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措并举”规范司法警察编队管理
“五措并举”规范司法警察编队管理
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保证人民检察院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生力量。对维护检察工作秩序和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状况与其担负的职责仍有一定差距,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事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将从基层检察院在司法警察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入手、结合未编队管理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的弊端,并总结我院在对司法警察队伍进行编队管理的经验提出五项举措,促进司法警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态势
(一)政治思想建设方面,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由于基层检察院警力不足、职责任务重,司法警察履职过程中往往被检察官取代,检警不分的工作模式突出,司法警察人员对检察业务参与程度不高,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相对滞后,使司法警察职能的发挥打折扣。这种现象在基层检察院更加普遍,有一部分司法警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低人一等,受人指派,没有出息,提拔较慢,因而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总是想方设法想调离司法警察队伍,造成司法警察缺乏专业人才。
(二)警务训练方面,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面临诸多掣肘。因为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面临经费不足、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缺乏专业警务训练课程等诸多困难,在组织岗位练兵、体能训练、技能比武方面,多数达不到上级院的培训标准,以我院为例,虽然每年都会组织开展为期两周的岗位大练兵技能训练,无论是培训课程设置、训练质量还是训练效果,都无法与市院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相提并论。
(三)警务管理方面,基层检察院队伍管理体制不健。根据《最高检司法警察察队伍建设条例》规定,对司法警察队伍应实行编队管理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但目前,多数检察院尤其是基层院的司法警察还未实行编队,或形式上实现了编队管理,但实际上大部分司法警察还是分散于各个业务科室,没有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有些基层院虽已编队,但固定司法警察少,兼职司法警察多。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无法实现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垂直有效管理。
(四)在履职协助办案方面,司法警察没有被足够重视。基层检察院有一种潜在的习惯,有无司法警察都一样办案,所以在个别领导心目中觉得司法警察并不是十分重要,领导也对这项工作不是十分重视。在司法警察服务自侦案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检察官对自侦案件“高度保密”,认为司法警察可有可无,甚至让司法警察回避,忽略了参与案件办 理的司法警察的作用,使司法警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履行职责。
(五)在警务装备方面,司法警察履职所必备的装备尚不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人民检察院司司法警察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对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的器械、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都有相应的配置标准,但目前基层司法警察大队警务装备符合这一标准的并不多,司法警察队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时带来困难,影响、制约训练和任务的完成。
二、基层司法警察未编队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不利于法警队伍规范管理。司法警察工作的核心要求和根本目的是切实承担和履行法警职责。但许多基层院法警机构设置流于形式,人员大部分分散在各业务科室,不能集中管理,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甚至许多法警还兼任司机、门卫等职,从而使法警难以管理,战斗力大打折扣,履职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
(二)不利于法警队伍职能发挥。影响警队职能发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法警人员大龄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警用装备落后等问题,与检察工作的快速发展有很不相称。二是有的基层检察机关对法警职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多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法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建设。(三)不利于法警队伍依法履行职责。一是司法警察履职时应该依法办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警部门在司法警察职责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不按规定程序申请使用司法警察,申请的一些用警事项为非警务工作。二是越俎代庖。有的基层院分类管理意识淡薄,“检警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相关规定,一些本应由法警执行的工作,业务部门常按***惯由检察人员自己侦查、自己执行。
三、“五措并举”实现编队管理力促法警工作健康发展近年来,馆陶县人民检察院以争创司法警察编队管理示范单位活动为主线,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检察劲旅,司法警察编队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采取以下“五项举措”:
(一)坚持政治建警,打造过硬素质。院党组对法警工作高度重视,为着力打造一支让党组放心、办案人员信任、群众满意的司法警察队伍,我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成建制组织法警参加“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教育实践活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以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使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本色。
(二)坚持专业立警,增强履职效能。在推进队伍专业化进程中,院党组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配齐配强法警大队,目前我院法警队员平均年龄35岁;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性别、年龄、文化、专业结构趋向合理。通过自行组织岗位技能大练兵等形式,加强教育培训,使队员达到“一熟、两懂、三会”的要求,提高其全面履行法定的九项职责的能力。还开通视频监控、120医疗绿色通道,一直保持无错案、无事故、无违纪的优良记录。
