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的意义教案
学习的意义主题班会 教案
一、课 题:学习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剧表演、讨论、思考等方式,理解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课 型:班会课
四、课 时:1课时
五、教学重点:学习的意义
六、教学难点:学习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表演、讨论、讲授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引出主题——学习的意义
(二)情景剧表演 1.“我们的学生时代” 2.“求职就业招聘会” 3.“毕业十年同学会”
通过两位同学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比,反映出学习改变命运,凸显出学习的意义。
(三)学生讨论“学习的意义”
通过讨论修正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四)班主任总结
总结同学们的班会表现及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九、板书设计:
学习的意义
一、不仅仅为了自己
二、不仅仅为了成绩
三、为了实现理想
十、教学反思:
第二篇:学习的意义
中国企业需要大发展,我们不能再落后了,职业化教育就是最大的工具,这已经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所以有志之士都很推崇职业化教育。职业化教育最推崇的是敬业精神和诚信文化。
怎样快速适应多变的现代企业环境我们先看一下今天环境改变的速度,今天的社会被专家称作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改变速度被称为——十倍速的变革。要适应十倍速变革的环境,那么你变革的速度必须大于十倍速。学习是改变的基础和原动力,今天的竞争不再只是价格、质量的竞争,而是学习力的竞争。请看下面一个公式: L≧CL就是Learning(学习)的意思,C就是Change改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速度大于或等于社会改变的速度时,他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改变。什么是学习,学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学习,习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自己而改变生命。”那就是:有些时候,迫切需要改变的,或许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伟大的学习者。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从走路,说话,吃饭,穿衣,一直到我们现在做工作,我们都是看着别人怎么做,拿来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地练习、运用、总结、提高乃至创造,最后把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加以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使这些知识融入到你的血脉之中。然而,随着我们岁数的增长是学习的放慢甚至放弃,为什么呢?小的时候,为了生存而学,非常自觉,那叫做“用心一也”。而我们又是何时放弃了学习呢?答案就是在我们失掉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时。问题就出在哪儿呢?心。当一个人的心灵为物欲所裹挟时,你还会自觉的学习吗?
学习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行为而存在的。学习如果能够改变人们的心智模式那才是一种伟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但人们对于生活态度的改变决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发生的,也不是通过什么培训和教育计划能够强行灌输以改变的。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生活是保持学习的开放性视野和持续性热情的根本所在,只有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才是永不枯竭的学习之源。当你学习不再快乐时,学习已经变了味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 ”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学者要“顶天立地”。“天”就是学术领域的前沿和最高水平,“地”指的是要踏实,做出的学问要有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我研究的就是“人”。
---张德天
“一棵树/站在去年的秋天里/体验死亡的感觉”??这是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德读高中时写的诗句。占据张德少年时代天空的,并非今天他研究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等高度专业的知识,而是文学与诗歌。
今年64岁的张德在东北齐齐哈尔长大,母亲出自书香门第,家里文学气氛浓厚。《论语》、唐诗宋词、中外名著等自小就走进了他的生活。小个子的张德天生内向,安安静静,不喜欢主动与人打招呼。他以“牧童”、“静男”的笔名,在一个人的天地里,抒发着少年人的大喜大悲、多愁善感。
中学期间名列前茅的张德立志报考北京大学新闻系,教物理的班主任老师却极力主张他考清华大学电机系。1959年,18岁的张德顺利进入清华,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清华生活。
“张老师可以说是一辈子在清华,是一个典型的清华人,”跟随张德教授已有5年的李宁博士说。
在清华的几十年岁月里,张德硕果累累。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23本,主持过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和30个横向科研课题,等等。
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组织行为系主任,张德的学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中国很多人还不知道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为何物时,张德就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做了深入的研究。1991年,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的著作《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张德教授在国内最早提出“管理阶段的三阶段理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他的代表作《企业文化与CI策划》一直是畅销书,两年内已印刷6次。张德老师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国内第一本企业文化的MBA教材,中国第一批MBA毕业生中,就有张德的弟子。
细数张德的成就,其中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的学术研究特别富有前瞻性,在自己专注的学术领域往往走在同时代学者的前列。2003年,在全国企业文化论坛上,时任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的袁保华同志说:“谁说在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上没有先知先觉?张德就是其中之一。”
“青年学者都要顶天。”张德给自己,作了一个形象的阐释。
