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和美文化,铸就优秀教师
打造“和美文化”,铸就优秀教师
——城阳街道大北曲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交流材料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小学于2010年9月搬迁新校后,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以“崇和尚美,润育童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打造“和美”文化特色品牌学校,铸就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在坚持狠抓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培养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广博、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新课程改革的优良教师队伍”的“和美教师”为目标的师德建设工程。经多年的实践,如今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管理思想上,重“和美”文化铸“和美”教师 在管理思想上,我校倡导“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奋力争先”的精神,围绕“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和谐发展”办学目标;每年在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都要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臵。每学期开学,校长亲自主持,本着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学校还制订了《大北曲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并印发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材料。采取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号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座谈、深刻体会这些法规法令对教师的要求,深入研究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
二、在管理行为上,重“和美”文化铸“和美”教师 在管理行为上,强力推进“和美师训行动”,着力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校管理层干部做到“七个一”:每天至少和一名老师交流;每天至少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或一处亮点;每天至少听一堂课;每周至少和一名重点学生进行交谈;每周实施一项工作新举措;每周提出一条工作好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这种人本化管理,使全校教师和谐相处,凝心聚力。
在管理措施上,学校每年举行“师德〃师魂—教育故事”征文评选、“青春在讲台闪光”青年教师培养行动、“关爱学生,对话心灵”的和美班主任论坛、“教师道德宣誓仪式”、“和美年级组建设”活动、“请给老师打分”家长评教活动等这一系列“和美师德行动”,既构筑起学校外部强大的精神氛围,又唤醒教师内心蛰伏的职业操守,呼唤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
2、为了推进“师德伴我行”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紧紧围绕“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这一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并对照自身展开师德师风自查活动,深刻反思,查摆自己有无违规违纪,违背师德的现象。
3、为使教师更加明确师德师风的内涵,在“集思广益”上构建平台: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青年教师汇报课”“青蓝工程”等横向与纵向的交流,促成教师与教师的协作互动,每年一次的“和美”教师论坛,是教师们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拓贤为师,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形成群英荟萃的教师群体。
4、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养的培养。我校每周三下午利用班主任会时间举行了“学习身边师德楷模,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建设主题的活动,加强学校师德建设,要求每一位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
我们还每两周开展一次明确主题的“班主任论坛”,让学校的优秀班主任老师,为全体班主任做了“幸福教师 高尚师德”的专题论坛。刘爱红老师以“今天我们是莘莘学子,明天我们就是谦谦君子”的坚定培养理念,用她的扎实、新颖、时尚、激励的师德之规打造着她完美的“学生眼中的最美教师”。她向大家实在地展示着她目前所在的班集体情况,讲述着和孩子们一起经历的事情和活动,PPT中不时展现着孩子们洋溢着快乐的笑脸,而刘老师讲述时总是在回味中传递着她的幸福。这样的快乐和幸福使在座的老师真真切切再次感受到班主任就是那么朴实,那么的常态,但班主任如果对待这个工作倾注了用心、用情、用爱的力量,那就会使“平常”的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
5、在“学以致用”上寻求突破:一直以来我校与上海名校的教育合作,铸就了教师的“课堂美”,充盈着学生的心灵。2013年3月份我们还聘请乐知教育专家徐晓东老师为我校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师德师能全员专题培训,老师们也从这次培训中体会到: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活动,不仅关注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的用心维护。为学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在环境建设上,重“和美”文化铸“和美”教师 在环境建设上,大力营造“和美”环境与氛围。几年来,学校在文化氛围的建设方面,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整个校园充盈着健康向上的审美氛围,汇凝成一种强大的美的文化力量,和美钢琴音乐厅、艺术长廊、读书长廊、德育园地、名人名言,激发师生奋发向上;醒目的校训、班级展示墙的名言警句,昭示师生不断进取;和美的校本课程——《家艺》、《茶艺》、《厨艺》和《独轮车》,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经过不断的努力,学校“和美”文化特色品牌已见雏形,同时,也铸就了优秀教师团队,学校发展呈现出可喜的新局面,全体教师积极肯干、奋发向上,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已有10名教师举行了区级公开课,2名教师举行了市级研究课,语文教研组的主动参与式“四段五环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英语教研组举办的第一届英语文化艺术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与会领导、老师、家长的交口称赞,《城市信报》“寻找最美教师”活动刊载刘爱红老师的优秀事迹,校本课程茶艺表演与艺术教育完美结合,丰富了校园生活。