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
关于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
县政协主席 马国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适应我国改革开发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其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脉相承。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什么作用、履行什么职能、树立什么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政协如何发挥优势,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政协工作面前的崭新课题。
一、正确理解人民政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政协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从基本属性上讲。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实现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大团结,对于凝聚所有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巩固和扩大党同各民族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有利于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畅通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人士广泛、有序参与国事的渠道。
(二)从职能上讲。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认真搞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开展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有利于下情上达,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既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兼顾少数社会人群的合理要求;有利于上情下达,促进各方面人士在共同奋斗目标的鼓舞下增进共识,推动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从组织构成上讲。人民政协包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代表人物,同时也吸收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华侨及其界别的代表人士。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民政协组织构成的广泛代表性和兼容性,有利于长期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四)从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上讲。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监督、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和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基础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能够充分保障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尊重多数、照顾少数,使得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能够统筹兼顾各个阶层、各种群体的利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意愿,帮助人们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二、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强调,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要求,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一)积极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言献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要靠发展来解决。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动员和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 问题建言献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积极促进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团结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团结也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努力促进各方面的团结。一是大力促进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人民政协按照《中央意见》和政协章程的要求,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国事、议政建言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力量的团结工作。团结和凝聚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海内外各方面爱国力量,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三是加强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是维护宗教与社会和谐。积极宣传、贯彻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支持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警惕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活动,努力促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教群众与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对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民主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其他民主形式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各方面人士广泛有序地参与国事,形成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四)积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的利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常怀爱心之心,多谋利民之策,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职能,协助党和政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人民政协在调整和处理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反映和调节社会各群体的不同要求和利益,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立足当前,发挥政协优势,扎实推进和谐云和建设
(一)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政协人才荟萃,素有“人才库”、“智囊团”的美誉,我县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是方方面面的代表人士,或有专长特长,或有知识见识,或有阅历资历,或有名望威望。政协要充分整合人才资源,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深入研究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科学建言献策。要围绕发展、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要大力宣传政协委员的创业实绩,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选择关系我县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作为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的议政专题,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多做探索,多想实招。要按照“求实,求深,求精,求新”的要求,运用调查研究、建言立论、督办提案、专题议政、民主协商等形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建言立论,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专委会基础作用和界别的纽带作用,为建设和谐云和多献良策。要积极鼓励各界委员带头发挥对社会的创造作用,努力为他们创造环境,使一切有益于发展的意见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要加强与实业界、经济界及新社会阶层委员的联系和走访,帮助他们勇于开拓、致力发展,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成为社会创造性劳动的生力军。
(二)发挥政协自身的独特优势,自觉参与先进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只有用先进文化引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人民政协汇聚了社会各界精英,许多政协委员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发动政协委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要引导政协委员用先进文化培养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文明素质、自律能力、奉献精神。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三下乡”活动,把先进文化、科学技术、文明理念送到基层、送入农村,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层次、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大力宣传政协委员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以委员的鲜活事例感染人,以委员的优秀品格感召人。要组织政协委员围绕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科教体制创新和科教事业发展,开展调查咨询,积极建言献策。