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稿《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方案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新乡市一中 杨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概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下B)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曾是概率论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解决一类随机事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学好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并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2)教学重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及其求法.(3)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逐步掌握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的前提——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相等.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初步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和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学生由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定义的理性认识,可培养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通过归纳定义后再加以应用可培养学生的信息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通过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提高综合运用排列、组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
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以“趣”激学;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三的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听一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很难预测,临场应变很关键.用到的排列、组合以及概率的知识应该都知道,理解不一定深刻;(2)学生对随机性的理解还不够到位,用随机观念去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意识还不强,需在本节课继续渗透.四、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利用掷硬币、摸球、掷骰子、掷正四面体这四种典型的等可能性事件概率模型,由浅到深,次数和个数由少到多的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猜想、公式计算验证猜想、反思归纳.(2)自主合作学习策略:提出问题后,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共同得出结论.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学环境;(2)PPT课件;(3)自制一个正方体和一个正四面体的教具.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师生互动
(1)展示正方体的教具,让学生猜:抛掷一次后,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几?先后抛掷两次,落地时向上的数之和有几种结果?(2)课件展示游戏规则:将一个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若向上的数之和为5,6,7,8,则甲得1分;否则乙得1分.自今日起,每周做100次这个游戏,分数累积,一年之后分胜负(积分高者获胜).提出问题“你选择作甲还是乙?”,并由此引出课题;(3)通过对“抛掷一个骰子”的试验结果的分析,由学生自主归纳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概率;(4)通过对练习1的求解,概括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5)通过对练习2的求解,让学生知道如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练习
1、抛掷一个正方体骰子,(1)落地时向上的数有 种结果;(2)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有 种结果;(3)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练习
2、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1)共有 种不同的结果;(2)摸出1个黑球有 种不同的结果;(3)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是.(二)例题示范,巩固提高
例
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2个球.(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摸出2个黑球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3)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举手回答或个别提问,注意强调运用枚举法和组合知识都可以来求结果数,另外在课件中体现 集合思想的运用)
练习
3、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1)一共可能出现 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结果有 种;(3)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概率是;(4)出现“两枚都是反面”的概率是.例
2、将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3)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有1,2,3,4,5,6这6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先后将这个骰子抛掷2次,一共有6×6=36种不同的结果.答:先后抛掷一个骰子2次,一共有36种不同的结果.(2)在上面所有结果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1,4),(2,3),(3,2),(4,1)4种.答: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
(3)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将它抛掷2次的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所求的概率P(A)答: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练习
4、将一个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现在你选择作甲还是乙?为什么? 让学生再选择一次,并和开始的选择对比.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联系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对学习数学有什么想法?(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时一定要把以下内容和学生的见解相结合.(学数学是有用的,处处留心皆数学.在生活中,如果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我们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思维拓展:
(1)掷1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是3的概率是;(2)将1个正四面体抛掷2次,落地时向下的数一个为1,另一个为3的概率是;(3)掷两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一个为1,另一个为3的概率是;
41.36919(4)掷两个正四面体,落地时向下的数之和为4的概率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1、求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1)通过大量重复试验;(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也可以直接通过分析来计算其概率.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1)判断所构造的基本事件是否等可能;(2)计算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总结果数n;(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4)代入公式P(A)(5)小结作答.m计算;n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 P11.1第2,3题 145习题选做题: P11.1第4题 145习题课外探究:
掷三个正四面体的骰子,落地时向下的数中恰好有两个为3的概率是多少? 课外阅读: http://www.xiexiebang.com 偶然中的必然——概率的故事
第二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通过不断设问,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及其特点理解得比较清楚后,自然的引出课题。
(1)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启发学生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和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很多情况都是出在等可能性问题上,所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等可能性事件和非等可能性事件的例子。并且掌握一些判断的方法,为后面建构等可能性事件模型作好铺垫。预计在概括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及其判断等可能性事件的方法上可能要花一些时间。
(2)在巩固练习和例题中均强调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以及如何求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两个关键步骤。预计有部分学生在求结果数时会忽略先判断这事件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3)例题1的设计,一方面是帮助学生从生实际问题背景中逐步建立古典概型的解题模式;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与特征,重点突破“等可能性”这个理解的难点。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完。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设计者、参与者.主持者;老师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随机思想,认识和理解概率的含义—概率是一种度量,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度量.让学生观察图表,得出对称的规律。
预计学生在构建等可能性事件模型时要花一些时间。
(4)例题1的拓展设计:看学生能否能在例1的基础上利用类比的思想来建构数学模型,并得出求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常用的方法有树状图法,枚举法,图表法,排列组合法等方法。适当的渗透一些数学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可以激发学生课后去进一步的探究前辈们是如何从不考虑顺序到想到考虑顺序的
第三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及其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A)
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运用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引入来创设情境,将一些生活问题构建成一个等可能性事件模型,学生的构建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归纳定义时用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解题时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通过枚举法、图表法、排列的基础知识来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到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了解部分数学史,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及其求法。
三、教学难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判断以及如何求某个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问题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请问:事件分为哪三类?
