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凤林的事迹读本
高凤林
“焊接巧匠”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工学校毕业生。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实现技术革命近百项。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连续焊接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接难关,高标准地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神技天焊
——记“焊接巧匠”高凤林
2004年8月,夏日的北戴河凉爽惬意。
在凭窗临海的一间会议室,受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特别邀请,来自祖国各条建设战线的数十位精英在这里聚会座谈。
他们中间,有一个名字我们耳熟能详——杨利伟——我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有一个名字我们鲜有耳闻——高凤林——我国数十万航天人中的一名技术工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台,杨利伟第一次知道了高凤林这个默默无闻的名字,第一次见到了高凤林这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技术工人。著名航天英雄的手和普通工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一名焊接工人,主要负责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发动机喷管和发动机机架等发动机系列部组件的焊接工作。不了解焊接的人可能会认为:焊工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或电影里看到的那种用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把自己包裹起来,一手拿着防护面罩,一手拿着焊枪,夏天一身臭汗,冬天一身风寒,在刺眼的蓝色弧光中溅落一地火星的人。事实上,高凤林的工作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焊接在航天运载工具生产中的作用。火箭是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分为两大类:航空器和航天器。前者如飞机,后者如火箭。不管哪类飞行器,都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主体结构——就是机身:二是动力装置——就是发动机。以飞行为例,早期主体结构和动力装置的材料以钢材为主,通常用螺栓、柳钉等机械方式连接,这样不但飞机自重很大,而且多方面限制了飞机的性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后来的设计师们在使用传统钢材的同时,逐步使用了铝合金、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甚至使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结构之间的连接也发展成为主要以焊接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制造,焊接更成为结构连接的主导。我们知道,飞机、火箭这样的产品一旦使用,就处在一种高速、剧烈的运动之中,这就对焊接的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这不但促进了传统的火焰和电弧焊技术的发展,更直接催生了多种新型的特种焊接技术,如气体保护焊、电磁脉冲焊、各种高能高束焊等。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焊接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原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关桥先生认为: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中的焊接技术是一个时期全部焊接技术运用的高地,而其中航天运载工具——火箭发动机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又是这个时期全部焊接技术运用的顶峰。1978年以前,高凤林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会与焊接结缘的一生。
高凤林1962年出生,恰逢新中国最大的一次天灾末期。那时,他最好的营养就是将从菜市场捡来的菜叶掺上一点点面粉熬成的汤。在哪个年代,这样的营养也不能保证天天有,更多的时候是棒子面加米汤熬成的“粥”。由于家里人口多,时常连这样的“粥”也难得吃上。他5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日子更加艰难,但母亲省吃俭用坚持让他读书。
胳膊,独自在烈日下一动不动,任汗水在脸上、身上肆意流淌;当同学们在食堂敲打着饭盆,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谈笑风生时,他下意识地将筷子从嘴边慢慢移到碗边,再从碗边移回嘴边,等他吃完饭,食堂里早就空无一人了。同学们都觉得他学得太投入了,有点怪,但他对这些并不在乎,他的心里只有那条似笔直渠水被微风吹出了富有韵律的波纹的焊缝和狂喷着烈焰、雷霆万钧、直冲云霄的火箭。
实习期间,高凤林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车间,做了车间几乎所有的杂事,成了车间几乎所有师傅的徒弟。现在他如愿地成为发动机车间的一名焊接工人。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英雄”呢?
