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学生对劳模认识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学生对劳模认识问题的思考
班级:2016届6班 姓名:蒋沁哲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中学生对劳模的认识”为切入点,论述了现在中学生在对待劳模价值问题上缺少认同感。本文分为两大板块,前段主要分析论述了劳模和劳模精神,继而引出后端文章中心,即对劳模精神的再认识。
最后得出以下方法:
1、中学生需要“品牌劳模”效应
2、中学生需要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
3、中学生需要劳模精神的引领与鞭策
引言
劳动模范是祖国的精英、社会的中坚和人民的楷模。他们大多来自卑微的职业,但是他们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了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中国劳动人民杰出代表的形象。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以劳模为杰出代表的亿万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会有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今天。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学习劳模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但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对劳模的认同感有所下降,今天的世界,已经走向经济、文化和科技相互交流融合的时代,在社会转型信息发达的新时期价值观趋于多元,也让我们对劳模认识方面有新的思考。关键词:杰出代表,敬业精神,认同感下降
第一章
劳模的涵义以及其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劳动概念本身以及劳动价值认识理解的深入,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劳模具有的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社会性让大众普遍认知,新时期劳模是劳动者阶层的优秀代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尽职尽责,踏实肯干,勇于创新,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劳模永远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
第二章
理解“劳模精神”实质
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简而言之,劳模精神是引领中华民族时代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劳模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是种人文精神。劳模精神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展示的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的是我们伟大的民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简而言之,劳模精神就是引领中华民族时代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劳模的时代领跑者作用与其体现出的时代劳动价值,也正是我们追求的时代精神。个人认为,“劳模精神”包含着的五个特性,凸现了我们所追求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第三章
劳模引领时代的精神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六十多年风风雨雨中,我们不难发现,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也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秀,从李素丽、徐虎、王选、袁隆平,到李斌、许振超、王建军、于凯等。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也都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其总的发展趋势,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判,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实干”,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并能为社会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转变过程完全同步合拍。每一个时代所推举出的劳模,都代表着该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艰苦奋斗”到“技术创新”,60多年来,中国劳动模范内涵的每一次转变,都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封闭、自给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变过程合拍。尽管存在着一些标准的变化,但个人观察认为,穿越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英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以上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工农阶级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体现了我国劳动者的朴素、勤奋、自强、进取的精神风貌。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这就是不变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的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的进步价值。尽管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第四章
对劳模精神的再认识
进入新世纪,围绕劳模的争议声也一直不断。劳模评选中的“星模、官模、款模”现象更是被人所诟病。有网友戏称“劳模评选早已变味,成为有钱有势者及‘明星’们的盛宴。” 凤凰网最新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6161名被调查者中,95.2%的人认为“劳模的味道儿变了,没以前那么有号召力了。现在的中学生更是对劳模的时代认同感有所下降,追明星胜过追劳模”或者“崇拜明星胜过崇拜劳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为:
当今很多中学生没有价值、道德尺度,盲目崇拜迷恋追星。受经济利益驱动,尤其是一些媒体,往往缺少社会责任感,打开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除了很少的时政社会新闻、几乎都是娱乐八卦以及明星的世界,你很难找到一块传播劳模、英雄的天地,那些代表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的劳动模范,很多家长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不够,对劳模的认识不到位,家长与社会对于众多青少年崇拜明星胜过英雄、劳模的的行为多表现为沉默,谈起劳模许多青少年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没有用、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这是现在中学生在对待劳模价值问题上缺少认同感的原因之一。
