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3: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

第一篇: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

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年发病数近100万,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居第三位。据统计,2006年美国约有大肠癌新发病例148610例和死亡病例55170例,我国2002年大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为男性13.6/ 10 万人,女性9.2/ 10万人。从发病趋势看,尽管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近年大肠癌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男性年下降1.5%,女性为1.3%;但多数国家特别是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在较大幅度上升: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城市上升了31.95%,农村8.51%,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稳步上升。值得关注的是大肠癌的治疗效果近30年进步不大,5 年生存率仅50 %~60%,因此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更显突出重要。

近期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均发生改变,因此探讨大肠癌发病模式的改变,对相关部门制定大肠癌防治策略和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水平均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既往特征

①好发年龄较年轻;②直肠癌比例高;③青年人比例高

年龄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既往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好发年龄比西方国家低12岁至18岁,中位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

我国既往大肠癌另一大特点是好发部位为直肠:国内一组80年代3147例的大肠癌资料显示,直肠癌占72.6%;而同期国外直肠癌比例仅为28.5%左右。

青年大肠癌比例高曾被认为是我国大肠癌的一大特点。我国大肠癌青年患者的比例为3.5%~22.7%不等,而国外一般为约1%~4%。但青年大肠癌的年龄界限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国内青年大肠癌年龄多以30岁为标准,而国外则多为40岁。此外,由各医疗单位收治患者偏重不同引起的发表偏倚也可能是造成国内外青年大肠癌比例悬殊的重要因素。近期发展趋势

①年龄趋向老龄化;②发病部位右移;③女性患者的比例上升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大肠癌的发病年龄逐渐上升,老年大肠癌的比例不断增加。这可能与各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增加有关。我们总结分析了广东省珠三角、粤北、粤西和粤东等四大地区五家三甲医院1990年至2004年15年共6501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近15年大肠癌的中位年龄从1990~1992年代的55岁上升到2002~2004年代的61岁,上升了6岁,与广东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既往报道资料比较,中位年龄明显上升。

1966年Axetell等发现大肠癌发病部位逐渐右移,随后很多国家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国内有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比较,近侧结肠癌在所有大肠癌中所占的比例升高了4.3%。此外,大肠癌部位分布与年龄有密切关系:美国学者发现,3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中,近端结肠癌仅占18%,而80岁以上者则高达28.6%;Gonzalez等对影响近端分布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认为:年龄每增长1岁,分布于近端的概率上升2.2%。本组资料也显示,21世纪初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右半结肠占大肠癌比例上升了11.7%,并且右半结肠癌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一点在女性表现更为明显。

女性发病比例的上升亦是大肠癌近年流行趋势之一。国内有学者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共10201例大肠癌的文献资料,发现大肠癌的男女比例从80年代的1.50∶1下降到90年代的1.26∶1。女性激素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因为女性激素可影响胆固醇代谢,并由此影响胆酸的产生,从而使女性大肠癌发病率升高。未来应对措施

重视青年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近年青年大肠癌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我们的资料显示,近15年青年大肠癌(以≤30岁为界)所占比例从7.1%(49/689)下降到3.5%(81/2324),而老年大肠癌(>60岁)从30.6%(211/689)上升到51.5%(1196/2324),提示近15年青年大肠癌患者例数并未减少,只是占大肠癌的比例下降,其原因是中老年大肠癌上升所致。

有研究发现,在Dukes’A或Dukes’B阶段的青年大肠癌患者比处于同样阶段的其他人群有更好的生存率,这可能与青年人有较好的手术耐受力及辅助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诊断为Dukes’C或Dukes’D的青年大肠癌患者比同一阶段的中老年患者情况相似或更糟糕,这可能与其更具侵袭性的病理特点有关。

青年大肠癌的粘液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癌有更高的发病率,这是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大肠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粘液癌在青年大肠癌患者中占21%,而在其他大肠癌人群中占10%~15%;低分化癌青年人27%,而在>40岁者占2%~29%。粘液癌和低分化癌比高分化和中分化癌预后差,因而导致青年大肠癌5年生存率较低:粘液癌5年生存率为24.7%,而低分化癌为25.5%。

