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按照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1996—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的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预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速度将保持在0.8-1.0个百分点左右,到2030年之前,我国仍将有2亿多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但是,在既往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要由于受一些体制机制性因素的影响,累积了多方面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寻求城镇化新的发展路径。
既往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速度、低质量
如前所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在过去的15年间达到年均1.39个百分点,这个速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必须指出,这个速度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个“名义速度”。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在城镇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也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这部分人的主体是农民工,目前的规模大约为2.2亿人。在现行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限制下,他们基本上享受不到参政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等诸多市民所享有的权利。不仅城市中的原有户籍人口没有把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一员,农民工的大多数自己也没有对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归属感。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已经在城市内部转化成新的二元结构。2011年,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是34.71%,与当年的城镇化率51.27%相比有16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因此可以认为,按照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城镇化率,其内涵是不够充实的,质量是不够高的。
2.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既往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之不可持续,首先表现在城镇建设的过度扩张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少城市热衷于拉大建设框架,搞低密度开发。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但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6.1%。用另一组数据来看,从1995年到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的速度达到年均7%,而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略高于3%。也就是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要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高出一倍以上。
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29110亿元,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1.7%。此外,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中还有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这些税收与土地出让金共同构成了“土地财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还表明,设立融资平台以土地为抵押进行融资已经成为各地城市政府的普遍做法,如果加上债务性收入,“土地财政”占地
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比重甚至超过60%。由于可出让土地的日益减少,加上土地出让金所内含的“吃子孙饭”机制(政府一次性收取土地使用权期限内的全部使用费并全部归当期政府支配),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发展方式之不可持续是显而易见的。
3.人为“造城”、有城无业
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个道理,脱离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盲目大规模圈地造城。其结果,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看上去蔚为壮观,但是却人迹稀少、了无生气,被人们称为“鬼城”。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意味着投资行为的重大失败,为金融风险的累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均超过了发达国家主要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的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因交通拥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亿元。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积重难返。由于大城市房价与租金的不断上涨,住房困难群体的规模难以缩小,特别是不断扩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居住环境比较恶劣。
5.大拆大建、千城一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城市,如巴黎、伦敦、慕尼黑、纽约等,都曾走过一段大规模整容式的“城市更新”之路。其主要手法是,在城市中心大量拆除被战争毁坏或者并未毁坏的老建筑,代之以一幢幢摩天大楼。但是不久人们就发现,改造后的城市空间变得缺乏历史感和人性的环境,城市变得索然无味。有学者批评指出,大规模改建摧毁了有特色、有活力的建筑物以及城市文化、资源和财产,也有人将当时的“城市更新”喻为战后对城市的“第二次破坏”。在这种批评和反思的影响之下,大规模改建式的城市更新很快销声匿迹。
但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经走过的弯路不仅没有得到避免,反而以更加放大的形式重现。在城镇拆迁达到高峰的2003年,共拆迁房屋1.61亿平方米,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的41.3%。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之中,大量历史性建筑受到损毁,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多位文物和建筑史专家联名呼吁保存的历史性建筑。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拆大建之后,少了最能代表自己城市特色的历史街区,多了“千城一面”、各地风格雷同的新街区。其结果,“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城市的历史文化血脉被割断,城市的个性和韵味也极大丧失。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针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关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讨已成热点。李克强总理指出:“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新型的城镇化?以下是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初步的思考。
1.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使目前候鸟式栖居在城市中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成为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多项制度与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结果,体现的是这一群体在市民权利、劳动者权利、土地产权权利这三方面的权利缺失。因此,应当以权利平等为目标,以梯度赋权为手段,逐步破除上述三方面的权利障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体系,使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定居成为他们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使“农民工”这一称谓逐渐成为历史。
2.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的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挖掘内需潜力。要合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部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同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农业从业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和素质,推动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这是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创业和就业的重要新增长点。根据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一项研究,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3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350万。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5.62万亿元。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超过35%。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是通过电子商务改变面貌的一个典型。这里的农民从在网上销售简易拼装家具开始起步,目前全镇网店的销售额已超过3亿元,并且带动了上下游多个新产业链的诞生和成长。各级政府应敏锐地关注这一产业和就业的新增长点,研究制定必要的鼓励、扶持和规范措施,使其成为为城镇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的新型利器。
