忠 编写时间:2011年6月
第三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案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善我院师范生的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素质和从教技能,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精神和安庆师范学院实际,依照2008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安庆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师范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通过“四实”,即实验、实训、实习、实岗,培养基础教育需要的优质师资。
二、训练内容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将教师职业技能分为如下四类: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此大纲为依据,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将教师职业技能细化为十大类(具体分类及训练项目见第四部分表格)。
三、训练原则 1.“四实”与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相结合。教师教育类课程贯穿四年全程,以“四实”思想改造课程,将“四实”贯穿四年全程。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类基础课程,用于讲授的时间为60%,用于活动训练的时间为40%,学科教学论用于讲授时间为40%,用于活动训练的时间为60%。加上见习、实习、顶岗支教,教师教育类课用于“四实”训练所占时间将占总课时的75%以上。
2.学生互训与教师验收相结合。将统一要求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实行目标管理、分阶段考核、统一评价的方式。3.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每一技能或训练项目的标准和具体要求,让每一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技能训练的任务必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学期、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并加强考核,记录在案。
4.统一要求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国家、学校对教师教育专业有统一要求,同时汉语言文学对普通话、理科各专业对实验指导还将有特殊的要求。
四、技能训练的项目、措施及责任人 技能类别
训练项目
培训措施
责任人或单位
一、讲普通话
1.实训项目(1)读单音节词(2)读双音节词(3)读短文(4)说话(讲故事)
1.在校语言文字委员会统一领导组织下,准备学习普通话的音像资料,由普通话测试员到各班轮流指导。
2、开设普通话训练公共选修课; 3.举办达标培训班。
校语言文字委员会。
二、口语表达技能
1.实验项目:(1)克服自卑(2)消解紧张
(3)准备的效果(有充分准备与临时对比)2.实训的项目:(1)朗读(2)讲演
(3)主持(活动)(4)与人交流(5)辩论
(6)语言幽默性(7)语言情感性(8)教学口语(9)教育口语
1.开设“教师口语”选修课。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由学生会、共青团或其他社团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讲演比赛。
3.心理学课程不仅研究儿童心理,还要解决师范生自己的心理问题。4.教育学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提供学生实训机会(每人轮训一次)。5.各专业的教学法课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每人轮训一次)。
7.教育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和考查实习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校语言文字委员会(组织); 2.学生处、教务处组织学生活动;
3.课程教学论教师(所有实训项目,内容针对学科); 4.教育学课程教师(所有实训项目,内容针对教育案例); 5.心理学课程教师(实验项目)。
三、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
1.书写实训项目:(1)写字规范(2)板书规范(3)粉笔字训练(4)毛笔字训练(5)板书设计
2.书面表达实训项目:(1)工作计划(2)工作总结(3)申请报告(4)调查报告(5)各类信函(6)学生评语(7)教学反思(8)活动反思
1、辅导员负责实际训练的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书写练习、书面表达方面实训项目的练习(一二年级每周三次,一次一小时,两次练字,)。
2、教务处负责安排训练小黑板,做到每个宿舍一块。
3、开设钢笔、毛笔书法选修课。
4、以院系为单位组织书法比赛,校团委组织书法展览。
1.校语言文字委员会指导。
2.学生处组织辅导员开展学生互训为主。3.教务处组织考核。
4.课程教学论教师重点在“板书规范”、“板书设计”。
四、教学设计技能
1.教学准备技能 实验项目
理科专业教学法实验,项目根据各专业需要设立。实训项目
(1)学生行为观察(2)他人意见倾听(3)参考资料的应用(4)课程资源的选择(5)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设计技能(1)课程标准使用(2)教学策略选择(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程序设计(5)教学方式方法设计(6)教学资源利用设计
(7)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设计(8)设计方案编制
1.在教育学、心理学、重点训练教学准备技能中实训项目。
2.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论教学论重点训练教学设计技能,结合课堂教学布置相关教学设计作业。
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论教师 2.教育学、课程教学论教师,见习、实习指导教师
五、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3、媒体使用和教学软件编制技能: 实验项目
(1)课件编制(2)媒体选择(3)教具制作(4)摄像 实训项目
(1)PPT软件使用及制作(5小项)(2)Flash软件使用及制作(3)音像采辑(4)信息搜索
(5)网上资源的下载(6)网络学习
(7)多媒体综合运用
1.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 2.学生上机训练。
3.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学院。
六、课堂教学实施技能
3、课堂教学技能
实训、实习、实岗项目 导入技能 讲解技能 演示技能 提问技能 反馈技能 组织技能 结束技能 应变技能 教态变化技能 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 订正自己错误 订正学生错误
注:实训、实习、实岗训练项目
名称虽然相同,但内容不同。在教育学课程中是一般性质的训练,在学科教学论中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的训练,在实习中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训练,在实岗是独立训练。
1.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生互训);
2.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利用课堂进行示范性训练(每一技能训练一次);
3.学生必须准备好试讲(或微格教学)教案分期分批参加测试;课堂教学技能中教师挑选3个进行测试(第二轮训练)。
4.教育实习与见习(第三轮训练); 5.顶岗支教(实战练习)。
1.实践教学中心;
2.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教师; 3.各班辅导员;
4.教育实习与见习指导教师; 5.实践教学中心。
七、说课评课技能
1.说课实训、实习、实岗项目(1)说教材(2)说方法(3)说程序(4)说重点把握(5)说难点突破(6)说内容处理
2.评课实训、实习、实岗项目(1)评价标准的运用(2)评价语言的表达(3)抓闪光点(4)抓特色
1、教育学课程中进行初次介绍和训练; 2.学科教学论课程中进行全面训练; 3.各院系组织说课评课比赛; 4.学校组织说课评课大赛。
1.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师; 2.各院系分管教学院长或主任; 3.教务处。
八、组织和指导综合活动技能
实训项目 活动方案制订
活动内容(项目)选择 活动组织 活动评价
(5)活动总结
1.轮流组织所在班级活动进行锻炼;
2.学生至少完成2个活动课程的方案设计并准备在实习中进行训练。
各班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组织。