青年大肠癌早期的症状多不明显,典型症状出现时,往往病变为已发展到Dukes’C或Dukes’D期,出现向肠壁、临近器官、淋巴结或远处浸润转移,故行根治性手术者少,预后差。Griffin发现<40岁的患者中68%为Dukes’C或Dukes’D,这一比例明显比>40岁的患者高(32%~49.2%)。此外,Marble研究发现,青年大肠癌低分化者85%处在Dukes’C或Dukes’D阶段,而中老年人则仅为15%。

总之,青年大肠癌相对而言,其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早,预后差,且不易引起患者本人及医生的注意,容易误诊。但如果早发现、早诊断,青年大肠癌则有更高的生存率。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大肠癌防治策略上,应特别注意对青年可疑症状的筛查,早期诊断,改善预后。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筛查、诊断和随访日趋重要

诊断手段的完善有助于检出更多的病例,虽然乙状结肠镜曾被认为是有效的大肠癌筛查工具,但是数据表明,如果仅靠乙状结肠镜只能检测到约80%的大肠癌,如果计算上约有25%的患者在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中因不能充分显露,那么漏诊率将进一步增加。国内外均有资料显示,大肠癌有向右侧迁移的趋势,我们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点,因此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筛查、诊断和随访日趋重要。

乙状结肠镜只能检查远端大肠,而无法检查近端大肠。国外有研究表明,有相当部分进展期的近端结肠腺瘤不伴有远端结肠腺瘤的发生,因而易被乙状结肠镜漏诊。在一项对1463名无症状女性行结肠镜检查的研究中发现,只有34.7%进展期肿瘤的患者有远端结肠腺瘤而被乙状结肠镜所诊断;与来源于退伍军人协作管理局的同龄段男性作对照,这些男性患进展期肿瘤的可能高于女性(8.6%:4.5%),然而这些更可能患进展期肿瘤的男性有66.3%可以被乙状结肠镜检查出来。此外,由于近端结肠肿瘤的发生随年龄而增加,所以乙状结肠镜筛查似乎更适用于男性和小于60岁的人群。

近端大肠癌较远端分期更高,预后更差,这可能是由于检查方法而导致的诊断延误,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学者发现,近端大肠癌较远端大肠癌患者就诊时,趋于晚期的概率高10%。从直肠向回盲部,每移动一个部位,就诊时趋于晚期的概率上升4%。

结肠镜可以检查全结肠,观察范围远大于乙状结肠镜,且直视下观察病变并可同时进行取材活检和治疗。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学一起被视为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常用于其他筛查方法阳性时的复筛。虽然没有前瞻性随机试验表明结肠镜检查可减少大肠癌的死亡率,但乙状结肠镜检查的研究可间接提示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已有研究证明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可以减少大肠息肉患者的大肠癌发生率。和粪隐血试验及乙状结肠镜相比,结肠镜检查代表着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大肠癌筛查方法。

因此,最近美国胃肠内镜学会推荐结肠镜作为大肠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并适用于FOBT和乙状结肠镜检查阳性的进一步检查。而对有症状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女性,应用结肠镜检查显得更有必要。

第二篇:全球变化与对策

全球变化与对策

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李辉

学号:2009012229

摘要……………………………………………………………..3 关键字…………………………………………………………..3 一.全球变化概述……………………………………………..3 1.全球变化定义………………………………………………...3 2.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4 二.全球变化的影响…………………………………………..5 1.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灾害性天气频发„„„„„„„5 2.影响生物多样性,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6

3.对国际关系产生新的影响…………………………………….6 三.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6 1.减缓气候变化…………………………………………………6 2.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力量………………………7 3.完善各种机制………………………………………………….7 参考文献……………………………………………………………..8 摘要:概述了全球变化的定义,即人类活动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影响的突出表现。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叙述了全球变化的触发机制,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其中人类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主要因素。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快,导致一系列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酸雨、海洋污染、紫外线辐射增加等。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要加强合作,发挥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跨国公司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字:全球变化 ; 气候变化 ; 环境问题 ; 对策

