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民俗学史略》教案
《中国民俗学史略》教案
出自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十四章
重难点:理清中国民俗学的历史脉络,明晰民俗学在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不同的思想观念、主要派别和代表作品。
全面、精准地理解中国民俗学的大致发展历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俗学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在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第一节 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
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
(一)孔子的民俗观 历史介入民俗:“志古之道,居今之俗” 教化民众:“民教俗补”
(二)荀子的民俗观
民俗的道德标准 民俗的社会标记
赞同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三)老庄的民俗观
“无知无欲”、保存自然人性 “天籁说”的源头
二、汉魏民俗编著的出现与评注
代表——司马迁、王充、郭璞、宗懔
(一)司马迁的民俗观
观点——历史不等同于民俗 做法——收集民间传说 代表作品——《世家》、《货殖列传》、《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 基本方法——以史别俗、采俗补史
(二)王充的民俗观
《论衡》——评论民俗知识的性质,肯定汉代文化的进步
(三)郭璞的民俗观
《山海经注》
(四)宗懔的民俗观
《荆楚岁时记》,农事习俗
三、唐宋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与都市民俗记录的开端
(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官修民间文艺图书的出现、帝都民俗中心的发现。
(二)农政民俗思想的社会地位及学术影响
唐代——“勤农”、“政绩” 宋代——农学观与儒学密切联系
(三)官方类书与文人著作对民间文艺史料的辑存与谈论
著名的官方类书:《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文人著作:《酉阳杂爼》、《夷坚志》、《教坊记》、《碧鸡漫志》
(四)都市文化范围的确立和都市民俗记录
范围:帝都民俗 著作:《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 称谓:“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
四、元明清民俗文艺的发展与补正民俗文献的工作
(一)背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的融合、正统文化与中下层文化的融合
(二)方志笔记的民俗眼光及成果
《河南通志》“夙儒明贤”、承下化下的乡绅眼光
(三)明清学者的通俗文艺观
《粤风》
(四)语言民俗的形成及其资料的归纳
顾雪亭《土风录》、钱大昕《恒言录》、郝懿《证俗文》
第二节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历史意义
(一)启蒙民俗思潮的特点
(二)产生 1.革命派:“民俗武器论”
代表:黄遵宪
观点:民族民俗是思想启蒙利器 2.改良派:“民俗工具论”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观点:民俗作为工具可以“开民智” 3.历史意义
推动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加速中国传播媒体转变
二、近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
接近革命的武器——仿作民谣俗歌 1.革命童谣与弹词
童谣:张炳麟《逐满歌》 弹词:秋瑾《精卫石》、陈天华《猛回头》 2.文人竹枝词
夔州地方民歌《竹枝词》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3.全国风俗志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第三节 现代民俗学史
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
一、北大时期(1918-1926)
地点:北京大学会社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刊物:《歌谣》周刊
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二、中大时期(1926-1930)
地点:中山大学
会社: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刊物:《民间文艺》周刊(《民俗》)
民俗学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 标志: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
三、杭州时期(1930-1937)
地点:杭州
会社:中国民俗学会 刊物:《民俗月刊》
四、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与延安的民间文艺新传统
国统区:彝族民间叙事诗《阿细的先基》 共产党统治区:《民间故事》、《陕北民歌选》、《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
第二篇:中国民俗学论文
当土节遇上洋节时
——“中国传统文化”PK“洋节”
【摘要】洋节的席卷而至,中国传统节日能否抵挡住洋节如此巨大的力量,在角逐中胜出?这个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被提起。洋节的魅力何在,中国传统节日该如何得到更好地弘扬,保住国内市场,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洋节,文化,传承,弘扬
【正文】
前些日子,看到微博上疯狂转发的一个帖子,十二个月有十二个情人节,什么白色、黑色、银色等各种各样的情人节,却也得到中国人的推崇,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洋节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所重视和喜爱,其程度也不亚于中国策传统节日。
洋节占据中国市场,得到各方人士的热烈探讨,而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措施,从2007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正式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期,可见,政府对于传统中国节日的弘扬和传承的重视程度。本人觉得,也许年轻人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视或者说是推崇洋节,而只是由于年轻人喜爱热闹、玩耍,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借着节日的喜庆或者闲暇,拉上一帮朋友,一起娱乐罢了。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乐于享受洋节,其中的原因,确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洋节的魅力所在,也许值得我们借鉴,用于更好地丰富和弘扬我们中国传统节日。
一、“洋节”受喜爱甚至热捧的主要原因
1、文化的改变往往离不开政治或者说综合国力的影响。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真正有机会“走出去,引进来”,由此使得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也好,容纳也罢,更多的外来文化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多元化与我们的兼收并蓄使得西方“洋节”越来越被国人熟知和庆祝。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刚懂事的小孩,都知道情人节的浪漫,圣诞节的盛大,反而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关于它们的传说却渐渐被遗忘。
2、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中国年轻人的注意。奉承着“民以食为天”的信仰,“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围绕着一个„吃‟字。”这句话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最精辟的概括。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可是却也改变不了从初一吃到初八上班的宿命。虽然洋节也离不开吃,但是也绝不是在红酒和西餐中度过。看看洋节的各种形式: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圣诞老人送礼物,万圣节的南瓜灯和扮鬼怪等等,形式的多种多样,确实是中国土节所望尘莫及。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3、市场经济下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为了追逐经济上的利益,某些商家和媒体大肆宣扬所谓的各种各样的“洋节”,以求攫取利润。众所周知,节日所带来的商机是巨大的,商家和媒体在大肆宣扬的基础上,增加了“洋节”的知名度,抓住消费者从众心理,扩大“洋节”的影响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取得极大的经济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也使得“洋节”在中国市场得到了一定的份额。