九、教学研究的技能
1.实验项目(1)选题(2)论证(3)填表(4)开题
(5)教育叙事写作(6)教育论文写作
2.实训项目(教育调查):(1)教师职业状态调查(2)儿童心理探究
(3)学科教学研究发展调查
1、开设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完成实训任务;
2.要求学生第一、第二、第三学年的暑假分别完成教育调查1份,学校每年组织评选,颁发优秀个人奖和优秀组织奖;
3.鼓励学生选择教师教育类问题撰写毕业论文。
1.选修课由教育学院开设;
2.关于教师职业状态的报告、关于儿童心理的报告由教育学院布置;关于学科教学发展的报告由各院系安排。
十、班主任工作技能
1、集体教育的技能: 实训项目
(1)组建班集体的技能(2)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
2、个体教育的技能 实训项目
(1)了解学生的技能(2)心理咨询的技能(3)操行评定的技能(4)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3、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1)与任课教师沟通(2)学生家长沟通(3)与年级组长沟通(4)与学校领导
1.开设班级管理学课程,在课程中进行初步训练。1.辅导员、班主任的示范作用;
2.学生利用“家教”活动进行自我训练;
3.组织各类活动锻炼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4.教育实习与见习; 5.顶岗支教。
1.校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班主任; 2.班级管理学教师;
3.教育实习与见习指导教师。
五、考核办法
1.考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协助进行。成绩评定按考核标准进行,各单项成绩评定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每个训练项目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教学日志,平时成绩为60%,考试成绩为40%。
2.不参加训练者,本项目成绩视为不合格。
3.学生通过以上各项技能考核后经过教育实习或顶岗支教合格者方可由学校统一申请教师资格证书。4.单项比赛达到学校二等奖以上者(含二等奖)可免考该单项。
5.各项技能均为优者及参加学院以上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以上者,可确定为特长生(学校颁发奖励证书,记入学生档案)。
6.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四年全程式的,在普通话、三字认证基础上实施小证书制度,增设四个小证书:分别是教学技能实训合格证(含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口语表达等四项),说课评课合格证书(含说课、评课、教学研究技能等项目),实习合格证(由实习学校和学校教务处共同盖章),实岗支教合格证书(由教育局和学校共同盖章)。
六、相关说明
1.本方案中所列诸多训练项目,不是一次训练完成的,要在四年的课程学习、班级活动、课外活动、教育调查和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支教中持续的训练和强化,不断提高水平,因此,各项目教育活动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目标一致——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四年的教学活动对教师技能的培养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本方案只涉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的内容在教师教育的每门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时另行确定,但必须与此方案保持一致。
3.建议各学院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小组,组长由分管理学生工作的书记担任,领导学生自我训练和相互训练的工作,各班辅导员为责任人,与考核挂钩。组织的院(系)级的考核、测试工作量与教师上课同酬。
4.各专业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制订各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提倡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增加,如果有所删减必须向教务部门书面报告批准。
第四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之教学设计(定稿)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之教学设计
一堂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既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架设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
一.教学语言和教态
1.启发性语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赏识性语言——学生的个性发展、理解、信任、发展、友爱、尊重、鼓舞
3.激励性语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力
4.反思性语言——巩固知识、提炼学法、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认识能力
二.板书(写意板书、投影板书)1.文字、数字和字母
2.用于文字下方的的起述记提示作用的点 3.各种形式的线条 4.多种示意图 三.情境创设 1.以竞赛形式 2.生活背景展现 3.实物构建等类型 4.用音乐等艺术手段 5.以游戏活动活跃气氛 四.课堂提问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误区:
1.提问过于频繁,主动学习
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问答 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
五.课堂调控(量、度、法、情(情绪)、知的失控)
1.表情示意法(小动作)2.走动示意法(看其他书)3.手动示意法(睡觉的同学)4.变音示意法(听评走神)5.提问示意法 6.阶级导航法 7.因势利导法 8.旁敲侧击法 六.多媒体教学 作用:
1.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可控性,教会学生有目的的观察 2.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 4.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应用: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优化学习策略,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3.注意发散创新,培养学生个性 4.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互动学习5.利用网络优势,开发学习资源 七.自主学习教学技能
培养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锻炼 2.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3.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4.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5.教师应当适当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八.合作学习的技能
诱发学生的合作行为: 1.改变课堂的空间形式 2.创建能形成合作的学习过程 3.精心设计能过诱发合作行为的教学活动
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导 1.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3.养成良好的”支持”与”扩容”习惯 4.养成良好的”求助”与”帮助”习惯 九.探究式学习技能