(三)坚持科学管警,完善制度建设。在推进管理科学化进程中,一是严格实行集中编队管理。法警大队员全部在职在岗,实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派警、统一培训、统一考评。有效地保障了诉讼程序的依法进行和办案安全,不但受到法警队员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用警部门的欢迎和好评。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法警规章制度,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细化警务工作内容,完善警务工作流程,共建立6项规章制度,加强警务工作管理。三是严格派警程序,依法用警。凡需出警的业务部门,须填写《司法警察用警审批表》,经分管检察长审批,由法警大队出具《警务令》统一安排法警出警。做到程序明晰、职责分明。
(四)坚持科技强警,提高装备水准。在推进保障现代化进程中,我院不惜投入,为法警大队配备了手铐、头盔和警棍等警用械具,配置了办公电脑、密码柜、打印机和警务 专车。2016年,我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投入20多万元对办案工作区的安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办案工作区装有安检门、7台固定式红外夜视摄像机,实现了24小时昼夜监控全覆盖,实现了能够随时监控。
(五)坚持规范用警,改善配套设施。在推进执法规范化进程中,我院一方面不断改善办案工作区硬件设施,不仅询问室、讯问时、监控室等办案用房布局合理,还安排了法警休息室、值班室等办公用房,功能完备,设施配套。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区使用。明确办案工作区由法警大队统一管理,使用办案工作区必须经分管副检察长批准,非案件直接承办人员未经分管副检察长许可不得进入讯问室和询问室。明确司法警察负责安全警戒和维护办案工作区的秩序,办案时被讯问(询问)人的安全责任由承办检察官负责,司法警察实时监控,非办案时间由司法警察负责。严格交接的时间、方法和手续,防止和杜绝因交接疏忽而发生意外。
馆陶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
第二篇: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为企业保驾护航
为确保园区企业的发展、稳定,上饶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紧紧围绕园区特点、特色做文章,在“爱商、护商、安商”下功夫,采取“跳出园区保园区”的方法,牢固树立“管理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的理念,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五项举措”,使队伍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新的增强,公安形象和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真正成为守卫企业的哨兵,服务企业的“门神”。
一、重点企业联系牌。为进一步方便企业、服务员工,保持24小时“零距离”接触,分局特意制作了50块重点企业联系牌,悬挂在厂区门卫室外墙上的醒目位置,牌子上面印有辖区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出企业的员工一眼就能看见。与以往的“警民联系卡”有所不同,原来的虽小便于携带,但是以开发区企业几万的用工人数来说,想发到每个人手中肯定不现实,现在有了“警企联系牌”,每个人都能看到,一目了然,入心、入脑,真正起到了警心、民心的“连心桥”作用。
二、服务企业网。分局在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以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从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通过实地调研和反复论证,依托互联网功能,推出了“服务企业网”,开展了“实时交流、网上办事、温馨提示、法律法规”等功能,实现了警企联通互动。
三、法制进企业。分局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主动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治安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用工密集型企业,由于员工数量众多,人员情况复杂,素质掺杂不齐,社会背景不明,常诱发不稳定因素,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企业强烈渴求公安分局在加强打击防范的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行培训。分局在晶科、大自然等企业举办法律教育讲座,各企业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法律讲座,讲座受到企业主和企业员工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四、驻企警务室。为进一步密切警企关系,分局以“三项建设”为落脚点,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精细管理、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驻企警务室建设。在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先后建立晶科、大自然、新华龙等6个警务室,并选派精干人员担任警务室的负责人。努力把警务室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卡口、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五、警企联系会。为提高园区各企业的内部安全防范意识,督促各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安保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分局每个月深入各企业召开联系会。联系会的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现场观摩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也有法律知识讲座、安保业务培训。通过联系会,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联系会在密切警企关系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企业间相互联系、学习、交流的平台,基本形成了“警企联动、共抓共管”的治安防控格局。
第三篇: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加快邵阳发展之管见
北塔区茶元头乡乡长孙先礼
邵阳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资源丰富。曾经也是战略要地,商贾繁荣。然而,历史上的辉煌掩盖不了今日的落后。这些年来,我们自己与自己比,发展和进步了不少,成绩较大,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外省、外地相比,却是相差甚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与全国、全省一些地市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缘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被人家远远地甩在后头?这一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全市上下深入思考。邵阳,当痛定思痛,是我们下决心努力奋发赶超的时候了!