工段长没有急于让高凤林独立操作。高凤林虽然出色,是个好苗子,但还需要锻炼和提高。高凤林也深知这一点,只要一拿起焊枪,总是小心翼翼,他深知自己手下焊接的是将要冲上蓝天的火箭发动机的零件,神圣的使命感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以后的两年里,他连续跟了4个师傅,他的勤奋刻苦、聪颖好学,令师傅们欣喜不已。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恨不得立刻将全部技艺都传授给他:熔焊、冷焊、连续堆焊„„但高凤林记得最牢的是师傅们教给他的一句话,要做一个合格的火箭发动机焊工,必须做到“三个到”——意到、手到、工艺到。具体的说,就是焊接前成熟思考,焊接时万无一失,焊接后踌躇满志。
三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83年,“长征三号”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工作在进入最后组装阶段时出现了问题。动力装置——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燃烧室尾部的喷管由于结构复杂且采用了特殊的金属材料而造成焊接困难。实验表明,由于熔焊焊缝比较脆,难以承受设计的压力,极易造成冲压断裂,对于发动机的燃烧室来说,这是致命的。高凤林分析,师傅们的操作技术没有问题,问题应该出在材料内部的应力上,这种应力可能是传统焊接技术难以克服的,若是从改善材料或焊接的应力着手,也许可以解决问题。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语道破梦中人,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焊工判断材料的应力大小及如何控制焊接应力通常靠经验。但面对新材料、新结构、新问题,经验有时反而会成为工艺思考和技术运用的盲点。高凤林没有丰富我经验,没有框框这成了他思考问题的优势。工段长说:“小高,既然你有了成熟的思路,你就试试吧!你的本事该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了!” 高凤林有些疑惑:“我?能行吗?”师傅说:“不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行。那我就试试!”高凤林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已经断了打退堂鼓的后路。
于是,他一头扎了进去。在他小小的工作区,焊枪枪口喷射的一束蓝色火焰的焰心,和着他的心血、坚韧和汗水,变化着各种轨迹,绘就着各种图案„„一个样件,又一个样件。终于有一天,他成功地解决了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尾部焊缝的冲压断裂问题。他荣立了三等功。这年,他21岁。
四
他的名字——高凤林,在他进入发动机车间的第三个年头,闯进了总工程师的视野。
第一次到总师办公室,高凤林胆怯、局促。两位总师对他的关怀与期望仅凝聚在几句话中:“小高啊,航天焊接领域有许多需攻克的技术难关,你要不断地用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对现、有的焊接技术推陈出新。以后喻以明高级工程师直接指导你的工作,要是工作中出现了什么要紧的问题,你可以直接来找总师。”
高凤林没有说话,用心地听着,当他离开总师办的时候,先前的胆怯早已烟消云散,心中充溢着领导的信任和期盼。此后,他在每月交给母亲的工资中都扣下5元钱,用来买焊接方面的书籍。他先后学习了田锡唐教授主编的《焊接结构》《金属学与热处理学》等书籍。从书中他了解了许多新的焊接方法和技巧,并开阔了视野。
何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焊接的失败,整个研制周期的延长和一次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管束式大喷管发动机是否能够研制成功是我国能否进入世界航天大国之列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而这种大喷管的焊接在屈指可数的几个航天大国都是航天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总师办组织了精干的研制小组,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试验,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默默关注这一难题的高凤林走进了总师办。这一年是1991年,距总工程师第一次把他叫到总师办整整过去了8年,8年的时间已经使他成长成为焊接领域的专家。主管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黄立德副总师当即决定,让高凤林主持攻关。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这个集体必须有一个重量级的领军人物。一个技工学校毕业的技术工人要领导一个由焊接科技精英组成的团队,没有一点自信和绝技绝对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自从高凤林从学习田锡唐教授主编的《焊接结构》等专业著作进一步深入到焊接这片天地,他就具有了一个绝对的优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用高凤林2000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的话来说就是“脑体复合”。这种“脑体复合”的神奇往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就像阿基米德 在澡盆里突然悟出浮力定律一样。接下来的30的日夜,高凤林和他的焊接小组不断改进焊接工艺:
——隔道焊分散累加间隙法; ——预紧反变形法;
——短距离连续焊防变形法; ——做插形铜垫夹具防下溢; ——下坡焊; ——起弧点加丝; ——管壁内保护; „„
没有预料到的是,当长达近千米的焊缝完成最后一个焊点,送X光透视检验时,竟被判定为多处焊缝背部有裂纹。这一判定,无疑是将大喷管判了死刑。当这个结果摆到高凤林面前时,还没来得及舒上一口气的高凤林,犹如沸腾的钢水被泼上了冷水。短暂的失望与沮丧后,他不相信经过自己严密的计算、精心焊接的大喷管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什么也没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对大喷管的结构、使用的材料、焊接的程序一一进行了复验,最后他果断的提出:X光下的裂纹是假象。
X光透视检验结果惊动了火箭研究院的总师。副院长和总设计师亲自主持了技术分析会,副总师一方面责成冶金处对焊缝做剖切分析,一方面让高凤林做专题汇报。经过全院上下反复周密的论证,最后总设计师宣布:高凤林的判断是正确的。高凤林终于到达了焊接的颠峰!
