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10: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育龙网核心提示: 治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治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治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治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为依据,灵活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和技术,使组织内部各级治理人员能据以对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的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并帮助治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做出各种最优决策,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可是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部分农村信用社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治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造成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不仅经营人员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即便是内部治理人员,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治理技术手段。笔者认为,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业在经营治理上的先进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治理会计的原理,全面治理分析成本、收益状况,从而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从分级式治理向集中式、扁平化治理转变,切实提高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治理会计制度在农村信用社经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社要办成现代化的银行,迫切需要会计先行,要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在西方国家中,治理会计作为从传统的会计职能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被现代企业治理广泛推广和使用,表明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提高决策能力,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确实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治理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提供预期经营目标能否完成,全社财务、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信息,还能迅速揭示经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领导做出最优化治理决策。

1、猜测、决策为治理者献计献策

投资经营决策是经营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治理会计的一大重要内容。农村信用社决策范围很广,既有机构、人员、业务量、业务范围等发展规划方面的决策,以期达到优化布局和规模经营的要求,又有多项决策,如贷款、资金治理、新业务品种与新技术开发运用以及固定资产购置,凭证印刷批量等。在实践中,任何一个金融企业都应在充分调查、科学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投资和经营决策,而治理会计的一系列专门方法,如趋势猜测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法以及线性规划技术、概率分析、调查分析法等为决策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手段。

2、全面提供治理信息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非凡性质,不但自身的财务活动,而且开户企业的经济活动、居民的投资活动等都要在信用社的财务及各种报表、资料中反映出来,因而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中,拥有大量复杂的数量关系和非数量关系,这种关系有的可按统计的货币单位计量,有的则不能,从而形成多种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又互为联系,互为补充的治理信息,由于治理会计具有不受有关法定会计规范和固有会计处理程序及规定格式制约的特点,它可以借助多种方法对从各种渠道取得的信息进行汇集、加工、整理、分析,使之成为能满足治理者开展猜测、决策、计划、控制等项工作需要的治理信息。例如可依据财务会计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对营业机构网点进行保本测算及利润猜测,为机构的设置、撤并、人员职数的确定等提供依据。也可根据成本习性将某项新业务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揭示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的依存关系,为领导者评价有关方案,制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考评经营责任目标,实行监控

为加强和提供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水平,完成既定目标,就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经营全过程和结果进行严密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地对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进行检查与考核。将预算数(目标任务)与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和检查考核,找出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根据指标分析落实到部门甚至个人的方法,查清造成差异的责任,从根本上杜绝良莠不齐的局面,使每个责任部门负起应负的责任,业绩优秀者一据可奖,业绩低劣者有案可罚,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责任制度与本社的经营目标相连结,个人的收益与本人的业绩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内部各部门乃至全部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预定计划而共同努力。

二、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由于现代治理科学的发展赋予了治理会计现代化的方法,因此治理会计的方法内容非常丰富,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突出动态分析的特色,从动态上提供有关信息,为经营治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本、量、利分析,通过猜测和决策分析编制全面预算,推行责任会计。

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财务治理

治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贯穿于治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就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对企业各种活动的形成与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因为,对于企业收益和形成与取得,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控制,会计人员不直接参与,也无法直接获得有关资料。因此,对治理会计人员而言,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成本问题应是其关注的重点。在农村信用社所有成本构成中,按照成本习性可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农村信用社的成本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各种存款利息支出;②金融机构往来支出;③综合费用;④其他营业支出。其中:前两项称之为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属于变动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资金总量和利率水平,而且也取决于资金成本构成项目的内部结构比例。在资金总量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高利率资金来源占比减少,而低利率资金来源占比提高时,整个资金成本呈下降趋势,反之则呈上升趋势。

而综合费用和其他营业支出中大部分项目属于固定成本,原因是在机构人员一定的情况下,这些项目的支出水平不受业务量或资金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而在单位成本中,却与业务量或资金量的变化成反比,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成本还可按其支出数额是否能改变,再进一步细分为“酬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治理层的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这些成本支出的多少视企业的经营需要而定,治理者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要求做出增减的决定。后者指企业治理者的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职工工资等等。这些成本是维持企业生产能力必不可少的最低成本,具有极大的约束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影响经营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变动成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利润的是资金来源的结构,而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农村信用社利润的则是贷款的质量结构。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资金来源结构与信贷资产质量结构的动态治理上,努力要求最佳负债结构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资金成本和增加贷款利息收入。

2、实现全面预算制,加强财务控制

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但新的观念是将其看成“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所谓全面预算就是采用货币计量的方法,把农信社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换句话说,编制全面预算就是财务治理部门根据农村信用社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情况,把涉及农村信用社战略目标(目标利润)的所有经济活动联结在一起,并规定如何去完成的方法,使农信社内部各职能治理部门和治理人员能够明确在计划期间应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从而使农村信用社按照预算体系,进行科学的经营治理,用来代替“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测,保证农信社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实行责任会计治理,完善经营机制

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农村信用社治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信用社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信用社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①划分责任中心,确定权责范围。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可将农村信用联合划为以下6个责任中心:以计划、资金、部门为主体的成本责任中心,负责筹集资金和优化负债结构;以信贷部门为主体的利润责任中心,负责贷款投放、信贷资金保全、利息的及时收回,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结算和经营目标综合考核责任中心,负责各项经营目标的规划、监控、考核,使全面预算得以贯彻落实;以行政、工会等部门为主体的后勤责任中心,在精打细算的前提为职工提供工作、生活保障;以审计、监察、保卫等部门为主体的安全保障责任中心,负责纠错防弊,为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以人事、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力资源责任中心,负责干部的选拔、业务考核和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

②确定责任目标。责任目标是责任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应当完成的经营任务,是全社总体经营目标的一部分,实行责任会计时,应规定每个责任中心相应的责任目标以及完成一个责任中心相应的每个责任中心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工作任务落实,保证全社总体经营目标地按质按量完成。

③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差异调查。成本控制报告将使人们注重到偏离目标的表现,但它只是指出问题的线索。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原因,分清责任,才能采取纠正行动,收到降低成本的实效。

④考评业绩编写业务报告。每个责任中心都应编写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使每个责任中心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与不足,也使社领导了解各个责任中心的表现和预算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差异,以便及时调控,促进下阶段能够按所计划目标改进,更好地完成经营目标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汇总1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合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及所属机构,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对信用社的业务及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反映、管理和监督,并向本社社员、监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第四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实行“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可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应在信用社主任领导下,由会计主管统一负责。

第五条

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第六条

信用社结算、信贷、储蓄等业务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相关的会计操作规程。

信用社的代理业务按照委托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基本原则和规定

第七条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以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信用社的经济业务情况。在各会计期间内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不得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原因、情况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二)会计核算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确保会计资料正确可靠。不准在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不得伪造、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三)会计核算遵循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及时并序时进行,会计凭证传递、款项划拨不得积压延误,账务必须当日结平。

(四)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入账;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五)会计核算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确认和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六)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八条

信用社、县联社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联社营业部、信用分社、储蓄所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收支,由管辖社采用并表或并账方式汇总反映。

第九条

会计记账方法按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会计科目为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表外科目采用单式记账,发生记收入方,销减记付出方,余额在收入方,并要与有关实物、单证、账簿相符一致。

第十条

会计自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终了,办理决算,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

第十一条

人民币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元”为记账单位,元以下计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计数逗点采用三分位制。

第十二条

凭证、单据、账折的各种代用符号:“第号”、为“#”;“每个”为“@;人民币元符号为“¥”;年、月、日简写顺序应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简写为“年%;月利率简写为“月‰”;日利率简写为“日/万分之”。

第十三条

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凭证合法,传递及时;科目账户,使用正确;当时记账,账折见面;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有账有据,账据相符;账表凭证,换人复核;当日结账,总分核对;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印、押、证,分管分用;重要单证,严格管理;会计档案,完整无损;人员变动,交接清楚等十六项基本规定。

会计核算要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第三章

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照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设置。

(一)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各科目按分类编制科目代号;表外科目用于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以及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管理等业务事项的核算。

(二)会计科目的基本规定。

1.会计科目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对信用社特殊业务需要,可增设辖内科目,但在向总行及对外编报会计报表时,须归并到统一规定的相应科目内。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以下各级行及信用社不得增设、删除或更改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

2.会计科目代号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增设的辖内专用会计科目,应以统一会计科目代号为基础进行编列。

3.会计科目的调整。在中间,一律填制凭证通过分录结转;终了,应采用结转对照表方式办理新旧科目结转。

第十五条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记录,是办理业务和记账的根据。

(一)会计凭证的分类。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基本凭证。基本凭证是信用社根据有关原始单证或业务事项自行编制凭以记账的凭证。按其性质分为:

(1)现金收入凭证;

(2)现金付出凭证;

(3)转账借方凭证;

(4)转账贷方凭证;

(5)特种转账借方凭证;

(6)特种转账贷方凭证;

(7)表外科目收入凭证;

(8)表外科目付出凭证。

2.特定凭证。特定凭证是根据某项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凭证。

(二)填制凭证,必须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凭证的基本要素包括:年、月、日;收、付款人的户名和账号;收、付款人开户社(行)的名称和社(行)号;人民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款项来源、用途、摘要和附件张数;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客户签章;信用社及有关人员印章。

(三)受理凭证时,必须根据有关业务的具体要求认真审查,做到内容完整,符合规定。

(四)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办妥交接、先外后内、先急后缓。除另有规定外,凭证一律由信用社内部人员传递。

(五)凭证的装订与保管。

1.会计凭证处理完毕后,应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

2.凭证必须按日或定期装订,定期装订期最长不得超过十天。装订的顺序,先表内科目,后表外科目,以统一会计科目排列顺序为准。表内科目按现收、现付、转借、转贷顺序排表,表外科目按收入、付出顺序排列;科目日结单装订在各科目凭证的前面,销号单附凭证最后。

3.已装订的凭证,封面要注明单位名称、起讫日期、起讫号码;一日多册的,只编一个顺序号,分别注明共几册第几册;合并装订的,应在每日凭证封面上分别编顺序号,加盖装订人名章和会计主管名章,并在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后入库保管。

4.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科目日结单等,必须打印操作人员的姓名、代号及打印日期,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按规定进行装订和保管。

第十六条

账务组织。账务组织分为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是由各种分户账、登记簿(卡)、余额表组成;综合核算是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前者按账户核算,后者按科目核算,二者应相互核对,数字相符。

(一)明细核算。

1.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必须按户立账,连续记载,不得以凭证代替分户账。分户账的格式有以下四种:

(1)甲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三栏,适用于不计息科目的账户或用余额表计息科目的账户及信用社内部财务性质的账户。