一.全球变化概述

在十九世纪英国科技革命以来,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生产力和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提高、增长,对整个社会和地球也带来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也使得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剧。

1.全球变化定义

1.1广义

从广义上来说,全球变化是指所有由自然和人为引起的、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广义的全球变化不仅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也包括全球人口增长、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格局的变化等。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全球变化的主导因素有两个——自然和人。这两个因素活动而导致的任何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变化,都可能使环境发生变化。在人类时期之前,地球受外界影响 3 小,干扰源主要是自然的。地球各个圈层之间及其内部的流通和交换使得整个自然界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全球环境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进行着的。而在人类活动出现,特别是科技革命之后,由于人类因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某些圈层(例如水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非可再生资源提前枯竭,大气圈物质结构的改变)的变化更加明显,甚至超过了自身的调节范围和速度,从而引发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单一的,它包括所有环境、生态系统的变化。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意识形态中发生的对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也被囊括到全球变化的范围之内。当然,目前研究的重点依然是自然界范围内的变化。

1.2狭义

不同于广义上的全球变化,狭义范围内的变化是指人类当前的研究重点——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超越自然变率的地球系统的各种变化,包括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大气成分的变化、冰川融化以及臭氧层破坏等过程。这些变化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正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地球维持整个生命系统的能力。

2.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

迄今为止的全球变化研究是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是围绕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原因、机制的研究。因而,以下关于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将围绕气候变化来说明。

2.1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全球变暖是最早引起人类关注的全球变化,目前对全球变暖的解释是“温室效应”假说。即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吸收能力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表温度升高。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其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全部温室气体的50%。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了大约30%。而其增加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部分增加的二氧化碳将会滞留在大气中。

2.2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

有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5-0.8摄氏度,而1988年-1995年是平均气温最高的几年。由于地表温度的上升加快了冰川的融化速度,特别是两极和高山地区,从而使海平面上升。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4厘米,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科学联合会预测到2030年前后全球海面将上升20-140厘米。

2.3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生态系统特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反映是研究重点。气候的变化对种群的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格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和强度的增加已经造成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下降。据估计,目前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灭绝速度高出了几千倍。全球鸟类已有20%受人类影响而灭绝。

二、全球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化是一种过程缓慢、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的环境变化。其中以气候变化最为突出。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全球气温升高,降水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增加。

1.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灾害性天气频发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导致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影响沿海地区和岛国居民的生活;海平面上升,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洪涝、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2.影响生物多样性,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的竞争力。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极端高温将导致人类健康的困扰更加普遍和频繁,主要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伴随着飓风、干旱、冰雪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安全。

3.对国际关系产生新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影响日益加重,国际社会已经开始致力于应对这一系列问题了,各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展开广泛的合作。各主权国家积极的制定新的对外政策,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各国对外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社会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而展开的合作,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共同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利益的差异由又使各个国家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充满了矛盾和分歧,如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切实履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资金、技术上的援助。这些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斗争与合作,都是新形势下国际关系调整与变化的重要表现。

三.全球变化的应对策略

引起全球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包括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开发和破坏,社会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加剧了全球环境的变化。因此,要减缓全球环境的变化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减缓气候变化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而温室气体主要的来源是化石能源的燃烧。因而,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数量首先要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率。大量研究表明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通过各种节能措施,在无需增加费用的前提下便可使能效提高一到三成,现有的技术条件可是能效提高五至六成。

开发其他形式的能源是减少化石能燃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太阳能、核能、风能、水势、地热能利用在许多发展中地区不但能够提供生活用能,而且有重要的生态效应。非化石能的利用一方面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颗粒物的生成;另一方面也减少其他方面的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和大气颗粒的另一重要来源是生物量的燃烧和农业的扩展。在这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或许是最可行的途径。由于生态系统不但可能释放同事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有效地管理生态系统,如植树造林,可以使其更有效地发挥固定大气二氧化碳的汇的作用。