要号召委员主动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资源,倡导文明和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三)发挥政协团结广泛、联系普遍的优势,积极做好稳定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就业及社会保障的压力明显加大,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在利益要求上矛盾突出,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人民政协作为联系各界的组织,在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要积极主动地把党委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准确有效地传达到社会各阶层,把群众呼声和意愿迅速及时地反映上来,夯实团结稳定的群众基础,为党委分忧,为政府排难,为民解愁。要以十七大精神统领政协工作,深入领会《中央意见》科学内涵,积极促进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发挥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有关人民团体在政协中的重要作用。要开好政协各种例会,按照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的原则,不断提高协商质量。积极支持各界别委员开展活动,继续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搞好调研,鼓励政协委员发表有见地的观点、提交有质量的提案、反映有价值的社情民意。要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化解矛盾、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理顺情绪、安定人心的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发挥政协的优良传统和经济界人士多的优势,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力量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在提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的同时,注重关心困难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要畅通民主渠道,组织政协委员广泛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多渠道、多形式地集中民智,发挥好政协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扩大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努力维护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选准议题,组织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调研活动。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关注民生问题,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要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紧紧围绕改善城乡居民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要继承和发扬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互帮互助、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发挥政协企业界人士多的优势,组织开展扶危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第二篇: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和谐范文
xx主席关于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讲话
发挥政协优势 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意见》中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的论述十分深刻,赋予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人民政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我们的体会,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是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体现我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实现在我国体制内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充分有序的政治参与;二是发挥具有广泛包容性和界别组成的特点,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汇聚起来,形成具有界别共性的群体性意愿,为党政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群众脉搏提供第一信号;三是发挥特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把不同党派、团体、界别、阶层的利益诉求反映并体现到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之中,协助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统筹兼顾和总体协调;四是发挥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特别是发挥各界别和各界代表人物的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政治局面稳定和社会和谐。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从认识上、理论上都有了新的升华,着重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彰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独特优势和地位,为营造和谐的政治基础作贡献。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政治和谐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展有序的人民民主相结合,增进公民自由与维护政治秩序相结合,满足社会多样性要求与实现社会一致性规范相结合,使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在规范的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人民政协包容30多个以界别为单位的政治参与主体,既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和缩影,也是促进政治和谐的重要资源,我们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要注意开发这一宝贵政治资源,抓住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使各界群众的政治意愿得到及时、通畅、有序的表达,实现多数人的意愿和维护少数人合理要求的统一,促进监督公共权力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统一。今后,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把政治协商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第一要务,为实现和谐发展建言谋策。古人云:“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化解社会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党的执政理念,围绕发展履行职能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第一要务。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全局,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围绕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深入调查研究,立科学发展之论,献科学发展之策,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已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形成和谐的思想文化支撑献智出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文化繁荣、求知爱美、讲求诚信的社会,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人民政协聚集了各界精英,许多委员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组织委员开展调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智力支撑。
四、坚持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夯实和谐的社会基础服务。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和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工作主题、工作方式决定了在调节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尤其是政协组织界别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近两年来,我们高度关注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与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最现实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探索建立以界别为纽带,以委员为主体,以专委会为基础的
第三篇: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意见》中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的论述十分深刻,赋予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人民政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我们的体会,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是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体现我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实现在我国体制内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充分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是发挥具有广泛包容性和界别组成的特点,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汇聚起来,形成具有界别共性的群体性意愿,为党政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群众脉搏提供第一信号;
三是发挥特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把不同党派、团体、界别、阶层的利益诉求反映并体现到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之中,协助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统筹兼顾和总体协调;
