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苏科版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自主探究式学习课,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和再创造,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学生利用操作方法、几何直观性和合情推理方法形成新知识点。下面就是对本节课设计和教学所作的回顾与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操作设计—探索规律—推出猜想—自主归纳—操作训练—自主小结—课后思考这样几个环节。
二、教学过程
1.展示一件劳动技术作品
餐巾折花——三叶花。
(1)把餐巾平铺在桌面上,对角折起来。(图1)
(2)将底边的两角按虚线方向向斜上方折。(见图2)(3)再将底角按虚线(大约在三分之一左右处)向上折。(见图3)(4)在折好的底边处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捏折。(见图4)(5)放入杯内整理成形,美丽的三叶花就在杯中开放了。2.操作设计
操作题1 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你进行几次折叠就能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教师巡视,学生自主操作(折叠、画图、拼图等方法)。3.探索规律
学生1:经过操作我认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经过三次折叠后就能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操作方法:直角三角形,图5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为折痕,再经过直角边的中点和斜边上的中点所在的直线为折痕,就可将直角三角形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图6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与腰上的中点,以及两腰上中点所在的直线为折痕就将等腰三角形能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证明略)
提问1 除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外,任意三角形行吗?
同学们有了以上操作成功的经验,又一次进行操作(折叠、画图、拼图等方法)。
让学生从以上特殊的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到非特殊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去发现规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策略,也是寻找规律的一般途径。
学生2:行,按图7的方法通过三次折叠就可将任意形状三角形能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
样的三角形。
教师:能否说明以上折叠的合理性?
图7 学生2:延长DE使EG=DE,连接AG,所以△EAG≌△ECD,所以∠EAG=∠ECD,所以AG∥DC,所以四边形AGDB,AGEF,FED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CD≌△AEF≌△FDB≌△DFE。
所以,任意三角形进行三次折叠就能分成四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当一个问题获得解决时,并不是问题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新问题的开始。
连接三角形各边中点所得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
提问2 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第三边的有怎样数量与位置关系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测量等,找出蕴含在部分对象之问的共同性质,提出合理的猜想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教师巡视,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有了以上的操作经验为铺垫,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课堂上合作探究的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归纳后得到以下的几种推理的方法。
学生4:运用构造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延长DE,使EG=DE,又因为AE=CE,„
所以四边形AGD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G∥BD,又因为AF=EG,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BC,所以EF=BD=
BC。
学生5:运用构造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过点C作CM∥AB交FE延长线交于N,通过证明可得四边形FNCB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BD=BC。
学生6: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180°到△CGE,连接AG,GC,„四边形ADC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DC=
BC。
4.自主归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略)5.操作训练
操作题1 如图8,在△ABC中,CD⊥AB,垂足为D,CD=12,AD=BD=10。
图8 试问:在△ABC中,能否分割成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为5,6,若可以,请说明方法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一个反例。
同学们纷纷动手操作,并交流操作的方法与理由。
操作题2 请设计一种方案,将任意三角形分成若干块后再拼成一个与原三角形等面积的矩形。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举手发言,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点评:本题有多种设计方案,设计的关键抓住中点和直角两个要素。
三、自主小结:三角形的中线与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区别和联系(略)
四、课外思考题(略)
五、教学反思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首先需要教师积极学习新的理念下的几何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不断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里发现数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把思考权、质疑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同学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同时,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交流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2.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最近各地中考数学题中发现,几何操作题目越来越多,题型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实践操作可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等多种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验几何的内在魅力,辨识几何图形的组成要素及其
几何图形中线与线、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操作题中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问题的探究为教学出发点,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第二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设计
案例
三角形中位线 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杨佩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6节(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设计: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提高自主建构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1、认知目标
(1)知道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明确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不同。(2)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运用它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及进一步变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及分解构造基本图形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联想来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培养学生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的观点的教育。
4、情感目标
利用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二、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这堂课启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难点是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时辅助线的添法和性质的录活应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但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因 而新授时可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借助一些现代化教育辅助手段,调动学 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思维潜力,从而做到教与学的充分和谐。
四、教学准备: 【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逐层展开,传授新知识,并精心设计例题、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等手段,获取知识。
辅助策略:借助“Powerpoint”平台,向学生展示动感几何,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难题,提高学习效率。
【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探索,经历“观察、发现、归纳”的过程,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要创意思路】:
1、用实例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3、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利用变式练习和开放型练习代替传统练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 视野;
5、通过多媒体教学,揭示几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概念本质属性。
五、教学过程
一、联想,提出问题.
1.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操作:(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ABC
(2)分别取AB,AC中点D,E,连接DE
(3)沿DE将△ABC剪成两部分,并将△ABC绕点E旋转180°,得四边形BCFD
2、思考: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3、探索新结论: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DE与BC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呢?启发学生逆向类比猜想:DE∥BC,DE=
12BC.
由此引出课题.
