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中枢镇桃笑小学
刘丽芬
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将具有生活背景的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导入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次导入。例:
1、《平行线》的导入:
(新课标小学数学第七册)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的现象。如:黑板的上下或左右两条边,书桌、课本、门相对的两条边,他们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谁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呢?
生:(略)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条直线的这种位置关系——平行线。
2、《有余数的除法》:
(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四册)
师:同学们,我们一只手有几个手指?5个手指的名称各是什么?
(师依次做手势,生说指名)
师:好,5个手指,1、2、3、4、5,注意了,老师要数6了,再从大拇指数起,6、7、8、9、10„„
(师生同数,做手势)
师:按照这种方法数手指,只要你说出任意一个数,老师就能告诉你,你数到那个手指了,谁来试一试?
生说师答,师生一起验证。(略)
师:老师有个窍门,知道了这个窍门,你也能又快又准地猜出来。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个窍门教给你们。我们一起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例题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只是把课本上的例题照本宣科讲解,而应选取现实生活中与之相符的一些典型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例:
1、在《旅游费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例题:
A、石林一日游
大人每位180元
小孩每位100元 B、石林一日游
团体5人以上(含5 人)每位140元 周阿姨家:6个大人,1个孩子 王叔叔家:3个大人,4个孩子 请一、二组的同学帮周阿姨想一想,她们家怎样买票最划算?
三、四组的同学给王叔叔出出主意,他们家怎样买票最省钱?
2、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出示的例题是: 车棚里有三轮车和自行车共14辆,数数轮子共34个。你能求出车棚里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各多少辆吗?
3、在教学《近似数的求法》后,我又让学生计算以下两道题:
(1)、爸爸去碾米,共碾了160千克,如果每个袋子装53千克,共要几个袋子才够装?
(2)、做一套衣服要用布2.2米,现有57米布,能做多少套衣服?
三、作业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挖掘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法。作业的布置不在多而在精。作业的设计要让学生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思维。同时,对教材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旅游费用》后,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泸西青年旅行社推出“阿庐古洞全洞游”,两种购票优惠方案:
A、大人每位80元,孩子半价; B、团体5人以上(含5 人)每位60元 小华家:4个大人2个孩子 小红家:2个大人4个小孩 每家怎样买票最省钱? 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尝试解决下题:火柴盒的长5cm,宽4cm,高1cm,做这样1000个火柴盒需要多少纸板?(外壳大小约等于内盒)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吃透教材,了解并掌握学生情况,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能挖掘到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第二篇:挖掘错题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范文
挖掘错题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错题必然出现在教学反馈中,它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所存在的缺陷。师生都要充分挖掘错题资源,提高学生的“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的效率。这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错题错误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题目,做错的学生比较多;有些题目,学生已经做过可仍然做错。这时候教师可能会埋怨,学生也可能会懊恼不已。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学生做错题目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面对错题,从错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避免今后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学生找出错题,分析并解决错题所反映的问题,这对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解题技能大有益处。
一、重视错题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人只有发现错误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但对很多学生来讲,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错题不多,他们往往因为错题少或错误原因简单而忽视了错题。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我会做的啊,只不过这次是因为粗心才错的,下次注意就行了。”结果,他下次还会因为“粗心”而做错题目。随着错误积累得越多,学生的学习阻力越来越大,严重的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
(一)错题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
学生做错题,可能是由好几个错误原因导致的。错题就像放在太阳光下的多棱镜,能折射出学生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一个错误就是一个盲点,扫除盲点,完善知识结构,这是学习的根本。
(二)错题折射出学生错误的态度和不良的解题习惯。
不少学生发现有的题目不难,只是因为自己“粗心”而做错。所以不以为然。结果导致以后还是因为“粗心”而做错题目,这种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对待错题的态度,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的解题习惯。例如“审题不清”、“张冠李戴”、“下笔潦草”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必须正确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认真严谨的分析、解决错误。同时吸取教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是学习的关键。
(三)错题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不当。
个别错题可能是个别学生的错误导致的,而如果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做错同一道题或同一类题型的话,这就是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了。教师在重点难点上是否把握准确,语言是否精练、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效果。如果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就会导致学生考试和练习中错题的出现。
二、学生建立错题本
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有调查者研究发现,多数同学答卷中所出现的错误,有70%是错误的重犯。而且有80%以上的学生不会利用平时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题来改进自己的学习,同一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实践证明,建立错题本是让学生避免让错误重蹈覆辙、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
但是建立错题本绝不能形成“形式主义”和“任务观点”,要着实发挥错题本的功能,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理智看待错题,戒骄戒躁。
