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章 Excel2010典型试题解析
第3章 Excel2010典型试题解析
3.1 Excel一级典型试题解析 3.1.1 欧洲10个国家月失业人口统计表
1.2.3.4.5.求出Sheet1表中每个月的合计数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 将Sheet1复制到Sheet2中;
求出Sheet2表中每个国家的月平均失业人数(小数取2位)填入相应单元格中; 将Sheet1表的A3:A15和L3:L15区域的各单元格“水平居中”及“垂直居中”; 在Sheet2表的月平均后增加一行“平均情况”(A17单元格),该行各对应单元格内容为: 如果月平均失业人数>5万,则显示“高”,否则显示“低”(不包括引号)。要求利用公式。6.在Sheet2工作表后添加Sheet3,将Sheet1的第3行到第15行复制到Sheet3中A1开始的区域。7.对Sheet3的B2:K13区域,设置条件格式:
对于数值小于1的单元格,使用红、绿、蓝颜色成分为100、255、100的背景色填充;对于数值大于7的,使用红色加粗效果。
操作步骤如下:
1.步骤1:单击L4单元格,如图 3-1所示,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的【Σ自动求和】按钮,如图 3-2所示,L4单元格会自动生成求和公式,如图 3-3所示,检查求和区域正确后,按回车确认,得到一月份的“合计”值。
图 3-1 欧洲10个国家月失业人口统计表
图 3-2“编辑”工具栏
图 3-3“自动求和”区域及公式
步骤2:将鼠标移到L4单元格右下角,鼠标指针变为实心十字形(填充柄),如图 3-4所示,拖曳至L15,完成自动填充。
图 3-4 鼠标指针变为实心十字形(填充柄)
2.选中Sheet1内所有内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切换到Sheet2,单击A1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如图 3-5所示。
图 3-5粘贴选项
3.步骤1:单击B16单元格,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的【Σ自动求和】按钮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平均值(A)”, 如图 3-6所示,B16单元格会有公式生成,如图 3-7所示,检查求平均值区域正确后,按回车确认(也可以直接在B16单元格输入“=AVERAGE(B4:B15)”),拖曳B16单元格的填充柄至K16,完成自动填充。
图 3-6 “Σ自动求和”的下拉箭头
图 3-7生成求平均值公式
步骤2:选择区域B16:K16,在该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图 3-8
所示),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 “数字”选项卡中,选择“分类”为“数值”;设置“小数位数”为“2”,如图 3-9所示。
图 3-8单元格右键菜单
图 3-9 设置小数位数
4.切换到Sheet1,选择区域A3:A15,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对齐”选项卡中,设置水平和垂直对齐方式,如图 3-10所示;选择L3:L15区域重复以上操作。
图 3-10 “对齐”选项卡
5.步骤1:切换到Sheet2,单击A17单元格,输入“平均情况”;再单击B17单元格,切换到“公式”选项卡,单击“函数库”选项组的【插入函数】按钮(或者直接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如图 3-11所示。,可以直接插入函数),图 3-11 插入函数
步骤2: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的“IF”函数(一般可以在“常用函数”类别中找到),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3-12所示),打开IF函数参数对话框。
图 3-12选择“IF”函数
步骤3:在“函数参数”对话框的第一行输入“B16>5”,第二行输入“高”,第三行输入“低”(注意:在输入后会自动添加西文的双引号)如图 3-1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拖曳B17单元格的填充柄至K17,完成自动填充。
图 3-13“IF”函数参数设置
6.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如图 3-14所示,在Sheet2工作表后添加Sheet3。切换到Sheet1,选中第3行到第15行,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再切换到Sheet3,单击A1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
图 3-14 【插入工作表】按钮
7.步骤1:选中 Sheet3 工作表中的 B2:K13单元格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条件格式】按钮,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小于” 命令(如图 3-15所示)。
图 3-15 【条件格式】按钮
步骤2:在“小于”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输入“1”;在“设置为”的下拉框选择“自定义格式”(如图 3-16所示),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填充”选项卡中,单击【其他颜色】按钮(如图 3-17所示),打开“颜色”对话框。
图 3-16 “条件格式”“小于”对话框
图 3-17“自定义格式”对话框
步骤3:在“颜色”对话框中的“自定义”选项卡下,选择“颜色模式”为“RGB”;红、绿、蓝颜色分别设置为100、255、100,如图 3-18所示。连续单击【确定】按钮。
图 3-18背景色设置
步骤4:继续选中B2:K13单元格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条件格式】按钮,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大于” 命令,打开“大于”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7”,“设置为”选择“自定义格式”(如图 3-19所示),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图 3-19“条件格式”“大于”对话框
步骤5: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字体”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红色”,“字形”为“加粗”,如图 3-20所示,确定所做设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20字体设置
3.1.2全年销售量统计表
1.2.3.4.5.求出Sheet1表中每项产品全年平均销售量,并填入“平均”行相应单元格中(小数取2位); 将Sheet1复制到Sheet2,求出Sheet2中每月总销售量并填入“总销售量”列相应单元格中; 将Sheet2表内容按总销售量降序排列(不包括平均数); 将Sheet1表套用表格格式为“表样式中等深浅3”(不包括文字“2012年全年销售量统计表”); 在Sheet2工作表总销量右侧增加一列,在Q3填入“超过85的产品数”,并统计各月销量超过85(含85)的产品品种数填入Q列相应单元格。
6.在Sheet2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3,将Sheet2的A3:A15及P3:P15的单元格内容复制到Sheet3。7.对Sheet3工作表,对月份采用自定义序列“一月”、“二月”、„„次序排序。8.对Sheet3中数据,产生二维簇状柱形图。其中“一月”、“二月”等为水平(分类)轴标签。“总销售量”为图例项,并要求添加对数趋势线。图表位置置于D1:K14区域。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1中的题3。
2.步骤1:参考3.1.1中的题2。步骤2:参考3.1.1中的题1。
3.步骤1:选择Sheet2区域A3:P15,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排序】按钮(如图 3-21所示),打开“排序”对话框。
图 3-21【排序】按钮
步骤2:在“排序”对话框中:设置“主要关键字”为“总销售量”,“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降序”,如图 3-2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22排序对话框
4.切换到Sheet1,选中A2:P16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套用表格格式】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表样式中等深浅3”,如图 3-23所示;在显示的“套用表格式”对话框中,检查“表数据的来源”区域是否正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3-24所示。
图 3-23“套用表格格式”命令
图 3-24 “套用表格式”对话框
5.步骤1:切换到Sheet2,选中Q3:Q16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字体”选项组的【边框】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有框线”,如图 3-25所示。
图 3-25 给单元格添加边框
步骤2:在Q3单元格输入“超过85的产品数”;单击Q4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插入 “统计”函数中的COUNTIF函数,并设置参数如图 3-2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拖曳Q4单元格的填充柄至Q15,完成自动填充。
图 3-26 COUNTIF函数参数设置
6.步骤1: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会在Sheet2工作表后添加Sheet3。
步骤2:切换到Sheet2,选中A3:A15,按下Ctrl同时选中P3:P15,在选中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切换到Sheet3,单击A1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
7.步骤1:选择Sheet3区域A1:B13,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排序】按钮,在“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为“月份”,“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自定义序列”,如图 3-27所示。
图 3-27“排序”对话框
步骤2:在“自定义序列”中选择“一月,二月,三月„„”序列,如图 3-2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排序”对话框,在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图 3-28“自定义序列”对话框
8.步骤1:在Sheet3中,单击A1:B13区域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图表”选项组的【柱形图】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二维柱形图”中的“簇状柱形图”,如图 3-29所示,生成图表。(提示:此时同时打开了“‘图表工具’设计”选项卡、“‘图表工具’布局”选项卡、“‘图表工具’格式”选项卡。)
图 3-29“图表”工具栏
步骤2:单击“‘图表工具’布局”选项卡的【趋势线】下拉箭头(如图 3-30所示),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趋势线选项”(如图 3-31所示),打开“设置趋势线格式”对话框。
图 3-30“图表工具”栏
图 3-31“趋势线”选项
步骤3:在“设置趋势线格式”对话框中:设置“趋势线选项”为“对数”,如图 3-32所示。
图 3-32“设置趋势线格式”对话框
步骤4:单击【关闭】按钮,生成如图 3-33所示图表;选中图表后,拖曳鼠标将图表位置调整到区域D1:K14。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33 图表“总销售量”完成图
3.1.3出勤表
1.求出Sheet1表中每班本周平均每天缺勤人数(小数取1位)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本周平均缺勤人数=本周缺勤总数/5)
2.求出Sheet1表中每天实际出勤人数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
3.在Sheet1表后插入Sheet2,将Sheet1表复制到Sheet2,并重命名Sheet2为“考勤表”; 4.在Sheet1表的第1行前插入标题行“年级周考勤表”,设置为“隶书,字号22,加粗、合并A1至M1单元格及水平居中”。
5.Sheet1的最后增加一行,班级列中文字为“缺勤班数”,利用公式在该行每天的“本日缺勤人数”中统计有缺勤的班级数(例如C104的统计值为71„„)。
6.在 “考勤表”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2,将Sheet1的第2行(“星期一”等所在行)和第104行(“缺勤班数”所在行)复制到Sheet2。
7.对Sheet2:删除B、D、F、H、J、L、M列,为周一到周五的缺勤班级数制作三维簇状柱形图,要求:(1)以星期
一、星期二等为水平(分类)轴标签;(2)以“缺勤班数”为图例项;(3)图表标题使用“缺勤班数统计”(不包括引号);(4)删除网格线;
(5)设置坐标轴选项使其最小值为0.0;(6)将图表放置于A4:F15的区域。
操作步骤如下:
1.步骤1:在Sheet1中,单击M3单元格,输入“=(C3+E3+G3+I3+K3)/5”,按回车确定。步骤2:参考3.1.1中的题3的“步骤2”,设置M3的小数位数。
步骤3:双击M3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2.在Sheet1中,考虑到:“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本日缺勤人数”,单击D3单元格,输入“=B3-C3”,确定,双击D3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采用相同方法,单击F3单元格,输入“=B3-E3”,确定,自动填充F4:F102;单击H3单元格,输入“=B3-G3”,确定,自动填充H4:H102;单击J3单元格,输入“=B3-I3”,确定,自动填充J4:J102;单击L3单元格,输入“=B3-K3”,确定,自动填充L4:L102。
3.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在Sheet1工作表后添加Sheet2,复制Sheet1内所有内容,到Sheet2,鼠标右键单击Sheet2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输入“考勤表”,按回车确定。
4.步骤1:在Sheet1中,在行号1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如图 3-34所示,完成插入一行。
图 3-34 插入行
步骤2:单击A1单元格,输入“年级周考勤表”。选中区域A1:M1,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为“隶书”,字号为“22”,字形为“加粗”,如图 3-35所示。
图 3-35 “字体”选项卡
步骤3:选择“对齐”选项卡,合并单元格,设置水平对齐为“居中”,如图 3-3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36 “对齐”选项卡
5.步骤1:在Sheet1的最后一行后面,选中A103:M103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字体”选项组的【边框】按钮的下拉选项,选择“所有框线”。步骤2:在A103单元格,输入“缺勤班数”,单击C104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插入COUNTIF函数,设置“函数参数”对话框参数如图 3-3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复制C103单元格,粘贴到E103单元格、G103单元格、I103单元格、K103单元格。
图 3-37 COUNTIF函数“统计有缺勤的班级数”参数设定
6.步骤1: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在“考勤表”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命名为Sheet2。步骤2:选中工作表Sheet1的第2行,按“CTRL”键的同时选中第104行,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切换到Sheet2,单击A1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
7.步骤1:在工作表Sheet2中,同时选中B、D、F、H、J、L、M列,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命令,结果如图 3-38所示。
图 3-38 Sheet2工作表的数据
步骤2:鼠标单击任一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图表”选项组的【柱形图】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三维柱形图”中的“簇状柱形图”。
步骤3:在生成的图表中,检查水平(分类)轴标签为“星期
一、星期二等”,“缺勤班数”为图例项;单击图表标题,将其改为“缺勤班数统计”;在网格线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如图 3-39所示。
图 3-39删除网格线
步骤4:鼠标双击纵坐标数值,弹出“设置坐标轴格式”对话框,设置“最小值”为“固定”,文本框中输入“0.0”,如图 3-40所示。
图 3-40“设置坐标轴格式”对话框
步骤5:单击【关闭】按钮。选中图片后拖曳鼠标,将图表位置调整到区域A4:F15,完成效果如图 3-41所示。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41 完成的“缺勤班数统计”图表
3.1.4 电线库存表
1.在Sheet1表后插入工作表Sheet2和Sheet3,并将Sheet1复制到Sheet2和Sheet3中; 2.将Sheet2第2、4、6、8、10行以及A列和C列删除;
3.在Sheet3第E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总价”,并求出对应行相应总价,保留两位小数;(总价=库存量*单价)
4.对Sheet3表设置套用表格格式为“表样式浅色15”格式,各单元格内容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各列数据以“自动调整列宽”方式显示,各行数据以“自动调整行高”方式显示。5.在Sheet3中利用公式统计单价>25的货物的总价和,并放入G2单元格。
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1的A到D列复制到Sheet4。7.在Sheet4中,以库存量为第一关键字(降序)、单价为第二关键字(升序)对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3中的题3。