(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师)好!
问题
2、(师)我们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来求值。是不是所有的随机事件都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来求得呢?(生)不一定。
(师)好!请同学们观看视屏(播足球比赛前裁判抛硬币的视频)。
问题
3、(师)刚才的视屏是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2、逐层探索,构建新知 问题
4、(师)这是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通过前面抛硬币和掷骰子这两个随机事件的实例,大家观察到只做了一次试验就可以求出其概率,其结果与大量重复试验相吻合。问题
5、(师)这两个随机事件有什么共性呢?(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生)(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的;(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征的随机事件叫做等可能性事件;为了方便描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我们引进一个概念----基本事件的概念。
(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问题
6、(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基本事件和前面的两个特征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的定义?(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纳,然后老师给予启发和补充)
(2)等可能性事件: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的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这个事件叫做等可能性事件。问题
7、(师)请同学们根据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举一些学习和生活中是等可能性事件的例子。1
(通过举例可以提高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两个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为后面建构等可能性事件模型做好铺垫)问题
8、(师)如何判断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呢?(比如说:“硬币必须是均匀的,骰子必须是均匀的,球的大小要相等、质地均匀等)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有了充分的了解后顺利的引入课题。)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同来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即古典概型。问题
9、(师)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前面学生对事件A只包含一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已经有所了解,现讲两道求事件A包含多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
10、(师)不透明的袋子里有大小相同的1个白球和2个已经编了不同号码的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是黑球的结果有多少个?摸出是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
11、(师)我们知道有一种数学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两个实例,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定义。
4、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
1性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n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card(A)概率:P(A)(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基本事件总数ncard(I)
5、概念巩固练习:
1、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6、创设情境,构建数学模型
设置情境(有两兄弟,一天妈妈单位每人发一张精彩的球票,他们都想去看,可票只有一张,怎么办呢?这时哥哥走到正在玩飞行棋的弟弟旁边说:“我们来玩一场游戏,拿一个骰子,每人各掷一次,若点数之和为6,票就归你,若点数之和是7票就归哥我,如果都不是则继续掷,怎样?如果你是弟弟,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个等可能性事件模型。设问:如何建立等可能性事件的模型?
即: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6和7的结果有多少种?(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6和7的概率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方法比较简单的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看学生能否发现规律:中间数的概率最大,其他的点数和的概率关于这个数对称)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有,1,2,3,4,5,6这6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一共有6636种结果。
答:先后抛掷骰子2次,一共有36种不同的结果。
(2)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其和为6共有3种组合1和5,2和4,3和3组合结果为:(1,5)、(5,1)、(2,4)、(4,2)、(3,3)共5种;其和为7共有3种组合1和6,2和5,3和4共3种;组合结果为:(1,6)、(6,1)、(2,5)、(5,2)、(3,4)、(4,3)、共6种;
答:在2次抛掷中,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结果有5种,向上的数之和为7的结果有6种;(3)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将它抛掷2次的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其中向上的数之
41.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和是6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5种,因此,所求概率为P(A)369 2
4161;P(B)。36936651答:抛掷骰子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是,向上的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
63615因为,所以弟弟不应该同意。那怎样更改游戏规则才公平?
