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教学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文和《前方》有所不同,一是内容,二是语言风格。内容上,《前方》是出发,最终还是无家可归,二本文是回归,虽然家园废失,作者知道所以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踏上了虚无之途,但是,通篇还是在讲,假如我们能重视生命中的证据,我们即使不能对抗时间,却能挽救自己的心灵。相比于《前方》的语言风格,刘亮程的文章更注重“诗意”,更多的是用诗的意境去表达美感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习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体会作者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评点的方法阅读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独特、个性化的具有诗意的意象,体验作者情感的层层深化,理解其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二、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用评点的方法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弄清文中描写故乡村庄的景象与“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声明证据的关系,理解中国人的“故乡情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提问:假如你带着你的同学,到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你给同学做介绍,你将如何介绍?
【明确】会把同学们带到还留存着当年我乱涂乱画的老屋的墙壁前,指着告诉同学,这是我曾经留下过的印记。会指着某一条小路,说这是我上学时必经的小路,这个地方,我曾经掉过龙虾„„
2、教师继续提问,这些事物是不是你童年生活的证据?如果不是带着他人参观,你曾经注意过这些事你生活过的证据吗?
一、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作者的“证据”都是什么?
2、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意义?
3、没有了这些证据人生会怎样?
二、师生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作者的“证据”都是什么?
【明确】①有草、土墙、房子、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灰、划痕、木和铁钉。(第二段)
②还有附着在这些熟悉的旧物上得记忆和感情。(第六段、八段)(有形的实物是曾经生活的物质见证,有时候这些物质证据已经消失,但生活的影子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记忆。曾经的生活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意识、情感等精神层面的生活,比如你的喜怒哀乐,这些生活的证据就是保存在大脑中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2、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意义? 【明确】“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需要见证。
3、讨论:“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吗?
(1)第四段:“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这句话如何理解?
——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 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 说穿了, 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 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 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生命, 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 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分量, 它既是生存之地, 又是精神居所。游子和故乡难以分解,就像干和根一样构成一棵参天大树, 他不管离开多久, 走得多远, 总是时时刻刻恋着自己的故乡。
——他感叹自己“ 内心的生存”还有“ 谁能见证”, 他对曾经生活的感悟, 他内心的成长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 作者用七个反问来表现自己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即消失过去无法证明。又连用六个“ 真的”,写出了失去证据后的无奈。作者不希望现实中的故乡有所变化, 可以在心灵保持最美好的故乡记忆, 而家园经历岁月变迁,“ 这一切面目全非, 行将消失”, 使得作者的情感怅然不已。(2)
第五段:“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
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得一生中?”
——你经历的一切,像风一样,转瞬即逝,一个人慢慢变老,而风却紧紧跟随你的
一生。
4、对文章最后一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的理解。
(1)这里的“家园”指什么?
——既是具体的家、家园,更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依托。
(2)句中“踏踏实实”与“虚无”语义相反,这种表述是否妥帖? ——当精神家园不复存在,人就像失去了根的浮萍,丧失了根深蒂固、魂牵梦萦的精神寄托。“踏踏实实”强调迈上“虚无之途”的必然性。
(3)怎样才能使“家园”不会“废失”?