《独轮车运动进校园》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运动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独轮车队在2012全国登山节开幕式和CCTV5体坛风云人物捐出你的运动时间进社区活动中均有精彩的表演。学校近两年先后被评为城阳区师德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学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书香校园等。
“和美文化”特色品牌学校的初步形成,铸就了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团队,我们全校上下将以极大的热情和聪明才智,不断挖掘“和美文化”内涵,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把大北曲小学办成城阳区优质学校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和美文化
“和美文化”,京山小学的靓丽名片
——京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融合。近年来,我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入手,坚持“理念引领—特色提炼—物化呈现—行为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努力营造“和美”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潜心规划,提炼符合校情的核心文化
2010年,京山小学确立了“文化立校,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拟定了“三年三步走”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即用三年时间,分三个步骤,让学校初步形成“办学理念明晰、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郁、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崭新局面,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创建历史、现有资源、发展愿景等,精心凝炼出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和美文化。
和,即和悦、和勉、和爱、和睦、和顺、和谐等等。学校以“和”为文化基调,打造学校文化体系,努力创设学校管理和顺、教师竞争和勉、师生关系和爱、校园氛围和谐、学生和而不同的文化之境。
美,即美心、美言、美行、美景、美才、美好等等。学校以“美”为文化追求,对学校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力求在创建优美校园环境的同时,锻造师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
学校坚持以“和”为文化基调,共建和谐校园;以“美”为文化追求,建美校、塑美师、育美生。同时,以“和美”为文化精髓,精心构筑、科学谋划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愿景、办学策略、培养目标、管理原则,学校宣言、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
二、用心设计,营造师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用智慧的甘泉培育人,用高雅的艺术陶冶人,用经典的美文侵润人,用阳光的体育健康人。这是京山小学的情怀。漫步京山小学,感觉每一根草,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多情烂漫的。学校一景一物的呈现,都离不开全校师生的智慧。
一是精心设计的景点文化精彩纷呈。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到教学楼,小到一些角角落落,都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如,走廊文化:我们在教室外
1墙面以异形展板形式展示“弟子规”、“好习惯伴我行”、“小学生安全”、“经典诵读”、“学生绘画作品”、“励志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孝文化”等;以异形展板展示“幸福人生从京山小学起航”,“教师习惯四字诀”、“学生习惯三字诀”等艺术文化。时刻提醒师生要做“和美教师”与“和美学生”。教室文化:学校校徽、校训、五表栏、班级小明星、图书角、心愿墙、每周一歌等在教室内张贴有序,各得其所,教室外的班级名片,包括《班主任》、《班主任寄语》、《可爱的班集体》、《星级班级》和《卫生评比》等栏目错落有致,亮点纷呈。办公室文化:办公室门牌、工作纪律、作息时间、清洁值日、通知发布栏、教师风采、名言警句等,尽情彰显“和美”主旋律,处处体现团队精神。办公室门口是办公室名片,名片包括团队负责人、团队名称、团队合影及团队服务理念、工作格言等都由教师自己设计完成。与此同时,我们还对餐厅、楼梯、过道、各功能室以及文化墙和雕塑、橱窗和板报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景都育人,并处处体现出“和美”的特点。
二是广泛征集的命名文化清新高雅。各教学楼、道路、园名的最终命名,学校都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征集,广泛采纳大家意见,然后确定。一个个寓意深刻、动听的名字便应运而生。如启智楼,启智,意为启迪智慧之意。美行路,美行,意为高尚的操行,语出《道德经》:“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以“美行”命名此路,意在告诫师生要从一言一行做起,涵养高尚的德行。还有乐滋路、感恩路、美德路、美生路、和美路、和美园、行知园、孔子园、厚德园、循礼广场等,并精心设计、制作、安装了相应的路牌、园牌。
三是周密组织的动态文化特色鲜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一些显性的文化建设外,我们还注重用那些隐形的、动态的文化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利用每个班级的磁性黑板,校道上的橱窗式文化长廊、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台以及临时性和流动性的宣传栏对师生开展教育。比如开展安全教育,与周边多所学校建立联系,建立统一的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对音、体、美等学科的管理,规范每周升旗仪式,坚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等等。尤其是两年一度的和美生态文化节,师生通过十多种形式的竞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被称作学校和美文化大餐。
