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喀喇沁旗工商局五措并举服务企业发展
喀喇沁旗工商局五措并举服务企业发展 喀喇沁旗工商局实施五项创新举措,服务全旗各类企业发展。
一是政策服务重点企业。喀喇沁旗工商局结合工商职能,严格执行赤峰市工商局《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主动上门为旗内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为全旗招商引资创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目前,全旗注册登记的市场主体已经达到???户,注册资本???亿元。
二是绿色通道方便企业。喀喇沁旗工商局积极打造企业登记“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减少环节,全面实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预约服务制、特事特办制等服务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登记注册服务。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上门提供设立登记服务,特别是对区外、旗外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更加及时登记注册服务。
三是商标战略扶持涉农企业。喀喇沁旗工商局大力实施商标兴旗战略,为全旗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商标引导服务。在搞好商标普查和商标宣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扶持旗内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大力培育驰名、著名商标。目前,全旗注册商标已达86件。
四是广告策划帮助企业做强。喀喇沁旗工商局充分发挥
自身监管广告市场的职能,积极与旗内及市内新闻宣传和广告媒体联系,由媒体提供优惠政策帮助旗内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广告宣传和产品包装。旗内的绿色锦山养鸡协会的“锦山”牌牧鸡蛋,经过旗电视台、赤峰日报社等媒体的宣传,已经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型超市。
五是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融资。喀喇沁旗工商局专门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融资银企对接洽谈会,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共发放融资需求表82份,累计帮助企业办理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件,融资金额达???亿元。
第二篇:五措并举推进双服务工作专题
阿左旗五措并举确保“双服务”试点工作落到实处第41期2011年7月8日
阿左旗被自治区列为阿盟地区“双服务”试点旗以来,采取五项举措,确保苏木镇、街道办转变服务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形成长效机制。
明任务,确保服务到位。一是宣传法律政策,促进农牧民、居民自治;二是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要求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嘎查村、社区级管理,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和上报重大社情、疫情、险情,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搞好农牧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开展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定期开展“社情民意分析会”,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深化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好农牧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队伍,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书记作表率,群众得实惠。
搭平台,提高服务标准。结合2010年实行的党建“示范项目”,搭建五个平台提高服务标准。一是开展苏木镇、街道办党政综合“一站式”服务。设立热线服务电话,随时开展服务,将与嘎查村、社 1
区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全部集中到服务中心,实现政
策咨询、业务审批、技术服务、综治维稳、法律维权、纠纷调处、信访接待、督查投诉、计生、社保、民政救助、低保申请、就业指
导、粮食直补申领、代缴水电费等“一站式”服务。为党员群众提
供技能培训、推介就业、帮扶救助、组织接转等服务;二是组建嘎
查村、社区级民情接待站。苏木镇、街道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
每周确定1个工作日驻村、社区办公,苏木镇、街道办包村、包社
区干部每周2天以上驻村、社区办公,形成苏木镇、街道办、村、社区干部联合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格局,采取组建专业技术服务
队、志愿者服务队等有效方式,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三
是在苏木镇、嘎查设立党员、干部为群众代办事项服务点。各嘎查
配备1名民情信息联络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矛盾隐患和群众需
求,汇集群众需要办理事项及相关证件,向民情接待站和党政综合“一站式”服务中心传递有关信息及需要办理的事项,构建立体服
务网络;四是设立便民服务连心板。苏木镇、街道办党政班子成员、站所办室负责人、嘎查村、社区干部的姓名、照片、职务、职责、联系方式等向群众公开,同时设立干部去向公示栏和群众意见箱和
留言板;五是发放便民服务手册和便民服务卡。将苏木镇、街道办
重点工作、站所办室职能职责、涉农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
准、优惠政策等编印成便民服务手册,将苏木镇嘎查村、街道办、社区干部服务范围、岗位职责、联系电话等制成便民服务卡,实现
一户一册一卡。
定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社情民意分析制度。苏木镇、街道办党组织通过百姓说事、设立社情民意信箱、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民情恳谈会等多种途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分类逐
户建立社情民意电子信息库。并定期召开次社情民意分析讨论会,对社情民意信息进行专题分析,找准问题根源,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和对策,确保群众合理意愿和要求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建立联
系群众制度。旗处级领导干部督促联系基层联系点、嘎查村、社区
做好服务工作。旗直机关、事业单位结合结对嘎查、社区做好服务
工作。苏木镇、街道办干部每人联系5户以上群众,领导干部主动
联系后进嘎查村、社区,每人每年下基层不少于60天,包扶嘎查、社区入户率达100%,记民情日记,撰写调研报告,了解群众意见
建议和要求;三是建立服务承诺制度。苏木镇嘎查村、街道办社区
干部根据工作职能、岗位职责、自身条件、群众需求等,将服务的内容、程序、时限以及服务标准等事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并通
