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课《家乡风情》教学设计
第六课
家乡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风情中有关地名、建筑、习俗等方面的一些特点,从家乡文化中汲取营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关注、探究都兰文化,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感受家乡风土人情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帮助学生认识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美丽都兰的图片、照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感知平台
1、现场采访: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暑假都去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2、观察发现
①出示图片:祖国部分著名风景区图片,学生随图片的依次展示而回答这些都是祖国的哪些地方?
②自然引入本课主题:出示香日德**行辕、贝壳梁、国际猎场、热水古墓等部分图片。
问:知道这是哪里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这就是我们家乡都兰,是不是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那我们就走进都兰去看看。(师板书课题:走进我的家乡------都兰风情)
③通过观看图片,你们对都兰的第一印象如何?知道这个地方的由来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由采访到观察,进而引发讨论:知道这个地方的由来吗?认识到都兰与众不同的美。既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又能激发学生获取新的经验。这种“准生活”情境的巧妙引领和创设,重在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的参
与活动。〕
二、认知领域
1、**行辕
①请同学们随着我们的图片仔细观察**行辕的建筑有什么特色?(出示图片:**行辕)
教师小结:**行辕占地50余亩,是组回字形的建筑群。大经堂居其中,分上下两层,嵌有藏式大窗30扇,红褐色的高墙上,饰以深咖啡色的金露梅茎秆,显得深沉庄重,古色古香。经堂门楼是斗拱排
檐的汉式结构,雕栏画栋,精巧玲珑。经堂内面积1300多平方米,可供千人跏趺诵经。堂内有32根云纹托基的朱红巨柱,气势雄宏。上方正中,设有**大师讲经的莲花宝座。两边梯阶形的供台上,供奉着菩萨、度母、护法、金刚诸法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数百卷古版《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典及医学书籍,陈列在两壁巨大的书橱中。经堂四周还挂着很多名贵的堆秀、唐卡。经堂左右为屋檐转经长廊,共有252个转经筒,壁画上绘有1108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因佛像手势各异,故称为千佛廊。1999年2月,香日德**行辕被列入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②为什么这个地方叫**行辕呢?(教师小结**行辕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对**行辕建筑的观察,了解佛教建筑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贝壳梁
出示图片:贝壳梁。
①同学们在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②这个地方在哪里?这些贝壳又是从哪里来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教师小结:关于贝壳梁的形成地质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贝壳梁是海水退却时大海中最后的生物。也有的学者认为,贝壳梁漫山遍野的贝壳并不是海洋化石,而是距今只有数千年的湖泊消失留下的湖底沉积物。有些专家认为柴达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由海变成了湖,在无数次旱风与干燥的交替演变中,湖水水面逐年缩小,泱泱大湖渐渐干涸露底,旱风挟着飞沙威胁水族。贝类为求得生存转向中心水洼。诺木洪北面一带是盆地最低洼处,贝类们熙熙攘攘、拥拥挤 2
挤地涌来,在古河道上越积越多。不知何时,河水改道,旱象加剧,贝壳们全部灭绝,只留下贝壳的堤墙,诉说着远去的历史。
3、国际猎场 ①出示图片
②学生观察图片上有哪些野生动物(学生自由回答)③你们听说过这个地方吗? 教师讲解国际猎场相关知识
过渡:这里的牧民把保护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职责,有的牧民为避免羊群与野生动物争夺草场,甚至放弃了养羊,从而成为护林护猎人员。(让学生说说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4、热水古墓
①同学们知道都兰有这么多古墓存在吗?(学生自由回答)②有教师讲解热水古墓的历史
三、小结
都兰除了以上几个地方外还有科肖图古遗址、香日德烽火台、巴隆塔温他里哈古遗址、诺木洪塔勒他里哈遗址等;自然景观主要有鲁丝沟岩画、曲日岗考肖图千年古柏林、香加考肖图夏日冰瀑、香加巴哈莫力岩画、香日德绿洲农业、巴隆阿拉克湖;人文景观主要有热水龙玛日寺、曲日岗寺、沟里寺、及蒙古族、藏族风情等,久远的历史,深遂的文化不仅极大丰富了都兰县的旅游资源,同时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快乐实践
1、情景再现
学生将搜集的有关美丽都兰的图片、照片或文字资料进行展示、交流。
2、歌唱家乡
搜集歌唱家乡的歌曲,并以“歌唱家乡”为主题举办一次小型的演唱会。
3、以“我为家乡绘蓝图”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活动。
4、以“我为家乡办实事”为主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篇:第六课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六课 画国旗练鼠标》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
用矩形工具绘制我们找到的一些国家的国旗图案;在绘制国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鼠标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鼠标操作的巩固练习,同时也是对画图软件的进一步探索。本课通过对矩形工具的使用,进一步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鼠标操作的技巧上能够得到提升,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结构的能力,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事物之间互相联系”这一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探索埋下一个伏笔。同时也给学生一个了解世界开阔视野、运用工具进行再创作的空间。
学生分析:
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强,想象能力也正在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过度。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但还需进一步练习。通过走迷宫游戏,使学生对画图也产生兴趣。
教法学法: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且由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通过介绍国旗的含义,帮助学生用认真严谨的态度,绘制每一面国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游戏和国旗绘制,复习巩固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