还有,许多中学生对劳模的内涵以及劳模精神的实质都搞不清楚,有一些人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王进喜、时传祥等劳模以吃苦、实干、忘我奉献的影子里,对劳模的时代性、发展性、先进性根本就不了解。社会只是在宣传劳模人物事迹,但缺少对劳模内涵、劳模精神等理论和实质研究和宣传,社会上大多数人往往停留在传统劳模的理解之中,所以很难达到普遍的认同感。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对劳模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时传祥、王进喜、张秉贵这些名字,对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精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劳模们多为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能手,脚踏实地干工作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望。后来又有了雷锋、焦裕禄、李素丽等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大多数人来说,劳模不光是人人争相学习的榜样,还真实亲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价值多元化,曾经一度,社会上对劳模的关注似乎降低了。一些企业家、明星成了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追捧的对象。直到今天,党和政府、各级工会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不断提高劳模待遇,使得“劳模”这个响亮的名词再度回到社会主流意识中,同时,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劳模队伍的结构也在不断丰富,企业家、农民工不断当选为劳模,成为近年来不断爆出的新闻。但是,与以往劳模那种成为几代人学习榜样、成为一个时代记忆的轰动效果相比,如何让劳模真正成为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榜样,仍然是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两会期间,记者在北京地铁里随机采访了几名中学生,当记者让他们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劳模的名字的时候,“时传祥”、“李什么丽,就是妈妈常让我查公交热线电话的那个”……除了课本上出现的“时传祥”,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很难说清楚某个劳模的名字了。
“现在提劳模精神,感觉上好像不那么主流了,显得边缘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董事长刘革新是全国劳模,他的担心正在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甚至整个社会的一种普遍的忧虑。
由此,我想到如何让劳模精神重返校园,让更多中学生接受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中学生需要“品牌劳模”效应
现在社会不断涌现具有优秀品质的劳模,例如“金牌工人”许振超,“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工人”王洪军……“新时期的劳模精神和传统劳模精神在本质上以劳动为光荣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就是缺乏一个像王进喜、时传祥那样的劳模中的核心。”刘革新委员认为:“这些„品牌劳模‟是人们对劳模认知的标志,现在没有这种标志,没有这种领军人物,中学生认识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毕竟要记住那么多的名字。实际上,现在对劳模典型的宣传还停留在过去时代那种传统的高大全式的塑造,致使今天的中学生对劳模的理解存在误区甚至是逆反心理,似乎“劳模”就该与“工作狂”画等号,就该是“不要命”的代名词——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而又耻于言及报酬;不顾死活地带病顶岗,而又坚持“不下火线”;没完没了地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而又强颜欢笑……诸如此类的“特殊”表现,成了宣传劳模的“定式”,将劳模送上“神坛”,成为普通人无法企及同时也不感亲切的“雕像”。
一线工人成为被忽视的角落也是劳模精神被“遗忘”的重要原因,在吉林省四平市当了10年环卫工人的全国劳模王福民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电视里基本看不到一线工人的影子,社会上有种风气,看不起普通工人,把我们当成教育孩子的反面对象。”
因此在宣传上应该突出劳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带头人?“新时期的劳模内涵应该有时代特点,现在正是重塑劳模精神的时候。”刘革新表示,以前我们社会过分强调了劳模的无私奉献精神,甚至将其“神化”,这就让普通人觉得劳模离自己太遥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鼓励先进劳动者的制度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体来说,现在的标准中更应该强调的是劳动者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技能。劳模应该向普通劳动者回归,这样,才能激励公众真正向劳模学习的热情,劳模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榜样的作用。
2、中学生需要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
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在前进,劳模精神、劳模特征也在发展,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王进喜、时传祥、郝建秀、王崇伦、赵梦桃为代表的一大批普通劳动者,在他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以他们高尚的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激励全国人民的楷模。
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两个典型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雷锋和焦裕禄凝聚了人们的向心力。尤其是雷锋,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当时的社会需要强调无私、关爱、理解、奉献的“雷锋精神”。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战士,他没有身居高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只是用自己极为平凡的言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国家、集体和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亦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应的是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亦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反映在劳动模范身上的时代精神亦在进行相应的“调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的科技界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陈景润、蒋筑英、罗健夫、彭加木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
20世纪90年代90年代出现的以孔繁森、吴敬琏、李素丽、徐虎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以他们平凡的、光辉的、感人的事迹给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世纪,走进新世纪的劳动模范,相当一批是来自生产一线技术精英。他们在继承发扬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的同时,苦练技术大胆创新,成为知识型、技术型的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模范。他们中涌现出了许振超、李斌、王亮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展现着劳模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
3、中学生需要劳模精神的引领与鞭策
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每个时代的劳模都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其身上永远带有时代的影子。劳模时代领跑者作用与其体现出的时代劳动价值,也正是我们追求的时代精神。劳动价值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在丰富,劳模评选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也在变化着,但劳模引领时代的精神永不变。中学生今天学习劳模突出:
一、干一行爱一行。宿州供电公司线路工区运检队队长许启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公司特等劳模。他,只是高中毕业,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书写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忠诚。他主持完成的QC课题获得全国“舜杰杯”QC成果发布一等奖,两项工器具改造的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推出创新项目12项,带领创新小组成员完成创新13项,攻克技术难关4项。2015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走进了安徽省电力职工大学的教室,给大学生和在职职工上课一年,成为当时唯一一名被省公司聘用的技能型讲师。他编写的《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考核培训标准》获得省电力公司专家审核组的好评;他编写的《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能取得这些成绩确实不容易,充分体现了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对待工作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埋头苦干的忘我劳动热情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肯钻研,爱学习。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后一直工作在一线。几十年攻克多项肝胆疾病手术治疗难关,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一个医师走向大师。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三、情系于民,乐于奉献。胡青树一名农电工所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能给乡亲们送去光明,带来欢乐,再累也值,再苦也甜。”这是胡青树的口头禅。30多年来,他每个月要穿掉两双解放鞋。为了让百姓用好电,胡青树每天带着电工工具,走村串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争取把一个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只要听说哪有故障,不管是倒了电线杆,还是个人用户、企业停电;不管是数九腊月还是暑热天气;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第一个到达现场,尽快调查原因,把停电损失降到最低。一位基层供电所长,30年对农电事业痴情的坚持、坚守、坚韧,为群众默默服务,用坚守书写了忠诚,用行动诠释了责任。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
今天的世界,已经走向经济、文化和科技相互交流融合的时代。只要我们站在世界舞台,以科学发展眼光看待评选“劳模”问题,不难发现,劳模精神所体现的社会进步性,价值趋向的社会文明科学性,以及“劳模精神”所包含着“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教育性”正代表着我们社会文明和谐的追求方向,体现着我们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对人类文明道德、价值趋向的追求。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每一个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业绩突出的劳动者,这种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引领着无数人战胜苦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就是劳模的精神。00后的我们都逐渐步入自立的时候了,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价值的同时,懂得用劳模精神指引前进的方向,要学习劳模,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我们学习劳模,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而学习劳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团队协作精神,这是一种无华的忠诚、一种朴实的敬业、一种与日俱增的进取,更是一股指导我们实践的强大力量。在思想上,我们要坚定忠于人民、挚爱事业的信念,树立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培养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把弘扬劳模精神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市农委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市农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总站的发展,农机化的发展,服好务,建好策;在生活中,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力争做一名好公民、好职工、好儿子、好同事、好学生。
劳模精神是一种符合,是一种指引方向、催人奋进的精神符号;劳模精神是一道光亮,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精神是一种取向,是一种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是的,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证明了,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模是时代的标杆和旗帜,劳模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而今,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劳模精神。埋首在各条战线、各个工作岗位上的80、90们,我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让我们以一种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精神去诠释生力军的含义,以一种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做服务社会的先锋。
参考书目:
《新中国劳动楷模》 团结出版社
(2013年3月1日)艳华,永亮编著
《中国劳模大典》
光明出版社 1985年版
《一花引来百花开》 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第二篇:检察院对伪证罪问题思考认识
刑事司法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准确地追诉、惩治犯罪,使刑事案件得到正确的认定和处理。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收集并运用证据的过程: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提起公诉、审理判决等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证据,并且要求其真实性得到确认。任何伪证都可能导致对案件的错误认定和处理,妨碍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使司法机关丧失威信,使法律丧失威力,其社会危害性是严重的。因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伪证”并将伪证罪的主体及其目的进行适当扩大,完善刑法关于伪证罪的规定,对于司法实践是不无裨益的。
一、对“伪证”的界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所谓“虚伪”的认识。国内外刑法理论对此有三种观点:客观说、主观说和折衷说。客观说认为,只有陈述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才是虚伪的。具体地讲,客观说以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真实性为标准,只要陈述内容与客观事实有出入,那么陈述就是虚伪的;而即使陈述人主观上故意作虚伪陈述,但只要不违反客观真实性,没有实际的危害结果,此陈述也被认为是真实的。主观说则认为判断陈述内容是否虚伪,并不决定于陈述内容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而决定于陈述者主观上是否将其所经历的事实作准确无误的陈述。如是,则陈述就是真实的,即使与客观事实不符,也不影响其真实性;反之,如果陈述是违反其经历事实的,即使陈述内容符合客观真实,也是虚伪的。而折衷说则认为,既有主观故意,又违背客观事实的陈述才是虚伪的陈述;主观上有故意,但陈述并未违背客观事实的,应视为真实;主观上没有故意,但陈述违背客观事实的,亦不在虚伪之列。
目前,国内较为通行的是折衷说。但此说的观点颇值得商榷。行为人作伪证必须通过积极作为的方式来进行,如果不作为就是拒不作证,既然并未提供证据,就无所谓“真”、“伪”之分,且陈述违反证人记忆但符合客观事实也只是巧合,而非其本意。所以只要其主观上欲故意作伪,客观上就必须积极地实施一定行为,那么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实施的就应该是“危害行为”。而依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之规定,只要行为人有故意行为,且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即可构成本罪。可见,法律强调的是行为人歪曲事实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对是否造成实际危害则并不过问。因此,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伪证罪是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折衷说显然是以是否产生危害结果来认定伪证罪是否成立的,但实际上构成伪证罪的客观要件是危害行为而非危害结果。折衷说虽然顾及了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但在对客观因素的认定上发生了错误,从而偏离了刑法规定的本意,这正是折衷说的失误所在。