6367、再创情境,拓展思维
在他们重新商定了游戏规则,准备继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问清原委后,爸爸也想参予;爸爸说,他在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的炼狱篇第6节中看到,在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贵族们玩一种游戏:三个人每人掷一次骰子,猜点数和是多少?当时他们都认为出现9,10,11,12这4个数的可能性一样,都是最大的。我们三人就从这4个数中各选一个吧。同学们你们认为这4个数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为什么?(分小组进行讨论)
9=1+2+6=1+3+5=1+4+4=2+2+5=2+3+4=3+3+3;10=1+3+6=1+4+5=2+2+6=2+3+5=2+4+4=3+3+4 11=1+4+6=1+5+5=2+3+6=2+4+5=3+3+5=3+4+4 12=1+5+6=2+4+6=2+5+5=3+3+6=3+4+5=4+4+4 强调:1+2+6是6种组合,而不是1种组合。提醒学生注意有序和无序的区别。是7的结果(记为事件B)有6种,因此,所求概率为P(A)经过探究发现只有10与11出现的概率最大且相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按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步骤来做,在判断是否等可能和求某个事件的基本数上多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难点。)
及时表扬答对的学生,因为这个问题整整过了三个世纪,才被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解决。后来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著作《分析概率论》中,把伽利略的这个解答作为概率的一个基本原理来引用。(适当的渗透一些数学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可以激发学生课后去进一步的探究前辈们是如何从不考虑顺序到想到考虑顺序的)
8、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回想一下有什么收获?
1、基本事件和等可能性事件的定义。
2、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1)、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2)、每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判断本试验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m。(4)计算P(A)=m/n。
(老师)其实,概率论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好它可以更好的为生活服务,因为概率论在天气的预测,保险行业,信息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希望同学们学好概率。
9、课后作业:
1、P1
41习题11.1
2,3,5
2、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为桂林微笑堂设计一个十一国庆商场促销的摸奖活动方案。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说明
一、概念及其解析
1、概念
(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2)等可能性事件: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的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这个事件叫做等可能性事件。
(3)等可能事件性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
1能性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n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card(A)的概率:P(A)。基本事件总数ncard(I)
2、概念解析
(1)核心内容: 概括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概念和构建等可能性事件模型。
(2)思想方法: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通过举特例概括等可能性事件和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概念;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抛掷一个均匀骰子两次到抛掷一个骰子三次;对称的数学思想——通过图表观察出对称的规律。
3、古典概型的地位和作用
古典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当研究这种概型时,频率的稳定性容易得到验证,从而概率的稳定值与理论上算出的概率值的一致性容易得到验证,从而概率值的存在性易于被学生理解。(2)有利于计算事件的概率。在古典概型范围内研究问题,避免了进行重复试验。
(3)这种概型的实际应用较广,因而学习这种概型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运用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 概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引入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小 组讨论后可以将一些生活问题构建成一个等可能性事件模型,学生的构建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归纳定义时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解题时运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通过枚举法、数状图法、图表法、排列组合等方法来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个 更深刻的理解。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感受到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 的意识和能力。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 的辩证思想,了解部分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认识基础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并对等可能性事件及其概率的求法有直观的了解;掌握了排列组合的运算,经历了用排列组合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认知分析:
(1)通过定义基本事件和等可能性事件,给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让学生对概率的认识从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理解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原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利用大量重复试验确定概率到用等可能性事件确定概率,是建立古典概型的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对随机现象的研究最终转化为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3)引导学生逐步脱离“数阵”、“树型图”等繁琐的计数工具,走向更具概括性和抽象性的计数原理,感受概率中的逻辑推理。
3.可能学习障碍分析:
