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推荐]
南京九中 陈元芝 李明珠 教学目标: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
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3)第9段:楠木——白杨
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
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
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
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
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四、关于语言组织:
1.师:中考中常会涉及语言品味的题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品味语言,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品味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语言的组织。如:2003年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中有这样两种回答,你们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过于概括,不够具体。)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2.学生小结: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不能太概括,应具体。要做到: 明确品味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出特定的作用
五、牛刀小试,练习反馈
六、小结。
作者163
第二篇:浅谈品味散文
浅谈品味散文
散文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以其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一篇篇或优美或深刻的散文,犹如文学艺术殿堂中朵朵绚烂的奇葩,又如深邃夜空中颗颗璀璨的星星,它们有的诠释生命的价值,有的展示自然的魅力,给我们以最完美的精神的享受。近年来,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中考的必考题。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散文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活味
散文是一幅铺开的生活画卷。任何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国度、一定的地域,他们的作品总是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活。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郁达夫的散文就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沈从文的散文,浸润着浓郁的湘西气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表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我们解读散文就是解读一种生活,领略一种风情。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因为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像“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样却根本找不到,又谈何赞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呢?看来就非得要求助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这是自然的。
二、情感味
散文尤其是中国的散文,往往以抒情为内核,好散文往往是情感的燃烧、精神的闪烁、生命的体验,是作者用心写成的。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我们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披文入情,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朱自清的《背景》,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此时似电影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此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意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无限牵挂,那种不忍不舍,催人泪下,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深情。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品味出散文的情感美,既要“通其情”,且要“晓其理”。
三、哲理味
含理性的散文,才有生命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总是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我们要细心捕捉作者在散文中传达的“理”。散文的理可以反映在景中,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运用冷静的直观抒写泰山的水、松、石、雾在“雨”中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散文的理也可在事中体现,贾平凹的《丑石》就是借丑石的故事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美(用处),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散文的理还可以渗透在情中,鲁迅的《风筝》写得痛心疾首,对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进行了严格地自我批判,含有深刻的哲理。品味散文中的哲理,会启发读者的思考,把作者的生命经验和自己的生命经验,作一比较,并对很多人生的道理,产生大彻大悟的作用,一些精彩的人生警语,成为一辈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第三篇: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
第四篇: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语文课标中也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中也指出:阅读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品味语言: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示例:评《春》的语言特色━━━清新、隽永、警策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是一个广泛思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咀嚼法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看似语义矛盾,要引领学生细细咀嚼“似乎”与“确凿”。这一对词语放在一起,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与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可以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园中儿时所有东西的印象都已经淡薄,所以它已不再是“我的乐园。”
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如《杏儿熟了》一课中写过路人羡慕杏树上杏子长得好的话:“呵,好杏儿呀!”教者可设计将其增改为:“呵,树上结满了好杏儿呀!” 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学生反复品读后,觉得原句是过路人看到满树的黄澄澄的杏儿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增改后的话虽然完整却是显得做作,不如原句亲切、简洁、传神,从中得到了语言形式美的熏陶。
2.“删减”与原文相比
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描述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道:“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首长陪同,大步走了过来。” “把‘大步’去掉好吗?”学生略作思考后认为不好,因为此时刘邓大军正面临着敌军前堵后追、船毁水深的窘迫局势,“大步”正形象地反映了刘邓首长内心的焦虑。其间 “‘大步走’换成‘跑’行吗?”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做了匆匆跑过和大步疾行的动作:“跑”,虽然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心情,但有失镇静感;而“大步走”则是紧迫之中透着沉稳练达,正显示出刘邓首长久经战场、胸有韬略、稳步前进的大将风范。3.“调换”与原文相比
