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时间:2019-05-13 00: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第一篇: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摘要】: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教材,结合语文学习目标,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来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做好“教材整合”的意义:为教师创造性地解析教材打下基础,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性 教材整合 解析 活力 反思

语文教学的理论最精深也最纷繁,语文教学方法最灵活也最多变,语文知识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语文教学资源最丰富也最芜杂,语文教材最厚重也最零散,这些特点,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最现实最紧要的是对教材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但是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这就决定了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是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对教材的整合,从具体操作上来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精读和略读进行重新安排。二是教师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学习的顺序,使教材的使用有更加鲜明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不同地域孩子的需要和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教科书以外的材料引入语文教学。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做好“教材整合”的意义。

第一,整合,为教师创造性地解析教材打下基础。

经过整合,可以对教材有更精辟独到的分析。

1.在单元之内进行整合。

方法是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单元内涵,提取单元精粹,反思单元误区,从而形成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如果从整合的角度来俯瞰本单元,你会发现,里面汇聚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表现出苍凉之美与雄浑之美。《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我们比较宁静之美与绚烂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与生气之美。《观潮》和《归园田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因此,调整顺序,对相关的篇目进行合并对比教学,能够从更高层次让学生领会语文当中不同人生境界的美。

2.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也可进行整合,把它们并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并进行有价值的分类。比如:

两个单元的共同主题:热爱生命

生命意识:《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

生命理想:《在山的那边》《理想》《行道树》

生命智慧:《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

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一个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为初一新生展示了中学语文学习可能呈现的崭新格局。

3.在整册教材之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实现整合。

在进行总复习时,简单的单篇复习只是对旧课的一次重复,缺乏新意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以阅读或写作的某个主题引领的综合复习,能以非常丰富的事例和全新的归类教学引导学生重新遨游于教材的海洋中,让他们得以在整个中学学习的平台上获得了对阅读写作方法的整体认识。如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一线串珠、先抑后扬等写作技巧,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手法等的整合教学,就可起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二,整合,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

教材经过整合,可以促进学习内容最优化,教师会获得更为巧妙的教学切入点,学生会学得更加主动。

1.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微观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个“望”字。如果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便可以五问来推进课堂教学。

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

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

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扣紧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

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

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

这样的教学设计,整合简化了教学头绪,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2.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中观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它们朝代不同,作者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愁”,依据这个主题可以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男词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这样的教学设计,深度开发教材,促成了内容的整合,策略的整合,资源的整合,新旧知识的整合,多维目标的整合。使教与学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宏观的。

九年级课文《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故乡》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主题进行整合,比较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杨二嫂三位泼辣女人,便可作为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塑造的精妙的绝妙素材。

而两个男人何大学问和孔乙己同为穿长衫的人物,当然也可拿来比较整合。主题是“两件长衫”。通过这两件长衫,可以透视不同年代但同样尊崇读书的两个人的不同境遇,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家塑造人物的匠心。

这样的例子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几篇自读课文都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情感。整合《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可以上一堂以朗诵为主线的塑造爱国魂的课。

第三,整合,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都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而整合了这些小问题之后,你自然会在某一个大问题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整合《背影》中的几处“矛盾”之处,可以体会到无声处的深沉父爱。整合《台阶》《邓稼先》《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篇课文的标点,能体会到句号的妙用。而整合《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四篇课文,会发现到虚词的妙用。

教学成功之处可以整合,教学的失误之处更可以整合;相同题材不同教法可以整合,相同教法不同题材也可以整合„„没有整合就没有高品位的反思。

其实,不但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学生也可以主动地构建和生成教材,形成一个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互动的格局。作为一线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促成独立选文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使经常由老师来帮助学生完成的教学拓展变成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自己主动的发现和探究。这样的整合,于教师而言,是创造性地教;于学生而言,是创造性地学。

整合,就是让语文教材立体起来,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第二篇: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