2.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力量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应发挥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各国政府应依据《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要严格履行它们在议定书中所承诺的减排义务。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要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次,要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如世界气象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

3.完善各种机制

3.1技术

如前面所述,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化石能燃烧效率提高,也有助于开发利用其他形式的替 代能源。

3.2法律

法律是一定社会中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的有约束力的规则。环境法和资源法就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而制定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由于全球环问题的跨国管理,国际间的合作是减缓全球变化的重要机制。国际协约是类似于法律的一类约定和规则。

3.3教育

全球环境的改善有赖于全球公民意识的提高,而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关键。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通过媒体、社会、宗教诸形式的教育亦不可忽视。

只有在全球强有力的约束力下,才有可能真正控制全球气候,使人类在健康良好的氛围下生活。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困境,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借此机会可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呼吁提倡低碳经济,不要再以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国家经济,而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不要过度破坏环境,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主动地去采取应对措施。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既要充分发挥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的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各企业、公司和世界人民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殷秀琴.生物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卫.可持续发展讲义

第三篇:养殖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

野生欧然海参价格,野生意大利欧然海参价格,野生欧然意大利海参价格多少钱,欧然野生海参价格贵不贵。

养殖海参价格在1000~3000元一斤,野生海参价格在6000元以上。野生海参价格比养殖海参价格高很多。而养殖海参也包括圈养海参和底播放养海参,底播放养海参价格比圈养海参价格高。养殖海参的问题挺多,一是经常在养殖过程中添加激素,二是海参往往养了4~8个月就捕捞上来,然后通过加盐加糖加胶加虾粉来增加海参重量。所以野生海参虽然价格高,但营养价值更大,也更加安全。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开辟围堰,开展虾池筑礁养殖“野生欧然海参”的新模式,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野生欧然海参”养殖很快成为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繁养品种之一。但在“野生欧然海参”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今年入春以来,部分“野生欧然海参”养殖区相继出现了“野生欧然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致使许多养参专业户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严重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野生欧然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参池选址不正确,建池不规范,导致水质交换质量差

近几年,由于“野生欧然海参”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养殖简便宜行而又易于管理,由此激发了不少的投资商不顾环境和条件,盲目选址投资。参池建池也不规范,其一是参池换水条件不畅通,不少围堰参池地势高低不平,池内水深不一,深处高达2.0m以上,浅处只有30cm~40cm,水循环时参池交换量极少,特别是虾池改建的参池,原本虾池地势较高,水位较浅,为达到“野生欧然海参”养殖标准,不得不将池底下挖,有很多参池的进排水闸门悬在离池底40cm以上,水交换时一直留有很深的“死水”;其二是虾池筑礁不合理,有的参池采用石礁,每堆石不足1.0m,而石块小,间距与堆距都在5m~6m之多。有的参池采用编织袋装泥,仅3袋搭成三角形,间距与堆距也在5m~6m。还有的采用瓦片搭成人字形,刚开始进行养殖就被潮水冲垮,既不利于“野生欧然海参”栖息与渡夏,又不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阻碍了“野生欧然海参”的正常生活与摄食。

二、参池清淤消毒不彻底,导致水质败坏

有很多参池养殖多年而很少清淤和消毒,使池底和礁石上堆积很深的“野生欧然海参”粪便、淤泥和杂藻,尤其是池底的低温藻类经过冬、夏两季后开始腐烂变质,从而滋生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影响了“野生欧然海参”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野生欧然海参”瘦小体弱而发病。

三、放苗密度过大,造成天然基础饵料生物严重缺乏

很多养参户不顾养参池所处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基础饵料生物的容有量,片面地追求高产量、高利润,不惜代价地增加放养密度,在养参条件并不理想的参池放苗密度竟达到10万头/亩之多,加上又不舍得投喂,当“野生欧然海参”逐渐长大、天然饵料生物严重缺乏时,“野生欧然海参”的生长空间也逐渐缩小,造成“野生欧然海参”缺氧、缺食而体弱患病,直至死亡。