4、变态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有些人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片面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时尚,从而追随甚至热捧,以过洋节为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种各样文化的冲击,假如文化价值观不够坚定,那么就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的年轻人,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就更容易受影响,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他们心里,可能并不认为洋节有多么的有吸引力,但是就是崇洋心理在作祟,认为过洋节就是一种时尚,没有过洋节就是与国际脱轨之类贻笑大方的借口和理由。
5、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不够,继承和弘扬的意识欠缺。好端端地,端午节成了韩国的传统节日,他们甚至说李白是韩国人。听起来,很可笑,却也很可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无需置疑的,可是,就是由于这种自古以来的优越感,在现代中,也吃了很多亏。文化的优越感,导致在传统节日的宣传不是很重视,觉得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会自然而然地被继承和弘扬,事实却非如此。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冲击,洋节的旗号越来越响,中国确实该好好宣
传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不至于被遗忘或遗失了。
二、中国传统节日该如何得到更好地弘扬
其实想想,洋节并不可怕,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节日互为交融未必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从洋节那里吸收更多适合并且能够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同样适用的优点,将具有传承意义的节日重视起来,加以继承,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首先,中国应该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大对于中秋节、元宵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以及由来文化的宣传,如中秋节的嫦娥追月、玉兔捣药、吴刚砍树,元宵的赏花灯,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等等传说或者故事,通过对这些具有神奇色彩的因素的宣传,能够增强中国传统节日在民众心中的认同度和熟悉度,特别是年轻人们,对于这种比较不平凡的食物总是记得更加牢固。通过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使得群众能够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在各种洋节的冲击中仍然能够屹立不倒、永葆魅力。
其次,中国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形式的多样性,而不仅仅局限于饮食文化。面对形式多样的洋节,虽然我们不必要去效仿,但是却也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确实,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中国自古以来推崇“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几乎每个节日都离不开食物,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来。对于中老年人,可能觉得节日有食物的陪伴是挺好的一件事,可是对于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的年轻人,吃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的,丰富多彩是他们的追求,形式太过单调只能落得被他们淘汰的后果。其实,细细想来,古代庆祝中国各个传统节日形式并不单调,并非只有所谓的饮食文化而已。春节的放鞭炮、贴春联、守旧岁、拜年,元宵的赏花灯,端午的赛龙舟,诸如此类的除吃之外的庆祝节日的形式,更值得我们去弘扬和发展、宣传。怎样使得节日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新意的观念,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思考和真正着手去改变的问题,只有这样,推陈出新,才能不至于被淘汰。
然后,应该加强年轻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使他们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培养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我们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能在世界文化浪潮中,仍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避免崇洋媚外思想的滋生,以过传统节日为荣,从而形成良好的传统节日氛围;
最后,媒体和商家不应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应该在宣传和推广我国传统节日上做文章,同样能够在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同时拉动消费,增加卖点。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乃至民族文化才能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发扬光大。
当土节遇上洋节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轴心思想,没有自己应该坚守的文化价值观,像风一样“随遇而安”。发现洋节的亮点,运用于弘扬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能够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走向世界,面向未来,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法学院09级三班 胡晓真
20091201011
第三篇: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它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本书在资料上搜罗丰富,采辑审慎,分析了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赅,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据相关资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篇,是鲁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讲稿,可以看作《中国小说史略》的提要。
在此书序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小说自来无史。有的,那么一定也是先在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中看到的,然后才在中国人所作书中看到,外国人所作的中国文学史最早有1901年英国出版的翟理斯的,1902年莱比锡出版的德国葛鲁贝的,而中国人最早却是1904年出版的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同一年还有黄摩西撰同名的书,明显都在外国人之后。然而数量都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因此小说史仍然不详细。我想,这也许便是鲁迅先生作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吧!