2.切换到Sheet2,同时选中第2、4、6、8、10行,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命令;再同时选中第A列和C列,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命令。
3.步骤1:切换到Sheet3,在E1单元格输入“总价”,单击E2单元格,输入公式“=C2*D2”,确定。步骤2:参考3.1.1中的题3的“步骤2”,双击E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4.步骤1:参考3.1.2中的题4。
步骤2:选中所有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对齐”选项卡中设置“水平对齐”为“居中”;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单元格”选项组的【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先选择“自动调整列宽”,再选择“自动调整行高”,如图 3-42所示。
图 3-42“格式”命令选项
5.步骤1:在Sheet3中,单击G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打开SUMIF函数参数对话框。,插入SUMIF函数,如图 3-
43图 3-43 插入SUMIF函数
步骤2:设置“函数参数”对话框的参数如图 3-4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44 SUMIF函数参数设置
6.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Sheet4,切换到Sheet1,选中A到D列,复制;切换到Sheet4,在A1单元格点右键,选择“粘贴”。
7.在Sheet4中,单击有数据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为“库存量”,“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降序”;继续单击“添加条件”按钮,设置“次要关键字”为“单价”,“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升序”,如图 3-45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排序。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45“排序”对话框参数设置
3.1.5车间工资表
1.将Sheet1表中内容复制到Sheet2表,并将Sheet2更名为“工资表”; 2.求出“工资表”中“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数据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应扣工资);
3.求出“工资表”中除“编号”和“姓名”外其他栏目的平均数(小数取2位),并填入相应单元格中; 4.将“工资表”中每个职工内容按应发工资升序排列(不包括平均数所在行),并将应发工资最低的职工的所有内容的字体颜色用蓝色表示;
5.在“工资表”中利用公式统计4000≤实发工资≤4100的人数,并放入K2单元格,并设置K2单元格格式为“常规”。
6.在“工资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2,将“工资表”中A列到I列的内容复制到Sheet2。
7.对Sheet2工作表启用筛选,筛选出姓“李”或姓“陈”的、且基本工资大于等于3100的数据行。其中筛选出姓“李”或姓“陈”,要求采用自定义筛选方式。
操作步骤如下:
1.复制Sheet1内所有内容到Sheet2;右键单击Sheet2标签,选择“重命名”,输入“工资表”,按回车确定。2.切换到“工资表”,单击G3单元格,输入公式“=C3+D3+E3+F3”,按回车确定,拖曳G3单元格的填充柄至G102,完成自动填充;单击I3单元格,输入公式“=G3-H3”,按回车确定,拖曳I3单元格的填充柄至I102,完成自动填充。
3.参考3.1.1中的题3。
4.步骤1:在“工资表”中,选中A2:I102区域,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为“应发工资”,“排序依据”为“数值”,“次序”为“升序”,确定。
步骤2:选择A3:I3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蓝色”,如图 3-4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46设置字体颜色
5.步骤1:在“工资表”中,单击K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如图 3-4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插入函数COUNTIFS函数,图 3-47 插入COUNTIFS函数
步骤2: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如图 3-48所示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在K2单元格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选项卡中设置分类为“常规”,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图 3-48 COUNTIFS函数“统计4000≤实发工资≤4100的人数”参数设置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在Sheet2中,单击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如图 3-49所示。(此时各字段均出现了筛选下拉按钮。)
图 3-49筛选命令
步骤2:单击“姓名”列的筛选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文本筛选”下的“自定义筛选”(如图 3-50所示),打开“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
图 3-50对姓名选择“自定义筛选”
步骤3: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5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51“自定义筛选”参数设置
步骤4:单击“基本工资”列的筛选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数字筛选”下的“大于或等于”(如图 3-52所示),打开“自定义自动筛选”对话框。
图 3-52“基本工资”列筛选
步骤5: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5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53“基本工资”筛选参数设置
3.1.6仪器库存表
1.将“库存表”中除仪器名称仅为“万用表”的行外,全部复制到Sheet2中;
2.将Sheet2中名称仅为“电流表”和“压力表”的 “库存”分别改为20和30,并重新计算“库存总价”(库存总价=库存*单价);
3.将“库存表”中“仪器名称”、“单价”和“库存”三列复制到Sheet3中,并将Sheet3设置套用表格格式为“表样式浅色10”格式;
4.将Sheet2表“库存总价”列宽调整为10,设置“进货日期”的列宽为“自动调整列宽”,并按“库存总价”降序排列;
5.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库存量小于10的仪器种类数,并把数据放入H2单元格。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的A到F列复制到Sheet4。
7.对Sheet4进行高级筛选,筛出单价大于等于1000的或库存大于等于60的数据行。(提示: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高级筛选的条件可以写在H和I列的任意区域)
操作步骤如下:
1.将“库存表”中所有数据复制到Sheet2中;在Sheet2中鼠标点在行号“4”上(“万用表”所在行),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2.在Sheet2中,单击单元格E2,输入20,单击单元格F2,输入公式“=D2*E2”,确定;单击单元格E32,输入30,单击单元格F32,输入公式“=D32*E32”,确定。
3.步骤1:在库存表中,单击列号“B”,按住Ctrl键,再单击列号“D”和“E”,选中这三列,复制到Sheet3中。
步骤2:参考3.1.2中的题4。
4.步骤1:切换到Sheet2,单击列号“F”,选中该列,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单元格”选项组的【格式】按钮,选择“列宽”(如图 3-54所示);在打开的“列宽”对话框中输入“10”,如图 3-5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54设置列宽
图 3-55设置列宽的值
步骤2:单击列号“C”选中该列,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单元格”选项组的【格式】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动调整列宽”,确定。
步骤3:鼠标单击“F”列(要排序的列)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的【排序和筛选】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降序”,如图 3-56所示(也可以用【排序】完成)。
图 3-56快捷排序
5.在Sheet2中,单击H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数”对话框,设置如图 3-57所示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插入COUNTIF函数。在打开“函数参
图 3-57 COUNTIF函数参数设置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在Sheet4的H和I列空白区域创建筛选条件,在H2:I4单元格区域中输入筛选条件,如图 3-58所示。
图 3-58 创建筛选条件
步骤2:单击 Sheet4 工作表中 A1:F101单元格区域中的任一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高级】按钮(如图 3-59所示),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
图 3-59选择“高级筛选”命令
步骤3:在“高级筛选”对话框中,“列表区域”的文本框中已自动填入数据清单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如图 3-60
所示。
图 3-60设置“列表区域”
步骤4:将光标定位在“条件区域”文本框内,用鼠标拖选前面创建的筛选条件单元格区域H2:I4,“条件区域”文本框内会自动填入该区域的地址,如图 3-61所示,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高级筛选。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61设置“条件区域”
3.1.7岗位工资表
1.将工作表“Sheet1”复制到Sheet2中,并将Sheet1更名为“工资表”; 2.在Sheet2的“叶业”所在行后增加一行:“邹萍萍,2600,700,750,150”; 3.在Sheet2的第F列第1个单元格中输入“应发工资”,F列其余单元格存放对应行“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业绩津贴”和“基础津贴”之和;
4.将Sheet2中“姓名”和“应发工资”两列复制到Sheet3中,并将Sheet3设置自动套用格式为“表样式中等深浅22”格式;
5.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应发工资≥4500的人数,并把数据放入H2单元格。
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的A到F列复制到Sheet4。对Sheet4中的应发工资列设置条件格式,凡是低于4000的,一律显示为红色。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
2.切换到Sheet2,在“叶业”所在行的下一行行号“6”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依次在区域A6:E6各单元格输入“邹萍萍,2600,700,750,150”。3.在Sheet2中,单击F1单元格,输入“应发工资”,单击F2单元格,输入“=B2+C2+D2+E2”,确定,双击F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
4.步骤1:在Sheet2中,选中A列和F列,“复制”,“粘贴”到Sheet3。步骤2:参考3.1.2中的题4。5.切换到Sheet2中,单击H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数参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6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入COUNTIF函数,在打开的“函
图 3-62 “统计应发工资≥4500的人数”参数设置
6.步骤1:参考3.1.4中的题6。
步骤2:在Sheet4中,选中F列,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条件格式】下拉箭头,在弹出的选择 “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下的“小于” 命令,打开“小于”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文本框输入“4000”,并选择“设置为”的下拉框为“自定义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字体”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 “红色”(参照图 3-
15、图 3-
16、图 3-20),确定所做的设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3.1.8专业课成绩表
1.在Sheet1表后插入工作表Sheet2和Sheet3,并将Sheet1复制到Sheet2中;
2.在Sheet2中,将学号为“131973”的学生的“微机接口”成绩改为75分,并在G列右边增加1列“平均成绩”,求出相应平均值,保留且显示两位小数;
3.将Sheet2中“微机接口”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复制到Sheet3表中(连标题行); 4.对Sheet3中内容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5.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电子技术”60至69分(含60和69)的人数,将数据放入J2单元格。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的A到H列复制到Sheet4。7.对Sheet4:I1中输入“名次”(不包括引号),下面的各单元格利用公式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填入对应的名次(说明:当平均成绩相同时,名次相同,取最佳名次)。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3中的题3。
2.步骤1:在Sheet2中,单击A1单元格,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的【查找和选择】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查找”(如图 3-63所示),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图 3-63“查找”命令
步骤2: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输入“131973”,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光标会停在找到数据的单元格上,如图 3-64所示。
图 3-64“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步骤3:关闭该对话框。单击G81单元格,输入“75”;单击H1单元格,输入“平均成绩”,单击H2单元格,输入“=AVERAGE(C2:G2)”,确定(也可以选择【Σ自动求和】按钮下拉选项中的“平均值(A)”来完成)。步骤4:在H2单元格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数字”选项卡中,选择“数值”,将“小数位数”设为“2”,单击【确定】按钮。双击H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
3.步骤1:参考3.1.5中的题7步骤1、4、5进行参数设置,如图 3-65所示,确定。步骤2:将筛选出来数据(包括标题行)全部选中,复制到Sheet3中。
图 3-65筛选“微机接口”成绩低于60分的数据
4.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3”。
5.步骤1:切换到Sheet2,首先单击任意一个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取消筛选。
步骤2:单击J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插入COUNTIFS函数,设置其“函数参数”对
话框的参数如图 3-6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66 COUNTIFS函数参数设置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在Sheet4中,单击I1单元格,输入“名次”;单击I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插入RANK.EQ函数,如图 3-67所示。,图 3-67 插入RANK.EQ函数
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设置其参数如图 3-68所示(注意“Ref”参数处的单元格必须是绝对引用),单击【确定】按钮。双击I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68 RANK.EQ函数参数设置
3.1.9 计算机书籍销售周报表
1.将Sheet1复制到Sheet2中,并将Sheet1更名为“销售报表”; 2.在Sheet2第6行后增加一行:“计算机病毒,50,80,40,20,45”; 3.在Sheet2的G2单元格输入“小计”,A126单元格输入“合计”,求出第G列和第126行有关统计值(G126单元格不计算);
4.将Sheet2复制到Sheet3,在Sheet3中对各种书按小计值降序排列(“合计”行位置不变);
5.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周销售量在650以上(含650)的图书种类,并把数据放入J2单元格。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中第2行和“合计”行复制到Sheet4。7.对Sheet4,删除 “小计”列及右边各列,在A1单元格中输入“图书”(不包括引号)。对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数据,生成“分离型三维饼图”,要求:(1)图例项为“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五”(图例项位置默认);(2)图表标题改为“图书合计”,并添加数据标签;(3)数据标签格式为值和百分比(如:1234,15%);(4)将图表置于A6:G20的区域。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
