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个多哪个少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哪个多哪个少》教案
授课班级:中班
主题名称:我生活的地方 活动内容:《哪个多哪个少》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多与少。
2.复习5以内数字。3.仔细观察哪个多哪个少。
活动准备:
1.小兔 胡萝卜(5以内)图片 2.哪个多哪个少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律动导入
1.师幼扮兔子随音乐跳兔子舞,然后引出问题(小朋友,请你说说兔子喜欢吃什么?
答:拔萝卜、青菜、蘑菇等)
2.创设情境,数一数,初步感知“多与少” 老师这有几个胡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
师幼共同比较5以内数与数间的多于少(课件展示),初步感知数与数间的数量关系(多与少)。
3.分胡萝卜,明确“多与少”
小白兔有很多的胡萝卜,她把胡萝卜放在四个小篮子,它分不清哪个篮里多,哪个筐里少,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找一找。(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数一数并找出哪个多哪个少?
4.再次复习巩固从左向右点数,能说出总数。
二、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小组比赛
现在小兔子要请小朋友了,请来的小朋友是不是要分享小兔子的好吃的胡萝卜呀!那现在老师每组请一位小朋友来替小兔子来送胡萝卜,其他小朋友拍手加油,当老师叫停的时候要停下。最后我们看看哪一组的代表放的最多,哪一组的代表放的最少?(小结今天学的多和少)
2.举例教室里实物,再次认识哪个多,哪个少。(窗户,电视,墙等)
三、活动延伸
游戏:与家人共同说说生活中的数,相比较。
第二篇:中班语言活动哪个多哪个少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中班语言活动哪个多哪个少教案】相关文章:
1.中班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哪个多哪个少
2.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
3.中班《家》语言活动教案
4.语言活动中班教案
5.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6.哪个压得深中班科学教案
7.秋天果子多的中班语言活动方案
8.春天的朋友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9.中班语言活动《雨》的教案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哪个多哪个少》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哪个多哪个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语言教案《哪个多哪个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教学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中班语言教案《哪个多哪个少》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85字。
第四篇:小学数学一下 教案《多一些、少一些》
《多些,少些》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P40页 例9 《多一些、少一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学习估算方法: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吗?他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了,小松鼠特别想知道自己的粮仓里有多少花生?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请你帮他猜猜1号仓库有多少个花生?
2.猜多少的都有,这下小松鼠糊涂了,他想了想,灵机一动,(出示圈)你看到了什么?以这部分作为标准,你能再来猜猜吗?指名回答
很多同学都认为是70个左右,是这样嘛?(出示:65)真的差不多,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小结:像你们这样先确定一个标准再猜数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估数。
板书:(估数)
3.快来估一下2号粮仓里面有多少花生吗?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先找到一个10作为标准。实际呢?25个,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估数的方法了。
4.3号仓库呢?谁来说说?怎么想的啊?
出示:20粒,真像你们说的。
5.老师估的也是20个左右,标准跟他定的不一样,谁能够跑到老师心里,猜猜?(手势)你真是我的知己,我定的这个标准成吗? 小结:看来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的标准。
二、比较理解,明确词语含义:
刚才通过估数我们解决了小松鼠三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米的问题,谁能能完整的说说每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吗?指名说(板书:65、25、20)
1.旧知导入:
(1)现在你能用“>”、“<”来说说他们的大小关系吗?(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板贴:
65>20
25>20
20<65 20<25
65>25 25<65
看,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式子,谁来读读? 2.初步理解: 第一组:
(1)我们先来看这一组,65>20 25>20(移至中间)谁再来读读?
这是65和20比,这是25和20比,都是和20比,把20作为标准,比的结果呢,又都比20多,那你仔细看看图,能说说他们多的一样吗?
追问:怎么不一样?
(2)多很(好)多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多一点(多几个)是什么意思啊?(3)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多很(好)多叫做多得多(贴),多一点我们就叫做多一些(贴),你能够说说什么叫做多得多,什么叫做多一些啊?(4)你能够用上这两个词语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第二组:
(1)那65比20多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呢?(板书:少得多)
这个反过来又怎么说呢?(板书:少一些)(2)那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啊?少一些又是什么意思啊? 横向
(3)那你能够用上“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连起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第三组:
(1)这里还有一组呢,你能用上我们新学的词语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2)指名说 小结:
以前我们能够用大于、小于来说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还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词语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更具体了。
3.深入巩固:
(1)告别小松鼠的仓库,我们来到小熊的树洞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蜂蜜罐:1号洞48罐
2号洞:42罐
3号洞:9罐(2)谁愿意试着用上我们所学的词语说说他们的关系吗?(随学生说板书)(3)关注:42比48少一些,42比9多得多,追问:都是和42比较,怎么一会42就比48少一些,一会42又比9多得多呢?这是为什么?(4)小结点评: 同样是42,由于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看42 是多得多,还是少一些,就要看他跟谁比。
三、游戏渗透,理解应用:
1.学到这,大家也累了,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物品,在组长的位子里呢,快拿出来看看!2.请你快竖起耳朵来听听游戏的规则:
请你们三个人一起分一分这些物品,每人拿一部分,然后比一比,比的结果要用上我们今天学的(读一读)表示他们的关系。大家要合作,想一想怎样分就能够用上多得多,多一些。
3.谁听懂老师的要求了吗?(板书:分、比、说)
4.下面就请你以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然后再说一说好吗? 第一组:请你认真听,他们说的对吗?
还有那个小组愿意来展示?
第二组:跟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底下的同学,你们看着他们分的结果能猜猜他们刚才是怎么说的吗?