三、精心组织,构建和美生态文明校园
为彰显“文化育人”,构建和美生态文明校园。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提出“净化、绿化、美化”的环境建设理念的同时,还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和美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
一是实施“美体工程”。学校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教师与学生同做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校园集体舞。结合“2+1”艺体活动,成立羽毛球队、网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书法班、绘画班等,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每周三下午三至五年学生的抖空竹活动,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实施“美心工程”。美心工程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为重点。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知心姐姐信箱”,针对学生、家长的心理特点,学校坚持每学期为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讲座,并进行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找到发展坐标。
三是实施“美生工程”。评选“京小美生”,也是我校的一大文化特色。“美生标准”将身体好、品行好、学习好、形象好是京山小学的美生评选指标。“京小美生”的评选,每年一度,核心要求是秀外慧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通过评选,学校不仅奖励每生500元的夏令营活动资金,而且还建立一面“美生墙”,以此展示“京小美生”的风采。
四是实施“美师工程”。“美师”是和美文化的实施的有效载体,学校出台“美师”标准,“美师”标准是师德与心灵高尚,学识与能力出众,言行与品貌俱佳的标杆。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每月一次主题文体活动、每期一次的师德标兵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每年一次的“党员示范岗”授牌,引导着全校老师以“和美”文化为出发点,贯彻“以责立心、以美立范”之教风,不断修炼自己职业素养,成为和美教师。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以上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绿化文明校园”、湖北省“四创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荆门市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十佳满意学校”。更值得称赞的是,学校还分别承担了湖北省野生鸟类观鸟摄鸟大赛和全国爱鸟周活动的现场及服务接待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厅、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现在,京山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现象,又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学校的和美文化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并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和美文化品牌,为京山教育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做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培育和美文化 打造和谐校园
培育和美文化 打造和谐校园——幼儿园文化建设初探
文化建设是学校、幼儿园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长期以来,我所在的北京市恩济里幼儿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培育园所和美文化为魂构筑优质幼儿教育:以深化“感恩文化、礼仪文化、师德文化、责任文化”为珠,以异彩纷呈、饱含教育意蕴的活动为线,培育园所和美文化,打造和谐校园。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民主管理,提高办园活力
幼儿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转变干部职能,实施团队工程,营造“健康和谐、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在抓班子、带队伍、提高素质、提升形象上着力,推动幼儿园文化建设向高层次延伸。为了使幼儿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实行民主科学规范的管理,建立了党政工团共同参与监督、多向互动的管理新机制,增强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凡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实行民主决策,召开行政会、园务会、班长会、教职工大会等,实行科学决策程序,做到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同时加大中层队伍建设。在管理活动中,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转变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三个转化:
一、将管理者的监督作用转化为支持行为。对教师坚持正面激励,并及时提供给教师专业上的引领与支持;
二、将检查作用转化在合作中。通过和班长、教师一起探讨园内各项工作方案的制定、实际参与到各项活动的组织中来,变行政命令为合作行为。