不少学生试卷发下来,只关心分数。考得好的学生,兴高采烈,有些学生都无法定下心来研究错题,查找原因,甚至认为“自己粗心,下次注意”,敷衍了事。他们可能没想到,某个问题在这份试卷所占分数可能少。但也许下一份试卷导致更大的错误呢?而那些考得不好的同学,灰心丧气,对自己不抱希望,把卷子塞到某个地方,眼不见为净,这样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错误越积越多,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最终早成恶性循环,情况就大为不妙了。所以,学生面对自己的错题,要把握好两条原则:
1、勇敢面对错题,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
2、及时订正错题,对待每一个错题都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避免遗漏。
(二)认真反思错误,归纳整理
面对错题,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而且要有有效的方法。在反思错题的同时,要整理出以下两点:
1、明确错题考点,找出知识盲点。
每道错题中的知识点或方法就是考点。明确错题的考点,可以锻炼学生审题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也是解题和纠错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要找出错题的错因,明确知识盲点,做到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选出纠错重点,列出注意点。
学生在分析错题,反思错误的时候。可以把错误归纳整理,把它们分为:审题错误、知识性错误,思维方法性错误、运算错误等几部分。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学生还要针对自己的错误切实提出几项注意点,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三)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错题不仅要及时订正,而且要定时浏览。首先是因为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缘故要防止学生遗忘。其次在刚开始整理错题的时候,错题的数量少而不够全面。久而久之,随着错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经过定期浏览和复习,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找出共性问题,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方式。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当学生今后在看到同一类型的试题时,他可能就会联想起以前的错题,及时搜寻正确的解题方向。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了。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错题资源
错题就像一扇窗,通过它,教师可以看见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批阅。如果同一题做错的学生比较少,说明教学比较成功;若是同一题做错的学生比较多,则说明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问题。通过错题。教师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错题中”获取有效教学信息,“从错题中”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与技能,再“回到错题中”帮助学生学会解同一类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错题,做到以下三点:
(一)分析错因,把握学情
每次考试和练习结束。教师要及时将错题收集整理,统计每题的得分率,重点关注得分率比较低的题目。通过自己反思和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他们的解题思路,最后得出错因,便于今后及时有效的教学。
(二)引导纠错,对症下药
针对不同类型的错因,教师引导学生纠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题型,因为错因比较直接、简单,教师可以点到即止,适当的提醒即可;对于推理、解答的错题类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基本知识点,其次要理清逻辑关系,循循善诱,语言要精炼,思路要清晰,不能一讲到底,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对于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题,例如“粗心”、“审题不清”等,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感悟,让他们感觉到“太不应该了”、“太可惜了”。总之,指导学生纠错的时候,忌讳教师把正确答案和解答过程从头到尾讲一遍,而是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靠他们自己订正错题,收获感悟。
(三)变式训练,触类旁通
只练不讲,知识是盲目的;只讲不练,知识是空洞的。教师针对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进行重点训练。效果是良好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但是,训练要避免题海战术,要提高效率。教师可以将错题进行原题再练、重组再练、变式再练,在精练上下功夫,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改编错题,还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日教学相长。”两千年前《札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充满着生命力。所以在当今教学中,教师仍要充分挖掘错题资源,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反思教学过程,最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挖掘课程资源 提高课堂含金量
贵峁完小
李绘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为此,我结合新课程教学探讨一下如何挖掘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学校及学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运用生活资源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给了教师自己开发、创造教学资源的权利。但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蕴含在学生的身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最需要老师去开发、利用和拓展。如一年级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虽然个别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
一、两周就布置学生主动跟父母上市场买东西,观察人民币的面值情况,并试着帮父母算账。有了课前的生活体验,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就水到渠成了。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教材上的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巧用错误资源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
四、捕捉生成资源
学生的个性经历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会为课堂教学带来各种可能。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教师如果能有效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并很好地加以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会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起到促进作用。
第四篇:深入挖掘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深入挖掘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以《伯牙绝弦》为例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周军军
***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课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因琴相识结为至交,俞伯牙善演奏,钟子期会欣赏.后因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这个故事道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更让我们懂得了“知音”的真正含义。本课教学我主要把侧重点放在“体会俞伯牙得知音之喜和失知音之痛,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上面,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资料,确立了三个问题为本课设计导向,即:让学生明白“知音”是什么?伯牙为什么要“绝弦”?我们当下应该要倡导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关键词:伯牙绝弦 知音 价值取向
一、高山流水遇知音。