3.着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现行的土地制度,由于存在着城乡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市场由城市政府垄断经营等特征,为城市政府圈地买地、实行“土地财政”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应以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为重要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作为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开展城乡土地确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流转、征地制度、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为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在现行的干部选拔机制之下,政绩考核体系对于领导干部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过去那种过于偏重经济指标的考核体系,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重要体制机制性因素。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了调整,大方向是弱化经济增长指标,增加对影响科学发展目标实现的突出领域的指标。
我们认为,对于政绩考核体系,在一定时期内继续进行这一方向的完善还是有必要的,这对于淡化GDP导向、引导城市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应认识到这种完善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没有被列入考核体系的领域会逐渐变成短板,其结果是不断将新的领域加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而当考核体系变得面面俱到的时候考核体系也就丧失了可操作性和作为激励工具的有效性。
从另外一个方向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完善的尝试也在一些地方出现,具体而言就是将居民的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如济南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意见》,新的考评体系突出实践标准,注重群众评价,强化民意指标。作为济南市全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满意度”调查每年进行两次,分别在年中和年底进行,并按一定比例计入年度考评总分。又如广东省于2011年10月公布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由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着重反映政府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实绩,主观指标侧重反映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公布,并且相关指标考核将纳入广东政绩考核体系。
我们认为,将居民的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较之不断增加考核指标所涵盖的领域更加重要。有了来自居民的主观满意度指标进入考核体系,有助于城市政府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配置行政资源,注重解决居民所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减少表面文章、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第二篇: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郑晓峰 转载自 中宏网 | 2005-11-06 23:16 | 投票
标签:我国 城市群 大城市 城市带 经济实力
如何使我国的城镇化步伐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协调,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的关注。为了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我们应当“用90%上的时间弄清情况,用不到10%时间决定政策”,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少留一些后遗症,为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言献策。
一、关于城镇化目标和道路的选择
推进城镇化需要考虑以下新的形势和背景:
一是要考虑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实力。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全球将稳定进入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发展阶段。超大城市群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当今世界已形成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英国伦敦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等六大城市带,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其中前5个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群经济实力占本国经济实力的30%-40%,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经济实力只有全国的18.5%。
二是要考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是大规模提高和改善人类一般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措施。
三是要考虑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对城镇化发展的约束和影响。人口多、资源少、环境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四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使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有了新增长动力,城镇化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加速城镇化的条件。但是,也要注意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协调:短期看,要防止城市建设的盲目超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长期看,要防止过度城镇化,避免“孟买病”和“墨西哥病”的出现。
五是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城镇布局空间更加广阔和舒展,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一)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具体战略目标设想
关于城镇化总体目标。从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率每年都以提高1.43-1.4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时期和到2020年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重要时期,城镇化率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每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为宜;土地城镇化的预测按照城镇人口以及2005年预测的城镇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计算(见表1)。
关于城市规模结构的目标。这里主要以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即按户籍的非农业人口)为依据,预测城市规模的数目结构和人口结构两个指标。根据世界城市结构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城市在城市数量和人口规模上都处于上升的阶段,中小城市则相反(见表2)。
关于城市布局结构目标。目前我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城市化水平差距很大,今后,在继续实施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础的背景下,可有两种趋势:
一、中西部和东北城市化将有较快的增长,总的趋势是东西部城市化的差距可能缩小;
二、“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城市带继续高速发展,东部城镇化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继续迅速提高,虽然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城市化水平差距可能继续扩大,但整体资源、产业、环境布局的效益有重大改善(见表3)。
(二)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张。有利的论点:一是城镇规模效应。二是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口,孕育更大的市场。三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对的理由:一是大城市带来的城市膨胀病,或称“大城市病”。二是大城市效益高,但投入也相对较大,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建设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城市。