四、养参者的技术素质还不高,缺乏科学养殖和病害防治意识

这是“野生欧然海参”养殖迅速发展带来的突出问题,许多养参者从来就没接触过水产养殖,对于“野生欧然海参”的生物学特性等了解甚少,“野生欧然海参”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无从谈起,一旦“野生欧然海参”发病,束手无策,不仅延误了“野生欧然海参”疾病的治疗,而且加速了病害的发展和传染,最后导致“野生欧然海参”死亡。

针对上述“野生欧然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野生欧然海参”的病害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一、做好规划与布局,规范参池建设

养参池最好避开养参密集区,尽量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水质条件好、适于刺参摄食的基础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0m以上、进排水渠道分设、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浅、排水闸门建成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使底层水体能够排净,参池水流畅通而达到水质鲜活、饵料丰富、目的的池塘。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筑礁种类,并按照标准堆放,通常多选用的投石筑礁,一般每堆石块不低于2.0m,每个石块不低于10kg,投石的行距4m~5m,堆距2m~3m为好,前提是以有利于“野生欧然海参”的栖息渡夏,有利于藻类的附生,并为“野生欧然海参”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及饵料。

二、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提高饵料利用率

参苗放养密度要根据参池的基础生产力和水体交换量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提高“野生欧然海参”生长速度,增强“野生欧然海参”体质,防止病害的发生。特别是虾池改造的参池,其基础生产力是有限度的,合理密植尤为重要。根据“野生欧然海参”的生活习性和天然饵料生物状况估算,一般海区的参池投放规格为300头/kg~400头/kg的参苗,放苗密度应控制在4000头/亩~5000头/亩为宜,而在条件较好、天然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且计划投喂饲料的参池,可适当增加放苗量。

三、严格参池清淤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野生欧然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长年栖息于水层的底部,因此,参池的底质环境和水质是“野生欧然海参”栖息的重要条件,底质和水质恶化则带菌量高也是“野生欧然海参”发病的主要根源。虾池改建的参池,应选择泥沙底质且要求进行清淤改造。池塘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50kg/亩~100kg/亩或漂白粉30ppm进行消毒,1周后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注水施肥和投苗养成。养成3年以上的参池,由于长期积累的淤泥、粪便、杂藻等,更易引发细菌性疾病,清淤消毒尤为重要,除每年进行消毒外,最好每隔半个月用50kg/亩~100kg/亩生石灰消毒一次,进行底质改良,以为“野生欧然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防止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四、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参苗投放时,要尽量投放大规格、体质健状的苗种,并在苗种入池前用青霉素、链霉素各30mg/L浓度的药液进行药浴0.5小时~1.0小时。无病的成参养殖池,最好每隔15天~30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用量为30kg/亩·m,并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已发病的养殖池,要从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入手,加大换水量,并用40kg/亩生石灰消毒,且派潜水员收集病参,将病参放养于小面积培育池中,用青霉素、链霉素各50mg/L药液药浴30分钟,隔天1次,待病参治愈后再投放于养殖池。

bfhsco

第四篇:池塘水色变化分析与对策

池塘水色变化分析与对策

[日期:2003-02-28] 来源: 作者: 阅读:431 次

在实际生产中笔者留意到,有经验的养殖户往往通过观察池塘水色及其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收成。他们谓之曰:养鱼(虾)须识“看水”。其实,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晴雨表”。

