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0: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第一篇: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学分:8 计划课时:128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制定时间:2011年4月

二、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类别: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属于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2、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学会分析旅游现象和常见问题,能运用旅游政策法规解决旅游纠纷,进行规范服务。

3、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法规两个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由易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例如旅游者(主体)的产生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资源(客体)的类型、评价、开发和保护;旅游业(媒介)的构成及特点;

3、掌握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划分,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及管理;

4、熟悉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5、辨析道德与法律,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

6、掌握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导游人员、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出入境等旅游法律常识。

(二)能力目标 1.职业能力

①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辨析能力。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政策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②培养学生组织旅游活动的能力,会安排食、宿、行、游、购、娱各环节;

③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市场的构成、旅游业的影响等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④培养学生解决旅游纠纷的能力,提高法律维权意识,依法规范服务。2.通用能力

①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和全局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出高素养的旅游人才,最终达到修德强能的目的。

四、教学内容

(一)设计思路

《旅游概论》课程是依据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职业基本能力模块”来设置课程的。课程总体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完成每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28,分为两个模块: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分别设计了三个项目引导教学实施,总体安排如下:

1、模块一:旅游学概论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理性旅游者或旅游从业者。⑴项目一:爱旅游 1)项目描述

一般学校都会将旅游学概论放在第一学期开设,让学生掌握旅游基础知识,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面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大学环境新鲜好奇,懵懵懂懂,是进行专业兴趣培养的绝佳时机。

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美好向往,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引导学生设计在校学习远景规划。2)相关内容

Ⅰ引导学生观看成功企业家的演讲视频,思考讨论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并设计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Ⅱ欣赏旅游散文、诗词,学习模范导游员的事迹,让学生爱上旅游、爱上旅游这个行业。Ⅲ学习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的发展史,激励学生踏寻古代旅行家的旅游线路继续前行,踏寻前人足迹游览祖国山水。

Ⅳ学习现代旅游的发展以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去发现新的旅游方式。⑵项目二:去旅游 1)项目描述

在旅游兴趣的驱动下,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策划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人员的组织、景区的选择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2)相关内容

Ⅰ学习旅游者的概念、类型、产生的条件以及出游形式等,学会组织一个旅游团。Ⅱ学习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类型等,选择一个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Ⅲ学习旅游业的构成,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产品等,安排好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

⑶项目三:评旅游 1)项目描述

该项目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能从深层的专业视角发现旅游规律,分析旅游现象,解决旅游问题,成为初级旅游行家。2)相关内容

Ⅰ讨论旅游者消费行为以及流动的规律;学习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并进行某景区旅游市场构成的调查。

Ⅱ学习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保护,对某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开发、保护方面的系统评价。

Ⅲ讨论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对某景区或地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思考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模块二:旅游法规

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称职旅游者或旅游从业者。⑴项目一: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 1)项目描述

在学习旅游相关法规之前,有必要对道德和法律宏观体系进行简单介绍,拓展同学们思维,让他们知道旅游法规这部分内容仅仅是森林中的一棵大树,学无止境。与此同时,通过观看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引入一些法律案件,激励同学们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相关内容

Ⅰ学习道德、职业道德有关知识,观看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争做道德模范。Ⅱ学习我国的法律体系 Ⅲ学习宪法、民法基本内容 ⑵项目二:国内游法律知识 1)项目描述

基于国内游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来安排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件,引导同学们解决旅游各环节的法律纠纷,从而理解经营者合法经营和旅游者维权的必要性。

2)相关内容

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旅游交通、导游人员、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事故等法律知识。⑶项目三:出境游法律知识 1)项目描述

我国出境游、港台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因此在学习国内游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有必要增加国际游法律知识的学习。2)相关内容

出入境合同、出入境证件、领队人员的职责、境外安全事故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需要,设计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项目引导,阶段递进”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整体进程和目标:

教学进程及基本要求 学时 时间 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或考核要求)说 明 64

模块一:旅游学概论

项目一

爱旅游

任务一

让大学生活充满意义 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制定一份在校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

任务二

爱上旅游新生活

1)体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2)体会对导游职业的热爱

3)写一份我爱旅游的散文或诗词

任务三

踏寻前人足迹

1)了解古代、近代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2)整理古代著名旅行家及其旅游线路

任务四

追赶时代脚步

1)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征及其趋势 2)讨论:新的旅游方式

作业汇报:

