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句子转换教学设计大全
《扩句、缩句、句式转换》复习教学设计
3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
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复习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复习过程: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1.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扩句?什么是缩句?扩句与缩句的方法是怎么样的?(2)扩句与缩句要注意什么呢?(3)出示句子:小明读书。(扩句)
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
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缩句)2.学生练习,讨论交流。
3.师生共同总结方法: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师小结归纳:扩句可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4.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5.练习:扩句,至少扩两处。:(1)红旗升起来了。(2)月光照耀着大海。(3)战士冲向阵地。(4)路灯发出光芒。(5)太阳升上天空。缩句:
(1)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2)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3)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4)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5)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二、复习改换句式。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
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1)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2)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2.学生练习做题,交流评议,并归纳总结方法。
转换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3.练习巩固,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1)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更不怕困难。(2)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3)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了。(4)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5)日子过得这样好,难道你还不感到满足吗?
(6)对于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二)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互换: 1.出示例句:
(1)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2)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2.学生做题,并讨论交流做题的方法。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方法: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4.巩固练习:
(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2)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3)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改为肯定句)(4)这件事情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改为肯定句)
(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互换。1.出示句子:(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2)妈妈说,她今天去开会。(改为直接引语)2.学生做题,交流讨论,总结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方法:
(1)改变人称,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者第一人称),如果是第二人称则改为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
(2)改动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3)如果与到问句,则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4)增删个别词语,保证语句的通顺。
4.巩固练习,将下列句子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互换:(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2)老师对我说:“您明天把作业交到我这儿来。”
(3)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4)向阳告诉爸爸,妈妈打来电话,叫爸爸明天十点去火车站。
(四)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1.出示例句:
(1)伶俐的猴子激怒了船长的儿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指导员交给了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学生做题,讨论交流做题的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互换的方法: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4.巩固练习,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2)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3)鸭先生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4)少先队员把盲人叔叔扶过了马路
(五)把句子改为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1.出示例句:(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2)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3)教室里很安静。(改为夸张句)2.学生做题,讨论交流,总结方法。
3.师生共同归纳方法:改比喻句,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改拟人句,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改夸张句,夸张句:分为夸大和夸小两种,多是讲程度的。夸大比较常见,先说说夸小,如,这个山凹就有巴掌大的地方。分析:真的就有巴掌这么大的一块地吗?不可能,只是夸小了,来说明他的地小。
4.巩固练习。
(1)岸上的树林都在哗哗作响。(改成比喻句)(2)阳光映照之下,湖水跃起粼粼波光。(改成比喻句)(3)天气真热啊!(改成比喻句)(4)小河流向远方。(改为拟人句)(5)花儿开放了。(改为拟人句)(6)这座山很高。(改为夸张句)(7)这房间很小。(改为夸张句)(六)句子仿写。
仿写题是近年来中考中的新题型,也是热门试题,既能考查考生理解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因而在中考试卷中大量涌现,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1.套用式仿写 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三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2、续写式仿写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例
2、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句子。首先分析例句,例句采用了“读„„读出了„„”的句式,内容上以拟人的手法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参考示例: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能说出事物特点,句式相近即可)
3.命题式仿写 给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
例3.仿下面例句,以“校园”二字开头写一句话。
例: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抽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校园:____________ [解析]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例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表达了家园对于流浪者的重要意义。参考示例:校园是一畦充满希望的苗圃,让无数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参天的大树,校园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船里总装着老师对学生的情和爱。4.造句式仿写 实际就是仿照示例的格式造句
例4.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点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一眼看来,似乎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仿写空间,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对该题要严格的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个例句是设问和比喻构成的。而且要求进行重新选择新的本题和喻体。题目中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或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如: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5.开放式仿写:一是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二是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
例6.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内容开放性大,要善于联想,自己选定陈述的对象。从例句看,无论选择什么事物,表述的内容必须符合事物的特点,还要包含一定的生活哲理。参考示例:(1)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矿。(2)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3)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4)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符合题意即可)
三、总结各种句式转换的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1.老师关怀我们。(改比喻句)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3.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拟人句)4.一匹匹骏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飞快地奔跑。(缩句)5.一群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改为把字句与被字句)6.我忘不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改反问句)
7.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改陈述句)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直接引语)9.王小明对李芳说:“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改转述句)10.这次活动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11.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A、时间好比一个万花筒,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百相。时间好比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我们分辩出真善美和假丑恶。B、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世的沧桑。时间如同一口百宝箱,它将让我们尽情领略生活的幸福。)