过公开栏、文件等形式向全体群众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全面推行挂牌上岗、首问责任、一次告知、限时办理、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等制度,确保承诺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全程代办制度。苏
木镇、街道干部在村级民情接待站、村民小组代办点和“一站式”
服务点开展代办服务,直接受理办事申请,承办有关事项,回复办
结结果,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全程代理服务。五是建立
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苏木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确定党务政务公
开时间、内容、重点以及公开方式。设立党务政务公开栏,采取会
议、电视、网络、便民手册等多种形式,将有关代办事项、办理政
策依据、工作程序和最终办理结果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设立举报
电话和公开监督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定契约,加强服务管理。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推行服务事项契
约化管理的责任主体是苏木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服务
契约主要在苏木镇党委政府与嘎查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社区,干部与服务对象之间签订;二是突出管理重点。凡是公共设施建设、公益经费筹集、产业发展、社会治安防范、土地征集、草场占用、退牧还草、房屋拆迁等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一律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责任状等契约形式,明确服务项目范围、办事程序、办事标
准、办理时限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保证服务效果;三是
规范服务程序。参加对象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确定服务事项,与服
务对象协商后起草服务契约;服务契约报苏木镇、街道审核把关,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服务契约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参与对象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对服务契约进行公开;
双方签订契约,实行依法服务。
重实效,实行服务测评。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把服务的决策、执行、时效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对干部服务实行月通报、季报告、年总结;二是完善奖惩机制。组织群众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在工
作中,群众评议满意度在80%以上的,确定为优秀;70%以上的,确定为良好;60%以上的,确定为合格;60%以下的,确定为不合格。
随着“双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和干部服务能力的增强,逐年提高测
评标准,切实解决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中共阿左旗委组织
部组织科供稿)
报:《实践》、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盟委组织部、旗委、旗委各常委
欢迎访问 阿左旗党建网
第三篇:南康市工商局“五措并举”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南康市工商局“五措并举”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上下齐抓共管。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列入党组的工作重点,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措施。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科室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机构、人员、职责、资金的落实和到位,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物质基础。
二是深入学习讨论,增强创新意识。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省委书记苏荣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赣州市工商局党组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讨论,每位干部职工向局党组递交一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剖析原因,查找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构建“三项”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依托“1+3”工作模式,构建三项机制,推进管理方式的创新。即:构建长效化的监管机制,把监管“阵地”前移,通过常态化的市场巡查,对市场秩序实施全方位监管;构建柔性化管理机制,全面引入行政指导工作机制,通过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建议等各种手段,变过去简单的“查、扣、罚”为“引、帮、劝”,对经营者实行规范引导;构建人性化服务机制,在企业年检中实施“年检短信”提醒服务,在商标注册中实施预约上门指导服务,在“3·15”投诉电话中实施“温馨提示”服务,面向下岗失业、残疾人员实施“绿色通道”等服务。
四是强化作风建设,开展走访活动。以干部队伍“三治”(治庸、治懒、治散)为主要内容,以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为抓手,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
心,送服务解民难”市场主体大走访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通过“一对一” 结对帮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市场主体的所想、所盼、向市场主体问需、问计,帮扶市场主体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五是抓好教育培训,强化督查考核。以省工商局近期开展的“法制课堂进基层”活动为契机,继续抓好全系统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严肃培训纪律,强化督促检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五个更加”和“五个更加重视”的要求,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作为单位评先、公务员考核、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朱武荣 蔡芳兰)
第四篇: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为企业保驾护航
