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范文
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
典型人物报道一向是我国主流媒体的强项,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致使读者在看过报道后反而对典型人物产生怀疑心理。本文试从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传统模式的局限等方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并从采访意识、平等视角及时代特征等方面,结合读者调查探讨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固有模式。
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
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读者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一信息,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典型人物报道,同样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更增加许多“旁证人物”的客观叙述,读者却会说:“这是不是真的啊,不知道又拔高了多少。”在我所做的百位读者抽样调查中,87%的读者认为所有的典型人物报道都掺有水份;83%的读者认为现在的典型人物是虚假的、或是被大大拔高了的。
而另一份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更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 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 ;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 ;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 ;32%的被调查者认为 “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就是典型人物报道目前的命运,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和报道所树立的典型人物几乎是条件反射式地产生怀疑、排斥,甚至逆反心理。
客观地说,在老百姓中已经存在一种较普遍的看法:典型人物不可信,批评报道较真实。于是就有所谓“看小报不看大报”、“看娱乐不看头版”的说法。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 “受众”,他们会自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典型人物不可信”正在这长期的经验累积中,成为一种定势心理。
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局限
1、报道意识 :英雄的“圣人道德”
我们的典型宣传,常常不自觉地把事业和生活对立起来,把事业和人性、人情对立起来。这种“圣人道德”的标准,从不考虑需要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严格地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可能存在和为任何人真正做到。事实上,一个远离大众行为准则的典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对读者也是不具备感召力的。而且根据传统的经验,他本人在现实中的声誉往往将与报道量成反比。这种宣传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性的和不人道的,是对道德的极大曲解和误导,这种思维定势指导下的典型宣传害处颇多。
对“圣人道德”极力渲染还有另一个典型的负面效应 :每年国内各大报刊报道的少年儿童救人身亡的事迹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是救人的和被救的一起身亡的。这些孩子就是在所谓英雄主义的感召下,无法确知自己的行动能力,做出了无谓的牺牲。如果媒体不考虑社会的主客观条件,显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引导。
2、典型人物报道模式的典型缺陷
曾有人总结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几个“典型”:一是“雕像式”,典型人物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没有亲切感 ;二是“画像式”,典型形象千人一面、毫无特色,没有吸引力;三为“神像式”,故意回避典型缺点,营造光环效应,缺乏可信度;四是“蜡像式”,典型看似栩栩如生,实则毫无情感和生命力。
缺乏对受众感情触发机制的正确认识,报道选择的事实往往新闻性差,角度陈旧,说教意味浓重。由于提炼主题、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不够,所以宣传报道表现手法单
一、缺乏新意,内容呆板。如此众口一词、老生常谈、套话连篇,缺乏特色和个性,新闻如何出彩,如何打动读者? 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随意拔高,夸大其词。甚至因此出现移花接木的现象,完全忽略新闻的生命所在,这样的采访作风下写就的典型报道只能令读者更为反感。
求突破:人性、平等视角、时代特征、细节
1、选择民间舆论场关注的人物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的开始,当然是对典型人物的选择。要想令这个典型人物在推出后获得民众一致的首肯,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宣传效果,那么在确定报道对象时,选择已经在民间舆论场有突出表现的人物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尽管民间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媒体若能善加利用,对之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则能令“媒体舆论场”紧跟社会“风向标”。近期为全国读者广泛接受的两个典型人物——公安局长任长霞和舍身救人的民工李学生——正是在媒体大量介入之前就已在民间舆论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媒体的宣传报道正是来源于民间舆论场的传播,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舆论场的扩大和走向。
2、鲜明的时代特征
典型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都需要有与它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鼓励示范作用。我们今天要塑造的典型,也应该是与这一个时代的呼吸脉搏相一致的。典型报道应该通过弘扬正确的时代精神来确定时代的精神主旋律。
3、运用平等视角