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因此,低年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采用新颖又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并最终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与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高效识字,提升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巧设情境,再现生活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极易受影响,持续注意力也不够长久,为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巧设有效的识字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顺利实现识字教学目标。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由4个生字与词语、语境歌、情境图4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笔者在教学时,以猜谜导入,揭示谜底“书包”后,随即摆出“包”字,接着创设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情境,打开了学生交流的大门:“瞧,‘包’可以用来装东西,除了书包,你还知道什么包?”皮包、背包、旅行包……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打开了。笔者追问:“哪些字能与‘包’字交上朋友,可以表示我们吃的东西,你知道吗?”学生又脱口而出:肉包、面包、菜包、汉堡包……笔者再启发:“再想想,开学时我们都要包书皮,这里的‘包’就表示动作,平时你们见过包什么呢?”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紧接着,笔者又请学生帮忙出主意:“今天我回家要去一趟超市,给我家宝贝买一包什么好呢?”学生就抢着说:一包饼干、一包薯片、一包瓜子……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使量词“包”的运用水到渠成。最后,教师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拯,使他们知道原来“包”还是一个姓氏。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富有童趣的语言巧设情境,再现生活,从而把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起来。看似简单的生活再现,却触及学生的思维,内存盘活了,话匣子打开了,课堂就活跃了。此时一个个简单抽象的词汇,变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识字不再是一件乏味的事。

二、科学识字,学会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识字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最终实现独立识字。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最常见的识字方法是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将熟悉的汉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从而使之变成新的生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的不同构字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帮助识字。同样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一课为例,教学时用字理导航巧识字。教师将“包”字亲切地称为“包妈妈”,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包”字的演变过程:“‘包’字多像一个怀孕的妈妈呀,‘巳’就是在妈妈腹中正在发育的宝宝,像胎儿尚未成形的样子。”这样一来,变教符号为教文化,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来龙去脉,知道汉字背后的意义。接着,出示四个字“苞、饱、炮、泡”,教师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包字家族里有四胞胎,他们长得可像了,有时候连包妈妈也分不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来,看看谁火眼金睛能认清四胞胎。”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四胞胎的名字。再仔细辨一辨,学生就发现这四个字都有复韵母??o,从中了解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再通过对比分析每个字的“长相”,读一读词语,学生知道了草字头的“苞”与植物有关,三点水的“泡”与水有关等等,从而了解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有了形声字归类的铺路,本课教学难点得以轻松突破,相信学生课后可以更加自主地去探索形声字的奥秘,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三、小组合作,创新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情境和机会。由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的积极能动性,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创新。与此同时,还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出思维火花,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在识字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习生字“最”,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运用传统的字形分析不一定能很好地记住这个字,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识字方法。经过讨论,各小组创意识字妙不可言,有的以?v故事的方式创新出识字方法:“太阳当空照(就是‘日’),猪八戒和他的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看到师傅热得满头是汗,猪八戒就把大耳朵拉长(就是‘耳’)对师傅说:‘师傅,你躲到我的耳朵下面来,你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又’)。”讲解时还加上属于他们特定的动作辅助演示,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中轻松识记了难点字。

四、课外延伸,提高效果

根据大语文观,将识字教学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识字,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在社会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随地主动识字,让学生懂得从多种途径识字。比如:在逛街的时候,认识各种店铺招牌名称;在超市购物时,认识各种蔬菜、海鲜、副食品等名称;在亲子游活动中,认识景点名称、游览路线图、门票上的汉字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只要留心观察,主动与藏在生活中的汉字打招呼,就能交上许许多多的“汉字朋友”。在生活中识字,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促使他们积极鼓励孩子识字,效果更好。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的生活识字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在生活中识字的积极性,在班上设立“识字加油站”,把学生所认的字剪贴到展示的地方,或者让学生通过剪剪贴贴,写写画画,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小小识字册”或“识字棒棒糖”。这样不仅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点点滴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感受到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只有潜心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枯燥、单一的方式,以活泼、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识字,主动识字,轻松识字。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

第三篇: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充分的体会到:一堂好课必须要体现一个“实”字。教学目标要实,教学内容要实,教学过程要实,教学手段要实,教学组织形式要实,教学评价要实。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阅读课教学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阅读课的评价标准对阅读教学发挥着规则导向、问题诊断、过程激励、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那么,一节好的阅读教学课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关注发展,尊崇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在构建学生的阅读目标时,既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更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个性发展需要,把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

二是朴实简约,注重效益。一节好的阅读课,应该目标明确,过程紧凑,简约扎实,效果良好。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提高。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是民主开放,尊重差异。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学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四是加强对话,重视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

五是鼓励质疑,充分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是多元评价,反馈调节。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多种方式(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答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参与活动,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应是多样的,符合学生认知层次和差异的。

七是激发探究,推举创新。一节好的阅读课绝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框死在文本中,而应在深入领悟文本意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入广阔的生活,使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学会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从而积淀文化底蕴,增广知识见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胆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意见,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批判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与愿望。

例如《刷子李》一课是新课程人教版第十册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现摘录几个教学片断来说明对上述理想状态的实践情形。[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奇人。他,也有一张名片。仔细读读,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呢?好,你来说!