(2)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积数四栏,适用于在账页上计算利息积数的账户。

(3)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适用于借贷双方反映余额的账户。

(4)丁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和销账四栏,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账务,并兼有分户核算的作用。

2.登记簿是用以登记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的重要账簿,也是统驭卡片账的辅助账簿。

现金收入登记簿和现金付出登记簿是记载和控制现金收、付数字的逐笔、序时账簿,也是现金收、付的明细记录。

3.余额表是核对总账、分户账余额和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分户账的最后余额逐户填列。余额表分为计息余额表和一般余额表两种。

(二)综合核算。

1.科目日结单是每一会计科目当天借、贷方发生额和凭证、附件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监督明细账户发生额、轧平当日账务的重要工具,是登记总账的依据。

2.总账是综合核算与明细核算相互核对和统驭明细分户账的主要工具,是各科目的总括记录。

总账按科目设置,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

总账格式分甲、乙两种。甲种适用于每日结账的信用社,账页每月更换一次。乙种适用于业务量较少,采取定期结账的信用社、分社、储蓄所,可以连续记载,账页记满后更换,不必每月更换新账页。

3.日计表反映当日全部业务活动,其当日发生额和余额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余额填记,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必须各自平衡。

第十七条

记账规则。

(一)账簿必须根据有效凭证记载,做到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发现凭证内容不全或有错误时,应交由制票人更正、补充或更换,并加盖名章后,再行记账。

(二)记账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套写账页用双面复写纸(含压感账页)、蓝(黑)色圆珠笔书写;红色墨水笔和红色复写纸用于划线和错误冲正及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文字说明。

(三)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皮擦和用药水销蚀。不得用复印账页代替原始账页。

(四)因漏记使账页发生空格时,应在空格摘要栏内用红字注明“空格”字样;因误记使账页发生空页时,应在空页内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会计主管共同盖章证明。账簿余额结清时,应在元位栏划“?0-表示结平。

第十八条

账簿结转。

(一)明细账结转。账页记满,结转下页。终了,各科目分户账除贷款、股本金、储蓄账页可继续使用外,均应更换新账页。乙种账还应将未计息的天数和积数过入新账页。丁种账应将未销各笔过入新账页发生额栏内,在余额栏填记结转余额总数,并按旧账页的摘要过入新账页摘要栏内。卡片账未销账卡次年可继续沿用。

计算机记账满页,打印结转。

(二)总账结转。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应将旧账“上年底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月末余额”分别过入新账的有关栏内。使用连续记载的总账,每年应更换新账页,每月月底应结计“当月发生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年初建立新账时,只过上年底余额。

计算机记账,按月打印总账结转。

(三)账簿装订。各种账簿在更换新账页后,其旧账页应按下列规定分别装订:

1.总账。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每月装订一次;使用连续记载的,每年装订一次。

2.各种活页分户账、登记簿应分科目按年装订,账页过多的可分若干本装订。各种销讫卡片账,按销账日期排列,按月或按季装订。

3.在中间更换的旧账页或结清户账页,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妥善保管,俟终了全部账页更换完毕,再按整理装订。

4.装订好的账页应另加封面、封底,在绳结处加封,由装订人员和会计主管在加封处盖章,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十九条

错账冲正。账务记载发生差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改正和冲正。

(一)当日发生的差错。

1.日期和金额写错时,应以一道红线把全行数字划销,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错误数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如划错红线,可在红线两端用红色墨水划“”销去,并由记账员在右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须将错字用一道红线划销,将正确的文字写在划销文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盖章证明。

2.凭证填错科目或账户,应先改正凭证,再参照1项办法更正账簿。

计算机输入差错按逻辑删除办法处理,重新输入正确数据。

3.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改时,不得撕毁,经会计主管同意,可换新账页记载,但必须经过复核,并在原账页上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及会计主管同时盖章证明。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俟装订账页时,附在后面备查。

(二)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内发现的差错。

1.记账串户,应填制同一方向红蓝字冲正凭证办理冲正。用红字凭证记入原错误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冲销年月日错账”字样,用蓝字凭证记入正确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冲正年月日账”字样,并在原凭证上及原错账摘要栏内批注“年月日冲正”字样。

2.凭证金额或科目、账户填错,账簿随之记错,应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同方向的红字凭证将金额全数冲销,再按正确金额填制蓝字凭证补记入账,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凭证上批注“已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3.凭证正确,科目日结单结错,应填制红、蓝字科目日结单进行冲正,用红笔注明“冲正年月日错账”字样,同时在原错误的科目日结单上,批注“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三)本发现上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凭证冲正,不得更改决算报表。

(四)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要按联行、联社往来规定凭划(汇)出社电报或查询查复书办理调账,划(汇)入社无权自行调账。

(五)凡冲正错账影响利息计算时,应计算应加、应减积数。

(六)所有冲正、调账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查盖章后办理,并将错账的日期、情况、金额及冲正、调账的日期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账务核对。账务核对分为每日核对、定期核对和不定期核对。

(一)每日核对。

1.总账各科目的发生额、余额与该科目各分户账合计数及日计表各科目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

2.余额表上各户余额加计总数应与该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3.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登记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其中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天领入、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

5.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除按上述要求核对外,还应按科目加计凭证借、贷方发生额与计算机打印的科目日结单总额核对相符。

(二)定期核对。

1.使用丁种账页记载的账户,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储蓄科目必须按月通打一次全部分户账(卡)余额,与各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3.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4.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累计积数相对相符。

5.各种卡片账每月与各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

6.各种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每月要账实核对相符。

(三)不定期核对。

1.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送来的对账单,应即时换人核对相符。

2.对外账务核对。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账折核对相符。各单位的存款账户(使用复写账页的)应按月或季、贷款账户应按季或年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单位对账,限期收回。各单位退回的对账回单,会计人员勾对未达账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登记,入库保管。对于金额大的账户应主动上门对账。

3.联行往来的账务核对,按照联行制度规定办理。

4.联社、社内、同业往来均应使用复写账页,记满一页后,即将对账联撕下,及时交对方对账;每月终了,不论账页是否记满,都要将对账联撕下,交对方对账,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更正。

第二十一条

利息计算。存、贷款的利息应根据有关规定的计息范围、利率和结息时间、方法,正确计算。

储蓄存款的计息和付息办法按《储蓄管理条例》办理。

(一)对单位的存贷款利息,一律转账,不得收付现金。

(二)利息计算的规定。

1.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2.利率的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月)

日利率=月利率30(天)

或=年利率360(天)

3.结息日期。存、贷款等按年计息的,每年12月20日为结息日;按季计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存款,6月30日为结息日;利随本清的,存、贷款到期日为结息日。

单位活期存款按季(月)计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清户结计利息,不计复息。逾期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

4.计息方法。

(1)定期计息。存贷款用余额表或分户账以积数计算利息的账户,计算天数时,从存入、贷出的当日算起,至取出、归还的上一日止,但在定期结息日计算利息,应包括结息日。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

(2)逐笔计息。满年的按年计算,满月的按月计算(对年对月)。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可全部以天数计算,整年的按360天、整月的按30天计算,不满整年或整月的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以整年整月计算的:利息=本金时间(年或月)(年或月)利率

全部以天数计算的:利息=本金天数日利率

5.其他规定。

(1)存贷款账户结清时当即结息列账。

(2)定期存款到期日为例假日,可在例假日前一天支取,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算头不算尾);例假日后支取,按过期支取办法办理。

(3)贷款到期日为例假日,提前归还,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例假日后次日归还按相应后移的天数计收利息,不按逾期利率计算。

第二十二条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本会计期间资金变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编报时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签章齐全、按时报送。

(一)会计报表的种类。

1.日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和余额填制。

2.月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额、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填制。

3.资产负债表。每月或季末根据总账各科目及有关账户的余额归并后填制。

4.损益表。每季季末根据损益科目分户账余额填制。

5.其他附表。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规定的信用社其他报表。

6.决算报表。由信用社在年终决算时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业务状况表;

(2)资产负债表;

(3)损益表;

(4)利润分配表;

(5)决算附表。

(二)报表的装订与保管。日计表按月装订,其他报表按年装订。已装订成册的报表,应及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决算。信用社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

(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

(6)清理其他资金。

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交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

(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类各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

(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

(3)决算日与人民银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

(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对上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决算。信用社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

(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

(6)清理其他资金。

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交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

(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类各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

(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

(3)决算日与人民银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

(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对上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第四章

复核与事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一切传票、账簿(卡)、报表和所附单证都必须认真审查,逐笔复核,并签章证明。凡实行专柜形式的,必须当时复核。

第二十五条

凡实行储蓄柜员制的信用社及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进行事后监督。

会计事后监督与柜台业务要严格实行人员与时间的分离,对会计业务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事后监督可采取本级监督和集中监督两种形式。凡经事后监督审查的凭证、账表等均由事后监督员签章。

第五章

印章与密押(机)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印章种类和使用范围。

(一)社名业务公章:用于对外签发的重要单证,如存单、存折、收据等。

(二)现金收讫章:用于现金收入凭证及现金进账回单。

(三)现金付讫章:用于各种现金付出凭证。

(四)转讫章:用于转账凭证、回单、收付账通知等。

(五)结算专用章:用于签发结算凭证以及结算款项的查询、查复等。

(六)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联行业务往来凭证、往来报告表、信汇凭证、联行业务的查询查复等。

(七)汇票专用章(钢印):用于信用社对外签发或代理签发的银行汇票。

(八)受理凭证专用章:用于信用社受理客户提交而尚未进行转账处理的各种凭证的回执。

(九)个人名章:用于已经办理和记载的各种单证、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第二十七条

会计专用印章的设计和刻制应分级管理。联行专用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由联行业务开办单位或授权代理单位负责设计、刻制和下发;其他会计专用印章由各省级农金管理部门统一设计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一)各种会计专用印章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的办法。启用前领用人员必须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记载启用日期并签章,人员调换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二)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业务印章使用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应做到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专用印章。

(三)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停止使用,要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注明停止使用的日期和原因。封存后的印章要统一保管和统一销毁。联行专用印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停止使用后,要逐级上交至颁发部门统一销毁。

(四)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由会计主管保管。

第二十九条

联行密押是鉴别联行间汇划款项真伪,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管押人员由县联社审查确定,人员变动时必须经原审定机构核准,并办理交接手续。

寄送密押代号表,必须加封,以绝密件通过机要部门或派专人直接解送。联行密押代号表在未启用或停用待销毁期间,必须加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过期密押代号表销毁时,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编押机视同密押管理。编押机在营业中应妥善保管,人离入屉加锁;非营业时间,应入库保管。在未启用或停用期间,必须加封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处理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压数机是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辨别票据真伪、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按编押机管理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必须做到印章、密押(压数机)和报单三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应指定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压数机)应指定第一、第二管押(机)人,二者不得相互混淆。