2.在观察由长方形组成的国旗的活动中,明确绘制这类国旗必须学会绘制长方形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矩形工具的三种样式绘制不同颜色和类型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多个长方形拼组绘制国旗;
3.在练习绘制国旗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各国的风土人文知识,使学生在对国家国旗的意义了解的基础上增长人文见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并掌握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的使用,巩固练习鼠标的四种基本操
作。
2.难点:矩形工具三种样式绘制不同长方形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各国风土人情短片、学生练习素材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迷宫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迷宫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计时迷宫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激发兴趣、并为后续学习作铺垫。通过计时这种形势,在竞争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鼠标操作水平。
2.回忆鼠标操作
玩“走迷宫”游戏时,你用到了鼠标的哪些基本操作? 单击鼠标、双击鼠标、拖动鼠标、右键单击鼠标
设计意图:及时帮助学生梳理鼠标操作,为后面的练习奠定基础。3.介绍国旗
你们喜欢画国旗么?老师也画了,不过是在电脑上,请观察他们的组成特点?
都是由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矩形)组成的。你们也想在电脑上画出国旗么?(出示主题:画国旗连鼠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增长了见识,了解了一些国旗的初步知识,并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授 1.自主尝试
画之前,读注意事项。
自由绘画国旗(可借助书上操作步骤或互相交流)
学生自主探索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绘制出练习中不同颜色的长方形; 让会的同学上前演示操作矩形的三种形式的选择(单击)、前景色/背景色的选择(单击左键、右键),教师补充,重点强调操作中用到的鼠标操作;
设计意图:出示练习任务后,帮助学生先将任务分解,分解到学生能“够得到”的程度,帮助他们更好的自主学习。通过练习熟练画图中的鼠标操作,由于绘制国旗还需要找准鼠标的起始点,为鼠标的基本操作提高了难度,是学生熟练鼠标操作的机会。
2.区分矩形工具
刚才多次用到了矩形工具,有三种形式,用画一画、比一比的形式进行区分。学生介绍并明确样式。
提出质疑:画国旗可以随意搭配?
引导学生说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必须严肃对待,并且注意长宽比例。看国旗色彩谈感受,播放德国国旗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对比,明确矩形工具样式,体现生本课堂。为学生拓宽人文知识,同时吸引学生有兴趣继续探究其他国家国旗。
(三)巩固提升 1.梯度练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展现多个国家,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绘画。(国旗由简到难,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挑选)
挑选一名遇到困难的学生,由同学互相解决,强调鼠标操作的准确性。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进行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所以在这个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多么漂亮的作品,重点在他们绘制过程中探索能力的提升。
2.爱国教育
我们最期待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学生绘画练习并说一说国旗的故事。播放奥运颁奖典礼,谈爱国感受。
设计意图:进一步练习鼠标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四)总结
全体肃立,带着这种感受共同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科。
第三篇:第六课教学设计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西周的分封》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以下知识点:商纣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和西周的建立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西周的灭亡平王东迁
2、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提高阅读课本,了解历史现象和运用不同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
3、结合具体史实,思考、讨论商朝和西周灭亡的原因,提高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识读《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增强读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分封制
三、教学难点:周平王东迁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课文尽可能地搜集有关纣王荒淫残暴的故事,周文王重用贤能的故事;并简单了解牧野之战,周朝的建立及西周的分封制。
课堂导入: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
教师指出他就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就是他把商朝带向灭亡的。那么他当政期间又实施了那些残暴统治呢?是谁灭了商朝,灭了商朝后又建立了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又是怎样在组织自己的统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周的分封》吧。
(一)、武王伐纣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例如:高筑“鹿台”、处死鄂侯制成干尸示众,将叔父比干挖心处死等。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
周文王:即姬昌,武王灭商后追尊为文王。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礼贤下士,重用姜尚为军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灭商准备,为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子牙;又名姜尚愿为商朝的士大夫后追随文王任太师辅佐文王、武王完成了灭商大业。
周武王:西周的第一位国君,约公元前1046年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在牧野之战大败商军。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屏幕展示:
教师指出: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掉商朝的关键性战役,并简单介绍战争的情况以增强学生对战争的印象。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不对。