笔者先后在邵阳经济开发区、区委宣传部、乡镇基层工作多年,所闻、所见、所感、所想初步凝成了一点粗浅的体会,认为邵阳当务之急是从五处着手,加快实现暂新跨越。
一、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绘就蓝图、一以贯之
1、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好邵阳在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要充分听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公民等各方面意见,综合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发展规划,重点是功能区域划分、三个产业布局、县域特色经济等。要提出一个响亮的建设口号,而且不能朝提夕改,换一
届领导就换个口号,要让这个建设目标一直在广大群众中响亮下去,深入人心。
2、要整合资源、集聚资金、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邵阳目前在建的园区定位不高,功能交叉,产业不明。如邵阳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到底在哪几个方面?邵阳工业园区具体做那些特色工业?站前开发区、佘湖新城开发等似乎在群众心中就是搞房地产开发。邵阳人都不明白这些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到底是打的什么仗,似乎都在打乱仗,恶性竞争,重复投资。这些年我们争取的国家政策、资金扶持不少,如开行贷款、贴息贷款、城建投融资平台,都没有集中整合,资金分散,建设遍地开花。造成大家内部都在抢资金、抢项目,一个有意到邵阳投资的客商今天这个区请其考察,明天那个区邀其洽谈,客商无所适从。如果明确产业定位,各有重点特色,市里就可以直接召集哪个区进行对接,减少程序和环节,扩张邵阳的知名度。如北京的中关村、长沙的高新区,有意入驻的企业自己可以对号入座,形成“硅谷”似的产业园区“洼地”。
二、做大城建、扩宽质量、三区鼎立、树立形象
1、要扩大城区面积,加速区划调整,储备城市发展空间。九十年代中期,邵阳曾经提出要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后却止步不前,丧失了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我省一些城市纷纷扩大城区,将周边县市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实践证明此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扩大,为土地
经营、市级财源、产业集聚提供了活力源泉,城市扩张是大势所趋,邵阳要抓住时机,借鉴外地经验,将城区周边的卫星城纳入囊中,远期规划是将邵东、新邵、邵阳县全部融入,近期是将毗邻三区的部分县的部分乡镇分别划入三区。特别是面对区域面积太小,发展空间有限的北塔区,要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将新邵、邵阳县的部分乡镇划入,有利于北塔区在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经营城市土地上不出现“短腿”困惑,三区要形成三足鼎立,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
2、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要把水、电、路、桥、等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抓好。重点布局建设城市二环、三环路。邵阳以前建设的城区道路又窄又弯,许多都是盲肠路,要避免在走这条弯路,要高标准、大手笔建设未来发展的道路,使二环、三环路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要规划好田江苗儿桥、雪峰桥、桂花桥建设,使每一座桥建成后,都能形成一条经济增长带,产生“桥头堡”效应。此外,城市配套功能要完善,如车站、医院、学校等建设要同步跟进。如目前东站、南站、西站、北站布局很不合理,必须外延至城市二环线以外,特别是北站,8年抗战未能成功,即使今年4月通车,今后发展仍成问题,魏源西路没有拉通,不利于车辆运行。未来还可能再次搬迁,又是重复建设。
3、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形象。邵阳提出了“五城同创”,实施几年来效果明显,但是总体评价是喜忧
参半。脏、乱、差现象仍非常严重,占道经营、乱停乱摆、垃圾横飞比比皆是。特别是东风路、红旗路、城北路、邵水东路、西路等繁华地段拥挤不堪,夜晚油烟四起,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市民怨声载道。公交车破烂不堪,出租车随意宰客,摩的四处摆放,私家车乱停乱靠,交通十分混乱。城市环境就是我们的一张脸,而我们目前这张脸是灰头土脸,污秽难以见人。为此,必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让城市干净起来,靓丽起来。财政投入要充足,队伍力量要加强,管理措施要严格,树立起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优化环境、筑巢引凤、重拳整治、维持稳定
1、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软环境,吸引客商眼球,寻求广泛合作。邵阳目前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要让客商感兴趣,政策上须高人一筹才行。只有加大争取中央、省的政策扶持,纳入政策扶持的笼子才有后发赶超的动力。在全省比较,我市仅纳入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开发这一顶帽子抢眼,在全省最为落后。为此,市委、市政府须认真探索,以前瞻性眼光谋求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千万不能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政策机遇稍纵即逝,只会垂青于有所准备者。
2、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重拳整治社会环境,维护大局和谐稳定。邵阳在八十年代初以乱闻名,现在还存有阴魂不散的坏影响。要下大力气铲除社会黑恶势力,打掉背后的“保护伞”,特别是经济建设领域的强买强卖、恶意阻工,滋事生非行为要坚决打击。要开展一系列教化活动,形成风
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要认真研究解决转型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遗留问题,特别是解决一些已经形成团体的上访事件,疏通渠道,顺应民意,促进和谐。
四、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缩小差距、力促公平
1、要改善贫困地方的条件,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邵阳整体来说是个贫困地区,其贫困地方、贫困人口比比皆是。目前有200多万人口仍未脱贫。重点是要改善这些地方和群体的基础设施,加大扶贫济困帮扶。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一年解决一个穷地方的问题,而不是撒胡椒面,年年扶贫年年贫。
2、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继续完善正在实施的有关社保、低保、医保、新农合等政策,扩大覆盖面,应保尽保,稳步推进有关医疗救助和生产生活补贴制度,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重视基层、选贤任能、强化队伍、提升素质
1、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防止出现软弱涣散和被地方黑恶势力把持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在乡镇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中存在着软化、弱化、老化的问题,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中存在着以贿选、黑恶势力操纵等方式上台等问题,不可小视。共产党的基层政权组织若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是执政能力的巨大危险。对个别地方的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成员公然与地方政