第六章

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有价单证是指具有面值的特殊凭证,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定额存单等,应视同现金管理。

(一)有价单证要贯彻“账证分管”的原则,由会计人员管账,出纳人员管证,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二)信用社购买的国库券、金融债券,必须通过表内科目核算,其他未发生资金收付的有价单证,应通过表外科目核算。不论表内、表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都应建立有价单证登记簿(用一般登记簿代),按单证种类、票面金额立户。出纳人员必须根据表内、表外科目传票办理收付。每日营业终了会计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的有价单证登记簿的数量、金额核对相符。

(三)有价单证填错作废除有特殊规定外,应加盖“作废”戳记,单独编制有关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以作废单证作附件。作废单证的号码应登记在登记簿上备查。

(四)已经兑付收回的有价单证,应当时加盖“兑付”戳记(以现金兑付的加盖现金付讫章)、剪角,并及时组织解送和按规定权限办理销毁。

(五)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有价单证库存,账实核对相符后,填写查库记录,以备查考。

第三十三条

重要空白凭证是指由信用社或单位填写金额并经签章后即具有支取款项效力的空白凭证,如支票、汇票、存单、存折、贷款收回凭证、报单等,是信用社凭以办理收付款项的重要书面依据。

(一)重要空白凭证的印制、包装、调运、领拨必须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严防散失。重要空白凭证一律加印号码,在总行指定的印刷厂印制。

(二)重要空白凭证一律纳入表外科目核算,设立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按凭证种类立户,以假定价格(每本或每份一元)记账,并登记凭证起讫号码。

(三)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要贯彻“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入库保管,并经常进行账、证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四)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应填制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将领发的数量、起讫号码等逐项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柜面使用时应当时逐份销号。重要空白凭证填错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作废凭证的号码应在有关登记簿上注明备查。

(五)单位(个人)领购空白支票,应填写空白凭证领用单,加盖全部预留印鉴。信用社在发给单位(个人)之前,应加盖单位(个人)的账号和付款人全称。单位(个人)销户时,必须将剩余空白支票交回信用社注销,并进行登记,不得短缺。信用社对交回的空白支票立即截右上角作废或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凭证的附件。单位(个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和其他空白重要凭证负全部责任。如有遗失,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由领用单位(个人)负责。

(六)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移作他用;属于信用社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严禁由客户签发;不准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盖好印章备用。

(七)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应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结存数量进行清查核对,并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

第七章

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

第三十四条

信用社网点是指信用社所辖的信用分社、储蓄所和信用(代办)站。为了严密手续,堵塞漏洞,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一)凡是能够做到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和换人复核的网点,才能实行并表制。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并账制。

(二)信用社应根据网点的业务量大小、离社远近、保管条件、淡旺季节等情况,分别核定网点的库存现金或一定数额的周转金。超过核定的库存现金(或周转金)数额的必须及时送交信用社。

(三)信用社网点对重要空白凭证要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建立登记使用制度。信用社对信用社网点领取、使用、交回及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都应认真履行手续,严格管理。

(四)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对隔年已用的账表凭证,应交信用社统一存档保管。

(五)信用社应根据网点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定期检查、辅导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出纳工作。

第三十五条

并表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信用社网点的会计科目与凭证使用、账簿设置、账务处理、账务核对等方面均与信用社相同。

(二)每月底信用社网点根据总账编制月计表报送管辖信用社,管辖信用社据以编制汇总月计表。

第三十六条

并账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为便于办理日常业务,信用社网点对所经办的业务,都要建立副本总账、副本明细分户账和副本现金收、付登记簿。

(二)信用社网点必须定期轧账和报账。轧账时要自行核对和试算平衡轧账期的账务。向管辖信用社的报账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天。报账时要填制报账表由经办人员将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各项业务凭证、未用重要空白凭证(含作废凭证)、报账表带到管辖信用社并账。

(三)管辖信用社对网点交来的报账表及所附凭证、副本账和重要空白凭证,应认真逐项、逐笔审查、复核、勾对无误后,视同本身账务进行核算。

(四)对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管辖社的明细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和本身账务一样逐户立账记载;另一种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网点设立分户账,但同时应设置监督卡片账(用网点报来的传票代替)。实行哪种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农金管理部门规定。

对报账时的业务周转金,实行全额交回,重新领用的办法。

(五)外勤人员流动服务时的账务核算,比照并账制信用社网点的办法办理。

第三十七条

信用站经办人员更换时,离职人员要把经办的全部业务、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凭证(包括空白凭证)、报账表及印鉴等以及各科目余额表,全部核对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册,在管辖社的监督下,办清交接手续后,才能离职。事后如发现业务、账务上的问题,属于前任经办的,仍由前任负责。

第八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信用社会计电算化,是指信用社应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含对公业务、电子汇兑、储蓄业务及联网通存通兑等。

第三十九条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则和要求。

(一)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必须符合本制度规定。

(二)会计部门与电脑部门分工负责。与信用社会计业务有关的软件必须由会计部门提出需求,电脑部门据以设计应用软件,并经会计部门测试认可后方能使用。

(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必须符合会计业务规定和要求,具有数据真实、安全、可靠性,具有防弊防错和实时监督的功能,同时要有不同级别的保密装置。

(四)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软件规范,逐项编写书面文件,提供功能说明书和业务操作说明书。

(五)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会计、电脑及有关部门要共同确认,鉴定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会计业务使用。

第四十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主管负责组织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各项工作。

凡要求输入计算机开销账户、冲账、删账、调整计息积数、调整利率、启动计息、修改客户密码、取消挂失、冻结、解冻等,均须根据会计主管批准的书面通知办理(储蓄业务根据储蓄合法凭证按权限输入开销账户)。

第四十一条

电子计算机记账规则。

(一)数据输入,必须由指定的操作员办理,非操作员不得输入任何数据。

(二)数据输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调整账户信息(包括差错更改)必须根据会计主管签发的书面通知书输入。

(三)操作员不得自制凭证上机处理,更不准无凭证进行数据输入。

(四)各项业务应实时处理。

(五)由电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利息凭证),其转账数据必须指定人员复核,并核对份数、金额及平衡关系。

(六)对红字凭证,输入时按同方向负数处理,用“-表示,并在摘要栏打印冲账代码。

第四十二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应根据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的特点,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处理权限。

第四十三条

操作人员的权限。计算机操作人员分为:系统管理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

(一)系统管理人员,有权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并操作,有权检查各业务柜组或柜员操作终端机的情况及终端机的状况,但不得处理具体业务,也不得装入与本社业务无关的程序和数据。

(二)一般操作人员在规定业务范围内负责录入账务数据及进行账务查询。

(三)复核人员,复核操作业务并进行查询,负责本柜组的账务核对。

第四十四条

会计业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业务、技术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操作员与复核员必须交叉,不得越权处理会计业务。

第四十五条

操作人员使用的个人密码,要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防止失密。

第四十六条

计算机打印输出数据信息文件如下:

(一)每日打印输出:流水账、科目日结单、运行日志(或存储软盘)、日计表、各科目及分户账余额表、冲账、删账、调整积数清单。

客户存、贷款分户账和对账单,平日满页打印输出,年终全部打印输出。对账单可应客户要求随时打印输出。

(二)每月打印输出:总账(逐日存储)、分户账、月计表。

(三)每季打印输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年终打印输出: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半年报和试算表分别于7月和12月打印输出。

第四十七条

所有文件均应备份,由专人管理,移地妥善保管。

第九章

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

第四十八条

信用社要建立会计检查制度,并配备专(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负责对所辖机构及本身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辅导。

(一)会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账务检查、业务检查和财务检查等。

1.账务检查,主要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做到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和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2.业务检查,主要是检查各项业务是否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有无管理上的漏洞,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3.财务检查,主要是检查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会计检查方式。根据会计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可按检查的程序、范围和时间等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一般为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

第四十九条

会计分析。

(一)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2.收入、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3.损益的构成及应收应付利息变动的情况;

4.内部资金占用情况;

5.各类资金的流向、流量和可用资金的利用水平情况;

6.结算及联行在途资金变动情况;

7.资金头寸及备付金变动情况;

8.资产质量、结构、变动情况,资产流动性状况及各项资产风险情况;

9.各项负债的利率结构及利率变动态势;

10.其他重要情况。

(二)会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各种报表资料同有关的计划及历史资料等进行对比;

2.因素分析法:将影响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分类,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各个因素对完成计划指标的影响及程度;

3.结构分析法:将相同事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个类别在所在整体中占的比重,分析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第十章

会计档案

第五十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信用社历年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记录,是会计检查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和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分为纸介质和磁介质两种。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计算自档案所属终了后的次年1月1日起算。

1.永久保管的档案。

(1)信用社决算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决算报表、附表及决算分析资料(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报告表、损益表、财务收支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

(2)信用社实收资本、股本金分户账;

(3)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

(4)客户挂失申请书、登记簿、补发存单、存折、收据及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5)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和档案销毁清单;

(6)机构撤销、合并交接清册;

(7)房屋购建的契据(包括土地证、基建批准书、竣工报告、购建房屋契约、征税收据和公证书等);

(8)需要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档案和有关资料。

2.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分为15年和5年两种。

(1)保管15年的会计档案。

a.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各种账、簿、卡;

b.凭证及附件;

c.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

d.结算专用印章的领用、交接、销毁和保管情况登记簿。

(2)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a.计算机运行日志;

b.计息科目余额表;

c.辖属网点上报的月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决算报表(包括全部附表,决算分析资料);

d.信用社本身及汇总分社、储蓄所日报、旬报表;

e.密押、代号使用和保管登记簿;

f.社内往来、联社往来及同业往来的对账及查询、查复书;

g.信用站的交账清单(册);

h.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清册(单);

i.各种不定期报表。

(二)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应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

2.设置专用会计档案保管库(柜),设立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切实防止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保证其完整无缺。

3.信用社网点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在次年抄列清单(册)送管辖社集中保管,使用时向管辖社调阅。

4.磁介质档案每年翻录一次,实行双备份,并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保管年限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磁介质档案应打印出书面档案,装订保管。

5.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防止丢失和泄密。

6.建立会计档案调(查)阅登记簿,并按规定内容做好详细记录,由会计主管和经办人员共同签章,以备查考。内部调阅会计档案,应由调阅人出具申请,并经会计主管批准方可调阅,调阅的档案不得涂改、圈划、拆散原卷册,用后必须及时归还;公、检、法、司和有关单位处理案件或特殊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持有县以上主管部门正式公函,经社主任批准方可查阅;查阅时,信用社应有专人在场陪同,代办查阅,不准将会计档案交给查阅人放任不管,查阅人对处理案件时所需的证据和有关资料,可以抄录、复制或照相,但不得将原件抽出借走。