然而,在这个峰顶上还有一个难题在等着他,它是一道捆困扰了发动机研制人员整整4年的焊缝。这道焊缝的作用就是将发动机喷管和发动机机身上的法兰盘连接起来。2003年12月,高凤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访时回顾说:“这个难点在应力。由于局部高应力的产生,促使它(焊缝)在很复杂的断面上形成了细微的裂纹,从而产生渗漏现象。这种原因找到以后,我们采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行。当时我灵光一现,采用高强脉冲焊,它的热输入量可以减少3/4左右,它的应力状态可以减少1/2还强。这样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上百次的试验摸索,终于攻克了这个难点。”高凤林在讲这段话的时候,表情出奇的平和,语气出奇的平淡,让人觉得他所做的只是一次普通的焊接,焊接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件。这除了他特殊的人生轨迹造就的个性因素外,更多的是一个已经站到了所在领域最高点的智者的风范,诚如我国古代哲人所言:强者示弱,弱者逞强。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凤林确实不知道天有多高。面对顶级的专家,他自信而严谨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然而科学是需要论证的。刘纪原部长当即决定:给你三天时间,安出实验数据来。
高凤林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工厂,在同事们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各项试验,就在这时,他的母亲因开水烫伤双腿住院了。
高凤林来到医院,看到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痛苦地躺在病床上,就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任泪水充盈着眼眶。妻子说,母亲一直念叨着他的名字,不得已才给他打了电话。
高凤林抚摸着母亲那被纱布裹得严严实实的腿,凝视着母亲那刻满风霜岁月的脸,久久无语。在母亲的病床边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岗位。离开前,他打来一盆温水,对母亲说:“我给您洗把脸吧,等发射的事忙完了,我一定天天守着您。” 两天三夜,高凤林和他的同事们拿出了全面而精确的数据。
一周后,火箭如期携带着菲律宾的“马部海”大型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了。„„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高凤林却只是一名特级技师,在我国人才评价系列里,工人系列里的最高职称是高级技师,根本就没有特级技师。原航天工业总公司认识到了高凤林的价值,特别授予他这个头衔。这也是对这位贡献卓著的技术工人的特殊褒奖。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焊接巧匠,航天系统第一把焊枪——高凤林。
第二篇:凤林总结
罗波小学凤林教学点2012年下半年
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梁建武
本学期即将结束,通过几个月紧张的工作、学习,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1、抓好教学工作五个环节、每个教师都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才上课,教案后记都做得比较好。作业布置适量、每个教师对学习差生都能认真、耐心、有针对性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和批改记录。做好每单元测试工作、查缺补漏、本学期段考后、老师们都能找出本班科目的错误之处,以入下一步骤纠正办法,为下半学期的上课做了很好调整,同时为期考的复习打好基础。
期考复习采取办法:
1、组织教师听中心校举行的复习课。
2、组织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复习。
3、写好复习教案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和题目归类复习。
2、抓好每月教学常规检查。
每月底对每位教师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问题比较及时、能解决马上解决,如:学生作业烂页,作业卷角,写字涂改不认真等。每一次检查完都能反馈小结。这次参加本镇作业评比有二年级、一年级学生写字比较好。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本校点根据罗波小学教导处的安排,派覃利明梁建武到武鸣听课培训。校点全体班主任到罗波小学接受培训一次。本校全体教师到罗小、中心校听教研课12节。
三、工作中的不足
1、有些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如:作业封面有少部分学生写错校名,都没能认真纠正完。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活动积极性不高。
2、有些班主任工作方法不够到位,自习堂学生有吵闹不学习现象。
3、有些教师辅导学生是好的,但经常剥夺学生的活动时间太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下个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罗波小学、罗波中心校老师常规要求。讨论如何做好语文作业的美观、整齐的统一要求。
2、对班主任工作要加强交流,拿出本校管理班级有效措施和办法。
3、加强教师思想工作,对每一项比赛活动要积极主动有创新的参加。
4、组织本校点教师到罗波小学向教学、管理、基本功好的教师学习,有机会组织教师到县城或其他地方参观学习。
第三篇:《高凤传》默写
《高凤传》默写
一、重要字词等
世网不可撄()到公车,托病逃归()隐身渔钓,终于家()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之”意思,写出四个有此义的古汉字)
(“曝”意思,写出一个有此字此义的成语,并解释)
妻还怪问,凤方悟之(“方”意思,写出两个有此字此义的成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
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附:投桃报李)
仁义逊让,奈何弃之()
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诈”意思,写出两个有此义的古汉字)
(讼:)(仕:)
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写出两个古汉字替代“与”)
(“悉”意思,写出一个有此字此义的成语)
二、一词多义
固:
①本固枝荣/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
②固本培元()
③(固定)
④固守成法/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⑤固守阵地/固辞不就/上下无固志/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固当如此()
例: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选择上面第 项)
伊:
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第三人称 =()
③第二人称 =()
④语气助词,句首或句中
徒:
①徒步 / 徒行 / 徒兵()
②好色之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随从、部下
③门徒、弟子
④徒手 / 徒有虚名()
⑤徒劳无功()
⑥家徒四壁()
三、其他积累
1.史书按体例分:、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
史书按时空分:通史、。
2.():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第四篇:凤高团代会致辞
在凤鸣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团总支部大会上的致辞