在校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 我爱旅游的散文或诗词;

著名旅行家及其旅游线路汇报; 目前流行的旅游方式

项目二 去旅游

任务一 出游征伴

依据旅游的特点、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旅游者产生条件等,组织人员,落实人数; 确定出游目的和出游形式

任务二 美景寻踪

1)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 2)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 3)了解景区的类型 4)学会选择旅游目的地 8

任务三 出游宝典

1)掌握旅行社的分类、业务类型,学会挑选旅行社

2)了解旅游饭店发展的历史,掌握旅游饭店的类型,学会挑选旅游饭店 3)了解不同旅游交通的优缺点,学会选择旅游交通 4)了解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类型,学会购买旅游产品 4

作业:(学生用多媒体进行成果汇报)

1、分小组进行旅游活动策划,并写下旅游游记。

2、分小组汇报安徽省一些城市的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产品等情况。

项目三 评旅游

任务一

调查景区(或旅行社)旅游市场的构成 1)掌握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

2)分析某景区或旅行社的旅游市场构成及其特征。5

任务二

评价景区旅游资源

1)对景区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进行评价 2)对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进行评价 3)对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情况进行评价

任务三

调查某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1)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2)分析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3)分析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4)分析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5)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业:调查报告

某景区或旅行社旅游市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某景区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开发、保护情况;

某景区或某地区发展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模块二:旅游法规

项目一: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

任务一

争做道德模范

1)学习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2)学习全国道德模范;

3)讨论全国道德模范给我们带来的激励。

任务二

法律与道德辩论赛

1)列举案例,强化法律维权意识

2)学习法律的含义及其与道德的区别;对法律与道德的重要性展开辩论; 3)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

任务三

宪法与民法知识讲座

1)学习宪法的修改与制定、内容; 2)学习民法的内容;

讨论:

全国道德模范的高贵品质。辩论赛:

法律与道德哪个更重要?

项目二:国内游法律知识

任务一

旅行社违法经营大搜捕

1)熟悉旅行社设立的条件、程序、文件,旅行社分社和服务网点的设立;外商投资旅行社的设立;

2)掌握旅行社的管理: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旅游投诉制度;

3)熟悉旅行社的经营规范或职责。

搜索或调查旅行社的一些违法经营行为和案例,小组讨论,依法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罚。

任务二 破解旅游合同纠纷

1)熟悉合同订立的程序; 2)熟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3)理解合同的生效、无效及撤销; 4)理解合同履行的规则;

5)理解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 6)熟悉合同的违约责任; 1)、帮旅行社制定一份旅游合同,并模拟现实情境,与游客签订、解释、变更旅游合同的整个过程; 2)、搜索旅游合同陷阱,帮助解决旅游合同纠纷。

任务三

旅游保险选哪家

1)了解旅游保险的类型,掌握旅游意外险; 2)掌握旅游保险合同的内容; 3)理解旅行社责任险的投保对象; 4)学会投保旅游保险

任务四

交通法规一点通

1)掌握航空旅客和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2)掌握铁路旅客和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任务五

导游人员处罚汇编

1)熟悉导游证的有关规定; 2)熟悉导游人员的权利; 3)熟悉导游人员的义务;

4)熟悉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和计分管理制度

调查、搜集导游人员违法行为和案例,模拟旅游局进行相应处罚;

任务六

饭店风险防范

1)掌握旅游饭店的星级评定制度; 2)掌握旅游饭店治安管理制度;

3)熟悉旅游饭店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新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专题讲座

任务七

守护好旅游资源

1)掌握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制度; 2)掌握文物保护与管理制度

任务八

旅游陷阱大揭秘

1)熟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熟悉经营者的义务 3)熟悉旅游纠纷解决制度

向旅游消费者协会进行咨询,搜索各地出现的旅游陷阱,进行揭秘,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任务九

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1)学会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2)了解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机构

项目作业:国内游法律知识竞赛 项目三:出境游法律知识

任务一

制定出入境合同

1)掌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 2)制定出入境旅游合同

任务二

办理出入境证件

1)掌握中国公民出入境流程,需要办理的证件和手续; 2)了解外国人出入我国国境的证件和手续,任务三

申请领取领队证

1)掌握申请领取领队证的程序 2)了解领队人员的职责

任务四

处理境外安全事故

1)掌握境外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机构

PPT汇报:出境游注意事项、小常识。

计划编制说明

1.本计划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 2.本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教学中注意把握: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重在实践,学练结合; 面向应用,注重技能。