地
“你说我的学生中,谁最有思想?”记者推门进入张德老师的办公室时,他正坐在椅子上,仰起头、笑眯眯地问一位女学生。女生报出了一个名字,张老师摇摇头说:“他不行,是‘二把刀’,没有深入钻研。”
脚踏实地、“深入钻研”正是张德教授自己做学位的风格。
“您在企业文化领域的高度前瞻性,是怎样得来的?”张德教授的答案是:得益于两个基础。一是大量阅读。在1984年到1986年期间,张德阅读了《科学管理原理》之类的大量国外主要著作,钻透了很多东西。
另外就是实践。张德非常注重学术的实用性,长期致力于把西方的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特殊实践相结合。张德曾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1996年还被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研究生院聘为客座教授。
近20年来,他已经先后为46家企业出谋划策,有的是薪酬改革,有的是绩效管理改革,有的是全套的人力资源升级,有的则是企业文化策划,还有的是流程再造。这些项目包括:北京市海淀区2000年经济发展规划、中远集团企业改革的对策研究、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设计方案,等等。
在张德看来,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不能只是“学”??理论,还应该包括“术”??实践。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才有意义。对目前过分看重论文的弊端,张德认为存在很大误区,不科学的标准使得很多有才干的学者和他们的重要成果只能停在纸上。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应用性特别强,只有放到企业里去实践,才能够变得非常有意义。所以,张德对自己的时间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用来教学、三分之一用来学术研究,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企业上。
张德说:对企业进行诊断,就是运用知识、丰富理论的过程,理论丰富了,再回到课堂上,教学就活了。理论从来都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张德应用理论,重视实践,目的就是要探索、建立一个中国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这种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形成了良性循环。张德对企业一点点地改造,在柳工集团、云南白药、中兴通讯、中国通信等企业,“改了以后效果大不一样”。以2001年至2002年的“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薪酬改革”为例,改革后,薪酬总额增加了25%,但是每百元的工资含量下降了40%。这意味着效率提高了,潜力还很大。张教授常常感叹:中国很重要的就是怎么改革,怎样推动改革。
有报道形容张德不太容易让人感到“清华教授理应具有的优雅气质”,而是更像“机关里的一名普通干部,或是一名平凡的学者”。他的博士生李宁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张老师说话,煽动性不强,但是他知识渊博,侃侃道来,让你感受到在他心中有一个宏观的体系。张老师平淡、渊博、平和,朴实而又深刻,看问题一针见血,功力很深。
《礼记》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人
“天”字在古文字中,本来是一个像人形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如此,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对此专门做过解释。由此去思考“人命关天”、“以人为本”、“人是世界之轴”等习语,我们能够得到会心的领悟。
张德教授研究的正是“人”。他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把人作为中心”;他说:“对人的管理与开发是企业的一个首要任务”;他说:“对人的投资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1965年,在清华系统接受长达6年的理工科训练后,张德毕业留校,进行原子能方面的研究。可是,他放不下对社会科学的痴爱,兼任了学生辅导员,后来又担任过年级主任、清华大学德育教研室副主任等。变的是年龄和职位,不变的,则是对“人”的一往情深。
原子能的铀235与258如何分离?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道德体系备受冲击,校园文化和德育如何建设?一个是自然科学,另一个是社会科学,这两类似乎不沾边的课题,在张德老师那里,却得到了统一。
张德忙得不亦乐乎。从1985年开始,他在清华大学德育教研室副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如何培育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校园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张德思考着,阅读着,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他大胆提出:德育教育不能闭门自守,要走出国门,借鉴西方经验;他率先提出:校园文化不是课外文化活动,更主要的是校训校风等历史承袭的精神内核。这些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观点,在当时还是相当新颖和尖锐的。
这些努力,为他日后从事管理以及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意想不到的坚实基础。张德告诉记者:德育注重的是非智力素质,这离不开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而企业是另外一种组织,与非盈利的学校相比,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组织。而组织的本质是相通的,要通过文化来提高其竞争力。
也正是这些努力,引起了清华领导的注意。1986年底,一位副校长对他说:你干脆到经济管理学院去吧。张德爽快地答应了。
“兴趣是一所学校,”张德深情地说道,“耳朵听到的,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出成绩。一个人,要学会聚焦,很多人精力分散得很厉害,结果只是瞎混,一事无成。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聚焦,把有限的体力、精力、情感聚到一个点上。”
张德的焦点是“人”??人才的培养、使用、吸收。作为教师,他已经和正在指导230名硕士研究生和MBA学生、22名博士生。作为企业咨询师,他视企业为一个细胞,把企业当作社会公民,特别重视企业背后无形的文化之手。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管理科学的探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张德通过“人”学,把它们贯穿起来,把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直觉结合起来。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文化?张德给我们做出了精辟的回答:人需要追求,需要内在的动力,需要活得有价值。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员工的精神需求日益上升,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在加大。学校、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塑造人,而只有文化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支撑。
