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异同摘要
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异同摘要:研究教育传播学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并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探求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介绍教育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接着讨论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关键字: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
一、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1、概念与研究性质不同(1)、教育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传播起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他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是教育传播与技术学科群中一个分支学科,它要遵循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效果的科学。(2)、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
2、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教育传播学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教学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传播本体的研究 ②、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 ③、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 ④、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 ⑤、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 ⑥、教育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研究 ⑦、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 ⑧、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 ⑨、教育传播的研究方法
(2)在教学设计不断向科学化迈进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者关注、探讨的关键问题。由于教学设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的探讨还是一项空白,就是在有限的几本教学设计著作中,也未明确提出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但应当承认,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这方面的研究,如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就这样写道:“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一门新兴的教学科学。”这里提到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笔者理解就是该文章确立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信息传播,特别是教育传播的过程。因此,教育传播学的理论自然成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教育传播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过程和信息从学生传播到教师的过程,也即是师生人际交流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利用教育传播学理论来解释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为进行教学设计铺垫基础。教育传播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一大贡献是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图所示),(信息传播模式图)
从信息传播模式可以看出,教学传播过程所设计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互相关系,说明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动态过程,传播过程的教师、学生媒体的设计也构成课教学蛇酒偶成的基本要素。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从下图中的信息传播中,如果教师口齿不清或存在噪音,就会使学生很难准确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果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当或媒体设计不当,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传播不了准确甚至有错误的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与编码过程中。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将很难从语言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译码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教学设计者要遇见可能的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传播过程中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教学系统设计》何克航、林君芬、张文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2]《教育传播学》南国农、李运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第二篇: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一、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的概念
1、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
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合确定教学目
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合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
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
理论基础。
二、教育传播学理论基础
1、简介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3)受者的特定性
(4)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3、课堂教学传播
课堂教学传播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不同于远距离教学传播和自学传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课堂教学传播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具有双边性质
(二)课堂教学传播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下,按照固定的课程时刻表进行的
(三)课堂教学传播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教学媒体之间进行的
(四)课堂教学传播主要采取面对面的传播方式
(五)课堂教学传播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统一实现的过程
4、课堂教学传播过程
课堂教学传播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基本阶段:传授—接受阶段,复习-辅导阶段,练习-指导阶段,作业-考查阶段。
5、课堂教学传播的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传播模式,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种:
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教师的控制下,主要从书本中学习,传递和接收的主要是教材中的知识信息。
常见的有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臵课外作业。
这种传播模式,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了书本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2、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为学习的中心,从活动中学习。这种传播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及其亲身经验,但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书本知识的教学。