——关于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城镇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三是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小城镇就业机会少,难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三是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关于优先发展中等规模城市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可以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又能克服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二是如果同时考虑城市规模效益和城市建设投资成本,则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最高的投资效率。三是中等城市是大城市的郊区化和小城镇成长的主要归属。反对的理由有:一是中等城市的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高层次的需求。二是对上一级层次的大城市和下一级层次的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难以形成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
目前,城镇化道路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综合了上述几个代表性观点中合理部分而形成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主张。今后我国城镇化的道路可以这样考虑:着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具体说来,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注重数量的增加,以不断增强大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大城市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的作
用。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相当部分人口的城镇化要以小城镇方式实现,未来2.5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中将有1/3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小城镇要在稳定数量、努力提高质量、壮大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功能。中小城市要增加数量和提高城市功能并重,尽快地形成我国制造业主要基地,承担起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与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要特别突出强调都市圈、城镇群和城市带的建设作用,以确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要围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镇,鼓励近地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以增加整体区域的经济实力。
二、关于继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措施
(一)利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工业化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工业等产业的大发展,为工业化后期大众消费阶段的到来,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工业化中期装备工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大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所有产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一方面,装备工业的比重将大幅提高(目前我国机电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40%以上),由此将带动整个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继续提高,不断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和商品化为城镇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农业基础,也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中期的企业,一般都处于规模不断扩张的阶段,对集中布局要求更高。今后,在工业布局上要制定有利于工业项目集中布局的政策,鼓励兼并联合,避免分散布局,引导乡镇企业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走中国特色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起新兴的城乡一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但现阶段依然是如何将过多的滞留在土地上的农村剩余人口尽快向城镇转移。特别是创造条件,向东部地区的城镇密集区劳动力需求地集中,缓解中、西部的资源、人口和环境压力,促进当地农民收入和异地流动就业农民收入的更快增长,这已不仅仅是个政策目标问题,而已经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继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制定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发展规划,引导这“三大”都市圈城镇群的协调发展,适时开展都市圈的综合协调发展
制度改革试点,摸索大规模吸纳外来人口的经验。要稳定全国小城镇的发展数量和布局,着力提升其质量和人口规模,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继续大力发展与大城市分工协作的中小城市,进一步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是改变目前“整体设市”模式,逐步恢复和推行以往“切块设市”模式,并实行“县管市”的行政体系。实际上,“切块设市”更有利于城镇发挥对外辐射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县市之间合理的土地占有和利用的博弈机制“十一五”时期应适时启动行政区划改革试点工作。
(三)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加强城镇规划,规范土地制度,理顺人口管理体制,完善城镇建设投资体系,促进城镇现代化发展
——搞好新一轮城镇及城镇体系规划工作,规范土地征用和使用制度。城市政府从“经营城市”的职能,进一步转向“规划城镇”和监督规划实施职能上来,让市场去“经营城市”,营造一个市场化的推进城镇化的机制。要进一步强调城镇规划的硬约束,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和政策,搞好新一轮城镇规划并严格监督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城镇体系的规划工作,尽快制定我国重点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大城市要防止“空洞化”;中小城市要防止盲目扩张;小城镇则避免遍地开花。城镇基础设施要统筹规划,地上地下基础设施要全面兼顾,要少搞形象工程。城镇规划要强调各主体的参与,具体制定城镇规划和建设各阶段,社会主体参与的形式、范围和作用。要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土地征用和使用制度。
——进一步理顺户籍制度与其它有关经济社会制度的关系。建立城镇化推进的市场机制关键,是理顺户籍制度与有关其他经济社会制度的关系,保证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合法的迁徙权。首先,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新型的按居民居住地登记及变更登记制度;其次,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经济社会方面的规定,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一体化的具体途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的层次;第三,制定“土地换城市户口、换社北的可行办法。
——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辟城镇建设投资的新渠道,改革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在进一步加强各级财政对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近期
应研究发行城镇建设债券的可行性,以及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城镇建设的渠道。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采取的基本上是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也主要由市政工程管理机构与其他专业公司(或局)直接经营管理。今后,应逐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在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下,按照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的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
第三篇:对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思考
对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思考
●中共龙山县委常委 梁高武
城镇化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富民强县的新征程中,龙山县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健全体制,规范运作是城镇化的战术要点
(一)规划编制要高起点。规划是城镇化的灵魂。一是创新规划编制理念。坚持用高质量的规划编制来制定和完善全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镇以及土地整理规划。二是体现规划编制特色。城市的科学定位是科学规划的前提。立足龙山实际,凸现土家文化底蕴,城市才有个性和特色。三是维护规划编制权威。通过专家组对编制规划进行充分论证,使其既不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要通过地方大决议维护编制规划权威,使其同时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