三、将教育作用转化在引导中。每名教师的思想、水平、态度和价值观各有不同,尊重教师的差异,和每名教师平等交流,引导每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恩济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园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宽容与理解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创造了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活力。以园风建设为龙头,党政工青共育园所和美文化一所幼儿园是否具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凝聚力。而增强园所的凝聚力就必须重视和培育园所精神、创造良好的群体心态、人际关系和精神文化氛围。为此,我们站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在园所中着力培育四种文化1.以责任文化为引领,铸就良好园风的基石。在园风建设中我园以“责任培养”为切入点,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系统学习世界500强企业的培训教材,同时在教职工中开展以培养“责任主体”为核心的责任教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通过专家精辟的讲解与深刻的剖析,园所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责任文化日渐生成。当家长因临时有事接孩子迟到时,教师会自觉地留下来陪着孩子做游戏;为了让每一节课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无须领导提醒,教师们会提前准备好精心制作的辅助教具或是多媒体教材„„不知不觉中,教师们把责任感上升为不断超越自我、勇于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逐渐养成了积极主动、勇挑重担的自觉意识;形成了认真做事、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2.倡导感恩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我园利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传统节日及园所特有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年庆典”等在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蕴涵感恩文化的教育活动。如,2008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开展了以“心系灾区、体味幸福”为题的捐赠活动同年七月,我们开展了以“感谢师恩”为题的毕业典礼;今年母亲节,我们特地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的五月歌会„„通过感恩教育激发了每个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愫,营造感恩环境。在恩济里幼儿园,“感恩”两字在全体师生的诠释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感恩延伸为一种追求幸福的生活态度;延伸为一种利人利己的责任感,延伸为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精神。3.传承礼仪文化,缔造文明之花。“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我园以传承礼仪文化为切入点,从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入座之礼、饮食之礼入手,培养师生优雅、得体的举止。我园先后出台了《教师的仪表风度》、《教师的举止风度》、《教师职业行为二十不》等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举手投足从容稳健、优雅大方;仪表风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同时我们还在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对家长多一些春风化雨;对幼儿多
一些生命关注;对同事多一些宽容和尊重,以行为范,使幼儿从小得到礼仪文化的冼礼与熏陶,在幼儿的心中从小播种下文明习惯的种子。4.弘扬师德文化,锻造师魂。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以“弘扬师德文化,锻造师魂”为题对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在青年教师中深入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帮助青年教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二是抓职业道德教育。配合“骨干教师”评选及“青年标兵”“好教师”评选在全园内开展“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向模范教师学习等活动,深化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信念。我们不仅出台了《师德行为规范》,还以“师德情景剧表演”、“师德讲堂”、“读书分享活动”等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师们的师德理念不断成熟,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进而把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个人的情感汇成了集体的精神。以异彩纷呈、饱含教育意蕴的活动为线,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缔造文明之花。我园坚持以丰富多彩、饱含教育意蕴的活动为载体,在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的同时,培育园所和美文化。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活动中,我园干部、教师积极响应,多次踊跃捐款,并在孩子中开展了“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共度美好童年”活动。为了让年轻的幼儿教师们尽快成长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在园内举办了一台五光十色的《教师才艺大赛》。08年的新年庆祝活动我们办成了“厨艺大赛”的形式,并穿插了教师才艺表演和抽奖等环节,笑声朗朗,欢声阵阵。09年元旦,我们在幼儿园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台名为《回顾2008,畅想美好明天》的颁奖晚会。教职工们在享用着园内精心准备的自助餐的同时,一同倾情回顾伴随着眼泪与荣耀艰辛走过的2008,憧憬着充满希望与梦想的2009;为获奖的教师们投以热烈的掌声。此外,我园经常组织多元化、个性化、园本化的各类活动,推动文明活动向家庭延伸、向社区延伸,将文明之花传播到周边各个家庭。每个月我们的亲子小分队都会出发,到周边的八里庄社区、永安东里社区、八宝庄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满足社区儿童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需求。同时,为了发挥我们示范园的辐射作用,我们还与山区的苏家坨幼儿园手拉手,向苏家坨幼儿园无偿捐助玩具、图书、地垫、幼儿桌椅等。看着山里的孩子们、社区的孩子们、家长们开心的笑脸,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们的心是真诚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一次次活动打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为实现和谐社会、和谐首都的目标而努力,让文明、和谐之花在首都北的各个角落光荣绽放!