(三)教材选用及教学资源建设

1、推荐教材及网站、杂志

①姜德源,韩燕平.《旅游学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6-1 ②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11 ③童俊.《旅游道德与法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1 ④胡红林,王中雨.《旅游法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9-1 ⑤国家旅游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⑥《旅游学刊》《旅游管理》《旅游调研》 ⑦中国旅游报

2、自编课程教材

3、完成教学标准、教学内容、项目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教师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自行阅读、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全班展开讨论,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学生一方面可以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增长对问题的洞察力。

2、专题研讨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主要疑难问题、精选案例等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实地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合作—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是指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学生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比如学生完成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5、其他教学法:辩论赛、演讲、多媒体答辩、法律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

(二)教学手段

1、课堂讲授:在校内教室中讲授课程内容,穿插组织提问、答疑、讲座、讨论和辩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

2、课外阅读与课后练习:布置参考阅读书目,不定期要求学生报告阅读体会,并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向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课后练习:根据每次授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来调整后续教学步骤。

3、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在自己的教案中注重多种媒体(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的组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网络教学:建立课程相关网站或教师个人主页,将课程教学大纲、讲授要点、思考习题和相关背景资料等在网上予以发布,提供给学生阅读或下载,并要求学生定期与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手段进行交流,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六、考核方法 本着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考核的原则,针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要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出相应的考核方法。本课程为必修专业基础课,期末考核方式为考试,另外包括平时的出勤情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项目各阶段的作业等,以达到较全面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总成绩=期末考试×30%+平时的出勤情况×15%+教学过程中的表现×15%+项目各阶段作业(平均)×40%。

第二篇:《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课程编码:53011044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课

总学时:28

总学分:1.5

考核方式:

考试

适应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二、课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牵引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共六章。内容包含了多个专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概括性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技术设备的基本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所采用的最新技术设备以及在新技术设备条件下的运营组织。本课程主要体现职业知识与职业意识教育相结合,强调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课件的综合运用和教学效果,使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本位和特色,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突出学生的技术和技能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让学生能通过教材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与上岗“零对接”。

三、本课程与专业内其它课程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使其适应行业变化和企业需要,开设与岗位对接的后续课程,如专业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铁路客运员》、《现代有轨电车概论》、《卫生防疫与急救》,及《车站设备、票务实训》、《客运、运营安全实训》、《行车、应急处理实训》、《综合监控实训》等专业技能课程和一些职业拓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硬件如轨道、车站与车站设备、车辆与供电牵引和信号与通信等设备的功能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相衔接,为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产生和发展历史相关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及种类。

(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基本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相关知识。

(3)了解轨道线路,桥梁与隧道,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相关知识

(4)理解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相关知识;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环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

(6)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分析轨道交通线路的种类及作用。

(2)能够有效地辨别轨道的不同部件。

(3)能够正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能够正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5)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运营管理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章

绪论

0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牵引供电系统

0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

0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

0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设备

0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0

(如果该课程有实践学时,应合理的分配到相应的各个章节,实践学时要与任务清单中的课程信息一致;机动学时包含复习、考试、放假等,一般不超过4学时)

六、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建议学时

教学方法手段

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

说明

考核评价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城市现代化交通系统;

(2)了解世界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1.城市与城市交通

2.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16,学生课堂表现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牵引供电系统

(1)了解转向架的组成,车钩牵引及缓冲装置的作用,制动装置,电动车组的传动方式;

(2)理解车体各部分的组成,车内主要设备的功能,减少车辆噪声的措施;

(3)掌握车辆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列车的编组。

(4)了解供电系统组成,直流及交流传动方式的特点,掌握:接触网的分类及组成。

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车体

3.车钩缓冲装置

4.转向架

5.制动装置

6.空调通风系统

7.车辆的电力传动与控制

8.牵引供电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44,学生课堂表现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

(1)了解磁悬浮交通的轨道特点,桥梁的组成、种类(2)理解线路分类,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的概念及组成要素;隧道的施工方法;

