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识字
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脸、棉鞋里的阳关、月亮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的生字、会写本组要求写的字。
2、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5、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7、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的重难点:
1、学会本组的生字,会写本组的生字。
2、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课时安排:14课时
第二篇:人教新起点一年级下册Unit11Toys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train、car、bus、teddy bear
ball这五个玩具的单词
[教学难点] train、teddy bear的读音。
[教学准备]
教 师:
1、课题卡片、车厢形状单词卡片;
2、男孩女孩玩具盒;
3、自制小汽车、球等玩具小贴画若干;
4、五种玩具虚线图。
学 生: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自由对话
教师亲切地和孩子们问候:Hello!How are you? 并通过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s this? What colour is it? Where is it? 等大量的问答逐步引导学生走入英语课堂。
2教师点击课件播放歌曲《Hello!How are you?》,让学生随着课件的歌曲声唱着、跳着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清晰而优美的歌曲课件,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而又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导入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猜Whats in the box?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都想知道盒子里会是什么。在摸摸问问答答中,学生从已学的duck、fish等自然而然地引出新单词的学习。这样轻轻松松地导入本课的重难点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单词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授
1、趁学生兴趣正浓,教师及时出示课题让学生跟读,紧接着出示car、bus、teddy bear、ball车厢形状的单词卡片,并画出相应的简笔画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让学生通过车厢形状单词卡片的摆放猜猜Whats it like?引出单词train的学习。
2、教师借鉴 PEP教材的let
do节奏结合玩具小汽车、公共汽车的叫声再配上好玩的动作,自编chant:train ,train ,train, choo!choo!choo!...课件神奇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以及朗朗上口的chant,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扫清了学生的学习障碍,使一年级学生在说说唱唱演演中自然而然地进一步掌握所学的新单词。
(四)巩固延伸
1、转盘游戏问答竞赛
(1)教师将全班分成男孩队和女孩队,利用课件进行转盘游戏竞赛,选出两队队长喊出相应的口号激发本队队员的斗志。激烈的转盘游戏竞赛让男孩女孩们情绪高涨,在转转答答赛赛中不断巩固所学的单词。
(2)评出优胜队。
2、找玩具
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课前将玩具和玩具卡片放在教室不同的地方,通过What toys do you see? I see a… Where is it? Its on/in the…问答,让学生玩玩找找中将今天所学的单词运用到以前所学的句型中,真正做到学英语、用英语。
3、描一描、说一说
爱涂爱描是小孩的天性,结合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以及教材lesson61 part B的活动,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玩具的自制的虚线图,要求学生用水彩笔、蜡笔按轮廓描出玩具图形,之后和同桌运用以前学过的Whats this? What colour is it? 进行对话练习。
(五)总结
教师点击课件播放暨阳学校的风景图,课件生动的画面将学校美丽的风景清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并教育学生成为文明小使者,自己的物品放整齐并帮助老师把放置在教室的玩具放回玩具箱中,总结结束本课。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 9十()=13 9十()=14
9十()=15 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
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
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
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在出示了题目后,大部分同学能够算出得数,但都是运用幼儿园的学习方法手指算法来完成的,这样的算法让他们的速度很难提高。但我并不着急,调整课上内容,先让学生自由算几道题,让学生拥有了成就感以后,提出“谁能有更快的口算方法?”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们开始充满信心,想要比式。于是,我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然后选出组内高手在班里比赛,最后让同学们来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引出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减等,最后,让同学们自选方法展开学习,并将同一种方法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切磋练习,从而真正地掌握新的口算方法。教学设计 十几减9(2)
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加法、减法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
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反思:
一节课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口算“十几减 9”的多种方法,并能选择一种进行训练,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便是提高速度,所以我提出,“怎样能让你所用的方法更快些?”我们班的李禹蒙同学最先发现“十几减9”的题可以直接用被减数的个位加1,也就是几加1的方法来算。虽然有这样发现的人并不多,但相信同学们已经开始体会到数学中的规律运用了。教学设计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反思:
有了“十几减9”的学习基础,在学习“十几减8”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同学们回顾“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然后反问:这些方法能不能解决“十几减8”的题呢?同学们自己尝试,互相交流,发现口算方法,然后利用方法口算更多的十几减8的题目,这节课的题目便得很轻松。教学设计 十几减7、6(1)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切实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
星期天小黄猫和小花猫从市场早买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小朋友,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课件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2、探索算法
①生独立思考13-7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②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
3、交流汇报
4、小结:同学们用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选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破+法,要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练习(课件)
它们有什么规律?