2.切换到Sheet2,在第6行的下一行行号“7”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依次在区域A7:E7各单元格输入“计算机病毒,50,80,40,20,45”。
3.步骤1:在Sheet2中,单击G2单元格,输入“小计”;单击G3单元格,输入“=SUM(B3:F3)”,按回车确定(也可以使用【∑自动求和】按钮完成),双击G3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步骤2:单击A126单元格,输入“合计”;单击B126单元格,输入“= SUM(B3:B125)”,按回车确定,拖曳B126单元格的填充柄至F126,完成自动填充。4.步骤1:参考3.1.1中的题2,完成复制表。
步骤2:参考3.1.6中的题4 中的“步骤3”,完成排序。5.切换到Sheet2,单击J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6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入COUNTIF函数,在打开饿“函数参数”
图 3-69 “周销售量在650以上(含650)的图书种类”参数设置
6.步骤1: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新工作表,命名为Sheet4。步骤2:切换到Sheet2,选中A2:J2区域单元格,按住CTRL键的同时选中A126:J126区域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切换到Sheet4,单击A1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7.步骤1:在Sheet4中,选中G列到J列,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命令。步骤2:单击A1单元格,输入“图书”。
步骤3:单击A1:F2区域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图表”选项组的【饼图】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三维饼图”中的“分离型三维饼图”,如图 3-70所示,生成图表,图例项为“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五”。(提示:此时同时打开了“‘图表工具’设计”选项卡、“‘图表工具’布局”选项卡、“‘图表工具’格式”选项卡。)
图 3-70插入“分离型三维饼图”
步骤4:单击图表标题,将其改为“图书合计”;在“‘图表工具’布局”选项卡中单击【数据标签】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其他数据标签选项”(如图 3-71所示),打开“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
图 3-71添加“数据标签”
步骤5:在“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中:勾选“标签包括”的“值”和“百分比”复选框,如图 3-72所示。
图 3-72“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对话框
步骤6:单击【关闭】,生成如图 3-73所示图表,鼠标拖曳,调整图表位置到区域A6:G20。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73完成的“图书合计”图表
3.1.10 档案表
1.2.3.4.5.6.7.将Sheet1复制到Sheet2和Sheet3中,并将Sheet1更名为“档案表”; 将Sheet2第3至第7行、第10行以及B、C和D三列删除; 将Sheet3中的“工资”每人增加10%;
将Sheet3中“工资”列数据保留两位小数,并降序排列;
在Sheet3表中利用公式统计已婚职工人数,并把数据放入G2单元格;
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档案表”的A到E列复制到Sheet4。
对Sheet4数据进行筛选操作,要求只显示“已婚”的工资在3500到4000之间(含3500和4000)的信息行。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2.参考3.1.4中的题2。
3.步骤1:切换到Sheet3,单击F2单元格,输入“=E2*1.1”,确定;双击F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步骤2:选中区域“F2:F101”,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选中D2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选项”的第2项“值”粘贴,如图 3-74所示,删除第F列过渡数据。
图 3-74 “值”粘贴
4.步骤1:在Sheet3中,选中区域“E2:E101”,参考3.1.1中的题3设置小数位数。步骤2: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3”进行排序。5.在Sheet3中,单击G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参数”对话框,设置如图 3-75所示参数。单击【确定】按钮。,插入COUNTIF函数。在打开的“函数
图 3-75 COUNTIF函数参数设置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在Sheet4中,单击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此时各字段均出现了筛选下拉按钮)。单击“婚否”列的筛选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框中,勾选“已婚”复选框,如图 3-7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76筛选“已婚”数据
步骤2:单击“工资”列的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数字筛选”→“介于”,如图 3-77所示。
图 3-77“工资”列筛选
步骤3: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如图 3-7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78 “工资”在3500到4000之间的参数设置
3.1.11玩具等货物单
1.2.3.4.5.6.7.将Sheet1复制到Sheet2中,并将Sheet1更名为“进货单”; 将Sheet2中“名称”、“单价”和“货物量”三列复制到Sheet3中; 对Sheet3中的内容按“单价”升序排列;
将Sheet2中的“波波球”的“单价”改为38.5,并重新计算“货物总价”;
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单价低于50元(不含50元)的货物种类数,并把数据存入I2单元格。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2的A到F列复制到Sheet4。对Sheet4:设置B列宽度为28,所有行高为“自动调整行高”;对货物总价列设置条件格式:凡是小于10000的,一律显示为红色;凡是大于等于100000的,一律填充黄色背景色。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
2.切换到Sheet2,鼠标单击列号“B”选中B列,按住CTRL键,单击列号“D”,单击列号“E”,选中这三列,点右键“复制”,切换到Sheet3,在A1单元格点右键,选择“粘贴”。3.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3”。
4.步骤1:参考3.1.8中的题2的“步骤1”使用“查找”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输入“波波球”,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光标会停在找到数据的单元格上,如图 3-79所示,关闭。
图 3-79查找“波波球”所在的行
步骤2:单击D44单元格,输入38.5,单击F44单元格,输入“=D44*E44”,按回车确定。5.在Sheet2中,单击I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80所示,确定。,插入COUNTIF函数。在打开的“函数参
图 3-80“统计单价低于50元(不含50元)的货物种类数”设置参数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1”,设置“列宽”为“28”,确定。
步骤2:选中所有行,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单元格”选项组的【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动调整行高”。
步骤3:单击列号“F”,选中该列,参考3.1.1中的题7的“步骤1、2”选择“条件格式”“小于”,输入参数“10000”。在“设置为”的下拉框中选择“自定义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字体”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红色”,参见图 3-20所示,确定所做设置。
步骤4:继续选中F列,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条件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下“其他规则” 命令(如图 3-81所示),打开“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
图 3-81“条件格式”设置
步骤5:在“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82所示。
图 3-82“大于等于100000的”规则设置
步骤6:单击【格式】按钮,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填充”选项卡中,设置“背景色”为“黄色”,如图 3-83所示,确定所有设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83填充黄色背景色。
3.1.12服装等货物单
1.将Sheet1复制到Sheet2和Sheet3中,并将Sheet1更名为“出货单”; 2.将Sheet3表的第5至第7行以及“规格”列删除;
3.将Sheet3中单价低于50(不含50)的商品单价上涨10%(小数位取两位),将上涨后的单价放入“调整价”列,根据“调整价”重新计算相应“货物总价”(小数位取两位); 4.将Sheet3表中的数据按“货物量”降序排列; 5.在Sheet2的G列后增加一列“货物量估算”,要求利用公式统计每项货物属于量多,还是量少。条件是:如果货物量≥100,则显示“量多”,否则显示“量少”。
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Sheet5,将“出货单”的A到G列分别复制到Sheet4和Sheet5。7.对Sheet4,删除“调整价”列,进行筛选操作,筛选出单价最高的30项。8.对Sheet5,进行筛选操作,筛选出名称中含有“垫”(不包括引号)字的商品。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2.参考3.1.4中的题2。
3.步骤1:参考3.1.5中的题7“步骤1、4、5”进行筛选,参数设置如图 3-84所示,确定。
图 3-84筛选“单价低于50(不含50)”的数据
步骤2:单击E2单元格,输入“=D2*1.1”,确定;参考3.1.1中的题3设置E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双击E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
步骤3:单击G2单元格,输入“=E2*F2”,确定;参考上一步设置G2单元格的小数位数;填充该列的数据。4.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3” 对“货物量”降序排列。
5.切换到Sheet2,单击H1单元格,输入“货物量估算”,单击H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
插入IF,在打开的“函数参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85所示(也可以直接在H2单元格输入“=IF(F2>=100,“量多”,“量少”)”),单击【确定】按钮。双击H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
图 3-85 IF函数参数对话框的设置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切换到Sheet4,在列号“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命令。
步骤2:单击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此时各字段均出现了筛选下拉按钮)。单击“单价”列筛选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数字筛选”下的“10个最大的值”(如图 3-86所示),打开“自动筛选前10个”对话框。
图 3-86自动筛选前10个
步骤3:在“自动筛选前10个”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 3-8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87筛选最高的30项
8.步骤1:切换到Sheet5,单击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筛选】按钮(此时各字段均出现了筛选下拉按钮);单击“名称”列筛选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筛选”下的“包含”(如图 3-88所示),打开“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图 3-88选择“文本筛选”下的“包含”
步骤2: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 3-8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89 筛选出名称中含有“垫”字的商品
3.1.13化学物质表
1.将Sheet1复制到Sheet2和Sheet3中,并将Sheet1更名为“材料表”; 2.将Sheet3中“物质编号”和“物质名称”分别改为“编号”和“名称”,为“比重”(D1单元格)添加批注,文字是“15.6至21℃”并将所有比重等于1的行删除; 3.在Sheet2表的A90单元格插入“平均值”,并求出D、E二列相应的平均值; 4.在Sheet2表的第1行前插入标题行“常用液体、固体、气体比重-比热表”,并设置为“楷体,字号20,合并A1至E1单元格,及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并设置A列至E列列宽为12。5.在Sheet2中,利用公式统计液态物质种类,并把统计数据放入G1单元格。
6.在Sheet3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材料表”复制到Sheet4。7.对Sheet4采用高级筛选,筛选出比重在1~1.5之间(含1和1.5),或比热大于等于4.0的数据行。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3.1.5中的题1。
2.步骤1:切换到Sheet3,双击A1单元格,删除“物质”二字;双击B1单元格,删除“物质”二字,确定。步骤2:单击D1单元格,切换到“审阅”选项卡,单击“批注”选项组的【新建批注】按钮(如图 3-90所示),打开批注框。
图 3-90【新建批注】按钮
步骤3:在批注框中输入批注内容“15.6至21℃”,如图 3-91所示。
图 3-91输入批注内容
步骤4:参考3.1.5中的题7“步骤1、4、5”进行筛选,筛选出“比重等于1” 的三行数据,选中这三行数据,单击右键“删除行”;单击【筛选】按钮,取消筛选。3.切换到Sheet2,单击A90单元格,输入“平均值”,单击D90单元格,输入“=AVERAGE(D2:D89)”,确定(也可以使用【Σ自动求和】按钮的下拉菜单选项中的“平均值(A)”来完成),拖曳D90单元格的填充柄至E90,完成自动填充。
4.步骤1:在Sheet2中,在行号“1”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单击A1单元格,输入“常用液体、固体、气体比重-比热表”。
步骤2:选中区域A1:E1,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设置“字体”为“楷体”,“字号”为“20”;在“对齐”选项卡,合并单元格,设置“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
步骤3:选中A列至E列,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1”,设置“列宽”为“12”。5.在Sheet2中,单击G1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9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插COUNTIF函数,在打开的“函数参
图 3-92统计“液”态物质种类的函数设定
6.参考3.1.4中的题6。
7.步骤1:在Sheet4中,在空白区域创建筛选条件,如图 3-93所示。
图 3-93高级筛选条件
步骤2:单击 Sheet4 工作表中 A1:E89单元格区域中的任一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排序和筛选”选项组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筛选”对话框,“列表区域”文本框中已自动填入数据清单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如图 3-94所示。
图 3-94设置“列表区域”
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条件区域”文本框内,用鼠标拖选前面创建的筛选条件单元格区域,“条件区域”文本框内会自动填入该区域地址,如图 3-95所示,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高级筛选。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95设置“条件区域”
3.1.14基础课成绩表
1.在Sheet1表前插入工作表Sheet2和Sheet3,使三张工作表次序为Sheet2、Sheet3和Sheet1,并将Sheet1复制到Sheet2中;
2.在Sheet2第A列之前增加一列:“学号,0001,0002,0003,„„,0100”(其中„„为具体编号); 3.在Sheet2第F列后增加一列“平均成绩”,在最后一行后增加一行“各科平均”(A102),并求出相应平均值(不包括G列);
4.将Sheet2复制到Sheet3中,并对Sheet2中的学生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各科平均”行位置不变); 5.在Sheet3的第G列后增加一列“通过否”,利用公式给出具体通过与否的数据:
如果平均成绩≥80,则给出文字 “通过”,否则给出文字“未通过”(不包括引号)。
6.在Sheet1工作表后添加工作表Sheet4,将Sheet3中除“各科平均”行外的A到H列复制到Sheet4。7.在Sheet4中进行分类汇总,按通过否统计学生人数(显示在“学号”列),要求先显示通过的学生人数,再显示未通过的学生人数,显示到第2级(即不显示具体的学生信息)。
操作步骤如下:
1.步骤1:鼠标单击屏幕下方【插入工作表】按钮,在Sheet1工作表后添加Sheet2;再次单击该按钮,在Sheet2工作表后添加Sheet3;选中Sheet1内所有内容,“复制”后,“粘贴”到Sheet2中。步骤2:在工作簿底端,利用鼠标拖动调整三张工作表次序为Sheet2、Sheet3和Sheet1。