生:刷子李地址在天津码头,联系人徒弟曹小三。师:你读出了他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你来说!

生:他有一个郑重承诺“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师:你读出了一条规矩。还有没有?你来说!生:他是干粉刷的。

师:他是位粉刷匠!我倒想听听你怎么发现的?

生1:我是从他的名片上的刷子李看到的。是我自己了解的,他是姓李,而且是个干粉刷的,因为他名字……? 生2:我还从一个地方看出他的职业是粉刷匠。因为他的郑重承诺里说“白刷不要钱”,那么从一个“刷”字看出他是一个粉刷匠。

师:你的眼睛可真尖哪!读了这个绰号——刷子李,你有什么疑问呢?你说!生:他为什么要叫刷子李?不叫粉刷李啊什么的? 师:奇怪,还有么?你说?

生:为什么他郑重承诺“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同学们!读了这张名片我们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给他取这样一个绰号?第二,他又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规矩?这一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篇略读课文,跟着徒弟曹小三去认识这位刷子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曹小三学徒第一天的所见、所听、所学。好,开始吧!自由的朗读。……

点评:在课的开篇,老师以读名片的形式引出了这节课的内容,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民主氛围,学生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刷子李”这个外号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片断二] 生读(指名)。

师:听这位曹小三读,真是一种享受,你听出了哪一个词?你说!生:我听出了“和着琴音”和“伴着鼓点”,就是让我感觉那个师傅刷墙的时候,那个每次刷子落到墙上的时候声音每一下都是非常好听的。师:看来这声音还富有节奏。

生:我觉得他读的“天衣无缝”也很特别,因为那个他刷子李刷墙的时候,这个刷的一点缝隙都没有。这样叫天衣无缝。所以说,他那个就说明了刷子李的技术很高超。

师:一个“天衣无缝”读出一个“技艺高超”。你来。生:我听出了一个“雪白”,他那个“雪白”读的,感觉刷子李刷出的墙壁非常的白,然后无暇的,然后屏障。……

师: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娴熟,这种高超用一个词就叫悠然。就在这样的惊叹之中,难怪曹小三会在日记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我终于瞧见了师傅的拿手绝活,只见师傅的手臂

生: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的天衣无缝,这好比是打开了一道雪白的屏障。

师:此时,眼前的刷子李,还仅仅只是一位粉刷匠吗?他更像是一位 生1:艺术家。生2:神仙。生3:舞蹈家。生4:创作家。生5:音乐家。……

点评:在这个环节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读中感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片断三] 师:经历了这天的变化,曹小三对师傅充满了敬意,他决定给师傅的名片重新设计一条响亮的广告语,他会写些什么呢?来试试看。生书写。……

师:好,写好的同学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生1:刷刷刷,刷刷刷,黑衣不添一点白,精益求精是保证!

师:诶!响当当的。刷刷刷,刷刷刷,黑衣不添一点白,有意思。还有呢?你来!好,你来!

生2:在天堂之家,享受天伦之乐。师:在天堂之家,享受 生:天伦之乐。

师:你还道出了他对刷出了的房子的赞美。还有吗?好,你来先说吧!生3:同样的浆刷出不同的感受。生4:一滴不掉就是刷子李。……

师:哦,百闻不如一刷,一滴不掉就是刷子李。看来,同学们写的广告真是响当当,当当响。其实刷子李就是因为这绰号之奇,规矩之奇,技艺之奇,才成为我们这茫茫人海之中的一位奇人。冯骥才爷爷又把这些奇人的故事汇集成了一本书,就叫

生:俗世奇人。……

点评:一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有生活情趣的课堂,有探究创新的课堂。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入领悟文本意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与愿望。【个人反思】 这节课教学过程基本做到了前面提出的七条标准。整节课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流程朴实简约,教学氛围民主开放,能让学生充分读书,在与文本、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感悟、欣赏、品味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能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对文本不断的质疑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感受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和细节描写的语言风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

1.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必须要抓住三种对话状态。即生本对话,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在课堂上,通过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2.阅读教学应是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差异、评价多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热情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对尖子生,多给予启迪。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角度去评价;对中等生,要诚挚地欣赏;对学困生,要热切地激励。课堂评价需要体现多元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做法,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深入了解后再评价学生,做到多种、多层次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

3.阅读教学应是书声朗朗的课堂。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读书。学生只有充分的读书,才能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才能感悟到优美的词句的语言魅力,才能培养自己的语感,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朗朗的读书声应是阅读课不同于其它语文课的重要标志。