(1)让学生构建等可能性事件概率模型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如何确定基本事件并验证所确定的基本事件是否满足等可能性事件概率模型,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对概率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感性和定性认识的水平,因此之前学生对许多问题是借助于已有的经验进行直观判断而不是进行理性判断。因此,教学中学生还不善于应用已经学过的概率知识进行定量地分析,往往还习惯于借助经验和直观来解决问题,他们以前对随机现象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仍然根深蒂固。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这节课我采用了启发式探索法。
【关键词】:启发式探索法:开导学生但不和盘托出;引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走。
1、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事件分为哪三类?(让学生对旧知有个再现过程,然后抛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随机事件的概率都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获得”设置悬念)。
(2)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懂得有些特殊的随机事件只需一次试验就可以求得其概率。概括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并学会如何判断是在初中学习古典概型基础上的提升,这一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古典概型的认识和理解上.具体地说,是从操作层面到理论层面的进一步的抽象概括,2、新课讲解
通过不断设问,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及其特点理解得比较清楚后,自然的引出课题。(1)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启发学生概括出等可能性事件和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很多情况都是出在等可能性问题上,所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等可能性事件和非等可能性事件的例子。并且掌握一些判断的方法,为后面建构等可能性事件模型作好铺垫。预计在概括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及其判断等可能性事件的方法上可能要花一些时间。
(2)在巩固练习和例题中均强调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以及如何求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两个关键步骤。预计有部分学生在求结果数时会忽略先判断这事件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3)例题1的设计,一方面是帮助学生从生实际问题背景中逐步建立古典概型的解题模式;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与特征,重点突破“等可能性”这个理解的难点。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完。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设计者、参与者.主持者;老师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随机思想,认识和理解概率的含义—概率是一种度量,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度量.让学生观察图表,得出对称的规律。预计学生在构建等可能性事件模型时要花一些时间。
(4)例题1的拓展设计:看学生能否能在例1的基础上利用类比的思想来建构数学模型,并得出求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常用的方法有树状图法,枚举法,图表法,排列组合法等方法。适当的渗透一些数学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可以激发学生课后去进一步的探究前辈们是如何从不考虑顺序到想到考虑顺序的
3、课堂小结:让学生以回忆收获的方式来完成小结。
4、布置作业:除了必做题以外,还布置了一道开放性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为桂林微笑堂设计一个十一国庆商场促销的摸奖活动方案。让学生体悟:学好概率可以更好的为生活服务。
第四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抛硬币,掷骰子等试验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抛硬币、转转盘、掷骰子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比如:抛硬币,让学生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之间的关系,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难点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着学生理解“如果抛的次数更多些,那么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会更接近1/2。”但在实际上学生感悟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介入图表的显示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接受。从而很轻松的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教学中,让学生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骰子中选择,使学生明白为什么通常买到的骰子都是正方体的。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物。
教材的另一个方面是使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了“改转盘”的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学趣盎然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感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少数几个同学没有积极加入课堂活动,讨论也不太积极,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课后我就给这几个同学查漏补缺,将他们落下的知识尽快补上。其次,课堂纪律有点混乱,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讨论了课堂以外的一些与本节知识无关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第五篇:可能性和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上面两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概率的意义及可能性大小是可确定的(即能计算概率的大小),只要求学生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2、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3、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率的意义及其表示。难点:例2。【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可能性有多大?一个箱子里有3个红球,1个白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小明从中任意摸一球是红球的可能性有多大?(说明: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本节课的落实起到关键作用。)