2.步骤1:切换到Sheet2,在行号“A”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单击A1单元格,输入“学号”。步骤2:鼠标右键单击A2单元格,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数字”选项卡中设置“文本”,单击【确定】按钮;在A2单元格输入“0001”,拖动A2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填充。
(也可在A1单元格中输入“’00001”,A2单元格中输入“’00002”,同时选中这个两个单元格,向下填充)3.步骤1:在Sheet2中,单击G1单元格,输入“平均成绩”;单击G2单元格,输入“=AVERAGE(C2:F2)”,确定;双击G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步骤2:单击A102单元格,输入“各科平均”;单击C102单元格,输入“=AVERAGE(C2:C101)”,确定;拖曳C102单元格的填充柄至F102,完成自动填充。4.步骤1:参考3.1.1中的题2,完成工作表的复制。
步骤2:切换到Sheet2,参考3.1.6中的题4的“步骤3”,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5.切换到Sheet3,单击H1单元格,输入“通过否”,单击H2单元格,单击编辑栏的【插入函数】按钮,插入函数IF函数,在打开的“函数参数”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96所示(也可以直接在H2单元格输入“=IF(G2>=80,“通过”,“未通过”)”),单击【确定】按钮。双击H2单元格的填充柄,填充该列的数据。
图 3-96“IF”函数参数设置
6.步骤1:参考3.1.4中的题6进行工作表的添加和复制。步骤2:删除Sheet4中第102行(“各科平均”)的数据。
7.步骤1:在Sheet4中,鼠标单击“H”列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编辑”选项组的【排序和筛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升序”,使得“通过否”列按照“通过”在前,“未通过”在后排序;鼠标单击任意一个有数据的单元格,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分级显示”选项组的【分类汇总】按钮,在“分类汇总”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 3-9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 3-97“分类汇总”参数设置
步骤2:在屏幕左侧分级显示处单击“2”,如图 3-98所示,“分类汇总”后的结果如图 3-99所示。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保存结果。
图 3-98显示到第2级
图 3-99“分类汇总”后的结果
3.2 Excel2010二级典型试题解析(*)3.2.1 衣物采购表
1.2.3.在Sheet5中,使用函数,将A1单元格中的数四舍五入到整百,存放在B1单元格中。
在Sheet1中,使用条件格式将“采购数量”列中数量大于100的单元格中字体设置为红色,加粗显示。使用VLOOKUP函数,对Sheet1中的“采购表”的“单价”列进行填充。
* 根据“价格表”中的商品单价,使用VLOOKUP函数,将其单价填充到采购表中的“单价”列中。* 函数中参数如果需要用到绝对地址的,请使用绝对地址进行答题,其他方式无效。4.使用逻辑函数,对Sheet1“采购表”中的“折扣”列进行填充。要求:
* 根据“折扣表”中的商品折扣率,使用相应的函数,将其折扣率填充到采购表中的“折扣”列中。5.使用公式,对Sheet1中“采购表”的“合计”列进行填充。
* 根据“采购数量”,“单价”和“折扣”,计算采购的合计金额,将结果保存在“合计”列中。* 计算公式:单价*采购数量*(1-折扣率)6.使用SUMIF函数,计算各种商品的采购数量和采购总金额,将结果保存在Sheet1 “统计表”当中相应位置。7.将Sheet1中的“采购表”复制到Sheet2,并对Sheet2进行高级筛选。
(1)要求: *筛选条件为:“采购数量”>150,“折扣率”>0; *将筛选结果保存在Sheet2中。(2)注意:
*无须考虑是否删除或移动筛选条件;
*复制过程中,将标题项“采购表”连同数据一同复制; *复制数据表后,粘贴时,数据表必须顶格放置; *复制过程中,保持数据一致。8.根据Sheet1中“采购表”,新建一个数据透视图,保存在Sheet3中。要求:
*该图形显示每个采购时间点所采购的所有项目数量汇总的情况; *x坐标设置为“采购时间”; *求和项为“采购数量”;
*将对相应的数据透视表保存在Sheet3中。 操作步骤如下:
1.步骤1:单击选择Sheet5的B1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中,单击编辑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打开“插入函数”函数对话框,选择“全部”中的“ROUND”函数,如图 3-100所示。
图 3-100插入ROUND函数
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并设置参数,如图 3-101所示。
图 3-101 ROUND函数参数对话框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2.步骤1:选中Sheet1的“采购数量”列的数据区域。切换到“开始”选项卡,单击“样式”选项组的【条件格式】按钮。
步骤2: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下的“大于”命令(如图 3-102所示),打开“大于”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条件“100”;单击“设置为”文本框右侧的下拉箭头,从弹出的子菜单里面选择“自定义格式”(如图 3-103所示),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图 3-102 “条件格式”菜单
图 3-103 设置“大于”对话框
步骤3: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切换到“字体”选项卡,选择字形和颜色,如图 3-104所示。
第二篇:Powerpint典型试题解析全解
第2章 Powerpoint2010典型试题解析
2.1 Powerpoint一级典型试题解析 2.1.1超重与失重
1.2.3.4.5. 1.将第1张幻灯片的版式设置为“标题幻灯片”。为第1张幻灯片添加标题,内容为“超重与失重”,字体为“宋体”。将整个幻灯片的宽度设置为“28.8厘米(12英寸)”。在最后添加一张“空白”版式的幻灯片。
在新添加的幻灯片上插入一个文本框,文本框的内容为“The End”,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操作步骤如下:
选中第1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幻灯片”选择项组中的【版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题幻灯片”,如图 2-1所示。
图 2-1 设置幻灯片版式
2.选择第1张幻灯片的标题文本框,输入标题“超重与失重”,设置字体为“宋体”,如图 2-2所示。
图 2-2 输入标题,设置字体
3.切换到功能区的“设计”选项卡,单击“页面设置”选项组中的【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将整个幻灯片的宽度设置为“28.8厘米(12英寸)”,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2-
3、图 2-4所示。
图 2-3 进入“页面设置”
图 2-4幻灯片宽度设置
4.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幻灯片”选项组中的【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空白”,如图 2-5所示。
图 2-5插入“空白”版式幻灯片
5.选中新插入的空白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本框】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横排文本框”;点击幻灯片,输入文本“The End”,设置其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如图 2-
6、图 2-7所示。
图 2-6插入文本框
图 2-7输入文字,设置字体
2.1.2大熊猫
1.在最后添加一张幻灯片,设置其版式为“标题幻灯片”,在主标题区输入文字“The End”(不包括引号)。2.设置页脚,使除标题版式幻灯片外,所有幻灯片(即第2至第6张)的页脚文字为“国宝大熊猫”(不包括引号)。
3.将“作息制度”所在幻灯片中的表格对象,设置动画效果为进入“自右侧 擦除”。
4.将“活动范围”所在幻灯片中的“因此活动量也相应减少”降低到下一个较低的标题级别。5.将“大熊猫现代分布区”所在幻灯片的文本区,设置行距为:1.2行。
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幻灯片”选项组中的【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题幻灯片”;单击新建幻灯片的主标题区,输入文本“The End”,如图 2-
8、图 2-9所示。
图 2-8新建“标题版式”幻灯片
图 2-9输入文字“The End”
1.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页眉和页脚】按钮,打开“页眉和页脚”对话框,在“幻灯片”选项卡中:勾选“页脚”复选框并输入“国宝大熊猫”;勾选复选框“标题幻灯片中不显示”;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如图 2-
10、图 2-11所示。
图 2-10进入“页眉和页脚”
图 2-11页脚设置
2.单击“作息制度”所在幻灯片,选中表格,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选择“动画”选项组中的“擦除”动画;单击【效果选项】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右侧”,如图 2-12所示。
图 2-12“擦除”动画效果设置
3.单击“活动范围”所在幻灯片,将光标定位到“因此活动量也相应减少”前,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提高列表级别】按钮,设置“增大缩进级别”。
4.单击“大熊猫现代分布区”所在幻灯片,选中文本区所有内容,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行距】按钮,选择“行距选项”;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段落】按钮,打开“段落”对话框,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2-
13、图 2-14所示。
图 2-13行距-行距选项
图 2-14 “段落”对话框
2.1.3动画片
1.将演示文稿的主题设置为“聚合”。
2.将第2张幻灯片的标题文本“棋魂”的字体设置为“隶书”。3.将第4张幻灯片的版式设置为“仅标题”。
4.5. 1.将第1张幻灯片的艺术字“动画片”的进入动画效果设置为“旋转”。将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高度设置为“20.4厘米(8.5英寸)”。操作步骤如下:
切换到功能区的“设计”选项卡,单击“主题”选项组中的【其他】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聚合”主题,如图 2-
15、图 2-16所示。
图 2-15主题的【其他】按钮
图 2-16“聚合”主题
2.单击第2张幻灯片,选中标题“棋魂”,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为“隶书”,如图 2-17所示。
图 2-17设置“隶书”字体
3.单击第4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单击“幻灯片”选项组中的【版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仅标题”,如图 2-18所示。
图 2-18设置“仅标题”版式
4.单击第1张幻灯片,选中艺术字“动画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中选择“旋转”动画,如图 2-19所示。
图 2-19设置“旋转”动画
5.参考2.1.1题中的(3)。
2.1.4发现小行星
1.将标题文字“发现小行星”设置为隶书、文字字号为60、文字效果为“阴影”。2.将演示文稿的主题设置为“凤舞九天”,并应用与所有幻灯片。
3.对第6张含有4幅图片的幻灯片,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这4张图片出现顺序,设置该4张图片的动画效果为:每张图片均采用“翻转式由远及近”。
4.将第3张幻灯片中的“气候绝佳”上升到上一个较高的标题级别。5.在所有幻灯片中插入幻灯片编号。 操作步骤如下:
1.参考2.1.3题中的(2)。2.参考2.1.3题中的(1)。
3.单击第6张幻灯片,选中左上角第一张图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中选择“翻转式由远及近”动画。同理,其他三个图片按右上、左下、右下顺序依次进行设置,如图 2-20所示。
图 2-20设置“翻转式由远及近”动画效果
4.参考2.1.2题中的(4),选择【降低列表级别】按钮即可。
5.参考2.1.2题中的(2),选择“幻灯片编号”选项,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即可。
2.1.5枸杞
1.2.3.4.5. 1.2.3.将第1张幻灯片的主标题“枸
杞”的字体设置为“华文彩云”,字号60。将第2张幻灯片中的图片设置动画效果为进入时“形状”。
给第4张幻灯片的“其它”建立超链接,链接到下列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2-33所示。
图 2-33 电子邮件地址超链接
2.1.9营养物质的组成
1.2.3.4.5. 1.2.3.4.将演示文稿的主题设置为“暗香扑面”,并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将第1张幻灯片的主标题“营养物质的组成”的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不变。将第5张幻灯片的剪贴画设置动画效果为自顶部“飞入”。给第8张幻灯片的剪贴画建立超链接,链接到第2张幻灯片。将第8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自底部擦除”,持续时间为“02.00”。操作步骤如下:
参考2.1.3题中的(1)。参考2.1.3题中的(2)。参考2.1.2题中的(3)。
选中第8张幻灯片中的剪贴画,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链接”选项组中的【超链接】按钮,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选择“连接到”为“本文档中的位置”;选择“幻灯片2”,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2-34所示。
图 2-34本文档中的位置超链接
5.选中第8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切换”选项卡,在“切换到此幻灯片”选项组中选择“擦除”;单击【效果选项】按钮,选择“自底部”;设置“持续时间”为“02.00”,如图 2-35所示。
图 2-35设置“擦除”动画效果
2.1.10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2.3.4.5. 1.2.3.4.将第2张幻灯片的一级文本的项目符号均设置为“√”。将第3张幻灯片的图片超级链接到第2张幻灯片。将第1张幻灯片的版式设置为“标题幻灯片”。
在第4张幻灯片的日期区中插入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采用默认日期格式)。将第2张幻灯片中文本的动画效果设置为进入时“飞入”。操作步骤如下:
参考2.1.6题中的(5),选择“√”即可。参考2.1.9题中的(4)。参考2.1.1题中的(1)。
单击第4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日期和时间】按钮,打开“页眉和页脚”对话框,选择“日期和时间-自动更新”选项,单击【应用】按钮,如图 2-36所示。
图 2-36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
5.参考2.1.2题中的(3)。
2.1.11自我介绍
1.2.3.4.隐藏最后一张幻灯片(“Bye-bye”)。
将第1张幻灯片的背景纹理设置为“绿色大理石”。删除第3张幻灯片中所有一级文本的项目符号。
删除第2张幻灯片中的文本(非标题)原来设置的动画效果,重新设置动画效果为进入“缩放”,并且次序上比图片早出现。
5.对第3张幻灯片中的图片建立超级链接,链接到第一张幻灯片。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幻灯片放映”选项卡,单击“设置”选项组中的【隐藏幻灯片】按钮,如图 2-37所示。
图 2-37隐藏幻灯片
2.参考2.1.6题中的(3)。3.参考2.1.6题中的(5)。
4.选中第2张幻灯片中的文本,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先选择“动画”选项组中的“无”,删除已有动画效果;再选择“动画”选项组中的“缩放”;最后单击“向前移动”设置次序比图片早出现,如图 2-38所示。
图 2-38重新设置动画效果
5.参考2.1.9题中的(4),选择“幻灯片1”即可。
2.1.12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
1.2.3.4.5. 1.2.3.4.5.将第1张幻灯片的主标题设置为“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字体为“隶书”,字号默认。
在每张幻灯片的日期区插入演示文稿的日期和时间,并设置为自动更新(采用默认日期格式)。将第2张幻灯片的版式设置为垂直排列标题与文本,背景设置为“鱼类化石”纹理效果。给第3张幻灯片的剪贴画建立超链接,链接到“上一张幻灯片”。将演示文稿的主题设置为“跋涉”,应用于所有幻灯片。操作步骤如下:
参考2.1.1题中的(2)。参考2.1.10题中的(4),并点击【全部应用】按钮。参考2.1.1题中的(3),参考2.1.6题中的(3)。参考2.1.9题中的(4)。参考2.1.4题中的(2)。
2.1.13 成本论
1.2.3.4.5. 1.2.3.4.5.将第1张幻灯片的标题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不变。将第3张幻灯片的背景纹理设置为“蓝色面巾纸”。
将第2张幻灯片中的文本“机会成本”超链接到第3张幻灯片。将第4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自顶部擦除”,持续时间为“01.50”。删除第6张幻灯片。操作步骤如下:
参考2.1.1题中的(2)。参考2.1.6题中的(3)。参考2.1.9题中的(4)。参考2.1.9题中的(5)。
在第6张幻灯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幻灯片”,如图 2-39所示。
图 2-39 删除幻灯片
2.1.14万有引力定律
1.2.3.4.5. 1.2.3.4.5.隐藏最后一张幻灯片(“The End”)。
将第1张幻灯片的背景渐变填充颜色预设为“茵茵绿原”,类型为“标题的阴影”。删除第2张幻灯片中所有一级文本的项目符号。将第3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随机垂直线条”。
将第4张幻灯片中插入的剪贴画的动画设置为进入时自顶部“飞入”。操作步骤如下:
参考2.1.11题中的(1)。参考2.1.7题中的(3)。参考2.1.6题中的(5)。参考2.1.5题中的(4)。参考2.1.2题中的(3)。
2.2 Powerpoint二级典型试题解析(*)
1.幻灯片的设计模板设置为“暗香扑面”。
2.给幻灯片插入日期(自动更新,格式为X年X月X日)3.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要求:
针对第二页幻灯片,按顺序设置以下的自定义动画效果:
将“价值观的作用”的进入效果设置成“自顶部 飞入” 将“价值观的形成”的强调效果设置成“脉冲” 将“价值观的体系”的退出效果设置成“淡出” 在页面中添加“后退”(后退或前一项)与“前进”(前进或下一项)的动作按钮。4.按下面要求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设置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为“自左侧 推进”
实现每隔3秒自动切换,也可以单击鼠标进行手动切换。
5.在幻灯片最后一项后,新增加一页,设计出如下效果,单击鼠标,依次显示文字:A B C D,效果分别为图(1)—(4)。注意:字体、大小等,由考生自定。
图(1)单击鼠标,先显示A
图(2)单击鼠标,再显示B
图(3)单击鼠标,接着显示C
图(4)单击鼠标,最后显示D 操作步骤如下:
1.切换到功能区的“设计”选项卡,单击“主题”选项组中右侧的【其他】按钮(如图 2-40所示),在打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内置”项目中的“暗香扑面”主题,如图 2-41所示。
图 2-40“设计”主题工具栏
图 2-41选择“内置”主题“暗香扑面”
2.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页眉和页脚】按钮,打开“页眉和页脚”对话框:选择“日期和时间-自动更新”选项;在“日期和时间格式”下拉菜单中选择“XX年XX月XX日”格式;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如图 2-42所示。
图 2-42自动更新的日期和时间
3.步骤1:选中第2张幻灯片,但选中文本“价值观的作用”。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中选择“飞入”动画效果,如图 2-43所示;再单击右侧的【效果选项】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顶部”,如图 2-44所示。
图 2-43选择动画“飞入”工具栏
图 2-44动画“效果选项”下拉菜单
步骤2:选中文本“价值观的形成”,在“动画”列表中选择“强调”下的“脉冲”效果,如图 2-45所示。
图 2-45强调动画“脉冲”菜单
步骤3:选中文本“价值观的体系”,在“动画”列表中选择“退出”下的“淡出”效果,如图 2-46所示。
图 2-46退出动画“淡出”选项
(4)切换到功能区的“插入”选项卡,单击“插图”选项组的【形状】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动作按钮”组内的“后退或前一项”和“前进或下一项”按钮,如图 2-47所示。按住鼠标左键在幻灯片中拖动插入按钮,此时同时弹出了“动作设置”对话框(如图 2-48所示)。选择该按钮将要执行的动作。完成后的效果如图 2-49所示。
图 2-47插入“动作按钮”菜单
图 2-48“动作设置”对话框
图 2-49插入完“动作按钮”效果图
4.切换到功能区的“切换”选项卡,在“切换到此幻灯片”选项组中选择“推进”,如图 2-50所示;再单击改组中的【效果选项】按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自左侧”命令,如图 2-51所示;勾选“计时”选项组中的“单击鼠标时”和“设置自动换片时间”复选框,并设置自动换片时间为“3”秒;最后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如图 2-52所示。
图 2-50幻灯片“切换效果”工具
图 2-51切换“效果选项”对话框
图 2-52 “计时”选项组的设置
5.步骤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然后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仅标题”版式(如图 2-53所示),即可插入一张新的空白幻灯片。
图 2-53插入新幻灯片的对话框
步骤2: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本框】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横排文本框”命令,如图 2-54所示;需要插入4个文本框,然后在“文本框”中分别输入“A”、“B”、“C”、“D”,文字颜色、字体、大小自行设定,效果见题中的图(4)。
图 2-54插入“文本框”菜单
步骤3:先选中“A”所在文本框,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中选择“出现”动画效果;在“计时”选项组中,设置“开始”为“单击时”,如图 2-55所示;重复上述步骤完成,“B”、“C”、“D”的动画设置(注意:在新幻灯片中必须将“切换”选项卡中“计时”选项组下的“设置自动换片时间”选项取消)。
图 2-55设置“出现”动画
二级典型试题中,小题5还有另外几种常见的题型: 题型
一、“我国的首都选择题”
在幻灯片最后一页后,新增加一页,设计出如下效果,选择“我国的首都”,若选择正确,则在选项旁边显示文字“正确”,否则显示文字“错误”。效果分别为图(1)—(5)。注意:字体、大小等,由考生自定。
图(1)—选择界面
图(2)—鼠标选择A,旁边显示“错误”
图(3)—鼠标选择B,旁边显示“正确”
图(4)—鼠标选择C,旁边显示“错误”
图(5)—鼠标选择D,旁边显示“错误”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仅标题”版式,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注意:在新幻灯片中必须将“切换”选项卡中“计时”选项组下的“设置自动换片时间”选项取消。)步骤2:在“标题”区输入“我国的首都”,然后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卡中的“文本框”下拉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横排文本框”命令。(需要插入8个文本框,然后在“文本框”中分别输入“A.上海”、“B.北京”、“C.广州”、“D.重庆”,“错误”、“正确”、“错误”、“错误”,文字颜色、字体、大小自行设定,效果见题中的图(5)。)
步骤3:选择“A.上海”文本旁边的“错误”文本框,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单击选择“动画”选项组中的“出现”动画效果;在“计时”选项组中,设置“开始”为“单击时”;然后再单击“高级动画”选项组中的【触发】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TextBox5”(此为“A.上海”所在文本框),如图 2-56所示。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余动画设置,动画窗格中的效果如图 2-57所示。
图 2-56动画“触发”命令菜单
图 2-57“动画窗格”效果
题型
二、“箭头同步扩散”
在幻灯片最后一页后,新增加一页,设计出如下效果,圆形四周的箭头向各自方向同步扩散,放大尺寸为1.5倍,重复3次。效果分别图(1)—(2)。注意,圆形无变化。注意:圆形、箭头的初始大小,由考生自定。
图(1)—初始界面
图(2)—单击鼠标后,四周箭头同频扩散,放大。重复3次。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然后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仅标题”版式。
步骤2: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插图”选项组中的【形状】下拉箭头,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椭圆”和“箭头”,如图 2-58所示;在幻灯片中绘制题中图(1)所示的圆形及箭头,初始大小自定。
图 2-58插入“形状”菜单
步骤3:同时选中四个方向的“箭头”形状,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的“动画”列表中,选择“强调”下的“放大/缩小”动画效果;单击“高级动画”选项组中的【动画窗格】按钮,打开“动画窗格”窗口(如图 2-59所示);鼠标右键单击已设置好的“动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效果选项”(如图 2-60所示),打开“打开/缩小”对话框:在“放大/缩小”选项卡中,设置“尺寸”为“150%”,如图 2-61所示;在“计时”选项卡,设置“重复”项为“3”,如图 2-62所示。
图 2-59“动画窗口”效果图
图 2-60动画“效果选项”菜单
图 2-61设置“动画效果”对话框
图 2-62设置动画“计时”对话框
步骤4:选中幻灯片中的向上箭头,切换到功能区的“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中选择路径“直线”动画效果;单击【效果选项】按钮,在打开的下拉菜单选择“上”(如图 2-63所示),将路径上红色箭头调整到合适位置。(使用同样方法设置其它箭头:向左箭头效果“靠左”,向下箭头效果“下”,向右箭头效果“右”。)
图 2-63“路径动画”直线选项工具
步骤:在“动画窗格”窗口中,右键单击设置好的动画,将第1步动画中的第一个动画设置为“单击开始”,其余设置为“从上一项开始”;同理设置新建4个动画的“重复”项为“3”,题型
三、“字幕滚动”
在幻灯片最后一页后,新增加一页,设计出如下效果,单击鼠标,文字从底部,垂直向上显示,默认设置。效果分别图(1)—(4)。注意:字体、大小等,由考生自定。
图(1)字幕在底端,尚未显示出
图(2)字幕开始垂直向上
图(3)字幕继续垂直向上
图(4)字幕垂直向上,最后消失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仅标题”版式。
步骤2: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选项组中的【文本框】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横排文本框”命令;然后在“文本框”中输入文本,字体大小自定,效果见题中的图(4)。步骤3:选中“文本框”,切换到“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的“动画”列表中,选择路径“直线”动画效果;然后单击【效果选项】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上”命令(如图 2-63所示),将“文本框”移出到幻灯片下方(如图 2-64所示);再将红色的向上箭头拖动移出幻灯片上方(如图 2-65所示)。(注意:先使用窗口底部状态栏中的缩放控件减小文档的显示比例更易操作。)
图 2-64“文本框”移出幻灯片下方的效果图
图 2-65“文本框”路径箭头移出幻灯片上方的效果图
题型
四、矩形放大
在幻灯片最后一页后,新增加一页,设计出如下效果,单击鼠标,矩形不断放大,放大到尺寸3倍,重复显示3次,其它设置默认。效果分别图(1)—(3)。注意:矩形的初始大小,由考生自定。
图(1)—原始
图(2)—放大
图(3)—恢复原始,重复3遍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切换到功能区的“开始”选项卡,在“幻灯片”选项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箭头,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仅标题”版式。
步骤2:切换到“插入”选项卡,单击“插图”选项卡中的【形状】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矩形”,在幻灯片中绘制题5中图(1)所示的矩形,初始大小自定。
步骤3:选中矩形图形,切换到“动画”选项卡,在“动画”选项组的“动画”列表中,选择强调“放大/缩小”动画效果,单击“高级动画”选项组中的【动画窗格】按钮,打开“动画窗格”窗口;右键单击设置好的“动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效果选项”(如图 2-60所示),打开“放大/缩小”对话框:在“效果”选项卡中设置“尺寸”为“300%”,如图 2-61所示;在“计时”选项卡中,设置“重复”项为“3”,如图 2-62所示。
第三篇:2017年全国中考对联典型试题解析
2017年全国中考对联典型试题解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亦或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走进对联试题,提高做题能力。【试题解析】
一、对联材料链接型。
例.(2017年北京市)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
①子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槊溃恍〈笥芍?。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要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然后,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学生可从中分别提取。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材料二讲“礼”;材料三讲“孝”;材料四讲“为政”;材料五讲“礼”;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在对联和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材料一对应上联的“择朋友”,材料
二、材料五对应下联的“守礼法”材料三对应上联“别尊卑”,材料四可以对应上联的“别尊卑”,或者下联“无愧于心”,材料六对应下联“慎言语”。这道题整体难度不大,材料一和材料六容易判断,也容易与上下两联建立联系。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分类。【参考答案】示例:
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二、定情境对下联型。
例.(2017年安徽省)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试题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依据上联选择对出下联的能力。做好本题还是了解对联的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以上特点给本题选择下联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进行选择。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通牒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③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结合本题看利用平仄方法,把D、C可以排除,而A与上联“斗室方桌”与“咫尺银幕”对仗不够工整,因此只有B项与相对。【参考答案】B。
三、结合名著对联型。
例.(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下联:【试题解析】
本题是结合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做好本题首先了解上联的特点,人物是:孙悟空,事件:智调芭蕉扇;上联是人物寓事件的结合而成,依据这个特点,考生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对出下列。在选择人物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李逵、林冲等”然后从各自人物的众多事件选择一个写出即可。【参考答案】
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示例二: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示例三:林教头怒杀陆虞侯;示例四:武二郎斗杀西门庆。
四、填词补充对联型。
例.(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家风,即门风,值一家和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节”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简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B.选项,理由:。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灵神会承。
【试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主要考查了提取材料能力、评价阐述能力以及对对联的能力。(3)题中是考查考生填充空缺字补充对联能力。做好本题考生仔细研究对联,填好上联,要研究下联,下联中用了一个成语“心灵神会”因此,上联也有个成语“言传”我们由此可以推出应该是“言传身教”所填的词语是“身教”;做好下联,也应该仔细分析上联最后“祖训”二字,因此下联也需要填入一个与“祖训”相似的词语,结合本题看主要是传承家风,因此可以填“家风”。【参考答案】
(1)先人留下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
(2)任选一项即可,选项与理由要统一,意合即可。理解各项内容,抓住其中关键词,说明其表达的含义及其对家庭生活的意义。
(3)身教、家风。
五、对联综合知识型。
例.(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下联:。
(2)下面是我市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下联:()
(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试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对联知识综合性的考查。主要考查了对对联、选择上下联以及抄写对联的能力。做好本题要严格按照对联知识去思考。
(1)题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考生要分析上联的特点,思考下联与之相对即可;
(2)题是选择上下联能力,考生就按平仄区分方法即可;
(3)题是让考生写出一幅戏剧对联,写作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同时不要超出对联的格子。【参考答案】
(1)示例:飘飘瑞雪万重山。
(2)上联:B 下联:A
(3)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六、理解分析对联型。
例.(2017年广西省贵港市)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题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①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七、仿句填词对联型。
例.(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
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
仿句:朝对,暑对,淡雨对轻烟。郊寒对,酒圣对诗仙。
【试题解析】本题前两个空学生容易对出,但第三个空较难,如果学生不知道“郊寒岛瘦”的典故,恐怕绞尽脑汁也不能答出。“郊寒岛瘦”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参考答案】示例:暮寒岛瘦。【解题策略】
我们要如何应对对联题呢?