7.调(查)阅会计档案的申请及公函,应由经办人员和会计主管共同签章,并专夹保管,以备查考。

第五十一条

会计档案的移交与销毁。

(一)会计档案中除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不作移交外,对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在保管期满后,是否移交给当地档案馆保管,应根据当地档案部门的规定,由县联社和当地档案馆协商决定。

(二)移交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时,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齐全、完整,并按规定造具清册连同案卷目录逐项清点核对,一并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交接完毕,信用社应留存一份移交清册,永久保管。

(三)已满保管期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应由县联社负责销毁。销毁前必须以联社为单位造具“销毁会计档案清册”。销毁时应由联社主任或指定专人负责监销,并注意保密和安全,严防散失或发生流弊。销毁后,由销毁人员、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如有未了账项待查,可对必须保留部分的会计档案延期销毁。

第十一章

会计劳动组织与会计人员

第五十二条

会计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必须贯彻有利于执行规章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业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利于加强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二)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三人柜、组,其中配备一名以复核工作为主的专职复核员。业务量较大的社可分设若干柜、组,并要均衡柜组间的业务量,便于柜、组间凭证传递,工作配合及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实行轮班休假的社,必须配备固定顶班人员。

(三)由于业务量所限,不能形成三人柜组,不设专职复核人员的社,必须贯彻换人交叉复核制度。

第五十三条

机构变动的会计工作交接。

(一)机构撤销的工作交接。

1.撤销机构。

(1)撤销机构在办理交接手续前,应全面核对账务,处理未了账务,清点财产,整理会计档案。

(2)编制移交清册和移交日计表一式两份,经交接双方、监交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后,双方各执一份归档保管。

(3)将全部账务按科目和账户编制余额划转清单(用一般余额表代替)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转存银行或联社款项,应填制往来凭证办理账务划转。划转后各科目均无余额。

(4)在账务划转后,应编制移交日止的当月月计表和当年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余额为“0”)各三份,交接双方各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一份。

2.接收机构。

(1)根据移交清册和余额划转清单,认真核对无误后,通过会计分录并入本身有关科目和账户内。

(2)对撤销机构撤销后的联行账务,应按照联行制度有关规定办理。

3.原管辖部门。

接到撤销机构上报的月计表和业务状况报告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汇入当月和当年的报表内。

(二)机构转移隶属关系的交接。转移隶属关系的机构,不办理账务交接手续。交接事项由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原主管部门应将移出机构的各科目上年末余额,编制转移余额明细表(用月计表代替)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寄新主管部门。此项上年末余额的移出、移入数,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均应在决算说明书中说明。

第五十四条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本制度;

2.依据本制度认真组织会计核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3.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文明服务,秉公守法,廉洁奉公。

(二)权限。

1.有权要求开户单位的财会部门和本社其他业务部门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可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对违规的业务事项,单位领导人坚持办理,会计人员可以执行,但同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发现违反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本社主任或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3.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社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本社主任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各项会计信息。

4.有权参与本社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

第五十五条

会计人员的配备。

(一)信用社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配足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要保证质量,建立业务培训和上岗考核制度。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会计人员力求稳定,确需调动时,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调动须商得上一级会计部门同意。

(四)会计人员的任用应坚持回避制度。

需要回避的直接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第五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培训。

(一)岗位培训。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上岗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

(二)岗位考核。会计人员必须确定岗位,并制定会计工作各个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办法,经考核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调整。

(三)岗位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保证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

第五十七条

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的交接。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交接,必须在监交人员监督下进行。监交人员对交接工作负全面责任,如事后发现交接不清,除追究移交人员责任外,监交人员应负连带责任。机构变动会计工作的交接,由上级管理部门监交。县联社会计主管的交接,由联社分管主任负责监交;信用社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的交接,由主任会同管辖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监交。

移交人员办理移交时,要造具清册,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逐项核对接收。

(一)会计主管的交接。会计主管工作调动或离职应编制移交清单,向接任人员办理全部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移交清单包括:

1.交接日总账各科目余额表(用日计表代替,只填余额);

2.会计档案移交表;

3.移交清单要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部门保管的印章、密押(机)、规章制度、档案文件、资料及应交的其他物件等;

4.交接工作书面说明。对账务差错、账务以外的未了事项、全辖会计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移交接任会计主管人员继续处理。

移交清单一式两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共同签章后,一份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一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会计人员的交接。

1.将所经管账簿各账户余额编制移交余额表;

2.编制移交清单,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报表、有关单证、公章、密押(机)以及文件资料等内容;

3.将未了事项写成书面材料。

以上移交余额表、清单和书面材料各一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签章后,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三)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件数据磁盘(磁带)及有关资料、实物等。

(四)短期离岗的交接。会计人员、会计主管或内勤主任短期离岗,必须有人代理其工作。要建立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备查。交接时双方除要认真核对有关账项并签章证明外,对待办事项、遗留问题均应交待清楚。

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每年年终应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第五十八条

会计人员的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廉洁奉公、长期保持账务正确、维护国家资金财产安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由各省级、地区级农金管理部门和县联社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会计人员因工作失职,违反政策、纪律,有章不循,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账务差错或信用社、客户经济损失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并追究经济责任;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依法处理。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内部管理混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账务差错及案件严重的有关社,要追究会计主管及信用社主任的责任。

第十二章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列账表凭证按全国农村信用社统一账表凭证格式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未明确的由一级分行自定。

第六十条

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修改时同本制度未作具体规定的事项,由一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同时废止。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合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及所属机构,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对信用社的业务及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反映、管理和监督,并向本社社员、监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第四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实行“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办法由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可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应在信用社主任领导下,由会计主管统一负责。第五条

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第六条

信用社结算、信贷、储蓄等业务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相关的会计操作规程。

信用社的代理业务按照委托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基本原则和规定

第七条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以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信用社的经济业务情况。在各会计期间内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不得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原因、情况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二)会计核算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确保会计资料正确可靠。不准在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不得伪造、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三)会计核算遵循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及时并序时进行,会计凭证传递、款项划拨不得积压延误,账务必须当日结平。

(四)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入账;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五)会计核算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确认和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六)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八条

信用社、县联社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联社营业部、信用分社、储蓄所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收支,由管辖社采用并表或并账方式汇总反映。

第九条

会计记账方法按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会计科目为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表外科目采用单式记账,发生记收入方、销减记付出方,余额在收入方,并要与有关实物、单证、账簿相符一致。

第十条

会计自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终了,办理决算,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

第十一条

人民币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元”为记账单位,元以下计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计数逗点采用三分位制。

第十二条

凭证、单据、账折的各种代用符号:“第号”为“#”;“每个”为“@”;人民币元符号为“¥”;年、月、日简写顺序应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简写为“年%”;月利率简写为“月‰”;日利率简写为“日0/000”。

第十三条

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凭证合法,传递及时;科目账户,使用正确;当时记账,账折见面;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有账有据,账据相符;账表凭证,换人复核;当日结账,总分核对;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印、押、证,分管分用;重要单证,严格管理;会计档案,完整无损;人员变动,交接清楚等十六项基本规定。

会计核算要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第三章 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照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设臵。(一)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各科目按分类编制科目代号;表外科目用于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以及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管理等业务事项的核算。

(二)会计科目的基本规定

1.会计科目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对信用社特殊业务需要,可增设辖内科目,但在向总行及对外编报会计报表时,须归并到统一规定的相应科目内。人民银行一级分行以下各级行及信用社不得增设、删除或更改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

2.会计科目代号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增设的辖内专用会计科目,应以统一会计科目代号为基础进行编列。

3.会计科目的调整。在中间,一律填制凭证通过分录结转;终了,应采用结转对照表方式办理新旧科目结转。

第十五条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记录,是办理业务和记账的根据。

(一)会计凭证的分类。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基本凭证。是信用社根据有关原始单证或业务事项自行编制凭以记账的凭证。按其性质分为:

(1)现金收入凭证(2)现金付出凭证(3)转账借方凭证(4)转账贷方凭证(5)特种转账借方凭证(6)特种转账贷方凭证(7)表外科目收入凭证(8)表外科目付出凭证

2.特定凭证。是根据某项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凭证。

(二)填制凭证,必须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凭证的基本要素包括:年、月、日;收、付款人的户名和账号;收、付款人开户社(行)的名称和社(行)号;人民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款项来源、用途、摘要和附件张数;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客户签章;信用社及有关人员印章。

(三)受理凭证时,必须根据有关业务的具体要求认真审查,做到内容完整,符合规定。

(四)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办妥交接、先外后内、先急后缓。除另有规定外,凭证一律由信用社内部人员传递。

(五)凭证的装订与保管

1.会计凭证处理完毕后,应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2.凭证必须按日或定期装订,定期装订期最长不得超过十天。装订的顺序,先表内科目,后表外科目,以统一会计科目排列顺序为准。表内科目按现收、现付、转借、转贷顺序排列,表外科目按收入、付出顺序排列;科目日结单装订在各科目凭证的前面,销号单附凭证最后。

3.已装订的凭证,封面要注明单位名称、起讫日期、起讫号码;一日多册的,只编一个顺序号,分别注明共几册第几册;合并装订的,应在每日凭证封面上分别编顺序号,加盖装订人名章和会计主管名章,并在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后入库保管。

4.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科目日结单等,必须打印操作人员的姓名、代号及打印日期,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按规定进行装订和保管。

第十六条 账务组织

账务组织分为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是由各种分户账、登记簿(卡)、余额表组成;综合核算是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前者按账户核算,后者按科目核算,二者应相互核对,数字相符。

(一)明细核算

1.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必须按户立账,连续记载,不得以凭证代替分户账。分户账的格式有以下四种:

(1)甲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三栏,适用于不计息科目的账户或用余额表计息科目的账户及信用社内部财务性质的账户。

(2)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积数四栏,适用于在账页上计算利息积数的账户。(3)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适用于借贷双方反映余额的账户。

(4)丁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和销账四栏,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账务,并兼有分户核算的作用。

2.登记簿是用以登记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的重要账簿,也是统驭卡片账的辅助账簿。

现金收入登记簿和现金付出登记簿是记载和控制现金收、付数字的逐笔、序时账簿,也是现金收、付的明细记录。

3.余额表是核对总账、分户账余额和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分户账的最后余额逐户填列。余额表分为计息余额表和一般余额表两种。

(二)综合核算

1.科目日结单是每一会计科目当天借、贷方发生额和凭证、附件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监督明细账户发生额,轧平当日账务的重要工具,是登记总账的依据。

2.总账是综合核算与明细核算相互核对和统驭明细分户账的主要工具,是各科目的总括记录。

总账按科目设臵,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总账格式分甲、乙两种。甲种适用于每日结账的信用社,账页每月更换一次。乙种适用于业务量较少,采取定期结账的信用社、分社、储蓄所,可以连续记载,账页记满后更换,不必每月更换新账页。3.日计表反映当日全部业务活动,其当日发生额和余额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余额填记,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必须各自平衡。