3、以问题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从研讨中学习,能启发人们进行探索,但容易使教学缺乏系统性。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所长和不足,在教学传播中应灵活搭配使用。
6、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
1.特定的教学目标
2.特定的教学对象
3.采用多种教育传播媒体
4.特殊的效果评价方法
7、教育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
8、教育传播环境的基本功能
扩展功能、增强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
三、教育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1、传播的三类侧重点为教学设计任务制定提供参考:
(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教育传播学可供教学设计课堂参考的三种模式:
(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2)、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3、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一)对教师的作用
(1).扩大教师采集和选择教育信息的范围
(2).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场所、设备、设施等
(3).使教师有可能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传播活动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与学生接触、与社会交往的机会
(二)对学生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
(2).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有助于学生身段健康成长
4、接受教学设计的学习者在教育传播学中的角色
学生是受播者
(一)接收传播信号
(1).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教科书是依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学生在教育传播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远距离教学传播和个人自学传播,主要是依靠教科书来进行系统学习的。阅读教学参考书,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2).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授。对于课堂教学传播,讲授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它不是简单重复书本知识,而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书本知识进行补充与深化,并指导学习方法。
(3).视听其它多种教学传播媒体。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视听方法、善于从展示的多咱教学媒体中获取事物的全部行征与规律。
(4).视听大众传播媒体
(5).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和社会活动
(二)进行译码工作
(1).将信号转换为符号
(2).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
(三)输出与反馈信息
学生在接收和进行信息译码期间和之后,伴之会产生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所代表的信息,是一种教育传播效果的信息,也称为教育传播过程的输出信息。若这些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反作用于教学传播过程,被称为反馈信息,它被用于调控教育传播过程,使教育传播效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输出信息的行为表现
首先是接收传播信号时的外显行为,它表现在:a、注意力。b、喜爱程度。
其次是在进行译码工作时的外显行为,表现在:是否认真思考问题,在表情姿态上,有否静思、点头、摇头,或者及时提出不同的见解等等。
最后是信息译码后的效果行为。它表现在:a、知识的积累。b、能力的提高。c、观点、情感的改变。
(2).教师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方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学生练习与作业;考试。
5、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学生的传播行为
学生并不是机械,他接收信息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主动地接受信息,甚至是有赞扬生地去接收与理解信息。
(一)目标性行为
(1).接受信息要按培养目标规定
学生接受信息,是按照教育方针规定的,在我国现阶段,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学生传播行为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主动性行为
(二)主动性行为: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三)选择性行为
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指出,受播者对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三种选择性因素:1.选择性接受。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理解包含四种意义:依习惯来说,人们通常依照某些经验来接受传播内容;依心理的调和来说,人是接受合乎于自己本身信念的传播内容,排斥或歪曲与自己观念相反的内容;依易得性来说,人们通常喜欢接受容易理解的传播内容;依效用性来说,人们接受传播内容,总是能帮助自己解决困难为优先。
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干扰。
6、教学设计的学生基础——学生的素质要求
(一)生理素质要求
(二)心理素质要求
(三)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四)思想品德素质要求
7、教学设计的实施者教师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
把关人就是信息传递线路上有权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的人。
教师就是教育流通线路上的主要把关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
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学机器也可以成为教师,人们称它为电子教师。机器成为教师,要具备的一定的条件:1.具有提示作用。2.具有传输机制。3.具有反馈机能。
(二)教师的性格征
1.理智型教师。其特征是爱好读书,喜欢独立思考。
2.意志型教师。其特征是工作的精确性和组织能力强。
3.情感型教师。其特征是与学生联系密切,能对后进生顺利地开展工作。
4.组织型教师。这类教师是真正的多面手,能把各方面的才能融于一身,如注意力的支配合理,良好的记忆,了解学生,有预见性,以及创造性的工作态度。
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不同影响。
8、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标准——教师的基本任务和 应做好的工作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概括地说,就是“教书育人”。
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播系统的整体目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具体任务是:传输知识信息、教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传播技巧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实现上述任务,有效地进行教育传播,应做好下列工作:
(1).设计 即制订方案,包括设定目标、选择媒体等。
(2).组织 组织好与实现目标有关的材料,以及做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工作。
(3).传输 在制定的方案的指导下,进行传播活动,惧、加工、传递信息。
(4).评价 对传播活动进行评价。
9、教育传播学为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的传播行为标准
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这也就是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
(一)、教育信息的收集
教育信息的收集,是教师做好教育传播工作的基础。教育信息收集的步骤:
(1)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类:认知类、情感类、动作技能类)
(2)选择信息源。信息源通常分为两类:一是天然的信息源,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事物;二是人工信息源,如书本形式的和非书本形式的各种教学媒体。选择信息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有用性 b、可靠性c、可加工性d、完备性