(3)掌握轨道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限界的概念、分类及作用;车站的类型,设备

1.轨道线路

2.路基、桥梁与隧道

3.车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83,学生课堂表现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

(1)了解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的组成、功能;

(2)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3)掌握信号的分类、特点、显示含义及作用,闭塞的涵义、种类及原理;联锁的涵义和联锁的基本技术条件。

1.信号基础设备

2.联锁设备

3.ATC系统

4.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135,学生课堂表现

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其他设备

(1)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电梯及自动扶梯、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2)掌握车站环控及防灾报警系统、屏蔽门的操作、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操作。

1.自动售检票系统

2.环控系统

3.防灾报警系统

4.车站机电设备

5.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170,学生课堂表现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1)了解客运计划,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2)理解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客流组织方法,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3)掌握列车运行图组成要素,乘客服务标准,票务工作;

1.客运工作组织

2.行车工作组织

3.安全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等,资源利用:多媒体

1.多媒体教室

2.根据班级人数适当进行教学环境布置

课后复习思考题p193,学生课堂表现

1.教学目标:重点阐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2.学习内容:突出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适用性—注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组织,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学习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

3.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设计,如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课堂采用的辅助媒介等;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描述。

4.教学环境说明:主要写明教室、学习工作站、实验实训室、校园、校外实训基地等。

5.考核评价:详细介绍课堂和课后作业要求,以及考核评价方式。

七、教学基本条件

(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理论知识,具备操作实训设备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强,课堂驾驭水平较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二)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多媒体教室,便于图片、视频资料、案例的推送,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开教学。

(三)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教师要注意收集经典的案例、视频资料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知识点。

(四)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形成了概略的认识,对地铁的客运业务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能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课后能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整合信息。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如下:1、填空题,2判断题,3,选择题,4简答题。

八、大纲实施说明

本大纲从2020年9月执行;

建议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王珏,书号:ISBN

978-7-113-07532-3,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

参考资料:(1)《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赵矿英,书号:ISBN

978-7-121-19640-9,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2)《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陈海峰,彭涌涛,书号:ISBN

978-7-114-11772-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10。

(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余振,欧志新,书号:ISBN

978-7-5643-3345-4,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2014.8。

第三篇:旅游概论学

旅游活动: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因而旅游活动也就成了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消费者市场,有时业指有关旅游行业的供给市场

旅游组织:为了加强对旅游行业的引导和管理,适应旅游业的健康、稳定、迅速、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协调发展职能的专门机构

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想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全部服务

现代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旅游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实现自己的获利;

2、劳动密集性: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服务的服务产业。旅游业提供的大部分产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因此以出售劳务为主的行业特征十分明显,组成旅游业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3、涉外性:旅游业属于外交政策较强的企业;

4、敏感性(脆弱性):旅游业的经营随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旅游业的内部情况看,其组成部分之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必须协调发展,其中某一部分脱节,都会造成整个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失调;从影响旅游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看,各种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一旦出现不利的变化,都可能对旅游业经营产生影响,其中有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造成致命影响;

5、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个人因素:个性心理因素;人的自身客观条件因素(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部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因素对人的旅游动机的影响

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对于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足够的闲暇时间: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表现为异地性,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参观访问,这就要求旅游者只有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完成旅游活动 旅行社的主要作用?

答:旅行社指依照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成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企业。其作用

1、旅行社具有纽带作用:旅行社通过其中间服务,将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密切相关的各个组成部分组合加工成相对完整的旅游产品,然户销售给旅游者;

2、旅行社是促进旅游向大众化发展党的重要因素:旅行社不仅可以向旅游者提供专业化的旅游信息,帮助旅游者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还可以满足旅游中的安全需要,为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创造条件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标准[定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代码:1600110131

教学时数:51 修读性质:必修

一、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承担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服务于大学本科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通识基础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衔接,为大学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课程以学生为本,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坚持政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端正认识,健全人格,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课程内容 绪论(6学时)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和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2学时)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世界的物质性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6学时)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1.认识与实践:科学的实践观;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价值评价和价值观。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学时)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

课程类别:通识基础课 学分设置:3 考核方式:考试 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和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6学时)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原始积累;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3学时)

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后果。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3学时)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识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3学时)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课程实施 1.教学环节