4.阅读教学应是开放的、激发探究创新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而阅读教学正是担负这一目标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方面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把阅读体验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克服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建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综合的、自主生成的、创新性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通过“激发探究的欲望—设计探究的问题—提供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乐于、善于、勤于探究,使阅读课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四篇: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南县一中: 曹灿

时光飞逝,转眼间离2017年高考已经只有一百多个日子了,而相应地我和1415和1420班的孩子们相处的时光也一天天地累积到了快两年的时间了。回首沉思,在这些岁月里,我们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困难,但更多的我们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英语这一学科在我们这所普通高中属于相对较弱的学科,学生入学时成绩差,偶有及格。随着高中教材难度的突然增加,学生一下就如一叶小舟在茫茫大海上飘荡,找不到方向。对英语本来就没有兴趣的他们更如雪上加霜,部分同学开始放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 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从这可以看出,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 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于是, 与备课组老师一起, 写目标, 定计划, 并写出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教研之旅.我们的教研围绕着的总是一个目标,就是要让英语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只有摆脱了沉闷的灵动的课堂,让会有高效的优质的思想碰撞。

一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的作者 埃克斯利说过: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活跃成份, 是学习动机的来源.在教学中, 要始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1)教唱英语歌曲

唱英语歌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记忆长期保持.我们 常找一些与单元主题有关的歌曲来让学生欣赏,学唱.如讲 Unit9 Saving the Earth 时,用 Michael Jackson 的 Earth song, Heal the world,唤起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歌曲旋律动人,歌词写得很有深意,使学生从另一侧面认识英语文化之美.在讲ever结构时,我们让学生跟唱经典歌曲right here waiting,中的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结构,而在讲从句的时候我们会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 Lemon Tree,这样的动感的节奏,松快的旋律能够一下子就将学生们的耳朵唤醒,课堂似乎也一下子就不那么沉闷了。学生有时也会介绍一些流行英美歌曲,如:Rihanna的Diamonds,还有一些汉语流行歌曲的翻唱:如迈克学摇滚的the day you went away 一路上有你(how much I love you)等,易学, 好唱,学生兴趣很高.(2)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生动的画面,恰当地引导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 Lost Civilization 时,神秘的英国巨石阵,麦田圈,庞贝古城时,大量精美的图片,令学生惊叹于古代文明的伟大,学生对文章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多练习巩固时,我们常常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而且利用多媒体图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上Wish you were here的知识点课时,我就从网络上选择了USA,Australia, Netherlands, Thailand, Italy, England一些世界热门景点让学生们来选择答题,并且问学生们“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而不是问他们“which picture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这样学生们就真的有一种选择去旅游的情景了。

(3)搜集趣味英语。

师生共同收集英语笑话,幽默,绕口令,谜语,实用口语,名言警句等。利用课前,课中适当时候有教师或学生介绍给大家,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逐渐理解英语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幽默。如在遇到 precious 时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Mrs.Brown: Oh my dear.I have lost my little precious dog.Mrs.Smith: But you must put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papers!Mrs.Brown: It’s no use, my little dog can’t read.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单词。绕口令朗朗上口,简单易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调味品:

如: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 shore.The shell she sells are surely seashells.So if she sells shells on the seashore, I’m sure she sells seashore shells.A big black bug bit a black bear,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有时候学生也会问:Which place is the one that is closest to the heaven? 自己创设答案Shangrila.这样学生们都知道课文中的香格里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了,也能更加关注课文中关于香格里拉那些美丽的句子了。二 以教材为基础,活化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基础,无论教师设计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脱离教材和大纲的知道,自然更不能完全拘泥与教材,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灵活教学手段,即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语言技能,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如:在Project Important Paper这个文章的学习中,在学生熟悉剧本后,将全班分成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在宫庭上的一段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表演起来信心十足,这个活动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学生潜移默化的把它演变成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重视发掘教材,使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到可以学以致用,从而使其兴趣得以持续。如在学习桑兰 这一课文时,我们设计的 pre-reading,先介绍几位著名的残疾人,张海迪,海伦.凯勒, 霍金,他们身虽残,却过着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坚强的意志书写着自己辉煌的人生,使学生深受鼓舞,认真完成文章的学习。课后,我们给出了这样的讨论题:

It’s easy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to lead a normal life.Suppose waking up tomorrow morning, you suddenly find you were unable to see, speak, hear or walk, how would you feel and what would you do? 给出一些关键词:Perseverance 毅力 challenge 挑战 optimistic 乐观„„

学生均踊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还很简单,有时也错的不成句,但我能体会到学生在经过认真地学习课文之后,进行着积极的思考,表达。三 重视情感因素,融洽师生关系,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历来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对他们一点一滴进步都要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即使表扬,给予肯定,使他们学习信心倍增。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学生就会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就会感兴趣,古人 “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即印证了这一点。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尊重的良好情感关系,就能为教学获得成功营造和谐的气氛,创造有利条件,甚至会创造奇迹。

英语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是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有了这样的灵动的课堂,学生们就会由原来上课就想睡觉,蜕变成上课努力听,积极参与,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习得英语!