12.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希望是河的对岸,即使跳不过,也能够游过去。②风是海的同伙,会把你扔进无边的波涛。)
13.照例句,任用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絮。答案:教室前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14.仿照例句写一句话,句式字数要求跟例句相同。
奶奶说我是一颗小小的开心果,总能使她满是皱纹的脸,绽开欢乐的花朵。答案:爸爸说我是一只快乐的百灵鸟,总能使他满是烦恼的心,升起奋进的火苗。15.仿写句子:桌子说:“做人要脚踏实地!”粉笔说:.16.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17.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
18.例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如果,就。
(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第二篇:句子转换
句子转换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变成反问句)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变成反问句)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变成反问句)
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变成反问句)
5、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改为反问句)
6、大家老师热爱自己的祖国。(改为反问句)
7、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改为反问句)
改陈述句
6、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7、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1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转述句的改法转述句的改法转述句的改法转述句的改法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 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陈述句,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应改 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4.再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练习题:
1、妈妈说:“你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第三篇:句子转换(精选)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变成反问句)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变成反问句)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变成反问句)
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变成反问句)
5、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改为反问句)
6、大家老师热爱自己的祖国。(改为反问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第四篇: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图文转换”教学设计
瞻岐中学
龚仙雁
【学习目标】
1、把握图文转换题的类型
2、掌握关于图文转换题的命题特点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掌握图文转换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考点解说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题型,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概括表中的信息、描述图中展示的画面,或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 图文转化的类型:表文转化、图文转化、画文转化
一、表文转换
例题:(2013年江苏卷)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⑴用一句话概括作家发表处女作与代表作的年龄特征。(35字以内)(2分)⑵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3分)
学习活动:
1、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答案。然后可在组内交流,形成团体答案。
2、推荐代表发言。要求:①展示答案并说明你的答题过程。②说说完成这类题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要求先独立思考,是避免懒于动脑,剽窃答案;要求组内适当交流,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要求说明答题过程,目在了解真实学情;提醒学生思考答题注意点,是源于学生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未能纵横比较,未能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⑴作家发表处女作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⑵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学习小结:把握考题要求—明确考题要求,有的放矢答题
注重整体阅读—整体把握主题,搜索有效信息
注意图表细节—表题表头注释,处处提示答题
重视数据变化—纵向有所变化,横向有所比较
讲究方法表达—进行纵横比较,数字化为文字
简要归纳概括—注意字数限制,准确回答问题
当堂练习: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A.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在10~20)(2分)B.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字数分别在10~20)①社会:(2分)②学校:(2分)【答案】A.结论: 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B.原因。①社会:(2分)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的意识及对书写的不重视。②学校:(2分)缺少重视书写的意识,教师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
二、图文转换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涵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该类题型常以“说明构成要素”“鉴赏徽标创意”等为考查点。
例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学习活动一:
1、说说你从这副图表中看到了哪些图像。(由内到外看构成,发挥想象,找出相像物)
2、描述这副标志。(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等,将你看到的图片连缀成画面)
(一)、描述画面内容注意顺序:由总到分
描述:“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1分)“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
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
学习活动二:
3、说说图标的寓意。方法指点:①想象图标各构成部分的象征意义,依据说明对象和目的选择含义。②由分到总加以表述。
(二)、揭示寓意
寓意:“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1分)助人为乐,扶贫济困。
学习小结:观察画面构成,围绕特点联想
扣住行业特点,理解内容寓意【理解应以画面为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 抓住特征说明,遵循一定顺序。
当堂训练:
(2013年新课标卷2)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答案】示例: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5分。答出三个构图要素,给I分;每答出一种寓意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画文转换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1)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编拟公益广告 例题:(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学习活动:
1、描述画面。方法指点:看清画面构成,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画面后文字),采用描述性语言。
(一)描述画面
一位父亲怀抱一个哭闹的孩子,右脚踩在“是”字上,左脚迈在“非”字上。画面右左上 角分别写着“我要„„”“好好,爸听你的!”文字。
学习活动:
2、指出画面寓意。方法指点:⑴做到“四看”:一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二看画面。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三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四看夸张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⑵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音。
(二)指出寓意
从画面内容看,孩子提出了要求,家长忙不迭地答应,浑然不知对孩子的允诺已经超越了是非的界限。家长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反思其错误的原因即答题要点。
即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学习小结:仔细观察,看清画面组成 抓住细节,不放夸张之处
理解寓意,借助标题文字
组织表达,讲究说明顺序
当堂训练:
1、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温馨提示:
(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
(2)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从讽刺主体角度命名;从呼吁主体角度命名;从两者关系角度命名;从寓意角度命名;
(3)注意标题的要求:观点鲜明、醒目,新颖生动,简洁,注意字数要求。【答案】从讽刺主体命名:“溺爱”“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从呼吁主体命名:“妈妈,请给我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两者关系命名:“爱与碍”“庇护与妨碍”;从寓意的角度:“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2、仔细阅读这幅漫画,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为漫画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过10个字)
温馨提示:
广告语的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创意独特,语言简洁,惯用修辞。
【答案】
1、毒品就是焚尸炉!
2、一次沾染,危害终生——毒品!
3、毒品是生命的陷阱,请勿尝试”!
4、不想白骨一堆,就请远离毒品!
第五篇:句子转换3
1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11、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改为反问句: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改为反问句:
13、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改为转述句:
14、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引述句:
15、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改为双重否定句:
16、你答应和小红一起去看电影。你应该按时和她去电影院。(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7、难道雷锋精神今天就不值得我们学习了吗? 改为陈述句:
18、鹅卵石被海浪推到岸边。改为“把”字句:
19、抗洪斗争中,许多先进事迹令我一辈子终生难忘。(修改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