1.上下联句子要整齐,相对位置短语结构要一致,词语词性要相同。所谓“对子”,意即形式、平仄皆要对应。如我们对“爆竹声声脆”的下联为“新年快来到”,明显不合要求。“声声”为量词,且为叠词,“快来”为副词加动词,且不是叠词,不能对。“脆”为形容词,“到”为动词,不能对。且这两句节奏明显不同,上联为“爆竹/声声/脆”,下联为“新年/快/来到”,不能对。应对为“喜事天天多”或“新年事事喜”。
2.上下联内容要相关,感情基调要协调。除了一些讽刺联、戏谑联及挽联外,一般对联的内容皆是欢乐积极的。尤其是考题设置大都是正面的内容,我们答题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如我们对“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为“父王八子王八父子王八”,虽工整,但因内容与上联无关且较低俗,不能得分。
3.上下联平仄可不论,但要注意音韵和谐自然,避免重字。对联的上联尾字一般应为仄声字,下联尾字一般应为平声字。考题对平仄一般不作要求(有特别说明的除外),但要注意上下联之间不用相同的字,并要注意句子的流畅自然。如我们对“五谷丰登,万民欢庆”为“六畜兴旺,农民欢乐”。下联“民”“欢”与上联同字,不合对联要求。改为“百姓同乐”即可。
4.注意用语规范,一般口语、方言不入对联。对联大都较雅,应避免“俗字”入联。如果我们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为“红苕包谷大米,尽属川东特产”就很不是味道。
总之,平时多看、多读、多想,通过反复比较,反复琢磨,千锤百炼,才能推敲出既有新意又有气势的佳对好联。
第四篇:典型案例解析
一、劳动关系类
1、如何界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案例:
2004年6月22日,刘某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述称其2004年5月21日19时30分左右,在A公司为小货车加油时,因加油管着火被烧伤。某局受理该案件后,经调查得知:(1)A公司与黄某签订了租用小货车的合同。(2)刘某是小货车的司机,其工资一直是由A公司以租车费形式支付给黄某,再由黄某支付给刘某。
认定决定:
根据前述事件背景,某局认为,刘某与黄某属雇佣关系,而与A公司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刘某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争议焦点:
刘某与A公司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行政复议决定:
刘某不服某局作出的认定,向该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认为,根据刘某提交的小货车机动车行驶证,证明该车车主是刘某,黄某也否认雇佣刘某,因此,复议机关以某局认定小货车的车主是黄某,刘某与黄某是雇佣关系,属于认定事实不清,撤销该局的该行政行为。
经进一步调查,某局对此事故重新作出认定。认为A公司与车主刘某以合同形式租车,二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根据《××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刘某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评析:
本案中,A公司与黄某签订的租用小货车的合同中,对刘某服从A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不明确,对刘某的人身独立性要求不明显;并且刘某的工资一直是由A公司以租车费形式支付给黄某,再由黄某支付给刘某。综合以上两点,该局认为,刘某是自带车为A公司提供劳务,A公司与刘某不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具有的隶属性,因此,他们间的关系属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四川)
2、技校生提前就业期间发生伤害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 案例:
梁某为某技校学生,按规定2003年7月毕业。2003年5月底经所在技校推荐,被某公司招用为试用期员工,并口头约定在试用期满后签定劳动合同。2003年7月1日,梁某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活动中受伤。公司以梁某是技校学生为由没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也不完全支付工伤待遇,梁某亲属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争议焦点:
学生在提前就业期间是否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实习阶段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认定结论:
经调查取证,梁某在用人单位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由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属于提前就业期而非实习期,已经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梁某受伤为工伤。某公司接到认定书后没有提出申请复议。
评析:
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在毕业前即到用人单位提前就业的 情况(技校生更明显)。提前就业的学生按用人单位的安排进行工作,在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由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属于提前就业期而非实习期,已经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学生在提前就业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3、以“工程承包协议”代替劳动合同所形成的关系
属事实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案例:
苏某是灵活就业人员,2004年2月12日其到一家国有造船企业的机加分厂工作,上午当他在铸锻平台上使用手持风动砂轮对工件进行打磨时,由于砂轮片突然破碎,飞出的砂轮片将其头部击伤,造成中度颅脑外伤,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2004年4月,苏某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争议焦点:
此事件发生后,该企业认为苏某不是本单位的正式职工,他们之间只是工程发包与承包的关系,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不愿将此事作为工伤事故来处理。
认定结论:
根据伤者本人提供的材料,劳动保障部门正式受理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企业内部各分厂类似铸件、清砂、打磨等部分工种比较空缺,多年来一直以工程承包的形式向外发包,由外包工来完成。苏某就是这种情况,他以个人名义与该企业机加分厂签定了《工程承包协议书》,约定了用工期限、劳务费用结算办法和其他相关的责任,并填写了一份《补充劳动力申请表》报企业主管领导同意后正式上岗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认为虽然企业没有与苏某签定正式的劳动合同,但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事实劳动关系,依据《条例》的相关规定认定其受伤为工伤。
评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用工形式的复杂化,本案中该单位由于部份岗位的特殊性,如果正常程序进行招工,不但手续复杂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以工程承包的形式对外发包,简单易操作,只要承包人能按时完成任务即可,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这样的用工形式是否合法。一旦出现伤亡事故,引起争议和诉讼的可能性很大。
存在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看,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法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由于用工形式的多样灵活,这两种关系的判定还受到各地司法不同鉴定结论的影响。因此,由此类问题引发的工伤保险争议与诉讼,往往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于相当被动和尴尬的局面。(广西)
4、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有证据证明是原用人单位 职业危害造成的职业病应认定为工伤 案例:
于某,男,48岁,原系哈尔滨市拖拉机厂职工,1977年参加工作,1992年因肺心病不能上班而调入某供销社。2000年与现单位解除劳动关系。2003年7月被省职业病院诊断为尘肺壹期,肺功能中度损伤,2003年10月于某要求拖拉机厂支付工伤待遇而诉至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委托市劳动局认定是否工伤。
市劳动保障局接案后进行了调查,于某原系哈市某拖拉机厂职工,1977年参加工作,1977年至1993年在单位铸铁分厂从事铸工作业,后因肺部疾病不能上班,被迫调入某供销社挂名,因供销社改制本人不能上班而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现无业人员,2003年7月被诊断为职业病。
申请人认为:
自己在铸工岗位工作了13年之久,肺部疾病并不知道是职业病,而原单位即不给做检查,还以不能上班要除名为由,要求其调走,后被诊断为职业病,才知道自己应该是工伤,应由原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原企业辩称:
于某现已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不是我们的职工,不应由我们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认定决定:
于某虽然现在与原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在原单位从事13年的铸工工作,其尘肺是在与原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时患病的,而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给从事有害工种做体验,还以不能上班除名为由要求其调走,《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四款规定“患职业病的”认定工伤规定,市劳动保障局做出认定工伤的结论。争议焦点:
原单位患职业病,现已予其解除劳动关系,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
行政复议:
企业对认定工伤不服,于2004年3月向省劳动保障厅提出行政复议,省厅复议认为市劳动保障局对于某作出认定工伤的决定的结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执行合法,内容适当,维持市劳动局对于某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而后企业又向区、市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二级法院支持了市劳动保障局认定工伤的规定。(黑龙江)
5、一起因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案
案例: 2003年6月24日外出务工人员马某经朋友介绍进入某市甲公司,从事冶炼技术操作工作,第二天(25日)与该公司签订了派往异地乙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工作的协议,日工资50元。2003年6月24日马某随同甲公司经理刘某来到乙公司工作。2003年8月6日10时,马某在冶炼炉前进行技术指导时,由于炉口流速太小,在解决流速问题时,被炉口喷出的火焰烧伤。经医院诊断:
1、全身多处烧伤51%,深Ⅱ°。
事故发生后,两公司各持己见,甲公司认为马某是在乙公司工作期间受伤,一切责任有乙公司承担。而乙公司则认为双方在技术指导合同中未明确在技术指导期间发生事故的责任,马某是甲公司派来的,应有甲公司承担全部责任,乙公司只垫付了马某前期的住院费和医药费。此后,两家公司相互推诿,致未痊愈的马某提前出院。马某认为自己是在工作时间、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并且与甲公司签订了外派协议,应有甲公司承担全部责任,便向甲公司驻地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求助,2004年4月2日法律服务中心委托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马某进行工伤认定。
劳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后,根据法律服务中心提供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核实中,由于两家公司对劳动法律法规不了解,相互推诿扯皮,不予积极配合,加之,两公司又不在同一地区,给调查核实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后来,在事故发生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核定了以下事实:
(1)马某虽未与甲公司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但已与甲公司签订了不完善的外派技术指导协议,马某与甲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2)马某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因为工作原因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规定,于2004年5月27日研究,认定马某致伤为工伤。
争议焦点:
甲公司认为马某是在乙公司工作期间受伤的,一切责任有乙公司承担。而乙公司则认为,本公司已给甲公司支付了技术服务费,马某受伤应有甲公司承担全部责任。两公司都认为马某与本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评析:
这是一起因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案。
甲公司与马某签订了外派技术指导协议,协议条款虽不完善,但也不能以马某在乙公司工作,就不认定与马某存在劳动关系,不承担马某工伤的相关责任。马某是甲公司招聘的,马某到乙公司工作也是由甲公司指派的,甲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职工工伤的相关责任。至于甲、乙两公司如何分担马某工伤的相关费用,两公司应按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约定去划分,也可协商解决。
6、“包工头”用工发生伤害,发包单位应承担工伤责任 案例:
2003年5月3日,上海通天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天工贸公司”)与自然人郑永广达成口头协议,双方约定由郑永广负责拆卸通天工贸公司所属的5吨吊钩门式起重机(俗称行车)的工作。郑永广立即组织了吴锡弟等数名外来从业人员完成此项工作。在次日拆卸行车的过程中,吴锡弟由于没有安全保护,从行车上下来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送往医院后,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003年12月25日,吴锡弟之子吴伟兴向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结论及依据:
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查明后作出工伤认定结论,认定吴锡弟发生的死亡事故是工伤,应由通天工贸公司承担工伤责任。理由如下:死亡事故发生在吴锡弟正在拆卸行车的过程中,地点为通天工贸公司厂区内。通天工贸公司未与郑永广签订书面合同,郑永广作为自然人,并没有经营证照或施工资质。在实际履行过程中,通天工贸公司法定代表人要求郑永广找几个人帮忙,并借予其完成拆卸工作的工具,郑永广并没有以自己的技术、设备和劳力独立完成该项任务。从行为本质上讲,郑永广实际代表了通天工贸公司负责拆卸行车作业,其招用的吴锡弟等人应当认定与通天工贸公司已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行政复议和诉讼:
通天工贸公司不服工伤认定结论,于2004年2月9日向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通天工贸公司称,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结论,认定事实不清、法律关系定性错误。理由是,通天工贸公司将拆卸行车的业务发包给郑永广,依据承揽合同特征,承揽人应当独立完成工作并承担风险,由此发生死亡事故自然应当由郑永广承担。吴锡弟既不是申请人的职工,也不是申请人临时招聘来的拆卸行车的临时工,且其劳动报酬由郑永广支付。根据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2003年5月4日发生吴锡弟伤亡事故认定为工伤,应当由承揽方郑永广承担。
复议机关经审查后认为,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于2004年4月7日作出了维持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通天工贸公司不服行政复议决定,于2004年4月26日向宝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吴锡弟死亡一事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遂于2004年7月19日作出一审判决,维持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3年12月2日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
一审判决后,通天工贸公司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人通天工贸公司诉称:其将行车拆卸业务交由自然人郑永广承揽,承揽人应以自己的风险独立完成工作。死者吴锡弟系郑永广招用的人员,通天工贸公司与吴锡弟无任何法律关系,请求撤销一审判决及工伤认定结论。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上诉人认为其与郑永广系承包关系,吴锡弟的死亡不应认定为上诉人的工伤事故,该上诉理由缺乏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被上诉人宝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取证确认吴锡弟与上诉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遂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据《合同法》有关承揽合同的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人的工作具有独立性,即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劳力、设备和技术承担工作风险,独立完成承揽工作。本案中,公司将拆卸行车的工作“发包”给自然人郑某,公司也以该理由坚持认为与死者不存在劳动关系。但表面的形式并不能掩盖他们之间实质上的法律关系,由于在拆卸行车的过程中,是公司借予郑某完成拆卸工作的工具,郑某并没有以自己的技术、设备和劳力独立完成该项任务。我们认为,郑某的行为只是代表公司,因此认定公司与吴某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但如果本案中,郑某以自己的劳力、设备和技术完成了该项工作,则吴某与公司间的关系如何认定呢?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采用承包的方法,由于管理不严,导致层层转包,无效承包的现象十分严重。发包方、承包方、雇佣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认定存在较大难度,在此情形下,是否采取“上推”的方式来确认劳动关系还是引导当事人走民事侵权诉讼的渠道?(上海)
7、使用单位原料设备完成工作,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应当依法确认劳动关系
案例:
2003年3月26日,李克先经人介绍到上海丰鑫文仪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鑫公司”)从事喷漆工作,但未签定书面劳动合同。期间,双方以送货通知单的形式结算工作量。2003年5月18日,李克先因患病至上海市华山医院住院治疗。2003年9月25日,丰鑫公司向华山医院开具介绍信,以李克先在试用工3个月内未经过体检为由,要求对李克先予以诊断。2003年11月3日,华山医院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李克先患慢性重度苯中毒(白血病)。2003年11月13日,李克先因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于华山医院死亡。2003年12月5日,李克先妻子尹德芝向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提交了送货通知单及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相关材料。
结论及依据:
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初步审查后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受理,经查实确认如下事实:李克先在与丰鑫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期间,于2003年11月3日确诊得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4年1月16日作出了认定为工伤的结论。
争议、复议及诉讼:
丰鑫公司不服认定结论,认为与李克先之间是承包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也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于2004年3月17日向嘉定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嘉定区人民政府经审查后认为,李克先作为丰鑫公司职工,在工作期间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应当认定为工伤。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认定结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对此认定结论予以维持。
丰鑫公司不服复议结论,2004年6月2日向嘉定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消具体行政行为。嘉定区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认为,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作出的认定结论并无不当,遂维持了行政机关的认定结论。