而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成书过程极其艰辛,其书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对从事小说史的中外研究者而言,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从目录看来,整本书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从史家对于小说的著录及论述,到神话与传说,到六朝、唐、宋元明清,最后便是清末的谴责小说。
第二篇讲的是神话与传说,其中提到“街谈巷语”来自于民间,本来就不是某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探究它的根本,还是在于神话与传说。接着又说到神话不特别是宗教的萌芽,但确实是文章的渊源。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蛟龙而孕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全部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神话与传说在第二篇中一一被提到。文中一带而过的鲁迅先生在注解中都有详细解释,而讲得稍稍精细点的更是令我入了迷,欲罢不能。唯一觉得可惜的地方便是中国的神话仅存零星,文中有提到两个原因:一是华土之民重实际而黜玄想,不能搜集古传以成大作;二是孔子提倡实用为教,不信鬼神,后神话便没有发扬光大,实为可惜。而我觉得,虽然神话与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他们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神话与传说作为代代相传的故事,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
一提到明之神魔小说,大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根据鲁迅先生所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神魔小说的作品风格是想象力丰富,多言怪力乱神,更深的是影射世情之意,而恰恰“神魔小说”这一概念就是鲁迅先生首次提出的。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离奇,因为历来三教之争都未解决,所以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混杂,既有世俗欲念乃至某种反传统精神在幻想形态中的表现,也包含着许多夸饰宗教、宣扬因果报应的成分。所以我觉得每个时代出现的新的小说题材及内容都是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性质中,它们出现得理所当然,这时你再去体味这些小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我还深深记得明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四本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就是都暴露和讽刺了清代官场的腐败,到处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而正是因为这种丑恶现象,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才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而“谴责小说”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到了这四本书,并且每讲到一本书都会引用这本书中的一个例子,像《官场现形记》中,贾大少爷连问三个官员关于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他们都表达了多碰头少说话之意,直到最后一位小军机才把仪注说清。说也有趣儿,第一位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便连连回答“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而第二位黄大军机也只说华中堂阅历深,老成人之见是一点儿不错的。到第三位徐大军机更有趣儿,他两耳重听,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所以,官场上尽是这些官员,又如何能够政治清明,廉洁清正?鲁迅先生在文中引用的简单例子却是整本书内涵的缩影,高,实在是高!
我觉得《中国小说史略》首先内涵丰富、校正严谨。鲁迅先生从各处搜集资料汇编成《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书,它们为《中国小说史略》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材料。而在搜集过程中,作者逐篇分辨真伪、考证源流,足以见作者用心程度之深。其次,这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它描画出了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由于作者能够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在当时社会各种条件下进行考察,所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最后,它分析分析精辟、评断允当,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让人尤为深刻。另外,辨别区分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异同,自鲁迅首创,至今仍沿袭其名。
鲁迅先生的这本《中国小说史略》正文内容并不是很多,有些篇章后面的注释都比正文要多,但这些注解又不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因为它们很多都是对正文中精简语言的具体扩展。所以说正文和注解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是两者的结合才促成了整本中国史的成功。这本学术著作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但阅读起来却并不困难。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从一开始的有些不耐烦到后来逐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写作的谋篇布局与丰富内涵。
这本著作其实大大地拓宽了我的眼界,本就爱看小说的我在看完这本著作后,对这一类书是充满了兴趣,我想我还会多读一些这类书的。鲁迅先生的写作功底深深地令我折服,他对这本书付出的精力和精神都让我赞叹不已,也值得我们当今的大学生去学习!