而客观说则有失偏颇。如果依其观点,那么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何种心理状态,只要其提供的证据与客观事实不符,即成立伪证罪。换言之,过失亦可构成伪证罪,这无异于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较好地保障了司法活动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对证据提供者的约束过于严格,反而使其抵触情绪增加,给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诸多不便。权衡利弊,这种客观归罪的做法显然有矫枉过正之虞,并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
因此,相比较而言,主观说就显得更为合理了。只要行为人在刑事诉讼中为了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而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提供不实证据的,即犯有伪证罪,而不论是否造成了他所希望的危害结果。若因客观条件限制而使证人的记忆发生错误,导致其所作证据与客观事实不符,由于其不具备犯罪故意,故不构成伪证罪;如果证人故意作与记忆不符的假证明,即使此证据与客观事实恰巧相符合,仍不能阻却伪证罪的成立。只是由于未造成危害后果,因而可以认为情节比较轻微而已。
二、对其他主体伪证行为的认识及策略
在我国,法定的证据包括如下七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因此证人、记录人、鉴定人、翻译人、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证据的重要来源,那么这些人就都有作伪证的可能。我国刑法已就前四种人的故意伪证行为规定了伪证罪及其处罚,而对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几个潜在的伪证行为主体,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伪造证据、隐匿罪证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都必须受法律追究,但刑法却并没有指出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这显然不利于刑事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伪证行为进行处治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而被害人也有如实向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的义务。同时,依据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供述和被害人亲历犯罪行
为发生的证言或陈述都属于直接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是公安司法机关认定案件事实,对案件进行处理的重要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受外因影响的)被害人为对抗司法机关,随时都有可能以各种手段来妨害正常的司法活动,故意作伪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应的司法对策是很有意义的。
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伪证行为的认识及策略
第一,从作用上看。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被公安司法机关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他对自己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实施,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为清楚。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交待、如实供认,就可以全面、详尽地反映出作案的动机、目的以及作案的手段和过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经查证属实,一般可以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辩解,则可以提供证实其无罪或罪轻的证据或证据线索。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实口供对办案人员迅速了解案情,全面收集证据,正确认定事实和及时发现新情况等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证据所难以比拟的。
虽然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没有义务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因此而享有沉默权,而且由于其供述和辩解的重要性,所以法律上不能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回答问题或故意作虚伪陈述。后者一旦产生影响,其危害性与真实陈述的正面作用同样重大,这正如物理学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作的描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从内容上看。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供述,即向公安司法机关承认自己犯有罪行和关于犯罪具体过程、情节的叙述;(2)辩解,即否认自己犯有罪行,或者虽然承认有罪,但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应从轻、减轻处罚等情况所作的申辩和解释;(3)对他人共同犯罪事实的检举和揭发。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与其自己的犯罪行为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作为本案的证据使用,因而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组成部分;另一种与其本人犯罪的事实无关,则不属于口供而属于证人证言。
第三,从司法对策上看。
众所周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存在着很大的虚假可能性,并易有反复。在大多数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逃避罪责,总是企图否认和抵赖罪行。所以,虚假的辩解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司法机关本来就要对有关案件事实展开调查工作,因此这种虚假辩解并不会对司法活动造成新的影响,故对其另行追究并无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有罪供述或检举揭发时故意作伪,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国刑法分别在第六十七条和第六十八条规定了对自首和立功的处理: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那么如果他们提供了虚假的新情况,又应如何处理呢?如前文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的新情况应属于案件的证据,其有关供述就应该是作证行为。对属于证人证言性质的检举揭发,若有故意作伪,应当可以适用伪证罪进行处理;而对自证其罪的供述或不属证人证言性质的检举揭发,如有故意作伪,刑法则没有作出相应规定。而事实上对于新情况,司法机关总是宁信其有而不信其无的,并且还会据此展开调查,待发现情况不实,则已经使司法成本升高,司法资源遭到浪费。所以这种作伪行为对正常司法活动的妨害是相当大的。
例如,犯罪嫌疑人钱某(某国企负责人)因涉嫌受贿而被拘留,在羁押期间他为了逃避罪责、转移视线,给侦查活动设置障碍,向司法机关作了虚伪供述,言明自己除本案以外还曾收受私企老板李某贿赂十多万元。侦查人员以此为线索开始新一轮调查,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后,发现此情况纯属子虚乌有,而钱某则利用这段时间考虑对策,重新加固了思想防线。对此,司法机关一般只是在认定其罪责时,以认罪态度差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加重处罚的目的,这就是实践中所谓的“态度刑”。但这种处理方法其实并不合理。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实际上侵害了两种不同的客体:一是案件本身涉及的社会关系,二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所以处理起来应当区分清楚,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笔者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提供虚假新情况属于伪证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已足以构成犯罪,为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正常的司法活动,应可以对其单独立罪。具体来说,可以在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之中增加一款内容,明确规定第二类伪证罪。本罪的主体方面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罪过方面为直接故意;客观行为方面为作出了虚假的供述,即提供了虚假的新情况;而目的方面则可概括为妨碍司法公正,不必局限于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