(3)、考虑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a.文献检索法。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有三种:追溯查找法、直接查找法、循环查找法。
b.调查访问法。常用的调查访问方法有: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面访法和意问卷法、测验量表法、仪器记录法
(4)、进行信息的收集
(二)、教育信息的加工
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人加工过的信息。提供加工过的信息(包括认知、情感的、动作技能的信息)是教师的工作环节。教师完成:
a.信息筛选 b.信息管理 c.信息编码
(三)、教育信息的传递
教育信息的传递,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过程。这种联系是通过信号的发出与信号的接收来实现的。
信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形式,包括各种符号和传递信息的各种物质,如文字、图形、实物及其运动形式等;一种是能量形式。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等。
教师在传递信息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递的信息要有针对性。
(2).传递的信息应是完备的。
(3).要注意信息的时效。
(4).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5).要注意克服信息传递中的干扰。
10、教学设计可利用的教育传播通道
教育传播通道就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它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各种教育媒体。
(2).空气中的光波、声波、电磁波。
(3).人的感觉器官。
(4).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方式。
第三篇: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异同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异同
姓名:李雪茶 工作单位:河口中学 参训班级:陆河中学 序号:
教案——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体现怎么设计。
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一、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
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
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
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
二、区别
1、教案和教学设计上存在不同。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而教学 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智力等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两者的设计上刚好相反。教案一般多半以教材、教参为主,而教学设计把教学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不但使学生学会所要求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得到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2、指导思想不同。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要掌握的所学知识,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缺乏,很多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不活跃、模仿能力强,不能体现现在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过程和快乐,教师只是教学组织者、促进者,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完成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而且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投入本学科学习的兴趣。3.元素的含义不同。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课堂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
第四篇:关于国际关系与传播学的论文题目及摘要
1.中国-东盟与东亚地区合作
2.国家治理体系的跨国学习
3.如何拓展非洲石油市场
4.钓鱼岛争端的中日美博弈
王广涛(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研究生):日本学术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评述 秦立志(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立场分析 游 博(东南大学军事教研室副教授):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
5.中国民众看恐怖主义
6.“走出去”背景下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7.两个甲午年:中日关系百年之国内舆论环境变迁
8.美国政治发展:历史、制度、现实 付 舒(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美国政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启示
张春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美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工业化,再调控,再分配(1870-2010年)
9.兼具“中国特色、普遍性”的话语权建设
(一)周志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罗尔斯“正义论”正义论的批评与重建
徐振伟(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全球对转基因的争论及中国的对策 温国砫(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社会学理论的重建——基于试错权作为母权论与相互赋权论
10.冷战后美国亚太同盟与中国战略安全
马 程(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11.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转型
程 玉(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中美关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Imran Ali(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管理专业留学博士生):亚洲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进展
魏志江(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共享安全的历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12.兼具“中国特色、普遍性”的话语权建设
(二)周志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与罗斯福新政比较研究 吴志焜(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自我”与“他者”语境
13.地方治理创新的跨区域学习
14.Web2.0时代:互联网媒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15.中国特色的大国经济外交
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治理能力变迁
17.实验方法与中国国际关系
18.网络政治与公共舆论
19.环境政治学视野下的“雾霾政治”——what can be done?
20.安全理论与亚太实践:薛定谔猫态与范式转换 韩 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政治学博士生):对自由主义商业和平理论的重新评估和建构
张春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重新思考中国核战略的逻辑,1950-2013 刘 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关于中国联盟战略的可行性研究——战略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视角
21.民主治理:理论与实践
22.冷战后日本社会变迁与中日关系
孙绍红(国防大学博士):冷战后防卫势力的提升与中日关系
张 磊(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硕士研究生):从“破冰首相”到“麻烦制造者”——安倍晋三两度担任日本首相期间对华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探析
23.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及中国应对之策
24.主场外交:如何外交?