府对抗,我行我素的歪风必须坚决打击和纠正。对以不正当方式上台的黑恶势力要坚决铲除,否则无法推进该地的经济建设,造成民怨四起,悔之晚矣。
2、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选贤任能。路线方针确定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是要有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把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让他们有舞台、有机遇、有前途,用好一个人、致富一方人。二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市、县区、乡镇要多层次交流,多个岗位锻炼,多个舞台成长。同时,流水不腐,也有利于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破除“论资排辈、跑官要官”陋习,全面开展竞争选拔。不靠关系靠能力,不凭条子凭卷子。卷子总比条子好。赛场选马,防止出现个别“伯乐”总喜欢在“圈子”中选马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多选拔一些技术型人才。外省外地纷纷从著名高校中选拔专业技术领域拔尖人才,博士、研究生、北大生、清华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而我市近年来未有举动,机关干部队伍中夸夸其谈的“万金油”干部大有人在,而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型干部少之又少,一些干部只会照着单子“开中药”,却不会拿起刀子“动手术”。要不拘一格,八方揽才,为邵阳崛起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篇:彝良县五措并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彝良县五措并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昭通市彝良县在2011年政法综治工作中,紧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在流动人口、网络虚拟社会、特殊人群帮教、社会组织服务、社会防控建设“五个”方面着力,努力把综治维稳工作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管理协作制度,全面推广、深化“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工作机制,加快出租屋及租住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和反馈等信息化工作,建立单位、派出所、村(社区)、驻村民警、治安协管员五位一体的流动人口量化考核体系,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二是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坚持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并用,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网上舆论引导和重大案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明确电信、网通、铁通运营企业和用户的法律责任,加强网上管控,着力提升网上发现、侦察、控制和处置能力。
三是创新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实行乡综治维稳中心、派出所、村(社区)维稳工作站联动,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实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工作。对管辖区域内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进行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帮教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四是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紧紧抓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制定统一、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执法规范,建立完善执法“述、评、考”制度和执法人员执法业绩档案,积极研究、推广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推行各级政法综治干部报告工作制、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努力解决 “冷、硬、横、推”等问题;重点推行警民互动制度,坚持“三告知一回访”,着力增强公安工作透明度、公信力。
五是创新社会防控机制建设。坚持严打方针,铲黑恶、打盗抢、抓整治、建机制,增强严打实效。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城区周边、学校周边、企业周边和网吧”等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有序地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保安员、治安中心户长、治安楼栋长、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综治协管员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坚持警力下沉,重心下移,最大限度地将警力部署在环境复杂、人流集中的街面、路口、车站等公共场所,切实提高群众见警率,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增强群众安全感。
第五篇:古丈县四措并举规范政府采购管理
古丈县四措并举规范政府采购管理
近几年来,古丈县加强和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保证了政府采购特别是招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发生任何投诉事件。
一、规范办事程序和操作流程。制定并完善政府采购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并严格按此程序和流程操作: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提出采购申请→政府采购办确认采购方式、下达采购计划→实行委托代理采购→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采购信息公告→组织开标→确认中标人、发布中标公告→签订采购合同→采购项目验收→采购款项的支付。
二、坚持“管采分离”。建立监管职能与执行机构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县政府采购办依法履行政府采购行政监督和管理职责,负责监督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审批政府采购方式,接受和处理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均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办理政府采购事宜。
三、严格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采购资金由单位结算支付,对未经审批或没有按政策规定和要求进行采购的项目,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不予报账。
四、强化监督,推行“阳光采购”。建立县纪检监察、财政部门协调配合的监督机制。为争取所有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县政府采购办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实情况,上门上户送招标公告,了解投标人的基本情况,宣传政府采购政策等。
古丈县监察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