先进典型是站在平民中的,与你我他处在同等地位,他们并不是供在神坛上任人膜拜的圣人。要避免将典型炮制成高大全、惹人厌烦的圣人,我们首先必须突破“仰望”的思维定势,学会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透视典型。
别忘了,与你我他相似的人最可亲最易被接受最具备打动人心的特质。切不可在典型报道中仰望典型,俯视群众,没人愿意花钱买报纸只是为了接受训话。媒体的任务只是心平气和地制造舆论。
1995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讲述的正是一个典型的典型人物的故事。一个年迈的黑人洗衣妇,辛劳工作了20年,自己生活极为简朴,却将一辈子的积蓄15万美元捐给了一所大学,资助黑人学生。作者里克·布拉格并没有仰望主人公,将她作为一个多么“高尚”、多么“了不起”的典范来渲染。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正是一个普通的洗衣妇,“奥斯奥拉·麦卡锡一辈子都在打扮别人。1987年来的绝大部分日子里,她日复一日地同成堆的脏衣服打交道,将它们清洗干净、熨烫平整„„”她有高尚的举动,但她并非一直像一个圣人那样生活和思考,这正是生活的真实。事实上,真正的典型人物也并不需要你浓墨重彩地加以演染,他所做的事实本身就已具有说服力。
4、还典型本来面目
典型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属于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典型报道应描述一个真实的人,把他作为一个“人”放在被关注的主体位置,以“人”的价值为取舍标准。从人性的角度,展示其人格魅力。此外,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不必讳疾忌医,故意隐藏典型的缺点。一个人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才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要注意挖掘典型人物个性化的一面,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把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充分表现出来,打动人的正是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那面。
5、让细节说话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好的通讯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地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丰满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感染力。细节,尽管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却小中见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典型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全文活跃。
6、以情动人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要催人泪下、发人深省,就必须找准典型与读者的共鸣点,以情动之。
作为个人,任何典型都有自己丰富、复杂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这些正是常人所有的,也是典型人物都有的,在情感的流露和互动中最易找到共通点。千万不要把典型写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单纯得像白纸,也不必刻意对典型的情感经历进行回避。但对典型人物情感的描述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记者自己的情感。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背后都是记者的思考和情感,只有记者自己被这个人物打动了,被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故事和细节打动了,写出来的稿子才会同样富有情感的厚度。
第二篇:试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
试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只要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活跃着一个个业绩非凡的风流人物的身影。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讴歌他们的丰功伟绩,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神圣使命。
到生活中去发现典型
人物典型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体察群众的情感,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发现时代需要、群众欢迎的典型。有些典型虽然是由领导机关提供的,但说到底也是从下面实际工作中反映上来的。因而,记者不能两眼只盯着上级要典型,更应当深入实际,调查采访,主动地到生活中发现典型。事实上,有很多典型都是记者在深入生活时无意中发现的。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好书记――焦裕禄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当时,穆青、冯健、周原本来想从郑州去豫北林县,采访那里的人民在太行山腰开凿红旗渠的伟大壮举,在周原汇报豫东重灾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事迹后,他们决定改去兰考。他们认为,当时共和国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尚来恢复,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还面临着严重困难,很需要报道一些奋战自然灾害、恢复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典型,激励全国人民。倘若这三位老记者没有深入生活,没有调查研究,焦裕禄这个典型可能就被埋没了。
对典型的采访要进行全面挖掘