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时间,伴随着你们的脚步,悄悄走近;岁月,祝福着年轻的凤高,越走越远。在这片梦想的红土地上,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十月,我们迎来了新一届高一年级团总支部大会的举行。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团委,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转达团委书记王斌刚老师对高一年级所有同学的亲切关怀和良好祝愿。
团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国共青团大胆选拔和任用年轻干部的新形势下,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才获得今天这样一个可以在共青团的岗位上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学校绝大多数的团干部,都能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既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青春风彩,也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使命,自觉地把学生工作同服务同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过去一年,高一年级团总支在学校第一党支部和团委的关怀和领导下,立足实际,在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同时,也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四项竞赛评比、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充分显示了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这一年里,我们积极组织优秀团员、青年参加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的培训,期间共有200多名优秀青年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174名优秀团员圆满完成了党校的培训学习。我们也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志愿者和利民学校的小朋友进行阳光结伴,送去我们的温暖;在大发大社区,我们为社区的清洁付出了义务劳动,这是爱国卫生最生动的教育;清明前后,我们徒步前往烈士园林,祭先烈,表达哀思;大雪纷飞的时候,凤高的校园留下了我们冒着严寒铲出来的路;热闹的街市上,有着我们凤高学子文明劝导、宣传创卫的身影……我们也为繁荣校园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十佳歌手、元旦汇演、红五月大合唱等等,到处活跃着我们忙碌的身影,虽是幕后工作者,但我们无怨无悔。还有四项竞赛评比,我们积极发挥文明督察的优势,在规范文明示范班工作的同时,也协助示范生加强对全校同学文明就餐、排队纪律、常规检查等方面的管理,得到了政教处、团委和年级部的一致好评。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列举清楚,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切将在新的高一年级团总支上会有更加生动的诠释,相信你们可以做得更好!
既然现在是在学校,所以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这个话题。有很多同学都存在着这样的观念,认为读书没有用,考上了大学也不见得有前途。针对这样的现象,我想说,人生好比我们的五根手指,每根手指都代表着未来社会对我们的不同要求,其中有学习、有管理能力、也有交际能力等等,那么试想,我们的手如果少了一根手指,它还是完整的手吗?一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都是我们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缺少这样一个过程,那样它必定是一个残缺的人生。现在这个社会,出路的确很多很多,但是大家还是要记得,活在当下,就要把脚下的路、眼前的路,踏踏实实地走完、走好。
最后,我祝愿高一年级的所有同学,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凤鸣高中团委
第五篇:王凤学先进事迹
吉伟员工先进事迹
——记原煤采购部主任王凤学
王凤学,七台河市吉伟煤焦有限公司原煤采购部主任。该同志自2003年建厂以来,便树立扎根煤海、以厂为家、奉献吉伟的决心,工作中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王凤学同志在公司主要负责市内及周边地区原煤采购监装,原煤采购监装工作是一项不仅需要丰富的煤炭知识更需要高度责任心的工作,因为煤质的好坏、装量的多少都直接关系到公司利益,并且监装需要具备很好的洞察力,还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煤炭市场的行情,在这些方面,王凤学当好排头兵,同时也成为员工心中的榜样,他的事迹深深刻在每一个人心中。王凤学同志处处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后面,为公司排忧解难。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他深知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员工才能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因此他的人生观念就是以厂为家。刚到公司不久,有很多职工问他:“这个公司有你股份吧?”他很坦率地回答:“没有!”因为公司为他提供住宿,所以他把公司也当成了自己的家,努力工作。
他从中煤货场调到原煤货场后又从原煤货场调到原煤采购部做监装工作,当时他感觉工作很难,因为对洗煤技术不熟悉,加之市场经济变化大,许多都是股份制和私人企业,与国企性质不同,下矿以后他首先协调井口付煤员、铲车司机和生产矿长的工作,并且在装车过程中看好煤质和装量情况,一根线绳、两个螺丝帽更是他的看家法宝,就像一条公平尺,让矿方无不信服。
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上更是节衣缩食,常常是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有时还忙得来不及吃饭。他每天下矿,早四点到晚八点,长年累月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一天工作16—17小时,有时只能晚间回来吃一顿饭。
他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下矿拉煤监装人员比较少,为了不影响拉煤大车,他经常身兼数职,一天要走几个煤矿,兢兢业业干好工作。
他维护衡器,风雨无误,常年如一日。雪天、雨天运煤车没回到厂之前,就能看到他的身影。掏火墙、维修炉子更是他自己亲手去干。
以上是王凤学同志工作中的点滴故事,按他自己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他认为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当“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工作中的那种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永做科学技术的带头人,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在煤炭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前,王凤学正在工作中继续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带领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抓住机遇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争做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企业员工,为吉伟公司全体员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企业繁荣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