第十七条

记账规则

(一)账簿必须根据有效凭证记载,做到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发现凭证内容不全或有错误时,应交由制票人更正、补充或更换,并加盖名章后,再行记账。

(二)记账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套写账页用双面复写纸(含压感账页)、蓝(黑)色圆珠笔书写;红色墨水笔和红色复写纸用于划线和错误冲正及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文字说明。

(三)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皮擦和用药水销蚀。不得用复印账页代替原始账页。

(四)因漏记使账页发生空格时,应在空格摘要栏内用红字注明“空格”字样;因误记使账页发生空页时,应在空页内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会计主管共同盖章证明。账簿余额结清时,应在元位栏划“-0-”表示结平。

第十八条

账簿结转(一)明细账结转

账页记满,结转下页。终了,各科目分户账除贷款、股本金、储蓄账页可继续使用外,均应更换新账页。乙种账还应将未计息的天数和积数过人新账页。丁种账应将未销各笔过入新账页发生额栏内,在余额栏填记结转余额总数,并按旧账页的摘要过入新账页摘要栏内。卡片账未销账卡次年可继续沿用。计算机记账满页,打印结转。

(二)总账结转

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应将旧账“上年底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月末余额”分别过入新账的有关栏内。使用连续记载的总账,每年应更换新账页,每月月底应结计“当月发生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年初建立新账时,只过上年底余额。计算机记账,按月打印总账结转。

(三)账簿装订

各种账簿在更换新账页后,其旧账页应按下列规定分别装订: 1.总账。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每月装订一次;使用连续记载的,每年装订一次。

2.各种活页分户账、登记簿应分科目按年装订,账页过多的可分若干本装订。各种销讫卡片账,按销账日期排列,按月或按季装订。

3.在中间更换的旧账页或结清户账页,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妥善保管,俟终了全部账页更换完毕,再按整理装订。

4.装订好的账页应另加封面、封底,在绳结处加封,由装订人员和会计主管在加封处盖章,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十九条 错账冲正

账务记载发生差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改正和冲正。(一)当日发生的差错。

1.日期和金额写错时,应以一道红线把全行数字划销,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错误数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如划错红线,可在红线两端用红色墨水划“×”销去,并由记账员在右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须将错字用一道红线划销,将正确的文字写在划销文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盖章证明。

2.凭证填错科目或账户,应先改正凭证,再参照1项办法更正账簿。

计算机输入差错按逻辑删除办法处理,重新输入正确数据。3.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改时,不得撕毁,经会计主管同意,可换新账页记载,但必须经过复核,并在原账页上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及会计主管同时盖章证明。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俟装订账页时,附在后面备查。

(二)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内发现的差错

1.记账串户,应填制同一方向红蓝字冲正凭证办理冲正。用红字凭证记入原错误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冲销×年×月×日错账”字样,用蓝字凭证记入正确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冲正×年×月×日账”字样,并在原凭证上及原错账摘要栏内批注“×年×月×日冲正”字样。

2.凭证金额或科目、账户填错,账簿随之记错,应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同方向的红字凭证将金额全数冲销,再按正确金额填制蓝字凭证补记入账,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凭证上批注“已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3.凭证正确,科目日结单结借,应填制红、蓝字科目日结单进行冲正,用红笔注明“冲正×年×月×日错账”字样,同时在原错误的科目日结单上,批注“于×年×月×日冲正”字样。(三)本发现上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凭证冲正,不得更改决算报表。

(四)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应按联行、联社往来规定凭划(汇)出社电报或查询查复书办理调账,划(汇)入社无权自行调账。

(五)凡冲正错账影响利息计算时,应计算应加、应减积数。(六)所有冲正、调账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查盖章后办理,并将错账的日期、情况、金额及冲正、调账的日期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账务核对

账务核对分为每日核对、定期核对和不定期核对。(一)每日核对

1.总账各科目的发生额、余额与该科目各分户账合计数及日计表各科目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

2.余额表上各户余额加计总数应与该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3.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登记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其中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天领入、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

5.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除按上述要求核对外,还应按科目加计凭证借、贷方发生额与计算机打印的科目日结单总额核对相符。

(二)定期核对 1.使用丁种账页记载的账户,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储蓄科目必须按月通打一次全部分户账(卡)余额,与各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3.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4.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累计积数核对相符。

5.各种卡片账每月与各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6.各种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每月要账实核对相符。(三)不定期核对

1.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送来的对账单,应即时换人核对相符。2.对外账务核对。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账折核对相符。各单位的存款账户(使用复写账页的)应按月或季、贷款账户应按季或年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单位对账,限期收回。各单位退回的对账回单,会计人员勾对未达账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登记,入库保管。对于金额大的账户应主动上门对账。

3.联行往来的账务核对,按照联行制度规定办理。

4.联社、社内、同业往来均应使用复写账页,记满一页后,即将对账联撕下,及时交对方对账;每月终了,不论账页是否记满,都要将对账联撕下,交对方对账,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更正。

第二十一条 利息计算 存、贷款的利息应根据有关规定的计息范围、利率和结息时间、方法,正确计算。

储蓄存款的计息和付息办法按《储蓄管理条例》办理。(一)对单位的存贷款利息,一律转账,不得收付现金。(二)利息计算的规定:

1.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2.利率的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月利率÷30(天)或=年利率÷360(天)3.结息日期

存、贷款等按年计息的,每年12月20日为结息日;按季计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存款,6月30日为结息日;利随本清的,存、贷款到期日为结息日。

单位活期存款按季(月)计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清户结计利息,不计复息。逾期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

4.计息方法

(1)定期计息。存贷款用余额表或分户账以积数计算利息的账户,计算天数时,从存入、贷出的当日算起,至取出、归还的上一日止,但在定期结息日计算利息,应包括结息日。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2)逐笔计息。满年的按年计算,满月的按月计算(对年对月)。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可全部以天数计算,整年的按360天、整月的按30天计算,不满整年或整月的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以整年整月计算的:利息=本金×时间(年或月)×(年或月)利率 全部以天数计算的:利息=本金×天数×日利率 5.其他规定

(1)存贷款账户结清时当即结息列账。

(2)定期存款到期日为例假日,可在例假日前一天支取,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算头不算尾);例假日后支取,按过期支取办法办理。

(3)贷款到期日为例假日,提前归还,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例假日后次日归还按相应后移的天数计收计息,不按逾期利率计算。

第二十二条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本会计期间资金变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编报时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签章齐全、按时报送。

(一)会计报表的种类

1.日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和余额填制。

2.月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额、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填制。

3.资产负债表。每月或季末根据总账各科目及有关账户的余额归并后填制。

4.损益表。每季季末根据损益科目分户账余额填制。5.其他附表。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规定的信用社其他报表。6.决算报表。由信用社在年终决算时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业务状况表(2)资产负债表(3)损益表(4)利润分配表(5)决算附表

(二)报表的装订与保管。日计表按月装订,其他报表按年装订。已装订成册的报表,应及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决算

信用社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6)清理其他资金。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支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表类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

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3)决算日与人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

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

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

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 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

对上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四章

复核与事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一切传票、账簿(卡)、报表和所附单证都必须认真审查,逐笔复核,并签章证明。凡实行专柜形式的,必须当时复核。

第二十五条

凡实行储蓄柜员制的信用社及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进行事后监督。

会计事后监督与柜台业务要严格实行人员与时间的分离,对会计业务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事后监督可采取本级监督和集中监督两种形式。凡经事后监督审查的凭证、账表等均由事后监督员签章。

第五章

印章与密押(机)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印章种类和使用范围

(一)社名业务公章:用于对外签发的重要单证,如存单、存折、收据等。

(二)现金收讫章:用于现金收入凭证及现金进账回单。(三)现金付讫章:用于各种现金付出凭证。(四)转讫章:用于转账凭证、回单、收付账通知等。

(五)结算专用章:用于签发结算凭证以及结算款项的查询、查复等。(六)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联行业务往来凭证、往来报告表、信汇凭证、联行业务的查询查复等。

(七)汇票专用章(钢印):用于信用社对外签发或代理签发的银行汇票。

(八)受理凭证专用章:用于信用社受理客户提交而尚未进行转账处理的各种凭证的回执。

(九)个人名章:用于已经办理和记载的各种单证、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第二十七条

会计专用印章的设计和刻制应分级管理。联行专用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由联行业务开办单位或授权代理单位负责设计、刻制和下发;其他会计专用印章由各省级农金管理部门统一设计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一)各种会计专用印章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的办法。启用前领用人员必须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记载启用日期并签章,人员调换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二)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业务印章使用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应做到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专用印章。

(三)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停止使用,要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注明停止使用的日期和原因。封存后的印章要统一保管和统一销毁。联行专用印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停止使用后,要逐级上交至颁发部门统一销毁。

(四)“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由会计主管保管。

第二十九条

联行密押是鉴别联行间汇划款项真伪,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管押人员由县联社审查确定,人员变动时必须经原审定机构核准,并办理交接手续。

寄送密押代号表,必须加封,以绝密件通过机要部门或派专人直接解送。联行密押代号表在未启用或停用待销毁期间,必须加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过期密押代号表销毁时,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编押机视同密押管理。编押机在营业中应妥善保管,人离入屉加锁;非营业时间,应入库保管。在未启用或停用期间,必须加封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处理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压数机是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辨别票据真伪,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按编押机管理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必须做到印章、密押(压数机)和报单三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应指定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压数机)应指定第一、第二管押(机)人,二者不得相互混淆。

第六章 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有价单证是指具有面值的特殊凭证,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定额存单等,应视同现金管理。(一)有价单证要贯彻“账证分管”的原则,由会计人员管账,出纳人员管证,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二)信用社购买的国库券、金融债券,必须通过表内科月核算,其他未发生资金收付的有价单证,应通过表外科目核算。不论表内、表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都应建立“有价单证登记簿”(用一般登记簿代),按单证种类、票面金额立户。出纳人员必须根据表内、表外科目传票办理收付。每日营业终了会计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的“有价单证登记簿”的数量、金额核对相符。

(三)有价单证填错作废除有特殊规定外,应加盖“作废”戳记,单独编制有关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以作废单证作附件。作废单证的号码应登记在登记簿上备查。

(四)已经兑付收回的有价单证,应当时加盖兑付戳记(以现金兑付的加盖现金付讫章)、剪角,并及时组织解送和按规定权限办理销毁。

(五)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有价单证库存,账实核对相符后,填写查库记录,以备查考。

第三十三条 重要空白凭证是指由信用社或单位填写金额并经签章后即具有支取款项效力的空白凭证,如支票、汇票、存单、存折、贷款收回凭证、报单等,是信用社凭以办理收付款项的重要书面依据。