(二)控制土地要高标准。一是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二是确保土地市场规范有序。政府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对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一律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建立和完善规范统一的土地市场秩序,定期开展土地清理整顿。三是合理盘活配置土地资产。要充分利用城区存量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耕地资源。通过土地储备制度促进集约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建设施工要高质量。一是规范市场准入。贯彻落实勘察设计企业、建筑业企业、招投标代理机构以及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严格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个人执业人员的执业责任。强化工程开工前施工许可环节监管,完善招投标制度。二是严格监督管理。严格合同履约过程监管,严肃查处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问题;严格工程建设过程监管,严肃查处质量技术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在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好通信、广电、供水、电力、燃气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做到管网统一设计、同步施工、整体下地,避免重复建设。
(四)管理经营要高水准。城市“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要围绕争创“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进一步规范秩序,优化环境,美化形象。一是彰显城市魅力。着力在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养、丰富城市内涵上下功夫,把龙山打造成城市品味浓、文明程度高的魅力城市。二是弘扬特色文化。三是控制行政成本。控制建设成本和行政成本,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二、华塘新区开发是龙山县推进城镇化主攻方向
(一)华塘新区为龙山县城镇化提供了载体。一是地理位置绝佳。龙山县城属于四省边区武陵山脉最大盆地之一,完全满足城市的扩容提质需要。二是发展环境难得。龙山县与来凤县两县直线距离不足4公里,两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使华塘新区开发变成了两县群众的共同愿望,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难得的群众基础。三是承接功能完善。华塘新区处于龙山、来凤两县的中心位置,既能弥补老城区的不足,又能继承老城区的优势,还能承接与来凤县的对接,容易发展壮大。
(二)华塘新区得到的支持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一是拥有政策支持。龙山县制定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各项优惠政策为华塘新区开发创造了宽松环境,两县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调整方案为华塘新区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拥有财力支持。除了自身财政提供的城镇化建设资金外,我们还得到了长沙市对口扶持和省里各部门的大力援助。特别是周强省长在今年亲临华塘新区建设现场时,当场为湘鄂情大桥命名并支持解解决部分资金建桥。三是拥有技术支持。人才和技术是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城镇规划和设计上,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及省州各行业的勘察设计院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上。
(三)华塘新区取得的成绩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龙山县通过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华塘新区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开局良好。全面完成了岳麓大道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了路网建设工程和安置区建设工程,完成了物流中心的规划可研及部分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了湘鄂情大桥建设的前期工作。二是规划编制调整科学合理。三是土地调规报批合法有序。三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共调规报批岳麓大道、皇仓中学、入园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市场和储备土地等共1000余亩,征收土地800余亩。
三、华塘新区开发必须攻克土地、资金、环境三个堡垒
(一)必须坚持集约利用土地。一是坚持科学化规划。二是坚持合理化利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节约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严把土地调规关、申报关和审批关,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要创新机制,落实责任,有力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严格控制开发成本,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维护土地市场秩序,追求政治、经济、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四是坚持制度化调规。要千方百计的做好华塘新区土地调规工作,破除城镇化建设的土地瓶颈制约。通过多渠道汇报,多途径争取,切实加强新区土地储备。
(二)必须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一是积极申报,向上争资。项目规划要吃透上情,瞄准政策,充分利用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酉水河防洪治理工程、二○九国道绕城线、廉租房建设等项目,围绕国家投资取向积极向上争资。二是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严控土地,以地生资。做活土地文章,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除安置用地外,土地一律实行“招拍挂”。用“招拍挂”土地争取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紧缺,实现滚动发展。四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五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化开发建设。六是互惠互利,银行贷资。通过把新区开发的启动资本作为筹码与银信部门交换,争取更大的信贷投入。七是拓宽渠道,启动民资。改革完善城市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用合法的融资平台争取民间资本。
(三)必须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一要突出工作重点。主要是突出优化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和执法环境,抓好环境案件的投诉,切实维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二要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新区开发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三要加大责任追究。严格推行纳税人评议制度,坚持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强化优化办职权,对阻碍和扰乱新区开发秩序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四要完善保障体系。认真安置好失地农民,让其真心实意拥护城镇化建设,维护好华塘新区开发环境。加快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城镇化问题[推荐]
城镇化问题
一.城镇化含义: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二.城镇化历程:
回顾近50 年的城镇化历程, 人为“ 抑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结果使得我国城镇化在建国以后的30 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 滞后程度仍然较为严重。我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 提供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确定了低价征收农产品的统派购销制度, 以确保工业能从农业吸取最大数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农业剩余;同时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以及由此派生的住房、粮食供给、医疗、教育、就业等制度, 将农村人口禁锢于土地, 限制流动, 确保工业化的高积累。近年来我国对城镇化缺乏积极有序的政策引导, 尽管对城乡分割的制度有所调整, 但由于强调农民离乡不离土, 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 客观上都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三.城镇化现状:
1.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隔离逐步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1978年到2003年,中国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226个,城镇人口从17245万人增加到523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40.53%,不断提高。(1978年为17.92%)
2.问题:由于中国是具有显著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低下