四、总结:你能给今天学的知识取个名字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前面的铺垫学习,让本节课的口算变得轻松,同学们都能运用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在计算得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错误,于是我让学生们把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目分类,并进行比较,让运用破十法的同学发现见九就是一加几,见八就是二加几,见七就是三加几的破十规律,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本堂课的另一重点就是全班性推广想加算减的方法,因为同学们加法口算较快,所以侧重训练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但还是有些同学不能理解加与减的联系。教学设计 十几减7、6(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喜闻乐见的情境数学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针对练习
小红有13元钱,小明有15元钱,他们俩到肯德基去吃东西,请看肯德基的食品价目表:
汉堡:9元 可乐:6元 鸡腿:7元
(一)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汇报
选择 13-9 15-6 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4、你会填吗?
13-7=□ 15-9=□
(二)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二、自由练习:
1、小结:十几减几的方法很多,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计算时不但要选择你比较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且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对又算得快。
2、选题训练
三、总结反思:
本节课仍然对学生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加以训练,不过在我看来简单的理解在同学们那里却非常吃力,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本节课,我请方法掌握较好的同学教大家去发现加与减的联系,效果好了一些,已经有一大部分能够理解想加算减这种方法了,不过还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巩固才好。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3.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说说你最拿手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4【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1.出示例1:11-5=□
(1)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3)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12-4=□
(1)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2)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3.教学例4 【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4.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十几减5、4、3、2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三、巩固作业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训练点,让同学们有游戏中运用方法进行口算,同学们在游戏中做题效率更高了。更值得欣慰得是,班里并没有人掉队,大家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去努力完成任务,争得属于自己的荣誉。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逐步达到熟练。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口算比赛,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的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敢不敢试一试吗?
二、练习:
1.师:请翻开课本21页第3题,准备好,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开始!
11-2= 8+6= 16-8=
9+7= 13-7= 12-5=
14-8= 15-5= 11-6=
12-9= 14-6= 17-9=
(操作时,统一开始统一结束,约1分钟后停。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老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
2.针对比赛学生提出问题
3.师:小朋友们,一次口算比赛,我们就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观察一下教室里的事物,或者根据班级的情况,编个数学问题。每个小朋友先想一想。(停顿半分钟)谁编出一个问题来了?并说说怎么解决。新课标第一网4.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5.师:老师这里有8个信箱,他们都有一个号码,请8个小朋友上来拿着信箱,然后一个一个轮过来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小朋友拿着信要仔细算,如果算出来是这个号码,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把信送过去。听明白了没有?