(一)重要空白凭证的印制、包装、调运、领拨必须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严防散失。重要空白凭证一律加印号码,在总行指定的印刷厂印制。(二)重要空白凭证一律纳入表外科目核算,设立“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按凭证种类立户,以假定价格(每本或每份一元)记账,并登记凭证起讫号码。

(三)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要贯彻“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入库保管,并经常进行账、证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四)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应填制“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将领发的数量、起讫号码等逐项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柜面使用时应当逐份销号。重要空白凭证填错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作废凭证的号码应在有关登记簿上注明备查。

(五)单位(个人)领购空白支票,应填写空白凭证领用单,加盖全部预留印鉴。信用社在发给单位(个人)之前,应加盖单位(个人)的账号和付款人全称。单位(个人)销户时,必须将剩余空白支票交回信用社注销,并进行登记,不得短缺。信用社对交回的空白支票立即截右上角作废或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凭证的附件。单位(个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和其他空白重要凭证负全部责任。如有遗失,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由领用单位(个人)负责。

(六)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移作他用;属于信用社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严禁由客户签发;不准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盖好印章备用。

(七)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应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结存数量进行清查核对,并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

第七章 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 第三十四条

信用社网点是指信用社所辖的信用分社、储蓄所和信用(代办)站。为了严密手续,堵塞漏洞,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一)凡是能够做到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和换人复核的网点,才能实行并表制。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并账制。

(二)信用社应根据网点的业务量大小、离社远近、保管条件、淡旺季节等情况,分别核定网点的库存现金或一定数额的周转金。超过核定的库存现金(或周转金)数额的必须及时送交信用社。

(三)信用社网点对重要空白凭证要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建立登记使用制度。信用社对信用社网点领取、使用、交回及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都应认真履行手续,严格管理。

(四)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对隔年已用的账表凭证,应交信用社统一存档保管。

(五)信用社应根据网点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定期检查、辅导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出纳工作。

第三十五条

并表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信用社网点的会计科目与凭证使用、账簿设臵、账务处理、账务核对等方面均与信用社相同。

(二)每月底信用社网点根据总账编制月计表报送管辖信用社,管辖社据以编制汇总月计表。

第三十六条

并账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一)为便于办理日常业务,信用社网点对所经办的业务,都要建立副本总账、副本明细分户账和副本现金收、付登记簿。

(二)信用社网点必须定期轧账和报账。轧账时要自行核对和试算平衡轧账期的账务。向管辖社的报账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天。报账时要填制报账表,由经办人员将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名项业务凭证、未用重要空白凭证(含作废凭证)、报账表带到管辖社并账。

(三)管辖社对网点交来的报账表及所附凭证、副本账和重要空白凭证,应认真逐项、逐笔审查、复核、勾对无误后,视同本身账务进行核算。

(四)对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管辖社的明细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和本身账务一样逐户立账记载;另一种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网点设立分户账,但同时应设臵监督卡片账(用网点报来的传票代替)。实行哪种方式,由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农金管理部门规定。

对报账时的业务周转金,实行全额交回,重新领用的办法。(五)外勤人员流动服务时的账务核算,比照并账制信用社网点的办法办理。

第三十七条 信用站经办人员更换时,离职人员要把经办的全部业务、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凭证(包括空白凭证)、报账表及印鉴等以及各科目余额表,全部核对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册,在管辖社的监督下,办清交接手续后,才能离职。事后如发现业务、账务上的问题,属于前任经办的,仍由前任负责。

第八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信用社会计电算化,是指信用社应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含对公业务、电子汇兑、储蓄业务及联网通存通兑等。

第三十九条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则和要求(一)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必须符合本制度规定。

(二)会计部门与电脑部门分工负责。与信用社会计业务有关的软件必须由会计部门提出需求,电脑部门据以设计应用软件,并经会计部门测试认可后方能使用。

(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必须符合会计业务规定和要求,具有数据真实、安全、可靠性,具有防弊、防错和实时监督的功能,同时要有不同级别的保密装臵。

(四)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软件规范,逐项编写书面文件,提供功能说明书和业务操作说明书。

(五)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会计、电脑及有关部门要共同确认,鉴定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会计业务使用。

第四十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主管负责组织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各项工作。

凡要求输入计算机开销账户、冲账、删账、调整计息积数、调整利率、启动计息、修改客户密码、取消挂失、冻结、解冻等,均须根据会计主管批准的书面通知办理(储蓄业务根据储蓄合法凭证按权限输入开销账户)。第四十一条

电子计算机记账规则

(一)数据输入,必须由指定的操作员办理,非操作员不得输入任何数据。

(二)数据输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调整账户信息(包括差错更改)必须根据会计主管签发的书面通知书输入。

(三)操作员不得自制凭证上机处理,更不准无凭证进行数据输入。(四)各项业务应实时处理。

(五)由电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利息凭证),其转账数据必须指定人员复核,并核对份数、金额及平衡关系。

(六)对红字凭证,输入时按同方向负数处理,用“一”表示,并在摘要栏打印冲账代码。

第四十二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应根据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的特点,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处理权限。

第四十三条

操作人员的权限。计算机操作人员分为:系统管理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

(一)系统管理人员,有权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并操作,有权检查各业务柜组或柜员操作终端机的情况及终端机的状况,但不得处理具体业务,也不得装入与本社业务无关的程序和数据。

(二)一般操作人员在规定业务范围内负责录入账务数据及进行账务查询。

(三)复核人员,复核操作业务并进行查询,负责本柜组的账务核对。第四十四条

会计业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业务、技术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操作员与复核员必须交叉,不得越权处理会计业务。

第四十五条

操作人员使用的个人密码,要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防止失密。

第四十六条

计算机打印输出数据信息文件如下:

(一)每日打印输出:流水账、科目日结单、运行日志(或存储软盘)、日计表、各科目及分户账余额表、冲账、删账、调整积数清单。

客户存、贷款分户账和对账单,平日满页打印输出,年终全部打印输出。对账单可应客户要求随时打印输出。

(二)每月打印输出:总账(逐日存储)、分户账、月计表。(三)每季打印输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年终打印输出: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半年报表和试算表分别于7月和12月打印输出。

第四十七条

所有文件均应备份,由专人管理,移地妥善保管。

第九章 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

第四十八条

信用社要建立会计检查制度,并配备专(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负责对所辖机构及本身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辅导。

(一)会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账务检查、业务检查和财务检查等。1.账务检查,主要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做到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和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2.业务检查,主要是检查各项业务是否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有无管理上的漏洞,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3.财务检查,主要是检查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会计检查方式。根据会计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可按检查的程序、范围和时间等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一般为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

第四十九条 会计分析(一)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2、收入、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3、损益的构成及应收应付利息变动的情况;

4、内部资金占用情况;

5、各类资金的流向、流量和可用资金的利用水平情况;

6、结算及联行在途资金变动情况; 7.资金头寸及备付金变动情况;

8.资产质量、结构、变动情况,资产流动性状况及各项资产风险情况; 9.各项负债的利率结构及利率变动态势; 10.其他重要情况。(二)会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各种报表资料同有关的计划及历史资料等进行对比;

2.因素分析法:将影响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分类,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各个因素对完成计划指标的影响及程序;

3.结构分析法:将相同事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个类别在所在整体中占的比重,分析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第十章 会计档案

第五十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

会计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信用社历年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记录,是会计检查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和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分为纸介质和磁介质两种。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计算自档案所属终了后的次年1月1日起算。

1.永久保管的档案(1)信用社决算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决算报表、附表及决算分析资料(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损益表、财务收支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

(2)信用社实收资本、股本金分户账;(3)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

(4)客户挂失申请书、登记簿、补发存单、存折、收据及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5)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和档案销毁清单;(6)机构撤销、合并交接清册;

(7)房屋购建的契据(包括土地证、基建批准书、竣工报告、购建房屋契约、征税收据和公证书等);

(8)需要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档案和有关资料。2.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

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分为十五年和五年两种。(1)保管十五年的

①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各种账、簿、卡。②凭证及附件;

③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

④结算专用印章的领用、交接、销毁和保管情况登记簿。(2)保管五年的 ①计算机运行日志; ②计息科目余额表;

③辖属网点上报的月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决算报表(包括全部附表,决算分析资料);

④信用社本身及汇总分社、储蓄所日报、旬报表; ⑤密押、代号使用和保管登记簿;

⑥社内往来、联社往来及同业往来的对账及查询、查复书; ⑦信用站的交账清单(册); ⑧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清册(单); ⑨各种不定期报表。(二)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应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2.设臵专用会计档案保管库(柜),设立“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切实防止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保证其完整无缺。

3.信用社网点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在次年抄列清单(册)送管辖社集中保管,使用时向管辖社调阅。

4.磁介质档案每年翻录一次,实行双备份,并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保管年限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磁介质档案应打印出书面档案,装订保管。

5.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防止丢失和泄密。

6.建立“会计档案调(查)阅登记簿”,并按规定内容做好详细记录,由会计主管和经办人员共同签章,以备查考。内部调阅会计档案,应由调阅人出具申请,并经会计主管批准方可调阅,调阅的档案不得涂改、圈划、拆散原卷册,用后必须及时归还;公、检、法、司和有关单位处理案件或特殊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持有县以上主管部门正式公函,经社主任批准方可查阅;查阅时,信用社应有专人在场陪同,代办查阅,不准将会计档案交给查阅人放任不管,查阅人对处理案件时所需的证据和有关资料,可以抄录、复制或照相,但不得将原件抽出借走。

7.调(查)阅会计档案的申请及公函,应由经办人员和会计主管共同签章,并专夹保管,以备查考。

第五十一条 会计档案的移交与销毁

(一)会计档案中除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不作移交外,对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在保管期满后,是否移交给当地档案馆保管,应根据当地档案部门的规定,由县联社和当地档案馆协商决定。

(二)移交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时,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齐全、完整,并按规定造具清册连同案卷目录逐项清点核对,一并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交接完毕,信用社应留存一份移交清册,永久保管。

(三)已满保管期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应由县联社负责销毁。销毁前必须以联社为单位造具“销毁会计档案清册”。销毁时应由联社主任或指定专人负责监销,并注意保密和安全,严防散失或发生流弊。销毁后,由销毁人员、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如有未了账项待查,可对必须保留部分的会计档案延期销毁。

第十一章 会计劳动组织与会计人员 第五十二条

会计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必须贯彻有利于执行规章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业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利于加强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二)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三人柜、组,其中配备一名以复核工作为主的专职复核员。业务量较大的社可分设若干柜、组,并要均衡柜组间的业务量,便于柜、组间凭证传递,工作配合及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实行轮班休假的社,必须配备固定顶班人员。