学习过程: 提出问题 决定探究方向 组织探究 搜索并整理资料 得出结论 采取社会行动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模拟科学探究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和坚持真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等科学素养.这一环节不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对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总结,更是一个课堂教学强化、拓展的过程。与数学课的引入一样,好的总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能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课堂总结不只是简单地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总结拓展的形式,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提升的质量。总结拓展要有目标性、引导性、针对性,要简练易懂。总结的方式可以是由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点拨,也可以是由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更具拓展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新的认识冲突。
第五篇: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活动00
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活动
格桑措杰
14化学
141001050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纳入培养计划。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研究本学科的知能结构体系,明确知能教育的具体要求,落实专业技能训练的具体措施,使学科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原则。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要在理论的指导下,以第二课堂为主载体,强化实践环节。教师要在精讲有关专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 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遵循技能形成规律,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实践,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到快,由浅入深,系统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活动,要科学示范、具体指导、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分层辅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趋于整体的协调和完善,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讲授与实践的学时比例一般为1:2。
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制作和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示范定向,及时反馈训练效果。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和方法。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课与活动课、实践课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习实训相结合;课上训练与学生自学自练相结合;阶段集中训练与贯穿全程相结合;常规训练与专项竞赛相结合等。
通过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分阶段有重点的培养与训练,使师范生既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又在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操作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育技术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专业品质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教育部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呢?
一、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纳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学科权威人士的重要观点,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等,使其作为教学的指南。(二)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必须重视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前沿。经常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笔记,写一些教学经验体会,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分析教学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教师继续教育,使教师素质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二、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必须与时俱进。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一)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坚持摒弃“保姆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大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教学原则。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经常开展校与校的听课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二)重视教材内客的研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课改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审视、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更宽、更高的眼光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只求一时的教学效果。(三)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学法是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应该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很不够,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学习规律,利用规律卓有成效地进行学习,达到“降低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主动性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其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总是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三、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新课程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反思,并通过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反思不只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不只是看漏的环节,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了什么问题,今后要如何解决问题。“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也在此。教师的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四、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师从事科研,将是21世纪教师区别于以往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居于首位的应当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当今的教师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要协调好与同事、家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