6.完成送信游戏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看上去不是新课,却因为减数的变化,而让学生们口算时速度减慢,不过同学们仍能够利用学过的方法来做,部分同学习惯于运用“破十法”,在这些题目中,他们运用上稍有困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一)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认识多余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
★和● 一共有多少个?.△△△△△△△△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应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二)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并没有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学习,而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学习的条一步。游戏内容为:两名同学一组游戏,每人拿出几根小棒,然后一个人汇报“XX比XX多拿几根小棒”另一个人汇报“XX比XX少拿几根小棒”,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渐渐的感受到比多少时,就是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有了这样的认知,再引出正式的学习,从而总结出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也可以反过来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只要用大数减去小数就可以得到答案。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3.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提高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就是整理退位减法表,主要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1.请各小组想办法将十几减几的所有算式进行有顺利的排列,并说说排列理由。2.观察,看看你发现了这个减法表中的哪些秘密。各小组依据活动内容展开活动,汇报中发现各小组真的很棒,都能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思想,让数学变得多样化。随后,我们针对减法表展开问答游戏,让同学们更加熟练的口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应用加减法进行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20以内加减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让学生看图读题,分析题意,想一想用哪些条件,用什么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此题是针对“比多少”问题的巩固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是可以的。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17-8-3 = 9 + 4-6= 5 + 4 + 7 = 16-9 + 7 =
13-9+5 = 7 + 8-9= 15-6 + 8 = 18-9- 5 =
(练习时指导学生准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解决“比多少”的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中的训练重点是依据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件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解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问题,该怎样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所以我鼓励学生大胆向周围人提问,让周围人来回答。汇报时发现一个同学说“老师他的问题我答不了,我也不知道……”抓住时机,我让提问者自己回答,结果他把自己也难住了,我告诉同学们提问要根据题里的意思来问,让别人能通过题里的内容进行计算从而回答问题,这就是恰当的问题。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检测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解决各种形式的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心算,就能算对。
9+4= 12-8= 6+9= 11-4= 10-2+9=
12-4= 14-9= 18-9= 13-7= 15-5+8=
13-9= 12-3= 11-2= 4+9= 15-6+3=
9+3= 11-7= 12-6= 16-8= 18-8-8=
5+6= 17-7= 9+9= 12-10= 9+5-7=
二、认真想,就能填对。
1.在○里填上>、<或=。
15-8○10 11-3○11-4 18-9○12-2
13-9○5 15-10○14-9 13-7○13-6
2.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括号里“√”,错的在括号画“×”。
13-6=5()15-7=9()11-2=9()
6+9=15()16+4=20()13-9=5()
18-7=9()11-6=5()16-8=8()
3.填□。
9+5=□+6 17-7=□-4 □-7=□-6
□+5=17-7 8+□=10+6 14-□=18-□
4.填表格。
原有 12枝 18把()辆 15件
卖出 5枝()把 9辆()件
还有()枝 9把 7辆 7件
三、想办法,才能解决。
1.一本书有18页, 方方看了9页,还有几页没看?
□ ○ □ = □
2.小华做了15朵花, 送给幼儿园8朵, 他还有几朵?
□ ○ □ = □
3.要送13份礼物,现在剩下4份,送了几份?
□ ○ □ = □
4.一共有12个男生,每两个男生中插入一个女生,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 ○ □ = □
四、教师总结做题情况
反思:
本节练习课,我先向同学们提出要求:1.独立审题,完成题目;2.小组内对照答案,如果有做错的同学,其他同学要给他讲解做法,让他懂得怎样做。3.统计全组内哪道题目做错的同学最多。有了要求后,我给了同学们30分钟进行练习,后十分钟里将错误率最高的题提出到黑板上,进行全班性有针对性的讲解,我发现这节练习课的效率真得很高。我又一次突破了自己,让自己在练习课教学在有了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2.小学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3.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4.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
5.《美术鉴赏》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6.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7.第二单元练习课数学教案
8.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9.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反思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 9十()=13 9十()=14
9十()=15 9十()=16 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在出示了题目后,大部分同学能够算出得数,但都是运用幼儿园的学习方法手指算法来完成的,这样的算法让他们的速度很难提高。但我并不着急,调整课上内容,先让学生自由算几道题,让学生拥有了成就感以后,提出“谁能有更快的口算方法?”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们开始充满信心,想要比式。
于是,我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然后选出组内高手在班里比赛,最后让同学们来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引出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减等,最后,让同学们自选方法展开学习,并将同一种方法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切磋练习,从而真正地掌握新的口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加法、减法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3、布置作业。
反思:
一节课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口算“十几减 9”的多种方法,并能选择一种进行训练,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便是提高速度,所以我提出,“怎样能让你所用的方法更快些?”我们班的李禹蒙同学最先发现“十几减9”的题可以直接用被减数的个位加1,也就是几加1的方法来算。虽然有这样发现的人并不多,但相信同学们已经开始体会到数学中的规律运用了。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反思:
有了“十几减9”的学习基础,在学习“十几减8”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同学们回顾“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然后反问:这些方法能不能解决“十几减8”的题呢?同学们自己尝试,互相交流,发现口算方法,然后利用方法口算更多的十几减8的题目,这节课的题目便得很轻松。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切实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
星期天小黄猫和小花猫从市场早买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小朋友,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课件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2、探索算法
①生独立思考13-7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②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
3、交流汇报
4、小结:同学们用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选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破+法,要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练习(课件)
它们有什么规律?