(三)由于业务量所限,不能形成三人柜组,不设专职复核人员的社,必须贯彻换人交叉复核制度。

第五十三条

机构变动的会计工作交接(一)机构撤销的工作交接 1.撤销机构

(1)撤销机构在办理交接手续前,应全面核对账务,处理未了账务,清点财产,整理会计档案。

(2)编制移交清册和移交日计表一式二份,经交接双方、监交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后,双方各执一份归档保管。

(3)将全部账务按科目和账户编制余额划转清单(用一般余额表代替),一式二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转存银行或联社款项,应填制往来凭证办理账务划转。划转后各科目均无余额。(4)在账务划转后,应编制移交日止的当月月计表和当年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余额为“0”)各三份,交接双方各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一份。

2.接收机构

(1)根据移交清册和余额划转清单,认真核对无误后,通过会计分录并入本身有关科目和账户内。

(2)对撤销机构撤销后的联行账务,应按照联行制度有关规定办理。3.原管辖部门

接到撤销机构上报的月计表和业务状况报告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汇入当月和当年的报表内。

(二)机构转移隶属关系的交接

转移隶属关系的机构,不办理账务交接手续。交接事项由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原主管部门应将移出机构的各科目上年末余额,编制转移余额明细表(用月计表代替)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寄新主管部门。此项上年末余额的移出、移入数,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均应在决算说明书中说明。

第五十四条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一)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本制度; 2.依据本制度认真组织会计核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3.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文明服务,秉公守法,廉洁奉公。

(二)权限

1.有权要求开户单位的财会部门和本社其他业务部门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可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对违规的业务事项,单位领导人坚持办理,会计人员可以执行,但同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发现违反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本社主任或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3.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社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本社主任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各项会计信息。

4.有权参与本社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第五十五条 会计人员的配备

(一)信用社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配足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要保证质量,建立业务培训和上岗考核制度。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会计人员力求稳定,确需调动时,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调动须商得上一级会计部门同意。

(四)会计人员的任用应坚持回避制度。需要回避的直接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第五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培训

(一)岗位培训。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上岗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

(二)岗位考核。会计人员必须确定岗位,并制订会计工作各个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办法,经考核不适宜担任会训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调整。

(三)岗位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保证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

第五十七条

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的交接

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交接,必须在监交人员监督下进行。监交人员对交接工作负全面责任,如事后发现交接不清,除追究移交人员责任外,监交人员应负连带责任。机构变动会计工作的交接,由上级管理部门监交。县联社会计主管的交接,由联社分管主任负责监交;信用社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的交接,由主任会同管辖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监交。

移交人员办理移交时,要造具清册,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逐项核对接收。

(一)会计主管的交接。会计主管工作调动或离职应编制移交清单,向接任人员办理全部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移交清单包括:

1.交接日总账各科目余额表(用日计表代替,只填余额); 2.会计档案移交表;

3.移交清单要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部门保管的印章、密押(机)、规章制度、档案文件、资料及应交的其他物件等;

4.交接工作书面说明。对账务差错、账务以外的未了事项、全辖会计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移交接任会计主管人员继续处理。

移交清单一式二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共同签章后,一份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一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会计人员的交接

1.将所经管账簿各账户余额编制移交余额表;

2.编制移交清单,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报表、有关单证、公章、密押(机)以及文件资料等内容;

3.将未了事项写成书面材料。

以上移交余额表、清单和书面材料各一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签章后,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三)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及有关资料、实物等。

(四)短期离岗的交接

会计人员、会计主管或内勤主任短期离岗,必须有人代理其工作。要建立“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备查。交接时双方除要认真核对有关账项并签章证明外,对待办事项、遗留问题均应交待清楚。“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每年年终应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第五十八条

会计人员的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廉洁奉公、长期保持账务正确、维护国家资金财产安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由各省级、地区级农金管理部门和县联社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会计人员因工作失职、违反政策、纪律,有章不循,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账务差错或信用社、客户经济损失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并追究经济责任;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依法处理。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内部管理混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账务差错及案件严重的有关社,要追究会计主管及信用社主任的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列账表凭证按全国农村信用社统一账表凭证格式执行,人民银行总行未明确的由一级分行自定。

第六十条

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修改时同。本制度未作具体规定的事项,由一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同时废止。

第四篇:如何建立银行会计制度

如何建立银行管理会计制度

发布时间:2006-03-17 作者:廖庆

九、陈翔 来源:财会通讯

阅读: 312

银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面向未来算“活账”,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术,按照管理人员的需要编制各种管理报告,为银行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信息,控制和评价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属于“经营性”会计。第二,会计主体主要是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对它们日常工作的实绩和成果进行控制、评价与考核,同时也从银行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第三,管理会计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但要服从管理人员或上级行的需要,以及经济决策理论的指导和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第四,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一般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或待定的管理信息,业绩报告不对外公开发表,不承担法律责任。第五,管理会计的核算程序一般不固定,可自由选择,通常不涉及填制凭证和账户处理,报表不需要定期编制,也无一定的格式,可按管理人员的临时需要自行设计。

银行管理会计具有如下职能:一是规划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据以辅助银行各级领导对某些重大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在这个基础上编制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指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二是组织职能。主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定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顺序,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对银行的各项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三是控制职能。主要是根据规划确立的各项指标,对预期可能发生的或实际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在事前或日常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四是评价职能。主要是在事后(一般为)根据各责任单位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计算其差异并分析原因,然后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以下银行管理会计制度:

1、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编制制度。商业银行目前都是每年由上级行下达各项工作计划任务,这些计划任务都是上级行根据上的实绩乘以本的增长比例来确定的,制定的计划有时可能不切合实际,应该采取逐级上报,上级审定的方式。每年年初,下级行上报计划时,应该进行利润预测分析、社会货币需要量预测分析、资金来源预测分析、成本预测分析、现金流量预测分析等。确定了各项预测目标后,再编制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

2、成本控制制度。银行管理会计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强化成本控制,建立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和考核办法,通过目标成本细化,从而形成明确的成本控制网络,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通过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监督,严格控制各项非金融性的资金占用,建立以利润为目标的运营机制。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是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成本控制是在全行统一计划、统一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主进行组织的。其基本程序是: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将其细化,监督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及时了解实施情况并纠正偏差,使各项费用支出都在成本控制指标以内。

3、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决策分析。会计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负债成本分析、短期投资决策分析。首先,要切实强化经营中的量、本、利分析,对负债结构的成本和各项负债规模的比例系数,进行分析、测算,确定适当的负债规模,使资金得到充分高效地运用。其次,要利用掌握的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归纳、分析、预测,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银行决策者,以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再次,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不正常或不合理的各类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把银行的经营管理纳入科学的、规范的轨道,达到决策准确、减少和避免风险发生的目的。二是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系统。这种模型分析主要有计划统计分析、政策分析、新近科研成果分析、规划分析等。计划统计分析是最基础的模型,通过计划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提供风险“景气表”,及时调整策略,降低风险;政策分析,主要是产业政策调整、金融政策变化。信贷投向结构分析,研究相应的低险高效的投向管理策略;新近科研成果分析,主要是对业内及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规划分析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研制银行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目标指导作用来防范风险。三是确保稳健经营。管理会计要通过各类报表信息对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并超前提出相应的财会对策,尽力把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对业已发生的各类风险,建立起风险档案,以避免同类风险连续发生。管理会计应积极参与贷款发放全过程,对客户进行财会分析,测算风险系数及客户信用等级,以起到风险把关作用。

4、责任评价制度。它是对责任中心进行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实质上是为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把会计资料同有关责任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控制系统。首先,建立经济责任指标体系。就目标利润而言,有两个重要指标,即目标成本和目标存款。目标成本是各责任单位为保证目标利润而应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的建立,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合理分配和强制控制,形成责任成本。运用目标成本进行管理,使银行各级各部门都具有一套成本指标体系,把全体职工的具体工作都与目标成本联系起来,使人人关心成本降低,提高效益。目标存款额是银行预期达到的存款水平,它是银行资金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利润的主要标志。把目标存款分解,使各部门在吸收存款上人人有压力。其次,做好责任单位的考评工作。一是把考评内容全部形成书面文字,年初与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作为全年责任指标控制。二是建立考评制度,成立以行长领导的财务部门为主的考评小组,对完成指标进行考评。在考核过程中,要将日常考评与专业考评、专业考评与责任考评、全面考评与目标考评相结合,并且要将成果与奖罚挂钩。三是在考评的基础上,对各责任单位填制绩效报告,揭示出责任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以及影响其完成情况的因素,作为奖罚的依据,并通报全行,为下实施奠定基础。

第五篇:关于农村信用社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考

农信社治理商业贿赂的调查研究

[摘 要]主要论述了农信社商业贿赂特征、形式,治理商业贿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商业贿赂;农信社;治理

一、农信社加强治理商业贿赂背景及意义

商业贿赂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治理商业贿赂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商业贿赂现象在很多行业和企业滋生蔓延,诱发出许多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案件,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规则,妨碍公平竞争,损害社会利益,影响经济的发展。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几年来,商业贿赂的治理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但商业贿赂行为仍然存在,其原因在于一定程度上商业贿赂为一种潜规则存在。农村信用社属于金融行业,又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以县级法人为主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是诱发商业贿赂案件的高发部门。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这既是维护公平竞争,改善经营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信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

农信社干部队伍新风尚的需要。正确认识农信社从业人员商业贿赂行为,分析其成因, 揭示其本质, 探索治理对策,对于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农信社商业贿赂现状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以来,全省农信社各级各单位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自查自纠不正当交易行为、排查商业贿赂案件、专项检查和巩固提高等开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以前存在的一些不正当交易行为得到纠正,案件高发的势头得到遏制,防治商业贿赂的机制正在形成,为全省农信社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2011年末,农信社实现各项存款余额XX亿元,各项贷款余额XX亿元,取得贷款规模和存贷总量均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的佳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业务快速发展,规模效益猛上台阶的同时,农信社体制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行为在某些领域和交易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诱发了个别案件和个别腐败问题。个别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败坏了党风党纪,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从查办的案件看,XX年以来全省农信社共发生案件XX件,涉案金额XX万元。贿赂案件XX件,占比XX%,涉案金额XX万元,占比XX%,其中5万元以上XX件,100万元以上XX件。从2011年的信访反映看,接到信访件XX件,信访反映问题XX个,主要涉及受贿索贿、贷款发放、资产处臵、人事劳资、大宗物品采购、基建装修、违规经商办企业等,当前诱发商业贿赂案件 2