调换,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语序,或改换其标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提到句首修饰“小草”好不好呢?“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让学生品读、推敲、切磋,领悟到: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修饰语后置,或者说修饰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使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情趣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指质地;“绿绿的”,指颜色,表明生命力旺盛。草,植物名词,习惯上用“长”搭配,这儿用“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健壮有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和赞美之情。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 如教《金色花》,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者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第二句句末的句号也改为感叹号,好不好?一致认为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三、情境体悟法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联想或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如教《小珊迪》一课,首先让学生听诵读录音,绘声绘色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穿着破衣服、打着赤脚、脚冻得又青又红的可怜的孩子,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他们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接着,教者让学生默读深思、分角色诵读,诵读最能揭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段。当读到小珊迪被马车碰伤了,就要死了,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着弟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不禁潸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感情的潮水奔涌着,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热的感情来诵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可利用图画的展示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理解语言,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听琴声后产生联想的一段时,可巧用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向学生展示浩月东升“微波粼粼”的景象;第二个画面是“风起浪涌”的景象。画面使学生面对鲜明而生动的物象,情感受到触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理解“升”、“洒”、“微波粼粼”等词语,想象出第一幅画面的美与静;通过理解“刮起”、“卷起”、“涌过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出第二幅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词语,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品赏课文语言,把握韵味。如《草原》一课的第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一碧千里”,满目绿色,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色仿佛一直流入天边,这草原的景色,让 人看也看不够。还可以出示一幅草原景色图,让学生看着图画,听配乐朗读。美丽的图画、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秀美、迷人的草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积极、学得投入。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
文章的重点段落主要词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和思想品德,最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导读时得注意运用提问和点拨来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旨意。如教《月光曲》一课的第三段,设疑:“贝多芬出于对穷兄妹的同情走进了茅屋,他看到了什么?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作为当时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他能走进这间凄清的茅屋,是多么不简单啊!在那个世界上,没有人去同情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光临这间茅屋的,而音乐家贝多芬不仅走进来了,他还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这足以表明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关心和热爱。”
四、朗读品味法
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到它的情境、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如教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方法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后,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形象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生活体验法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如《春》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春》这篇散文语言很美,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地描写春风的。(学生品读、切磋)
生:首句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妈妈抚摸时的感受好吗?(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的抚摸”处)
生: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宜人。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师:(学生沉默不语,片刻后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脱口而出)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描写恰到好处。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会不会有这样“婉转”的音乐?
生:(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宜人,这就是侧面描写呀!师:(感慨状)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柔和、宜人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不蔓不枝,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当然品味语言的方法不止以上几种,但好的文章的确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读书应该养成细心揣摩品味的习惯。《课程标准》“体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切切实实地走回到语文最初的意义上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第五篇: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走进名师课堂有感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交流活动”,期间我聆听了4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名师的课堂,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示出来的精湛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使我深受启迪,尤其是他们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以别开生面、精彩巧妙的语言导入新课。
语文课的导语就是语文课的开场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就像磁铁,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来。”4位名师的课,导入各有特色: 湖北名师、恩施市实施小学的田祥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作文课《编动物童话故事》是以谈话开始的:“老师考考你们,我姓什么?(昨天教师已和学生见过面)昨天我是用什么来介绍自己的?(唱歌)田老师给大家许下了什么诺言?(让每个人都爱上写作文)今天我就是兑现诺言来啦!”然后激情地和大家打招呼:“同学们好!”“(老师好!)”“同学们语文课快乐!”(学生沉默片刻后笑着说:“老师语文课快乐!”)面对台下几千名教师和领导,教师充满亲和力的语言,让学生变得大胆、自信,消除了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为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准备。湖北省优秀教师、黄冈市团风县实验小学的刘敏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内容:“你们平时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说、唱、写„„)“在古代,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忧用一首首诗表达出来,所以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古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这样的开场白,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搭建了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还巧妙地引出了古诗的教学。