——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把它们永远地保存在记忆中, 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 “ 家园”才不会废失, 否则, 人只能在“ 虚无”中了。
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生活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 他的生命也就成了一片虚空, 他没有了“ 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我们再回头看这篇文章的题目: 今生今世的证据, 就可以理解了, 其含义是一辈子的证据。
三、深层研读
屏幕打出刘亮程散文《村庄的事情》、《对村庄的认识》片段,学生结合片段,思考刘亮程对村庄的特殊感情。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我恰恰在追怀一种永远怀旧的东西,过去千百年仍鲜活如我们古老的血液。——《村庄的事情》
故乡对于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当我们老得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一个人的村庄。——《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明确】因此,文章中得证据、村庄都包含多重意义。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而家园也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和怀旧,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
四、评点法阅读文章
学生精读全文,画出评点的原文,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评点。第一段:“我们想它们没用处了。”
点评: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使用的角度考虑它的。但是这些东西是有用的,是过去生活的见证。作者说自己“还不懂得珍惜”,此时内心有这深深的悔意。
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点评:用拟人的手法与“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懊悔与伤感。因为故乡是人生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故乡的旧物,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他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人生活的物化。
第三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点评:再强调“不知道”,表达一种懊悔之情。“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
第六段:“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点评:个人内心的生存即精神世界同样需要见证。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是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依旧没有见证,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就会“精神流浪”。而要见证内心的生存,就要靠脑中的记忆和情感。
„„
五、教师小结 林贤治评论:“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对于刘亮程来说,他得这个村庄,不仅是一个荒凉的沙漠边缘,是他终生所要表达思考,要倾诉的对象,它更多地代表着他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家在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对于属于刘亮程的这“一个人的村庄”来说,那里的灰鸟、虫子、老狗、胡杨树构成了一个独特而无限的生命空间,在这里,忍耐、困苦和快乐是属于每一个沉静而卑微、孤独而深刻的灵魂的。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作家才能如此灵犀而申请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故乡,人出生、生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否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第二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习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体会作者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评点的方法阅读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独特、个性化的具有诗意的意象,体验作者情感的层层深化,理解其中“故乡情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二、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用评点的方法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弄清文中描写故乡村庄的景象与“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声明证据的关系,理解中国人的“故乡情结”。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以歌曲《把根留住》导入。
教师提问:这首歌词里的“根”指的是什么?假如你带着你的同学,到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你给同学做介绍,你将如何介绍?这些事物是不是你童年生活的证据?如果不是带着他人参观,你曾经注意过这些事你生活过的证据吗?
二、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长篇小说《虚土》。
刘亮程的作品被称为“乡村哲学”,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就在选材与众不同。作者经历了中国农村的世事沧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林„„在他的眼中化出化入,生死衰荣。作者笔下的农村是几十年前的过去的农村,距离今天时代比较远了,要联系一定的背景才能深刻地领会作者的用意。
刘亮程在《住多久才算是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于是丰沃而贫困的土地就变成了感情,他的哲学。(2)名人评价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 林贤治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 李 锐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李 陀
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蒋子丹
(3)文章大意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三、初读感知,了解思路。
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证据”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视这些事物为证据?
【明确】①有草、土墙、房子、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灰、划痕、木和铁钉。(第二段)
②还有附着在这些熟悉的旧物上得记忆和感情。(第六段、八段)(有形的实物是曾经生活的物质见证,有时候这些物质证据已经消失,但生活的影子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记忆。曾经的生活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意识、情感等精神层面的生活,比如你的喜怒哀乐,这些生活的证据就是保存在大脑中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2、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意义?
【明确】“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需要见证。
3、没有了这些证据会怎样?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当找不到以往在故乡的生活证据时,一个人“内心的生存“就失去依凭,那么就会失去所谓的精神家园,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
4、情感线索
一、第1小节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慢之举,流露出追悔之情。
二、第2-8节可以看作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充满了怀疑之情。
三、最后一节,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抒发了无奈之情。
四、勾点圈画,点评文章。
1、学生精读全文,画出评点的原文,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评点。第一段:“我们想它没有用处了”。
点评: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 西 是 否 珍 贵,人们主要是从使用的角度考虑它的。但是这些东西是有用的,是过去生活的见证。作者说自己“还不懂得珍惜”,此时内心有这深深的悔意。
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点评:用拟人的手法与“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懊悔与伤感。因 为故乡是人生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故乡的旧物,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 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他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人生活的物化。
第三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点评:再强调“不知道”,表达一种懊悔之情。“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
第六段:“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点评:个人内心的生存即精神世界同样需要见证。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是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依旧没有见证,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就会“精神流浪”。而要见证内心的生存,就要靠脑中的记忆和情感。
五、合作探究,精析文本
讨论:“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吗?
(1)第四段:“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这句话如何理解?