本课程分课堂教授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堂教学45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主要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建议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精选预习资源,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思考、困惑、观点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讲解内容力求精简;课后运用信息化工具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延续或拓展课堂讨论。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分两个方面:一是经典阅读实践,要求每个学生选读一篇经典,写一篇读书报告;二是运用原理考察社会实际的实践,结合课程理论内容、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分小组开展问题调查、话题辩论等活动。

(3)作业

经典阅读及读书报告;课后练习,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等。2.考核评价(1)考核要求

a.能准确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 b.能清晰说明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c.能清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d.能正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的基本原理 e.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f.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确立正确的态度,形成积极的解决思路,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2)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

本课程是考试课,期末考试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以机考形式进行,主观题以开卷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合成,建议平时成绩占比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其中客观题成绩占30%,主观题成绩占10%。

3.教学资料

教材:全国统一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推荐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资本论 [M]//马克思恩格斯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九)[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M]//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辩证法的要素[M]//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M]//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M]//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矛盾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论持久战[M]//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M]//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M]//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M]//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M]//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M]//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M]//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M]//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2014.习近平.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执笔人:审核人:批准人:

第五篇:旅游英语口译课程标准

《口译》

(2013~ 2014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口译

开课单位:

外语学院

制定人:

卢春华

合作人:

卢春华

制定时间:

2014年3月20日

四平职业大学

《口译》 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译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英语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旅游英语专业 课程学时:48学时 编制单位:外语学院

1、课程性质 1、1 课程定位:

《口译》是旅游英语专业二年级翻译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旅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着重口头翻译训练。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及时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一种被动,单一,机械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其实不然,它是一种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心理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际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准确,流利是衡量口译优劣的两条基本标准。1、2课程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主题的有关词语、表达方式及句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 2 国的基本国策及国情,同时也能了解其它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了解口译活动的基本过程,口译过程中大脑的反应(包括抗疲劳训练),对笔记的要求,各类句式的处理,各类意外情况的处置,以及基本的社交礼仪(着装,提前到场,文具准备)等。本课程以英汉互为口译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

2、课程目标

2.1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属英语类专业技能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有良好的口语水平和娴熟的口译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口译基本理论,掌握口译技巧,并运用到不同情景的口译实践当中。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等翻译工作。2.2 专业能力目标:

在对语言理解和运用方面,以英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片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观赏英文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片等,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语境和语用场合了解;能较好地复述所观看的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具备用英语讲述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能针对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若干话题,进行模仿、对话、讨论等,具备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上口能力和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较快的语速。经过系统地训练,使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和较强的视听说水平。按级分别为:辨别容易混淆的音素、单词和句子结构,预测内容。归纳大意,掌握细节,猜测生词;推理、判断内在含义,判断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和态度;掌握新闻要点,记笔记等。

2.3 方法能力目标:

1)独立学习,查找资料,获取所需信息

2)借助广播、电视、光盘等媒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4 社会能力目标:

1)协同合作,以小组团队方式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2)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迅速融入集体

3)批判地看待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冷静对待。

3、与前后课的联系

前期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完成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综合英语、视听说、阅读、基础翻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口译打下语言基础,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阅读英语文章适当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地把握讲话人的思想,听懂比较简单的演讲、辩论,同时开设的课程有综合英语、视听说,继续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

4、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4.1总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每周为3学时。4.2 课程内容

语言技课程内容包括口译基本理论与技巧介绍;口译背景知识介绍;记忆训练;口译笔记方法;数字口译及专题口译实践。专题口译内容涉及旅游业,旅游景点专题,农业,体育,人口,航天航空,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环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演讲辞,少数民族,外贸,国际关系,世界贸易组织,金融系统,保险业,科技与新经济,国家的方针政策等领域。4.3学时分配

该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每周3个学时。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任务1:口译课程内容简介、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译历史简介。(2学时)

任务2:短时记忆训练。穿插TOAST(祝酒词)的基本组成规范,如何致欢迎词,指导学生进行祝 4 酒词和欢迎词的英汉互译。(4学时)

任务3:笔记训练。教会学生使用基本的笔记符号记录较长的文本,学生每周要记录5000字左右的文本,记笔记会延续到整个一学年的口译教学过程中。(4学时)

任务4::综合概括能力训练和笔记能力训练。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不同个体的笔记,再利用综合概括能力把笔记还原成原文,训练同学对笔记的识别和还原能力。穿插讲解旅游文本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8学时)