25.乌克兰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I)
26.乌克兰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II)
27.百年大国资源关系:历史反思与现状考察 王海滨(中化集团高级经济师):建构新型大国资源关系:必要性、理念及路径
28.环境政治博弈:国内状况与国际经验 29.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黄一玲(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
王江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因素
王英良(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利好与挑战
周云亨(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博士):海上能源通道安全与中国海权发展
30.当代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
31.周边环境变化与中国外交转型(I)
32.周边环境变化与中国外交转型(II)
33.印度洋开放性研究——兼论中国印度洋战略
34.共享安全:东亚传统的国际安全体制理论与实践
庞加欣:中国先秦典籍中的非传统安全思想
谢金凤:东盟国家治理雾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魏志江:评日本学者入江启四郎著《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国际法理论》
35.政治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应用 36.公共外交与东亚秩序
37.反思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理论观点与战略选择
38.现实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解释与新运用
39.中日安全关系分析
孙绍红(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讲师):日本防卫战略及其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分析
张淳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副教授):国际关系之策略趋势—以钓鱼台为模型分析
40.国际形势与中国的战略构想
41.小国对大国的外交战略选择
42.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I)
43.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II)
主持人:余 丽(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
44.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历史变迁
王 铭(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从白江口之战到甲午战争:日本挑战东亚国际秩序的历史逻辑
孟维瞻(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博士生):古代东亚国家间关系——比较研究的视角
45.“正常国家化”背景下日本内外政策新动向 张晓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法律问题和未来走向
常思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日本“战略性外交”体系中的日本与东南亚关系
代红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后):日本总体保守化背景下的文化民族主义
吴 限(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后):近代日本右翼谱系的建构 李若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后):日本“正常国家化”政策背景下的自公两党合作
周晓娜(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博士后):“安倍经济学”背景下日本综合会社的对外投资
46.日本海洋战略与国际形势
主持人:吕耀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吕耀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日本海洋战略与日美同盟
张 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从“岛国”到海洋国家:日本海洋战略的历程和特征
庞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日本海洋战略实行中的岛礁争夺和资源争端
47.乌克兰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II)
48.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I)
陈定定(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管理系):中美是否能构建G2 张春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亚洲新秩序
王梓元(伦敦经济学院博士生):如何思考大国政治:现实主义理论的微观基础——兼论美国近期对俄与对华态度上的反差”
王 毅(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中国智慧引领东亚地区大国博弈
49.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II)
50.俄罗斯海权战略与中俄海上安全合作
51.2014年的中东,停滞还是突破?
52.美国的地区一体化战略
53.丝路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安全治理研究
54.南海破局:维权还是维稳
55.阿富汗问题的大国博弈:历史和现实
56.中国如何打造战略支点国家
57.语言与国际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践
58.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治理
59.中国政治研究:议题、方法与体系
张春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协商民主、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对上海的实证研究
60.文化与中国外交
61.大选后的印度外交:延续与变革
62.阿拉伯世界的分裂与稳定
63.省级政治经济生态探析
64.新冷战?——中美俄大三角关系的新变化
二、已收到的圆桌论坛申请
1.跨国公司与公共外交(1、2)
3.中国外交的估价与前瞻 国家形象认知差异的传播学解读——以转型期中国为例 【摘要】 国内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缘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人研究多是从对外宣传和媒体战略的角度进行政治意义上的诠释,或是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外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定位。然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差异进行解读的尚未见到,从形象认知的角度,运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解读国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形象认知的差异,以厘清转型期中国社会现状下形象传播的困境,为形象传播的更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网络公共外交:基于两种研究视角的分析 【摘要】 网络公共外交作为信息时代公共外交的新形式,其出现与发展既有以互联网为里程碑的传播技术的推动作用,也离不开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支持。网络公共外交使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从“理论”走向“现实”,促成了由政府权威“独白”到对话与合作这种沟通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网络及网络管理成为影响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而网络公共外交也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网络公共外交对于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更多还原