——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 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 说穿了, 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 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 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生命, 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 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分量, 它既是生存之地, 又是精神居所。游子和故乡难以分解,就像干和根一样构成一棵参天大树, 他不管离开多久, 走得多远, 总是时时刻刻恋着自己的故乡。——他感叹自己“内心的生存”还有“ 谁能见证”, 他对曾经生活的感悟, 他内心的成长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 作者用七个反问来表现自己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即消失过去无法证明。又连用六个“ 真的”,写出了失去证据后的无奈。作者不希望现实中的故乡有所变化, 可以在心灵保持最美好的故乡记忆, 而家园经历岁月变迁,“ 这一切面目全非, 行将消失”, 使得作者的情感怅然不已。
(2)第五段:“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 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得一生中?”
——你经历的一切,像风一样,转瞬即逝,一个人慢慢变老,而风却紧紧跟随你的一生。
(3)对文章最后一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 虚无之途”的理解。
(1)这里的“家园”指什么?
——既是具体的家、家园,更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依托。
(2)句中“踏踏实实”与“虚无”语义相反,这种表述是否妥帖?
——当精神家园不复存在,人就像失去了根的浮萍,丧失了根深蒂固、魂牵梦萦的精神寄托。“踏踏实实”强调迈上“虚无之途”的必然性。
(3)怎样才能使“家园”不会“废失”?
——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把它们永远地保存在记忆中, 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 “家园”才不会废失, 否则, 人只能在“ 虚无”中了。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生活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 他的生命也就成了一片虚空, 他没有了“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我们再回头看这篇文章的题目: 今生今世的证据, 就可以理解了, 其含义是一辈子的证据。
六、深层研读,拓展延伸
屏幕打出刘亮程散文《村庄的事情》、《对村庄的认识》片段,学生结合片段,思考刘亮程对村庄的特殊感情。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我恰恰在追怀一种永远怀旧的东西,过去千百年仍鲜活如我们古老的血液。——《村庄的事情》故乡对于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当我们老得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一个人的村庄。——《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明确】因此,文章中得证据、村庄都包含多重意义。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而家园也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和怀旧,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
七、教师小结
林贤治评论: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对于刘亮程来说,他得这个村庄,不仅是一个荒凉的沙漠边缘,是他终生所要表达思考,要倾诉的对象,它更多地代表着他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家在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对于属于刘亮程的这“一个人的村庄”来说,那里的灰鸟、虫子、老狗、胡杨树构成了一个独特而无限的生命空间,在这里,忍耐、困苦和快乐是属于每一个沉静而卑微、孤独而深刻的灵魂。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作家才能如此灵犀而申请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故乡,人出生、生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否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八、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刘亮程的散文,进一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精心构筑的精神氛围。
2、结合实际以“故乡”为话题写一篇随笔,可抒发思乡之情,也可写对故乡的思考。要有真情实感。
第三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实用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4篇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以此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观点。
2.探究与活动体验,进一步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研读课文,在对话栏内写下自己对文中词、句、语段的理解和感受。
1.第l、2段(第l段对鲁莽地推倒、砍掉、拆毁曾经拥有的事物的痛心,第2段字里行间对没有向那些熟悉的东西深情告别充满悔意。曾经拥有的事物、那些熟悉的东西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
2.第6段“如果没有……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世界依然没有见证。结合最后两段,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又有了一层新的含义:附着在曾经拥有的事物、那些熟悉的东西之上的记忆和情感。)
3.倒数第2段(留存的旧物必然会消失。随着它们的消失,那些记忆中的往事、曾经的情感会不会消失?作者对此充满担忧。)
4.最后一段(家园指留存的旧物,也指附着其上的'记忆和情感。一个如果失去了物质的故乡,更如果失去了精神的故乡,那他将永远失去精神的根基和慰藉。)
三、学习课文后有没有想到如何精心构筑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灵魂领地”、“精神家园”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
日记、用过的物品、老照片、故居、传家宝、爸妈用孩子的胎毛做的笔或印有孩子出生脚印的泥塑、重要纪念日的精彩录相等都可以作为人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
四、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建历史博物馆?