第四篇:打造“凤凰”教育品牌彰显“和美”学校文化
打造“凤凰”教育品牌 彰显“和美”学校文化
【摘要】现代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有特质和个性的办学思想,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背景和师生发展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建构先进的办学思想并转为群体共识和“行动愿景”,为学校插上“打造‘凤凰’教育品牌,彰显‘和美’学校文化”这面思想的旗帜。一方面对凤凰小学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解读,概括出凤凰“和美”文化24字方针。回答四小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学校”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怎样培养”和“怎样办学” 提出了以“和美” 文化为价值引导,构建五大促进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支撑策略来予以实现。
【关键词】凤凰;教育品牌;和美;学校文化
现代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以文化治校,特色办学。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背景和师生发展最大化的价值追求,凤凰小学亮出了“打造‘凤凰’教育品牌,彰显‘和美’学校文化” 这面鲜明的旗帜,旨在建构先进的办学思想并转为群体共识和“行动愿景”,为学校的高效持续发展绘制蓝图,指明方向。提炼凤凰价值观,办有文化底蕴的学校
2002年秋,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在凤凰村诞生,故名“凤凰小学”。“凤凰”乃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民族的图腾。她是百鸟的组合,是集大成之美的合体,其“开放、多元、均衡、创新”等特质与我们建设现代学校文化观念相契合。凤凰小学以凤凰优美的形象作为学校的文化标签,并将这些特有符号应用于校徽、校歌、宣传橱窗、文化墙、校报、学校网站等各个方面,导入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理念。以凤凰象征的“和美”,作为学校的文化价值观,概括为24字方针:“和”是凤凰的性格――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美”是凤凰的精神――个性之美、和谐之美、统一之美。表达了我们对教育既重视个性培育,价值实现;又强调团队合作,智慧共享的思考。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坚持“关爱为本、和谐为渠、塑造个性、均衡发展”为办学思想,确立“和美”的校训,追求“求真务实、自我实现、和融竞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建立和完善“文化立校、智慧育人、创新铸魂”的新型管理和育人模式,共同营造和谐于心、美丽于行的凤凰校园。
实施五大行动策略,办有特色内涵的学校
我校建校仅13年,在明确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必须把握关键环节,找准有效实施策略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我们以“和美”文化为价值引导,构建了五大促进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支撑策略:
【策略一】以打造“和美教师”为突破,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2.1 “和美教师”整体要求:敬业、乐业、专业。以“爱心、责任”为核心,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树立老师的乐业精神;搭建有效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2 开展和美教师“四项工程”,即教师形象工程――倡导教师美丽、尊贵地工作生活着;教师健康工程――倡导教师健康、快乐地生活工作着;教师素质工程――倡导教师把学习当成每天的需要,使自己专业、敬业、乐业;教师凝聚工程――倡导教师之间聚心、聚智、聚才、聚力,使团队形象正气、大气、底气、灵气。
2.3 构建有活力的教师成长制度。坚持“教师第一”的校本培训理念,创造性地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制”,促进了教师立体化发展。搭建“三格”培养层次,科学地分成新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铺设专业发展“三环道路”,即铺设 “外环”(教学基本功)、“中环”(教学策略)、“内环”(教学思想)“三环路”。构架专业发展“三维空间”,学习空间(教师必须成为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学校要经常向老师推荐专业学习书目,定期下发书目,组织读书汇报会、检查学习效果。实践空间(教育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坚持走“学―教―训―研”相结合的道路,实施校本研修“八个一”工程,即“改进一个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完成一个学生成功辅导案例;上一堂表现自己教学模式和风格的展示课;制作一个可供交流使用的电子教案;编制一套高水平的试卷;写一篇教育叙事故事;研究一位名师并写出研究报告;研修一本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的书”。展示空间(学识才华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挖掘与激励性展示),每学期坚持开展评选“和美教师、和美团队、和美课堂”等活动,促进人才梯队建设。
2.4 成立名师工作室,走以名师引领学科发展,推进青年教师超越发展的师资建设之路。目前,学校已组建了市级小学英语“常树林老师工作室”,由他带领青年发展中心全体成员开展有效教研活动。工作室通过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示范、研修指导,通过举办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课堂就诊、行动研究等活动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形成学校特有的校本研训团队,学校“主动发展+辐射发展+团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特征显现,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策略二】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营造和美育人环境。
坚持良好的“立身为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通过课题研究为导向,开设礼仪校本教材课程,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为基点,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推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深入有效的运行。
【策略三】建设教学资源库,改良“教学软工具”,实现减负增效。
为充分有效地整合优质资源,以利于各学科教师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学校集中汇总各学科教师教学过程中零散成果,建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主要由每学年各年级(学科组)上交的教学资料包汇集而成,教学资料包由学科教研组整理提炼的有推广借鉴价值的教案、课件、作业设计、单元分析、试卷、论文、各类活动方案,集体备课成果等组成。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系统收集与共享。几年的实践,逐渐凸显了教师成长发展减负增效的优势。