由此引申开来,张德教授说: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角色会觉醒,人们更关注别人而非自己,更关注精神而非物质。到那时候,无论是学校、企业,还是社会的管理,都会很和谐,而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快乐。
这一幅天地人和的美好蓝图,让人想到了另一个张德,少年时代那个抒写吟唱诗歌的腼腆男孩。
张德谈终身学习:学习就是空气
终身学习非常重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个人人力资本,还是企业,都必须具备知识方面的优势,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在的一种情况是:学习快的企业往往能吃掉学习慢或者不学习的企业。
学习不等于听课、看书,要在实践中学,在自己的实践里面学习。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善于思考是比听课更重要的能力。继续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是对学习价值观的更新。清华老校长蒋南翔曾以干粮和猎枪做过比喻,继续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学会使用猎枪,学到如何生存的能力。
学习跟空气一样,要把学习当成最重要的事情,让学习成为人闪光的一部分。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一个证书。文凭只是一张纸,关键是你有没有学到东西,你的能力、眼光和胸怀有没有变化。
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培育。这种人,是全新的,是知识经济下有竞争力的人。学习是在积累资本,不学习就意味着选择落后。现在的“保先”活动,实质上可以理解为终身学习、保持先进。
第三篇:方程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
执教者:吴霜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一、兴趣引入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两只小青蛙在玩翘翘板很开心,一只小熊也要玩,同学们,你们说会怎么样?(没法玩)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也让小熊也能玩的开心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出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数学里的跷跷板。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建立表象
1、认识天平,出事左边放30克的物体,右边放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出现上面情况,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
2、在左盘里添一个30克的物体,又出现了上面情况,用式子表示出来。
3、要想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又将怎样放物体。讲解上面叫灯饰。
4、看一组天平,快速的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观察这几个式子有上面相同的地方。
5、学校买来3个足球,花了168元,如果足球的单价是X元,用算式表示出他们的关系。
6、根据本班男、女生的人数列出数学算式。
(二)交流分类,揭示概念
1、把算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①30+20=50 ② 2x+50>100
③80<2x ④3x=180
⑤x÷11=5
⑥100+2x=50×3
⑦x-18=24
⑧ 60÷20=3
⑨100+20<100+50
观察分类后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课题。
讲解什么叫方程。
2、学生练习写方程。
3、指导学生看书,还有上面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4、学习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象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判断,下面的式子那些事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 6+x=14
? 3+x
? 50÷2=25
? 6+x>23
? 51÷a=17
? x+y=18
2、了解方程的发展历史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知道了什么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总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是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飞跃。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吴老师首先在学生已有天平称物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比画、记录和展示生成了等式和不等式的教学资源,然后比较、辨析逐次分类,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围圈呈现方程,接着步步抽象逼近直至学生完整准确表达出方程的意义,最后通过交流对话、数形结合初步体验、讲故事等方式一步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充分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本课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
能顺利辨认方程的样子就是认识方程了吗?能流利地说出方程的定义就是理解方程思想了吗?方程是个建模的过程,怎样帮学生建立好这个数学模型,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是为寻求未知量,而寻找到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联系,且在这个过程中把未知量先等同于已知量,和已有的已知量进行相关运算,形成等量关系,从而求出未知量的一种思想方法。列方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教师没有止步于方程意义的抽象,而是通过直观教具体验、数形结合半抽象化、回归生活编故事等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方程建模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孕育了学生的方程思想,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顺利过渡。
二、育人功能充分体现
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曾说:忘掉学校所学的一切知识,剩下的才是教育。由此可知,数学课堂最终应该留给学生什么呢?那应该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正是教师追寻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根。综观吴老师的课堂,开课时的问题开放提出,天平称物时的数学表达,式子的逐次分类,方程意义的抽象归纳,常见等量关系的方程表示,方程故事的创编等,无不体现了教师对方程思想这一暗线的深刻解读。没有贴标签,没有专业术语,教师靠着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大雪无痕地将问题意识、符号意识、分类思想、合情推理、应用意识、创新
意识等渗透到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真可谓润物细无声啊!