3、对被害人伪证行为的认识及策略
第一,对被害人虚伪陈述的认识
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犯罪分子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刑事诉讼开始之前的被害人陈述,是公安司法机关立案的根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之中的被害人陈述,则是重要的证据来源。由于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对象,因此一般对案件事实了解得比较详细、具体,特别是在强奸、流氓、伤害、诈骗等案件中,被害人与犯罪分子大都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不仅了解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过程、后果,而且还了解犯罪分子本人的许多具体情况,有时甚至可以明确告发或指认谁是犯罪人。因此,被害人陈述对于公安司法机关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重点,收集核实其他证据,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认清被害人虚假陈述的性质,首先应该明确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1)侵害的客体不同。前者主要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后者主要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2)犯罪时间不同。伪证行为发生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诬告陷害行为则发生在立案侦查前,是引起案件立案侦查的原因。(3)作伪内容不同。前者是在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作伪;后者则捏造整个的犯罪事实。(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后者则为一般主体。(5)行为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后者的目的则只能是陷害他人。如果被害人故意捏造事实、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并且属于刑事诉讼前的陈述,一经查出,可依法追究其诬告陷害罪之责;如果是在刑事诉讼中,受外因的影响,或被威逼利诱、或出于与犯罪分子的特殊关系、抑或是为了报复、泄愤等等,而有意将案件事实缩小或夸大,将情节减轻或加重,由于此时刑事诉讼已经启动,所以此类行为应属于故意作伪证。被害人的这些虚伪陈述都有可能导致案件性质发生改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发生错误等严重后果,这对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有着相当大的妨害,而我国刑法对此也没有加以规制。
第二,具体认定及司法对策
笔者认为,被害人伪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足以构成犯罪,可以纳入第二类伪证罪的范畴:其主观罪过方面是直接故意;客观行为方面是作虚伪陈述;行为目的是意图妨碍司法公正(因为被害人也可能出于加重打击犯罪者的目的而故意夸大事实,并不一定是为包庇罪犯)。应该看到的是,被害人由于受犯罪分子侵害,其正常法律权益已遭到损失,如果不是出于外因的影响,一般不会有意作伪证。因此,认定这类行为的关键在于对导致行为产生的外因的分析。
(1)因受暴力胁迫或与犯罪嫌疑人有特殊关系而作伪证。例如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的受害人王某(退休干部),在犯罪嫌疑人陈某(无业青年)被拘留期间,因事有凑巧,得悉陈某竟为自己一位老战友之独子。考虑到老战友年老体衰需人照顾,王某在法庭上改变证词,将被陈某殴打致肋骨骨折的情况说成是自己不小心摔伤,而只承认其他一些轻微外伤是由于陈某的伤害造成,后经重新鉴定发现王某作了伪证。虽然王某的行为妨害了正常的司法活动,但他也已为此付出代价,牺牲了受损权益得到完全救济的机会。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从轻处罚,受暴力胁迫而作伪证亦同此理。
(2)因被贿买而作伪证。如强奸案件中的受害者由于收受犯罪分子或其亲友的财物而与其串通,在接受司法机关再次询问时,将原先所作的被强奸的陈述改为是与其通奸,以致检察机关将此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而不了了之。属于这种情况的不应得到从轻处罚:一方面,其受损权益已经得到对方钱物的对价性补偿,从轻处罚的理由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其行为侵害了正常的司法活动,从维护司法公正的角度出发,应予正常处治。
(3)为报复、泄愤而作伪证。例如,某公司采购员方某因在被欺骗的情况下与周某(自称某公司供销人员)签订了购销合同并同时支付了首期款。不久,周某携款潜逃,以致方某的公司损失数万元。后周某虽被抓获,但货款已无法追回,方某因工作失误而被解职。方某为报复周某,在向司法机关第二次陈述时,将涉案金额夸大为十万元,希望以此使周某被从重处罚。这种伪证行为在妨害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的同时又侵害了周某的正当权益,故不宜从轻处罚。
三、国内外关于伪证罪规定的不同点
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几乎都有关于伪证罪的规定,与我国相比较,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并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主体方面,泰国刑法、印度1953年刑法和法国1810年刑法对伪证罪的主体均不加限制,即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有些国家的刑法没有写明罪过形式是故意还是过失,如法国、西班牙、日本、朝鲜等,保加利亚1915年刑法甚至明文规定了过失伪证罪;在客观方面,很多国家强调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在陈述之前或之后需要依法宣誓,保证真实陈述或保证所作陈述是真实的;关于伪证罪发生的诉讼阶段的规定也不仅仅局限于在刑事诉讼中;另外,许多国家的刑法都未规定伪证须是对案件的重要情节,更有甚者,瑞士刑法第307条第三款规定:“虚伪陈述与法官判决之事无关者,处三个月以下轻惩役”;在量刑方面,各国都相对较重:日本、美国为10年以下,泰国为7年以下并有罚金刑,法国为5年以上10年以下,加拿大则为14年以下。总之,外国刑法对伪证罪的规定在适用范围上、打击面上和处罚程度上都超过了我国。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伪证罪的主体,而伪证罪的是否成立应以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作伪之故意并且是否意图妨碍司法公正为标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违法犯罪的形式、手段等具体情况也日趋复杂,立法机关也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关于伪证罪的规定,将其内涵与外延均作适当扩大,以加强打击的广度和力度,从而更好地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保障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促进国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司法资源的优化使用,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邮编 061800吴桥县职教中心 王文彬 联系电话 0317-73652
51近年来,诚信日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正在流失的资源。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出现。青年学生耳濡目染种种不诚信的现象,给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尚未形成的他们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新课标的基础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诚信是人文精神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诚信”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则突出强调了对未成年人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对中小学的诚信教育作了具体的要求,凸显了对中小学进行诚信教育的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也提出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由此,我们认识到对青年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国家与民族存亡的大事,是关系到国运昌盛的要务,因此,作为学校在新课标下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对诚信的认识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为人之道,做人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在《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其中的“友谅”,就讲作为朋友或交朋友,要交诚实守信的人。明初著名学者宋谦借书的故事,清朝苏州吴县商人蔡磷字据存心中的故事,都是流传至今关于诚信故事的典范。(载于八年级《思想品德》53页,陕教版)。