看来全班同学都理解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那就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四、拓展提升:
1.看,动物园来了新的朋友,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够用上新的词语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2.比高矮。
你们说了这么多组关系,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可以比多少,还可以在很多地方进行比较。例如:比较身高的时候不用多少了,可以用“高矮”,先看看,你们知道了什么?那你能够用新知识比一比他们的高矮吗?
姚明229厘米 小刚95厘米 小丽90厘米 3.猜价格: 大家说得真好!快看看,这个是比什么?这次我们不仅要比还要“猜”,怎么猜呢?老师把礼物藏在了其中一个盒子里,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谁来读读?
指名读:便宜是什么意思啊?快来猜猜!礼物藏在哪? 出示图片:有三个盒子分别装有14元、17元、3元的礼物
4.猜年龄:
接下来我们再来比年龄,猜年龄,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人物1:我今年35岁了,人物2:我的年龄和他差不多。追问:什么叫差不多? 出示:34岁、36岁、47岁
看来差不多既可以比她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是吗? 小明到底是多大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说我的年龄比他大。
5. 生活中的数学:
老师采来一些水果,放进筐里,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苹果有23个,估计一下同样的筐里面大概能放多少个桃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选择:87、9、20 追问:若是在盘子里面放草莓,能够放多少呢?为什么?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比较多少的知识,感受到了确定好标准非常重要,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今天学习的多一些,少一些(板书),多得多,少得多来表示数量关系,还可以用高得多,矮的多或是差不多这样的词语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关系,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好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
估计
65>25
65>20
多得多
20<65
少得多
分
25<65
25>20
多一些
20<25
少一些
比
说
第五篇:《哪个轻?哪个重?》教案
《哪个轻?哪个重?》教案
《哪个轻?哪个重?》教案1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试验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轻重。并尝试用感官及借助物体测量等方法,区分物体的轻重。
通过试验活动,进展幼儿观看、思索、动手解决问题的力量。
设计思路:
书包、玩具……轻重在孩子的生活中元处不在。“我的包比你的重”,“不对,我的包比你的重”
……不知谁说了一句:“称一称就知道了”。于是孩子们开头了“哪个轻、哪个重?”的探究与讨论。在试验角里,老师有意投放了天平秤、平衡器等称量工具,并为孩子供应了大量的材料,如:各种材料不同的小球、圆片,大小不同的砝码……,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了一一比较,并对每一次的称量结果做了记录。在纸片与塑料片的比较中,孩子发觉:塑料片重纸片轻;在砝码的比较中,孩子发觉:大的重,小的轻;在各类小球的比较中,孩子发觉:铁球最重。当孩子们感知积累了有关轻重的阅历之后,老师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物体的轻重比较。
活动预备:
各类试验用品:橡皮筋、水缸、沙盘、绳子、塑料袋、天平秤、人体秤、弹簧秤、平衡器、箩筐、别针、一次性口杯、一次性纸盘、铁丝、夹子、钩子、积木、双面胶、玻璃胶、记录纸、水彩笔……
轻重不等的密封罐数个(内存沙、谷、大米、豆类等)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幼儿争论,提出假设→动手试验→沟通验证
一、老师出示两只密封罐提出问题:两只罐子里都有东西,你能用什么方法比出哪只轻、哪只重?
二、幼儿争论,提出各类假设。
幼儿可能回答:掂一掂、称一称、放在水中、放入沙中,用平衡器……
老师介绍试验用具,提示幼儿做好试验的观看记录。
三、幼儿动手试验,老师观看指导。
当幼儿一次试验胜利后,准时引导幼儿运用其他方法连续尝试验证。
如发觉孩子不满意时,可在材料的供应上增加难度,让幼儿用同样的假设来验证轻重相关不多的罐子。
对于试验屡次失败的幼儿,鼓舞他们连续尝试,并用语言间接提示。
四、沟通验证
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用语言、观看记录或再现试验过程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组织幼儿就试验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争论。
老师用“在水中比较物体轻重的试验”引发幼儿的思索:毕竟哪一种比较的方法最好?
《哪个轻?哪个重?》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分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育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
活动预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老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假如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假如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洁、最清晰?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终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全都?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沟通: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全都?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爱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嬉戏,请依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状况在两边敲上肯定数量的印章。
《哪个轻?哪个重?》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辨别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按大、小分类。
3、学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情愿说话。
4、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5、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1、分别贴有大、小字卡的大房子、小房子。大、小红花若干。
2、老师演示用的玩具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辨别大小。
1、讲解并描述故事:秋天来了,天气很凉快!玩具王国里的玩具宝宝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玩具宝宝呢?
2、分别出示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小。
二、帮玩具宝宝找家,尝试将大、小分类。
1、连续讲解并描述故事:这么多玩具宝宝啊~!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嬉戏,玩的可快乐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该回家了!玩具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它们难过的哭了!小伴侣们来帮帮它们吧!
2、请幼儿帮玩具宝宝找家,老师引导幼儿将大玩具放在写有大的大房子里,小玩具放在写有小的小房子里。!
三、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师:小伴侣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感谢你们,给每个小伴侣送一朵红花。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教学反思:
在此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思路清楚,连接顺畅,幼儿在嬉戏中学会了区分大小,课堂气氛活跃,幼儿主动参加。在嬉戏环节中,选择的大小玩具应是相同类型的,便于让幼儿进行区分,同时在给大大小小穿衣服的环节中,应让幼儿先对衣物等进行区分,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时不一样的,再说哪个给大大哪个给小小,让幼儿的思维以渐进式的进行。
《哪个轻?哪个重?》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分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育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4、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愿意参加活动,体验胜利后的乐趣。
活动预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老师表演哑剧
“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假如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假如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洁、最清晰?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终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全都?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沟通: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全都?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爱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嬉戏,请依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状况在两边敲上肯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究中发觉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体验胜利的乐趣。体验采纳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胜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