二、引入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强调它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应用举例
1、A、B两点被池塘隔开,如何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呢?
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 = 20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多少?为什么?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6cm,8cm, 10cm,则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为——cm,面积为——cm2,为原三角形面积的——。
3.已知:△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DEF,△DEF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HPN,则△HPN的周长等于——————,为△ABC周长的——, 面积为△ABC面积的——, 4.如图,AF=FD=DB,FG∥DE∥BC,PE=1.5,则DP= ———,BC= ———
例题,如图.
1,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容易发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如图4-94.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
(1)已知四条线段的中点,可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结AC或BD,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基本图形.
2,让学生画图观察并思考此题的特殊情况,如图4-95,顺次连结各种特殊四边形中点得到什么图形?
投影显示:
3,练习:
①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 ②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③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④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⑤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四、师生共同小结:
1.教师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1)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
(2)用什么思维方法提出猜想的?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以下与三角形一边中点及线段倍分关系有关的基
本图形(如图4-96).
(1)注意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的区别,图4-96(a),(b).
(2)三角线的中位线的判定方法有两种:定义及判定定理,图4-96(b)(c).
(3)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方法常有三种,图4-96(b),(d),(e). 3.添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来使用性质的解题方法.
4.三角形的中位线有这样的性质,那么梯形有中位线吗?它有类似的性质吗?(为下节课作思维上的准备)
五、作业
顺次连接什么样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
六、教学反思
1、本教学过程设计需1课时完成.
2、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及类比联想自己实践“分析——猜想——证明”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
作者:杨佩,女,1975年7月出生,大学,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荣获连云港数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教师,电话:***
第三篇:四、教学案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⒈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结论
⑴怎样测算操场中被一障碍物隔开的两点A、B的距离?小明测量的方法是: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BC,取AC、BC的中点M、N。连结MN,量出MN=20m,这样能算出AB的长吗?AB与MN有何关系?经观察,你猜测AB与MN的关系是:① ②。
⑵MN这条线段既特殊又重要,我们把它叫做△ABC的中位线。即连结三角形两边 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
⑶一个三角形有 条中位线,画出图4的三角形的所有中位线,观察、测量发现:()∥(),()=();()∥(),()=();()∥(),()=()。用语言叙述上述结论:三角形的中位线 并且.⑷再画出图2的△ABC的三条中线,它与中位线有何区别? 说明:⑴以上内容让学生按印发的学习提纲在课前完成。⑵三角形中位线定义的引入、定理的结论课本是直接给出的,这不符合过程性原则.我们①以“应用性问题”导入,揭示了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比较、估计猜测,自己发现结论,这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少数天才创造的,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可以发现的,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而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⒉创设思维情境,启导学生发现证明结论的思路和方法
⑴检查课前自学情况。教师提问有关问题,学生回答,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⑵教师指出:同学们观察发现的这些结论是否正确,还需严格证明。教师板书,学生在提纲上写已知、求证。
⑶启导全班学生思考、讨论证法,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研究,收集信息,了解情况。
①本题与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方法有关?是什么关系?学生进行联想,回答。△ADE与△ABC有何关系?若过D作平行于BC的直线,发现什么(用多媒体演示)?②怎样证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的一半?学生回答:截(把长的平分)与补(把短的加倍)。经过探讨,学生不难发现以下三种证法:(过程略)
证法㈠:利用相似三角形
证法㈡:
证法㈢:
说明:定理的证明,不拿现成的方法给学生,而是创设思维情境,启导学生“联想”到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使新旧知识得到顺利同化,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⒊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证明
⑴要求A组同学选做一种证法,B组同学任选两种证法,C组同学三种证法都做,尖子生能发现新的证法或问题;⑵两人板演;⑶教师巡视,注意帮助学困生,并收集有关信息。
说明:传统教学的证明过程都是由教师完成,这不符合了主体性原则。既然学生已经知道怎样解,就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对提高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大有好处。⒋精讲总结,理性归纳
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定理的特点:题设:两个“中点”;结论:“平行”,“一半”。
⑵再指出:凡是与“中点”、“平行”、“线段倍分”有关的问题可考虑使用此定理。
说明:帮助学生揭示定理的本质特征,为灵活运用定理作准备。⒌精心设计练习,进行变式训练
⑴引导学生观察图8,问:可发现哪些新的结论?让学生抢答,注意简单的结论先让A组或B组同学回答,不明显的结论让C组同学补充,给各类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结论有:3个平行四边形;4个小三角形全等;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原三角形的一半,面积为原三角形的四分之一。这些结论很重要,若学生没全部找出,可稍加提示。
⑵这个问题能否进行推广?若把△ABC改为四边形ABCD,又发现什么结论(见图9)。让学生抢答,原则同上。结论有:EFGH为平行四边行;EG与FH互相平分;EFGH的面积为ABCD的一半等。
⑶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另两个结论是否进行证明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启导:①由条件“4边的中点”,可联想到什么知识?是否有三角形的中位线? ②EF是哪个三角形的中位线?FG、GH、HF呢?学生马上意识到要连“对角线”。
⑷抢答:让三个学生先后口述证明(证法不同)过程,教师板书或用多媒体演示。
⑸教师指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两个结论可选用一个或两个都用。⑹变式训练:①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则四边形EFGH分别是、、、、;②为使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则原四边形ABCD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教师用《几何画板》在计算机上拖动一个顶点让四边形进行变化,学生观察发现结论,教师问其理由;③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由什么决定的?(AC与BD,而与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没有直接联系)。
说明:①把课本练习3与例1两个孤立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问题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过程,促进学生新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②把它们改编成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一个有利于群体交流的活动环境,让师生思维双向暴露,符合活动性原则;③再次体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
⒍课堂小结(以问题形式进行)
⑴教师引导: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能否进行拓广? ⑵若把“中点”改为“三等分点”,如图10,D、F与E、G分别是△ABC边AB、AC的三等分点即AD=DF=FB,AE=EG=GC,则DE、FG、BC之间有何关系?