2、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慌,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第48条规定: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这就要求我们中学生从日常学习,行为习惯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
加强诚信教育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07年9月18日胡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评选出的“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就是全国诚实守信的楷模。
3、诚信是成功创业的根本。
张瑞敏掌航的海尔集团成功史,百年老店冠生园的破产悲剧,都最好的证明了诚信是发展事业最宝贵的资本。山东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创业人,全国十大诚实守信模范——王乐义常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自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多年来,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把自己的事业扎在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二、加强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
1、“诚信教育”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思想政治课堂是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实施诚信教育的主渠道,政治教师要担当起重任。现行教材中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凭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魄力,借鲜活的教材之力,让诚信教育的内容入脑、入心,让诚实守信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师表垂范,作榜样
教师要让学生讲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朋友,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不乱征订教辅资料,不接受家长宴请等。
3、让校园拥有“诚信”的清泉
有人说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特区,用时也应该有“诚信”的清泉。学校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让诚信文化充满校园,如观看优秀电视片,听先进人物报告会,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把接受教育、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例如我校就发生过这样的事:06-8班的张悦同学在校外拾到1200元现金交还给了失主,该学生并未声张,当失主的感谢信送到学校,我们方才知道。我们利用这一次机会,利用身边的事例,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张悦拾金不昧的精神,并加以拓展,开展了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的大讨论会,针对学生中“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说慌话”三种现象,在学生中展开辩论,提出克服的具体办法,组织学生观看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这些都在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三、把诚信教育向纵横延伸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是第一的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到福利院献爱心,植爱心树的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通过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当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我们受用终身的人生名片。今天,它象一股清泉,滋养社会,它又像一缕清风,拂过田野,吹开人们的心扉,让我们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做诚实的人,让我们共铸诚信,把诚信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扎根在我们生活的沃土之中。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范文
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中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热议的话题,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非常重要、非常迫切。本文结合中学教学工作实际,浅谈对中学生健康问题的思索和对策。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有效对策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不同的时代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有疾病。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一是智力正常;二是情绪良好稳定;三是人际关系和谐;四是适应环境能力强;五是人格健全。很多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都能自信而快乐地成长,并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固有能力,能够独立克服困难与承受挫折并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能力和准确及时把握机遇实现人生价值。绝大数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是能够很好的调解压力,健康成长的。但也不乏一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因素也有家庭原因以及个人心智的因素。中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焦虑和恐惧;二是易怒和不信任;三是同伴关系不良;四是注意力不集中;五是攻击和破坏行为;六是亲子交流不良。
二、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学习类心理问题
学习类心理在绝大数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症,害怕考试不及格或考不出好成绩,过分焦虑,心情低落恐惧,有些中学生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状态,还有就是厌学症。由于自身基础差或学习能力不强,以及性别、族别、智商等差异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有一部分人开始厌学甚至逃学,容易患上厌学症,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也是常见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强,家长、老师对中学生的期望值又很高,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备受各种压力,有些心理脆弱的中学生就会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健康成长以及正常的学业。