教师可适时点拨: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今生今世的证据”。
五、作业: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你对大规模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古迹保护问题的看法。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篇2
感知课文: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学习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
2.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2.文章富含哲理,仔细品味,理解课文。
[预习]
40分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20分)
打夯一缕()瘸腿()抹杀()转弯抹角()
抹布()拆毁()烟垢()门框()悄无声息()
圈棚()烙印()省亲()执拗()迄今为止()
粗糙()恍惚()咀嚼()嘹亮()舐犊情深()
2、近义词辨析(8分)
冲刷领略等待沉寂
冲洗领受等候沉默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12分)
刘亮程,生于1962年,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_____________”。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________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是________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是_____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是________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巩固测评](6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5分)
A浩渺桎梏皓月当空明察秋毫B澄澈田塍称心如意游目骋怀
C嗜好狭隘苦心孤诣浮粪四溢D渗浸觐见噤若寒蝉加官晋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5分)
A功夫工夫留恋流连忘返B苍茫仓皇苍海桑田苍翠欲滴
C嘹亮燎原瞭望潦草D骨骸弹劾言简意赅垓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5分)
(1)即使墙皮全掉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______不到的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
(2)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_____的东西告别。
(3)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____得一干二尽。
A、冲刷熟悉脱落B、冲洗熟悉脱落
C、冲洗熟知脱落D、冲刷熟知脱离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5分)
A、世界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会事倍功半。
C、生命需要证据,当一个人的家园废失,那他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上了漫长的虚无之途,家园成了他一生魂牵梦萦而却无法回归的精神之所。
D、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篇3
一、导入
在新疆那块遥远的土地上,有一群隐士。他们的身份可能是一名裁缝,可能是一名猎人,也可能是一名农夫,他们昂扬地出行,悄悄地写书,于是成为了“住居新疆”丛书的某一个作者。刘亮程就是这众多中隐士的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看看刘亮程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呢?他又写出了怎样的作品?
二、走进作者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这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自20xx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散文集有《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刘亮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来和他见个面。(投影图片:荒凉的大漠中刘亮程独自站在蓝天下)
看,这大漠中蓝天下站立着的男子汉就是刘亮程,他脚下坚实的土地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大漠上特有的广漠天空给了他深邃的思想。(投影图片:刘亮程以一个破旧的小屋为背景的照片)
看他身后的背景,这是他的家园,那样的质朴而真实。他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并走向我们的。
三、读书要读出什么?
(一)读懂作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四个问题来阅读全文:
1、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什么?
故乡的具体事物:草,土墙,房子(破墙圈、朝南的门洞和窗口、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破瓦片、一小块泥皮······
故乡的生活经历: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
2、作者为什么要寻找证据呢?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有一天会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这种需要证明的`心理正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怀旧(回归)情节。
3、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
“谁会证明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仅凭留在过去的具体事物,一个人的内心生存依然无法见证,而是要靠脑中的记忆和情感。)
以往的生活———生命存在的痕迹
内心的生存———丰富的精神生活
4、作者苦苦寻觅的结果是什么?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经是别人的村庄。”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是否也和一粒尘土一样归于沉寂。”
————过去生活痕迹的消失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内心生存的虚无
(二)读出自己——留下生命阅读的证据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录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好地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篇4
故乡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某个处所,它跟经度纬度无关,跟土地肥瘠无关,跟贫富无关,
……它只跟人的心灵相关,是远离之后难于割舍的眷恋,是五步一回头的伤感,
是对韶华不再生命流逝的慨叹,是追怀往事的怅惘。
---情感意义
故乡只跟人的精神相关,它是一个人的根,是心灵的寄寓之所,是精神的栖居之地。
---哲学意义
有一位作家这样阐释:
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
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
——他就是刘亮程
简介刘亮程经历
在新疆沙漠边有一个叫黄沙梁的村子,这个村子里,
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树木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
一切都在不慌不忙中接近一种自然生存。刘亮程,就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三十八年。
读书,种地,当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
他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这村子。20xx年,他也因为这样的文字在全国一鸣惊人,
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
随之,他去了县城;接着,去了省城……
刘亮程说:“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象又回到了那里,
回到那种生存中,好象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
“我中断了这种生活,我跑到了别处,远远地回望这个村子……”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这篇《今生今世的证据》
二、过程
1、远远地回望这个村子,他在回望(寻觅)什么?