为确保园区企业的发展、稳定,上饶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紧紧围绕园区特点、特色做文章,在“爱商、护商、安商”下功夫,采取“跳出园区保园区”的方法,牢固树立“管理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的理念,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五项举措”,使队伍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新的增强,公安形象和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真正成为守卫企业的哨兵,服务企业的“门神”。
一、重点企业联系牌。为进一步方便企业、服务员工,保持24小时“零距离”接触,分局特意制作了50块重点企业联系牌,悬挂在厂区门卫室外墙上的醒目位置,牌子上面印有辖区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出企业的员工一眼就能看见。与以往的“警民联系卡”有所不同,原来的虽小便于携带,但是以开发区企业几万的用工人数来说,想发到每个人手中肯定不现实,现在有了“警企联系牌”,每个人都能看到,一目了然,入心、入脑,真正起到了警心、民心的“连心桥”作用。
二、服务企业网。分局在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以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从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通过实地调研和反复论证,依托互联网功能,推出了“服务企业网”,开展了“实时交流、网上办事、温馨提示、法律法规”等功能,实现了警企联通互动。
三、法制进企业。分局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主动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治安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用工密集型企业,由于员工数量众多,人员情况复杂,素质掺杂不齐,社会背景不明,常诱发不稳定因素,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企业强烈渴求公安分局在加强打击防范的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行培训。分局在晶科、大自然等企业举办法律教育讲座,各企业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法律讲座,讲座受到企业主和企业员工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四、驻企警务室。为进一步密切警企关系,分局以“三项建设”为落脚点,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精细管理、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驻企警务室建设。在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先后建立晶科、大自然、新华龙等6个警务室,并选派精干人员担任警务室的负责人。努力把警务室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卡口、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五、警企联系会。为提高园区各企业的内部安全防范意识,督促各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安保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分局每个月深入各企业召开联系会。联系会的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现场观摩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也有法律知识讲座、安保业务培训。通过联系会,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联系会在密切警企关系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企业间相互联系、学习、交流的平台,基本形成了“警企联动、共抓共管”的治安防控格局。
第五篇: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加快邵阳发展之管见
北塔区茶元头乡乡长孙先礼
邵阳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资源丰富。曾经也是战略要地,商贾繁荣。然而,历史上的辉煌掩盖不了今日的落后。这些年来,我们自己与自己比,发展和进步了不少,成绩较大,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外省、外地相比,却是相差甚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与全国、全省一些地市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缘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被人家远远地甩在后头?这一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全市上下深入思考。邵阳,当痛定思痛,是我们下决心努力奋发赶超的时候了!
笔者先后在邵阳经济开发区、区委宣传部、乡镇基层工作多年,所闻、所见、所感、所想初步凝成了一点粗浅的体会,认为邵阳当务之急是从五处着手,加快实现暂新跨越。
一、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绘就蓝图、一以贯之
1、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好邵阳在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要充分听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公民等各方面意见,综合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发展规划,重点是功能区域划分、三个产业布局、县域特色经济等。要提出一个响亮的建设口号,而且不能朝提夕改,换一
届领导就换个口号,要让这个建设目标一直在广大群众中响亮下去,深入人心。
2、要整合资源、集聚资金、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邵阳目前在建的园区定位不高,功能交叉,产业不明。如邵阳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到底在哪几个方面?邵阳工业园区具体做那些特色工业?站前开发区、佘湖新城开发等似乎在群众心中就是搞房地产开发。邵阳人都不明白这些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到底是打的什么仗,似乎都在打乱仗,恶性竞争,重复投资。这些年我们争取的国家政策、资金扶持不少,如开行贷款、贴息贷款、城建投融资平台,都没有集中整合,资金分散,建设遍地开花。造成大家内部都在抢资金、抢项目,一个有意到邵阳投资的客商今天这个区请其考察,明天那个区邀其洽谈,客商无所适从。如果明确产业定位,各有重点特色,市里就可以直接召集哪个区进行对接,减少程序和环节,扩张邵阳的知名度。如北京的中关村、长沙的高新区,有意入驻的企业自己可以对号入座,形成“硅谷”似的产业园区“洼地”。
二、做大城建、扩宽质量、三区鼎立、树立形象
1、要扩大城区面积,加速区划调整,储备城市发展空间。九十年代中期,邵阳曾经提出要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后却止步不前,丧失了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我省一些城市纷纷扩大城区,将周边县市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实践证明此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扩大,为土地