四、总结:
你能给今天学的知识取个名字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前面的铺垫学习,让本节课的口算变得轻松,同学们都能运用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在计算得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错误,于是我让学生们把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目分类,并进行比较,让运用破十法的同学发现见九就是一加几,见八就是二加几,见七就是三加几的破十规律,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本堂课的另一重点就是全班性推广想加算减的方法,因为同学们加法口算较快,所以侧重训练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但还是有些同学不能理解加与减的联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喜闻乐见的情境数学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针对练习
小红有13元钱,小明有15元钱,他们俩到肯德基去吃东西,请看肯德基的食品价目表:汉堡:9元 可乐:6元 鸡腿:7元。
(一)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汇报
选择 13-9 15-6 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4、你会填吗?
13-7=□ 15-9=□
(二)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二、自由练习:
1、小结:十几减几的方法很多,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计算时不但要选择你比较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且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对又算得快。
2、选题训练
三、总结反思:
本节课仍然对学生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加以训练,不过在我看来简单的理解在同学们那里却非常吃力,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本节课,我请方法掌握较好的同学教大家去发现加与减的联系,效果好了一些,已经有一大部分能够理解想加算减这种方法了,不过还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巩固才好。
第五篇:2014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提供设计 雅居乐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单元目标:
1、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通过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4、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识字二
学习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学习重点:借助短文及生活经验理解词在具体语言环境的思想。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媒体准备:生字卡片、插图、投影仪、小黑板。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点:
1、连词书写:认真、父母
2、一字组多词:父、扫、真、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家”字,学生认读。
2、谈话、交流。
说说看,你家都有哪些人,他们是怎样互相关心的呢?(1)出示语言训练点。
我家有 人,有、还有。爸爸是,妈妈是。假日,我们全家一起。
(2)小组拿出各自贴上“全家福”的照片按以上训练点来介绍自己温暖而幸福的家。(3)全班反馈交流。
3、小结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呢?我相信,学了识字2小朋友不但长了知识,肯定还能长大不少呢!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拼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2、对照生字表,用“ ”画出来(在文中)并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连贯。
三、创设情境检查自读,学文、学字。
1、出示“生字列车”图。(出示注音的字词)(1)认读车厢里出现的字或词组。
孩子们赶快行动看看谁的火车先到达我们幸福的家。①、自由认读 ②、小组长检查 ③、教师抽读 ④、男女比赛读
(2)抽出生字单独认读。(去拼音)
2、小结过渡
啊!真高兴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搭上了开往“温暖之家”的列车,在你们的帮助下,有几个掉队的小朋友也乘上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作为家中的“我”应该怎样呢?
3、学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在温暖的家中你体会到什么?告诉小朋友你读了哪一句?你又是怎么做的?(1)
小组内交流。
(2)
全班反馈,适时指导读书。
根据学生反馈,把学生个人照片贴到黑板“家”图中。
小结:瞧,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你瞧,这不是又组成了一个新家了吗?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4、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巩固练习、指导写字
学习过程: 落实教学点
1、一、复习字词:
1、认读我会写的生字,并组词。
2、让学生自主识记我会认里面的生字字形。
析字形结构,记字。
二、巩固练习:
(一)看图读词语
(二)出示课后的习题。
1、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读一读。落实教学点2: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字,读一读。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左右结构:洗、认、扫。上下结构:真。独体字:父、母。
2、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写字。师巡视指导。
4、展评。扣点练习: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一字组多词。
洗()()()认()()(父()()()母()()(5、看电视))
学习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学习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媒体使用:生字卡片、插图、投影仪、小黑板。学习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教学点:
1、连词书写:全家、完全
2、动词名词搭配。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电视迷,你们爱看电视吗?说说看,你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2、小朋友们,你们谁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都爱看什么?知名说。
过渡:我和爸爸爱看足球,妈妈爱看音乐台,奶奶爱看京剧。这可怎么办?别急,我们先去东东家看看,他们家是怎么看电视的。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落实教学点2:
1、自由拼读课文,读准每个字得字音。
2、对照课文生字表,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生字字音,①、自由读准生字字音。②、小组相互检查读音。
③、指名领读,难读字音指导读好。④、开火车读生字字音。
3、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编上序号。
4、把每一节连起来读一遍。要求把词句读正确、连贯。
5、指名读儿歌。(一人读一节)
6、你最爱读课文的哪一段?请你站起来读,再从站起来的同学中抽一两名说说看,读这一段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7、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理解文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2、读给同桌听。
3、讨论:这首儿歌哪里是你自己读懂的?哪里至今还没有弄明白的。(1)小组讨论:互相交换已知与未知,获新知。(2)小组长归纳未读懂的。(3)全班再交流。
读句子对比 ①、足球迷,精彩的球赛。
②、听得入了迷。
照样子找一找 ①、乐得直叫
②、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笑。
(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啥秘密呢?我想学到这,不用说你也知道了吧!到底是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句子对比情况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大声试读。
2、指名读,评价。
3、喜欢读哪一小节的站起来读。
三、小结。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家也有小秘密吗?能不能告诉我们的小伙伴?