选择典型时,必须克服采访中的片面性。典型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的,采访时就应把他放在这个环境里去观察。既要采访典型本人及其领导,又要采访典型周围的人;既要了解活动的主体,又不能忽视活动的环境。挖掘对立的两方面的情况。这是就典型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有些报道为什么带有片面性?发表以后为什么引起不良的反应?从采访方法上查找原因,常常是由于没有注意挖掘对立的两方面的情况造成的。这应该引起记者的高度注意。挖掘典型人物的矛盾。任何人都具有“矛盾”的因素,有正确也会有错误,有优点也有会缺点,有成绩也会有不足。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必须努力挖掘典型人物的“矛盾”,绝不可只片面地追求某一个侧面。有的记者对他要表扬的对象,只愿收集肯定的意见和事实;对于他要批评的对象,只愿收集否定的意见和事实。他们唯恐与自己本来意图对立的意见和事实从而完全否定了自己的采访计划,使已经花费的劳动付诸东流。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采访中遇到“矛盾”,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记者深入挖掘的杠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先进人物身上,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我们在宣传典型人物时,首先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人看待,注意挖掘其自身的矛盾,才能立体地表现他们,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受众感到可亲可信。有的记者采访常常被片面性缠绕,有时是自觉不自觉地钻进了这个“圈套”。有了对立,有了矛盾,有不同的意见是好事,它可以使记者更冷静一些,更能发现真实情况,也能更全面一些。
对典型要注意进行多侧面报道
采访时通过挖掘事物的对立,可以了解到存在典型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在一篇报道中为了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在写作时也应该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典型人物的情况。长期以来新闻媒体上的报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表扬性的报道,这类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似乎就是说好话,对被报道单位或个人的缺点、问题一句话也不说;另一类报道是批评报道,这类报道的任务和内容似乎就是说坏话,对被报道单位和个人的优点和成绩一句话也不说。这样的报道带来的问题很多。多侧面报道就不是只就我们记者需要的或提出的面来写,而是尽量全面地反映被报道的单位或个人各方面的情况。有人担心写出先进人物的缺点来会影响报道效果,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报道的典型更客观全面,真实可信。
社会需要来自不同层次的典型
让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典型人物报道所追求的境界。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还应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多层次报道”,就是既要报道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先进典型,也要报道具有现代意识的普通人的典型。以具有现代意识的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期越来越受记者的关注和受众的喜爱。如:90年代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真情为他人的售票员李素丽等等。他们身上体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如下的基本特征:1.有现代化的理想与进取精神;2.有社会公德和现代人格:3.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4.有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时空观念。由于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因而对他们的报道最能打动人。
从受众心理学角度说,人们总是对那些与自己的地位相仿,经历相似或者职业相同、地理接近的同类更加关注,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即因这种心理因素而生。只有取得受众关注,新闻信息才是有效信息,才能取得社会效果。因此,从普通人之中发现典刑,显然是一种正确的、明智的传播决策。
新闻宣传不可能只用一种模式引导,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下,认真研究典型宣传的层次性,这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多层次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是一致的。既要有孔繁森、吴天祥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也应该有能为普通人日常生活提供积极参照作用的典型,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够在最大的范围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编辑/丹桔)
第三篇: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2005-12-28 14:04:54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典型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生学习的榜样。但时下,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的需求尚有距离,不少新闻单位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报道,却引不起读者的共鸣,甚至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是新闻媒体多了,受众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是我们的新闻报道有千人一面的倾向,“高大全”让读者敬而远之。
人物报道急需创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所写所读谈一点体会。
放下写典型的心理负担,抛开典型头上的光环,轻松上阵,“我要写人,写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中有情有义的人”
创新认识之一,典型定位:典型是人,是普通人
大千世界,再伟大的人物再高尚的典型也来自群众,是人间普通一员,也有正常的情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力戒“高大全”,有的记者在写作前甚至采访前就先给人物戴上一顶闪光的桂冠,这就难免把人物写成“是神不是人”的典型,不可亲不可信。
把典型当作普通人写,就有了亲和力,自然就有了感召力和影响力,典型也就有了生命力。《北京有个李素丽》中的售票员李素丽、《车到柳园》中的2256地震队测量分队长李忠红在记者笔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气概,但却被读者深深地记在了脑海。
创新认识之二,变英雄唱独角戏为英雄与群众互动