他在回望(寻觅)今生今世的证据
2、什么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
提示:在第二节最后有一句“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中的“这些”暗示我们是指故乡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故乡的那一段生活。
3、为什么故乡的人事物就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
在《乡土情结》中曾有这样的话: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
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
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证据啊”。
4、他为什么要寻觅“今生今世证据”?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三节)
(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
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追问:为什么“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这个问题指向第四节开头“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带领学生读这一节,想想他怀疑什么?
5、我们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寻找过过去生活的证据?
原因:人喜欢怀旧。
6、人为什么喜欢怀旧?
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
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
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
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
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的怀疑。
7、他有没有找到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个问题是解读文本的第5,6节。先让学生读
8、没有了“今生今世的证据”,结果会怎样?
(文本的第9节)
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他的生命,他的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
他没有“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
他的“回家”,只能是走向“虚无”。
9、总结:曾经的生活会需要证明
曾经的生活没有了见证
家园废失,人走向虚无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明显不同。
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
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是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总之,刘亮程在追寻故乡对于人生的意义。
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
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心灵总是落后与古老的。
我们之所以相信和着乃心灵,正是由于它的落后与古老。
现代生活只是一段躯体生活,当它成为“过去”时,心灵才可能缓缓地到达这里。
10、学生评点:
留下生命阅读的证据
11、结束语
人确实无法选择生活,却可以选择记忆……
已经消逝的人、事和物,我们可以凭借记忆把它们重新唤回,
用文字符号向它们招魂,把它们从过去的时光中带回到眼前,
变为活生生的、当下的存在,重新建构我们与这些人、事和物的关系。
——刘亮程
第四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具体的家园和精神家园是今生今世的证据。2过程与方法:通过评点,加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研读,以评点促进交流,深入理解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方法:问答法、评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一位作家这样阐释故乡:失去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写乡愁的作家都生活在别处,是“别处”照亮了“故乡”,是“别处”确认了“故乡”。他就是刘亮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他寻找一番《今生今世的证据》。2:作者介绍 ①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②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多家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长篇小说《虚土》。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同学们应该都预习过课文,那么读了这么一篇文章,你们有怎么样的初步感受?
注1:难懂、哲理化强 注2:《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所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显得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本文则越过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如何,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2)本文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关键词“证据”在文中指什么? 提示:文章第二段和第六段末尾关键句
注:①第二段“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具体指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铁钉等(物质层面,学生找并归纳特点)
②第六段“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它们在这很明显指代的是物质层面的证据,那么内心生存指的是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
③物化的证据证明不了一个人的内心生存,所以它更多地就是靠物转化为记忆,升华为精神层面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精神生活。(3)采取首尾速读法,寻找每一段的关键句
注1:本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一段都贯穿着知道或不知道的字眼或意味(下面请同学们采取首尾速读法,寻找每一段的关键句)
注2:首尾速读法—一般来讲,文章段落中心在开头或结尾
注3:中心句子(提示圈划,生齐读第三段,最后一段)
第一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不知道)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第二段: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
第三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第四段:(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第五段:(我不知道)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不知道)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第七段: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我便清楚(知道)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第八段:但我却不知道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第九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4)文章最后一段的“家园”如何理解?