三、情境创设匠心独运,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保证天平称物、式子分类、辨析对话、水壶倒水、盘秤称月饼、故事编创等,无不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需要,为学生在新课学习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交流的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观察、发现、质疑、交流、整合、创造等教学活动,在操作、思考、交流、倾听、归纳中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实现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经历和再创造,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交往互动,情知合一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常常可以看见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真诚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知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不时使课堂掀起高潮,这与教师满腔的教学热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发自内心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是分不开的。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巧妙的疏导、暖心的评价无不让教师感受到情感与知识的融合,感受到课堂的民主与和谐。学生正是在这样温馨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提升。吴老师用她的情、用她的真、用她的爱黏住了学生们的心,黏住了每一位观课的教师。
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无法不叫人喜欢。
第四篇:英语学习的意义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4704647.html?si=3
一、明白英语学习的意义
中学生知识层面较浅,社会接触交往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思想相对比较单纯,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很深刻,意识较为淡薄。所以每一位英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反复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的意义。我们教师要能引经据典,用古今中外的优秀事例和榜样的力量,结合历史知识和现在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这一思想。思想意识是决定人为行动的最高指南,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才会在日常的学习中产生持之以久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英语知识、探索英语奥秘。
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生要具备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自身学习责任,通过努力学成某种知识技能。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性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获得的。英语课程学习中自主意识培养的首要环节是帮助加强学生对英语课程及其自我正确、客观的认知,为形成健康、稳定的学习心理奠定基础(刘炜,2006)。语言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者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等认知手段才能有效地学好外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认知的一些规律,对学习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使之形成各自特有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我国,英语是中小学课程中的必修课,对人人能否学好英语的问题,学生们的观点并不统一。严容(2006)在小学生中就这一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持不确定或否定的意见。毕竟我们的母语与英语是不同语系,语境和语用问题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在农村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一定克服困难,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每个人都有学习外语的天赋”,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更多地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进行西方风俗习惯方面的英语文化教育,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语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很多人认为有了英语学习兴趣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并非如此,许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但英语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兴趣并不等于信心,信心是一种综合人体内各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的动力系统。有的人即使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但学习方法正确,又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刻苦、坚韧等积极的情感因素的投入,他也能学好英语。比如我们对亲人、对祖国、对朋友的爱而转化成对语言学习的动力。在这方面,出身农村的我有亲身体会,刚升入初中时我英语成绩并不理想,到初三时,由于我暗恋的一位女同学英语很捧,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赶超她,之后我的英语成绩才一路飚升,以致带我进入现在的英语教育岗位。我们要利用语言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组建学习动力系统,培养学生树立起自主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加强和重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达到英语课程学习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是说退出教学舞台,而是改变以前讲台上拿着指挥捧的教师角色,由台前“主角”转变成幕后“导演”。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思维,从传授知识变为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做学生的顾问、信息的来源,使学生由接受教育向自主学习转变。教师在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参与管理、开发语言课程和准备材料。这时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渗透和示范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之形成习惯。也就是说将教学转变为导学,指导学生认识教材的编写理念、单元结构安排、学习目标要求、学习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
教师要让学生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刘炜(2006)在有关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中介绍说:学校教育虽然是以教学为中心,但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心场所并不一定是课堂;教师指导学生开发课外活动环境,结合家庭和社会力量的优势,建立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开展各种英语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如诗歌散文朗诵、小品短剧表演、歌唱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在这些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主动研究和发现,培养其独立思考、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拓宽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等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并在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初期就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基于英语课程和学习心理认知的情感教育,使其逐渐体悟“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志者,事竞成”的蕴义,从而帮助学生在其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顽强的意志、提高自信心,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建议对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是切实可行的。