我们经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宫廷乐师和一个山野樵夫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唱的知音佳话呢?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懂一个问题:知音是什么?学习《伯牙绝弦》文本后我们知道,伯牙与子期只是因为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这样的“偶遇”后才相识的,而后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也只是短暂的心灵相犀,随后一别也就成了诀别。他们第一次见面,就互为“知音”,这与我们对“知音”的理解是有出入的。一般看来,“知音”往往是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之间会有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而伯牙与钟子期只是见了一面,何以成为知音?这就需要从了解这两个人物开始。
首先一个问题是:伯牙是一个怎样的人?伯牙是一位宫廷琴师,学琴道路却是颇不寻常。古书《乐府解题》中记载伯牙学琴的故事,说他师从著名琴家成连,成连善教“移情之法”,伯牙深得齐妙。这里所谓的“移情”,只不过是把抽象的事物寄托与某一物之上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以及思绪罢了。我们知道,音乐艺术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艺术,不可能直接把形象呈现出来,而是以独有的语言来表达,而伯牙就是这样一个善于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主观情绪的人,他要用琴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表达自我的志趣。
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伯牙具有高超的琴艺,他想用自己的琴声来表达内心之志。那么,用什么样的事物来表达心志呢?古人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因为“山”“水”最能代表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因此,当伯牙用“移情”之法表现这两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高尚的人生理想。之前,我们在课堂上看到教师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把花、鸟、雨、雪等事物来代替文中的“高山流水”,说些“绵绵兮若春雨”之类的话。作为一种语言训练,也未尝不可。但倘若从文化的角度看,用这些事物只能贬低伯牙的理想。所以,在练习说话环节,我没有采用这样的语言句式训练,而是以小练笔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你是伯牙,你的心情如何?(体现得知音之喜)写出对子期说的话“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后句让学生补充)”。这一设计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有学生竟仿照文言文句式,写出了“善哉!善哉!吾有子期,此生无憾矣!”这样的句子,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怎样去取舍,才能不偏离文本,是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一个话题。
由此可见,伯牙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他那高山巍峨般的人生理想,要在现实中找到“知音”,尤其是要在宫廷中找到“知音”,真是难上加难。无怪乎要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了。那另一方面,子期又是何许人也?他是一名樵夫,以砍柴为生。当身处宫廷的伯牙与渔樵耕读的子期相遇,那该是别样的一种情景吧。子期也许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整日与山水作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迎面扑来的质朴感,以及他那淡然自若般的生活态度。笔者想,这样的人物,对于伯牙而言,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伯牙可以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的释放的感觉。更何况,钟子期深得伯牙“移情”之法。伯牙之志,钟子期心里很清楚,即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刻的伯牙,心情是激动的,心中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呼喊:这就是他苦苦要寻求的那个知音。所以,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心灵相犀就够了。什么第一次“偶遇”不值得互诉衷肠,他伯牙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懂自己的人。知音是什么?是理解,是对理想的共同认同与守护,是对“彼岸”的共同向往与追求。伯牙与钟子期,他们最配这“知音”二字。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伯牙得遇知音之喜”为教学重点,意在突出知音可遇而不可得,通过多角度分析文化背景,多引导学生诵读,来加深他们对知音文化的理解。
二、破琴绝弦为哪般
子期死后,伯牙为何非得“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这里,还得谈谈古琴特有的知音情结。首先,古琴是一门严肃的音乐艺术,寄托着古人天人合一、征道崇圣的神圣信仰。“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古琴同样还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视古琴为高尚人格的表征,将之作为超越世俗、寄托志向的首选乐器。再次,古琴作为一门高深的听觉艺术,对听者要求是很高的,遇到一个好的知音很难。此时伯牙借琴言志,而钟子期作为一名善听者,恰巧就出现在了伯牙的生命里,听出了伯牙琴声中的“高山流水之志”。“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把两位知音的相遇写的如此精妙,让人拍手称快。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伯牙那激动的神情,以及那无以言表的内心喜悦。这样的场景,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快。有关的文史类文章还记载过这样一个细节:“伯牙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却鼓掌大笑、钟父模糊不懂,这一幕恰巧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就会明白知音的难寻难得、情志的相得相投使得伯牙在痛失子期这个知音后,表现的如此决绝。“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古琴“知音情结”背后蕴含的丰富复杂的琴文化,以及知音可遇不可求的社会现实,那么我们对伯牙摔琴绝弦谢知音的决绝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有些课堂之上,教师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写话。“面对伯牙的痛苦和绝望,你想如何安慰他?将你的想法写下来。”这样的安排在我看来实在是多此一举,因为此时的伯牙痛失知音,他只想找到一种可以宣泄自己内心悲痛的方式。我们应该是尊重伯牙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不是迎上去做所谓的心灵抚慰,否则,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是对千古绝唱的无端解构,对高尚知音的庸俗臆测。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尤其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伯牙的这种举动时,要做的细致,到位。
三、伯牙绝弦复何言