四是发挥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特别是发挥各界别和各界代表人物的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政治局面稳定和社会和谐。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从认识上、理论上都有了新的升华,着重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彰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独特优势和地位,为营造和谐的政治基础作贡献。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政治和谐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展有序的人民民主相结合,增进公民自由与维护政治秩序相结合,满足社会多样性要求与实现社会一致性规范相结合,使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在规范的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人民政协包容30多个以界别为单位的政治参与主体,既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和缩影,也是促进政治和谐的重要资源,我们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要注意开发这一宝贵政治资源,抓住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使各界群众的政治意愿得到及时、通畅、有序的表达,实现多数人的意愿和维护少数人合理要求的统一,促进监督公共权力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统一。今后,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把政治协商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第一要务,为实现和谐发展建言谋策。古人云:“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化解社会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党的执政理念,围绕发展履行职能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第一要务。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全局,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围绕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深入调查研究,立科学发展之论,献科学发展之策,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已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形成和谐的思想文化支撑献智出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文化繁荣、求知爱美、讲求诚信的社会,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人民政协聚集了各界精英,许多委员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组织委员开展调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智力支撑。
四、坚持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夯实和谐的社会基础服务。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和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工作主题、工作方式决定了在调节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尤其是政协组织界别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近两年来,我们高度关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与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最现实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探索建立以界别为纽带,以委员为主体,以专委会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上学难、食品安全等参政议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协界别特点和优势,更加关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更加关注医疗、教育、安全等突出问题和群体性社会矛盾,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及时、准确地聚合、表达各界群众的利益要求,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使不同利益要求在政策、法律层面得到整合,为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只有自觉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历史责任,找准履行职能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才能在构建和谐中有所作为。
一、深刻认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论述,集中概括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从基本属性看,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属性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一个共同目标之下,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一切爱国者最广泛的团结。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这是人民政协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中心任务之一,理所当然地也应成为我区各级政协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从主要职能看,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大、政府相辅相成。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切实搞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下情上达,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既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有利于上情下达,促进各方面人士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形成共识,推动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从组织构成看,人民政协实行“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士”的方针,其参加单位和成员包括了我国各个党派、各人民团体、各个民族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其他界别的代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广泛联系和团结各方面人士,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人民政协的这种地位和组织构成,决定其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上有着先天优势。
从工作原则看,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监督、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和谐相处,各尽所能而又各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民政协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这种工作原则和特点,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团结各方力量,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共同为构建和谐宁夏、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从活动方式看,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民主协商,组织委员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提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这些活动方式,为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委员参与国是提供了畅通的民主渠道。我区各级政协组织只要把这些有效的活动方式运用好,就能够奋力推动构建和谐宁夏的历史进程。
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独特优势。一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各界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专长,并且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二是代表性广,包容性强。政协的党派性、界别性突出,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机构。三是团结面大,联系面广。政协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在反映社情民意上渠道众多,具有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天然优势。四是位置相对特殊,工作形式灵活。政协既与党政机关有着特殊关系,又通过各界委员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利用特殊的优势,采取丰富的形式参与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发挥政协独特优势促进和谐宁夏建设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区各级政协应当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自治区各项事业的总体布局,自觉地把为构建我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与为全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摆正位置,找准方位,选好角度,精心谋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一)促进发展促和谐。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