(二)与发育有关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生理迅速发育但心理还比较稚嫩没有完全成熟,对性有好奇和神秘的感觉,这时候就会出现早恋的现象,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在中国,“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三)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处于逐渐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出现自卑、猜疑、自我中心等心理问题,很容易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健康受损。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那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那门课成绩就不好,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所以正确处理
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中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针对学习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学习困难是众多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鼓励中学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家长和老师要给中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能低估学生的自身能力,淡化考试成绩、注重学习的过程。不断采取各种办法减少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能再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同时培养中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的能力,积极开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抵制厌学及逃学的不良习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使厌学的孩子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多用鼓励的办法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深刻领会到学习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二)针对青春期发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1.提高认识,注重疏导,不可盲目的批评和粗暴的干涉。
“单纯地表示好感其实不值一怪”,很多老师如是说,这样的交往不像成人般复杂。但在中学生的头脑中那种朦胧的两性概念,却能导致他们做出“出格”的行为。因此,面对中学生“早恋”行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家长都应该加以恰当的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健康的“爱”。
2.家校联合,加强沟通,生活和感情上给予尊重和关爱。
在发生早恋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涉及问题家庭。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存在暴力,有的家庭婆媳关系紧张,等等。这些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上享受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宽容和关爱,感情上缺乏温暖和尊重。大人们疲惫于生活,繁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需要,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问题。于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非常渴望有人分担他(她)的心事,有人给予他(她)理解和抚慰,而此时,异性同学就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当孩子把老师和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时;当老师和家长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的害处就不会很严重了。
3.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开导中学生正确与异性交往。.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仍然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有很多事例以及调查结果表明,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能够减少“早恋”的倾向。
(三)针对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问题对策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知识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
2.同处在一个班级,学生的人际状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内心里每位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要想人缘好必须做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热心班集体的活动,对工作负责任;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具备了以上的个人品格,中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就会非常轻松愉悦。
3.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年龄及阅历的差异会出现一些隔阂或冲突,这时候作为父母要平等交流,多关心体贴孩子,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正确的解决和疏导,多鼓励少无端指责,减少唠叨和过多要求,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
四、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途径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开展心理辅导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一)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二)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指对情绪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电话服务形式。学校心理热线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实践证明,校园心理咨询电话具有超越时空限制、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等优点,容易为来访学生接受,也是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平台。
(三)设立心理辅导匿名信箱。心理辅导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
(四)注重引导,改变评价方式。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淡化考试成绩,注意教育方式,多以鼓励的话语来帮助中学生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
[2]教育文摘周报.2012
[3]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对校园爱情的思考认识
对校园爱情的思考认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大学生谈恋爱 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他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他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新的特点,传统的恋爱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认真研究当前 大学生恋爱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分析,剖析其恋爱特点、心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恋爱进行管理教育、引导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思考