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则在70%以上。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多数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
(2)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
1979—2003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同等国家60%以。1990上的水平,还需要20多年时间。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
四.加快城镇化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民、农村发展。
1.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整合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源、加速生产要素流转、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业内在竞争力。
2.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3.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4.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 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相关城市建设, 不仅直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 还有利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住房、交通、生态环境等生活环境,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系的物质支持。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
因此,从近期来看,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城镇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
(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通过推进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增加,这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产生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城镇化带来人力资本和信息知识聚集,促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改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降低工业化排放,实现低碳、低能耗发展。
(五)城镇化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城市服务产业也是培育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人群最重要的产业载体。
五.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思路
1.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适时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城镇化转到由政府引导和规划的城镇化方向上来,实现由自下而上城镇化向自上而下城镇化的转变。
2.进行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市(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4.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布局规律,克服城镇规划与布局上的分散性、随意性和无序性,规划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当前特别要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好、有区位优势的县城或县域首位镇,稳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防止一哄而上的小城镇化倾向。
5.进行户籍制度、城镇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加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商品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交通链”,将城镇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网络的“链结”或结合部。
6.培植农村城镇化的主体,鼓励农村“能人”、“富人”率先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让农村“精英”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动者,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地推进农村城镇化。
7.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轻文化”,“重局部(个人)、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的不良倾向,进行小城镇管理体制的创新,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的现象。
六.经验总结
1.城镇化是市场化的结果而非政策工具
改革解放了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源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应该并且只能是营造有利于城镇化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2.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自利的企业和个人无意中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在无意中提高了城镇化的程度。政府过去做的和今后应该做的是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或者更现实一点讲,起码不要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制造障碍。
3.新型城镇化必须清除的体制之障、。
农村土地确权政策应当先行一步。农村土地实现确权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行业、选择工作。城镇化的前提是什么?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户籍制度变革和建立农村制度的退出机制是农民进城的关键,地市级以下可以全部放开。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的道路上不能盲目地追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而是要把实践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应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地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5.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好的健康的城镇化。我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基本上是比较健康的,但是,局部也的确存在几种值得反思的属于病态城镇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如半城镇化、隐性城镇化、被城镇化、准城镇化、“贵族化”城镇化和“大跃进”城镇化等现象。城镇化需要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健康的城镇化建设须要能够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走科学、理性的道路,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应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应建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不顾及城镇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城镇人口数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城镇化不是城镇工地化。城镇化建设战略应是客观理性的科学,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城镇化率已被看作政绩指标之一,目前已经出现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城镇化高增长率的攀比现象。一提到城镇化,有些人想到的就是建几条大道,搞几项跨世纪的标志性工程。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混为一谈,片面追求建设速度,片面强调建设规模,导致一些城市改造工程不是拓宽马路,就是架立交桥。然而,城市就业难、上学难的状况却得不到根本改变。
7.城镇化应注重文化内涵。城镇化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延续城市文脉。
8.城镇化的影响分利弊两方面。利:廉价劳动力的进入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弊:外来人员的涌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治安、住宿.、地矛盾也会激化,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第五篇:对加快推进团场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对加快推进团场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甘润亮