3、多温馨的一家子呀!老师相信也祝福你们全家永远幸福美满。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巩固生字,指导书写。学习过程:
一、朗读全文。落实教学点1:
二、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写、家”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特点。教师范写。
2、其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
3、老师范写,学生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扣点练习:
一、我会拼。
bà bɑ
quán jiā
bà
mā
ɡuān xīn
()
()
()
()wán quán
shū
xiě
jiā
lǐ
jiā
rén()
()
()
()
二、连线。看 球赛 唱 文稿
写 京剧 听 舞蹈 看 音乐 看 电视
附板书设计:
5、看电视 爸爸和我爱奶奶 奶奶爱妈妈 妈妈爱我们
6、胖乎乎的小手
学习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重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媒体使用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学习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帮助长辈的愿望和行为。教学点:
1、积累短语:胖乎乎的小手、红润润的小手、高兴地说
2、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你又会帮长辈做什么事情?
学习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画还会算,天天干活不说话。”
2、引入课文:
人的手多么灵巧,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揭示课题)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熟悉的符号把难读的生字词划出,多读几遍。
2、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如后鼻音:情、胖、张、刚、墙、帮、等。
3、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字词。
4、游戏帮助记忆。(开火车、找朋友)过渡:小朋友学得真棒,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幅画,比比谁是细心的孩子。落实教学点1:
(二)看图学文,朗读感悟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加上动作。
3、全班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老师引导评价。(先夸一夸,再帮一帮)
4、引导想一想:平时奶奶、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5、小结:奶奶、爸爸、妈妈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赞美。
蓝蓝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6、学生表演读。
扣点练习:
一、我会填。胖乎乎的()、红润润的()、高兴地()开心地()、美丽的()、可爱的()
(三)创作画《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并写上自己想说的话。落实教学点2
三、感悟积累: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过渡:小朋友,别忘了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家。
2、检查读长句子: 出示四个句子: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呢!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挠过痒痒啊!
指读句子,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3、会读这四句,你发现了什么?
过渡:兰兰的手很能干,你们的手一定也很能干,为大家做过很多事。扣点练习
4、完成26页“说说做做”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 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2、巩固生字,指导写字。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3、猜字谜
4、认读词语
5、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画、着”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特点。教师范写。
2、其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
3、老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
三、作业:写生字
替爸爸 拿拖鞋 板书设计:胖胖乎乎的小手 给妈妈 洗手绢
帮姥姥 挠痒痒
7、棉鞋里的阳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媒体使用准备:
1、生字卡片,语文插图和全家福照片一张。
2、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学习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认识13个生字,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完整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有关心长辈的愿望。教学点:
1、积累词组:舒服地合上、奇怪地问 练习:舒服地()奇怪地()
2、读好问句: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师问:小朋友,说说平时在家里谁最疼自己?
他(她)都是怎样疼爱自己的?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些什么事呢?