【策略四】以学校社团为平台,激发师生科学旨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策略五】构筑和美家校平台,完善家长、社会良性支持系统。
2.5 开展“和美家庭”的创建活动,定期召开“我与孩子共享学习快乐”的“和美家庭”交流会。架设了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桥梁,加强学校、家庭的有机联系。
2.6 成立“家长教育协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教育协会”成员兼顾不同行业和各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也包括社区代表。协会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定期召开协会成员会议,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二是参与学校组织的特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读书节”、“科技周”、“艺术节”等。三是鼓励他们成为学校“和美家长工作室”主要成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加学校活动。这种开放对学校来说是考验,也是促进;对家长而言是参与,也是学习。
凤凰小学上下,有一种精神在跳动,它的名字叫“凤凰”;有一种文化在涌动,它的名字叫“和美”。13年来,我们在携手并肩“择地而耕”、“择向而行”中,共同经历了探索、割舍的过程,孕育、发展的过程,痛苦、幸福的过程。凤凰图腾,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凤凰人的心中,“和美”精神,已在校园里冉冉升腾,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初绽出一缕幽幽的芳香。未来,凤凰人将以“品牌”为精神,以“特色”为筋骨、以“智慧”为血脉,用爱心、信心和恒心,用理想、激情和汗水丰满羽翼,在湛蓝的天空振翅翱翔,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新生活。
第五篇:构建和美文化 打造生态校园(京山小学汇报材料)
构建和美文化 打造生态校园 ——京山小学生态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京山小学创建于1999年9月,校园面积4.6万平方米,现有47个教学班,学生2558人;附属乐滋幼儿园16个班,幼儿670人。学校教职工235人。
近年来,学校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致力于“三美”建设——建美校、塑美师、育美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美”生态文化;明确了“竞一流,铸就优质教育名园;致卓越,构建绿色生态典范”的办学宗旨,以“和润其心,玉琢成美”为校训,达成师生“修仁爱之心,行和善之事,成美慧之人”的共识。学校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明,加强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与绿色生态文明同行;开展绿色生态课堂研究,师生共享轻松、快乐课堂。学校致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把生态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制定长远生态建设规划
2009年开始,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态德育领导小组,制定了《京山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将生态德育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生态德育和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切实保障生态德育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生态德育工作正常运转。
(二)加大投入,营造生态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是生态德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2011年,京山小学结合实际,精心凝炼出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和美文化。在“建美校、塑美师、育美生”旗帜引领下,全体师生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学校的绿美化、生态化、洁净化工程已形成共识。
1.建起天然生态园
漫步京山小学,里面的每一幅景、每一块石、每一条路、每一面墙都是多情烂漫的,既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表象,又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功能的有机融合。校园建有生态园1间,面积120平方米,可放置花钵3600个;植物园面积达5000平方米,周围香樟环绕;林荫礼堂1个,建筑小品四处,可供师生休憩。校园内共有樟树、桂花树、广玉兰等30多个树种,共1000多棵,红叶石兰、迎春花、笔尖柏等灌木数万株,草坪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绿化率100%,绿化覆盖率55%。今年,学校又在校内开辟种植园,引导学生认知、了解并亲手种植植物。
2.建起生态教育室
为了节约资源,物尽其用,引导师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学校建成了生态教育室。内容涉及绿色理念、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绿色生活、绿色活动、绿色课堂、绿色文学、绿色人文等内容,学校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鸟巢、桌椅、沙发、灯具、工艺品等,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生态文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幽雅的校园为莘莘学子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浓郁的文化,唤起了学生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广泛宣传,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1.订购《环境报》、《美丽中国》、《世界环境》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学校校报《和美》特设“环保视角”,宣传生态知识,使师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生态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生态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广播站设有“生态热线”栏目,每周两次播出有关知识。学校网站特设《德育天地》栏目,传送大量生态德育资料供师生学习,且向社会开放。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学校充分发挥墙壁语言的作用,在各走廊上张贴宣传画,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生态教育标语,电子显示屏及各班黑板报不定期进行报道,广泛宣传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畅通渠道,挖掘生态教育资源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生态德育的渗透教学。