二、探求新知1.导入概念: 在数学上,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也叫做摸到红球的概率(probability)。概率用英文probability的第一个字母p来表示。P(摸到红球)=(体会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问题:上述问题中所表示出的概率的分子、分母分别代表什么?(用语言概括,老师加以引导,完善)得到概率的意义及计算公式如果求A事件的概率呢?教师板书:P(A)=事件A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说明:从上面具体的例子,将其一般化,理解概率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是解决问题较好的途径之一。)强调: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需分两步走:①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②在总数中数出此事件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说明:体现了问题的可操作性。)2.让学生想一想1)你能写出摸到白球的概率吗?解:P(摸到白球)=2)若把摸球游戏换成4个黄球,那么摸到黄球、白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解:P(摸到黄球)=1,P(摸到白球)=03)你能写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吗?解: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请个别学生起来回答)(说明:把抽象而复杂的概率概念简单化、具体化,再让学生从较低、较具体的层次上理解概率的意义,并学会计算。)让学生猜一猜你能猜出不确定事件A的概率的范围吗?(让个别学生举手猜测,再和学生总结出正确的范围)总结:(三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及表示)①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②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③若A为不确定事件,则0出示例1例1 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转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数的概率是多少?是负数的概率是多少?解 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转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有可能性相同的6种,即1,2,3,4,5,6.是偶数的有3种可能,即2,4,6,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P=3/6=1/2;是正数的有6种可能,即1,2,3,4,5,6,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正数的概率P=6/6=1;是负数的有0种可能,即所有可能的结果都不是负数,所以朝上一面的数是负数的概率P=0/6=0;指导学生列出所有可能结果总数(列表或画树状图)(说明:充分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不只是求出结果。)三.补充营养出示课件(上面有六个供选择的食品,分别是巧克力蛋糕,奶油蛋糕,水果,鸡翅,烤鸭,水煮鱼的图象,点击每个食品,都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的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可以选择自己做答,或请同桌帮助的方式)题目分别是:1.连续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_;2.一个布袋里装有7个白球和3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摸一球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3.阿强在一次抽奖活动中,只抽了一张,就中了一等奖,能不能说这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为百分之百?为什么?4.放学回家后,口渴了,桌子上正好有三杯水,妈妈说其中一杯水中放了糖,问你喝道糖水的概率有多大?5.美伊战争,一位伊拉克士兵准备冲出封锁线,有四条路可走,其中有一条路埋有地雷,这位伊拉克士兵有可能冲出封锁线吗?冲出封锁线的概率为多大呢?6.从你所在的小组任意挑选一名同学参加朗诵活动,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7.从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P(抽到红心)=;P(抽到黑桃)=P(抽到红心3)=;P(抽到5)=。8..有5张数字卡片,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标有1,2,2,3,4。现将它们的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摸到一张卡片,则:p(摸到1号卡片)=p(摸到2号卡片)=p(摸到3号卡片)=p(摸到4号卡片)=p(摸到奇数号卡片)=P(摸到偶数号卡片)=.9.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一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摸到红球)=P(摸到白球)=P(摸到黄球)=。要求学生不仅能讲结果,还需说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及事件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说明:将知识归纳、总结使之体系化,是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四.设计题请同学们来设计:用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1)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1/2。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4。(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讨论后请组代表来说出设计的方案。五.应用,深化例2 一个红、黄两色各占一半的转盘,让转盘自由转动2次,指针2次都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指向红色,另一次指向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解 根据树状图,所有可能性相同的结果数有4种:①黄,黄;②黄,红;③红,黄;④红,红。其中2次指针都指向红色区域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所以指针2次都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P=1/4一次指向红色,另一次指向黄色区域的可能结果只有2种,所以一次指向红色,另一次指向黄色区域的概率P=2/4=1/2第一次转出第二次转出第一次转出第二次转出六.归纳小结:①主要内容;②计算公式中分子、分母的含义;③怎么得到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数。最后送给学生一句话:勤学习,争时间,成功概率就增大。七.布置作业必做:书上作业题A作业本选做:书上作业题B【设计思路】①体现现实性原则:以骰子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了强烈兴趣。②体现过程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③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从骰子特殊事例出发,计算各事件的概率,然后再将分子、分母一般化,从而得到了概率的意义及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