几率还很大。分析已发生的贿赂案件和信访反映的情况,农信社商业贿赂具有以下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是贿赂案件隐蔽性强,都是相关案件连带发现。二是贿赂犯罪作案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三是商业贿赂案件中职务犯罪十分突出。四是贿赂案件涉案金额大。五是商业贿赂犯罪易发多发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农信社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货币资源稀缺性引发出商业贿赂。当前社会,资金作为社会一种稀缺资源, 是大多中小企业、个体老板为寻求发展而追逐的对象。农信社以县为法人,立足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其资金供应量在县域金融机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较为偏远的农业县,农信社可以说占有垄断地位。这就使农信社扮演起所谓“ 财神爷” 的角色。这在客观上驱使一些企业和老板将农信社相关人员特别是高管人员作为行贿的主攻对象, 在信贷规模受控,贷款发放偏紧时期尤为突出,而农信社一些缺乏抵抗力的高管人员和员工成就成为受贿者。

二是经营指导思想、考核机制等存在偏差和缺陷。个别联社还存在着“重速度规模、轻质量效益,重外部拓展、轻内控管理, 重员工业绩考核、轻廉政文化建设”等偏差, 对经营走向缺乏理性的分析, 片面强调市场份额或占有率, 片面追逐黄金客户,经营粗放, 服务同质化, 结构性竞争过度。而这些又与不科学的内部考核指标等有直接关系, 这就 3

为商业贿赂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三是内控机制不健全易引发商业贿赂。农信社网点分布广,点多线长面广,加之农信社内控机制还不够合理、不够完善, 尤其是对重点岗位和高管人员的制约还较为乏力,这些都为权力寻租、造租创造了机会,使个别人的商业贿赂行为得以实现。

四是少数高管人员自身还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作风不正、原则性不强等问题。个别高管人员由于缺少主观意识的锤炼和党性锻炼,价值观念是非不清,对“权钱交易”视作正常现象,漠然视之。当看到他人贿赂犯罪行为屡屡得手,住洋房、坐好车,心里不平衡,思想发生波动,甚至仿效跟进,收受贿赂,中饱私囊,从而出现腐败案件。

五是外部制约因素的作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又受经济、社会等诸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是: 改革和市场化、法规完备和法制健全程度, 外部监管有效程度,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完善程度。比如, 目前市场竞争不规范和不充分, 信用环境欠佳, 这就为资金市场中的暗箱操作桌子下交易提供了温床。

六是商业贿赂已作为社会错误意识而存在。贿赂是毒害社会的不正当行为,应为千夫所指,但是在经济领域,对于商业贿赂,一些人认为其并非严重问题,为商业客户送礼品、拉关系对于开展商业经营实属正常,很多人认为这些行为当做“潜规则”。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治理商业贿赂的社会氛围未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商业贿赂治理的 4

强度和成效。

三、农信社治理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

农信社在治理商业贿赂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有的县级联社负责人对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责任感不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治理走过场、搞形式,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抓落实;二是个别从未发生过商业贿赂案件的地区或联社盲目乐观,有抵触情绪,轻视此项工作;三是有的联社负责人对治理商业贿赂意识淡薄,不能摆正治理商业贿赂与业务经营的关系,还存在“妨碍经营和发展”的“妨碍”思想、“谁先自查谁吃亏”的“吃亏”思想,致使自查自纠工作简单化,表面化。

(二)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到位。一是随着农信社业务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需要新的制度,同时,有的规章制度已不符合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治理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贿赂作案手法隐蔽,不易挖掘线索,排查难度大,个别单位有畏难情绪;二是有的联社在查找问题上做得不深、不细,对不正当交易、商业惯例和商业贿赂的政策界限把握得不够准确,致使一些潜在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没有查出来、摆出来。有的联社怕查出问题影响单位形象,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不及时处理甚至隐瞒或对案件线索没有进行跟踪排查。三是自查自纠、案件排查和长效机制建设没有有效地衔接,做到同步推 5

进。

四、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和举措

治理商业贿赂是党中央、国务院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坚持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的指导原则,要求既着力抓好当前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和贿赂案件的排查、查处工作, 又注重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在这样一个总的思路下,持续做好治理商业贿赂,构建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筑牢反商业贿赂思想防线 一是各级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教育对防治商业贿赂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纪委要将防治商业贿赂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员工教育的总体规划,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组织员工学习治理商业贿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和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促进农信社改革发展上来,以此增强员工治理商业贿赂的责任感,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二是抓员工教育,防微杜渐,提高全体员工治理商业贿赂的思想警戒。要把反商业贿赂教育与廉政教育、诚信教育 6

和法纪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教育形式,改进教育方法,探索推进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现代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正面舆论引导和负面舆情处臵结合起来,形成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通讯、专栏、反商业贿赂手册、网站宣传、手机等多种方式面向员工进行反商业贿赂宣传,并通过组织文章、撰写评论、专题征文等,广泛宣传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可适时公布查结的典型商业贿赂案例。

(二)加强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做好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着手研究制定一些治理新措施,把着力点放到防治商业贿赂的制度建设和执行等问题上,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把治理商业贿赂的要求寓于重大改革措施之中,从源头治理上堵住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漏洞,使改革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逐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健全内部审计、监察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内部自我防控能力。

二着力建章立制,防范风险和漏洞。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严格执行,切实使制度管得住、行得 7

通、有实效。对现行内部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废止其中隐含许诺、诱导商业贿赂的内容,增加抵制商业贿赂的规定,特别要进一步完善招标评标、大宗物品采购、基建装修工程、不良资产处臵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认真按照中央、省联社文件规定,做好“小金库”,公务用车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查找廉政风险点,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

三是加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研究带有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包括:如何在改革中体现防治商业贿赂的要求,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如何将治理商业贿赂深入到各业务领域,打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如何把握新形势下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行业特点和变化趋势,创新治理商业贿赂方式方法。研究、探索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常态化机制,保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持续、有效、深入开展。

(三)突出重点,保持治理商业贿赂强劲态势 一是把查办案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大惩处力度。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促进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力保证。要突出重点,重点围绕存款、贷款、资产处臵、资金业务、中间业务、IT项目建设等易发商业贿赂案件等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深入开展排查工作,加强对违规贷款、不良贷款及不良资产核销处臵的核查,加大对大宗物品采购、基建装修工程等环节存在问题 8 的查处力度。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办案合力。自查自纠中发现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并配合做好办案工作。系统内部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案件查处的协作配合,形成有效突破大案要案的整体合力,检查中发现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等原因造成贷款质量下降特别是收送商业贿赂的,坚决严肃查处,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领导责任。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重视群众的信访举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查办案件的质量和效益。不断从行业自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线索,从正在查办的案件中挖掘新的案件线索。同时,各级农信社要加强上级对下级机构办案工作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深入整改突出问题,巩固及扩大专项治理成果。结合查办案件,下大力气解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中的突出问题。对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标围标,低价协议出让、虚假评估,违法违规场外交易及内幕交易等问题。加强对重点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开展“回头看”活动,促使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有关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加强日常风险隐患排查,梳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点,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违规问题。

(四)结合廉政建设工作,增强专项治理综合效果 一是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把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精神寓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树立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加强党 9

性修养和实践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抵御和坚决反对商业贿赂。

二是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结合。要在治理“小金库”取得成效基础上,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整改落实,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做好“贷款和资产处臵中要回扣占股份,招评标和采购消费谋私,违规经商办企业,违反干部人事和劳资管理政策原则,党务社务不公开或不善于公开,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等专项治理工作。要在党务公开基础上,全面推进党务社务公开,促进权力依法公开运行,防止暗箱操作。要持续开展“阳光信贷”工程,通过多种方式公示贷款条件和贷款操作流程,将所有程序臵于阳光之下健康运行。

(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提高防控能力

一是要大力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是促进合规经营的基础性工作,合规文化重在教育,重在培养、重在行为养成。结合“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对高管人员和员工进行法纪法规教育,让每一个高管人员都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合规创造价值、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要让每一个岗位的员工处理每一笔业务都自觉把合规作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把合规能力当作自己的基本要求、自己的品牌。要建立合规经营文化、职业道德操守、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制度。

二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按照“流程银行”的要求,健 10

全明确而完备的反商业贿赂要求的内控体系,提高内部岗位监督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对大额贷款信贷、财务费用、资金往来业务进行序时审计或帐管帐的管理,对基本建设项目、购臵大宗物品、出售资产等实行内外调查和集中进行全面稽核,从经办手续的合法合规上切实防控商业贿赂的出现。

五、治理商业贿赂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农信社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相应完善的商业贿赂治理体系。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系统腐败案发生后,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些问题 ,对整个社会反商业贿赂的总体布局和走向,形成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农信社商业贿赂的产生与政府职能尚未转变到位、权力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有内在关系。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行政,限制垄断,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抑制和清除权力造租、寻租行为。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培育诚信文化,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要求的金融市场秩序。农信社商业贿赂行为要治根本,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将治理商业贿赂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诚信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自然人、法人的不正当交易和贿赂问题纪录作为信用评价的要素。对自 11

然人、法人的不正当交易和贿赂行为纪录,要与信用状况或等级一同记入信用档案,提供社会查询,并给予惩戒性处理。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风气,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引导商业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依法治贿,进一步完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商业贿赂的法律治理是商业贿赂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建立了多位阶的法律规范商业贿赂,形成了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分在内的多种制裁体系,一定时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从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的内容看,还比较粗疏,许多调整商事组织行为的规范没有制定,有的虽已制定,但操作性差,对商业贿赂的规制作用难以发挥。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反商业贿赂立法并使其有机运行。在加大惩治商业贿赂的力度时,要加大对行贿者的打击力度,严厉惩治公司包括私企的行贿行为。

建立完善治理农信社商业贿赂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形成监管合力。目前,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中存在多头监管的情况,既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也有银监会系统的行业监督,同时还有税务、公安、检察等机关的监控。如何协调和配臵上述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合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CXP 12

参考文献: [1]丁寰翔,穆伯祥,陈兵.商业贿赂治理的结构、范式与中国之选择[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宫杰.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J].今日中国论坛,2006,(10)

[3]邓中文.商业贿赂犯罪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1 [4]马兆瑞,穆伯祥.商业贿赂治理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胡燕,覃守云.浅析商业贿赂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13

下载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文/任龙业 当前,我县正在进行着以严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能源公司等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就是在产权制度上由原来......

    对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对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能有效解决信用社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约问题,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其法......

    关于建立农村信用社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农村信用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农村信用社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如何建立与当......

    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几点思考

    对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国家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因而,加强反洗钱工作,......

    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亚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探讨研究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并对其......

    基层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的思考(体会)

    基层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的思考(体会)一个时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的管理体制框架也已确立,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摆在农信社各级管......

    交通系统建立治理公路

    交通系统建立治理公路“三乱”长效机制的实践和思考 省交通厅课题组 公路“三乱”,是指在公路上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属于行业不正之风范畴,是一种带有公共权力特......

    农村信用社2010年工作思考

    2010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