⑶若把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是否也有中位线?哪些四边形有中位线?有什么性质? ⑷请同学看提纲的作业补充思考题⑵(如图11),让学生思考,教师作启导: ①教师:M为BC的中点可联想到哪些知识? 学生:三角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②教师:有没有符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条件?学生:没有,欠一个中点;③教师:怎么办?学生:再取一个中点;④教师:另一中点可取在哪一边上?学生:AB或AC上。
说明:采用两个思考题进行小结,打破传统小结方法。这是因为:⑴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不难记,难的是如何创造性地应用;⑵把定理进行引伸,让学生余味未尽,带着问题回家,并为下节课研究“梯形中位线”做好铺垫,一举两得。
第四篇:【教学论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浅析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浅析
数学教育主要是数学思维的教育,数学教育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体现为直觉的形象思维、分析的逻辑思维、灵活的创造思维等。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这些思维能力呢?由认识论我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知:“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知识心理过程的学习程序。所以数学教学应围绕认知迁移的四个环节展开,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我以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为例谈点体会。
一、感知阶段:引导学生猜想分析,注重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思考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之思路开阔,联想广泛,通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命题提出这一环节,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抽象、探索定理的多种证法,开阔思维广度。例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可按课本的探索式方法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猜想发现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填加辅助线完成此定理的证明问题,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定理的证明方法,加以总结。
二、理解阶段,引导学生理解记忆,注意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表现为思维流畅通顺,减少阻碍,能准确迅速地感知和提取信息。要想思维流畅顺利运用所学知识,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熟记定理的基本图形是前提。要结合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本质属性,强化定理的表达式,以便运用时思路畅通,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完后,可结合图形强化帮助同学记忆定理的条件结论。
三、巩固阶段:引导学生变式训练,是提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上思维的灵活性,主要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和改变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所以在定理运用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把练习、习题、复习题中有共同特点的题目融会贯通,变分散为集中,设计一图多问题,一题多变题,对比分析题和逆向运用题,让学生进行变中位线定理的运用可举以下题让学生训练。
四、运用阶段: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注重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活动中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能作出快速敏锐的反应。敏捷应以准确严谨为前提,只有准确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之目的,做到真正的敏捷。故在运用这一环节上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把本节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不断充实扩展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总结一般解题规律,从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抽象出某种数学模式,形成较为明确的解题思路,使学有“法”可依,有“路”可走特别是注意归纳解题的技巧,使学生思维技能得到发展。
例:三角形中位线一节可引导学生作如下归纳:
(1)证两线平行的常见方法;
(2)平行线的三条基本判定方法;
(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的判定方法
(4)特殊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五、证线段的二倍关系的常见方法
(1)截长法:取长线段的中点,证长线段的一半等于短线段
(2)补短法:延长短线段一倍,证延长后的总线段等于长线段
(3)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短线段相等转换
(4)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位置变换
如能长期坚持归纳总结,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思维必将逐渐敏锐加快,上述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各项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要全面安排,统筹兼顾,有所侧重,不惜从点滴做起,坚持长期实践,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上是本人二十多年教学的一点拙见,供各位同仁共享。
第五篇:《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直接介绍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然后让学生在手中三角形上画出来,画出后又去发现图形中隐藏的中位线定理,学生经过实际的操作,体会到了学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更具理解性。
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方法上,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体会思考证明思路上,联系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我们怎么添加辅助线,构造什么图形,有什么隐含的条件,这些条件在证明时如何使用,如何联系,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在这两点上,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比较小,离他远的同学听不到。
2、没有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全体同学,少数同学对新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
3、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学生参与不够,没有使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4、在时间的掌控上欠佳,准备的练习题有一题没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正以上的不足,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会爱上数学、享受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