要任务,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发展是硬道理,是构建和谐宁夏的基础。我区各级政协应围绕发展、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动员和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立足全局想大事、议大事,精心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围绕中心,多立科学发展之论;拓宽思路,多献科学发展之策。各行各业的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努力为构建和谐宁夏尽心出力、作出贡献。同时,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致力干事创业,推进科学发展。
(二)加强团结促和谐。要坚持把加强团结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促进各方面的团结合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突出团结的主题,要求政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要体现团结、利于团结。要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在政协中的作用,为他们知情明政、参与重要决策的制定、议政建言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做好团结新的社会阶层的工作,鼓励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社会多做贡献。努力促进我区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不同宗教群众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共处。
(三)发扬民主促和谐。要坚持把发扬民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畅通民主渠道。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民主。民主有利于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促进因素。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反映各界别群众意见的重要阵地。应切实围绕民主这一工作主题,继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进一步发挥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代表人士的作用,全面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集中民智。进一步探索履行协商、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有效形式,完善民主监督的制约机制,加大对各种不合理现象的评议和监督力度,增强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弘扬先进文化促和谐。要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区各级政协汇聚了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各界精英,许多政协委员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比较优势。要注意发挥政协自身作为社会组织者的功能和影响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全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牢固确立;积极推动健康向上文艺作品的繁荣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大力弘扬包括回、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进一步形成,为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我区整体人文形象做出新的贡献。
(五)以人为本促和谐。要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政协“说官亦官,说民亦民,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特点,决定了人民政协的群众性、亲和性。积极开展暖心工作、凝心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组织要带着感情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各级政协应在转变就业观念、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社会保障是安民所在,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应在推动以劳动、医疗和贫困救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广泛征询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社会公平是民和之基,人民政协应在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等各方面开展民主监督;社会民主是民意所求,人民政协应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方面进行探索;社会稳定是民心所盼,人民政协应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便于监督的改进措施。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把符合群众利益的事情一件件认真办好,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牢固的社会基础。
三、进一步提高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民政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大有作为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需要人民政协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上花气力,在开拓创新上费心思,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宽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完善政治协商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必经环节,为广大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发挥专长、参与和谐宁夏建设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不断增强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进一步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政协履行好职能的前提,是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基础。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应注重做到:一是抓学习。要把宪法、法律、政协章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当作自我完善的一件大事来抓,促进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奋发向上、团结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二是强作风。要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团结民主之风,形成勤政清廉之风。三是建制度。我区各级政协要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履行职能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制度建设,使政协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行为有章可约、成绩有章可嘉。四是重理论。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政协更切实地履行职能提供理论指导。
(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是按照联系各界别、各方面人士的要求组建的,是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政协工作的基础。要积极探索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进一步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基础作用,为专委会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充分调动起专委会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政协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整体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首先应重视对政协理论的宣传。要把理论的研究与宣传结合起来,使政协的理论研究过程同时也成为向社会宣传的过程。二是应加大对政协成功实践的宣传。要加强对政协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工作的宣传报道,包括对有关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提案办复情况的跟踪报道,对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关社情民意的重点报道,对政协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开展的重要活动的及时报道,对政协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行的专题调研和视察的突出报道。三是大力宣传政协委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要注意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人民政协的理论和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入耳入心。
(五)做好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常委会、各专委会、各界别和委员的主体作用,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列入政协常委会议事内容,提出全局性、针对性、真实性的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提案工作是政协工作中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广大政协委员要多提提案、提精品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机关专委会也要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科学决策,推进工作。
第五篇: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促进妇联和谐发展
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促进妇联和谐发展
——寺坪镇妇联优势组织典型材料
寺坪镇辖1个社区,26个村,142个村民小组,27947人,其中妇女6955人,全镇各类基层妇女组织33个。近年来,镇妇联在镇委、政府和县妇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紧紧围绕全镇工作中心,以“四个主动”服务妇女为重点,以创先争优促进和谐为目标,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显提高,妇联的组织形象得到提升。自2006年以来,镇妇联连续四年在全县妇女工作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被县妇联授予“先进妇女组织”称号,2009年被襄樊市命名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湖北省妇联基层组织示范乡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主动搭建妇女发展平台,服务新农村建设。