注:双重含义—具体家园,精神家园
4:评点交流
注1:学生先朗读评点的句子或段落后评点;提示学生认真听并记录他人精彩的评点
注2:评点:感受—心得—理解—评价—质疑—创造 参考关键句评点:
(1)我走的时候,还不懂得珍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们没用处了。
明确:随便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因为年少无知,对证据采取轻慢之举,表示出不懂珍惜的随意性,也表现了自己的懊悔,而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练和心灵思考才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东西,所以人生常常会有遗憾。文章开篇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不珍惜突出了下文寻找证据之苦。
(2)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明确:用拟人的手法与“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懊恼与伤感。因为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故乡的旧物,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3)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明确: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
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4)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明确:人是喜欢怀旧的,人们往往会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些就隐含在“曾经的生活”当中的。如果曾经的生活不能证明,人就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人才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5)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明确:个人内心的生存即精神世界同样需要证明,留存的过去的事物可以证实以往的生活,但是仅有这些客观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经历和情感依然没有见证,那么就会产生虚空感和漂泊感,就会“精神流浪”。而要见证内心的生存,就要靠精神层面的证据,比如脑中的记忆和情感。
(6)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明确:这一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这句话设想了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高度。注:(问)“踏踏实实”与“虚无”语义相反,文中这种表述妥帖吗?为什么?
明确:虚无之途指没有生命证据的路途,踏踏实实强调迈上虚无之途的必然性。因为家园废失了,自己所有的生命证据都不见了,没有谁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自己了,自己回家的脚步踏上的只能是无法证明的路途。当烙上一个人生命印记的故乡不复存在时,人就像失根的浮萍,没有了精神寄托和归宿之地,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作者这样的表述,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现代人精神上的一种普遍病症—精神流浪,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5:拓展阅读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那些东西太珍贵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用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去经历那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忍心写出来,写出一句话都觉得心疼。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处看着他们。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6: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成长、劳作的地方,那存有我们生活气息的物化证据,更有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有人说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挥不去的思念叫家乡,就极恰当地阐明了故乡之于一个人的意义。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位同学都能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或重或轻的证据,远离虚无的精神流浪。
第五篇:刘亮程 读后感