3、出示课文插图
A、仔细看图,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B、自己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C、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4、揭示课题板书:棉鞋里的阳光,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落实教学点1: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并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学生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让他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如:晒(shài),容易读成晒(shà)等。
3、老师在卡片中相应出示学生所指出的字词。
4、老师范读,领读,小老师范读,领读,多形式认读。
5、师生共做识字游戏《小白兔摘蘑菇》看看哪只小白兔最厉害,摘到蘑菇最多?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
1、生字回到课文中了,你能不能把它们读好?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课文中有小峰、妈妈、奶奶等)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一边读一边说一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扣点练习:
一、我会连。
有趣的小手
奇怪地
摇
唱
棉被 绿油油的问题
飞快地
说
听
京剧 精彩的棉被
轻轻地
问
挖
音乐 暖和的球赛
笔直地
站
洗
树坑 红润润的树苗
高兴地
跑
晒
手绢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来回答?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要求会写“妈、奶、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指名汇报。
2、分男女生读,男生读生字,女生组词或女生读生字,男生组词。
3、小火车,同桌的小朋友一个读字音,一个组词。
4、小老师领读。
5、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或挑选会人的字说词语。
6、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落实教学点2:
读好问句: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2、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放、收、”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特点。教师范写。
2、其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
3、老师范写,学生各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
四、实践活动
回家去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板书设计:
7、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 晒棉被
爱奶奶
小峰 晒棉鞋
8、月亮的心愿
学习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举动。学习重点:认记生字
学习难点: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练习朗读。媒体使用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小黑板。学习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 初步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2.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小女孩美好的心愿。教学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人物的说话语言。
2、拓展:你的心愿又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意思? 将课题板书完整:月亮的心愿。(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熟悉的符号把难读的生字词划出,多读几遍。
2、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如后鼻音、前鼻音、整体认读音节等。
3、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字词。
4、游戏帮助记忆。(开火车、找朋友)
5、学生读课文。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4)教师总结
三、朗读感悟,细读讨论
落实教学点1:
1、同桌合作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人物的说话语言。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议议:“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3、读1、2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图一)从图中能看出这些吗?说一说月亮笑什么呢?
5、(出示图二)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中有什么不一样呢?月亮愁什么呢? 继续落实教学点1:
6、下位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讨论:珍珍想不想去郊游?为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
四、疑读课文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读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你的心愿又是什么?落实教学点2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识记本课的14个生字。
2、有感情、流利朗读课文。学习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二)识记生字
1.教师检查记生字情况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学生找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的?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偏旁的字。
(2)其它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进行识记。
2、巩固生字
同桌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让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三)朗读课文
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生字 1.学生观察,指名说。
2、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好天气 郊游 下雨 照顾妈妈(孝顺、懂事)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熟读背诵《鞋》。学习重点:发现汉字规律。学习难点:积累词语。媒体使用准备;小黑板。学习时数:三课时。教学点:
1、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
2、字词方面:一字组多词、形近字组词。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我的发现”、“读读想想”。学习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你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二、我会认。
1、平时在家看电视,你认识了那些字呢?
2、分小组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读读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三、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一读这些词,说说你发现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扣点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一、我能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女()()
攵()()
讠()()
人(二、我会连。
窗
女
背
装
天
另
照
生
太
劳
医 悄 离
户
孩 包
帘 气 外
顾 着
阳
病
生
累
开
口
悄 三:形近字组词。
牛()
太()
爷()
多()
方()
看()午()大()
爸()岁()
万()
着()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我会读”和“读读背背”。学习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词语,上面写有你会认的词吗?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小组采取不同的方式轮读。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1)四组一起读小诗,互相纠正读音。(2)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3)感情朗读诗。
2、指名朗读,同学评议。
()15)
3、自由背诵。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能完整地讲述事情的经过。学会关心体贴长辈。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 为什么没做过,能讲讲当时情况吗?
二、引导倾听。
a)有位同学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需要同学们为他想想办法。你们愿不愿意? b)仔细听听他的介绍,搞清楚为什么爸爸妈妈没让他做家务事,然后替他想想办法。
三、讨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劝说父母让他做家务事?
四、小组表演。
分角色表演劝说过程。
五、上台表演,并评价。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