任务5:记忆、综合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的综合训练。训练学生对较长文本(300单词或字左右)的记忆能力。穿插讲解对外宣传翻译资料的翻译原则与技巧。(8学时)

任务6:口试。口试形式包括即兴演讲。(4学时)

任务7:讲解饮食文化文本的口译的技巧。包括菜单、菜谱的口译和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4学时)任务8:VOA、BBC标准英语听力训练。训练学生对新闻英语的听和口译的能力,穿插讲解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和口译技巧。(4学时)

任务9:继续记忆、综合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的综合训练。训练学生对长文本(600-800单词或字左右)的记忆和笔记能力。穿插讲解改革开放主题材料口译的技巧。(4学时)

任务10:数字的口译技巧。穿插讲解口译的一般性英汉转换技巧。(4学时)任务11:口试。口试形式:模拟现场口译。(2学时)4.4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l)教师在每节课前做到备语言实验室即备设备,提前检查多媒体的各种能是否上常动作,例如:放音,听音,选择,会话,提问,回答,示范,讨论等各种功能是否能合理地运用和调动,在没有任何故障的前提下,教师应提前操作一遍,以便在正式上课时,达到操作自如,运灵活,各种功能在教师的操作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备教材:教师在每节课前做到将所教材料从头到尾地听,找出核心词组,关键句型,全文的难 5 点和重点,动用学生己学的语言知识深入浅出地作出解释,达到学生能听懂理解的目的。对于多媒体软件的准备,更应去粗取精,有选择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同时也准备一定量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要选得难度适宜,趣味性强,内容要和所用教材相融合,以能弥补正式教材不足,充分的起到补充,调动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或喧宾夺主。

(3)备教学法:由于视听课在语言实验室进行,是一个语言信号的传播和语言信号的接收的一个过程,作为学生往往处了一个非常紧张而被动的气氛之中,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得高度正视课堂中教学法的运用,决不可轻视。所谓教学法主要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为一定的目标,使用各种信息处理,传输,整理和再现的工作方法,当然这一方法主要包括教师方面的选择,整理信息,选择载体和工具,传输信息和控制信息传递,也包括学生方面的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加工整理以及储存,再现信息等。(5)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a、任务型教学法

基于Willis(1996)的任务教学法原则及任务教学模式,提出“英语视听说任务模式”。将教学任务分为前期任务、自主视听和后期任务三个阶段。前期任务须描述清楚任务的内容、目标、进行方式、检测形式和时间规定等,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进行自我计划、调整和评价。学习策略、背景知识和难词难句的解说也须在前期任务中完成,这项任务一般以教师讲解或示范的形式进行。如任务主题为学生较为熟识的话题还可让学生围绕任务主题展开热身讨论;自主讨论是任务的主体,一般占课堂教学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包括对主旨要义和细节的透彻理解、策略和技能的应用实践和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等活动;后期活动包括学生的总结汇报和教师的信息反馈。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检测学习效果,以便对下一任务的设计进行调整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

b、学习策略教学法

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策略的训练对学生学好外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策略性地对各学期的学习内容设置重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c、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法

在口译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任务的主体。自主学习过程由学生自主操控计算机,针对指定任务的目标和内容,运用所学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控。只有在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后才可以进行自选材料学习。教师角色在这个环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者”和“协助者”,利用屏幕监控或走动,了解学习进程,并为学生提供帮助、个别指导或临时指派新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决不是没有老师参与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学习资源的选用:

5.1 选材原则:

视角独特:通过外国人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步入异国文化,学习地道表达

场景真实:会话内容,DVD视频涉及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美国日常生活的不同场景。聚集文化:不同话题的背景文化短片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较文化差异。光盘互动:配套多媒体DVD光盘,拓展了知识范围,使内容更为形象化。5.2 推荐教材:

教材: 《口译教程》 主编:雷天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3教学辅助参考资料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梅德明.《英汉口译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3、梅德明.《英汉口译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林超伦 Field Interpreting/ 《实战口译》。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9 月

5、王燕《二级口译实务》,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年7月

6、厦门大学外文系/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国内外中英文报刊, 如 Beijing Review《北京新闻周刊》, China Daily《中国日报》, Times ,《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 8.《中国政府白皮书》 9.《政府工作报告》