传播学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摘要】 国家形象是指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及其结果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是一国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国家利益。因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国际社会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国际传播也正是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和主要力量,于是,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交叉学科——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日益频繁。但由于传统上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分歧,外部世界对当前中国的兴起怀有疑虑,加之我们不善于充分的解释和表达自己,中国的国家形象时常被严重歪曲、误读甚至被“妖魔化”。这势必会给中国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关注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以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传播学视角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进行充分的研究,并从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传播理论的概念界定、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家形象传播的一般关系分析、从国家形象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家形象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从传播模式看21世纪公共外交研究的学术路径
【摘要】 目前对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从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两个研究视角切入。这两个研究视角各有不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比较容易理解公共外交的政治属性,掌握公共外交在一个国家整体外交中的作用,也比较容易理解公共外交的制度史和机制建设。
电视传播与国家安全
【摘要】 电视作为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传播效率最高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已经成为“软环境” ,正在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作用。在跨国传播中 ,对受众的“现实观”真正起到“培养”作用 ,形成“社会倾向”并进而影响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的 ,是那些与强势经济、强势政治紧密相连的强势文化。因此 ,建立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全球传播视野和国家安全高度的电视传播与国家安全理论 ,不仅为电视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方法 ,而且为国际关系研究、国家安全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更多还原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公众舆论 【摘要】 <正>对舆论与外交政策互动关系的研究,是新闻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的重要内容。然而,基于不同的学理逻辑与史实侧重,各学派之间见仁见智,分歧很大。本文主要探究国际关系视野下,公众舆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关键词】 公众舆论; 外交政策; 舆论定义; 利益集团; 国际关系学; 自由主义; 意见; 民意测验; 媒体; 互动关系;
电视传播如何影响国际关系——一个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国软权力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发展,国际社会的组织性与制度性不断强化,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加深,国际传播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国际传播与软权力存在内在逻辑,国际传播是软权力生成与提升的主要路径。在国际传播与软权力的内在关系中,信息交流与影响力、国家形象与吸引力、国家身份与认同力是逻辑建构进程中的三大要件。国际传播通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形成影响力,构成国家软权力的基础;国际传播通过信息的传播与控制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提升形象的吸引力;国际传播通过信息的传播与互动建构国家的国际身份,塑造身份的认同力。信息交流、国家形象、国家身份三者是层次递进关系,信息交流是国际传播作用力发挥的基础,是国家形象塑造与国家身份建构的重要推动力。在信息交流与影响力的评估中,中国国际传播在通讯社、国际广播、印刷媒介、卫星电视、互联网络等方面得到了长足有效地发展,传播媒介的数量逐步增多,内容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同时,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发展不足,在国际社会缺乏公信力,对外传播信息的转引率较低。在国家形象与吸引力的评估中,中国国家形象的生成正经历着自身国家形象建构与西方主流媒体塑造的博弈。中国积极国家形象的塑造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吸引力。同时,中国国家形象的吸引力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的现状与欧美国家舆论强烈压制的现实,深受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在国家身份与认同力的评估中,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经历了从国际体系的局外者到国际体系内部身份积极建构的过程。中国正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文化和信息,建构国家身份在国际社会的正向认同。同时,中国国际传播实力不强,难以将中国的文化传播给国际社会,欧美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国际传播实力,积极塑造国际文化,迫使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难度系数增大。中国软权力弱式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交流与影响力的制约、国家形象与吸引力的不足、国家身份认同的文化影响。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语言因素、国际传播的硬性与软性因素制约了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发展;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传媒实力的不强、国家发展存在的问题、国家间利益的冲突等因素影响了中国国家形象吸引力的提升;在国家身份的建构中,文化发展的局限性、文化传播和国际化进程的有限性阻碍了中国国家身份认同力的建构。中国软权力的建构要遵循国内发展与国外投射相结合的原则,即中国软权力的建构要以国内的发展为根基,发挥对外的软性作用力。中国软权力的建构要遵循着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的原则,即坚持硬权力的基础性作用,注重硬权力与软权力建设的同步性,强化硬权力与软权力的良性互动。中国软权力的建构要注重长期性与持续性,即软权力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不能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国家长时期、持续性地投入。大众传播媒介是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国际传播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国际社会,建构国家的软权力。中国软权力的建构要以信息交流与影响力为基础,以国家形象与吸引力和国家身份与认同力为路径,建构国际传播与软权力的内在逻辑,强化国家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建构正向的国家身份,提升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进而提升中国软权力。
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全社会的舆论共识动员
【摘要】 本报告是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跨学科论题。在过去的10多年中,日本思想舆论界已就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议题,完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共识动员”。在此动员过程中, 公众意见领袖借助媒体不仅实现了“普通国家”的议题建构,还确立了国民内部对华认知上的广泛共识。本报告将分析的触角深入到日本的社会传播领域,借助传播学的“议题管理与造势理论”、社会学的“资源动员理论”以及国际政治学的“新现实主义”理论,试图探讨这一极富
媒介、意识形态与国际传播