典型必须具备现实性和社会性,因此典型就不是孤立的,认识创新,还要树立英雄为群众、群众为英雄的观点,克服所有的好都往典型一个人身上加的观点,让典型身边人和事露脸出场,与典型产生互动效应,因为植根于群众中的典型才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北京有个李素丽》一文的高人之处就在于记者写出了李素丽是大家的李素丽,她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亲人。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车厢里。人头攒动。
一位戴墨镜的乘客摸着朝售票台挤去。
她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售票台上。
“同志,你„„”李素丽莫明其妙。
“姑娘,我就爱听你说话。这几天,我觉得你的嗓子有点哑,这点胖大海是我专门给你买的,泡着喝吧。”
车到站,乘客被扶着下车了。原来他是盲人。
盲人乘客心疼她,给她买药,还有大嫂给李素丽送荔枝保养身体,李素丽就是大家的。
现实中,刊发的典型常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这与典型的群众基础不牢或与记者认识不到位,采写角度有着很大关系。还有的人为了突出典型,总是拿周围的人作陪衬,甚至贬低别人,这样就把典型孤立起来了。
抠细节,写情感,让点滴小事折射出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光芒
写作创新:走进典型心里,写到读者心上
在矛盾冲突中写情感。写人物,除了写他做什么、怎么做的,更要写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必然涉及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只有这样典型才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读者与文中主人翁同悲同喜同乐。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内心情感呢?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写他的情感就会感人,有典型性。细节贵在细,贵在典型,贵在以静写动。作为读者,记住了一个细节,也说记住了典型这个人,在实践中自觉地学习他,新闻单位宣传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典型人物的语言贵在实,啥人说啥话。每一个典型都有不同的身份、职业、年龄,写他们,就要根据实际,取自生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衡写人物自成一家,在她的笔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这“个性”与文中的人物语言密切相关。“鸭”姑娘陈惠容:“我像鸭子一样,爱上了湖中水,石头打来也不飞!”;植物学家钟义:“森林里没有笔直的路,那就弯弯曲曲地走吧。不怕慢,只怕站,条条道路通罗马。”因公致残的知识分子张贻仙:“我好比是受了损的一块铁,与其放着锈,不如使用耗。”
第四篇:科技领域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道
科技领域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道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的事业必有科技领军人物。记者深入院所高校、科研场所、企业单位,以文字、图片、音视频、新媒体报道方式,讲述科技领军人物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及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弘扬他们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茹振钢:麦田里的“守望者”
茹振钢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他和小麦已经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培育出多个优质小麦品种,其中“矮抗58”播种面积就占到全国播种小麦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今天的“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近这位“麦田里的守望者”。
范云六:用科学务农
磷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元素,玉米作为畜牧业的主要饲料,含有丰富的磷,由于畜禽体内缺乏一种叫做“植酸酶”的蛋白质,所以很难吸收饲料中的磷,因此每年我国有300多万吨磷随畜禽粪便流失到环境中,极大地污染了环境。今天的领航科技创新中国节目,我们去认识一位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拓者范云六,她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粒粒普通的玉米种子进行了改良,破解了这一困扰我国畜牧业多年的难题。
范云六,85岁,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率先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作物遗传改良。
刘伟:打造智能技术民族品牌
人脸识别系统是刘伟和中科院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的,今年4月开始投入试验性使用,这一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证券、银行、电子商务等行业的系统安全性。依托轨道交通安检方面的先进技术,刘伟他们今年还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地铁系统的竞标。
1992年,大学毕业不久的刘伟辞职办起了公司,2005年,在营业额超过100亿的时候,不甘心只做国外电子产品分销商的刘伟决定转型发展。
汪滔:成功留给有梦想的人
大疆无人机目前已经占领了全球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研发生产这个小型一体化多旋翼航拍飞行器的初衷,是因为汪滔从小的一个梦想,他要做一个人人都能用的、会飞的照相机。
汪滔说,他小时候就喜欢遥控直升机,希望可以遥控着直升机拍摄到一般情况下看不到的风景。为了童年的梦想,汪滔在大学一直进行直升机稳定性的研究,毕业后,依然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2008年,汪滔和他的研发团队用三年时间,先是成功研发出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但汪滔并不满足,2011年,看到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多轴飞行控制器,他希望能有飞得更稳定的产品。
赖远明: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其中有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对温度极为敏感,遇冷冻结遇热融化下沉,铁路建在这样的路基上很容易出现破裂或者塌陷,这个被称为举世无双的世界冻土工程难题,却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赖远明团队攻克了。而攻克这个难题的钥匙竟然是普普通通的石块。
赖远明,53岁,中科院院士,在寒区隧道、冻土工程等方面首创多项世界级研究成果。被誉为世界冻土研究的领跑者。