水色是由池塘中浮游生物、悬浮颗粒的数量和种类的不同而起的综合反映,其中浮游藻类是主要因素,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相邻的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类、优势种类往往不同;池塘中浮游生物受温度、光照、营养盐、风向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其中也不乏受外来物质影响而产生的异常变化,而水色的不良异常变化,也就反映了池塘水环境的恶化或巨变,往往也就意味着疾病、灾害,许多病害诸如对虾的红体、白斑病,鳗鱼的红头、脱粘、爱德华氏病,桂花鱼的烂鳃、出血、白鳃白肝病等都是由于现行的超高密度精养模式打破了池塘生物链的平衡,造成水质败坏而暴发的。如何做到未雨绸缪,养殖全过程始终保持、调控好一池塘水是一门技术;若遇水色突变、水质败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救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将笔者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几种常见情况及其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鱼虾蟹池塘在用消毒剂或烈性杀虫药如福尔马林、硫酸铜等泼洒后,池中大量浮游生物被杀死,池水突然变清,透明度迅速提高,鱼虾安静的栖息环境被打破,水中溶氧骤减,鱼虾由于应激反应而出现狂游或跳跃等症状。对于此种情况,应迅速提高水中的浮游生物量,特别是有益藻类和微生物的数量,维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和溶氧量。具体处理措施可以先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池塘解毒剂———“绿水宝2型”(主要是解除重金属、氯制剂、季胺盐、藻毒素等残留),再用“速效肥水王”、“池水宁”、“爽水宝”等池塘营养液培水。有条件的也可以全池或部分换水,但效果缓慢,且易造成池水的二次污染。

2、池水营养盐不均衡,生长限制因子(如硅、锰、铁、磷、钾、PH值等)的缺乏造成池塘优势藻类短时间内全部死亡,藻相突然改变或清澈见底,几天后变为“黑臭水”。对于此种池塘,可以定期使用“池水宁”、“爽水宝”等生态营养液预防,而当水体已发黑发臭时,应适当引入旁边池塘的部分“好水”作为藻种,再使用“池水宁”、“爽水宝”等培水。此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高位池对虾精养池塘,由于失去了底泥对营养盐的缓冲释放作用,很容易造成池塘浮游生物量的大起大落,水色突变,因此无论是肥水还是调水都应少量多次,适时而止。

3、当遇天气突变,如台风、暴风雨过后,由于环境剧变(包括盐度、透明度、营养因子等),很容易造成池塘藻类全部死亡,池水浑浊不堪,呈白浊或土黄色。此时首先应降低池塘浊度,净化水质,可以全池泼洒三合一“净水剂”、“底净”、“沸石粉”、“石灰水”等,然后再用“池水宁”、“爽水宝”等调水。

当水色转好后,应及时用“鱼菌清”、“虾菌消”、“蟹菌消”、“菌毒净”等常规消毒一次,防止由于外来细菌的滋生而引发疾病。其实很多疾病的暴发都跟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天气变化→水质恶化、溶氧降低→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入侵→感染、死亡。因此,每次天气变化前后应做好具体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4、池塘中藻类高峰期过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特别是轮虫的数量剧增,致使池中鱼虾严重缺氧,浮头并有零星死亡,此时池水呈白浊状。出现这种症状的池塘应立即用“菌毒净”、“特力灭”、“鱼菌清”、“虾菌消”等消毒剂泼洒水体,杀灭部分浮游动物,再用“池水宁”、“爽水宝”培育浮游藻类,恢复池塘生态平衡。有条件的也可以全部或部分换水后再来重新培水。

5、放苗前期或养殖过程中池水突然变清后,无论怎样施肥,池水都肥不起来。造成这种症状的池塘,有3种情况:(1)池塘水体重金属中毒:池塘在进水或排换水时引入了受工业污水污染的水体,或者是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含重金属成份的杀菌杀虫药,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针对这种池塘,应使用适量的池塘解毒剂———“绿水宝2型”解毒,平时定期使用可用来预防,然后再用“池水宁”、“爽水宝”等培育水色;(2)池底青泥苔、丝状藻滋生,水体营养全部被吸收,有益浮游藻类生长受抑制: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大水面粗养池塘,高位池精养池塘也时有发生,藻体死亡后分解耗氧,还会产生大量毒素,单单依靠刮或捞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效的方法是先用0.8-1 ppm 的螯合铜或三合一“除藻剂”杀灭,再用“池水宁”、三合一“速效肥水王”等迅速培育水色,维持一定的透明度。(3)池塘塘基严重老化,底泥中的营养物质与外来物质易形成拮抗作用,收支平衡已不能恢复,此类池塘已不能使用,须更新池底。