四、进行英语学习反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反思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经历的一种审视与思考,是回顾所发生的学习事件、分析某些事件存在的原因和制定拟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学习者对自己参与、体验、思考的自我意识和评判。反思性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对其学习计划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和对学习结果的改善(刘炜,2006)。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督促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反思,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反思学习方法,调整策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老师要提醒他进行一次回顾,可以采用单元检测、段考、月考等形式,成绩只是参考,主要是让学生反思自己这段时间来所用的学习方法是否对头,学习效率如何。如果往好的方面发展,那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若是觉得不适合自己,那就要即刻改进,避免走学习中的弯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反思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批评。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了解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在学习纪律和自觉性方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加强学习自觉意识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
3、反思学习成绩,锐意创新。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反思,尤其是在每次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测验后,需要好好地自我评价学习的效果,总结学习经验,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创新。通过这样的反思活动,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英语自主学习的信心,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总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觉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不仅是我国农村基础英语教育现状和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素质教育目标、现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需要。
第五篇:学习的意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作为成长班第一期学员代表给大家分享自己参加成长班一年来的体会与感悟。我想,这一年的学习锻炼不仅是对我,而且对第一期成长班的大多数学员来说,都是一段特别珍贵的经历。在这个大集体里,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交流、共同分享体验、共同成长。更难得的是可以经常聆听邝常委语重心长的教诲,常委是一位愿意跟年轻人分享人生体悟、分享学习心得的领导,也愿意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在职业生涯中,能得到这样一位领导、前辈的指点,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的发展更有方向。站在个人的角度,能有机会参加成长班,我认为我是很幸运的,在这里得到了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也正因为参加成长班的学习,让自己有这么一个契机,在组织部跟班学习,了解到很多在法院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的事物,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今天我想借成长班给我的这个平台谈谈学习对我们的意义和一年来我的感悟。
读初、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像苦行僧,没日没夜的学习、做题、背重点,以为高考是学习的终点,到了大学才发现等待自己的是高数、大学物理化学、英语四六级、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以为毕业就是学习的终点,好不容易熬到穿上学士服、手捧毕业证、学位证书拍照的时候,却发现大批的大学生、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又像拼命三郎一样考研、考博、考公务员,削尖脑袋好不容易PK掉一大批人,挤进了公务员系统,以为终于可以让自己歇一歇,放松一下,发现社会才是一个大学堂,虽然考试做题的机会少了,但丝毫不影响学习在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刚到工作岗位时,因不懂如何化解当事人的矛盾,不懂如何做到利益平衡,不懂如何应对群众的上访、闹访,所以努力学习业务实践工作方法,学习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去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群众之间、单位与工作相联单位之间的关系。后来发现要将工作完成好,不仅需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还要加强综合素质的锻炼。现在,我深刻体会到,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习一直都是进行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工作。
其实,我相信参加这个成长班的学员们都是热爱学习,有学习自主性,上进心较强的干部,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相同认识,我们才聚在一起,组成这个大家庭。我记得,邝常委在去年开班授课时讲到,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地扩展生命的厚度,我们要经常有能力危机意识,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不足,通过学习锻炼,弥补缺陷,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是一种体验,只有正确认识它,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认真的对待、总结、用心体会,做个有心人,将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才能不辜负上天安排的每一段机遇、每一次经历,坚信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让自己成长。如此以来,我们总走在收获成长的路上。
学习是一件需要用一辈子去认真做好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组织部举办的年轻干部成长班有着非凡的意义,让离开校园的我们,还能有这么一个平台去学习、去交流。一年来,成长班班主任陈科长为我们的培养可算费尽心思,举办了很多活动培养我们、锻炼我们。一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结构,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授课,大都是从北京请来的资深专家授课,我们学员也自行备课,轮流上台授课,分享业务知识与学习感悟;二是轮流负责成长班报纸材料的收集和排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我们对新闻热点的敏锐洞察力和材料校对、整理、汇总的能力;三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调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成长班安排了基层调研任务,让我们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来确定调研课题。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调研课题为核心,自行组织安排组员到机关、社区和农村进行调研,通过编写调查问卷,与群众、村干部开展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了解基层情况,挖掘问题的过程,我们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同时每个人都参与讨论,酝酿撰写调研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四是我们班已经举办了两期江阴培训班,大部分年轻干部都已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考察,提升了理念、拓宽了视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能力素质和政治视角。五是去年农村党校正式开班后,每期都有几个学员到农村党校给村干部、村两委、村小组长授课,一方面加强了对年轻干部的锻炼,另一方面,提升了村一级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
接下来,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乡镇工作,学习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方法,提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提升多岗位工作的能力,组织部现已经在酝酿我们到乡镇、拆迁办、信访办等单位挂职锻炼的事情。
在这个班集体里,我们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还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单位的同学和朋友,以后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就更加方便了。而且,我们班经常举办一些业余活动,如户外实践、拓展体验等。现在正筹划着班级成员每人都出一个节目,进一步丰富了我们业余文化生活,努力营造一种“快乐学习,积极进步,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虽然参加成长班会占用一些大家的业务时间,也会多一些工作任务,但学习与成长本来就不是一件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借着这个班级,借着这些学习任务,可以逼着我们不断进步,当我们回顾这段经历时,会由衷地感激那些不厌其烦给我们教诲的人们,感激那些愿意拿鞭子抽打我们,逼着我们变得更优秀的人们。在此,我代表第一期学员欢迎大家参与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感谢成长班给我这次机会将我的学习感悟分享给大家,更感谢在座的各位耐心听完我的发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