李兰娟:独创人工肝技术 抗击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一直是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一道难题,一旦爆发病情在短期内就会迅速发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一度高达近百分之八十。依靠独创的人工肝技术,李兰娟院士一次次地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使重型肝炎病死率大幅降低。
李兰娟,68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倡导菌群基因集。
鲁先平:做百姓用得起的救命药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通常不是治疗效果差,就是治不起。经过十年研发,一种可以精准“杀死”肿瘤细胞的新药诞生,并成为我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原创新药。它的研发者就是我国新药研发的领航科学家——鲁先平。鲁先平说,他要做的不仅是一种新药,更要让它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救命药。
鲁先平,今年52岁,十年攻关,鲁先平带领团队研发 出了中国首个原创的化学药——西达本胺,给恶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裴端卿:挑战未知路上中国不应缺席
裴端卿,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再生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因为有趣,他选择了生命科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因为有趣,他花费8年时间“打磨”一篇论文;因为有趣,他把看似废物的尿液变成了传说中的“不老泉”……
在外界看来,他是首届国家中长期规划“干细胞研究”计划专家组召集人,承担着为中国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重大责任;在研究领域,他是带着光环的领军“学霸”;在学生眼里,他是“身先士卒”的导师。而在他自己看来,能够代表国家成为人类未知领域的一名探索者,是一生最大的荣耀。
第五篇: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更出彩
如何让典型人物报道更出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模。鄂栋臣、余笑予、邱应发、陈艳书、聂志娥、熊斌、段逸群、彭开勤、潘兰英、张海燕„„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铸劳模风采,写无悔人生”,由湖北省总工会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全国第一个劳模大型谈话节目《劳模人生》,从历年特别是近年湖北劳模中精选出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真实展现劳模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为我们刻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特点鲜明的劳模形象。
众所周知,典型性先进人物报道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溢美之词太多,但实质内容并没多少,容易引起人们“这是吹捧阿谀”的判断,从而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
那么,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何在?《劳模人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
1.还原“劳模”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
劳模也是人,也会有情绪的起伏,也有爱有恨,有其脆弱一面。《劳模人生》的采编人员在采写劳模时,尊重当事人,把当事人当“人”来写,而不是当“神”或者“异类”来写。在节目摄制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深入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客观展现先进典型的楷模形象,而不是一味拔高,将当事人异化为“高大全”,因此节目生活气息非常强,富有感染力。
2.巧用细节烘托渲染
好的细节展示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集,在开篇设置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90年代,一位新疆的石油工人,为了给儿子买一本名叫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的教辅书籍,一连在火车上熬了三天三夜。“从乌鲁木齐到武汉,铁路里程3595公里;从武汉再到湖北东部的团风县城,还要辗转两趟车,行程50多公里。”这段描写,有力刻画出节目当事人——教辅大师王后雄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吊足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3、赋予旁观者发言权,强调客观印证
客观真实乃新闻之本;典型报道亦要坚持让事实说话。《劳模人生》非常注重外围采访,强调给旁观者发言权,借他人之口,见证劳模人生。《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期节目中,作者就通过采访团风中学的保安、教师、在校学生;曾用过王后雄教辅书的大学生,以及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精选材料、印证己说,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了当事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人生的历程。
4、追踪热点人物,深化贴近性
典型报道虽然从表面来看是“对上宣传”,但表扬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而是要借助光辉形象的树立,引起全社会的仿效,从而使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我们的楷模生产都是应社会需求和宣传需要而行。在一定时期内,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弘扬某种精神,要贯彻落实某个政策,中心工作一来,传媒就会纷纷对号找典型,树楷模。这样的劳模,其实很多时候会与受众的关注重心和收视预期存在一定偏差,这也使得类似节目的收视率被打折扣。
《劳模人生》在热点新闻、焦点人物的追踪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鄂栋臣、余笑予、邱应发等人物专访的推出,都与社会热点保持密切的时间关联,贴近社会,贴近受众,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