宠爱妲己,沉湎于酒色,荒废朝政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其次还有周的势力的强大。
(二)、分封诸侯
屏幕展示并提出问题:
读此图让学生说出商朝的疆域及周边的少数民族。接着提问:作为商朝的一个小小的方国的首领周武王,在灭商以后,怎样统治好这辽阔的国土呢?在学生试着回答的同时展示出下面这幅图。
教师指出他实行的是分封制。同时让学生阅读“分封诸侯”一目,并提出问题:
在学生阅读、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2、首先提出“周王对那些人进行分封为,为什么要封这些人做诸侯,当时的主要侯国有哪些,周王与他们的关系怎样,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又进行怎样的统治?”让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是王族,二是功臣,三是旧贵族的后代;分封王室子弟,是利用宗亲的关系,来维护姬姓王朝的统治;分封功臣,一则是对他们忠于周王,建功立业的报答,二则是利用固有的君臣关系,使其忠心耿耿地为王室效力;分封贵族的后代,让其管理原有的部族、邦国,保持政局的稳定,并能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主要的侯国让学生看着上图回答即分别有卫、齐、鲁、晋、宋、燕等;
周王与他们的关系:全天下的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土地的管理和收取赋税等权利。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战时要带兵随周王征战。周王对诸侯有赏罚予夺的大权。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自己封地的一部分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宝塔式的严密的统治网络。同时指出“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萋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叫做嫡长子继承制。”
3、第一,它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
第二,密切了西周与周边部族的关系,扩大了统治范围;
第三,保证了政局的稳定,也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同时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以证实。)
(三)、平王东迁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的分封制“固若金汤”,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从而把学生带人西周灭亡的教学中。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屏幕,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并要求学生了解周历王和周幽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归纳:周历王的残暴统治引起了镐京平民暴动,西周从此走向衰落。即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客观上讲是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屏幕展示: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然后教师指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络邑,东周开始。
小结归纳: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分封诸侯治{ }—------西周衰落→
西周结束(前77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洛邑)(前770年)课后练习: 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第四篇:家乡风情秀
家乡风情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六日下午六时整,工商管理系宿管会第二组干事们在主教学楼100208教室举行以“家乡风情秀”为主题的演讲联谊活动。主要对象是工商管理系宿管会的干事,参与本次演讲联谊活动的人有宿管会各个小组的干事。其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锻炼宿管会干事写好策划书和搞好策划活动的能力,同时让上台演讲的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工作人员提前三十分钟就做好了各项准备。演讲联谊活动在宿管会干事肖刚和李婵娟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同学们依次的进入现场并找到位置安静的坐下。整个活动以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风情为主,其中节目的开始薛芳同学演唱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现场气氛十分融洽且非常活跃。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吸人眼球,引人注目。
供稿:工商管理系宿管会
第五篇:《有趣的家乡风情——过年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体会过年人与人之间互相祝福、互相问候的美好感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欣赏《春节序曲》。
导入语:大红灯笼高高挂,对对春联门上贴,福到福到财神到,家家户户放鞭炮。
同学们,过年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来欣赏《春节序曲》吧!
一、联系实际,交流过年的趣事感想。
1、小组交流:你家是怎么过年的?过年时有什么让你高兴、让你难忘、让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吗?
2、师生互动,交流上述问题。
二、表达创作,布置过新年的欢乐场面。
1、分组合作,布置过新年的欢乐场面。(挂灯笼,贴福字,贴春联,贴财神等)
2、师生交流有关春节习俗的小常识。如“福”字为什么倒贴,春联该怎么贴?窗花、财神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情境表演,体会过年的快乐气氛。
1、分组合作,选题讨论该怎么表演。
2、分组上台表演。
(1)一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2)小伙伴们一起去敬老院爷爷奶奶拜年。
(3)小朋友们一起放烟花爆竹。
(4)一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
四、知识拓展,了解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1、看录象:傣族的泼水节。
2、教师介绍:傣族的春节习俗:傣历年-----泼水节。
3、学生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呢?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报资料、上网查寻、咨询他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知识。
五、激发情感,赠送新年礼物。
1、教师表演:我整备了一份新年礼物(出示中国结),想送给台湾的小朋友,你知道中国结代表了什么意思吗?
2、你有什么话想让我捎给台湾的小伙伴吗?
3、你整备了是什么新年礼物?想送给谁呢?有什么祝福的话要说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4、互赠新年礼物。
六、总结深化,表演唱歌曲《小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