由全国优秀教师、武昌实验小学胡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师以恰到好处的幽默润色课堂:在欣赏完一组风光图片之后,教师导入课题并书题,接着说:“同学们,走进课文,其实就是坐到威尼期的小艇上,照相机带了吗?”学生一片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老师笑着说:“其实照相机就是大家的眼睛。读完课文后,把你最想拍下的镜头告诉大家。”这时学生轻松地笑着进入了课文的朗读。教育家期维特罗夫说:“教育是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胡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仅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的李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学写儿歌》以诵读大家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古诗《咏鹅》开课,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启发:“七岁的骆宾王为什么能把一只普通的鹅写得如此可爱有生趣呢?”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是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自己喜爱的,觉得有趣的故事,都可以写成儿歌。”以学生熟知而富有童趣的内容引入,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跳入大自然,跳进快乐的童年生活记忆里,为下面的创编作好了铺垫。这些别开生面,设计巧妙的导语,就如精彩的第一锤,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准确生动、恰当机智的语言评价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次听的四节课,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给了我极深的印象,令我折服,那不是单一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而是准确而又机智地对学生的表现不失时机地运用丰富而又恰当的语言作出评价。如:《枫桥夜泊》一课,刘老师的评价语言:“谢谢你,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看得出你在思考。”“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心里。”;《威尼斯的小艇》中胡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是眼光独特的游客,在关注他们的动作。”“看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吸引你。”这些饱含深情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更加大胆地表达。当学生回答问题很正确、有独到、精僻的见解时,刘老师评价学生:“你在用心灵思考、你有诗人的潜质。”“好词好语不断从你口里冒出来。”这些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而当学生回答得不太准确或表现不理想时,老师也总能适当评价,如《枫桥夜泊》一课,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古诗,有些胆怯,读得不太流畅,声音也特别小,老师说:“虽然你的声音很小,但你还是读得清清爽爽,‘寒山寺’的‘寺’是平舌音,你读得很准确。”,有个学生朗读时,总是把“眠”读成“mín”,经过大家的几次纠正,终于读正确了,教师说:“只要你有了自信,你就能做得更好,把掌声送给他。”教师正是用宽容的态度,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尊重与赏识,增强了自信。
教师用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课堂氛围,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感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三、以扣人心弦、精炼自然的语言进行过渡。
名师的课总是令我们拍岸叫绝,这四节课的过渡语的设计恰如其名,扣人心弦,既使教学环节过渡如流水般自然,又起到了深入文本,升华情感的作用。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交流了感受,初步理清文脉后,胡老师说:“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威尼斯,其实,威尼斯真正的魅力我们还得用心去走进她,感受她,下面给大家自由观光的时间,默读课文,围绕小艇,在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作批注。”这样精心设计的过渡语,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要求,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学写儿歌》一课在导入时解读了《家》这首儿歌之后,李老师说:“其实,李老师既喜欢这些短小、有趣的儿歌,更喜欢儿歌中写到的有趣、可爱的事,读到儿歌,就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像这样把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事学着写成儿歌,一定很有意思。”自然地让学生明确了此课的目的,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热情。
《枫桥夜泊》一课,当钟声响起,学生进入诗中的意境,感悟当时诗人的情怀,带着钟声特有的意境,学生再次品读诗句,这时,教师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深情地说:“此时此刻,天地之间只剩下张继的‘愁眠’,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传来,一遍遍、一声声„„这钟声想对张继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来,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下那钟声好像要对张继说些什么?”教师精彩的语言,带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学生仿佛步入千年前的那个“不眠之夜”,听到那幽渺凄清的阵阵钟声,看到了那位孤寂落寞的诗人,由读到写,学生进入了文本的精彩世界中,增进了情感体验,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精炼,巧妙的过渡语言,如语文课中的调料,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以丰富优美,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是语文教育真正的“灵魂的粮食”,这几节课教师个性化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枫桥夜泊》一课中,刘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以丰富多彩的词句,将我们带入诗文的意韵中,经典的古诗不仅浸润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感染、打动了听课者的心,教师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涵,用丰富、优美的语言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配以幽静、清冷的画面,伴着低沉、悠远的钟声,以声情并茂、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受到熏陶,引领学生进入那个多年前的失眠之夜,通过反复的诵读,在学生脑海中植下一个生动而充满文化内涵的意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古诗文化。
胡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4自然时,引导学生抓住“极窄”和“拥挤”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理解“操纵自如”这个词,教师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能——”这样的句式,引出了“游刃有余”、“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等词语,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教师丰富的词句,不仅使教学语言富有新鲜感,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在《编童话故事》一课中,田老师则以挑动人心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比比谁写得有趣?”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教学中还有个小插曲,教师准备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编童话故事的要求,却误将下一个环节的课件按钮点了下,一只活泼可爱的鹿“蹦”上了屏幕,学生一片哗然,此时,老师却沉着而轻松地说:“听说我们要编童话故事,这只可爱的小鹿都等不及了,急着出来和大家打招呼,想成为你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呢!让他在一边等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编童话故事的要求吧!”教师机智风趣而富有童趣的语言,转移了学生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成就了一堂生机盎然的语文课。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四位名师的语文课,充满活力、焕发着勃勃生机,让我真正品味了教师教学语言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