10.研讨会录像带,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电视录像,如历届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外长记者招待会,国家领导人互访等 11.Internet(因特网): www.xiexiebang.com/(甲申同文)http://www.xiexiebang.com/(枫叶英娱)

6、教师要求

由于口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理论性相对不强的课程,所以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在具有一定翻译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活动,对学生的反应速度,知识结构,语言表达,发声,笔记速度和技巧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它本身的特点表明它不可能囿于单纯的理论解释,而需要更多地将时间花在学生具体的操练和教师实际的纠正上。由于该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的基础,所以该课程授课过程中将不再简单重复翻译理论和一般笔译技巧,而是侧重于口译技能的培训。6.1 重点:

主要涉及两大层次和几种具体译法:

第一层 词层:英汉词义差异与英词汉译的基本手法和注意事项

词的翻译应该在笔译课程上学习过。口译中,对词的翻译没有特殊要求。

第二层 句层:从英汉造句手法的对比看英语长句,难句的汉译处理技法,以及汉语句子在汉译英中的处理.涉及各类句式的处理技巧:顺译,倒译,存储,概括,省略,补充,猜测等。6.2 难点: 口译的交际、语用意识培养;旅游景点介绍性口译中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意识培养;科普性口译所涉及的科普知识以及相关词汇;商务谈判口译所涉及的商务知识以及相关词汇。

7.学习场地与设施要求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授课,相关学习软件。

8.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口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口译能力以及对口译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1、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间:笔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口试时间:每人10分钟

2、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及方式:

1)考生在口译时应能准确传达原话意思,语音、语调正确,表达流畅、通顺,句法规范,语气恰当,用词妥切

2)考生应具有良好的听译能力,即逐句/逐段听事先录制好的原文,然后逐句/逐段将原文的内容准确而又流利地从来源语(Source Language)口译成目标语(Target Language)3)具有口译短篇演讲文的能力

4)考试主要采取现场口译和笔试的考试方式。总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平时口译训练占 60%)和期终考试成绩(占 40 %)综合确定。口试部分 :

考核内容 : 抽取教材中英文200字左右各一段,现场口译。

考核要求 :内容完整,语言流利,无明显错误,体现口译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其中:内容完整 50%,语言流畅 30%,临场应变 20%。

8.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间:笔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口试时间:每人10分钟

8.2 考核标准

1)考生在口译时应能准确传达原话意思,语音、语调正确,表达流畅、通顺,句法规范,语气恰当,用词妥切

2)考生应具有良好的听译能力,即逐句/逐段听事先录制好的原文,然后逐句/逐段将原文的内容准确而又流利地从来源语(Source Language)口译成目标语(Target Language)3)具有口译短篇演讲文的能力

4)考试主要采取现场口译和笔试的考试方式。总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平时口译训练占 60%)和期终考试成绩(占 40 %)综合确定。

9、课程特色

1)课堂内1/3的课时用于语言知识技能的讲授与学习,用2/3的时间进行模拟场景交际、话题讨论、自我表达、听力练习等实践活动。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模拟话题讨论、练习项目,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自我学习意识。教师在整个课程的实践中,应起到启发、引导、组织和监督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训练时间,平衡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随学随用,学以致用。

2)为了更加突出实践性环节,开设以语言实验室为基地的视听说实践课,通过视听大量的经典英文影片片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分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使用习得的语言技能,实现语言操练;学生在丰富和立体化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建立起积极的学习观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成为自主学习者、理性学习11 者和终生学习者。教师开发和筛选优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吸收和应用相关的语言素材,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估。

下载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

    《旅游概论》学科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

    《旅游概论》学科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

    旅游概论说课稿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孔令玉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

    旅游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最大的饭店业主,美国的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建造的饭店是( C )的开端 A古代客栈时期 B大饭店时期 C商业饭店时期 D现代饭店时期 2、采用(A. )对......

    旅游文化概论[模版]

    二、旅游文化 1、文化类型:文化类型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生存方式差异,以及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智力发展方向和心理性格不同而形成的具有相似文化特征或文化素质的地理......

    2013期末(旅游概论)

    2013学年第一学期13旅游《旅游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25% 1,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有、、和经济。 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必须是形式。 3,旅游饭店出售的......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旅游活动的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 重点:旅......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全文5篇]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 沈世斌 2008-9-1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 沈世斌 2008-9-1 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制定《旅游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