第四篇:中国民俗学论文
安康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专 业
英语
论文题目 陕西省陕北的地方民俗性特征
学生姓名
张玉洁
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
班
级
学
号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要
经过对中国民俗学课程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到了汇报学习成果的阶段。本文以陕西省陕北为例论述民俗的地方性特征。民众的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但本文主要从关中婚俗、陕北男女结婚的讲究、陕南工艺三方面进行论述。才疏学浅,加之文章篇幅限制,本文论述内容可能较为浅显,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陕西,民俗,地方性
目录
一、引言......................................................................................................3
二、关中婚俗......................................................................................................3、4
三、陕北男女结婚的讲究............................................................4、5、6
(一)陕北迎新娘.............................................................................................4、5
(二)戏姐夫.............................................................................................5、6
四、陕南工艺............................................................6、7、8
(一)亮针线.............................................................................................6、7
(二)认大小.............................................................................................8
一、引言
这个学期的公选课,我选择了学习中国民俗学的课程。一学期的学习,虽然时间不多,很多东西只能有所涉猎,并不能深入了解,但我仍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是民俗这一个小小的板块就囊括了许许多多的内容。
民俗有其传承性,也有其创新性。不同时代有各自的风俗,不同地区也有不一样的习惯。我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广州人,自然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极大的热爱。因此选择了以广州为例来论述民俗的地方性特征。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婚丧嫁娶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在各个地方举行的仪式与方式都不同,在寒假中亲戚里面有个哥哥在大年初六结婚,一直以来我对结婚所有的习俗都只是看热闹,这次却身在其中帮忙,才发现里面有很多文化讲究,而且陕西的婚嫁也分着很多不同的方式习俗。
二、关中婚俗
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娃娃亲特别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了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一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订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斤,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散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车到达男家时,先放炮杖,后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散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朋友.拜完一堂即开午扳,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福贵双全,永远吉祥.”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了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
三、陕北男女结婚的讲究
(一)、陕北迎新娘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的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庄里,村里人十分高兴,安排食宿.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里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陪多少人送亲.迎亲队伍中,婆姨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6、7岁男娃),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魍魉鬼怪的拦截.一声炮响,新郎所在的村庄霎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畔上来迎接.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唢呐,十几分钟不换气.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洞房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红布,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时窑后便宣布拜天地.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拜公婆福寿长,钱财万贵有牛羊......”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上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硫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的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跑.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铰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二)、戏姐夫
结婚三日,新娘携新郎回门。新郎最怕的是小姨子戏姐夫。新郎刚一进家门,眼尖手快的小姨子,趁姐夫不防之际,将锅底黑抹姐夫一脸,意为新娘到男方家受了气,回门非得偿还不可。当然,这是一种戏虐.回门姐夫须得在岳父家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为了考察新郎心眼多不多,小姨子做回门饺子,盛情招待姐夫,回门饺子里分别包着花椒、辣面、冰豆、干草节。老实一点的挟着就吃,往往会受捉弄.“丈母娘疼女婿”,会出来解围,用另一碗换下来,小姨子子可开心哩!
四、陕南工艺
(一)、陕南亮针线
亮针线“是指新娘结婚后第二天,在堂屋展出陪嫁的刺绣,缝纫等针线活,让人们观赏、评论.针线活一般有绣花枕头,扎花袜垫,信岔,绣鞋等.亮针线后接着是认大小,行拜礼.执事者把叔伯兄弟,妯娌亲戚,按名单排列亲疏长幼次序,一一唤到堂屋相认.执事者一边介绍、一边端盘收礼,新娘叫声叔、伯、舅、然后送其一件针线礼品,受礼者马上往盘子里放一红色(内装礼钱),由执事者唱明钱数,交给新娘.这一仪式其实质是该家族承认新娘已成为其新的成员。不同的文化习俗都会带给人们不一样喜庆心情!