6、鱼虾养殖的中后期,往往是在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等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在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养殖户称之谓“老绿水”。水体有机物及藻类尸体的分解消耗池中大量的溶氧,并会生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再加上藻类分泌的藻毒素、人为用药的药物残留,使得鱼虾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鱼虾食欲减退、活力减弱、体质下降、容易感染、暴发疾病。这种池塘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都很普遍,能经常有新鲜水注入的池塘会好一些,但对于无水可换的池塘,这的确是一大灾难。经常采用的处理措施是:①定期全池泼洒“活水菌”、“调水王”等高科技微生物制品分解池塘有机物;②定期使用“绿水宝2型”、“解毒健胃散”等解除毒素,促进摄食;③经常拌料投喂“虾康素”、“保肝泰”等营养保健物质,增强鱼虾体质,提高抗病力。

“养鱼(虾)先养水,防病宜调水”,实践告诉我们,“水”才是养殖之根本。我们不仅要学会去“看水”,更应懂得怎样及时、有效地去调好水。很多水产病害不是药物所能解决的,我们必须回归到水本位上来搞水产养殖,多从池塘水环境微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殖。

第五篇:武山县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武山县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摘要: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部,地处渭河上游,属秦岭西北坡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园、全国科技进步县、“中国韭菜之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三级城市。蔬菜产业是本地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蔬菜产业的发展与本地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多年来形成了较大的产销链,然而蔬菜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参考之作用。

关键词:武山县蔬菜生产模式、现状、对策

一、绪论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部,地处渭河上游,属秦岭西北坡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武山县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园、全国科技进步县、“中国韭菜之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三级城市。

武山县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全县地貌形态分为三个基本单元:县北部属陇中构造盆地,呈黄土侵蚀堆积地貌;中部属渭河地堑谷,呈河流侵蚀冲积地貌;南部属西秦岭褶皱断块山地,呈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县内水资源充足,渭河及其5条支流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分部均匀,县内干流总长178公里,流域面积33.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达9.37亿立方米。

二、武山蔬菜生产模式及现状

武山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蔬菜种类繁多,有韭菜、白菜、蕃白菜、菠菜、莴笋、芹菜、甜菜、甘蓝、西红柿、辣椒、茄子、菜瓜、黄瓜、萝卜、胡萝卜、葱、蒜、蒜苗、洋葱、豆角等。蔬菜中,大宗的有韭菜、西红柿、黄瓜、芹菜、菜瓜、洋葱、胡萝卜、蒜苗等。80年代以后,塑料温棚蔬菜迅猛发展,1989年达到8000多亩,蔬菜远销本省各地及全国14个省、市、区。

1、建成蔬菜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

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大发展之际,我县建成了滩歌黑池殿等八个标准化示范基地,主要有以下六大模式:

(1)日光温室(2)塑料大棚

(3)地膜覆盖(4)露地栽培

(5)间作套种(6)复种蔬菜

2、扶持蔬菜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

建成了金陇公司真空冻干脱水蔬菜生产线和森源果蔬等50多个蔬菜龙头企业,年产值1.3亿元,形成了蔬菜贮存、加工、包装、运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3、抓品牌蔬菜,提升品质

推行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加大产地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检测,制定了航椒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盘龙”韭菜等25个蔬菜商标,认证了莴笋等21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9类有机产品,其中韭菜为全国首家认证。

4、多层次,立体的生产模式

以蔬菜示范基地为中心,形成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园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给周围的农户提供良种、菜苗、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

5、较为先进的蔬菜生产设施

蔬菜基地建成连栋温室,第三代日光温室和组装移动大棚;农户以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露天蔬菜+复种模式。两者达到了四季有鲜,周年供应。

三、武山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

1、地域资源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

武山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区,蔬菜基地主要位于渭河河谷地带,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县域内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反季节日光温室栽培,不仅可种植各种叶菜类,还可种植茄果类的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菜豆等,喜温类西瓜、甜瓜等也完全能够生产。