【摘要】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以传播学的媒介控制理论以及国际关系学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03-2005年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为研究平台,分析美国媒体对此事件负面报道的理论根源和规律。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起点和铺垫,简要介绍了国际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及媒体在此语境中与国际政治的互动关系。然后回顾了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以及美国公众舆论对华态度的发展变化,并继而提出了美国媒体对香港政制发展问题报道欠公正的核心议题。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传播学的媒介控制理论,并把国际关系学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其中,从两个维度阐释了在国际传播的语境中美国媒体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左右着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美国媒体的报道反过来又持续建构着美国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第三部分是案例考量,也是本文的核心。首先回顾了香港问题的政治、历史背景。其次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阐述了媒体取舍的依据和标准,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各国公众作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参与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外交的公开化、大众化成为了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也正是公共外交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要求。而依托于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公民外交,是公共外交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使得公民可以作为实施主体针对他国公众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融入国际公民社会的同时,通过组织或个人的品牌构建来塑造国家形象,进而提升一国的国际地位。而国家领导人,作为最为特殊的一类公民,他们既是普通公民之一,同时也因其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而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的重要性也因此体现出来。本文研究的主题“国家领导人品牌”在国内外的学术领域是比较新的概念,与其相近的概念有国家领导人形象、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等。本文尝试对“国家领导人品牌”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并将其构建放在公共外交和整体外交体系下进行研究,具有完善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补充政治传播学及个人品牌相关理论的理论意义,以及塑造国家形象并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整理并回顾了公共外交、品牌、国家品牌及个人品牌的相关理论,在借鉴企业品牌、国家品牌、个人品牌的构建理论及政治营销学模型的基础上,试图完整构建“国家领导人品牌”的分析框架,分析其构建的制约因子及影响作用。本文在案例研究部分选取了中美两国的实践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中国方面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融入全球化时代后的近期代表人物温家宝总理进行其品牌构建的系统研究,美国方面则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位美国国家领导人的案例进行品牌构建的多面研究,经过中美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在政治、经济、文化角度的对比对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提出政策建议。随着全球化时代各国对公共外交的愈加重视及“魅力外交”时代的到来,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的研究将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国家话语权的提升以及国家文化传播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
【摘要】 摘要21世纪,“安全”成为全球化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非传统安全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转而关注“人的安全”,特别是在2001年911事件以后,世界各国对打击恐怖主义、实现环境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高度重视。大众传媒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通讯工具,在非传统安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的切入点。针对安全的时代命题,本文提出了媒介安全的论点。媒介安全是运用大众传媒战胜恐怖、恐慌和恐惧的非传统安全,分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群体安全三个层面。安全是大众传媒的现代功能,大众传媒可以让社会更安全。论文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了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了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了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了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了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安全的数学模型,媒介安全是一种介于媒介恐慌和媒介失语之间的动态安全,并通过1151份中国大学生问卷和122份美国大学生问卷,比较了在大学生眼中,中美媒介安全的异同及各自特征。美国的媒介安全更需要防范媒介恐慌,而中国媒介安全的不足在于媒介失语。最后,根据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媒介安全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媒介安全特点,提出了发展、完善我国媒介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公共外交、媒体与战争 【摘要】 以美国政府在阿富汗战争前的公共外交为例,分析媒体公共外交与国家意图之间的关系。国际政治理论结合国际政治传播学、传播心理学为分析国家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最后,强调了在新时期,提高国家声誉,重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论中国传媒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
【摘要】 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从此“软实力”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门词汇。如今,传媒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国家软实力构建层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媒在提升国家软实力过程中,利用提供消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使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得到国际的理解和认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传媒通过传播社会主义新文化、毛泽东思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来获得外国民众支持,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媒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传媒全面走向市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传播竞争。我国传媒在推广传统文化,传播国家政治、外交理念,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支持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代西方恐怖主义事件新闻传播研究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恐怖主义这一古老和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日益成为突出的全球公害。在已有的恐怖主义问题研究视野中,专家学者大多把恐怖主义放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较为宏观的框架中研究分析,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大众传媒与恐怖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共生”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当代恐怖主义与大众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从较为微观的新闻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分析恐怖主义事件成为可能。随着新世纪破坏程度空前的美国“9·11”事件的爆发,“恐怖主义”课题研究的价值得到凸现。既然媒体与恐怖主义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恐怖主义为什么会受到大众传媒的青睐?它又是如何报道传播的?对受众有什么影响?它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对于这些现实问题的回答,使得我们有必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恐怖主义”事件作一番检视及研究。本文力图从恐怖主义事件的新闻价值、传媒议程设置、受众分析等新闻传播学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即研究分析“恐怖主义事件”的“新闻传播”规律。