说到陕西有很多”怪“里面,有很多人喜欢戏曲,陕西一怪就是秦腔,在陕西的皮影里面当然也不会少,玩出皮影的灵巧,唱出秦腔的恢宏。
皮影戏的历史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有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了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皮影戏也可以说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沾。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六“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人物的长须长发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
皮影工艺即皮雕工艺。关中的皮雕工艺主要是为皮影戏制作人物和道具等等。明清时礼泉北屯镇制作的灰皮最好,既讲究选皮、制皮、彩绘,又讲究工具和刀法。以关中华县、华阴、礼泉、兴平、武功等地从事皮雕工艺的人为最多。皮影戏在华县一带主要用来唱碗碗腔。华阴皮影雕刻刀工精细,线条分明,色彩艳丽,大凡所刻划的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才子书房、军营帅帐、桌椅门窗、花木奇石、威武战将、农妇乡民无不形神毕肖。
(二)、陕南认大小
流行于户县、千阳等地的灯碗腔。灯碗腔,也叫”油灯碗“"灯盏腔”“灯盏头”等,因为在伴奏中用铁棒敲打灯碗而得名。长期以来,灯碗腔运用皮影形式进行演出,颇受人们喜爱。灯碗腔有其鲜明的特色:灯碗腔以皮影戏形式演出为主,白天演木偶,唱秦腔;晚上演皮影,唱灯碗腔。一套人员两种形式,兼演两种剧种。灯碗腔的皮影比较小,只有7寸高,刻得十分精致,着色也比较讲究,戏箱齐全丰富,除常用的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各种年龄、各种服饰的人物利道具外,还有风云雷电、花草山水等景物,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动物。逢年过节,可表演各种舞蹈、社火、芯子等,使皮影的表演艺术更为丰富多彩。灯碗腔有一两把唢呐用来演奏曲牌,用于点将、迎宾、摆宴、祭奠等。其唱腔分慢板、二
六、代板、垫板、滚板(苦音)等,如慢板义分为苦音慢板、花音慢板、阴司慢板、道情慢板,代板分为苦音代板、花音代板、慢代板等。灯碗腔音乐还包含着多种剧中的声腔冈素,如过门为二六板,唱腔保留着弦板腔和道情的旋律特点,代板、垫板、滚板又较多地保留着秦腔的特点,灯碗腔的杂曲如《莲花落》以及丑角唱腔则又保留着眉户的唱腔因素。灯碗腔的唱腔被称作“四不像”,是关中许多种戏曲音乐的兼收并蓄。
关于陕西的风俗文化就先介绍到这里,浓郁的朴实气息吸引着你来亲身体验,在其中会让你更加喜爱陕西,爱上这一片黄土地。
《陕南民俗学》论文
第五篇:民俗学
姓名:李金河院系班:哲史院10级哲学1班
家乡的民俗学
我来自河南泌阳羊册。谈起民俗学,对于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也只能从我理解的层面来谈一下心中的民俗学。
在我的心中,家乡是宁静的,温馨的。民风是淳朴的,和谐的。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交流频繁,大家抱着坦诚之心对待彼此。相对于城市化利益熏心的丑陋状况,至少我觉得生活在这里倍感幸福和欣慰。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都是其表现形式。
是的,提到民俗学,我想谈一下我们的春节。那一段时间,大多数家庭齐聚一堂,一起回顾自己在这一年来的辛苦历程。向父母倾诉生活和学习的烦恼,倾听父母内心最真的心声。那个时候,才知道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那一段时间并不闲,而且相当忙。忙着置办年货,忙着走亲访友。还记得,在大年二十三的时候(我们叫小年),家里忙着自己炕烧饼,以备过年吃,要是哪一年没有了,倒觉得十分不习惯。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习俗,北方的我们更是如此,而且我们总是置办好多,大年三
十、初
一、初二一直到十五早上我们更多的是吃饺子,在这之前要先象征性的敬一下祖先。传统的二十八,我们一起贴门画,贴对联,我们俗称“贴花花”,每次都是我自己将对联割开,分组,整理然后和大家一起将它们贴上,一下子过年的氛围就倍增了好多。大门上的两个门神真的像守卫使者看守着家,带来和平、安谧、平安。一个“福”字倒映了多少人的企盼,合家幸福,平安健康,折射出人们对生活最真意义的诠释。倘若离开健康,倘若离开平安,倘若离开幸福,再多的物质财富又有何用。大年初一,在我们那里,什么也不能干,不能学习,不能工作,只能玩,其实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这一天尽情地Happy。早上我们一般向爷爷奶奶端饺子或是做好的鸡蛋茶,以表示子女对长辈的孝敬。在我们那里,初三走亲访友真正的开始了,你来我家,我去你家,就这样一代代维系着亲情和友情。随之,元宵节也就来临了。我们那里有花灯展,有戏会,有烟花表演,有猜谜会,丰富多彩,一一场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你还可以欣赏文化的魅力,心灵一次次碰撞。所以生活在这里,我真的感觉很幸福,很快乐。
泌阳——我们的家乡,古称比阳。自西汉初年设县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比阳县更名为泌阳县至今。悠久的历史,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如中国无神论的先驱、南北朝时期的范缜;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红军游击队大队长陈香斋;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台北师范大学教授吕佛庭以巨幅画作《长江万里图》、《黄河万里图》享誉海内外。