以“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为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把大畈村作为”巾帼示范村“创建试点村,摸索了一套成功的创建模式,并结合全镇实际下发了《寺坪镇”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大畈村召开了创建工作现场会,全镇26个村以巾帼建功新农村为主题,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目前已创省级巾帼示范村1个,县级巾帼示范村5个,镇级巾帼示范村8个。大畈村作为省级“巾帼示范村”试点村,创建活动经验在全县推广,得到了省市妇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扎实开展“万名农家女学习新技术”活动,我们积极与农业、劳动、科协等部门联合在全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各村不同特点,重点开展蔬菜、核桃、养殖、电脑等技术培训,让农村妇女每人
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全镇参训妇女达90%以上。通过培训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仅去年以来,妇女靠种蔬菜收入过万元的户就达10多户,养猪50头以上的50多户,100头以上的21户,养羊100只以上的30多户种植核桃50亩以上的户10余户。有200多名妇女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了初级合格证。
以“巾帼示范岗”创建为载体,在巾帼建功中创造佳绩。组织广大妇女巾帼建新功、岗位争优秀。以“巾帼示范岗”为载体,引导女职工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发明创造等劳动竞赛活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成才。我们在全镇开展“岗村结对”、“妇干帮扶”活动,每个镇直妇女组织联系一个村,每一个妇女干部帮扶1—2名贫困妇女。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巾帼示范岗”创建实施方案,建立了矿物质台帐,通过各种创建活动的开展,全镇已创市级“巾帼示范岗”2个,县级巾帼示范岗5个,达到了设一个岗,树一面旗,带一片人的目的。教育、卫生等窗口行业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竞赛等活动,激发了妇女岗位建功的热情,涌现出了像中学老师王贤连同志那样的全县“十佳巾帼建功能手”3人。镇卫生院自创立“巾帼示范岗”以来,组织女职工争学技术、争先优秀,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以“创业就业促进行动”为主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成才。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重点的各类妇女创业就业扶持行动。一是扶持农村妇女创业。我们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拉动,帮扶妇女创业致富”的原则,与财政、劳动、金融、扶贫等相关部门联手,抓好“推荐、服务、宣传”三项工作,把开展扶贫支持和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列入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项目。认真调查摸底将她们急需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项目的扶持对
象登记造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70余万元,解决养殖大户50余户、种植大户20余户,樟木沟村田蓉彩一次贴息贷款10万余元,建立“300”牲猪标准模式一个,年养牲猪1800头,母猪100头,年产值100余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3个;二是开展培训转移工作。寺坪近几年由于两个国家大型建(南河电站、高速公路),大部分移民被安置在集镇附近,给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大部分劳力想就业而无一技之长,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根据不同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以劳动培训中心为阵地,开设电脑、家政服务、驾驶等课程,坚持每年培训四期,1000多人,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转移输出500人,并在寺坪集镇同边村成立家政服务队10个,实现再就业100余人。
二、主动抓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倡扬文明道德新风尚。一是抓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按照上级妇联要求,以“知荣辱、讲文明、争创和谐好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等活动为载体,在全镇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角色评选表彰活动。制定方案、召开动员会,动员广大妇女争做“思想道德好、勤劳致富好、遵纪守法好、科学教育好”的和谐新农家。“三八”期间,专题召开表彰大会,表彰文明家庭标兵和优秀家庭角色90人,向上推荐表彰省、市、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20人;二是繁荣农村家庭文化。在农村妇女中倡导崇尚学习、诚实守信、健康娱乐的传统美德,引导她们追求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大畈村成立巾帼秧歌队,简家坪村成立民间文娱宣传队,活跃了农村文化气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开展“净化家园文明行动”。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一建三改”和环境整治工作。全镇实现“一建三改”213户。以大畈、罗家湾、瓦房滩村为试点,成立巾帼
保洁队和巾帼禁赌队,开展治理“五乱”和家庭环境卫生大检查,坚持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评比,全年一表彰,改变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恶习,深受群欢迎。
三、主动履行妇联职能,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等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这条生命线,不断加强二项建设即维权机制建设、网络建设,切实维护妇女三项权利,即生存权、人身权、发展权。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维护工作。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蔡德军同志为组长的维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维权服务中心,由妇联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与镇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联合在各村建起了妇女维权工作站,与维稳工作合署办公,在派出所设立了“家暴”投诉中心,司法所建立了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庭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镇妇联探索建立了妇女信访联合接待机制,坚持每周星期一合署办公,初步形成了妇联为主、部门参与、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维权格局,维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近三年接待妇女来信来访14件14人次,结案率100%;二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对全镇的贫困妇女特别是单亲特困家庭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通过多方争取,为她们解决建房、子女上学、就业、生活等困难。如:为简家坪村单亲特困妇女田桂连争取资金一万元,建起了100平方米,预制结构的住房,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15万元,扶助10户单亲,妇女建起了新房;镇直机关结对帮扶10名特困儿童完成了义务教育;三是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对全镇173名
留守儿童建立台帐,争取县妇联的支持,在寺坪镇小建立了全县首家“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投资一万多元添置了文体器材、图书、桌椅、电视机等,安装了“亲情电话”,免费为留守儿童连通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亲情热线”。募集了一百多名“爱心妈妈”帮扶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去年六一县妇联组织县直妇委会爱心妈妈为寺坪镇小74名留守儿童送来了衣物和学习、生活用品,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了爱心妈妈和社会的温暖。
四、主动争取重视支持,促进全镇妇女事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妇女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妇女干部,我们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把妇联组织建功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做到妇建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镇党委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先后专题召开镇委妇女工作会、全镇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表彰了一大批先进妇女组织和优秀妇女干部。在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上,按照上级妇联要求配齐配强村妇代会主任。结合村“两委”班子调整,动员优秀妇女参与村干部竞选,通过“设岗定位”、“双推双选”全镇26个村妇代会主任全部高票当选,进入村“两委”班子。瓦房滩村优秀妇女干部,通过竞选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全镇26个村有女主职干部14人,县级女人大代表4人,政治、经济待遇都得到落实,在妇代会阵地建设上,镇妇联主动与各村支部书记协商并取得各村支部的支持,结合“五基本”建设,在各村建立了妇女活动室、妇代会主任办公室、维权服务站、妇女之家等活动场所,在妇代会制度建设上,我们坚持统一标准制度上墙,设岗定责,目标量化,在参与各村综合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又与各村妇代会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与村妇代会主任的政治、经济挂钩,强化了妇代会主任的责任,提高了妇代会组织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