第五篇:让课外书屋“灵动”起来

让“课外书屋”灵动起来

很多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只注重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或内容摘要:

表达方法的点拨,而后面的“课外书屋”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课外书屋”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目标明确的单元主题学习,掌握这些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后,再去阅读同类的相关书籍。关键词:“课外书屋”、灵动、“桥梁”、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书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如:六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是关于爱的主题的文章,本单元的两条线,一条是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抒发美好情感;另一条是感受人间真情、文本中人物的美好品质。这两条线构成了本单元学生学习的主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桑娜为了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既担心又害怕,既矛盾又不得不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把渔夫与桑娜的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栩栩如生地展现读者眼前。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亲近儿童文学,我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从图书室为学生借来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首先,我们一起共读了一个星期,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这本书的主题探讨:小豆豆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她的妈妈把她转学到了巴学园,她的学习和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书中的哪些章节?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有的特别喜欢小豆豆在写拼音时的章节,当教室安静的时候,她打开文具盒拿橡皮擦,又写错了又打开文具盒拿橡皮擦,教室里总是想起“啪啪”的声音,那种淘气的样子读了以后如见其人,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有的喜欢她天真的样子,买的小鸡死了,埋掉小鸡以后她看到盒子里的几根鸡毛,一下子伤心地哭起来,一个小孩从小就接受离别的滋味;有的喜欢校长把学生吃的菜变成校歌,并给它们起了美丽的名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的童年,经过我的推荐,学生还自发买了《绿山墙的安妮》、《玻丽安娜》、《根鸟》等书,有的还摘抄了读书笔记,写了读后感,还有的为小豆豆写了一首诗。

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经历了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学生因此有了阅读期待,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推荐更多更优秀的书籍。

除了可以开展师生共读书目以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第七单元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小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四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外,还有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很多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只注重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或表达方法的点拨,而后面的“课外书屋”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实,“课外书屋”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目标明确的单元主题学习,掌握这些写作方法、表达技巧后,再去阅读同类的相关书籍。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兴趣,我还充分利用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给学生讲了一段关于“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狼王梦》:在广阔的尕玛尔草原上居住着一只漂亮、高傲的母狼紫岚,它曾经与自己相爱的丈夫狼王幸福地居住在草原上,它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它一次次失败,四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孙身上。为了狼孙的安全,它与金雕同归于尽„„通过我绘声绘色的导读,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纷纷在网上购买了《狼王梦》、《第七条猎狗》等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他们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有的学生还写了读后感:自然界中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学生读完以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也能喜欢上课外阅读,我们还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有的作图书推销员,有的讲故事,有的分享读后感,有的表演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开阔了知识视野,真正达到了教材是载体、用教材教的目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生命力,同时又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里写道:一个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1】。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书面上的一些知识,更重要是的是要引领学生不断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的根本任务。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

下载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教材整合,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

    积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21世纪初新课改的理念下政治教学就是......

    让文言灵动起来[精选多篇]

    对本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老师的‘讲’和充分调动学生独立主动的‘学’” 一问题的重新审视 我们石桥子语文教研组提出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老师的“讲”和充......

    探究学习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从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来看,你觉得这堂课哪些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探究?有什么突出的价值?请举出两个片段进行简要分析。 答:我认真倾听了赵娜莎老师主讲的《三角形边的关......

    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共5篇)

    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 ——学写对话 教学目标: 1. 借助对平常语境出示语段,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2.......

    让班组细胞灵动起来—暨如何创建优秀班组

    让班组细胞“灵动”起来—创建五型班组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三角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管理决策层、中阶管理层、管理执行层。班组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

    凸显“三境”,让阅读课堂灵动起来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周皎皎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那种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逐渐被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体验学习所取代。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仍有一些不尽如......

    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

    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 军民小学 柯秋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

    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

    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 莲江口中心小学:边锐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信奉着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谈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可往往只是在喊口号,却不知学生心里究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