1、学校对生态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生态德育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生态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环保课(周五下午第二节),把京山县校本教材《观鸟》和学校自行编写的校本教材《垃圾减量》作为教材进行教学。
2、通过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教育。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做生态项目的调查,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林家冲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节能处理工厂,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意识,促进学校生态教育的全面实施。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目前,学校已有20名学生加入到“中国青少年环境监督(小小环境观察员)计划”活动中。活动启动后,学生与辅导员老师一起在学校及周边社区开展活动,从少年儿童的视角,把看到的、想到的拍下来、写下来,在官网和官方微博上发表三十多篇博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身边的环境状况,思考环保并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学校充分挖掘和开发各学科教材中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把生态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课堂教学中去。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思品、体育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穿插生态教育内容,发挥素质教育学科主渠道的作用。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五)多重体验,丰富生态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观鸟活动
在县教育局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京山小学广泛开展了以爱鸟、护鸟、观鸟、摄鸟、写鸟、说鸟、画鸟、唱鸟、舞鸟为主要内容的“九鸟”生态体验系列活动。
活动启动后,学校除利用每周环保课对全体学生进行观鸟知识教育,还组建了观鸟队,利用每天的活动课及周六带学生外出进行观鸟,培养学生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意识。为将“九鸟”文化深入人心,巩固“九鸟”成果,学校建起了“九鸟”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多彩,整个长廊简直就是一部“‘鸟’百科全书”,成为学生课下学习“鸟”知识的“增长点”。
以“观鸟”为切入点的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完成从被动接受生态道德理念到将这种理念自然融入日常生活的过渡。学校也因此在全国为同类学校崭露头角。2012年6月,学校成功承办了湖北省第五届野生鸟类观鸟摄鸟大赛,有来自安徽、江苏、辽宁、山西、武汉的12个学校四十多支观鸟参赛队参与了活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以及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网、荆楚网、荆门教育信息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报道。2013年3月,学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暨湖北省“爱鸟周”启动仪式。将“美丽中国,任鸟儿自由飞翔”与“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融入每个公民的心田。活动中,中央电视台“绿野寻踪”拍摄组走进学校开展少年儿童生态保护知识竞赛,来自京山城区的6个代表队共18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我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在2012、2013和2014年观鸟摄鸟大赛中,学校获得优胜奖、新纪录奖、摄影本土奖、小数码摄影一等奖等奖项;三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观鸟教师,学校被评为优秀观鸟学校。2013年12月,我校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称号,黎红霞校长到北京接受授牌。2014年,学校作为观鸟摄鸟大赛的会场之一,生态文化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期间,在学校还三次成功承办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学校网络委员会”会议。副校长欧阳丽蓉当选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学校网络委员会主席。
以观鸟为载体的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师生的情感在实践中升华,心灵在体验中放飞,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极大的促进了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2.开展爱护动物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IFAW(国际动物基金会)项目—— “和小象一起长大”、“狗狗、猫咪和我们”等活动,通过看视频、征文赛、书画赛、手抄报展、儿童剧表演以及全家对象牙制品说‘不!’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少年儿童爱护动物的意识,自觉参与到爱护、救助各种动物的行动中来。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生态道德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3.开展“垃圾减量”活动
学校根据实际状况,以“垃圾减量”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校内开展“课本重复使用”、“校报封面设计大赛”、“废旧物品再利用”等活动;进社区开展“洁净京山”、发放“绿色文明”宣传单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节能工厂;学校还把生态教育与课程紧密联系,组织并编写校本教材——《垃圾减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及各家庭垃圾量大幅度减少。
4.开展“和美”生态文化节
2013年5月,学校组织了以“灵动京小,和美乐章”为主题的“和美”生态文化节,活动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缤纷的世界”观鸟摄鸟比赛、“燃烧的六一”黑板报设计比赛、“飞扬的生命”舞蹈比赛、“放飞梦想”现场作文竞赛、“灵动的空间”环保手工制作大赛、“舞动的音符”器乐大赛、“绚丽的生活”书画比赛、“趣味之旅”数学竞赛、“古韵书香”经典诵读比赛、“挥舞的激情”抖空竹、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描写自然、歌颂绿色、倡导和谐人文,激发师生保护自然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怀。