上大学以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朋友,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同学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特殊关系,这也是最初的想法。同时,当拥有了爱情,自然周末里便会有人陪你逛街,平日里也会有人陪你一起上自习、吃饭,于是,你的大学生活便远离了寂寞,大学生活也会因他(她)而丰富起来,两个人的世界远远比一个人的世界更精彩。所以造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由于涉世不深,加之对爱情、婚姻缺乏了解,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常因不能正确处理恋爱等关系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甚至整个人生。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减少、消除其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加强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恋爱的问题
有句话叫:恋爱都是会使人盲目。大学生们的恋爱也不过如此,一些过热的校园现象更是令人寒颤。例如情侣在教室过于亲密,搂搂抱抱在众人的眼下,还有更疯狂的是许多大学情侣既然开始“同居”,导致我国医院“打胎”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行为我想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这些行为的产生应该学生也应有判断力才对吧。同时社会对这些行为给出的看法是:真正的纯洁高尚的爱情要以高尚的理想和道德为基础的。所以,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特点就是传统道德淡化。第二就是恋爱理想化。大学生处在青春期,追求浪漫,个性冲动,在恋爱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一是对自己的感情缺乏审慎思考,凭感觉做出草率决定。一般只交流对学习、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追逐浪漫的爱情色彩,而很少或根本不涉及结婚、建立家庭等实质性问题而使恋爱理想化、浪漫化。二是情感强度大,不易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容易受到限制,有时候还有可能冲破理智的防线。三是情绪波动大,自控力差。感情一旦开始就久久不能平静,即热恋中的人常常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然而一旦失恋就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二)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也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加之我国在性教育方面的落后和社会对性教育的偏见,使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了解,对因生理成熟而带来的性意识,呈现出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好奇心理不断累积最终触发了恋爱体验动机,而恋爱与求学都是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部分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虽在主观上不想早恋,但个性软弱,不善于拒绝,有的甚至出于同情、感激、照顾情绪而被动地恋爱,内心矛盾。“积极”探究、盲目接受是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显著特征。还有经济上的自主权,也为恋爱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的集体生活和较多的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触,为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提供了机会和方便;随着视野的开阔,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主人公的缠绵之情、影视剧中刺激性镜头,促使部分大学生的爱情意识迅速膨胀。另外当前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他们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对新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感,特别是新生,容易产生寂寞、孤独感,加上高年级恋爱学生的影响。于是,部分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带给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也随之涌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部分大学生受资产阶级“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认为恋爱应重过程而不必过多考虑结果,很少考虑家庭、外界等因素,崇尚自己做主,对恋爱极不负责任,把爱情视为游戏。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大众传媒对恋爱、性的夸张描写和渲染,也刺激着大学生,对他们的恋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审美文化的倾斜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震撼着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创造了“适宜的生存土壤”。自新《婚姻法》调整结婚年龄以后,社会上早恋、早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加之近年来,媒体对大龄女青年,特别是高文化层次的大龄女青年择偶难的报导,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对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对策(一)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
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其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遵守关于恋爱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尊、自爱、含蓄的恋爱美德。避免和减少大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还要加强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
地定期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等低层次的功能,要使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三)加强青春期有关知识教育。
加强大学生青春期有关知识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保健,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正确看待有关性问题。开设指导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健全的性心理,正确处理爱情、学习、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
总之,对大学生恋爱问题引导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方面。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所以,大学生要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恋爱上的难题和宣传正确的恋爱观,杜绝和批评不良的恋爱观,尤其要学生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2007.[2] 盛礼添.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期间的恋爱问题.[3] 大学生爱情观
http:// [4] 应当怎么样认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http://wenku.baidu.com/link?url=41YRU9ExheWFEC9eoI1ItxmvBNN8xeApHqjFbkP9vT5RHUq3U0cuztMoME8yL48Xp8TayxbJQAbnidTapGfS2onx7xESZnZd_u3yulvky0u [5] 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分析及教育思考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