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人诉称,尹德芝作为李克先的妻子,不符合工伤认定的申请人资格。李克先与上诉人之间系承包关系,而非事实劳动关系,不属于该公司的职工,要求撤销一审判决和具体行政行为。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李克先已死亡,其妻子提出申请,符合法规规定。嘉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送货单、职业病诊断证明、介绍信等证据,认定李克先与上诉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李克先在丰鑫公司内,使用上诉人提供的原料、设备完成喷漆工序,并由上诉人按照计件形式支付劳动报酬,上诉人认为其与李克先系承包关系,缺乏事实依据。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劳动者虽未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不存在劳动关系。在此情形下,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调查核实的职责。本案中李克先使用丰鑫公司提供的原料、设备完成工作,并由该公司按照计件形式支付劳动报酬,已经构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的规定:“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受理的范围,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
8、交纳财产风险抵押金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或事实劳动关系
案例:
2004年11月29日,李某以书面形式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书中陈述:其女儿小李是在某酒店KTV做领班工作的,2004年9月23日凌晨0:30左右,在与客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后在酒店大门被对方持刀杀伤臀部,后送往医院抢救,因失血性休克死亡。认定结论: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过核实后认为,小李自2004年5月2日至2004年9 月23日组织一批小组在某酒店KTV部为客人服务,并向酒店交纳了财产风险抵押金。小李的工资是从每位小姐为客人服务后的劳务费中抽取20%作为自己的工资,酒店未支付任何报酬给小李。小李及组织的小姐未与酒店签订劳动合同。小李与酒店不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不属于工伤认定的受理范围,故作出了不予受理决定。
评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首要条件。本案中,李某认为女儿小李是在酒店KTV部做领班,并交纳了财产风险抵押金,是酒店的员工,应该是有事实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小李只是借酒店的场地组织一批小姐为客人服务,从每位小姐的劳务费中抽取一定的费用作为自己的劳动报酬。她与酒店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因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她不属于工伤受理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是正确的。(云南)
9、车辆挂靠关系司机死亡工伤认定不予受理 案例: 2003年11月17日,申请人蔡小莉的丈夫黄显平驾驶挂靠南充路通汽车运输公司产权为个体工商户杨杰所有的川R12887大货车运输水泥途中因机械故障出车祸死亡。个体工商户杨杰已对黄显平的死亡进行了赔偿,蔡小莉以南充路通运输公司为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局申请对黄显平的工亡进行认定。
认定结论:
申请人丈夫黄显平与南充路通公司的劳动关系不成立,不予受理其工亡认定申请。
争议焦点:
黄显平所驾驶的机动车行驶证上记载大货车的车主是南充路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且该车挂靠经营证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字号名称也是南充路通汽车有限公司。
劳动局不予受理理由:
(1)申请人蔡小莉的丈夫黄显平与南充路通公司不构成劳动关系。
黄显平生前所驾驶的川R12887大货车车主为杨杰,杨杰为依法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其经营的川R12887号大货车虽然与南充路通公司签订有车辆挂靠合同,但从合同约定看,车主杨杰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与路通公司无关。从劳动局调查取证得知,2003年11月17日死者黄显平受杨杰安排驾驶川R12887号大货车运输水泥出车祸,南充路通公司事后才知晓。杨杰为自主用工,死者实际的用工雇主,即用人单位。黄显平为个体工商户杨杰所聘用,而非南充路通公司所聘用。路通公司不是黄显平的用工主体,与黄显平的劳动关系不成立。
(2)车辆挂靠是管理上的需要,并未改变用工方式。按照地方政府对运输车辆挂靠管理经营的管理规定,车辆产权属本人的车主必须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杨杰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虽然有南充路通汽车有限公司的名字,但只表明了有挂靠形式存在,并未改变车辆的产权关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经营的性质,而且该营业执照是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是路通公司的营业执照。如果是路通公司的营业执照,必须是法人的营业执照。车辆挂靠仅是车主杨杰每年向南充路通公司缴纳一定的车辆营运、税务、代办保险等服务费,同时南充路通公司也未对杨杰进行任何管理。杨杰与南充路通公司仅是形式上的挂靠,实际的用工则是车主杨杰。
(3)车主杨杰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是依法成立的个体工商户,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劳动法律关系用工主体资格,即为黄显平的用工主体单位,南充路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不是死者黄显平的用工主体单位。
行政复议决定:
省厅认为,劳动局对蔡小莉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书,事实清楚、依据充分、程序合法,维持了劳动局对蔡小莉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
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有车辆挂靠关系的司机死亡案件,首先查证挂靠合同得知,杨杰与南充路通公司不构成劳动关系,南充路通公司虽然为车主杨杰提供从事营运所必需的服务,如办营运证、车牌、代办保险等,但并未对车主进行经营管理,且杨杰是依法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其挂靠车辆完全是独立自主经营;其次从劳动局调查杨杰聘用黄显平的事实得知,黄显平生前的工资由车主杨杰发放,2003年11月17日黄显平受杨杰安排驾驶川R12887大货车运输水泥出车祸死亡,黄显平死者与杨杰形成劳动法律关系,故车主杨杰才是工伤认定申请的用工主体,申请人请求的死者因工死亡性质认定主体错误,作出了不予受理决定。(四川)
10、实行承包经营的用人 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如何处理
案例:
陈某是某机电公司电料车间的一名职工,由于企业经营不景气,由陈某所在车间的一名员工与公司签订了承包协议,实行了承包经营。2004年3月4日,陈某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时,不慎被传送带绞断上肢,随即被单位送到医院急救,经过抢救后,陈某脱离了危险。陈某的家属向机电公司提出申请工伤认定的要求,并要求公司支付陈某医疗期间的治疗费。公司认为陈某所在车间已经被承包了,应由实际的用工方——电料车间负责陈某的工伤责任。因此,不同意陈某家属的要求,也不同意支付陈某的医疗费和相关费用。陈某的丈夫随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结果调查核实,发现陈某在承包的车间工作期间,并未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该公司也没有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因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一)款规定,认定陈某系工伤外,同时责令某机电公司承担陈某工伤期间的治疗费和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机电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维持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评析:
这起工伤认定申请案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行承包经营的用人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责任具体由哪方承担;二是对陈某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范围是哪些。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本案中,虽然陈某在承包的电料车间工作,但是其劳动关系一直在机电公司,该公司并没有因为电料车间被承包,而与该车间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理应由机电公司承担陈某的工伤保险责任。
本案中某机电公司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包括两方面:
(一)向所在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机电公司拒不为陈某申请工伤认定是明显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陈某的丈夫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有关规定,直接向机电公司所在地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以维护伤残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机电公司承担陈某的医疗费和其他工伤保险待遇。在本案中,机电公司没有履行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义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因此,在陈某被确定为工伤后,机电公司应承担陈某治疗期间的医疗费、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享受的伤残津贴等费用。
11、职工已超过法定退休 年龄,在工作时受伤应否认定为工伤 案例: 申请人:曹百利(曹礼祥之子)受伤害职工:曹礼祥,男,63周岁,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聘用员工(农民工),从事清扫马路工作,身份证号码:***。用人单位:黄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申请人称: 2004年8月19日上午6时40分黄德海驾驶皖NJ29/50242号变型拖拉机,沿屯溪区滨江路由国际大酒店向跃进路方向行驶至滨江路二马路口时,与正在道路上清扫工作的黄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人曹礼祥发生碰撞,造成曹礼祥倒地受伤,后经黄山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2004年8月24日死亡。用人单位称: 曹礼祥已年满63岁,与用人单位只存在劳务关系,无劳动关系。认定决定: 曹礼祥之子曹百利于2004年12月27日向黄山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黄山市劳动保障局于2005年1月31日发函要求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举证,提交与曹礼祥无劳动关系的法律有效证明材料,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于2005年2月5日向黄山市劳动保障局仲裁部门提出《关于要求对曹礼祥认定为劳务关系的请示》。2005年2月21日黄山市劳动保障局仲裁部门答复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曹礼祥于1941年2月14日出生,现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已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曹礼祥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不存在劳动关系。” 黄山市劳动保障局根据调查取证核实情况,认定如下事实:
1、曹礼祥同志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不存在劳动关系。
2、曹礼祥同志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此黄山市劳动保障局认为曹礼祥同志受伤虽然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但因为认定工伤的主体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曹礼祥同志不符合认定工伤的条件,不予认定工伤。争议焦点: 本案例的争议焦点是曹礼祥同志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否合法?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依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和国务院国发〔1981〕164号《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项“必须加强对退休、退职工人的聘用管理,工人退休后,一般不要留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其他单位如果确实需要聘用有技术和业务专长的退休人员作技术指导的,必须由原发退休费用的单位、聘用单位、和退休工人三方签订合同,并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后,方能聘用。过去已经聘用而没有签订合同的,应当补签合同,履行审批手续。”的规定。本案例中曹礼祥死亡时的年龄已达63周岁,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且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与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的主体条件不成立。一种意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未对老年人从事劳动作出禁止性规定。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本案例中曹礼祥同志死亡时虽已63岁,但他并不是单位退休、退职工人,而是一位由单位聘用的农民工,因此其不适用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和国发〔1981〕164号文件。其不存在办理退休手续,曹礼祥同志虽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其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因此认定工伤的主体条件是成立的。行政复议决定: 黄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调查取证材料,对照《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条文,于2005年3月2日下达工伤认定决定书(黄劳社医险[2005]9号)后, 曹礼祥同志之子曹百利不服认定结论,于2005年3月14日向黄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提出行政复议,法制办予以受理。经审查黄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认为:曹礼祥同志生前为市环卫处聘用的农民工,虽年满60岁以上,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其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且曹礼祥同志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致死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因此于2005年4月12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如下: 撤销黄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3月2日作出的黄劳社医险[2005]9号批复,认定曹百利之父曹礼祥同志为因工死亡。评析: 本案案情并不复杂,从表面上看只是一起普通的工伤认定案件,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却是本案认定中的主要分歧,也是我们工伤认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但在本案例中如何理解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明显存在很大的分歧。正确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实践中的意义不言自明。因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法律适用不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差很大,特别是在延伸的权利义务如工伤保险待遇方面。以本案为例,如果确认曹礼祥与市环卫处是劳动关系,曹礼祥就应当被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如果确认曹礼祥与市环卫处是劳务关系,曹礼祥只能获得民事赔偿。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是两种不同的责任形式,承担方式与待遇水平相差很大。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差异可以归纳为:
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只能存在于劳动者和依法成立的用人单位之间;劳务关系不仅可以存在于自然人与法人单位之间,也可以存在于自然人之间。二是地位不同,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存在从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接受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劳务关系当事人则是完全平等的民事主体。三是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不仅有权获取工资,而且享有社会保险和规定的福利待遇;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只能获得合同约定劳务收入。四是合同形式不同。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则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缔约方式。五是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民法。面对如此众多的差异,实际生活中有时就很难厘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前劳动关系不规范。二是劳动关系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方式的变化,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实行劳务关系的工作领域日渐增多,并且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客观特征正在逐渐模糊。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在处理本案时, 黄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有关条文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未对老年人从事劳动作出禁止性规定,从保护弱者,以人为本的精神出发,认定曹礼祥同志为因工死亡,也未尝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备注: 本案例尚存在不同意见,即男年满60周岁,是否可以界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强制退出劳动?如果是,国家应对年老农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如果不是,应对这些人网开一面,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安徽)
二、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类
12、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间接伤害的事故 案例:
申请人自述:2004年7月29日中午,申某与同事步行到单位上班,途径农贸市场路段时,被一辆货车驶过时车胎挤压的飞石击伤右足,当时汽车司机因并未知情而继续行车驾驶离现场。其本人过后在医院诊断为:右足第五趾骨骨折。该单位未能及时申报工伤,在超过单位申报期限后,受伤害本人申请工伤认定,按规定提交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当天医疗诊断证明、旁证材料等,但未能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相关处理证明。
争议焦点:
1、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间接伤害,能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作为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
2、凡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而要求工伤认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作为必备提交材料之一?