小学语文教材之所以选编《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习得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是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此文不足百字,故事最后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作结。此前,我们对于这节课的处理,只是让学生感受到知音文化就完美了,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吟诵与言语感受上。但如果要从价值引领的角度去考虑,来反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课堂上到底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引领?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如果只是一味地对伯牙“终身不复鼓”的行为大加赞赏,这样的价值引领、“人生示范”对于今天的孩子是否合适?在这里我们要划上一个问号。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站在伯牙的立场上来说话的。站在伯牙这边,他为知音的离去而选择“破琴绝弦”我们理解。问题是,站在当下儿童的立场上来看待伯牙的行为,采用作为一种“学习取向”式的阅读,那么我们今后该如何面对知音?是不是也像伯牙一样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甚至于结束自己的“自然生命”?所以本课的价值引领的复杂性在于,在“知音观”的冲突背后实质上是“音乐本质观”的冲突。在当下的社会里,就科学条件而言,音乐已经可以跨越时空而存在,“知音”的寻觅也已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信息化的时代里,知音寻觅的难度与成本迅速变小了。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音乐接受、艺术接受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本课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是要引导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伯牙的这个行为”,缺失了这个讨论,我们便失却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引领。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设计时的反思。何去何从,怎样取舍,用心去设计,用心去思考,对于文本,对于学生,都将不是坏事。
第五篇: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
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
邢台特殊教育学校
程海莉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脱离了实际。”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的失聪,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薄弱,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是他们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因此,在为听障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把枯燥的数学融于无限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交互体验,就能把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它有关的现实世界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着关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应用。
一、挖掘生活中的活动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新知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联系生活紧密的、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在教学中,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把生活中的计算、应用题编到例题和习题里,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课前每人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模型”,同时搜集生活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上课时让学生把准备的模型和实物拿出来,同桌共同探讨,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了很多知识,原本很难讲的知识,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思路打开了,热情也会很高,学习起来特别轻松。授课时请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在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结合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这节课概念多,内容较为枯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挖掘生活中的境物资源,寻找数学原形
数学本身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聋校数学大多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形”,特别是数学概念。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涵义的需要。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形,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认识“千米”较大的计量单位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物来帮他们建立表象,大多只能凭借课本或老师的描述来想象其大小,并机械的记住它们与较低一级单位的进率。何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境,为其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来帮助他们建立表象呢?经过调查,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了一组信息:特教学校到军需学院、家乐园到大洋百货的距离大约就是
1千米。信息中提到的这些地方、路线都是学生天天行走或比较熟悉的地方,一说起来,脑子里就能马上浮现出路的长短。有了这熟悉的表象支撑,学生就能经常性的用所学知识来估计一段路的长度。又比如在认识了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列举见过的1立方厘米的实物,进一步深化认识,使原有的1立方厘米小方块与生活实物如花生米、手指头等发生实质性的联系,数学教具与生活中的“物”发生了联系,这符合认知的心理规律。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或经验在头脑中是以表征的形式存在的,表征不同于表象,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找准学生的生活储备资源与所学知识的切入点,让其有想象的影子,才能把空洞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才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
三、挖掘生活中的历程资源,体悟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显现出其真正价值,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引导组织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 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休假日到超市了解若干商品的价格标签,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各种商品的价格,汇报完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6.50元、2.70元、120.80元、1.05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教者顺水推舟,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导出新知“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在这样熟悉的的生活现实中引入课题,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与自已“零距离”接触,学起来才亲切、不乏味。又如在教学“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时,模拟生活购物场景,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说出几种关系式:“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找回的钱=消费的钱”,进而根据这几种关系列解方程,得出方程的几种解法。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实践,使学生对购物问题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数学资源。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只有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全局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用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才能使学习内容变得鲜
活有趣,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有价值的数学,也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