5.创办爱心驿站
京山小学将“和润其心,玉琢成美”作为校训之初,就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修仁爱之心,行和善之事,成美慧之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体水平。为此,学校专门建立了“爱心驿站”,主动加强与街道、社区的联系,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文艺演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爱心捐赠、“手拉手”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为学生开辟生态德育第二课堂。学校大队部还成立了“爱心义卖”银行,学生将家中闲置的商品捐给学校义卖,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将所有款项全部捐给“手拉手”学校。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奉献爱心,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6.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为了让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走进家庭,学校成立了生态委员会,吸收部分热衷生态事业的家长参与其中,开展活动。召集家长专题会,向家长宣传生态道德的理念,会后开展“红领巾义卖”,各家庭把闲置的商品捐给学校,孩子和家长们到义卖市场去“淘宝”,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手拉手”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深入师生和家长的心田,家长对此项活动赞不绝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湖北电视台“都市八面风”栏目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7.努力创建国际生态绿旗学校
自2012年以来,学校为了推动学校品牌特色塑造工程,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采取了多种措施,在以上基础上,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的进程。
按照生态学校“七步法”的创建要求,学校成立了生态学校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委员,省环保厅、市教育局专家和分管副校长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以及社区居民等有关人员组成。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讨论创建工作,落实创建计划。
此外,学校加强设施建设,夯实生态环境教育基础,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完善了校园绿化规划,投入资金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校内生态教育设施: “废旧电池收集箱”、“垃圾分类箱”“直饮水”等。这些校内生态教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我们的学生在不出校园的情况下,便可有效的开展一些生态环境观察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兴趣。
学校还通过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定期邀请省环保厅领导及专家来校作生态环境教育讲座。每年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把生态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专题演讲,充分利用黑板报、校报、广播室、宣传窗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自觉性。进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林家冲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绿色工厂等等。每年的“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广场、繁华街道开展宣传活动,向行人散发传单,宣传环境保护常识,走向街头测试噪声等。两年来,一系列的“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活动,增强了师生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了低碳生活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品牌特色塑造工程。
二、主要成绩
随着生态德育的深入开展,广大师生生态意识不断提高,能自觉地参与生态活动,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两次被国际动物基金会授予“优秀学校”称号。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优秀观鸟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绿色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极大调动了师生接受生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知识扎实,屡次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欧阳丽蓉等两位老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环保使者”称号。张琼芳、赵丹等七名老师被国际动物基金会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汪婧老师被中国青少年环境监督计划组委会评为“优秀辅导老师”,潘玲丽等老师撰写的《让观鸟为学校插上腾飞的翅膀》等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钟睿哲等八名同学在国际动物基金会组织的绘画、征文竞赛中获奖,邵雪怡等同学的绘画、征文作品被收录在《狗狗、猫咪和我们获奖作品集》、《和小象一起长大获奖作品集》等书中,汪婧老师和李成玉同学应邀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环境监督计划”夏令营活动。近三年,在京山县组织的“自然笔记”竞赛和“观鸟摄鸟”大赛中,学校有一百多人次获各项奖。
三、反思与建议
对学生的生态教育零零碎碎,不系统,如果构建一套从幼儿园至大学的生态教育体系,并配备相应的教科书及家庭教育读本,将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
四、努力方向
1.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2.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态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生态行动,将我校的生态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3.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争取尽快通过国际生态学校评估验收,获得绿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