刘亮程的村庄没有文人气的田园宁静,而是充盈着一些藏起来的孤独恐惧。在《天边大火》中,睡不着的冬夜,对黑夜的恐惧,对未来的惶惑终于烧着了那场“天边大火”,但巨大火球的无声熄灭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中。他知道,这恐惧只是他一个人的恐惧,无人分担。这是一个“醒”者的恐惧与悲哀,对于许多事情,我们点燃的“这片火海”除了惊动自己以外,并不能动摇什么。“黑暗”不是社会学上的黑暗,而是生存意义的荒谬与虚无对于生命的摧残。《迷失》中,这种“黑暗”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在“天刚黑”的时侯进行,那群孩子就象在命运笼罩下无知的人类,“我们知道天上在刮风,这种风一般落不到地上,那是天上的事情„„该玩的玩,该出门的出门,以为它永远和我们没关系,”但这次,“风把心中那盏灯吹灭了,天一下子黑到了心里”,所有的人都迷了路。于是,他们开始了黑暗中的摸索,在黑暗中,人聚不成群,每个人都独对着自己的“恐惧”。刘亮程把捉迷藏称为“无法失传的黑暗游戏”,因为这个游戏里蕴含着人对世界的潜在的所有的恐惧,被找到的恐惧、被遗失的恐惧,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对熟悉世界的另一面的恐惧„„在这篇文章中,刘亮程在描述这个游戏时还打岔说了个关于“偷孩子”的故事,那个被偷到另一个村子,完全忘掉自己以前生活的孩子呈现的是另一种迷失:对自己生命来源的迷失。在这些迷失中,“家”就成了这些盲目摸索者的最后的宗教。一个拴牛桩的横杈,将一个孩子引回到了“家”,“„„我会沿着它的指向一直地走向家去。我回摸到院门,门上的木纹和板缝„„我会摸到铁锨、挂在墙上的绳子,摸到锅台„„”黑暗中,这些唤起他以往记忆的东西帮他找到了家,使他在惶惶的寻找中因为有所依凭而心有所栖。这就是刘亮程在继续沈从文思考时找到的东西:命运是风向不定的,生活是日新月异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但总有一些一成不变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里,它们构成了“永恒”,而这个“永恒”就是我们永远的故乡,是我们全部唯一的宗教。唯有抓住这些东西,我们的生命才有了“根本”,生和死、新与旧才不会太多地困扰我们。因此,刘亮程笔下的“家”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家”它是强烈的诗性召唤,是人类心灵最后的归宿,是他在流逝的万物中紧紧抓住的“生”的证据,希望藉此重新集合起“解散的生命”。当世界对于人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家”上时,个体生命所经历的每件事也就都成了世界大事。在刘亮程的“村庄”里,因为每个“个体生命”的放大,造成了“中心”的消解,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对时代这个概念的消解。发生在世界与中国的时事被隔离在“村庄”之外,这荒远、不为人知的村庄象看待“风”一样,看待所有的变化。院门被“风”刮得哗哗响,而村人们,仍蜷缩在“家”里,听着风的呼啸,睡着自己的大觉„„在《风中的院门》与《远远的敲门声》这两篇文章中,刘亮程对于“院门”的界定使他的“家”更加饶有趣味:“院门”是一个缓冲带,使“世界”与“家”永远隔离。“远远的敲门声”以及“院门”里留下的各种痕迹,使“人”在不被侵犯的情况下感受“变迁”。而住到城市后,“生活已彻底攻破了我的第一道门,一切东西都逼到跟前。现在,我只有躲在唯一的一道门后面。”在这里,刘亮程并不仅仅是呈现城乡的文化冲突,更是反思技术革命中“物质”对“心灵”的某种侵犯。“院门”成了一道心灵的屏障,守护着生命的本源,而刘亮程,也正因为是在贴近生命本源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万物参与的“乡村哲学”,而使沈从文诗性的寻找在个体生命中有了一个较为可信的落实。
月光里
在黑黑的巷子里走,风有一阵没一阵地吹,好像大地在叹息。皎洁的月光从没有云的空中泻下来,淋透了一个人的整个身心,扒开他的骨缝,将他的影子拖得老长。
从明亮的月光里,他看到了一个人的过往。
在故乡的夜晚,天空干净地没有一朵云,云知道这个地方被月光照了一声,识趣地离开
不来打扰。月光便将它的全部献给了这片黄土地。穿过土墙的缝隙,月光看到了孩子们的欢
声笑语。孩子们正捉迷藏,其中的他懂得不一样的规矩,不一样的玩法。他懂得捉迷藏有时
候可以跟人玩,也可以跟月光玩。跟人玩,他可以跟月光约定,使得月光里的他不再受到月
光的洗礼。他甚至可以躲在伙伴的背后,伙伴一回头,尽是满眼的黑暗,疑惑地走开,丝毫
不懂得月光在和他们开玩笑。跟月光玩,月光可以穿过房顶,扒开墙缝,反射过地面坑坑洼
洼的积水坑,轻而易举找到躲在墙脚的他,月光在这里照了一生,有什么地方是他从未去过,从未看到过的呢?故土的全部都沉浸过这片月光,一粒小虫,一颗沙石,乃至一场游戏,在这片皎洁的月光里,它们变得更加清晰,他讲它们连同那片月光留在脑海里。
到了深夜,万籁沉入睡眠,月光仍然看住这片故土。它看住这里每一个沉睡者的梦,这
也许是它全部的职责。而享受月光轻抚的人们,在自己的睡梦中,带着自己的梦,跑着跑着
飞起来,作为回馈,尽情地张望着,在月光里,泪眼涔涔。
我抬起头,张望着这片月光,我希望能从月光里读出来,我的故乡的一切。我希望从那
遥远的故土,能有一星半点的梦,遗留在这片月光中,让我看见故乡的那棵大树,那堵石灰
表皮已剥落大半的土墙,那串清脆动听的流水声,以及关于故乡的所有美好的梦。
而当我真的看到来自故乡的月光,让我小心地,伸手过去,触到那头的土和泥,摸摸那
个早年不知疼痛的深深痕迹,而故乡的每一种声音都将成为我的招魂曲,我沉浸在月光里,幸福地降临。
2012年2月6号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