经营、市级财源、产业集聚提供了活力源泉,城市扩张是大势所趋,邵阳要抓住时机,借鉴外地经验,将城区周边的卫星城纳入囊中,远期规划是将邵东、新邵、邵阳县全部融入,近期是将毗邻三区的部分县的部分乡镇分别划入三区。特别是面对区域面积太小,发展空间有限的北塔区,要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将新邵、邵阳县的部分乡镇划入,有利于北塔区在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经营城市土地上不出现“短腿”困惑,三区要形成三足鼎立,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
2、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要把水、电、路、桥、等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抓好。重点布局建设城市二环、三环路。邵阳以前建设的城区道路又窄又弯,许多都是盲肠路,要避免在走这条弯路,要高标准、大手笔建设未来发展的道路,使二环、三环路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要规划好田江苗儿桥、雪峰桥、桂花桥建设,使每一座桥建成后,都能形成一条经济增长带,产生“桥头堡”效应。此外,城市配套功能要完善,如车站、医院、学校等建设要同步跟进。如目前东站、南站、西站、北站布局很不合理,必须外延至城市二环线以外,特别是北站,8年抗战未能成功,即使今年4月通车,今后发展仍成问题,魏源西路没有拉通,不利于车辆运行。未来还可能再次搬迁,又是重复建设。
3、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形象。邵阳提出了“五城同创”,实施几年来效果明显,但是总体评价是喜忧
参半。脏、乱、差现象仍非常严重,占道经营、乱停乱摆、垃圾横飞比比皆是。特别是东风路、红旗路、城北路、邵水东路、西路等繁华地段拥挤不堪,夜晚油烟四起,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市民怨声载道。公交车破烂不堪,出租车随意宰客,摩的四处摆放,私家车乱停乱靠,交通十分混乱。城市环境就是我们的一张脸,而我们目前这张脸是灰头土脸,污秽难以见人。为此,必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让城市干净起来,靓丽起来。财政投入要充足,队伍力量要加强,管理措施要严格,树立起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优化环境、筑巢引凤、重拳整治、维持稳定
1、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软环境,吸引客商眼球,寻求广泛合作。邵阳目前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要让客商感兴趣,政策上须高人一筹才行。只有加大争取中央、省的政策扶持,纳入政策扶持的笼子才有后发赶超的动力。在全省比较,我市仅纳入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开发这一顶帽子抢眼,在全省最为落后。为此,市委、市政府须认真探索,以前瞻性眼光谋求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千万不能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政策机遇稍纵即逝,只会垂青于有所准备者。
2、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重拳整治社会环境,维护大局和谐稳定。邵阳在八十年代初以乱闻名,现在还存有阴魂不散的坏影响。要下大力气铲除社会黑恶势力,打掉背后的“保护伞”,特别是经济建设领域的强买强卖、恶意阻工,滋事生非行为要坚决打击。要开展一系列教化活动,形成风
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要认真研究解决转型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遗留问题,特别是解决一些已经形成团体的上访事件,疏通渠道,顺应民意,促进和谐。
四、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缩小差距、力促公平
1、要改善贫困地方的条件,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邵阳整体来说是个贫困地区,其贫困地方、贫困人口比比皆是。目前有200多万人口仍未脱贫。重点是要改善这些地方和群体的基础设施,加大扶贫济困帮扶。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一年解决一个穷地方的问题,而不是撒胡椒面,年年扶贫年年贫。
2、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继续完善正在实施的有关社保、低保、医保、新农合等政策,扩大覆盖面,应保尽保,稳步推进有关医疗救助和生产生活补贴制度,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重视基层、选贤任能、强化队伍、提升素质
1、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防止出现软弱涣散和被地方黑恶势力把持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在乡镇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中存在着软化、弱化、老化的问题,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中存在着以贿选、黑恶势力操纵等方式上台等问题,不可小视。共产党的基层政权组织若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是执政能力的巨大危险。对个别地方的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成员公然与地方政
府对抗,我行我素的歪风必须坚决打击和纠正。对以不正当方式上台的黑恶势力要坚决铲除,否则无法推进该地的经济建设,造成民怨四起,悔之晚矣。
2、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选贤任能。路线方针确定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是要有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把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让他们有舞台、有机遇、有前途,用好一个人、致富一方人。二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市、县区、乡镇要多层次交流,多个岗位锻炼,多个舞台成长。同时,流水不腐,也有利于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破除“论资排辈、跑官要官”陋习,全面开展竞争选拔。不靠关系靠能力,不凭条子凭卷子。卷子总比条子好。赛场选马,防止出现个别“伯乐”总喜欢在“圈子”中选马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多选拔一些技术型人才。外省外地纷纷从著名高校中选拔专业技术领域拔尖人才,博士、研究生、北大生、清华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而我市近年来未有举动,机关干部队伍中夸夸其谈的“万金油”干部大有人在,而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型干部少之又少,一些干部只会照着单子“开中药”,却不会拿起刀子“动手术”。要不拘一格,八方揽才,为邵阳崛起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