泌阳——我们的家乡。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泌阳栽培的香菇被誉为世界珍品,“菇皇”牌花菇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被评为国际金奖。泌阳发明的“代料香菇立体小棚大袋栽培技术”被专家学者定为“泌阳模式”,称之为香菇生产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香菇生产已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从业人员35万多人。年栽培代料香菇6000万袋,年产干鲜菇品2.5万吨,产值达7亿元。1998年全国香菇专业会议和1999年全国食用菌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大会在泌阳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2002年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泌阳国际香菇技术与营销研讨会。在“一品为主,多品发展”的思路指导下,目前黑木耳、双孢菇、白灵菇、巴西菇等菌类生产也得到长足发展。
泌阳——我们的家乡,已形成“三山两园一水一圣地”的旅游格局。“三山”,即铜山、盘古山、白云山。铜山以其秀、怪、奇、险而闻名,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每年三月三庙会,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前来寻根拜祖的人数多达30万人;白云山高大巍峨,怪石参差,龙泉缠腰,白云护顶,吸引着众多游人。“两园”,即白云山森林公园和铜山湖森林公园,铜山森林公园已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水”,即铜山湖,水面1.3万亩,湖中有岛,岛湖相连,天水一色,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是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地方。“一圣地”,即焦竹园革命纪念地,是鄂豫边区委最早所在地。这些景区目前已开发出假日游、休闲游、疗养游和会议、集训等项目,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泌阳——我们的家乡,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中华盘古文化的发祥地泌阳县,正举全力弘扬盘古文化,全面推进盘古文化的研究、抢救和开发、保护工程。12月7日,泌阳县盘古圣地的保护开发工程再传喜讯:在盘古山下,投资上千万元的盘古圣地生态园开工建设。盘古文化是中华本土滋生的史前文化,是中原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较深的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内涵,又具有较高的政治研究、经济研究、文化研究、社会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泌阳县地处中原文化发祥地的腹心地带,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盘古文化底蕴。
泌阳——我们的家乡,有一座山峰名曰“盘古山”。据考证,从汉代这里就有盘古祠,周围数百里群众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在盘古山祭祀盘古爷。并在盘古山下举行盛大的盘古庙会,按史书典籍记载,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除盘古庙以外,在山周围31.5平方公里内,还广泛分布着与盘古有关的盘古墓、八子山、盘古磨、磨山、石狮子、石箱子、盘古井、百神庙等,构成一套完整的盘古文化系列神话故事。因此,这里文化内涵丰富,盘古神话博大精深,知名度高,旅游价值大。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有关我们家乡盘古文化的发展。
2004年6月24日,新华网《全国首家盘古文化研究会在河南桐柏成立》一文 称,盘古开天辟地,血为淮河。桐柏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盘古磨、盘古庙、盘古祠、盘古斧等许多盘古文化遗址随处皆是。盘古文化源远流长,因此称桐柏是盘古的故乡。
2004年12月28日,桐柏县向河南民协和国家民协申报桐柏县为“中国盘古神话根源地——盘古之乡”的请示,文件中阐明申报条件和标准有五条,神话学界普遍认同的判断神话根源地的“五把尺子”,即图腾标准、地理标准、敬祖标准,民俗标准和活化石标准。称桐柏县均符合上述五条标准。同时桐柏长期有一
支盘古文化研究的专业队伍。形成了以马卉欣、高瑞远等同志为代表的30余人专业队伍,还有丰硕盘古文化研究成果,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河南桐柏神话传说卷》、《盘古之神》、《盘古学启论暨人类早期史纲》、《万代盘古论》、《桐柏山盘古神话集》等书籍。
2005年2月泌阳县人民政府根据盘古山盘古神话的历史遗迹、盘古神话、盘古庙、盘古庙会、盘古民俗等风景名胜资源,经过考古、民俗、神话、历史、旅游、古建筑、园林、宗教等专家学者多学科的考察论证,依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认为符合县级风景名胜区标准。县政府批准盘古山为县级风景名胜区。
2005年5月13日,中国新闻网河南频道《盘古文化列入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一文称,泌阳县盘古文化研究已列入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并与“河洛文化”一起纳入鄂、豫、鲁三省地域文化抢救项目之一。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泌阳盘古山上已建盘古庙,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平时香火不断,每逢农历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地处中原文化发源腹地的泌阳盘古山,具有丰富的盘古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民俗和所处的地域和环境息息相关,我家乡的民俗也是从生活的原型中总结或者本身就约定俗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我自己的感受和真情的流露,还有一部分是摘录的认为有关的信息,只希望老师看后了解一点我们那里的民俗。只想着,有好些渐行渐远的民俗能够在特定的时期保持其原有本真的东西,有好多民俗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它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气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