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 【摘要】 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认识与探索美国的历程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1949年至1988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国际格局到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形象也曾经历戏剧性的变化。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本文将以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为切入点展开分析,由此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民众对美国的认知状况,并折射出冷战这个国际大环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媒体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国家形象相关概念与理论的介绍。本章第一部分概要论述了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的功用与特点,并以中美两国为例,说明在冷战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如何被建构。本章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传媒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以美国为重点考察了冷战时期传媒的宣传效用,并论及中国传播体制的特点及其对塑造美国国家形象的影响。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在整理原始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勾勒出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这种归纳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分界点,分两个阶段进行描述。第二章描绘的是1949年—1972年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分别按照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国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和国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第三章描绘的是1972年—1988年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也依次分为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形象、国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和国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三大部分。鉴于《人民日报》的权威性与代表性,这两章内容的写作主要以《人民日报》作为原始资料的来源,通过整理与归纳,力图再现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媒体所塑造的美国形象的概貌,也直观地展现出美国形象发生的一些变化。第四章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进行分析。为了清楚地提示中国媒体如何塑造美国形象,本章借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的对美报道作进一步的研究,在统计、分析抽取样本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冷战时期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从全盘否定到日益客观和全面的发展趋势。此外,本章对引起美国形象变化的背景因素也作以阐释,主要从中美关系、中国国家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传媒体制这三方面论述了国际、国内因素对中国媒体塑造美国形象的影响。
多语传播与国际融合:从中央电视台多语频道探讨我国媒体的对外传播 【摘要】 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大众媒体的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推进其国际化进程、树立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纵观这些年来各国媒体为了维护经济、战争等等国家利益而展开的无硝烟的战争,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传媒之剑的威力。相比西方传媒在国际舆论上的霸权地位,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在这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篇论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入手,从符号学、社会学、文化学、国际关系以及传播学等多个纬度探讨目前我国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对外传播的状况及发展对策。本文以中央电视台CCTV-
4、CCTV-9以及CCTV-E&F三个对外频道切入,全面分析了我国中文国际、英语和西班牙语法语这三个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受众而开设的对外传播的电视频道在节目样态、传播效果及影响力等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是目前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研究中较早地从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这4个国际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很广的语言入手来系统而全面地对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考量的课题。这对于我国媒体传播力的增强和国家形象的推广是一个有益地尝试。通过大量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后,本文认为,中国要想真正在世界拥有自己的地位,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强大以外,加强自身媒体建设,充分发挥我国对外媒体的优势从而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也是势在必行的。近十年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今后,我们应该在对外传播机制、传播策略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实现文化强国、媒体强国的目标。全篇文章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概述了中央电视台3个多语频道现状以及我国多语媒体对外传播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中央电视台3个多语频道的样态分析,分别从频道功能和节目样态入手对CCTV-
4、CCTV-9和CCTV-E&F进行了实证统计和分析,是目前国内比较全面、系统地从实务操作层面分析对外传播的文章;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央电视台多语传播的实际效果,分别从传播学、符号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多语传播与“编码、解码”、“国家代码”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关系;第四部分则先从CNN以及韩剧的成功传播入手,探讨国外媒体对外传播的成功示范以及对我国传媒的思考;最后一部分结语是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主要从政府政策扶植、新闻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媒体的发展。
数字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与艺术转型 【摘要】 <正>针对日益翻新出巧的数字新媒体现象,学界的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即社会科学理路和人文艺术学理路。就社会科学而言,新媒体研究引入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更有法律、国际关系等学科的辅佐;就人文艺术学而言,新媒体研究借鉴文学、语言学、艺术史学、视觉文化研究等学科的方法,更与影视艺术、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摘要】 民族主义是每个国家与民族的人民所共有的情绪,尽管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每个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的时候都会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国外对中国的崛起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等,更加刺激了民族主义的高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介也加速了民族主义的传播,甚至加剧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下有效地对民族主义进行舆论引导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更多还原