认定结论:
因材料不完整,缺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此案尚未做出认定。
评析:
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间接伤害,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应该能作为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而给予工伤认定。但机动车事故应属交通事故中的一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的管辖处理权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有责任迅速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司机当时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发生此意外事故,其不知晓时不会报警;另一当事人申某也没有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作出相应的处理。故无法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或相关处理证明。对于这种情况,能否根据傍证材料来给予工伤确认,目前政策上不好把握。(广西)
13、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不能认定工
伤 案例:
史某是某公司招用的合同制职工,并签有劳动合同,2004年7月25日6时40分,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行至西门转盘拐弯处,为避让机动车自行碰在道牙上摔倒致伤。经医院诊断:右膝软组织损伤,右膝内侧副韧带损伤。事故发生后即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实单位申报的材料后,经专题会议研究,认为史某上班途中摔倒致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条件,认定为非工伤。
史某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认定决定不服,即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了申请行政复议申请。
争议焦点:
史某认为自己是在上班途中,为了避让机动车自行碰在道牙上摔倒致伤,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上下班途中的规定,如不及时避让,就会发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应当认定为工伤。
复议机构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后,认为:史某上班途中,为了避让机动车自行碰在道牙上摔倒致伤,只符合上下班途中的认定条件。原认定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依据准确,符合法定程序,是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因此,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工伤认定决定。
评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而史某在上下班途中,为了避让机动车自行碰在道牙上摔倒致伤,不是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吉林)
14、上下班途中被火车压伤下肢能否认定工伤案 案例:
邱某是某铁路车务段职工,2004年4月3日上午,自居住地乘出租车前往工作单位(车站货场),在7道货场的公路边下了车。当时3道停有一列货运列车,邱某为了图省事,便从列车连接处的车钩下钻过去,在钻越过程中列车突然启动,邱某被扎伤右小腿,造成右小腿损伤。由于是上下班途中的车辆事故致伤,邱某便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
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后认为,邱某上班途中因钻越停在车站的列车,由于列车突然启动,车轮扎伤邱某右小腿,而列车不属机动车,邱某受伤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不予认定工伤。
评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符合本条认定工伤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上下班途中。这有时间和地点两个要件,时间必须是上班前和下班后的一定时间段内,即合理的时间段内。地点必须是劳动者上下班必经路线或合理的路线。
2、必须是机动车事故致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机动车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业的轮式车辆。”同时对道路概念也作了界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理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由此可见,火车虽由动力牵引,但不在道路上行驶,不属机动车,所以被行进中的火车致伤,不属机动车事故。
3、邱某为了图省事,节约时间,没有走距离比较远的地下通道,而违章钻越停在车站的列车,受到的伤害是自身造成的,后果自负。
4、我国《铁路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因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人身伤亡是因不可抗力或者由于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为此,邱某上班途中因钻越停在车站的列车,由于列车突然启动,车轮扎伤邱某右小腿,不能认定为工伤。(辽宁)
15、下班途中机动车交通肇事受伤职工应认定为工伤 案例:
受伤害职工刘晓秋,2004年4月27日20时许,在下班回家途中,被贾彦武驾驶两轮摩托车在伊哈路由东向西处撞伤。
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劳动保障局予以认定为工伤,并下达了《工伤认定决定书》。
行政复议:
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金郁焕对本案的工伤认定不服。当地政府提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其理由如下:
1、刘晓秋不是在下班时间发生的交通肇事。申请人公司的上、下班时间为早7:00晚7:00,依此规定,刘晓秋应在晚7:00已经下班,只是因为刘晓秋与其他职工对如何给付工资与公司发生争议,而无端滞留在公司的,直至接近当日晚8:00才走出公司,因此,下班时间已过,而且刘晓秋等人属于违规滞留公司,故劳动局认定的下班途中,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的规定,只有在下班时间,下班回家途中发生的交通肇事才可认定为工伤,而本案刘晓秋擅自滞留公司,拖延下班时间,当然不应适用此条款来认定工伤,因此劳动局认定,刘晓秋下班途中受伤为工伤属于适用法律不当。
劳动保障局对大一木业提出的理由进行了书面答复。
1、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执行的上下班时间为早7:00时晚7:00时的12小时工作日,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刘晓秋与其他职工与该公司讨论或争议应如何给付其工资是非常正常的,不是无端滞留公司,违规滞留公司。
2、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错误之一是执行每天12小时工作日,错误之二是因如何给付工资与职工们发生争议,如果说是:“拖延下班时间”责任在该公司,而不在职工们身上。
3、劳动和劳动报酬是不可分割的,讨论或争议如何给付工资也是工作,这一点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已经承认“拖延下班时间”,既然都承认了2004年4月27日早7时至晚8时是上、下班时间,退一步讲,刘晓秋即使是:“无端”、“违规”、“擅自”的,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也应承担刘晓秋的工伤待遇,因为工伤保险实行的是“无责任补偿”原则。
2004年10月9日政府下达了《行政复议决定书》“经查,刘晓秋是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职工,伊春大一木业有限公司规定的上、下班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刘晓秋在2004年4月27日下午下班时与申请人因如何给付工资发生争议,20时许,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被摩托车撞伤头部。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劳动与劳动报酬密不可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报酬发生争议,进行讨论,属于工作内容。刘晓秋与申请人因如何给付工资发生争议,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的规定,应当认定工伤,劳动保障局作出的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
行政机关决定维持伊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伊劳社伤险认定决字【2004】2号)。案例复议焦点评价:
1、此案争议的焦点是:刘晓秋于2004年4月27日20时许,在回家途中被摩托车撞伤头部,是否属于下班途中的时间;
2、被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进行讨论,属于工作内容是正确的。
16、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
能不能算工伤? 案例:
某市A公司员工周某2004年2月16日12时许,周某打卡下班后在××路段遭遇交通事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周某借道通行,违反优先通行原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负该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
认定决定:
2004年3月5日周某之夫周某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市社保局于4月8日作出×社保认字(×)〔2004〕第570660001号《××市工伤认定书》。该认定书认定周某死亡系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所致,但同时认为周某死亡不属于或不视同为工伤。
争议焦点:
在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中,当事人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并承担相应事故责任,是否能够判定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不予认定工伤? 行政复议决定:
周某某收到上述王伤认定书后不服,向该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004年6月9日,市人民政府作出×府复决〔2004〕108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该决定书维持了该市社保局于2004年4月8日以×社保认字(×)〔2004〕第570660001号《××市工伤认定书》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判决:
周某某对该行政复议不服,遂诉至××区人民法院。法院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上述《条例》的规定是互补的,当事人能否被认定为工伤,就要看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该《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所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同时又没有该《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排除情形。
周某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在没有过错的前提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理应认定为工伤。但经交警部门认定,周某在该次交通事故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周某的行为有过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周某不应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为工伤。该市社保局据此作出×社保认字(×)〔2004〕第570660001号《××市工伤认定书》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周某某的诉讼请求。
评析: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规定的表述,与2004年1月1日前××市施行的《××经济特区工伤保险条例》和《××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1998年颁布实施)不尽一致。《工伤保险条例》中对该类情形,仅限定了“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两个条件,取消了原有《××经济特区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非本人承担主要责任”以及《××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必经路线上”、“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但是,新条例在取消“非本人主要责任”规定的同时,却明确规定了一项认定工伤的排除情形即“因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这就表明职工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承担责任仍然影响其是否认定为工伤,因为,其承担主要责任的前提是由于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关道路交通规则等的规定。本案中,公安交警部门已经作出认定,周某在交通事故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关于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其在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的规定,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从性质上就确认了周某的行为属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七条第(六)项“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或第二十八条第(二)项“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的规定,该员工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的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即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同时,正因为周某的违反交通规则即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导致了此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其本人的死亡。该情形符合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排除条款的规定即“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因此,周某某之妻周某的交通事故虽然发生在上下班途中,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第十四条认定工伤条款的规定,但由于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且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排除工伤条款的规定,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备注:
国家新条例实施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应认定为工伤的案件成为一类容易引起争议的典型案件。原因在于,新旧条例规定表述的不一致导致当事人与行政机关对该类情形是否认定为工伤产生不同理解。当事人容易错误的理解为,新条例对该类情形规定的条件有所放宽,无需考虑职工在事故中的责任,一概应认定工伤。因此,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上,应当尽量充分说明行政决定的理由(如引述违反道路交通及治安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尽量减少行政争议。
17、职工前往单位休息场所待班途中遭遇机动车
事故伤害,应当认定工伤
案例:
某矿业公司采掘工王某的工作时间是每班连续工作12个小时休息36小时(一天半),该公司职工的居住区离采矿工作区有35公里左右,平时上晚12点班的职工为趁天亮赶路一般在下午18时左右就出发,先到单位提供的休息室等班。2004年3月24日晚8时左右,王某在上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单位以其与上班时间相差太多为由,拒绝为其申报工伤。王某个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后,要求单位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经研究认为:该单位提供的休息室不是职工的居住场所,而是职工交接班中临时待班的中间场所,王某提前到单位应当属于上班途中,其遇到机动车伤害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的规定,遂做出王某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并送达相关各方。评析:
此案的焦点是王某提前到岗是否属于上班途中。单位认为其应当在晚12点接班,正常到达单位时间不应当在晚8时左右,所以事发当时不是在上班途中。职工上下班途中的认定应当把握的重点:一是起点终点是否在职工平时居住地与单位之间,二是目的是否去上班或回居住地。单位提供休息室不是王某的平时居住地,其发生事故时也是在上班的路上,符合有关规定。所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张某的工伤认定结论是正确的。
18、从本案看工伤认定中的“上班途中” 案例:
梁某,女,1984年10月生,其户籍在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开河村。2001年6月交纳押金后,到邹平县某棉纺厂(以下称单位)工作。梁某的工作实行三班倒,一周倒一次,其中早班7点上班。单位在厂内为梁某安排了集体宿舍。因离家较近,梁某经常回家居住。
2004年1月18日,即阴历腊月二十七日下午下班后,梁某骑自行车将单位所分年货送回家。第二天早上6时许,与本村同事一起骑自行车上班。6时20分左右,当梁某行至邹平县城北外环时被一辆货车撞击,致梁某受伤,肇事车辆逃逸。经医院诊断:梁某被撞成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症。经医院二次手术治疗,现已出院。
2004年2月13日,梁某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04年2月27日,梁某完善认定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受理。经调查核实,认定上述所属事实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2004年4月9日作出对梁某的工伤认定决定,并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了双方当事人。
在认定阶段,该单位在接到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后,答辩认为,梁某于2004年1月19日早晨在探家返回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不是上下班受到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六)项的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理由是:
(一)、梁某入厂后,单位已为其安排了宿舍,梁某入住该宿舍已近三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院治疗的除外。”认定梁某的经常居住地为单位职工宿舍。梁某只有从单位职工宿舍到车间之间的路途,才能称之为上下班途中。
(二)、单位《宿舍管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宿舍管理区内的职工,要在上班前两个小时在指定的宿舍居住、休息,不得在厂区或家中滞留不归。否则造成的后果本人自负。”综上,梁某是在违反单位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私自回家探亲后,在返回单位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属于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
劳动保障部门作出认定梁某为工伤的决定后,该单位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维持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双方争议的主要焦点是梁某的居住的地方是哪里,也就是单位为梁某安排的宿舍和梁某在韩店开河的家哪个是其居住地。但此争议的焦点与本案双方争议无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在上下班的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此条中的上下班途中通常是指从居住的地方到工作的地方的路途中。经庭审调查,梁某居住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为梁某安排的宿舍,另一个是梁某在韩店开河的家,这两个都是梁某的住所。因为,单位为梁某安排的宿舍是其为上下班方便的经常居住地,另一个是梁某在韩店开河的家,也是经常居住地。因此,劳动保障部们认定梁某从韩店开河的家到单位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这一事实并无不当。该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认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单位所提供的内部规定不影响该案实体的认定。
通过本案,我们又考虑到“上班途中”的另外两种情形,也是工伤认定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从住所以外的地方上班的情况。某职工下午1点30分上班。职工由其居住住所到其工作的地方正常需要10分钟。按正常路线,职工1点10分从家出发即可。沿此路线上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工伤无庸置疑。一次,职工中午吃过午饭12点30分左右,为去一超市购物,改变了原来的上班路线。在超市购完物后,于13时10分许从该超市到其工作的地方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是工伤吗?我们认为是工伤。因为它符合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由此可见,“上班途中”不见得是从居住住所到工作的地方的途中,只要符合“合理路线”的要求,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就应作出有利于职工一方的认定。
(二)提前上班的情况。
某职工在单位有临时宿舍,但由于是农民工,家中有地,下班后一般都回家帮家里干些活。职工家离单位约1小时20分路程。一次,该职工上中班,要求15点50分接班。可该职工在14点45分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地点离单位还需约15分钟的路程。该职工所受机动车伤害算工伤吗?我们认为,若认定该职工为工伤,应调查核实以下内容。
1、该职工上班的证据。
2、该职工上班时间的合理性。
3、若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由用人单位举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此条款明确了,在工伤认定的行政过程中,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通过调查核实上述内容,在确认该职工当天下午上中班,且是在其上班的合理路线上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前提下,若用人单位举不出该职工是因从事上班一外的其他原因受到机动车伤害,就应当认定该职工为工伤。
通过本案,得出以下启示:
(一)职工上下班途中通常指从居住住所到工作的地方的途中。对于上下班的时间和路线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认定。
(二)农民工与正式工在劳动法上有同样权利。
(三)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
(四)用人单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以及与职工签定的协议,不影响工伤认定。
(五)工伤认定机关应善于运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即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的规定。(山东)
19、因工作原因无证驾驶无牌号车辆发生交通
事故受到伤害不能认定工伤
案例:
李某是一家县粮油公司的职工,从事粮库保管员工作。2002年11月14日,李某根据粮库主任安排下乡村收购玉米,上午10时20分骑自购摩托车在109国道某乡附近,与对面驶来的小客货车相撞,造成摩托车报废,李某左大腿骨折,右小腿粉碎、开放性骨折。
事故发生后,粮油公司于2003年5月26日向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申报要求给予李某认定工伤。
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受理后,根据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此事故中,李某无证驾车,驾驶无牌号车辆,并且未按规定让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管理条例》第25条机动车驾驶员,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方准驾车等规定,李某应负此事故的主要责任”,认为李某因无证驾驶无牌号车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管理条例》,受伤情况不符合《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的工伤认定范围,根据试行办法第9条第1款规定,于2003年6月11日作出不属工伤范围的认定决定。
认定决定作出后,李某不同意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认定结论,理由有:一是自己的工作单位距住地远,加之交通不便,摩托车是刚买的,未来得及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出事的主要原因是2002年10月份公司给每个职工下达了20万斤玉米收购任务,单位不但没有给提供任何交通、运输工具,反而将收购任务与工资挂钩,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收购质量,每天都要走家串户,摩托车是工作的需要才购买使用的。工伤认定与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不能混为一谈,除法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的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外,不能随意扩大法律解释。2004年3月31日向县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县人民政府受理后,进行了审核,认为:
1、本案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为2002年11月14日,粮油公司于2003年5月26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据此,本案中工伤认定应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依据交警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李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管理条例》,应负事故主要责任。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规定,职工由于违法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应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28条规定,县人民政府决定维持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认定决定。
争议焦点:
1、买、使用摩托车是否因为粮油公司下达收玉米的任务重,又未提供专门交通、运输工具。
2、李某是为了工作,因工作原因才受伤的。
3、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时,该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还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评析:
这是一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管理条例》,无证驾驶无牌号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规定,职工由于犯罪或违法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7条第2项规定,无驾驶证的人、醉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属于违反交通治安管理行为。因此,李某虽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但其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在先,明显属于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范围,认定李某致伤不属工伤范围是正确的。
20、在外地施工遇节日放假职工回家途中遭遇
机动车事故伤害是否认定工伤
案例:
梧州市基础设施机械工程公司职工林某于2003年7月经公司派遣前往该公司在外地的工程工地负责施工管理,同年9月30日因国庆节工地放假,该职工搭乘一辆客车返回在市里的家,当客车行至国道207线3088KM+880M路段时发生车祸造成受伤。2004年9月27日林某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了该公司关于该项工程的施工合同文本复印件、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名单及2003年9月27日由该公司发出的国庆放假通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资料,劳动保障部门受理了此案。
争论焦点:
有意见认为适用《条例》第十四条(五)的规定,即:“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有的则主张应适用《条例》第十四条(六)“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的条款。
认定结论:
适用《条例》第十四条(六)的规定,认定其受伤为工伤。评析:
此案在案情上并不复杂,只需核实职工工作所在地与居住地、单位允许其放假回家的时间证明、其离开工作地点的时间、乘坐客车的班次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处理情况即可。但是在适用法规条款上,我们认为林某被派往外地工作,工作时间不象大多数人那样八小时以后可以返回自己家中,放假结束后他必须要再返回他工作的工地,这样一来一往的情况应理解为上下班时间的广义延伸,更主张适用《条例》第十四条(六)的规定。经反复斟酌,最终一致认为适用后一条款是洽当的。
第五篇:试题解析
o 试题解析:
账面余额:初始计入该资产账户的金额,即该资产的原价,不扣除该资产的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扣除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后的金额,通常涉及的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扣除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提示:如果是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不涉及折旧及摊销的,账面价值即账面余额扣除减值准备后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