2、市场前景广阔

武山县7、8、9三个月主要靠自然条件生长,正是蔬菜生产旺季。因此,武山县瞄准我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7、8、9月份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耐储存、耐运输的洋葱和洋芋等夏季蔬菜生产,市场空间很大。同时,我国北方冬春季蔬菜需求量极大,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实施蔬菜生产的“北上南下”战略,促进武山县蔬菜产品周年均衡上市,实现增产增效。

3、稻草与优质农家肥资源充足

日光温室覆盖保温最理想的材料-稻草帘,武山县稻草原料十分丰富,群众编织技能熟练,已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县内鸡、猪、羊等养殖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实施“沃土工程”条件便利。通过大力提倡施用优质农家肥,严格控制化肥污染,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发展无公害绿色食

品蔬菜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武山县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对策

1、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入世后蔬菜商品的生产标准要与国际水平接轨,分级包装、净菜上市将成为必然趋势。并且和其它商品一样,蔬菜产品也要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去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2、培养龙头企业,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

通过龙头企业以合同订单形式对农户的引导、组织、服务,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结合,配套发展,统筹安排蔬菜生产的产前、前中、产后及加工,让农民更多地获得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和流通环节的增值。

3、发展蔬菜加工业

发展蔬菜加工业,一方面可牵动蔬菜生产,另一方面也是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和调节蔬菜淡旺季的有效途径。因此,新形势下,应逐步改变蔬菜加工 “小、散、粗”的状况,通过兼并、联合或重组,使现有企业的加工能力得到最充分利用;在充分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投入,建设新厂,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突破加工、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促进生产与加工、保鲜、贮运同步发展;尽快开发和推广蔬菜采后处理技术,改变我县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转化技术落后的面貌,降低鲜菜综合损耗率,促进蔬菜采后增值、加工增效,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4、改进栽培设施

我县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蔬菜栽培设施,在保温、灌水、换气、防病虫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费工费力、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设施的研制和改进,如新型保温材料,保温增温设施,覆盖材料开闭的自动化、省力化装置,滴喷灌设施,换气排湿设施,防虫防病设施及自动遮阳降温设施等。

五、结论

武山县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中国韭菜之乡。目前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几大蔬菜种

植区,有高楼乡漳河流域航天辣椒种植基地、鸳鸯镇榜沙河流域洋葱、精细菜种植区、山丹河流域设施蔬菜基地、龙台乡二阴山正茬架豆种植区、渭河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园、榆盘乡洋芋基地、咀头乡浅山旱作复种蔬菜区和大南河流域蒜苗、莴笋基地。

蔬菜种植技术的更新也促进着这里蔬菜产业的发展。旱作农业技术、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技术不仅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淘汰了一批又一批落后作物。

参考文献

[1] 武山县志[Z].武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中国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资料

2000.

下载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肠癌发病模式变化与对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与对策

    浅谈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与对策 ◎文/单鑫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合作日益加强、用户需求越 来越个性化的环境下,价值链管理正日益成为企业一种新的竞 争战略,它的出......

    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山西“以工补农”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12-2710:55:16 2007年12月份,山西调查总队对大同、朔州、临汾、阳泉等四个市的部分企业及对口帮扶农村进行了重点调......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5篇模版]

    周边安全形势四大变化与中国对策 2011年01月15日 15:47:58 来源: 世界知识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变化一:一个巨大的雁型阴影出现在亚洲 美国借道双边同盟......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对策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对策 内容摘要: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另外,大学生自身也出现了新特点,针对这些变化高......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对策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与对策 贾 群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另外,大学生自身......

    当季猪腹泻发病原因分析及建议对策(全文5篇)

    据九鼎猪病诊断室统计资料显示:春节前后华中区仔猪腹泻发生情况比较严重。母猪主要表现腹泻,部分猪体温升高。重胎期母猪发生腹泻,极容易流产,或者产后无乳,导致仔猪死亡。产床仔......

    论烟草农业技术服务的模式与对策

    论烟草农业技术服务的模式与对策 孟可爱 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烟草农业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生产程序复杂的农业生产,在烟草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漂浮育苗、病虫害防治、大田管理......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论文

    摘要: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然存在着导师制形同虚设,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及实践教......