软传播对国家认同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与冲突使民族国家的认同面临危机。每个国家都不断地在国际和国内双重背景下积极寻找着本国的定位,国家需要借助某种手段来明确并深化国家认同。在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国家认同的形成影响因素各家观点皆有不同,得到普遍认可的能够影响国家认同的三大因素包括制度因素、文化传承因素、族群因素。大众媒介功能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上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软传播作为大众媒介的组成部份,不仅具有这种影响力,且根据软传播的润物无声的特征更有利于通过大众媒介理论起作用。因此,国家可以利用软传播通过制度、文化、族群间接影响国家认同的形成。本文选取软传播为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视角,正是看中了它与制度、文化、族群的紧密关系,以及在影响国家认同形成演变过程中润物无声、含蓄内敛、贴近民众等优势。实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在利用软传巩固本国认同、影响他国认同,但在学界鲜有针对软传影响国家认同问题进行的系统论述。因此,论文试图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以往的经验,分别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族群层面解析软传播的影响方式及效用。比如分析软传播怎样发掘隐含的民意对制度执行监督,并利用其“安全阀”作用及时释放社会上的对抗情绪,从而巩固国家认同;怎样运用软传播丰富传播形式成为传承文化魅力的最佳平台,并开展国民媒介教育抵抗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消极影响;怎样软化族群小型社会的封闭性,及抵消强势传播造成多重认同冲突的风险等问题。并希望可以通过论文细致分析、详细论述,为政府能够更好地利用软传播巩固国家认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基于共主体营销话语的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副题名】以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为例 【摘要】 国家形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体现了本国国民和外国民众对一国的认同程度,是一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中国崛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及全球文化嵌入效应和机理研究”(批准号71172121)与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增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研究”(批准号L10BGJ006)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引入共主体营销话语理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营销课题进行研究,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主体间概念,是多个共主体建构和塑造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形象建构体系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单一主体建构体系,不利于发挥共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造成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始终未能建立起来。笔者提出建立多个共主体平等参与的社会网络互嵌的共主体构建体系,对国家之外的其他共主体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强调,重点研究了电影作为共主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影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影像话语,可以潜移默化地柔性塑造国际形象,成为塑造和营销国家形象的共主体。笔者尝试从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电影的共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本研究以历届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国产电影作为研究样本,结合营销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电影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相关论述,分析了国产电影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国电影塑造和营销国家形象的共主体营销话语践行进行了探讨。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共主体营销话语下国家形象的营销和塑造的理论分析,对国家形象的概念、共主体营销话语的内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了电影作为塑造和营销国家形象的主体地位进行了专门分析,强调了电影作为共主体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以四大电影节获奖的国产电影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当前中国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中国电影的共主体营销话语的践行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国家形象的建构需要嵌入共主体营销网络这一核心结论,并对中国电影的责任和使命、对海外营销策略,以及其他共主体应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篇: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异同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异同
罗云生 陆河县水唇中学
一、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
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教案则是指导教学的一个更具体的事实。
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
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
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
二、教案和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
(一)定义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三)指导思想的不同
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要掌握的所学知识,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缺乏,很多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不活跃、模仿能力强,不能体现现在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过程和快乐,教师只是教学组织者、促进者,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完成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本,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而且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投入本学科学习的兴趣。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课堂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下面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对应元素进行分析。
(1)目的与目标。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不便于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并要求用可操作的行为词进行描述。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所针对的对象。(3)教具的使用与媒体设计。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