(2012年10月23日)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因此,团场要实现转型,要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城镇化的发展。兵团在城镇化建设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城镇建设的规划要科学。我们要高起点、高品位地建设好城市,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导向作用。城镇规划区内的各项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促进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城镇详细规划编制力度,逐步提高详规覆盖率。一个城镇有无特色和品位,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关重要,这既是城镇的基石,也是城镇的灵魂。规划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人口、交通、就业、绿化等因素,着眼长远、放眼未来,扬长避短、凸显特色,另一方面要扩大群众参与度,使城镇规划更切合实际,更符合民意,更科学合理,再一方面要增强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经过法定程序不准变更,坚决防止建了拆、拆了建的行为发生。
二、城镇化建设的定位要准确。城镇建设的定位决定城镇发展的方向,现在很多团场提出的城镇定位基本上都是:宜居宜业宜游、军垦城镇、精品小城等,其实是不现实的。一个城镇只有确定一个准确的发展定位,城镇建设才能有特色、有创新、有内涵,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城镇建设的定位应该结合自身的禀赋和特点来确定,做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比如适宜搞旅游小镇的,要充分利用团场周围的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旅游特色和个性。从城镇建筑的风格和街景规划,一个路灯、一块人行路砖都要体现该旅游小镇的特色,这样才能避免和别的城市雷同,也才能将该城镇建成为一个吸引人驻足留恋的风景点。所以,团场城镇化应“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没有必要相互效仿搞的“五脏俱全”。
三、师市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团场城镇化。团场是师市社会经济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团部周围连队职工向团部集中,小连队向中心连队集中”的方式来提高城镇人口规模,通过团场保障房建设,让绝大多数团场职工都能住上配套设施齐全、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楼房,从而改变职工的生活方式,让职工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团场发展的成果。师市发展城镇化的重点应是团场城镇化,因为团场绝大多数职工都在生产一线,一线职工是离不开土地的,土地耕作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团部城镇,因为空间距离关系,职工可以工作时在连队,休闲生活在团部。而对于退休职工来说,由于绝大多数退休职工的子
女还在团场,加上“故土难离”情节,他们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离开团场而去师部城市居住,因此加快团场城镇化对于团场职工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使团场职工真正实现 “耕作在广袤的田野,居住在现代化城镇”的夙愿,才能真正谈得上是师市实现了城镇化,实现了兵团党委提出的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
四、加大垦区中心城镇建设力度,为新建城市做好准备。由于受兵团行政体制的制约,团场城镇化基本上都是封闭式发展的,每个团场小城镇都在发展自己的工、交、建、商、服等产业体系,都在致力于建设自身的一套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垦区整体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配臵的极不合理,造成投资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难以产生聚集效应。因此,应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团场发展中心城镇,促使资源要素向垦区中心城镇集聚。对部分不适宜发展小城镇的团场进行整合,并使周边团场向垦区中心城镇靠拢,做好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的协调配套,引导周边团场产业向中心城镇集中,提升中心城镇规模效益。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镇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增强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将中心城镇打造成为功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分工合理、对团场及周边农村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后备”城市。
五、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上级项目和团场财
力有限,单纯由团场来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依靠上级项目实现团场城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不现实。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团场应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和鼓励有实力企业和个人参与我们的城镇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好的开发建设模式,将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住房、道路、绿化、商业地产,包括今后的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维护、公用事业专营等,整体打包后对外发包,交给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建设和管理。采用这种整体发包的模式,对子项目进行“肥瘦搭配”,促使开发商在资金上进行内部调剂,避免开发商“嫌贫爱富”,把利润空间大的项目抢走,把利润空间小的项目留下,有利于各子项目在开发建设时实现“无缝对接”,能够确保城镇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另外,采用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团场实现以土地换投资、以项目换投资,解决团场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团场、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
六、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团场城镇在地域上与农牧连队相邻或处于其中,容易产生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城镇化建设是发展二、三产业的平台或载体,随着城镇化所形成的对各种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对产业布局的有效统筹,将会促进工业的发展;随着城镇工业体系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扩大和提升,必将形成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特别是围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新兴服务业,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团场
富余劳动力,为团场职工子女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从根本上消除长期困扰团场的以农为主,土地“承包难”的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团场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为团场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补充耕地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连队居民点向场部城镇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城镇用地增加。补充耕地,需要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农业用地区域内,有一定潜力、工程量较小、投资强度低的连队居民点整理为重点,以连队搬迁和连队合并为主要方式,加大连队废弃土地和闲臵宅基地整理力度,推进迁连并点、退宅还耕以补充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八、加强城镇社区的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政策,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资源配臵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站,完善城镇社区“五站一室”的社区服务厅和相关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它能够凝聚社区居民的人心、人气,提升社区共同体意识。
加强城镇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构的建设,明确各组织的责权利关系,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政治进程。通过健全城镇社区的运行机制,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文化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覆盖城镇社区居民的服务体
系。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设臵服务窗口,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推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开展居民的文体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少年社会化教育活动、对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训等,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利用兵团城镇社区在维护自身稳定的同时,维护周边安全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肩负起维护祖国稳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